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導大師全集
善導大師全集
釋慧淨
釋淨宗
編 者 序
唐朝高僧善導大師︵六一三—六八一︶之著作,現存的世稱﹁五部九卷﹂:一︽觀經四帖疏︾四卷,收錄於︽大正藏︾第37冊;二︽觀念法門︾一卷、三︽法事讚︾二卷、四︽往生禮讚︾一卷、五︽般舟讚︾一卷,此四部收錄於︽大正藏︾第47冊。大師的淨宗宗旨、淨土思想,盡在此五部九卷。尚有︽阿彌陀經義︾,可惜散失,至今不傳。
此﹁五部九卷﹂(除《往生禮讚》外)之淨宗寶典於唐末之後即散佚失傳於中國,卻保留弘傳於日本;直至清朝末年,才由日本回歸祖國。印光大師早年獲睹善導大師︽觀經疏︾等,深為景服,一意依從,讚言:﹁淨業行人之指南針也。﹂親加校對,出版流通。其一部︽印光大師文鈔︾力倡善導專修之旨,歎為﹁金口誠言,千古不易之鐵案﹂。又對善導大師之高德極為傾倒,讚仰而言:﹁善導大師乃神妙不測之大聖人,彌陀化身,所說等同佛說。﹂
茲經百年化功,淨土機緣普現,念佛覺芽增長。值聞彌陀救度,如渴者得泉;受教專稱佛名,猶盲者開眼。可謂教赴時機,佛日輝光;法流無盡,大拯群萌,正其時也!乃與淨宗法師敬編此﹁五部九卷﹂,並於﹁附錄﹂述顯要義,集為一冊,名為︽善導大師全集︾,普世流通。所謂﹁令法久住,利樂有情﹂,以使大師一生行德及法語,永作長夜明燈,引導苦海群萌,共登極樂之彼岸,齊證涅槃之常樂。將見無量光等照群生,悉歸淨土;無量壽恆益未來,永開覺路也。
此︽善導大師全集︾依據︽大正藏︾所收為底本,旁考日本淨土宗之刊行本,互為校訂,詳予分段標點;為易讀易解,於文字上端詳加﹁眉註﹂,旁邊則加﹁邊註﹂,並於書後附上﹁索引﹂。同時也為了掌握淨宗旨趣,乃將五部九卷之要文摘出,另編成︿五部九卷摘要﹀及︿善導大師法語﹀。此外亦加﹁附錄﹂,收有︿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及︿觀經四帖疏綱要﹀、︿四部五卷概說﹀、︿善導大師略傳﹀、︿善導大師年表﹀等文。
大師是淨土法門的集大成者,世稱﹁彌陀化身﹂,每念佛一聲,便有一道光明從其口出,聲聲佛號,聲聲光明,因此,唐朝皇帝尊稱大師為﹁光明和尚﹂。
當大師撰寫︽觀經疏︾之前夜,西方淨土境界現於夢中;自此以後,每夜夢中,常有聖僧而來,指授玄義科文;︽觀經疏︾完成之後,連續三夜,極樂依正,朗朗現前。因此,︽觀經疏︾等同彌陀親說,尊重如經。
大師於二十幾歲即已親證三昧,往往能於定中進入極樂世界;每於佛前一心念佛,非力竭不休。其自行化他之盛德,難以形容,在整個中國佛教史上,可說超群拔萃,少出其右。
唐朝文諗大師、少康大師共纂之︽瑞應刪傳︾高度讚言:
佛法東行以來,未有禪師之盛德矣!
明朝淨土宗祖師蓮池大師深心感伏地讚言:
善導和尚,世傳彌陀化身。觀其自行之精嚴,利生之廣博,萬代而下,猶能感發人之信心。設非彌陀,必觀音普賢之儔也;猗歟大哉!
現代淨土宗祖師印光大師至誠崇仰地讚言:
善導和尚係彌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
又以梵唄唱讚而言:
師當唐初,各宗盛行。
提倡淨土愜群情,佛力誰與京!
若肯投誠,西方定往生。
又勸人應信﹁大師所說當作佛說﹂,而以偈讚言:
世傳師是彌陀現 提倡念佛義周贍
切誡學者須撝謙 兼使極力生欣厭
解宜遍通一切法 行擇機理雙契幹
念佛出光勵會眾 所說當作佛說看
大師深受歷代高僧大德之崇仰推重如此。
大師依據淨土經論所闡明之淨宗宗旨及思想,一言蔽之,即是﹁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八字。亦即:
善惡凡夫,得生報土,唯依本願,稱名念佛。
﹁本願稱名﹂:本願即是四十八願中之根本願—— 第十八願,此願言: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
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此本願大意是:
十方眾生,願生極樂,乃至十念,必定往生。
﹁十方眾生﹂即是﹁一切善惡凡夫﹂。
﹁乃至十念﹂即是﹁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一念﹂之稱名念佛,平生之機則上盡一形而念佛,臨終之機則十聲一聲一念而念佛。
總之:不論何人,願生極樂,只要念佛,則乘佛願力,必得往生。簡言之,即是﹁念佛乘佛願,必生極樂國﹂。信者信此,行者行此。
這是彌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平等普救的弘誓大願。
是故大師於︽觀經疏︾︿玄義分﹀以第十八願之義判言:
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
又於︽觀經疏︾之結文說明﹁本願稱名﹂之﹁念佛﹂即是﹁乘佛願力﹂,並以此作為︽觀經︾一部之結論,其文言: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本願稱名﹂之義,龍樹菩薩於︽易行品︾釋言: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常應憶念。
此之﹁本願﹂即是指第十八願,﹁稱名﹂即是第十八願所言之﹁乃至十念﹂,﹁自歸﹂即是第十八願所言之﹁欲生我國﹂,亦即﹁願生彼國﹂;如是之人,即時入必定︵正定聚︶,故勸﹁常應憶念﹂。又說:
若人欲疾至 不退轉地者
應以恭敬心 執持稱名號
﹁本願稱名﹂之義,曇鸞大師於︽往生論註︾繼承龍樹菩薩而標示於﹁易行道﹂言:
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
﹁佛因緣﹂是指第十八願,因為一切善惡凡夫,願生淨土,只要念佛,必得往生,這是阿彌陀佛第十八願之力故。
﹁乘佛願力﹂即是﹁乃至十念﹂之念佛,念佛即自然乘佛願力故。是故曇鸞大師於︽往生論註︾之結論言:
緣佛願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以此明知:十念之念佛,即是乘佛願力,便得往生;信而行之,即是﹁信佛因緣﹂;不信不行,即非信佛因緣,亦非乘佛願力,不得往生。
換言之,何以﹁十念念佛﹂之眾生便得往生?因為﹁念佛﹂即是﹁緣佛願力﹂故,便得往生。信者信此,行者行此。故︽往生論註︾之結論總結而言:
愚哉!後之學者,聞他力︵攝護念佛人之﹁彌陀願力﹂︶可乘,當生信心︵念佛︶,勿自局分也。
此彌陀第十八願之義—— 本願義,始由龍樹菩薩開闡,再由曇鸞大師繼承,後由善導大師大成之。祖祖一脈相承,了無異議。
﹁凡夫入報﹂:善惡凡夫,信願念佛,所得生之土,即是極樂世界之報土,而非化土。大師於︿玄義分﹀引經證明而言:
西方安樂阿彌陀佛,是報佛報土。
因此,阿彌陀佛是報佛,極樂淨土是報土。﹁報土﹂亦云﹁受用土﹂,佛受用自得之法樂,或施與他人︵菩薩︶受用其法樂。
此彌陀報土乃是為凡夫所施設公開之淨土,大師於︿玄義分﹀設立﹁凡夫入報問答﹂之文以明﹁凡夫入彌陀報土﹂之義而言:
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念佛為因,佛願為緣,因緣和合,致使五乘齊入報土。
大師於︽往生禮讚︾亦言:
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因),以佛願力(緣),易得往生(果)。
又於︽法事讚︾言:
人天善惡,皆得往生;
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日本高僧法然上人依大師之宗義建立淨土宗而言:
我立淨土宗之元意,為顯示凡夫往生報土也。
以通途教理而言,報土是菩薩往生的淨土,而凡夫也能夠往生,完全是依託彌陀之本願力,此即所謂﹁本願稱名,凡夫入報﹂。
以上皆是彰顯﹁本願稱名,凡夫入報﹂之淨宗根本義。凡大師之論釋,皆為闡明此義。
又,大師對第十八願︵本願︶有非常簡明扼要、立論堅確不移、語出警悟十方、句句顯佛悲心、字字皆放光明的解釋,即︽觀念法門︾三十二字﹁本願釋﹂言:
若我成佛 十方眾生 願生我國 稱我名字
下至十聲 乘我願力 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
以及︽往生禮讚︾以四十八字解釋本願及成就文︵四十八字願成釋︶言:
若我成佛 十方眾生 稱我名號 下至十聲 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 在世成佛 當知本誓 重願不虛 眾生稱念 必得往生
此﹁四十八字願成釋﹂可謂淨宗宗憲,放之四海皆準,俟之百代不惑。依此,百即百生,千即千生;捨此,百中難得一二,千中難得三五。智慧第一、勢至應現之法然上人極口讚仰此釋而言:
此文應常稱於口、浮於心、寓於目。
阿彌陀佛,成就本願,莊嚴極樂世界:
以佛眼十方遍覽,有否念我名號之人;
以佛耳晝夜傾聽,有否稱我名號之人。
是故,一稱一念之人,阿彌陀佛,無有不知;
攝取光明,不捨其身;臨終來迎,無有空過。
此文者:四十八願之眼也、肝也、神也。結為四十八字者,此之故也。
釋慧淨 謹識
佛曆二五四七︵二○○三︶年二月
總 目 錄
編者序
慧淨法師簡介
淨宗法師簡介
︽觀經四帖疏︾編序 一
觀 經 四 帖 疏 一七
觀 念 法 門 三二三
法 事 讚 三七三
往 生 禮 讚 四七一
般 舟 讚 五四一
五部九卷摘要 五九五
善導大師法語 六一三
【附 錄】
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 六六一
︽觀經四帖疏︾綱要 六七○
四部五卷概說 七五三
善導大師略傳 八○六
︽續高僧傳︾之善導大師傳 八五○
︽瑞應刪傳︾之善導大師傳 八五○
善導大師歷代傳記 八五二
善導大師年表 八五四
細 目 錄
︽觀經四帖疏︾編序 一
觀 經 四 帖 疏 一七
壹、玄義分 一九
一、歸三寶偈 一九
二、七門料簡 二○
1、序題門 二一
2、釋名門 二三
3、宗旨門 二八
4、說人門 二九
5、定散門 三○
6、和會門 三四
①舉諸師解 三五
②以理論破 三六
③舉文對破 三八
④出文顯證 四四
⑤會通別時 四六
⑥會通二乘種不生 五一
7、得益門 五七
結語 五八
貳、序分義 五九
一、五門明義 五九
二、證信序 六○
三、發起序 六二
1、化前序 六三
2、禁父緣 七○
3、禁母緣 八七
4、厭苦緣 九七
5、欣淨緣 一○五
6、散善顯行緣 一一三
7、定善示觀緣 一二五
參、定善義 一三五
一、日想觀 一三五
二、水想觀 一四四
三、地想觀 一五五
四、寶樹觀 一六○
五、寶池觀 一六九
六、寶樓觀 一七五
七、華座觀 一七九
八、像 觀 一九二
九、真身觀 二○二
十、觀音觀 二一○
十一、勢至觀 二一七
十二、普 觀 二二六
十三、雜想觀 二二九
總 讚 二三三
肆、散善義 二三七
總說 二三七
一、三福釋 二三七
二、九品釋 二三八
(十四、上輩觀) 二三八
1、上品上生 二四○
①至誠心釋 二四二
②深心釋 二四四
③迴向發願心釋 二五二
二河白道喻 二五四
2、上品中生 二六六
3、上品下生 二七三
(十五、中輩觀) 二七八
4、中品上生 二七九
5、中品中生 二八四
6、中品下生 二八八
(十六、下輩觀) 二九二
7、下品上生 二九三
8、下品中生 二九九
9、下品下生 三○四
三、得 益 分 三一○
四、流 通 分 三一三
五、耆 闍 分 三一八
總 結 三一八
後 跋 三一九
觀 念 法 門 三二三
一、三昧行相分 三二五
1、觀佛三昧法 三二五
2、念佛三昧法 三三一
3、道場念佛法 三三六
4、懺悔發願法 三三七
5、臨終行法 三三八
二、五緣功德分 三三九
1、滅罪緣 三四一
2、護念緣 三四二
3、見佛緣 三四六
4、攝生緣 三五四
5、證生緣 三五六
三、結勸修行分 三六一
1、不信罪報問答 三六一
2、信行功德問答 三六三
3、滅罪方法問答 三六五
法 事 讚 卷 上 三七三
一、前行分 三七五
1、請護法眾 三七五
2、序明大綱 三七五
3、略請三寶 三七七
4、廣請三寶 三八一
5、前行道 三九六
6、前懺悔 四○二
法 事 讚 卷 下 四一五
二、轉經分 四一五
三、後行分 四五二
1、懺悔 四五二
2、行道 四六二
3、結願 四六五
往 生 禮 讚 四七一
一、前 序 四七三
1、略述造意 四七三
2、釋顯要義 四七四
二、正 讚 四八一
1、日沒禮讚 十二光名 四八一
2、初夜禮讚 大經要文 四九一
3、中夜禮讚 龍樹十二禮 四九九
4、後夜禮讚 天親往生偈 五○六
5、晨朝禮讚 彥琮禮讚偈 五一三
6、日中禮讚 善導禮讚偈 五二三
三、後 序 五三八
般 舟 讚 五四一
一、前 序 五四三
二、正 讚 五四五
1、總讚緣起 五四五
2、依 報 讚 五五○
3、正 報 讚 五七五
4、九品往生讚 五八一
5、得益分讚 五九一
6、流通分讚 五九二
三、後 序 五九二
五部九卷摘要 五九五
一、︽觀經四帖疏︾摘要 五九七
二、︽觀念法門︾摘要 六○二
三、︽法 事 讚︾摘要 六○四
四、︽往生禮讚︾摘要 六○六
五、︽般 舟 讚︾摘要 六○九
善導大師法語 六一三
一、彌陀本願力︵本願︶ 六一五
