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選注)自刻意練習!

 如說修行”網上佛學院

淨修院       禪修院修學園地       

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選注)

 

禪宗四祖道信撰
(原文錄自《楞伽師資記》)
湛然注

 

法界一相,系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
 

一行三昧

念念相續

常在道場

實相懺悔

忽然澄寂

憶佛心謝

常現在前

不可具盡

小結

 

 

《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共分三個部分:主體、問答和雜錄,本篇選注主體部分。為了更容易理解,對於不熟悉諸法實相的讀者,建議事先閱讀《諸法實相》一文。

註釋中之譯文,為了更容易閱讀和理解,在編排上也採用了引號,但引號內並非原文,請讀者留意。

 

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意即:入道安心的重要方便法門。這是禪宗四祖道信大師的開示,令心寂然不動,而證入無漏聖道之要門。

〔道信( 580-651年)〕俗姓司馬,生於永寧縣(今湖北省武穴市梅川鎮),隋唐高僧,禪宗四祖。開皇十二年( 592年),向禪宗三祖僧璨求法,後在吉州符寺受戒, 26歲時被三祖授以衣缽。武德八年( 625年),道信大師於黃梅破額山正覺寺傳經講法,唐太宗聞大師之道風,三次下詔促其入京,大師皆上表辭謝不就。太宗第四度遣使時說道:'如再不起(如果再不動身赴京),即取首(頭)來。'使者至山諭其旨,大師乃伸頸待刃,神色儼然。使者不得已,乃還京入奏。帝愈加嘆慕,賜以紫衣。貞觀十八年( 644年)傳法於弘忍(禪宗五祖),於永徽二年( 651年)坐化。〔儼然〕嚴肅莊重的樣子。

〔入道〕證入無漏聖道。〔無漏〕清淨沒有煩惱。漏者煩惱之異名,漏洩之義,貪嗔等之煩惱,日夜由六根門(眼、耳、鼻、舌、身、意)漏洩流注而不止,謂之漏。又、漏為漏落之義,煩惱能令人漏落於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謂之漏。有煩惱云有漏,離煩惱云無漏。〔安心〕令心安然不動。〔方便〕為了引導和教化眾生而採用的手段、方法或語言。“方便”是相對於“實相”而言。〔實相〕實際情形。《佛藏經》雲:“何等名為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畢竟空,無所有。”關於諸法實相,詳見《諸法實相》一文。

〔師資〕師徒。〔楞伽師資記〕全一卷。唐代淨覺(北宗神秀之弟子)集於景龍二年( 708年),又稱《楞伽師資血脈記》。本書記述《楞伽經》八代相承傳持之經過。我國禪宗初期,原有南北宗之分,而各宗所撰之傳承史皆以其本宗之傳承為正統。本書是以神秀一係為禪宗正統,闡明北宗禪之法系(傳承史)。由於初期宗師之傳法特重《楞伽經》,故名為“楞伽師資記”。其內容次序如下:(一)楞伽經之譯者求那跋陀羅,(二)菩提達磨(達摩祖師),(三)慧可,(四)僧粲,(五)道信,(六)弘忍,(七)神秀、玄賾( zé )、老安,(八)普寂、敬賢、義福、惠福等八代傳承。以上均屬北宗系統。

〔南北宗〕禪自初祖達磨(達摩)至五祖弘忍為一味。弘忍之下有惠能神秀二弟子,形成南北二宗。惠能之宗風,行於江南,故謂為南宗;神秀之行化,盛於地處北方之京城,故謂為北宗。此後極其隆盛者,為南宗。〔一味〕唯一無二。

一行三昧

【我此法要,依《楞伽經》“諸佛心第一”,又依《文殊說般若經》一行三昧,即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

