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2023
  翻譯名義集Collapse article 周羅   立世毗曇云:閻浮人衣服莊嚴不同,或有頂留一髻,餘髻皆除,名周羅髻。應法師云:此譯為小,謂小髻也。弘明集云:削髮毀容,事存高素,辭親割愛,歸趣聖方。祛嗜欲於始心,忘形骸於終果,何乃戀於三界,豈留連於六道哉?薩婆多云:剃髮翦爪,是佛所制。律云:半月一剃,此是恆式。涅槃云:惡比丘相,頭鬚爪髮,悉皆長利,是破戒之相。式觀應世,廣說萬行之綱目,緬(懷也)想契理,唯唱四句之綱要。故十二年說教戒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妙玄釋曰:諸惡即七支過罪,輕重非違,如是等惡,戒所防止(戒分性遮,亦名主客,又號新舊)。諸善乃善三業,若散若靜,前後方便,支林功德,悉是清升,故稱為善。自淨其意者,破諸邪倒,了知世間出世因果,正助法門,能除心垢,淨諸瑕穢,豈過於慧。佛法曠海,此三攝盡。但由觀機樂欲,為善不同,應物隨宜,示行有異。或辨根性,則分信法之殊;或陳行相,則列別圓之異。且根性信法者,薩婆多云:因聞入者,是為信行;因思入者,是為法行。曇無德云:位在方便,自見法少,憑聞力多,後時要須聞法得悟,名為信行。憑聞力少,自見法多,後時要須思惟得悟,名為法行。天台遠討根源,久劫聽學,久劫坐禪,得為信法種子。其次行相別圓者,妙玄引涅槃明五行:一、聖行,謂戒定慧,為自行因;二、梵行,謂慈悲喜捨,為因中化他,此二是地前修因行也。垂裕記問:諸文或云聖梵是因,今何以梵行在果?答:聖梵二行,並通因果,對於天行,以二為因。今云在果,何所疑也。三、天行,謂初地已上,證第一義天,天然之理,由理成行,故名天行。垂裕記問:天既是證,何名為行?答:從天起行,故名天行。故天行位,在於地住。四、嬰兒行,謂示同三乘七方便所修之行也;五、病行,謂示同九道之身,現為三障之相。此二皆是從果起應之行。淨名疏云:嬰兒行從大慈善根而起,病行從大悲善根而起。四教義云:同生善邊,名嬰兒行;同煩惱邊,名為病行。然此五行,若會三諦,聖行是真諦;梵行、嬰兒、病行是俗諦;天行是中諦。又依法華釋圓五行,經云:如來莊嚴而自莊嚴,即圓聖行;如來室,即圓梵行;如來座,即圓天行。如來衣,有二種:柔和,即圓嬰兒行;忍辱,即圓病行。大經云:復有一行,是如來行。所謂大乘大般涅槃。此示行法之綱要也。

淨土聖賢錄易解 (往生物類第十)

  淨土聖賢錄易解 (往生物類第十)   慧律法師著   往生物類第十 附錄   往生物類第十   唐 鸚鵡   唐朝時河東裴氏家中,有一隻鸚鵡,因為牠名字曾記載於經典上 (如《阿彌陀經》),因此時常喜歡接近經典、並且知道要恭敬經典。主人曾經告訴牠六齋日的戒律,從此以後只要在辰時以後(過了早上十一時),過午之食物,從下午到晚上看都不看它一眼。有人教導牠:持念佛號時,應當由有念乃至無念。鸚鵡聽到此語則抬起頭振動其翅膀,好像能接受且聽得懂的樣子。從此以後,如果有人叫牠出聲念佛,則默然而不回答;如果有人說牠沒有在念佛,牠就大聲念阿彌陀佛。時常在空屋內等待天亮,天亮時便發出和雅的聲音,其音聲溫和就如笙竽一般,念念相續,聽到的人沒有不感到舒適愉快的。   唐德宗貞元十九年 (西元八○三年)七月,鸚鵡突然憔悴而不快樂。馴養的人知道牠壽命將盡,於是敲打引磬,告訴牠說:「你將往生西方淨土了,我為你擊磬,希望你要保持正念。」每擊磬一次,牠便念一聲阿彌陀佛,等到十念念完後,便收斂起翅膀收縮雙足,沒有振動也不傾倒,隨即安然而往生。火化後獲得舍利子十多顆。節度使韋皋曾為牠作傳記。(佛祖通載)   宋 瞿鵒   宋哲宗元祐年間 (西元一○八六~一○九三年),有一位長沙郡人,飼養一隻 瞿 鵒,俗稱八八兒(八哥)。 瞿 鵒有一次在偶然間聽到一位僧人念阿彌陀佛,就隨口稱念,從此以後整天不停地念佛,其飼主因此將牠贈與僧人。後來經過一段時間之後, 瞿鵒死亡,僧人準備棺木予以埋葬,不久由牠的口中生出蓮華一朵。有人為牠作偈頌曰:「有一隻靈明的禽鳥八八兒,知道要隨著僧人的口念阿彌陀佛。死後埋於平地而蓮華從口生出,我們得生為人的哪裏能不知要念佛呢?」另外,天台山黃巖的正等寺,有一位觀法師,畜養一隻 瞿 鵒,牠常常隨著人家念阿彌陀佛。有一天早上,站著死於籠中,於是挖土穴而埋葬牠,後來從牠的舌端生出紫色的蓮華。大智律師曾作偈稱頌牠。(佛祖統紀)   明 白鸚鵡   白鸚鵡。是嶺南一位讀書人所飼養的。白鸚鵡早晨一定誦持觀世音菩薩聖號以及白衣神咒。而且又能誦歸去來辭、赤壁賦及李白的詩。有一次早課還沒做完,有人故意引導牠念詩文,牠就靜默不回應。有一天,牠告訴牠的主人說:「我從西方來,還從西方去。」當天晚上,安然而往生。 (見聞錄)   論曰:「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性。乃至於三惡道中,只要是能繫念阿彌陀佛的眾生,即得往生