二、信彌陀本願︵信心︶ 六一九
三、稱彌陀名號︵稱名︶ 六二三
四、光攝念佛人︵光攝︶ 六三一
五、念佛佛聖護︵聖護︶ 六三四
六、述生後果益︵果益︶ 六三八
七、勸厭穢欣淨︵厭欣︶ 六四三
八、勵聞法起行︵聞行︶ 六五○
【附 錄】
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 六六一
一、讚大聖不測德 六六一
二、讚彌陀化身德 六六一
三、讚所說等佛德 六六二
四、讚觀經四帖疏 六六三
五、讚楷定專修德 六六四
六、讚發明助念德 六六五
七、讚弘超諸宗德 六六六
八、讚化度普廣德 六六六
九、讚至極慈悲德 六六七
十、讚懸護萬代德 六六八
︽觀經四帖疏︾綱要 六七○
一、五部九卷 本疏具疏 教門行門 安心起行 六七○
二、彌陀指授 諸佛證誠 楷定古今 尊信如經 六七二
三、九品唯凡 觀經一部 佛為凡說 非為聖人 六七七
四、彌陀報身 極樂報土 凡夫入報 全託佛願 六八五
五、六字名號 機法一體 具信願行 是正定業 六九一
六、要弘二門 念觀兩宗 隱顯廢立 從假入真 六九九
七、佛立空中 顯彰弘願 韋提一見 得無生忍 七○五
八、往生正因 在深信心 就行立信 信行一體 七一二
九、五種正行 定業稱名 順佛本願 決定往生 七一八
十、二種深信 五種正行 意在導歸 一向專稱 七三六
十一、彌陀願力 是增上緣 眾生念佛 即是乘託 七三九
十二、觀經內容 以施開廢 引聖道門 入淨土門 七四五
十三、五部九卷 一貫宗旨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七五○
四部五卷概說 七五三
具 疏 七五三
一、︽觀念法門︾概說 七五五
二、︽法事讚︾概說 七六二
三、︽往生禮讚︾概說 七七八
四、︽般舟讚︾概說 七八九
五、具疏之要點 八○四
善導大師略傳 八○六
一、隋唐盛世 善導示現 八○六
二、青年立傳 光芒初現 八○七
三、俗姓朱氏 籍貫山東 八○九
四、隋末唐初 教界盛況 八一○
五、見相願生 其來有自 八一一
六、深歸觀經 親證三昧 八一二
七、訪師求道 徹悟真髓 八一三
八、二河白道 告白信心 八一四
九、徑路修行 唯在念佛 八一五
十、至誠念佛 行持勤篤 八一六
十一、一聲佛號 一道光明 八一八
十二、較量念佛 佛像放光 八一九
十三、寫經十萬 變相三百 八二○
十四、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八二一
十五、厭穢欣淨 捨身往生 八二二
十六、以訛傳訛 誤傳捨身 八二四
十七、慈恩寺碑 紀念大師 八二五
十八、龍門大佛 奉敕監造 八二六
十九、湖北襄陽 傳授勝行 八二八
二○、造疏感夢 楷定古今 八二八
二一、預知時至 掩室長逝 八二九
二二、信者無量 高弟三名 八三○
二三、長安南郊 建塔紀念 八三○
二四、遺文放光 少康感悟 八三一
二五、形像神變 化佛付囑 八三二
二六、念佛出佛 善導再來 八三三
二七、星曜東方 法然繼起 八三四
二八、本地彌陀 垂跡善導 八三六
二九、二祖對面 一脈相傳 八三六
三○、佛教會長 敬撰讚詞 八三九
三一、蓮池印光 傾心崇仰 八四二
三二、善導所說 當作佛說 八四三
三三、智榮禪師 銘文崇仰 八四四
三四、曇省律師 銘偈讚仰 八四五
三五、集古賢文 讚十二德 八四六
三六、五部九卷 本疏具疏 八四七
三七、當時教界 高僧年表 八四八
︽續高僧傳︾之善導大師傳 八五○
︽瑞應刪傳︾之善導大師傳 八五○
善導大師歷代傳記 八五二
善導大師年表 八五四
︽觀經四帖疏︾編序
︽觀經四帖疏︾是唐朝善導大師(六一三︱六八一)撰著,係解釋︽佛說觀無量壽經︾之書,分為四卷:第一卷名︿觀經玄義分﹀,第二卷名︿觀經序分義﹀,第三卷名︿觀經定善義﹀,第四卷名︿觀經散善義﹀;收錄於︽大正藏︾第三十七冊。
此書古今大德皆尊稱為﹁楷定疏﹂或﹁證定疏﹂,奉為金科玉律,崇敬如經。
此書眼目有二處,心要亦有二處;雖有二處,共明一理,知此一理,則︽觀經四帖疏︾之宗旨,瞭如指掌。
眼目之一:
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
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
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
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迴斯二行,求願往生。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第十八願取意之文)
此文名為﹁要弘二門判﹂之文,在第一卷︿玄義分﹀﹁七門料簡﹂之第一﹁序題門﹂,亦即此︽四帖疏︾於開宗明義之﹁序題門﹂便首先將︽觀經︾一部所說義理,分析歸納為﹁要門﹂與﹁弘願﹂;此不只是對︽觀經︾的教判,同時也是對整個淨土宗的教判。
﹁要門﹂指︽觀經︾之中十三觀之定善及三福九品之散善,所謂﹁定散二門﹂,修此功德迴向,以求往生。三藏十二部,八萬四千行,盡在此要門之內。
﹁弘願﹂是指︽大經︾之中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善導大師在此顯明往生不是依靠自力之定散二門迴向求生,乃是全依彌陀願力之救度,自然往生。
由此文便可窺知此書目的在於闡揚彌陀願力之救度,明示凡欲往生極樂淨土者,都必須乘託彌陀願力之救度,無一例外。凡乘託彌陀願力之救度者,不論善人惡人,皆入彌陀無為涅槃之高妙報土,皆與彌陀同證光壽無量之最上極果。此即是︽大經︾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之中本願王︱︱ 第十八願的宗旨。猶如「水流原歸海,月落不離天」;遠離彌陀本願大海,十方眾生即無歸處。彌陀本願,釋尊本懷,善導大師在此予以顯露無遺。
眼目之二: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此文名為﹁要弘廢立﹂之文,在第四卷︿散善義﹀之末尾,亦即解釋︽觀經︾︿流通分﹀之文。此是︽四帖疏︾之結論,此結論顯明捨自力定散之﹁要門﹂,依專稱佛名之﹁弘願﹂。
此文雖短,筆力萬鈞;淨宗宗義,如撥雲見日,朗然獨照,似華落蓮成,不帶方便。此文是整部︽觀經︾的核心、骨髓、結晶,是淨教的宗旨、方針、目足,是十六觀的千里來龍,在此結穴。︽觀經︾一部的千開萬闔,在於引導群機進入﹁一向專稱﹂的一行。此﹁一向專稱﹂的宣示,即是︽大經︾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之中本願王︱︱ 第十八願之﹁乃至十念﹂的解釋,亦是前面︿玄義分﹀所言﹁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的內容,亦即一切善惡凡夫如何乘託?﹁一向專稱﹂即是乘託。善導大師以此文顯示︽觀經︾一部之目的在於導歸定散諸機進入第十八願。猶如群星拱北斗,萬流歸大海;若依一向專稱之行,必至無為涅槃之土。
附表如左:
心要之一: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此文名為﹁二種深信﹂之文,在第四卷︿散善義﹀之﹁深心釋﹂,﹁深心﹂即是﹁深信之心﹂。此文顯明﹁機法二種深信﹂,機指凡夫,法指彌陀。凡夫深信自己三業都是罪惡,永沉輪迴,無出三界之力;然此凡夫是彌陀深生悲愍、為其發願立誓所要救度的對象,此凡夫恐懼不安的心中,體悟彌陀願力的攝護救度之真實,而毫無疑慮地信受彌陀救度,當下即時獲得往生決定,此即﹁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之意。亦即︽大經︾所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我當哀愍,度脫一切,十方來生,心悅清淨。﹂﹁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的宗旨。
心要之二: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此﹁稱名正定業﹂之文也是在第四卷︿散善義﹀之﹁深心釋﹂,此文顯示不論道俗,不論智愚,不論淨穢,不論罪福,不論定散,凡夫之心,餘念皆迷,非往生因;唯念彌陀,即得往生。此是第十八願﹁乃至十念﹂之意。
前面之﹁二種深信﹂是就信︵信心︶而言,此﹁正定業﹂之文是就行︵稱名︶而言;在此顯示淨土宗之念佛是信行一體、信行不二、信行不離,此義善導大師之︽往生禮讚︾的前序亦言:
﹁深心﹂即是﹁真實信心﹂:
信知自身是具足煩惱凡夫,善根薄少,流轉三界,不出火宅。
今信知彌陀本弘誓願;
及稱名號,下至十聲一聲等,定得往生;
乃至一念無有疑心,故名深心。
二種深信是往生的正因,一向專稱是往生的正行。不論定善,不論散善,不論逆惡,十方所有一切之眾生,信﹁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一念,亦得往生﹂。若發起此信之當時即已臨終,來不及口稱念佛,則當下往生極樂;若壽命延長之間,則盡形壽稱名念佛。
上面所舉二處眼目、二處心要,文雖有二,共明一理,一理即是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亦即全部生命頂戴彌陀救度,生命與彌陀成為一體。
善導大師於此︽疏︾顯明︽觀經︾之意在於引導原來修聖道門之機入淨土門,並勸導淨土門自力定散之機進入他力救度之法。亦即︽觀經︾最終目的在於引導一切眾生,專憑彌陀願力,專稱彌陀佛名,頂戴彌陀救度,往生彌陀淨土。所謂:
開示長劫之苦因,悟入永生之樂果。
︵玄義分、序題門︶
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玄義分、和會門︶
這是十方三世諸佛出世的本懷,所謂:
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淨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
︵玄義分、和會門︶
此︽觀經四帖疏︾及︽往生論註︾、︽安樂集︾等,於唐末之後即已失傳,由於唐武宗︵八四一︱八四六︶之廢佛滅法在教史上最為慘烈,又加上唐宋之間的五代戰亂,佛教典籍幾已焚毀殆盡。五代之時吳越之忠懿王錢弘俶曾在中國本土尋求﹁天臺三大部﹂而不能得,後來才由義寂法師遠從高麗國帶回;有名的天臺三大部尚且如此,其他典籍可想而知。日本淨土宗之幸西上人的弟子明信法師,於宋朝時亦前來中國重新尋訪善導大師的所有著作,卻毫無所得空手而歸。
然而此︽觀經四帖疏︾早在善導大師往生後之六十三年,亦即西元七四四年即已在日本傳寫弘揚,不但不曾焚毀散失,而且成為日本所有淨土教所珍視的主要依據論疏之一。日本淨土教皆頂奉此︽疏︾為﹁祖典﹂,其尊崇之極不喻可知,對此書之深廣研究,流佈闡揚,致力甚深。反觀中國,可謂眾生福薄緣淺,直至清朝末年,此︽疏︾並其他淨宗寶典才由日本回流,而專門研究者,尚乏其人。由於缺此祖典的指導,致使千餘年來,我國之弘揚淨土者,於彌陀之弘願深旨,難免或有不知,而與曇鸞、善導等淨宗祖師的立論相去甚遠。此因當時機緣未熟,以致教法暫隱,未能行世。如今機教已熟,此︽疏︾應緣而現,法化四方,故重新校對、分段、標點,並加眉註,欲令有緣閱者,容易解讀,速得旨歸;同循淨宗祖師的路線,同入彌陀本願的大海。
若欲掌握此書之綱要,並正確了解大師之偉跡,則請閱讀本︽全集︾附錄之︽觀經四帖疏綱要︾及︽善導大師略傳︾。
凡夫稱佛名 與佛成一體 朝夕同起臥 出入共相隨
常憶佛念佛 三業不離佛 現生得安穩 臨終生極樂
佛曆二五四三︵一九九八︶年一月十日 釋慧淨 謹識
︽觀經四帖疏︾組織圖表
觀 經 四 帖 疏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
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玄義分︱
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
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
諸邪業繫,無能礙者;故名增上緣也。
︱定善義︱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散善義︱
觀經玄義分 卷第一
沙門 善導 集記
先勸大眾發願歸三寶
道俗時眾等 各發無上心 生死甚難厭 佛法復難欣
共發金剛志 橫超斷四流 願入彌陀界 歸依合掌禮
世尊我一心 歸命盡十方 法性真如海 報化等諸佛
一一菩薩身 眷屬等無量 莊嚴及變化 十地三賢海
時劫滿未滿 智行圓未圓 正使盡未盡 習氣亡未亡
功用無功用 證智未證智 妙覺及等覺 正受金剛心
相應一念後 果德涅槃者 我等咸歸命 三佛菩提尊
無礙神通力 冥加願攝受 我等咸歸命 三乘等賢聖
學佛大悲心 長時無退者 請願遙加備 念念見諸佛
我等愚癡身 曠劫來流轉 今逢釋迦佛 末法之遺跡
彌陀本誓願 極樂之要門 定散等迴向 速證無生身