我這入道安心法要,是依據《楞伽經》之“諸佛心第一”,以及《文殊說般若經》之一行三昧,即:念佛之心是佛,妄念之心是凡夫。

〔諸佛心第一〕《楞伽經》雲:“大乘諸度門,諸佛心第一。” 〔大乘諸度門,諸佛心第一〕在大乘種種得度的法門中,諸佛之心是第一法門——無相門。(詳見《楞伽經選注》)〔諸佛之心〕即後文所說的澄寂之心。《佛藏經》中,佛言:“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是無想無念。”〔文殊說般若經〕全名《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經》。〔一行三昧〕心定於一行而修三昧(正定)。《三藏法數》雲:“一行三昧者,惟專一行,修習正定也。”

【《文殊說般若經》雲:“文殊師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系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

《文殊說般若經》雲:“文殊菩薩問道:世尊,什麼是一行三昧?佛回答道:法界一相,系緣這個一相之法界(理法界),就叫做一行三昧。

所以,一行三昧就是系緣一相之法界(理法界)。

〔法界〕就事相來說,法者諸法,界者分界,現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別不同的相,而且不可混淆,名“事法界”;就理體來說,諸法在外相上雖千差萬別,但皆同一體性,名“理法界”。〔法界一相〕一相之法界,這是理法界。《佛藏經》雲:“一切諸法相,皆是一相,所謂無相。”(譯文:一切諸法之相,實際上都是同一個相,這個“相”就是:無。)詳見《佛藏經選注》〔無〕世俗說:牛有角,兔無角。他們所說的“無”,是相對於“有”而言。而這裡的“一相”之“無”,超越世俗所說的有無之無,是六祖惠能所說“本來無一物”之“無”。(詳見《六祖壇經精解》)〔法界一相,系緣法界〕這是系緣理法界。

《文殊說般若經》的這段經文是:“文殊師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系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當先聞般若波羅蜜,如說修學,然後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緣,不退不壞,不思議,無礙無相。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閒,舍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悉具無量功德、無量辯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恒河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

由經文可知:系緣一相之法界,是一行三昧。而修學般若經典,是入一行三昧的理論基礎;不取相貌專稱名字的繫心念佛,是入一行三昧的途徑。當念念相續之心“忽然澄寂,更無所緣念”,即入一行三昧。

在《楞伽師資記》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大足元年 701年)(神秀大師)召入東都,隨駕往來二京教授,躬為帝師。則天大聖皇后問神秀禪師曰:'所傳之法,誰家宗旨?'答曰:'禀蘄 qí州東山法門。'問:'依何典誥?'答曰:'依文殊說般若經一行三昧。'則天曰:'若論修道,更不過東山法門。'”

譯文:大足元年( 701年),神秀大師應召入東京(洛陽),隨御駕往來於二京(西京長安和東京洛陽)之間教授,親自為三帝(武則天、唐中宗和唐睿宗)之師。武則天問神秀大師道:'您所傳之法,是誰家宗旨?'神秀大師回答道:'禀承蘄州弘忍大師之東山法門。'武則天問道:'依何經典?'神秀回答道:'依《文殊說般若經》中之一行三昧。'則天說道:'若論修道,沒有比東山法門更高明的了。'

從這番對話,可見文殊說般若經之一行三昧極其重要。

【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當先聞般若波羅蜜,如說修學,然後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緣,不退不壞,不思議,無礙無相。

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當先閱讀般若經典,如說修學,然後能入一行三昧,如如不動地系緣一相之法界,不退不壞,不思議,無礙無相。

在本段經文中,世尊開示道:修學般若經典,是入一行三昧的理論基礎。

〔般若波羅蜜〕以般若妙智渡到涅槃彼岸(成佛)。“般若”,是梵語的音譯,意思是智慧,但這個智慧,不是世間的聰明才智,而是洞悉人生宇宙真相(諸法實相),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妙智,是自性的正智。《大智度論》雲:“般若是諸佛母,住是般若中,能具足諸佛法。” “波羅蜜”,是梵語的音譯,又譯作波羅蜜多,意思是:到彼岸。我等凡夫無始以來,漂流業海,頭出頭沒。學佛,就是要渡過這境風呼嘯識浪洶湧的生死苦海,到達究竟涅槃的彼岸。《大智度論》雲:“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諸佛以法為師。法者,即是般若波羅蜜。”《大般若經》雲:“摩訶般若波羅蜜,是諸菩薩摩訶薩母,能生諸佛,攝持菩薩。”〔般若經典〕闡說般若波羅蜜深理的經典之總稱。例如大品般若經、小品般若經、大般若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即《心經》,詳見《心經精解》)、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即《金剛經》,詳見《金剛經精解》)等。