淨土聖賢錄易解 (往生女人第九)

  淨土聖賢錄易解 (往生女人第九)   慧律法師著   往生女人第九   韋提希夫人、五百侍女   韋提希。摩竭提國頻婆娑羅王的夫人。他們有一位太子,名阿闍世,因隨順調達 (提婆達多)惡友的教唆,而將父王關置於七重的室內。並且限制群臣,任何人都不得前往探視。當時韋提希夫人恭敬大王,於是澡浴清淨後,以酥蜜和著麵,塗抹在自己身體上,並在諸瓔珞中盛裝葡萄漿,然後秘密地讓頻婆娑羅王飲食,國王於是才得以不死。後來,阿闍世聽聞此事,即拿著利劍,想要殺害其母。但為二位大臣勸諫阻止,阿闍世於是將母親關在深宮,不再讓她出來。當時韋提希被幽禁之後,心中愁憂憔悴,於是遙向耆闍崛山,對著釋迦牟尼佛所在之處至誠頂禮,而說此言:「如來世尊,在往昔的時候,常常派遣阿難尊者來慰問我,如今我心中愁憂,世尊的威德望重,不敢請世尊相見。所以願佛陀派遣目連、阿難兩位尊者與我相見。」說完話後,悲泣雨淚,遙向釋迦牟尼佛頂禮。   這時,世尊在耆闍崛山,知曉韋提希夫人心中之念,即敕令大目犍連以及阿難,從空而來。釋迦牟尼佛本人則從耆闍崛山隱沒,而出現於王宮中。此時韋提希頂禮佛足之後,便舉起頭仰望世尊釋迦牟尼佛,世尊身紫金色,坐在百寶蓮華上,而目連尊者隨侍於左,阿難尊者則隨侍於右,帝釋梵王護世諸天,在虛空中,普雨天華。此時韋提希對著佛陀哭泣,稟告佛陀說:「世尊,我宿世以前是犯何罪,生此忤逆不孝的惡子。唯願世尊,為我廣說沒有憂愁苦惱的世界,我當往生其處,不樂閻浮提濁惡痛苦的世界。此五濁惡世,地獄餓鬼畜生盈滿,眾多不善之事聚集。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於今向世尊,求哀懺悔。唯願佛陀慈悲如日,教我觀想充滿清淨善業的世界。」   此時世尊,眉間白毫放大光明,其光金色,遍照十方無量世界,然後返回住於佛頂,化為金臺,十方諸佛淨妙國土,皆於其中顯現出來。韋提希夫人見到此勝妙的聖境之後,稟告佛陀說:「此諸佛土雖然也是莊嚴清淨,皆有光明,但我現今樂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佛告韋提希:「阿彌陀佛去此不遠,你應當一心繫念,仔細觀想彼國。我現在為妳廣分別說,也令未來凡夫、修習淨土法門的人,令其得生西方極樂國土。想要往生彼極樂國的人,應當修習三種福德。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導策勵眾人修行佛道。如是三事,

淨土聖賢錄易解 (往生雜流第八)

  淨土聖賢錄易解 (往生雜流第八)   慧律法師著   往生雜流第八   唐 張鍾馗   張鍾馗。唐朝人,居住在長安,以殺雞為業。臨命終時,看見一位穿粉紅衣服的人趕著雞群來到他面前,並且大聲叫說:「啄 !啄!」群雞就往張鍾馗的身上啄,使得他的雙眼血流不止,痛不可忍。當時有位僧人宏道,見到此情景,於是替他設立佛像,並勸他念佛。張鍾馗依教奉行持念佛名後,忽然覺得香氣滿室,雞群也跟著散去,隨即就端坐而往生。(佛祖統紀)   唐 張善和   張善和。也是唐朝人,以殺牛為業。臨命終時,看見數十頭牛,作人的聲音說:「你殺我。」張善和告訴他的妻子:「趕快迎請僧人為我念佛。」僧人來到後,對張善和說:「佛經上說,若有眾生作不善業,應墮惡道,如果能以至誠心具足十念稱念阿彌陀佛的人,則能除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張善和說:「地獄已經快到了,來不及拿香爐了 !」說著即以左手舉火,右手拈香,向著西方大聲念佛。還念不到十聲,張善和急速地說:「佛來了!已給我蓮華寶座。」才一說完就往生了。(佛祖統紀)   宋 金奭   金奭。不清楚他的出身,以捕魚為業。後來改行,並斷絕葷腥血肉之食,每天持念佛名萬聲從不中斷。有一天,金奭忽然告訴家人說:「我看見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菩薩都來了 !我將要往生極樂淨土!」隔天,又說:「有金色蓮華來迎接我。」然後燒香供佛,安詳地坐著,以雙手結印而往生。此時,天樂鳴空異香滿室,過了一整天都尚未散去。此事發生於北宋徽宗政和六年(西元一一一六年)。(淨土文)   宋 馮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