我依菩薩藏 頓教一乘海 說偈歸三寶 與佛心相應
十方恒沙佛 六通照知我 今乘二尊教 廣開淨土門
願以此功德 平等施一切 同發菩提心 往生安樂國
此︽觀經︾一部之內,先作七門料簡,然後依文釋義。
第一、先標序題。
第二、次釋其名。
第三、依文釋義,並辨釋宗旨不同,教之大小。
第四、正顯說人差別。
第五、料簡定散二善,通別有異。
第六、和會經論相違,廣施問答,釋去疑情。
第七、料簡韋提聞佛正說,得益分齊。
第一、先標序題者:
竊以真如廣大,五乘不測其邊;法性深高,十聖莫窮其際。真如之體量,量性不出蠢蠢之心;法性無邊,邊體則元來不動。無塵法界,凡聖齊圓;兩垢如如,則普該於含識。恒沙功德,寂用湛然;但以垢障覆深,淨體無由顯照。
故使大悲隱於西化,驚入火宅之門。灑甘露潤於群萌,輝智炬則朗重昏於永夜。三檀等備,四攝齊收。開示長劫之苦因,悟入永生之樂果。不謂群迷性隔,樂欲不同。雖無一實之機,等有五乘之用。致使布慈雲於三界,注法雨於大悲。莫不等洽塵勞,普沾未聞之益。菩提種子,藉此以抽心;正覺之芽,念念因茲增長。依心起於勝行,門餘八萬四千;漸頓則各稱所宜,隨緣者則皆蒙解脫。
然眾生障重,取悟之者難明;雖可教益多門,凡惑無由遍攬。
遇因韋提致請,我今樂欲往生安樂;唯願如來,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然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
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迴斯二行,求願往生也。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又佛密意弘深,教門難曉;三賢十聖,弗測所窺;況我信外輕毛,敢知旨趣。
仰惟釋迦此方發遣,彌陀即彼國來迎;彼喚此遣,豈容不去也。
唯可勤心奉法,畢命為期;捨此穢身,即證彼法性之常樂。
此即略標序題竟。
第二、次釋名者:
︽經︾言﹁佛說無量壽觀經一卷﹂。
言﹁佛﹂者,乃是西國正音,此土名﹁覺﹂,自覺、覺他、覺行窮滿,名之為佛。
言﹁自覺﹂者,簡異凡夫;此由聲聞狹劣,唯能自利,闕無利他大悲故。
言﹁覺他﹂者,簡異二乘;此由菩薩,有智故能自利,有悲故能利他;常能悲智雙行,不著有無也。
言﹁覺行窮滿﹂者,簡異菩薩;此由如來,智行已窮,時劫已滿,出過三位,故名為佛。
言﹁說﹂者,口音陳唱,故名為說。
又如來對機說法,多種不同,漸頓隨宜,隱彰有異;或六根通說,相好亦然;應念隨緣,皆蒙證益也。
言﹁無量壽﹂者,乃是此地漢音;言﹁南無阿彌陀佛﹂者,又是西國正音。
又﹁南﹂者是歸,﹁無﹂者是命,﹁阿﹂者是無,﹁彌﹂者是量,﹁陀﹂者是壽,﹁佛﹂者是覺;故言﹁歸命無量壽覺﹂。此乃梵漢相對,其義如此。
今言無量壽者是法,覺者是人;人法並彰,故名阿彌陀佛。
又言人、法者,是所觀之境。即有其二:一者依報,二者正報。
就依報中,即有其三:
一者地下莊嚴:即一切寶幢光明,互相映發等是。
二者地上莊嚴:即一切寶地、池林、寶樓、宮閣等是。
三者虛空莊嚴:即一切變化寶宮、華網、寶雲、化鳥、風光動發聲樂等是。
如前雖有三種差別,皆是彌陀淨國,無漏真實之勝相。此即總結成依報莊嚴也。
又言依報者,從﹁日觀﹂下至﹁華座觀﹂以來,總明依報。
就此依報中,即有通有別。
言別者,﹁華座﹂一觀是其﹁別依﹂,唯屬彌陀佛也。餘上﹁六觀﹂是其﹁通依﹂,即屬法界之凡聖;但使得生者共同受用,故言通也。
又就此六中,即有真有假。
言假者,即﹁日想、水想、冰想﹂等,是其﹁假依﹂;由是此界中相似可見境相故。
言﹁真依﹂者,即從﹁琉璃地﹂下至﹁寶樓觀﹂以來,是其﹁真依﹂;由是彼國真實無漏可見境相故。
二就正報中,亦有其二:
一者主莊嚴:即阿彌陀佛是。
二者聖眾莊嚴:即現在彼眾,及十方法界同生者是。
又就此正報中,亦有通有別。言﹁別﹂者,即阿彌陀佛是也。
即此別中,亦有真有假。言﹁假正報﹂者,即﹁第八像觀﹂是也;觀音、勢至等亦如是。此由眾生障重,染惑處深,佛恐乍想真容,無由顯現;故使假立真像以住心,想同彼佛以證境,故言假正報也。
言﹁真正報﹂者,即﹁第九真身觀﹂是也。此由前假正,漸以息於亂想,心眼得開,粗見彼方,清淨二報,種種莊嚴,以除昏惑;由除障故,得見彼真實之境相也。
言﹁通正報﹂者,即﹁觀音、勢至等以下﹂是也。
向來所言﹁通、別、真、假﹂者,正明依正二報也。
言﹁觀﹂者,照也。常以淨信心手,以持智慧之輝,照彼彌陀正依等事。
言﹁經﹂者,經也。經能持緯,得成匹丈,有其丈用。經能持法,理事相應,定散隨機,義不零落。能令修趣之者,必藉教行之緣因,乘願往生,證彼無為之法樂。既生彼國,更無所畏;長時起行,果極菩提;法身常住,比若虛空。能招此益,故曰為經。
言﹁一卷﹂者,此︽觀經︾一部,雖言兩會正說,總成斯一,故名一卷。
故言﹁佛說無量壽觀經一卷﹂。此即釋其名義竟。
三、辨釋宗旨不同、教之大小者:
如︽維摩經︾以不思議解脫為宗。如︽大品經︾以空慧為宗。此例非一。
今此︽觀經︾,即以觀佛三昧為宗,亦以念佛三昧為宗;一心迴願往生淨土為體。
言教之大小者:
問曰:此︽經︾二藏之中何藏攝?二教之中何教收?
答曰:今此︽觀經︾,菩薩藏收,頓教攝。
四、辨說人差別者:
凡諸經起說,不過五種:一者佛說,二者聖弟子說,三者天仙說,四者鬼神說,五者變化說。今此︽觀經︾,是佛自說。
問曰:佛在何處說?為何人說?
答曰:佛在王宮,為韋提等說。
五、料簡定散兩門,即有其六:
一、明能請者,即是韋提。
二、明所請者,即是世尊。
三、明能說者,即是如來。
四、明所說,即是定散二善,十六觀門。
五、明能為,即是如來。
六、明所為,即韋提等是也。
問曰:定散二善,因誰致請?
答曰:定善一門,韋提致請;散善一門,是佛自說。
問曰:未審定散二善,出在何文?今既教備不虛,何機得受?
答曰:解有二義:
一者、謗法與無信,八難及非人,此等不受也。斯乃朽林頑石,不可有生潤之期。此等眾生,必無受化之義。
除斯以外,一心信樂,求願往生,上盡一形,下收十念,乘佛願力,莫不皆往。此即答上何機得受義竟。
二、出在何文者,即有通有別。
言﹁通﹂者,即有三義不同,何者:
一、從﹁韋提白佛,唯願為我廣說無憂惱處﹂者,即是韋提標心,自為通請所求。
二、從﹁唯願佛日,教我觀於清淨業處﹂者,即是韋提自為通請去行。
三、從﹁世尊光臺現國﹂,即是酬前通請﹁為我廣說﹂之言。
雖有三義不同,答前通竟。
言﹁別﹂者,則有二義:
一、從﹁韋提白佛,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者,即是韋提自為別選所求。
二、從﹁唯願教我思惟,教我正受﹂者,即是韋提自為請修別行。
雖有二義不同,答上別竟。
從此以下,次答定散兩門之義。
問曰:云何名定善?云何名散善?
答曰:從日觀下至十三觀以來,名為定善。三福九品,名為散善。
問曰:定善之中,有何差別,出在何文?
答曰:出何文者,︽經︾言:﹁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即是其文。
言差別者,即有二義:一謂思惟,二謂正受。
言﹁思惟﹂者,即是觀前方便,思想彼國依正二報總別相也;即地觀文中說言:﹁如此想者,名為粗見極樂國土﹂,即合上﹁教我思惟﹂一句。
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緣慮並亡,三昧相應,名為正受;即地觀文中說言:﹁若得三昧,見彼國地,了了分明﹂,即合上﹁教我正受﹂一句。
定散雖有二義不同,總答上問竟。
又向來解者,與諸師不同。諸師將思惟一句,用合三福九品,以為散善;正受一句,用通合十六觀,以為定善。
如斯解者,將謂不然。何者?如︽華嚴經︾︵晉譯卷一一意︶說:﹁思惟正受者,但是三昧之異名。﹂與此地觀文同。以斯文證,豈得通於散善?又向來韋提上請,但言﹁教我觀於清淨業處﹂;次下又請言﹁教我思惟正受﹂。雖有二請,唯是定善。又散善之文,都無請處,但是佛自開。次下散善緣中說云:﹁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以下,即是其文。
六、和會經論相違,廣施問答,釋去疑情者:
就此門中,即有其六:
一、先就諸法師解九品之義。
二、即以道理來破之。
三、重舉九品,返對破之。
四、出文來證,定為凡夫,不為聖人。
五、會通別時之意。
六、會通二乘種不生之義。
初、言諸師解者:
先舉上輩三人:言上上者,是四地至七地以來菩薩。何故得知?由到彼即得無生忍故。上中者,是初地至四地以來菩薩。何故得知?由到彼經一小劫得無生忍故。上下者,是種性以上至初地以來菩薩。何故得知?由到彼經三小劫始入初地故。此三品人,皆是大乘聖人生位。
次舉中輩三人者:諸師云:中上是三果人。何以得知?由到彼即得羅漢故。中中者是內凡。何以得知?由到彼得須陀洹故。中下者是世善凡夫,厭苦求生。何以得知?由到彼經一小劫得羅漢果故。此之三品,唯是小乘聖人等也。
下輩三人者:是大乘始學凡夫,隨過輕重,分為三品;共同一位,求願往生者。未必然也,可知。
第二、即以道理來破者:
上言初地至七地以來菩薩者,如︽華嚴經︾說:﹁初地以上,七地以來,即是法性生身、變易生身。斯等曾無分段之苦。論其功用,已經二大阿僧祇劫,雙修福智,人法兩空;並是不可思議,神通自在,轉變無方;身居報土,常聞報佛說法;悲化十方,須臾遍滿。﹂更憂何事,乃藉韋提為其請佛,求生安樂國也?以斯文證,諸師所說,豈非錯也。答上二竟。
上下者:上言從種性至初地以來者,未必然也。如︽經︾︵智度論卷三八意︶說:﹁此等菩薩,名為不退,身居生死,不為生死所染。如鵝鴨在水,水不能濕。﹂如︽大品經︾︵智度論卷二一意︶說:﹁此位中菩薩,由得二種真善知識守護故不退。何者?一是十方諸佛,二是十方諸大菩薩。常以三業外加,於諸善法,無有退失,故名不退位也。此等菩薩,亦能八相成道,教化眾生。論其功行,已經一大阿僧祇劫,雙修福智等。﹂
既有斯勝德,更憂何事,乃藉韋提請求生也?以斯文證,故知諸師所判,還成錯也。此責上輩竟。
次責中輩三人者:諸師云:中上是三果者,然此等之人,三塗永絕,四趣不生。現在雖造罪業,必定不招來報。如佛說言:﹁此四果人,與我同坐解脫床。﹂既有斯功力,更復何憂,乃藉韋提請求生路?然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淨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以斯文證,故知諸師所判,義同前錯也。以下可知。
第三、重舉九品,返對破者:
諸師云:﹁上品上生人是四地至七地以來菩薩﹂者,何故︽觀經︾︵意︶云:﹁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者為三?一者但能持戒修慈。二者不能持戒修慈,但能讀誦大乘。三者不能持戒讀經,唯能念佛法僧等。此之三人,各以己業,專精勵意,一日一夜,乃至七日七夜,相續不斷。各迴所作之業,求願往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與化佛、菩薩、大眾,放光授手;如彈指頃,即生彼國。﹂以此文證,正是佛去世後,大乘極善上品凡夫,日數雖少,作業時猛。何得判同上聖也?然四地七地以來菩薩,論其功用,不可思議;豈藉一日七日之善,華臺授手,迎接往生也?此即返對上上竟。
次對上中者,諸師云:﹁是初地四地以來菩薩﹂者,何故︽觀經︾云:﹁不必受持大乘﹂。云何名﹁不必﹂?或讀不讀,故名﹁不必﹂;但言善解,未論其行。又(觀經意)言:﹁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善根,迴願往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與化佛、菩薩、大眾,一時授手,即生彼國。﹂以此文證,亦是佛去世後,大乘凡夫,行業稍弱,致使終時,迎候有異。然初地四地以來菩薩,論其功用,如︽華嚴經︾(晉譯卷二三意)說,乃是不可思議;豈藉韋提致請,方得往生也?返對上中竟。
次對上下者:諸師云:﹁是種性以上至初地以來菩薩﹂者,何故︽觀經︾云:﹁亦信因果﹂。云何﹁亦信﹂?或信不信,故名為﹁亦﹂。又言:﹁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唯此一句以為正業,更無餘善。﹁迴斯一行,求願往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與化佛、菩薩、大眾,一時授手,即得往生。﹂以斯文證,唯是佛去世後,一切發大乘心眾生,行業不強,致使去時,迎候有異。若論此位中菩薩力勢,十方淨土,隨意往生;豈藉韋提,為其請佛,勸生西方極樂國也?返對上下竟。
即此三品,去時有異。云何異?
上上去時,佛與無數化佛,一時授手。
上中去時,佛與千化佛,一時授手。
上下去時,佛與五百化佛,一時授手。
直是業有強弱,致使有斯差別耳。
次對中輩三人者:諸師云:﹁中上是小乘三果﹂者,何故︽觀經︾(意)云:﹁若有眾生,受持五戒八戒,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比丘聖眾,放光說法,來現其前,此人見已,即得往生。﹂以此文證,亦是佛去世後,持小乘戒凡夫,何小聖也?