念念相續

【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閒,舍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

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在空閒的處所,去除妄想(舍諸亂意),不取相貌地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而端身正向。能夠於一佛念念相續地稱念,即於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

〔念念相續〕念佛之念相續,不被妄念間斷。

繫心一佛,專稱名字”的關鍵,是要做到念念相續,即《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中所說的“淨念相繼”,這是萬念歸一的境界。

在本段經文中,世尊開示道:不取相貌專稱名字地繫心念佛,是入一行三昧的途徑。關於怎樣念佛,詳見《覺知念佛》

【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悉具無量功德、無量辯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恒河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

為什麼呢?念一佛之功德無量無邊,亦與念無量諸佛之功德無二。不可思議佛法,等無分別,皆乘一如,而成最正覺(成佛),悉具無量功德、無量辯才。這樣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恒河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

〔一如〕不二不異,名曰一如,即真如之理。

本篇所引經文到此為止,下面是四祖的論述。

常在道場

【夫身心方寸,舉足下足,常在道場,施為舉動,皆是菩提。

欲入一行三昧者,身(行為)及心(思想),一舉一動(舉足下足),都應當常在道場,一切作為舉止,皆在覺中(而不是無意識地)。

〔夫〕文言發語詞。〔方寸〕指人的內心。例如:“方寸已亂。”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道信大師云:“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一切戒門、定門、慧門、神通變化,悉自具足,不離汝心。”(《五燈會元》)〔心源〕心為萬法之根源,故曰心源。《菩提心論》曰:“妄心若起,知而勿隨。妄若息時,心源空寂。萬德斯具,妙用無窮。”〔道場〕修道、成道的地方。〔菩提〕漢譯為“覺”。

〔皆在覺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據說,有一隻蒼蠅飛來停在佛陀的臉上,佛陀用手輕輕揮去。接著,又做了一次揮手的動作。弟子奇怪地問道:“世尊,您第一次揮手是驅趕蒼蠅,第二次揮手是為了什麼?”佛陀答道:“第一次是無意識的動作,沒有覺知到,所以有覺知地做了第二次動作,改正過來。”佛陀的這一示現,是教導弟子:每一個動作都要了了覺知;沒有覺知的動作是無明,要立即改正過來。

實相懺悔

修行深入時,常有業障糾纏。四祖在此,特別開示消除業障的第一等懺悔法——實相懺悔。

【《普賢觀經》雲:“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是名第一懺。

《普賢觀經》(全名《觀普賢菩薩行法經》)雲:“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端坐念實相,這是第一等懺悔法。

《觀普賢菩薩行法經》雲:“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念實相)能消除。”

〔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如大海般深廣的一切業障,都是從妄想而生,若要懺悔者,端坐念實相。所以,端坐念實相即能懺除一切業障。〔念實相〕無物之心(無想無念),是為念實相。(詳見《禪淨要旨》中“慧日除罪”一節

忽然澄寂

【摒除三毒心、攀緣心,以覺觀心念佛,心心相續。忽然澄寂,更無所緣念。《大品經》雲:“無所念者,是名念佛。”何等名“無所念”?即念佛心,名“無所念”。離心無別有佛,離佛無別有心;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佛。

摒除三毒(貪嗔癡)心及攀緣心,以覺知當念來觀心念佛,心心相續(不夾雜妄念)。日久功深,忽然澄寂(念佛之念亦泯),更無所緣念。這就是《大品般若經》所說:“無所念者,是名念佛。”什麼名叫“無所念”?即此澄寂之念佛心,名“無所念”。離此澄寂之心無別有佛,離佛無別有此澄寂之心;念佛即是念此澄寂之心,求此澄寂之心即是求佛。