中中者:諸師云:﹁見道以前內凡﹂者,何故︽觀經︾(意)云:﹁受持一日一夜戒,迴願往生,命欲終時,見佛即得往生。﹂以此文證,豈得言是內凡人也?但是佛去世後,無善凡夫,命延日夜,逢遇小緣,授其小戒,迴願往生,以佛願力,即得生也。若論小聖,去亦無妨,但此︽觀經︾,佛為凡說,不干聖也。
中下者:諸師云:﹁小乘內凡以前,世俗凡夫,唯修世福求出離﹂者,何故︽觀經︾(意)云:﹁若有眾生,孝養父母,行世仁慈,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彼佛,國土樂事,四十八願等,此人聞已,即生彼國。﹂以此文證,但是不遇佛法之人,雖行孝養,亦未有心希求出離。直是臨終遇善,勸令往生。此人因勸迴心,即得往生。又此人在世自然行孝,亦不為出離故行孝道也。
次對下輩三人者:諸師云:﹁此等之人,乃是大乘始學凡夫,隨過輕重,分為三品,未有道位,難辨階降﹂者,將謂不然。何者?此三品人,無有佛法、世俗二種善根,唯知作惡。何以得知?如下上文(意)說:﹁但不作五逆謗法,自餘諸惡,悉皆具造,無有慚愧,乃至一念。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教令稱佛一聲。爾時阿彌陀佛,即遣化佛、菩薩,來迎此人,即得往生。﹂但如此惡人,觸目皆是。若遇善緣,即得往生;若不遇善,定入三塗,未可出也。
下中者:﹁此人先受佛戒,受已不持,即便毀破;又偷常住僧物、現前僧物,不淨說法,乃至無有一念慚愧之心。命欲終時,地獄猛火,一時俱至,現在其前。當見火時,即遇善知識,為說彼佛國土功德,勸令往生。此人聞已,即便見佛,隨化往生。﹂(意)初不遇善,獄火來迎;後逢善故,化佛來迎。斯乃皆是彌陀願力故也。
下下者:﹁此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此人以惡業故,定墮地獄,多劫無窮。命欲終時,遇善知識,教稱阿彌陀佛,勸令往生。此人依教稱佛,乘念即生。﹂(意)此人若不遇善,必定下沉;由終遇善,七寶來迎。
又看此︽觀經︾定善,及三輩上下文意,總是佛去世後,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以惡業故,臨終藉善,乘佛願力,乃得往生;到彼華開,方始發心。何得言是始學大乘人也?若作此見,自失誤他,為害茲甚。
今以一一出文顯證,欲使今時善惡凡夫,同沾九品,生信無疑,乘佛願力,悉得生也。
第四、出文顯證者:
問曰:上來返對之義,云何得知世尊,定為凡夫,不為聖人者,未審直以人情準義,為當亦有聖教來證?
答曰:眾生垢重,智慧淺近;聖意弘深,豈寧自輒。今者一一,悉取佛說,以為明證。就此證中,即有其十句。何者?
第一、如︽觀經︾云:﹁佛告韋提: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者,是其一證也。
二、言﹁如來今者,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者,是其二證也。
三、言﹁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者,是其三證也。
四、言﹁韋提白佛:我今因佛力故,見彼國土;若佛滅後,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云何當見彼佛國土﹂者,是其四證也。
五、如日觀初云:﹁佛告韋提:汝及眾生專念﹂以下,乃至﹁一切眾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見日﹂以來者,是其五證也。
六、如地觀中說言:﹁佛告阿難:汝持佛語,為未來世一切眾生,欲脫苦者,說是觀地法﹂者,是其六證也。
七、如華座觀中說言:﹁韋提白佛:我因佛力,得見阿彌陀佛及二菩薩,未來眾生,云何得見﹂者,是其七證也。
八、次下答請中說言:﹁佛告韋提:汝及眾生,欲觀彼佛者,當起想念﹂者,是其八證也。
九、如像觀中說言:﹁佛告韋提:諸佛如來,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者,是其九證也。
十、如九品之中,一一說言﹁為諸眾生﹂者,是其十證也。
上來雖有十句不同,證明如來說此十六觀法,但為常沒眾生,不干大小聖也。以斯文證,豈是謬哉!
第五、會通別時意者,即有其二:
一、︽論︾(真諦譯攝大乘論卷中意)云:﹁如人念多寶佛,即於無上菩提,得不退墮﹂者:凡言菩提,乃是佛果之名,亦是正報。道理成佛之法,要須萬行圓備,方乃剋成;豈將念佛一行即望成者,無有是處。
雖言未證,萬行之中,是其一行。何以得知?如︽華嚴經︾(晉譯卷四六意)說:﹁功德雲比丘語善財言:我於佛法三昧海中,唯知一行,所謂念佛三昧。﹂以此文證,豈非一行也。
雖是一行,於生死中,乃至成佛,永不退沒,故名不墮。
問曰:若爾者,︽法華經︾(卷一)云:﹁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亦應成佛竟也。此之二文,有何差別?
答曰:︽論︾中稱佛,唯欲自成佛果;︽經︾中稱佛,為簡異九十五種外道。然外道之中,都無稱佛之人。但使稱佛一口,即在佛道中攝,故言﹁已竟﹂。
二、︽論︾(真諦譯攝大乘論卷中意)中說云:﹁如人唯由發願生安樂土﹂者,久來通論之家不會論意,錯引下品下生,十聲稱佛,與此相似,未即得生。如一金錢得成千者,多日乃得,非一日即得成千;十聲稱佛亦復如是,但與遠生作因,是故未即得生。道佛直為當來凡夫,欲令捨惡稱佛,誑言道生,實未得生,名作別時意者。
何故︽阿彌陀經︾(意)云:﹁佛告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即應執持名號,一日乃至七日,一心願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迎接往生。﹂次下:﹁十方各如恒河沙等諸佛,各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皆應信是,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言﹁護念﹂者,即是上文一日乃至七日稱佛之名也。
今既有斯聖教以為明證,未審今時一切行者,不知何意?凡小之論乃加信受,諸佛誠言返將妄語。苦哉奈劇,能出如此不忍之言。
雖然,仰願一切欲往生知識等,善自思量:寧傷今世,錯信佛語,不可執菩薩論以為指南。若依此執者,即是自失誤他也。
問曰:云何起行,而言不得往生?
答曰:若欲往生者,要須行願具足,方可得生;今此論中,但言發願,不論有行。
問曰:何故不論?
答曰:乃至一念,曾未措心,是故不論。
問曰:願行之義,有何差別?
答曰:如︽經︾中說,但有其行,行即孤,亦無所至;但有其願,願即虛,亦無所至;要須願行相扶,所為皆剋。是故今此︽論︾中,直言發願,不論有行,是故未即得生,與遠生作因者,其義實也。
問曰:願意云何,乃言不生?
答曰:聞他說言西方快樂不可思議,即作願言:﹁我亦願生﹂,道此語已,更不相續,故名願也。
今此︽觀經︾中,十聲稱佛,即有十願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又來︽論︾(真諦譯攝大乘論卷中意)中,﹁稱多寶佛,為求佛果﹂,即是正報;下﹁唯發願求生淨土﹂,即是依報。一正一依,豈得相似?然正報難期,一行雖精未剋;依報易求,所以一願之心未入。
雖然,譬如邊方,投化即易,為主即難。今時願往生者,並是一切投化眾生,豈非易也。
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念,以佛願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斯乃不可以言定義,取信之者懷疑;要引聖教來明,欲使聞之者方能遣惑。
第六、會通二乘種不生義者:
問曰:彌陀淨國,為當是報是化也?
答曰:是報非化。云何得知?如︽大乘同性經︾(卷下意)說:﹁西方安樂阿彌陀佛,是報佛報土。﹂又︽無量壽經︾云:﹁法藏比丘,在世饒王佛所,行菩薩道時,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又︽觀經︾中,上輩三人,臨命終時,皆言:阿彌陀佛,及與化佛,來迎此人。然報身兼化,共來授手,故名為與。以此文證,故知是報。
然報、應二身者,眼目之異名;前翻報作應,後翻應作報。凡言報者,因行不虛,定招來果;以果應因,故名為報。又三大僧祇所修萬行,必定應得菩提;今既道成,即是應身。斯乃過、現諸佛,辨立三身;除斯以外,更無別體。縱使無窮八相,名號塵沙,剋體而論,眾歸化攝。今彼彌陀,現是報也。
問曰:既言報者,報身常住,永無生滅。何故︽觀音授記經︾說:﹁阿彌陀佛亦有入涅槃時﹂,此之一義,若為通釋?
答曰:入、不入義者,唯是諸佛境界。尚非三乘淺智所窺;豈況小凡輒能知也?雖然,必欲知者,敢引佛經以為明證。何者?
如︽大品經︾︿涅槃非化品﹀(卷二九)中說云:﹁佛告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若有化人作化人,是化頗有實事不空者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佛告須菩提:﹃色即是化,受、想、行、識即是化,乃至一切種智即是化。﹄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世間法是化,出世間法亦是化: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三解脫門、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並諸法果;及賢聖人:所謂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菩薩摩訶薩、諸佛世尊,是法亦是化不?﹄佛告須菩提:﹃一切法皆是化,於是法中:有聲聞法變化、有辟支佛法變化、有菩薩法變化、有諸佛法變化、有煩惱法變化、有業因緣法變化。以是因緣故,須菩提!一切法皆是化。﹄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諸煩惱斷,所謂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斷諸煩惱習,皆是變化不?﹄佛告須菩提:﹃若有法生滅相者,皆是變化。﹄須菩提言:﹃世尊!何等法非變化?﹄佛言:﹃若法無生無滅,是非變化。﹄須菩提言:﹃何等是不生不滅非變化?﹄佛言:﹃無誑相涅槃,是法非變化。﹄﹃世尊!如佛自說諸法平等,非聲聞作、非辟支佛作、非諸菩薩摩訶薩作、非諸佛作,有佛無佛,諸法性常空,性空即是涅槃,云何涅槃一法非如化?﹄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諸法平等,非聲聞所作,乃至性空即是涅槃。若新發意菩薩,聞是一切法皆畢竟性空,乃至涅槃亦皆如化者,心則驚怖。為是新發意菩薩故,分別生滅者如化,不生不滅者不如化耶。﹄﹂
今既以斯聖教驗知,彌陀定是報也;縱使後入涅槃,其義無妨。諸有智者,應知。
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問曰:若言凡夫小聖得生者,何故天親︽淨土論︾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今彼國中現有二乘,如斯論教,若為消釋?
答曰:子但誦其文,不窺理況;加以封拙懷迷,無由啟悟。今引佛教,以為明證,卻汝疑情。何者?即︽觀經︾下輩三人是也。何以得知?如下品上生云:﹁或有眾生,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如此愚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教令稱阿彌陀佛。當稱佛時,化佛、菩薩現在其前;金光華蓋,迎還彼土。華開以後,觀音為說大乘,此人聞已,即發無上道心。﹂
問曰:種之與心,有何差別?
答曰:但以取便而言,義無差別。當華開之時,此人身器清淨,正堪聞法,亦不簡大小,但使得聞,即便生信。是以觀音不為說小,先為說大。聞大歡喜,即發無上道心,即名大乘種生,亦名大乘心生。又當華開時,觀音先為說小乘者,聞小生信,即名二乘種生,亦名二乘心生。此品既爾,下二亦然。此三品人,俱在彼發心。正由聞大,即大乘種生;由不聞小故,所以二乘種不生。凡言種者,即是其心也。
上來解﹁二乘種不生﹂義竟。
﹁女人及根缺﹂義者,彼無故,可知。
又十方眾生,修小乘戒行,願往生者,一無妨礙,悉得往生。但到彼先證小果,證已即轉向大;一轉向大以去,更不退生二乘之心,故名二乘種不生。
前解就不定之始,後解就小果之終也。應知。
第七、料簡韋提聞佛正說,得益分齊者:
問曰:韋提既言得忍,未審何時得忍,出在何文?
答曰:韋提得忍,出在第七觀初。︽經︾(意)云:﹁佛告韋提:﹃佛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音勢至侍立左右。時韋提應時得見,接足作禮。﹂歡喜讚歎,即得無生法忍。何以得知?如下︿利益分﹀中說言:﹁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歎未曾有,廓然大悟,得無生忍。﹂非是光臺中見國時得也。
問曰:上文中說言:﹁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此之一義,云何通釋?
答曰:如此義者,但是世尊酬前別請,舉勸利益方便之由序。何以得知?次下文中說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次下日想、水想、冰想,乃至十三觀以來,盡名異方便也。欲使眾生,於此觀門,一一得成,見彼妙事,心歡喜故,即得無生。斯乃直是如來慈哀末代,舉勸勵修;欲令積學之者無遺,聖力冥加現益故也。
證曰:掌握機系,十有三結,條條順理,以應玄門。訖此義周,三呈前證者矣。
上來雖有七段不同,總是文前玄義。料簡經論相違妨難,一一引教證明,欲使信者無疑,求者無滯。應知。
觀經玄義分 卷第一
觀經序分義 卷第二 (原疏離經別行今將經疏合刊)
沙門 善導 集記
從此以下,就文料簡,略作﹁五門明義﹂:
一、從﹁如是我聞﹂下至﹁五苦所逼,云何見極樂世界﹂以來,明其﹁序分﹂。
二、從日觀初句﹁佛告韋提,汝及眾生﹂,下至﹁下品下生﹂以來,明﹁正宗分﹂。
三、從﹁說是語時﹂下至﹁諸天發心﹂以來,正明﹁得益分﹂。
四、從﹁阿難白佛﹂下至﹁韋提等歡喜﹂以來,明﹁流通分﹂。
此之四義,佛在王宮一會正說。
五、從阿難為耆闍大眾傳說,復是一會,亦有三分:
一、從﹁爾時世尊,足步虛空,還耆闍崛山﹂以來,明其﹁序分﹂。
二、從﹁阿難廣為大眾,說如上事﹂以來,明﹁正宗分﹂。
三、從﹁一切大眾,歡喜奉行﹂以來,明﹁流通分﹂。
然化必有由,故先明序;由序既興,正陳所說,次明正宗;為說既周,欲以所說,傳持末代,歎勝勸學,後明流通。
上來雖有五義不同,略料簡序、正、流通義竟。
又就前序中,復分為二:
一、從﹁如是我聞﹂一句,名為﹁證信序﹂。
二、從﹁一時﹂下至﹁云何見極樂世界﹂以來,正明﹁發起序﹂。
如是我聞:
初、言﹁證信﹂者,即有二義:
一、謂﹁如是﹂二字,即﹁總標教主,能說之人﹂。
二、謂﹁我聞﹂兩字,即﹁別指阿難,能聽之人﹂。
故言﹁如是我聞﹂。此即雙釋二意也。
又言﹁如是﹂者,即指法,定散兩門也。﹁是﹂即定辭,機行必益。此明如來所說,言無錯謬,故名﹁如是﹂。
又言﹁如﹂者,如眾生意也,隨心所樂,佛即度之。機教相應,復稱為﹁是﹂,故言﹁如是﹂。
又言﹁如是﹂者,欲明如來所說:說漸如漸,說頓如頓;說相如相,說空如空;說人法如人法,說天法如天法;說小如小,說大如大;說凡如凡,說聖如聖;說因如因,說果如果;說苦如苦,說樂如樂;說遠如遠,說近如近;說同如同,說別如別;說淨如淨,說穢如穢。說一切諸法,千差萬別;如來觀知,歷歷了然。隨心起行,各益不同;業果法然,眾無錯失,又稱為﹁是﹂。故言﹁如是﹂。
言﹁我聞﹂者,欲明阿難是佛侍者,常隨佛後,多聞廣識,身臨座下,能聽能持,教旨親承,表無傳說之錯,故曰﹁我聞﹂也。
又言﹁證信﹂者,欲明阿難稟承佛教,傳持末代;為對眾生故,﹁如是觀法,我從佛聞,證誠可信﹂,故名﹁證信序﹂。此就阿難解也。
二、就﹁發起序﹂中,細分為七:
初、從﹁一時佛在﹂下至﹁法王子而為上首﹂以來,明化前序。
二、從﹁王舍大城﹂下至﹁顏色和悅﹂以來,正明發起序,禁父之緣。
三、從﹁時阿闍世﹂下至﹁不令復出﹂以來,明禁母緣。
四、從﹁時韋提希被幽閉﹂下至﹁共為眷屬﹂以來,明厭苦緣。
五、從﹁唯願為我廣說﹂下至﹁教我正受﹂以來,明其欣淨緣。
六、從﹁爾時世尊,即便微笑﹂下至﹁淨業正因﹂以來,明散善顯行緣。
七、從﹁佛告阿難等諦聽﹂下至﹁云何得見極樂國土﹂以來,正明定善示觀緣。
上來雖有七段不同,廣料簡發起序竟。
初、解﹁化前序﹂者,就此序中,即有其四:
一時,
初、言﹁一時﹂者,正明﹁起化之時﹂。佛將說法,先託於時處;但以眾生開悟,必藉因緣;化主臨機,待於時處。
又言﹁一時﹂者,或就日夜十二時、年月四時等。此皆是如來應機攝化時也。
言﹁處﹂者,隨彼所宜。如來說法,或在山林處,或在王宮聚落處,或在曠野塚間處,或在多少人天處,或在聲聞菩薩處,或在八部人天王等處,或在純凡若多一二處,或在純聖若多一二處。隨其時處,如來觀知,不增不減,隨緣授法,各益所資。斯乃洪鐘雖響,必待扣而方鳴;大聖垂慈,必待請而當說。故名﹁一時﹂也。
又﹁一時﹂者,阿闍世正起逆時。佛在何處?當此一時,如來獨與二眾,在彼耆闍。此即以下形上意也,故曰﹁一時﹂。
又言﹁一時﹂者,佛與二眾,於一時中,在彼耆闍,即聞阿闍世,起此惡逆因緣。此即以上形下意也,故曰﹁一時﹂。
佛
二、言﹁佛﹂者,此即﹁標定化主,簡異餘佛,獨顯釋迦﹂意也。
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三、從﹁在王舍城﹂以下,正明﹁如來遊化之處﹂,即有其二:
㈠遊王城聚落,為化在俗之眾。
㈡遊耆山等處,為化出家之眾。
又﹁在家﹂者:貪求五欲,相續是常;縱發清心,猶如畫水。但以隨緣普益,不捨大悲;道俗形殊,無由共住。此名境界住也。
又﹁出家﹂者:亡身捨命,斷欲歸真,心若金剛,等同圓鏡,悕求佛地,即弘益自他。若非絕離囂塵,此德無由可證。此名依止住也。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菩薩三萬二千,文殊師利法王子,而為上首。
四、從﹁與大比丘眾﹂,下至﹁而為上首﹂以來,明﹁佛徒眾﹂。
就此眾中,即分為二:
一者聲聞眾,二者菩薩眾。
就﹁聲聞眾﹂中,即有其九:初言﹁與﹂者,佛身兼眾,故名為﹁與﹂。二者總大,三者相大,四者眾大,五者耆年大,六者數大,七者尊宿大,八者內有實德大,九者果證大。
問曰:一切經首,皆有此等聲聞,以為猶置,有何所以?
答曰:此有別意。云何別意?此等聲聞,多是外道。如︽賢愚經︾(卷二意)說:優樓頻螺迦葉,領五百弟子,修事邪法。伽耶迦葉,領二百五十弟子,修事邪法。那提迦葉,領二百五十弟子,修事邪法。總有一千,皆受佛化,得羅漢道。其二百五十者,即是舍利、目連弟子,共領一處,修事邪法,亦受佛化,皆得道果。此等四眾,合為一處,故有千二百五十人也。
問曰:此眾中亦有非外道者,何故總標?
答曰:如經中說,此諸外道,常隨世尊,不相捨離。然結集之家,簡取外德,故有異名。是外道者多,非者少。
又問曰:未審此等外道,常隨佛後,有何意也?
答曰:解有二義:一就佛解,二就外道解。
就佛解者:此諸外道,邪風久扇,非是一生;雖入真門,氣習猶在;故使如來知覺,不令外化,畏損眾生正見根芽,惡業增長,此世後生,不收果實。為此因緣,攝令自近,不聽外益。此即就佛解竟。
次就外道解者:迦葉等意,自唯曠劫,久沈生死,循還六道,苦不可言;愚癡惡見,封執邪風,不值明師,永流於苦海。但以宿緣有遇,得會慈尊,法澤無私,我曹蒙潤。尋思佛之恩德,碎身之極惘然,致使親事靈儀,無由暫替。此即就外道解竟。
又問曰:此等尊宿,云何名﹁眾所知識﹂?
答曰:德高曰尊,耆年曰宿。一切凡聖,知彼內德過人,識其外相殊異,故名眾所知識。
上來雖有九句不同,解聲聞眾竟。
次解﹁菩薩眾﹂,就此眾中,即有其七:一者標相,二者標數,三者標位,四者標果,五者標德,六者別顯文殊高德之位,七者總結。
又此等菩薩,具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之法;遊步十方,行權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於無量世界,化成等覺;光明顯曜,普照十方;無量佛土,六種震動;隨緣開示,即轉法輪;扣法鼓、執法劍、震法雷、雨法雨、演法施,常以法音,覺諸世間;摑裂邪網,消滅諸見;散諸塵勞,壞諸欲塹;顯明清白,光融佛法,宣流正化;愍傷眾生,未曾慢恣;得平等法,具足無量,百千三昧;於一念頃,無不周遍;荷負群生,愛之如子;一切善本,皆度彼岸;悉獲諸佛,無量功德;智慧開朗,不可思議。
雖有七句不同,解菩薩眾訖。
上來雖有二眾不同,廣明化前序竟。
二、就﹁禁父緣﹂中,即有其七:
爾時,王舍大城,
一、從﹁爾時王舍大城﹂以下,總明﹁起化處﹂。
此明往古百姓,但城中造舍,即為天火所燒;若是王家舍宅,悉無火近。後時百姓,共奏於王:﹁臣等造宅,數為天火所燒,但是王舍悉無火近,不知有何所以?﹂王告奏人:﹁自今以後,卿等造宅之時,但言我今為王造舍。﹂奏人等各奉王敕,歸還造舍,更不被燒,因此相傳,故名﹁王舍﹂。
言﹁大城﹂者,此城極大,居民九億,故道﹁王舍大城﹂也。
言﹁起化處﹂者,即有其二:
一謂闍王起惡,即有禁父母之緣;因禁則厭此娑婆,願託無憂之世界。
二則如來赴請,光變為臺,影現靈儀;夫人即求生安樂,又傾心請行。佛開三福之因,正觀即是定門,更顯九章之益。
為此因緣,故名起化處也。
有一太子,名阿闍世,隨順調達,惡友之教。
二、從﹁有一太子﹂,下至﹁惡友之教﹂以來,正明﹁闍王恍惚之間,信受惡人所誤﹂。
言﹁太子﹂者,彰其位也。
言﹁阿闍世﹂者,顯其名也。
又﹁阿闍世﹂者,乃是西國正音,此地往翻,名未生怨,亦名折指。
問曰:何故名未生怨,及名折指也?
答曰:此皆舉昔日因緣,故有此名。言因緣者,元本父王,無有子息,處處求神,竟不能得。忽有相師而奏王言:﹁臣知山中,有一仙人,不久捨壽,命終以後,必當與王作子。﹂王聞歡喜:﹁此人何時捨命?﹂相師答王:﹁更經三年,始可命終。﹂王言:﹁我今年老,國無繼祀,更滿三年,何由可待?﹂王即遣使入山,往請仙人曰:﹁大王無子,闕無紹繼,處處求神,困不能得;乃有相師,瞻見大仙,不久捨命,與王作子;請願大仙,垂恩早赴。﹂使人受教入山,到仙人所,具說王請因緣。仙人報使者言:﹁我更經三年,始可命終,王敕即赴者,是事不可。﹂使奉仙教,還報大王,具述仙意。王曰:﹁我是一國之主,所有人物,皆歸屬我,今故以禮相屈,乃不承我意!﹂王更敕使者:﹁卿往重請,請若不得,當即殺之;既命終已,可不與我作子也?﹂使人受敕,至仙人所,具道王意。仙人雖聞使說,意亦不受。使人奉敕,即欲殺之。仙人曰:﹁卿當語王,我命未盡,王以心口,遣人殺我,我若與王作兒者,還以心口,遣人殺王。﹂仙人道此語已,即受死。既死已,即託王宮受生。當其日夜,夫人即覺有身。王聞歡喜,天明即喚相師,以觀夫人,是男是女?相師觀已,而報王言:﹁是兒非女,此兒於王有損。﹂王曰:﹁我之國土,皆捨屬之,縱有所損,吾亦無畏。﹂王聞此語,憂喜交懷。王白夫人言:﹁吾共夫人,私自平章,相師道兒於吾有損,夫人待生之日,在高樓上,當天井中生之,勿令人承接,落在於地,豈容不死也!吾亦無憂,聲亦不露。﹂夫人即可王之計。及其生時,一如前法,生已墮地,命便不斷,唯損手小指,因即外人同唱言﹁折指太子﹂也。
言﹁未生怨﹂者,此因提婆達多,起惡妒之心故,對彼太子顯發昔日惡緣。云何妒心,而起惡緣?提婆惡性,為人兇猛,雖復出家,恒常妒佛名聞利養。然父王是佛檀越,於一時中,多將供養,奉上如來,謂金銀七寶、名衣上服、百味果食等。一一色色,皆五百車,香華伎樂,百千萬眾,讚歎圍遶,送向佛會,施佛及僧。
時調達見已,妒心更盛,即向舍利弗所,求學身通。尊者語言:﹁仁者且學四念處,不須學身通也。﹂既請不遂心,更向餘尊者邊求,乃至五百弟子等,悉無人教,皆遣學四念處。
請不得已,遂向阿難邊學,語阿難言:﹁汝是我弟,我欲學通,一一次第教我。﹂然阿難雖得初果,未證他心,不知阿兄,私密學通,欲於佛所,起於惡計。阿難遂即喚向靜處,次第教之。
跏趺正坐,先教將心舉身似動想,去地一分一寸想,一尺一丈想,至舍作空無礙想,直過上空中想,還攝心下至本坐處想。
次將身舉心,初時去地一分一寸等,亦如前法。以身舉心,以心舉身,亦隨既至上空已,還攝取身,下至本坐處。
次想身心合舉,還同前法,一分一寸等,周而復始。
次想身心入一切質礙色境中,作不質礙想。
次想一切山、河、大地等色入自身中,如空無礙,不見色相。
次想自身,或大遍滿虛空,坐臥自在,或坐或臥,以手捉動日月。或作小身入微塵中,一切皆作無礙想。阿難如是次第教已。
時調達既受得法已,即別向靜處,七日七夜一心專注,即得身通,一切自在,皆得成就。
既得通已,即向太子殿前,在於空中,現大神變:身上出火,身下出水;或左邊出水,右邊出火;或現大身,或現小身;或坐臥空中,隨意自在。
太子見已,問左右曰:﹁此是何人?﹂左右答太子言:﹁此是尊者提婆。﹂太子聞已,心大歡喜,遂即舉手喚言:﹁尊者!何不下來?﹂提婆既見喚已,即化作嬰兒,直向太子膝上。太子即抱,鳴口弄之,又唾口中,嬰兒遂咽之,須臾還復本身。
太子既見提婆種種神變,轉加敬重。既見太子心敬重已,即說父王供養因緣,色別五百乘車,載向佛所,奉佛及僧。太子聞已,即語尊者:﹁弟子亦能備具,色各五百車,供養尊者,及施眾僧,可不如彼也。﹂提婆言:﹁太子!此意大善。﹂
自此以後,大得供養,心轉高慢。譬如以杖,打惡狗鼻,轉增狗惡;此亦如是。太子今將利養之杖,打提婆貪心狗鼻,轉加惡盛。因此破僧,改佛法戒,教戒不同。
待佛普為凡聖大眾說法之時,即來會中,從佛索於徒眾:﹁并諸法藏,盡付屬我,世尊年將老邁,宜可就靜,內自將養。﹂一切大眾,聞提婆此語,愕爾迭互相看,甚生驚怪。
爾時世尊,即對大眾語提婆言:﹁舍利、目連等,即大法將,我尚不將佛法付屬,況汝癡人食唾者乎!﹂
時提婆聞佛對眾毀辱,猶如毒箭入心,更發癡狂之意。藉此因緣,即向太子所,共論惡計。太子既見尊者,敬心承問言:﹁尊者!今日顏色憔悴,不同往昔。﹂提婆答曰:﹁我今憔悴,正為太子也。﹂太子敬問:﹁尊者為我,有何意也?﹂提婆即答云:﹁太子!知不?世尊年老,無所堪任,當可除之,我自作佛。父王年老,亦可除之,太子自坐正位。新王、新佛治化,豈不樂乎!﹂太子聞之,極大瞋怒:﹁勿作是說。﹂又言:﹁太子莫瞋,父王於太子,全無恩德。初欲生太子時,父王即遣夫人,在百尺樓上,當天井中生,即望墮地令死。正以太子福力故,命根不斷,但損小指。若不信者,自看小指,足以為驗。﹂太子既聞此語,更重審言:﹁實爾已不?﹂提婆答言:﹁此若不實,我何故來作漫語也?﹂因此語已,遂即信用提婆惡見之計,故道﹁隨順調達惡友之教﹂也。
收執父王頻婆娑羅,幽閉置於七重室內;制諸群臣,一不得往。
三、從﹁收執父王﹂下至﹁一不得往﹂以來,正明﹁父王為子幽禁﹂。
此明闍世取提婆之惡計,頓捨父子之情,非直失於罔極之恩,逆響因茲滿路。
忽掩王身曰﹁收﹂,既得不捨曰﹁執﹂,故名﹁收執﹂也。
言﹁父﹂者,別顯親之極也。
﹁王﹂者,彰其位也。
﹁頻婆﹂者,彰其名也。
言﹁幽閉七重室內﹂者,所為既重,事亦非輕,不可淺禁人間,全無守護。但以王之宮閤,理絕外人,唯有群臣,則久來承奉,若不嚴制,恐有情通,故使內外絕交,閉在七重之內也。
國太夫人,名韋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淨,以酥蜜和麨,用塗其身;諸瓔珞中,盛葡萄漿,密以上王。
四、從﹁國太夫人﹂下至﹁密以上王﹂以來,正明﹁夫人密奉王食﹂。
言﹁國太夫人﹂者,此明最大也。
言﹁夫人﹂者,標其位也。
言﹁韋提﹂者,彰其名也。
言﹁恭敬大王﹂者,此明夫人既見王身被禁,門戶極難,音信不通,恐絕王身命,遂即香湯滲浴,令身清淨,即取酥蜜,先塗其身,後取乾麨,始安酥蜜之上,即著淨衣,覆之在外,衣上始著瓔珞,如常服法,令外人不怪。又取瓔珞孔,一頭以蠟塞之,一頭孔中盛葡萄漿,滿已還塞,但是瓔珞,悉皆如此。莊嚴既竟,徐步入宮,與王相見。
問曰:諸臣奉敕,不許見王,未審夫人,門家不制,放令得入者,有何意也?