忽然澄寂,更無所緣念”:忽然有一天,不稱佛名亦無妄念。這是由萬念歸一,而進入一歸於無的境界,即淨宗所說的“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大品般若經》所說的:“無所念者,是名念佛。”此時更無所緣念,即入文殊說般若經之一行三昧。此境界,即是本文一開始所說的“念佛心是佛”。

〔覺觀心〕覺照觀察之心。這裡的“覺觀”,不是尋伺之義。〔攀緣心〕攀緣六塵(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之心。摒除攀緣心,就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金剛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大品經〕即大品般若經。鳩摩羅什所譯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有二十七卷本與十卷本兩部經,前者稱為“大品般若經”,後者稱為“小品般若經”。玄奘大師所譯的六百卷般若經之全稱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無所念者,是名念佛〕這就是常說的“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佛言:“舍利弗,云何名為念佛?見無所有,名為念佛。舍利弗,諸佛無量、不可思議、不可稱量,以是義故,見無所有,名為念佛。實名無分別,諸佛無分別,以是故言,念無分別,即是念佛。”“見諸法實相,名為見佛。何等名為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畢竟空,無所有。以是畢竟空、無所有法念佛。復次,如是法中,乃至小念尚不可得,是名念佛。舍利弗,是念佛法,斷語言道,過出諸念,不可得念,是名念佛。舍利弗,一切諸念,皆寂滅相。隨順是法,此則名為修習念佛。不可以色念佛,何以故?念色取相,貪味為識。無形無色,無緣無性,是名念佛。是故當知,無有分別,無取無舍,是真念佛。”(《佛藏經》)

【所以者何?識無形,佛無形,佛無相貌。若也知此道理,即是“安心”。

為什麼呢?因為識無形,佛無形,佛無相貌。若是也實際體認到這一道理,便是“安心”。

〔若也知此道理〕《絕觀論》雲:“問曰:既言空為道本,空是佛不?答曰:如是(是這樣)。問曰:若空是者(若空是佛的話),聖人何不遣眾生念空,而令念佛也?答曰:為愚癡眾生,教令念佛;若有道心之士,即令觀身實相,觀佛亦然。夫言實相者,即是空無相也。”〔即是“安心”〕“狂心不歇,歇即菩提。”眾生之所以狂心不歇,是因為妄執諸法為實,逐取無厭,念想紛飛。若是真正了悟到諸法實相這一道理,有何可取?有何可念?於是心自無念,也就安歇下來了。虛雲老和尚開示說:“只為(只因為)你我從無量劫來,迷淪生死,染污久了,不能當下頓脫妄想,實見本性,所以要參禪。因此參禪的先決條件,就是除妄想。妄想如何除法?釋迎牟尼佛說的很多,最簡單的莫如'歇即菩提'一個'歇'字。”(《虛雲老和尚方便開示·參禪的先決條件》)

憶佛心謝

【常憶念佛,攀緣不起,則泯然無相,平等不二。入此位中,憶佛心謝,更不須徵。

常如此憶念佛(“無所念者,是名念佛。”),攀緣不起,則諸法之分別消失淨盡而歸於無相,一切諸法平等不二。入此無相位中,無念憶佛之心消隕(憶佛心謝),就不須再提起。

〔平等不二〕就諸法實相來看,一切法沒有彼此之分別,完全平等。《心經》雲:“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譯文:這一切法,是幻相;實際上並沒有生和滅,垢和淨,增和減。詳見《心經精解》。)〔諸法實相〕一切法的實際情形。《佛藏經·念佛品第二》中,佛言:“何等名為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畢竟空,無所有。”《大般涅槃經》中,佛言:“一切諸法,皆是虛假。”《持世經》中,佛言:“知諸法空,如幻無實,無有根本。”(關於諸法實相的詳細論述,見《諸法實相》一文。)〔憶佛心謝〕無念憶佛之心消隕,入無能觀、無所觀之境界。這就是禪宗所說“虛空粉碎,大地平沉,身心世界消隕”之親證本性境界。〔平沉〕隱沒。

百丈禪師上堂曰:“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五燈會元》)

〔妄緣〕妄自攀緣;這裡“緣”是動詞。〔但離妄緣,即如如佛〕只要離卻妄自攀緣,即是法身佛。《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雲:“法佛(法身佛)者,離攀緣。”《金剛經》雲:“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如如佛〕覺悟如如理體之佛,即法身佛。《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雲:“云何為化佛?云何報生佛?云何如如佛?”