答曰:諸臣身異,復是外人,恐有情通,致使嚴加重制。又夫人者,身是女人,心無異計,與王宿緣業重,久近夫妻,別體同心,致使人無外慮,是以得入,與王相見。
爾時大王,食麨飲漿,求水漱口。漱口畢已,合掌恭敬,向耆闍崛山,遙禮世尊,而作是言:﹁大目犍連,是吾親友,願興慈悲,授我八戒。﹂
五、從﹁爾時大王食麨﹂,下至﹁授我八戒﹂以來,正明﹁父王因禁請法﹂。
此明夫人既見王已,即刮取身上酥麨,團授與王。王得即食,食麨既竟,即於宮內,夫人求得淨水,與王漱口。淨口已竟,不可虛引時朝,心無所寄,是以虔恭合掌,迴面向於耆闍,致敬如來,請求加護。此明身業敬,亦通有意業也。﹁而作是言﹂以下,正明口業請,亦通有意業也。
言﹁大目連是吾親友﹂者,有其二意:但目連在俗,是王別親,既得出家,即是門師,往來宮閤,都無障礙。然在俗為親,出家名友,故名﹁親友﹂也。
言﹁願興慈悲,授我八戒﹂者,此明父王,敬法情深,重人過己,若未逢幽難,奉請佛僧,不足為難;今既被囚,無由致屈。是以但請目連,受於八戒也。
問曰:父王遙敬,先禮世尊,及其受戒,即請目連,有何意也?
答曰:凡聖極尊,無過於佛,傾心發願,即先禮大師。戒是小緣,是以唯請目連來授。然王意者,貴存得戒,即是義周,何勞迂屈世尊也。
問曰:如來戒法,乃有無量,父王唯請八戒,不請餘也?
答曰:餘戒稍寬,時節長遠,恐畏中間失念,流轉生死。其八戒者,如餘佛經說:﹁在家人持出家戒。﹂此戒持心,極細極急,何意然者?但時節稍促,唯限一日一夜,作法即捨。云何知此戒用心行細?如戒文中具顯云:﹁佛子!從今旦至明旦,一日一夜,如諸佛不殺生,能持不?﹂答言:﹁能持。﹂第二又云:﹁佛子!從今旦至明旦,一日一夜,如諸佛不偷盜、不行婬、不妄語、不飲酒、不得脂粉塗身、不得歌舞唱伎及往觀聽、不得上高廣大床。﹂此上八是戒非齋,不得過中食,此一是齋非戒。此等諸戒,皆引諸佛為證。何以故?唯佛與佛,正、習俱盡;除佛以還,惡習等猶在,是故不引為證也。是以得知,此戒用心起行,極是細急。又此戒佛說有八種勝法,若人一日一夜,具持不犯,所得功德,超過人、天、二乘境界,如經廣說。有斯益故,致使父王,日日受之。
時目犍連,如鷹隼飛,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世尊亦遣尊者富樓那,為王說法。
六、從﹁時大目連﹂下至﹁為王說法﹂以來,明其﹁父王因請,得蒙聖法﹂。
此明目連得他心智,遙知父王請意,即發神通,如彈指頃,到於王所。又恐人不識神通之相,故引快鷹為喻。然目連通力,一念之頃,遶四天下,百千之匝,豈得與鷹為類也?如是比較,乃有眾多,不可具引,如︽賢愚經︾具說。
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者,此明父王延命,致使目連數來授戒。
問曰:八戒既言勝者,一受即足,何須日日受之?
答曰: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刀不厭利,日不厭明,人不厭善,罪不厭除,賢不厭德,佛不厭聖。然王意者,既被囚禁,更不蒙進止,念念之中,畏人喚殺,為此晝夜傾心,仰憑八戒,望欲積善增高,擬資來業。
言﹁世尊亦遣富樓那,為王說法﹂者,此明世尊慈悲意重,愍念王身,忽遇囚勞,恐生憂悴。然富樓那者,於聖弟子中,最能說法,善有方便,開發人心,為此因緣,如來發遣,為王說法,以除憂惱。
如是時間,經三七日。王食麨蜜,得聞法故,顏色和悅。
七、從﹁如是時間﹂下至﹁顏色和悅﹂以來,正明﹁父王因食聞法,多日不死﹂。
此正明夫人,多時奉食,以除飢渴;二聖又以戒法內資,善開王意。食能延命,戒法養神,失苦亡憂,致使顏容和悅也。
上來雖有七句不同,廣明禁父緣竟。
三、就﹁禁母緣﹂中,即有其八:
時阿闍世,問守門者:﹁父王今者,猶存在耶?﹂
一、從﹁時阿闍世﹂下至﹁猶存在耶﹂以來,正明﹁問父音信﹂。
此明闍王禁父,日數既多,人交總絕,水食不通,二七有餘,命應終也。作是念已,即到宮門,問守門者:﹁父王今者,猶存在耶?﹂
問曰:若人食一餐之飯,限至七日即死。父王已經三七,計合命斷無疑,闍王何以不直問曰:﹁門家!父王今者死竟耶?﹂云何致疑而問猶存在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是闍王意密問也。但以萬基之主,舉動不可隨宜,父王既是天性情親,無容言問死,恐失在當時,以成譏過。但以內心標死,口問在者,為欲息永惡逆之聲也。
時守門人白言:﹁大王!國太夫人,身塗麨蜜,瓔珞盛漿,持用上王。沙門目連,及富樓那,從空而來,為王說法,不可禁制。﹂
二、從﹁時守門人白言﹂下至﹁不可禁制﹂以來,正明﹁門家以事具答﹂。此明闍世前問父王在者,今次門家奉答。
﹁白言大王!國太夫人﹂以下,正明夫人密奉王食。王既得食,食能延命,雖經多日,父命猶存,此乃夫人之意,非是門家之過。
問曰:夫人奉食,身上塗麨,衣下密覆,出入往還,無人得見;何故門家,具顯夫人奉食之事?
答曰:一切私密,不可久行;縱巧牢藏,事還彰露。父王既禁在宮內,夫人日日往還,若不密持麨食,王命無由得活。今言密者,望門家述夫人意也。夫人謂密,外人不知;不期門家,盡以覺之。今既事窮,無由相隱,是以一一具向王說。
言﹁沙門目連﹂以下,正明二聖,騰空來去,不由門路,日日往還,為王說法。﹁大王當知:夫人進食,先不奉王教,所以不敢遮約;二聖乘空,此亦不猶門制也﹂。
時阿闍世,聞此語已,怒其母曰:﹁我母是賊,與賊為伴。沙門惡人,幻惑咒術,令此惡王,多日不死。﹂即執利劍,欲害其母。
三、從﹁時阿闍世聞此語﹂下至﹁欲害其母﹂以來,正明﹁世王瞋怒﹂。
此明闍王既聞門家分疏已,即於夫人,心起惡怒,口陳惡辭。又起三業逆、三業惡:罵父母為賊,名口業逆;罵沙門者,名口業惡。執劍殺母,名身業逆。身口所為,以心為主,即名意業逆。又復前方便為惡,後正行為逆。
言﹁我母是賊﹂以下,正明口出惡辭。云何罵母為賊,賊之伴也?但闍王元心,致怨於父,恨不早終,母乃私為進糧,故令不死,是故罵言:﹁我母是賊,賊之伴也。﹂
言﹁沙門惡人﹂以下,此明闍世瞋母進食,復聞沙門與王來去,致使更發瞋心,故云:﹁有何咒術,而令惡王多日不死?﹂
言﹁即執利劍﹂以下,此明世王瞋盛,逆及於母,何其痛哉!撮頭擬劍,身命頓在須臾;慈母合掌,曲身低頭,就兒之手。夫人爾時,熱汗遍流,心神悶絕。嗚呼哀哉!恍惚之間,逢斯苦難。
時有一臣,名曰月光,聰明多智,及與耆婆,為王作禮。白言:﹁大王!臣聞︽毗陀論經︾說:劫初以來,有諸惡王,貪國位故,殺害其父,一萬八千;未曾聞有無道害母。王今為此,殺逆之事,污剎利種,臣不忍聞;是旃陀羅,不宜住此。﹂
時二大臣,說此語竟,以手按劍,卻行而退。
四、從﹁時有一臣,名曰月光﹂下至﹁卻行而退﹂以來,正明﹁二臣切諫不聽﹂。
此明二臣,乃是國之輔相,立政之綱紀,望得萬國揚名,八方昉習;忽見闍王起於勃逆,執劍欲殺其母,不忍見斯惡事,遂與耆婆犯顏設諫也。
言﹁時﹂者,當闍王欲殺母時也。
言﹁有一大臣﹂者,彰其位也。
言﹁月光﹂者,彰其名也。
言﹁聰明多智﹂者,彰其德也。
言﹁及與耆婆﹂者,耆婆亦是父王之子,柰女之兒;忽見家兄於母起逆,遂與月光同諫。
言﹁為王作禮﹂者,凡欲諮諫大人之法,要須設拜以表身敬。今此二臣亦爾,先設身敬,覺動王心,斂手曲躬,方陳本意也。
又﹁白言大王﹂者,此明月光,正欲陳辭,望得闍王,開心聽攬,為此因緣,故須先白。
言﹁臣聞毗陀論經說﹂者,此明廣引古今書史、歷帝之文記。古人云:﹁言不關典,君子所慚。﹂今既諫事不輕,豈可虛言妄說!
言﹁劫初以來﹂者,彰其時也。
言﹁有諸惡王﹂者,此明總標非禮暴逆之人也。
言﹁貪國位故﹂者,此明非意所貪,奪父坐處也。
言﹁殺害其父﹂者,此明既於父起惡,不可久留,故須斷命也。
言﹁一萬八千﹂者,此明王今殺父,與彼類同也。
言﹁未曾聞有無道害母﹂者,此明自古至今,害父取位,史籍良談;貪國殺母,都無記處。若論劫初以來,惡王貪國,但殺其父,不加慈母,此則引古異今。大王今者貪國殺父,父則有位可貪,可使類同於古;母即無位可求,橫加逆害,是以將今異昔也。
言﹁王今為此殺母者,污剎利種﹂也。言﹁剎利﹂者,乃是四姓高元,王者之種,代代相承,豈同凡碎?
言﹁臣不忍聞﹂者,見王起惡,損辱宗親,惡聲流布,我之性望,恥慚無地。
言﹁是旃陀羅﹂者,乃是四姓之下流也。此乃性懷兇惡,不閑仁義,雖著人皮,行同禽獸。王居上族,押臨萬基之主,今既起惡加恩,與彼下流何異也?
言﹁不宜住此﹂者,即有二義:
一者:王今造惡,不存風禮,京邑神州,豈遣旃陀羅為主也?此即擯出宮城意也。
二者:王雖在國,損我宗親,不如遠擯他方,永絕無聞之地。故云﹁不宜住此﹂也。
言﹁時二大臣說此語﹂以下,此明二臣直諫,切語極粗,廣引古今,望得王心開悟。
言﹁以手按劍﹂者,臣自按手中劍也。
問曰:諫辭粗惡,不避犯顏,君臣之義既乖,何以不迴身直去,乃言﹁卻行而退﹂也?