憨山大師云:“看到一念不生處,則前後際斷,中間自孤。忽然打破漆桶,頓見本來面目。則身心世界,當下平沈,如空華影落,十方圓明,成一大光明藏。如此方是到家時節,日用現前,朗朗圓明,更無可疑。始信自心,本來如此。從上佛祖,自受用地,無二無別。”《夢遊集·示念佛參禪切要》

〔前後際〕前際指過去,後際指未來。《淨影疏》曰:“有為之法,前後相起。前為前際,後為後際。”〔前後際斷〕無前念亦無後念,亦即一念不生的境界。《宗鏡錄》:“故《心要箋》雲:若一念不生,則前後際斷。照體獨立,物我皆如,直造心源。”《禪源諸詮集都序》雲:“一聞千悟,得大總持;一念不生,前後際斷。”〔平沈〕亦作“平沉”:隱沒。

【即看此等心,即是如來真實法性之身,亦名正法,亦名佛性,亦名諸法實性實際,亦名淨土,亦名菩提、金剛三昧、本覺等,亦名涅槃界、般若等。名雖無量,皆同一體,亦無能觀、所觀之意。

即看此等心,便是如來法身,亦名正法,亦名佛性,亦名諸法實性、諸法實際,亦名淨土,亦名菩提、金剛三昧、本覺等,亦名涅槃界、般若等。名稱雖然無量無數,但講的都是同一樁事,也就是無能觀、無所觀之意。

〔法性之身〕亦稱法身,佛之真身也。〔無能觀、無所觀〕無能觀之心,亦無所觀之境這是能所雙亡,親證本性的境界

常現在前

【如是等心,要令清淨,常現在前,一切諸緣,不能幹亂。何以故?一切諸事,皆是如來一法身故。住是心中,諸結煩惱,自然除滅。

如是等心(即上文所說的“此等心”),要令它保持清淨,常現在前(這是證性後之保任功夫),則一切諸緣,都不能夠干擾煩亂。為什麼呢?因為在如是等心中,所有一切事物,都是如來一法身的緣故。住於如是心中,種種煩惱,自然除滅。

〔一切諸事,皆是如來一法身〕此義理詳見《心、自性、如來藏》《諸法實相》〔結〕結集之義,系縛之義。煩惱之異名。煩惱為因而結集生死,故謂之結;又係縛眾生,而不使解脫,故謂之結。

貪嗔癡若起,立即專注於“如是等心”,貪嗔癡馬上就會失去力量。

【於一塵中,具無量世界;無量世界,集一毛端。於其本事如故,不相妨礙。《華嚴經》雲:“有一經卷,在微塵中,見三千大千世界事。”】

體悟到於一微塵中,具無量世界;無量世界,聚集於一毛端。因為它們本事(本來之事,指萬法的真面目)如的緣故,彼此不相妨礙。《華嚴經》雲:“有一經卷,在微塵中,見三千大千世界事。”

〔如〕字義是:彼此相同,恆常不變。這裡是指一切萬物真實不變之本性。此本性極難用語言文字來形容,故藉“如”字來做代表。本性即實相,實相即如,因其不二、不易、不變、不動。萬法的真面目,都同一相,故名為“如”。〔在微塵中,見三千大千世界事〕這是講華嚴之事事無礙法界,所謂每一微塵中有一切佛剎,而其中的每一佛剎又有無數微塵,這些微塵中之每一粒又有一切佛剎,重重無盡。〔事事無礙法界〕四法界之一。〔四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世間萬法差別之相,各有其不同,不能混淆,名“事法界”;真如平等的理體,為萬法所依,名“理法界”;真如能生萬法,故萬法即是真如,理體事相,互融互具,無礙通達,理即是事,事即是理,名“理事無礙法界”;諸法互攝,重重無盡,不相妨礙,一多相即,大小互容,舉一全收,具足相應,名“事事無礙法界”。〔重重無盡〕以塵、剎來說,每一微塵中有一切佛剎,而其中的每一佛剎又有無數微塵,這些微塵中之每一粒又有一切佛剎,如此推演下去,塵含剎,剎又含塵,一重接一重,沒完沒了,故曰重重無盡。

不可具盡

【略舉安心,不可具盡,其中善巧,出自方寸。

以上只是略略講述“法界一相,系緣法界”這一安心要法,此法深廣無盡,不可能都一一說明,其中善巧,存乎一心。

小結

 

破有,亡情,絕慮,出苦
執有則情生,三毒
(貪嗔癡)蜂起,日夜焦慮,為苦熬煎。
破有則情亡,情亡則慮絕,慮絕則出苦,度一切苦厄。

有慮,則情未亡,情存則有未破。

 

本來無事為悟,亡情絕慮為修。


雖有此能了之智,亦如夢心,

乃至設有一法過於涅槃,亦如夢如幻。

 

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就是:法界一相,系緣法界;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系緣理法界,對事法界之諸法,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法界一相,系緣法界〕這是系緣理法界。〔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對於事法界之諸法,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金剛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就是不執相為真,為其牽動。也就是說,不著相,不動心。〔如如〕第一個“如”是如同;第二個“如”是真如(本性)。“如如”就是如同真如,這是不動、寂滅、平等不二、不起顛倒分別的境界。〔寂滅〕沒有煩惱叫做“寂”,沒有生死叫做“滅”,沒有煩惱和生死的境界,即是涅槃。

 

以上開示,有三個層次:

一、念念相續,這是萬念歸一(唯有念佛之念)的境界;

二、忽然澄寂,這是一歸於無(無念)的境界;

三、憶佛心謝,這是能所雙亡,親證本性的境界。

〔能所雙亡〕無能觀之心、無所觀之境。例如虛雲禪法(詳見《覺知禪》),是看話之前頭,一念才生,已成話尾。因此,能夠看話之前頭,即是處於無念狀態,但此時尚有能觀之心和所觀之境(話之前頭)。所以必須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才做到能所雙亡,親證本性。

 

“常現在前”一節,是講證性之後的保任功夫。保任的中心任務是盪除習氣:令“如是等心”,常現在前,通過綿密觀照,將貪嗔癡習氣損之又損,以致於無。

〔綿密觀照〕綿密反复地做“念起即覺,覺之即無”的功夫。〔念起即覺,覺之即無〕妄念若起,就要立即覺悟到:這是以幻為真,被幻相所轉。覺悟到了這一點,妄念也就立即消失。〔以致於無〕對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不再有貪嗔癡。

 

問:《佛藏經》雲:“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是無想無念。”《傳心法要》雲:“息念忘(通“亡”)慮,佛自現前。”《絕觀論》雲:“無念即無心,無心即真道。”怎樣能夠做到無心呢?

答:法界一相,系緣法界;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如說修行”網上佛學院

淨修院       禪修院修學園地       

守一不移

湛然注

 

注視一物,意守不亂;

心若馳散,立即攝還;

制之一處,無事不辦。

 

 

下面是禪宗四祖道信大師在《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中,“守一不移”的開示,其法簡捷、具體、切實、安全(不會出偏差),是入道的基本功夫,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註釋中之譯文,為了更容易閱讀和理解,在編排上也採用了引號,但引號內並非原文,請讀者留意。

 