答曰:粗言雖逆王,望息害母之心。又恐瞋毒未除,繫劍危己,是以按劍自防,卻行而退。
時阿闍世,驚怖惶懼,告耆婆言:﹁汝不為我耶?﹂
五、從﹁時阿闍世驚怖﹂下至﹁汝不為我耶﹂以來,正明﹁世王生怖﹂。
此明闍世,既見二臣,諫辭粗切,又睹按劍而去;恐臣背我,向彼父王,更生異計,致使情地不安,故稱﹁惶懼﹂。﹁彼既捨我,不知為誰?﹂心疑不決,遂即口問審之,故云:﹁耆婆!汝不為我也?﹂
言﹁耆婆﹂者,是王之弟也。﹁古人云:﹃家有衰禍,非親不救﹄。汝既是我弟者,豈同月光也?﹂
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
六、從﹁耆婆白言﹂下至﹁慎莫害母﹂以來,明﹁二臣重諫﹂。此明耆婆實答大王:﹁若欲得我等為相者,願勿害母也。﹂此直諫竟。
王聞此語,懺悔求救。即便捨劍,止不害母。
七、從﹁王聞此語﹂下至﹁止不害母﹂以來,正明﹁闍王受諫,放母殘命﹂。
此明世王,既得耆婆諫已,心生悔恨,愧前所造;即向二臣,求哀乞命,因即放母,脫於死難,手中之劍,還歸本匣。
敕語內官,閉置深宮,不令復出。
八、從﹁敕語內官﹂下至﹁不令復出﹂以來,明其﹁世王餘瞋禁母﹂。
此明世王,雖受臣諫放母,猶有餘瞋,不令在外,敕語內官,閉置深宮,更莫令出,與父王相見。
上來雖有八句不同,廣明禁母緣竟。
四、就﹁厭苦緣﹂中,即有其四:
時韋提希,被幽閉已,愁憂憔悴。
一、從﹁時韋提希﹂下至﹁憔悴﹂以來,正明﹁夫人為子幽禁﹂。
此明夫人雖免死難,更閉在深宮,守當極牢,無由得出,唯有念念懷憂,自然憔悴。傷嘆曰:﹁禍哉今日苦,遇值闍王喚;利刃中間結,復置深宮難。﹂
問曰:夫人既得免死入宮,宜應訝樂,何因反更愁憂也?
答曰:即有三義不同:
一、明夫人既自被閉,更無人進食與王;王又聞我在難,轉更愁憂。今既無食加憂者,王之身命,定應不久。
二、明夫人既被囚難,何時更見如來之面及諸弟子?
三、明夫人奉教,禁在深宮,內官守當,水泄不通,旦夕之間,唯愁死路。有斯三義,切逼身心,得無憔悴也!
遙向耆闍崛山,為佛作禮,而作是言:﹁如來世尊!在昔之時,恆遣阿難,來慰問我。我今愁憂,世尊威重,無由得見。願遣目連,尊者阿難,與我相見。﹂
作是語已,悲泣雨淚,遙向佛禮,未舉頭頃。
二、從﹁遙向耆闍崛山﹂下至﹁未舉頭頃﹂以來,正明﹁夫人因禁請佛,意有所陳﹂。
此明夫人既在囚禁,自身無由得到佛邊,唯有單心,面向耆闍,遙禮世尊,願佛慈悲,表知弟子愁憂之意。
言﹁如來在昔之時﹂以下,此有二義:
一、明父王未被禁時,或可王及我身親到佛邊,或可如來及諸弟子親受王請。然我及王身俱在囚禁,因緣斷絕,彼此情乖。
二、明父王在禁以來,數蒙世尊遣阿難來慰問我。云何慰問?以見父王囚禁,佛恐夫人憂惱,以是因緣,故遣慰問也。
言﹁世尊威重,無由得見﹂者,此明夫人內自卑謙,歸尊於佛弟子。﹁穢質女身,福因尠薄;佛德威高,無由輕觸。願遣目連等,與我相見﹂。
問曰:如來即是化主,應不失時宜,夫人何以不三加致請,乃喚目連等,有何意也?
答曰:佛德尊嚴,小緣不敢輒請。但見阿難,欲傳語往白世尊;佛知我意,復使阿難傳佛之語,指授於我。以斯義故,願見阿難。
言﹁作是語已﹂者,總說前意竟也。
言﹁悲泣雨淚﹂者,此明夫人自唯罪重,請佛加哀;致敬情深,悲淚滿目。但以渴仰靈儀,復加遙禮,叩頂跱,須臾未舉。
爾時世尊,在耆闍崛山,知韋提希,心之所念。即敕大目犍連,及以阿難,從空而來。佛從耆闍崛山沒,於王宮出。時韋提希,禮已舉頭,見世尊釋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寶蓮華。目連侍左,阿難侍右;釋梵護世諸天,在虛空中,普雨天華,持用供養。
三、從﹁爾時世尊﹂下至﹁天華持用供養﹂以來,正明﹁世尊自來赴請﹂。此明世尊雖在耆闍,已知夫人心念之意。
言﹁敕大目連等,從空而來﹂者,此明應夫人請也。
言﹁佛從耆山沒﹂者,此明夫人宮內禁約極難,佛若現身來赴,恐畏闍世知聞,更生留難;以是因緣,故須此沒彼出也。
言﹁時韋提,禮已舉頭﹂者,此明夫人致敬之時也。
言﹁見佛世尊﹂者,此明世尊宮中已出,致使夫人舉頭即見。
言﹁釋迦牟尼佛﹂者,簡異餘佛。但諸佛名通,身相不異,今故標定釋迦,使無疑也。
言﹁身紫金色﹂者,顯定其相也。
言﹁坐百寶華﹂者,簡異餘座也。
言﹁目連侍左等﹂者,此明更無餘眾,唯有二僧。
言﹁釋梵護世﹂者,此明天王眾等,見佛世尊,隱顯王宮,必說稀奇之法;﹁我等天人,因韋提故,得聽未聞之益。﹂各乘本念,普住臨空,天耳遙餐,雨華供養。
又言﹁釋﹂者,即是天帝也。
言﹁梵﹂者,即是色界梵王等也。
言﹁護世﹂者,即是四天王也。
言﹁諸天﹂者,即是色、欲界等天眾,既見天王來向佛邊,彼諸天眾亦從王來,聞法供養。
時韋提希,見佛世尊;自絕瓔珞,舉身投地,號泣向佛。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惡子?世尊復有,何等因緣,與提婆達多,共為眷屬?
四、從﹁時韋提希見世尊﹂下至﹁與提婆共為眷屬﹂以來,正明﹁夫人舉頭見佛,口言傷嘆,怨結情深﹂也。
言﹁自絕瓔珞﹂者,此明夫人身莊瓔珞,猶愛未除,忽見如來,羞慚自絕。
問曰:云何自絕也?
答曰:夫人乃是貴中之貴,尊中之尊,身四威儀,多人供給,所著衣服,皆使傍人。今既見佛,恥愧情深,不依鉤帶,頓自掣卻,故云﹁自絕﹂也。
言﹁舉身投地﹂者,此明夫人內心感結,怨苦難堪,是以從坐踊身而立,從立踊身投地。此乃嘆恨處深,更不事禮拜威儀也。
言﹁號泣向佛﹂者,此明夫人婉轉佛前,悶絕號哭。
言﹁白佛﹂以下,此明夫人婉轉涕哭,量久少惺,始正身威儀,合掌白佛:﹁我自一生以來,未曾造其大罪;未審宿業因緣,有何殃咎,而與此兒,共為母子?﹂此明夫人,既自障深,不識宿因,今被兒害,謂是橫來。﹁願佛慈悲,示我徑路。﹂
言﹁世尊復有何等因緣﹂以下,此明夫人,向佛陳訴:﹁我是凡夫,罪惑不盡,有斯惡報,是事甘心。世尊曠劫行道,正、習俱亡,眾智朗然,果圓號佛;未審有何因緣,乃與提婆共為眷屬?﹂此意有二:
一明夫人致怨於子,忽於父母,狂起逆心。
二明又恨提婆,教我闍世,造斯惡計。若不因提婆者,我兒終無此意也。為此因緣,故致斯問。
又夫人問佛云﹁與提婆眷屬﹂者,即有其二:一者在家眷屬,二者出家眷屬。
言在家者,佛之伯叔,有其四人:佛者,即是白淨王兒。金毗者,白飯王兒。提婆者,斛飯王兒。釋魔男者,是甘露飯王兒。此名在家外眷屬也。
言出家眷屬者,與佛作弟子,故名內眷屬也。
上來雖有四句不同,廣明厭苦緣竟。
五、就﹁欣淨緣﹂中,即有其八:
唯願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
一、從﹁唯願世尊,為我廣說﹂下至﹁濁惡世也﹂以來,正明﹁夫人通請所求,別標苦界﹂。
此明夫人,遇自身苦,覺世非常,六道同然,無有安心之地;此聞佛說,淨土無生,願捨穢身,證彼無為之樂。
此濁惡處,地獄、餓鬼、畜生盈滿,多不善聚。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
二、從﹁此濁惡處﹂下至﹁不見惡人﹂以來,正明﹁夫人舉出所厭之境﹂。
此明閻浮總惡,未有一處可貪,但以幻惑愚夫,飲斯長苦。
言﹁此濁惡處﹂者,正明苦界也;又明器世間,亦是眾生依報處,亦名眾生所依處也。
言﹁地獄﹂等以下,三品惡果最重也。
言﹁盈滿﹂者,此三苦聚,非直獨指閻浮,娑婆亦皆遍有,故言﹁盈滿﹂。
言﹁多不善聚﹂者,此明三界六道不同,種類恒沙,隨心差別。︽經︾云:﹁業能莊識,世世處處各趣,隨緣受果報,對面不相知。﹂
言﹁願我未來﹂以下,此明夫人,真心徹到,厭苦娑婆,欣樂無為,永歸常樂。但無為之境,不可輕爾即階;苦惱娑婆,無由輒然得離。自非發金剛之志,永絕生死之元;若不親從慈尊,何能免斯長嘆。
然﹁願我未來不聞惡聲惡人﹂者,此明如闍王、調達,殺父破僧,及惡聲等,願亦不聞不見。但闍王既是親生之子,上於父母起於殺心,何況疏人而不相害?是故夫人不簡親疏,總皆頓捨。
今向世尊,五體投地,求哀懺悔。
三、從﹁今向世尊﹂下至﹁懺悔﹂以來,正明﹁夫人淨土妙處,非善不生;恐有餘愆,障不得往;是以求哀,更須懺悔﹂。
唯願佛日,教我觀於清淨業處。
四、從﹁唯願佛日﹂下至﹁清淨業處﹂以來,正明﹁夫人通請去行﹂。此明夫人,上即通請生處,今亦通請得生之行。
言﹁佛日﹂者,法、喻雙標也。譬如日出,眾闇盡除;佛智輝光,無明之夜日朗。
言﹁教我觀於清淨﹂以下,正明既能厭穢欣淨,若為安心注想,得生清淨處也。
爾時世尊,放眉間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無量世界。還住佛頂,化為金臺,如須彌山。十方諸佛,淨妙國土,皆於中現。
或有國土,七寶合成;
復有國土,純是蓮華;
復有國土,如自在天宮;
復有國土,如玻璃鏡;
十方國土,皆於中現。
有如是等,無量諸佛國土,嚴顯可觀,令韋提希見。
五、從﹁爾時世尊放眉間光﹂下至﹁令韋提見﹂以來,正明﹁世尊廣現淨土,酬前通請﹂。
此明世尊以見夫人廣求淨土,如來即放眉間光,照十方國,以光攝國,還來頂上,化作金臺,如須彌山。如之言似,似須彌山。此山腰細上闊,所有佛國,並於中現,種種不同,莊嚴有異。佛神力故,了了分明,加備韋提,盡皆得見。
問曰:韋提上請為我廣說無憂之處,佛今何故不為廣說,乃為金臺普現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彰如來意密也。然韋提發言致請,即是廣開淨土之門,若為之總說,恐彼不見,心猶致惑;是以一一顯現,對彼眼前,信彼所須,隨心自選。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
六、從﹁時韋提白佛﹂下至﹁皆有光明﹂以來,正明﹁夫人總領所現,感荷佛恩﹂。
此明夫人總見十方佛國,並悉精華;欲比極樂莊嚴,全非比況,故云﹁我今樂生安樂國﹂也。
問曰:十方諸佛,斷惑無殊;行畢果圓,亦應無二。何以一種淨土,即有斯優劣也?