【守一不移者,以此空淨眼,注意看一物,無問晝夜時,專精常不動。其心欲馳散,急手還攝來,如繩繫鳥足,欲飛還掣 chè 取。終日看不已,泯然心自定。

守一不移,就是以此空淨眼,專注地看一物,無論白天夜晚,都要專一精進恆常,不散亂不昏沉地看。若心(注意力)馳散,就要立刻攝回,就如同用繩拴著鳥足,鳥若要飛走,就立刻拽回來。每天從早到晚這樣不斷地看,不斷地攝回跑掉的心,日久功深,則會達到妄念消失淨盡的境界(泯然),心自然就定下來了。

〔守一不移〕意(注意力)守一處而不走移。六祖雲:“報諸學道人,努力須用意。”(《六祖壇經》)〔空淨眼〕“空淨眼”就是:看只是看,如鏡映物,看而不思。〔注意看一物〕一物,就是一個東西。例如,你可以放置一個乒乓球來看。(為了便於放置,可將乒乓球粘在一小塊硬紙片上。)功夫熟了,便可根據不同的環境來選取,例如一片樹葉,一個茶杯,等等,隨處可做功夫。〔專精常不動〕這裡的“不動”是指注意力不走移,也就是不散亂、不昏沉。〔其心欲馳散〕若是妄念生起,就說明看得不專注、不連貫,甚至忘記看了。這時就要抖擻精神,專注、連貫地看。如果真正做到專注、連貫地看,妄念自然息滅。當然,要做到能夠專注、連貫地看,乃至專注、連貫、持久地看,這有一個培養和訓練的過程,這就是修行。要點是“終日看不已”,功夫就是這樣練出來的。對於初學者來說,心不斷地跑掉,就不斷地收回來,雖然整個小時中都在拉鋸戰,你還是充分利用了這一個小時。〔泯然〕這裡是用來形容雜念消失淨盡的景象。〔如繩繫鳥足,欲飛還掣取〕這裡的鳥足繩,亦如禪宗後來所說的的牛鼻繩。大慧祖師云: “既學此道(參禪),十二時中遇物應緣處,不得令惡念(對修道人而言,妄念即是惡念,因為它會斷掉法身慧命)相續。或照顧不著,起一惡念,當急著精彩(就要立即抖擻精神,拽轉頭來由妄念轉回到正念上來。若一向(總是)隨他去,相續不斷,非獨障道,亦謂之無智慧人。昔溈山問懶安(大安禪師):'汝十二時中,當何所務?(二十四小時中,你在幹什麼?) '安云:'牧牛。'山雲:'汝作么生牧?(你怎樣牧?) '安云:'一回入草去(妄念生起),驀鼻拽將回。(只要牛一離開正道,就猛拉鼻繩拽將回來。) '山雲:'子(您)真牧牛也!(您真正是在牧心牛啊!) '學道人制惡念制止妄念),當如懶安之牧牛,則久久自純熟矣(妄念不起)”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

 

以此空淨眼,注意看一物,無問晝夜時,專精常不動。其心欲馳散,急手還攝來,如繩繫鳥足,欲飛還掣取。終日看不已,泯然心自定。”這十句,是守一不移的法訣,極其精妙學人務必熟記在心,時時背誦,時時體味,時時實施。功夫熟了,只要一個凝視,妄想當即斬斷,此乃了生脫死之大法也。

 

【《維摩經》雲:“攝心是道場。”此是攝心法。《法華經》雲:“從無數劫來,除睡常攝心,以此諸功德,能生諸禪定。”《遺教經》雲:“五根者,心為其主。 ......制之一處,無事不辦。”此是也。

《維摩經》雲:“攝心是道場。”此“守一不移(如繩繫鳥足,欲飛還掣取)”便是攝心之法。《法華經》雲:“菩薩修行,從無數劫來,除了睡眠以外,就是恆常地攝心,因為攝心功德,能生禪定。”《遺教經》雲:“眼耳鼻舌身這五根,心是它們的主宰。 ......將心製之一處,則無事不辦。”此“守一不移”便是“攝心法”,便是“常攝心”,便是“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啊!

〔攝心〕將心收斂於一處。〔攝心是道場〕只要能夠攝心,無處不是道場。〔除睡常攝心〕《法華經》雲:“又於無數劫,住於空閑處,若坐若經行,除睡常攝心,以是因緣故,能生諸禪定。”〔能生諸禪定〕能生禪定。這裡的“諸”是介詞,相當於“於”。

 

問:入睡之前是閉目狀態,怎樣來做守一不移功夫?

答:你可以“觀光”。其方法是:坐臥皆可,閉目,將注意力平視前方(若是躺臥狀態,那就是向上看)。心若馳散,就要立即攝還。時間稍長,可能會有一團光雲或一個光點出現,這時就注意看光雲或光點。但不要執著於它,它只不過是“注意看一物”的一物。雖說是閉目,亦是以“空淨眼”來看,看而不思。若是沒有光雲或光點時,只要知道自己是在註視前方就好。重要的是:心若馳散,立即攝還。

另外,你也可以內視丹田,以意守之。要點仍然是:心若馳散,立即攝還。

〔丹田〕這裡是指下丹田,乃任脈之關元穴,在肚臍下三寸(四指寬)處,為藏精之所。下丹田是鍛煉、匯聚、儲存真氣的主要部位。人的元氣發源於腎,藏於丹田,借三焦之道,周流全身,以推動五臟六腑的功能活動。人體的強弱,生死存亡,全賴丹田元氣之盛衰,所以保養丹田元氣非常重要。丹田元氣充實旺盛,就可以調動人體潛力,使真氣能在全身循環運行。意守丹田,可以調節陰陽,溝通心腎,使真氣充實暢通八脈,恢復先天之生理機能,促進身體的健康長壽。

 

附錄:制心一處

 

(錄自《佛遺教經註》

 

【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制心。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譬如有人,手執蜜器,動轉輕躁,但觀於蜜,不見深坑。譬如狂象無鉤,猿猴得樹,騰躍跳躑,難可禁制。當急挫之,無令放逸。縱此心者,喪人善事;制之一處,無事不辦。是故比丘,當勤精進,折伏汝心。

此五根者(眼、耳、鼻、舌、身),心是它們的主人,因此你們必須好好管住自己的心。散亂之心的可怕,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就連漫天大火也沒有它那樣可怕。這就像有人端著一碗蜜,洋洋自得,只看著碗中的蜜,卻看不見面前的深坑。又像沒有鐵鉤來製馭的狂象,馳騁奔逸;又像跑進樹林的猿猴,騰躍跳躑,難可禁制。心稍有散亂,就要立即折伏(收回來),無令放縱。放縱此心者,即喪人善事;將心製之一處,則無事不辦。是故比丘,你們應當勤苦精進,馴服你們的心。

這是說:心為五根之主,指使五根,故欲制五根,首當制心。

〔當好制心〕好好在製心上做工夫。〔狂象無鉤〕以“狂象”喻心之狂迷,“無鉤”喻失去控制。《涅槃經》雲:“心輕躁動轉,難捉難調。馳騁奔逸,如大惡象。”又云:“譬如醉象狂騃,暴惡多欲殺害。有調象師,以大鐵鉤,鉤斫其頂,即時訓順,噁心都盡。一切眾生,亦復如是。”〔騃, ái 〕癡也。〔善事〕人天善法及出世善法,總名為善事。〔折伏汝心〕這是說,心是臣僕,不可放縱,更不可讓它做主,而是要自己來主宰心,駕馭心。故修行是修心——馴服心,即牧牛行也。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rung Luan(3)

橫川法語----橫川法語是源信大師所說的話

善導大師全集

毗尼日用切要---寶華山弘戒比丘 讀體 彚集

禪門修證指要...Thien Tong Tu Chung Chi Yeu

《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講記(一)作者:淨慧老和尚.

Trung Luan(4)

六祖壇經箋註

2732梁朝傅大士頌金剛經

中觀四百論廣釋 總論--- 中觀四百論廣釋 聖天菩薩 造頌 法尊法師 譯頌 索達吉堪布 著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