答曰:佛是法王,神通自在;優之與劣,非凡惑所知。隱、顯隨機,望存化益,或可故隱彼為優,獨顯西方為勝。
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
七、從﹁我今樂生彌陀﹂以下,正明夫人﹁別選所求﹂。
此明彌陀本國四十八願,願願皆發增上勝因,依因起於勝行,依行感於勝果,依果感成勝報,依報感成極樂,依樂顯通悲化,依於悲化,顯開智慧之門。然悲心無盡,智亦無窮;悲智雙行,即廣開甘露;因茲法潤,普攝群生也。諸餘經典,勸處彌多;眾聖齊心,皆同指讚。有此因緣,致使如來密遣夫人別選也。
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八、從﹁唯願世尊﹂以下,正明﹁夫人請求別行﹂。
此明韋提既選得生處,還修別行,勵己注心,必望往益。
言﹁教我思惟﹂者,即是﹁定前方便﹂,思想憶念彼國依正二報、四種莊嚴也。
言﹁教我正受﹂者,此明因前思想漸漸微細,﹁覺想俱亡,唯有定心,與前境合,名為正受﹂。
此中略已料簡,至下觀門,更當廣辨。應知。
上來雖有八句不同,廣明欣淨緣竟。
六、就﹁散善顯行緣﹂中,即有其五:
爾時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從佛口出;一一光照頻婆娑羅王頂。
爾時大王,雖在幽閉,心眼無障;遙見世尊,頭面作禮;自然增進,成阿那含。
一、從﹁爾時世尊,即便微笑﹂下至﹁成阿那含﹂以來,正明﹁光益父王﹂。
此明如來以見夫人願生極樂,更請得生之行,稱佛本心,又顯彌陀願意。因斯二請,廣開淨土之門,非直韋提得去,有識聞之皆往;有斯益故,所以﹁如來微笑﹂也。
言﹁有五色光,從佛口出﹂者,此明一切諸佛,心口常威儀法爾;凡所出光,必有利益。
言﹁一一光照頻婆頂﹂者,正明口光,不照餘方,唯照王頂。
然佛光隨身出處,必皆有益。佛足下放光,即照益地獄道;若光從膝出,照益畜生道;若光從陰藏出,照益鬼神道;若光從臍出,照益修羅道;光從心出,照益於人道;若光從口出,照益二乘之人;若光從眉間出,照益大乘人。
今明此光從口出,直照王頂者,即授其小果。若光從眉間出,即從佛頂入者,即授菩薩記也。如斯義者,廣多無量,不可具述。
言﹁爾時大王,雖在幽閉﹂以下,正明父王蒙光照頂,心眼得開,障隔雖多,自然相見。斯乃因光見佛,非意所期,致敬歸依,即超證第三之果。
爾時世尊,告韋提希:汝今知不?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我今為汝,廣說眾譬。
二、從﹁爾時世尊﹂下至﹁廣說眾譬﹂以來,正明﹁答前夫人別選所求之行﹂。
此明如來從上耆闍沒,王宮出,訖至此文,世尊默然而坐,總未言說。但中間夫人懺悔、請問,放光、現國等,乃是阿難從佛王宮見此因緣,事了還山,傳向耆闍大眾,說如上事,始有此文;亦非是無時佛語也。應知。
言﹁爾時世尊告韋提﹂以下,正明告命許說也。
言﹁阿彌陀佛不遠﹂者,正明標境以住心,即有其三:
㈠明分齊不遠,從此超過十萬億剎,即是彌陀之國。
㈡明道里雖遙,去時一念即到。
㈢明韋提等,及未來有緣眾生,注心觀念,定境相應,行人自然常見。有斯三義,故云不遠也。
言﹁汝當繫念﹂以下,正明凡惑障深,心多散動,若不頓捨攀緣,淨境無由得現。此即正教安心住行,若依此法,名為淨業成也。
言﹁我今為汝﹂以下,此明機緣未具,不可偏說定門;佛更觀機,自開三福之行。
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
三、從﹁亦令未來世﹂下至﹁極樂國土﹂以來,正明﹁舉機勸修得益﹂。此明夫人所請,利益彌深,及未來迴心皆到。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
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如此三事,名為淨業。
四、從﹁欲生彼國者﹂下至﹁名為淨業﹂以來,正明﹁勸修三福之行﹂。
此明一切眾生,機有二種:一者定,二者散。若依定行,即攝生不盡;是以如來方便,顯開三福,以應散動根機。
言﹁欲生彼國﹂者,標指所歸也。
言﹁當修三福﹂者,總標行門也。
云何名三?﹁一者孝養父母﹂。即有其四:
一、言﹁孝養父母﹂者:此明一切凡夫,皆藉緣而生。云何藉緣?或有化生,或有濕生,或有卵生,或有胎生。此四生中,各各復有四生,如經廣說。但是相因而生,即有父母;既有父母,即有大恩。若無父者,能生之因即闕;若無母者,所生之緣即乖;若二人俱無,即失託生之地。要須父母緣具,方有受身之處。既欲受身,以自業識為內因,以父母精血為外緣;因緣和合,故有此身。以斯義故,父母恩重。母懷胎已,經於十月,行住坐臥,常生苦惱,復憂產時死難。若生已,經於三年,恒常眠屎臥尿,床被衣服,皆亦不淨。及其長大,愛婦親兒,於父母處,反生憎疾,不行恩孝者,即與畜生無異也。
又父母者,世間福田之極也;佛者,即是出世福田之極也。
然佛在世時,遇值時年飢儉,人皆餓死,白骨縱橫;諸比丘等,乞食難得。於時世尊,待比丘等去後,獨自入城乞食,從旦至中,門門喚乞,無與食者,佛還空缽而歸。明日復去,又還不得;後日復去,又亦不得。忽有一比丘,道逢見佛,顏色異常,似有飢相,即問佛言:﹁世尊!今已食竟也?﹂佛言:﹁比丘!我經三日以來,乞食不得一匙,我今飢虛,無力能共汝語。﹂比丘聞佛語已,悲淚不能自勝,即自念言:﹁佛是無上福田,眾生覆護,我此三衣賣卻,買取一缽飯,奉上於佛,今正是時也。﹂作是念已,即買得一缽飯,急將上佛。佛知而故問言:﹁比丘!時年飢儉,人皆餓死,汝今何處,得此一缽純色飯來?﹂比丘如前具白世尊。佛又言:﹁比丘!三衣者,即是三世諸佛之幢相。此衣因緣,極尊、極重、極恩,汝今易得此飯與我者,
大領汝好心,我不消此飯也。﹂比丘重白佛言:﹁佛是三界福田,聖中之極,尚言不消者,除佛以外,誰能消也?﹂佛言:﹁比丘!汝有父母已不?﹂答言:﹁有。﹂﹁汝將供養父母去。﹂比丘言:﹁佛尚云不消,我父母豈能消也?﹂佛言:﹁得消,何以故?父母能生汝身,於汝有大重恩,為此得消。﹂佛又問:﹁比丘!汝父母有信佛心不?﹂比丘言:﹁都無信心。﹂佛言:﹁今有信心,見汝與飯,大生歡喜,因此即發信心。先教受三歸依,即能消此食也。﹂時比丘既受佛教,愍仰而去。以此義故,大須孝養父母。
又佛母摩耶生佛,經七日已即死,生忉利天。佛後成道,至四月十五日,即向忉利天,一夏為母說法,為報十月懷胎之恩。佛尚自收恩,孝養父母,何況凡夫而不孝養。故知父母恩深極重也。
﹁奉事師長﹂者:此明教示禮節,學識成德;因行無虧,乃至成佛,此猶師之善友力也。此之大恩,最須敬重。然父母及師長者,名為敬上行也。
言﹁慈心不殺﹂者:此明一切眾生,皆以命為本,若見惡緣,怖走藏避者,但為護命也。︽經︾(北本涅槃經卷十南本涅槃經卷十)云:﹁一切諸眾生,無不愛壽命,勿殺勿行杖,恕己可為喻。﹂即為證也。
言﹁修十善業﹂者:此明十惡之中,殺業最惡,故列之在初。十善之中,長命最善,故以之相對也。以下九惡九善者,至下九品中,次應廣述。此明世善,又名慈下行也。
二、言﹁受持三歸﹂者:此明世善輕微,感報不具;戒德巍巍,能感菩提之果。但眾生歸信,從淺至深,先受三歸,後教眾戒。
言﹁具足眾戒﹂者:然戒有多種,或三歸戒,或五戒、八戒、十善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沙彌戒,或菩薩三聚戒、十無盡戒等,故名具足眾戒也。又一一戒品中,亦有少分戒、多分戒、全分戒也。
言﹁不犯威儀﹂者:此明身口意業,行住坐臥,能與一切戒,作方便威儀也。若輕重粗細,皆能護持,犯即悔過,故云﹁不犯威儀﹂。此名戒善也。
三、言﹁發菩提心﹂者:此明眾生欣心趣大,不可淺發小因;自非廣發弘心,何能得與菩提相會?
唯願我身,身同虛空,心齊法界,盡眾生性。
我以身業,恭敬供養禮拜,迎送來去,運度令盡。
又我以口業,讚歎說法,皆受我化,言下得道者令盡。
又我以意業,入定觀察,分身法界,應機而度,無一不盡。
我發此願,運運增長;猶如虛空,無處不遍;行流無盡,徹窮後際;身無疲倦,心無厭足。
又言﹁菩提﹂者,即是佛果之名。
又言﹁心﹂者,即是眾生能求之心。故云﹁發菩提心﹂也。
四、言﹁深信因果﹂者,即有其二:一明世間苦樂因果,若作苦因,即感苦果;若作樂因,即感樂果。如似以印印泥,印壞文成,不得疑也。
言﹁讀誦大乘﹂者,此明經教,喻之如鏡,數讀數尋,開發智慧。若智慧眼開,即能厭苦欣樂涅槃等也。
言﹁勸進行者﹂,此明苦法如毒,惡法如刀,流轉三有,損害眾生。今既善如明鏡,法如甘露;鏡即照正道以歸真,甘露即注法雨而無竭。欲使含靈受潤,等會法流,為此因緣,故須相勸。
言﹁如此三事﹂以下,總結成上行也。
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五、從﹁佛告韋提﹂下至﹁正因﹂以來,明其﹁引聖勵凡。﹂但能決定注心,必往無疑。
上來雖有五句不同,廣明散善顯行緣竟。
七、就﹁定善示觀緣﹂中,即有其七: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如來今者,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
一、從﹁佛告阿難﹂下至﹁清淨業﹂以來,正明﹁敕聽許說﹂。
此明韋提前請願生極樂,又請得生之行,如來已許;今就此文,正欲開顯正受之方便。此乃因緣極要,利益處深,曠劫希聞,如今始說;為斯義故,致使如來總命二人。
言﹁告阿難﹂者,我今欲開說淨土之門,汝好傳持,莫令遺失。
言﹁告韋提﹂者,汝是請法之人,我今欲說,汝好審聽,思量諦受,莫令錯失。
言﹁為未來世一切眾生﹂者,但如來臨化,偏為常沒眾生;今既等布慈雲,望欲普沾來潤。
言﹁為煩惱賊害﹂者,此明凡夫障重,妄愛迷深,不謂三惡火坑,闇在人之足下;隨緣起行,擬作進道資糧,何其六賊知聞,競來侵奪。今既失此法財,何得無憂苦也?
言﹁說清淨業﹂者,此明如來以見眾生罪故,為說懺悔之方,欲令相續斷除,畢竟永令清淨。
又言﹁清淨﹂者,依下觀門,專心念佛,注想西方,念念罪除,故清淨也。
善哉韋提希!快問此事。
二、從﹁善哉﹂以下,正明﹁夫人問當聖意﹂。
阿難!汝當受持,廣為多眾,宣說佛語。
三、從﹁阿難汝當受持﹂下至﹁宣說佛語﹂以來,正明﹁勸持勸說,此法深要,好須流布﹂。
此明如來前則總告,令安心聽受;此文則別敕阿難,受持勿忘,廣多人處,為說流行。
言﹁佛語﹂者,此明如來曠劫已除口過,隨有言說,一切聞者,自然生信。
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
四、從﹁如來今者﹂下至﹁得無生忍﹂以來,正明﹁勸修得益之相﹂。
此明如來欲為夫人及未來等,顯觀方便,注想西方,捨厭娑婆,貪欣極樂。
言﹁以佛力故﹂以下,此明眾生業障,觸目生盲,指掌謂遠他方,隔竹簀即踰之千里。豈況凡夫分外,諸佛境內窺心;自非聖力冥加,彼國何由得睹!
言﹁如執明鏡,自見面像﹂以下,此明夫人及眾生等,入觀住心,凝神不捨,心境相應,悉皆顯現。當境現時,如似鏡中,見物無異也。
言﹁心歡喜故得忍﹂者,此明阿彌陀佛國,清淨光明,忽現眼前,何勝踴躍!因茲喜故,即得無生之忍;亦名喜忍,亦名悟忍,亦名信忍。此乃玄談,未標得處,欲令夫人等,悕心此益,勇猛專精,心想見時,方應悟忍。此多是十信中忍,非解行以上忍也。
佛告韋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遠觀。
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
五、從﹁佛告韋提﹂下至﹁令汝得見﹂以來,正明﹁夫人是凡非聖;由非聖故,仰惟聖力冥加,彼國雖遙得睹。﹂
此明如來恐眾生置惑,謂言夫人是聖非凡,由起疑故,即自生怯弱:﹁然韋提現是菩薩,假示凡身;我等罪人,無由比及﹂。為斷此疑,故言﹁汝是凡夫﹂也。
言﹁心想羸劣﹂者,由是凡故,曾無大志也。
言﹁未得天眼﹂者,此明夫人肉眼,所見遠近,不足為言,況淨土彌遙,云何可見?
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以下,此明若依心所見國土莊嚴者,非汝凡能,普悉歸功於佛也。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見彼國土。
六、從﹁時韋提白佛﹂下至﹁見彼國土﹂以來,明其﹁夫人重牒前恩,欲生起後問﹂之意。此明夫人領解佛意:如上光臺所見,謂是己能向見;世尊開示,始知是佛方便之恩。若爾者,佛今在世,眾生蒙念,可使得見西方;佛若涅槃,不蒙加備者,云何得見也?
若佛滅後,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云何當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七、從﹁若佛滅後﹂下至﹁極樂世界﹂以來,正明﹁夫人悲心為物,同己往生,永逝娑婆,長遊安樂﹂。
此明如來期心運度,徹窮後際而未休。但以世代時移,群情淺促;故使如來減永生之壽,泯長劫以類人年;攝憍慢以示無常,化剛強同歸於磨滅;故云﹁若佛滅後﹂也。
言﹁諸眾生﹂者,此明如來息化,眾生無處歸依;蠢蠢周慞,縱橫走於六道。
言﹁濁惡不善﹂者,此明五濁也:一者劫濁,二者眾生濁,三者見濁,四者煩惱濁,五者命濁。
言劫濁者,然劫實非是濁,當劫減時,諸惡加增也。
言眾生濁者,劫若初成,眾生純善;劫若末時,眾生十惡彌盛也。
言見濁者,自身眾惡,總變為善;他上無非,見為不是也。
言煩惱濁者,當今劫末眾生,惡性難親,隨對六根,貪瞋競起也。
言命濁者,由前見、惱二濁,多行殺害,無慈恩養;既行斷命之苦因,欲受長年之果者,何由可得也?
然濁者,體非是善。今略指五濁義竟。
言﹁五苦所逼﹂者,八苦中,取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苦,此名五苦也。更加三苦,即成八苦:一者五陰盛苦,二者求不得苦,三者怨憎會苦,總名八苦也。此五濁、五苦、八苦等,通六道受,未有無者,常逼惱之。若不受此苦者,即非凡數攝也。
言﹁云何當見﹂以下,此明夫人舉出苦機,此等罪業極深,又不見佛,不蒙加備,云何見於彼國也?
上來雖有七句不同,廣明定善示觀緣竟。
初明證信序,次明化前序,後明發起序。
上來雖有三序不同,總明序分竟。
觀經序分義 卷第二
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
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
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
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玄義分︱
觀經正宗分定善義 卷第三
沙門 善導 集記
從此以下,次辨正宗,即有其十六。還就一一觀中,對文料簡,不勞預顯。
今定立正宗,與諸師不同,今直以就法定者:從日觀初句,下至下品下生以來,是其正宗。從日觀以上,雖有多義不同,看此文勢,但是由序也。應知。
就初﹁日觀﹂中,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五:
佛告韋提希:汝及眾生,應當專心,繫念一處,想於西方。
一、從﹁佛告韋提﹂下至﹁想於西方﹂以來,正明﹁總告總勸﹂。
此明韋提前請彌陀佛國,又請正受之行,如來當時即許為說。但以機緣未備,顯行未周,更開三福之因,以作未聞之益。又如來重告,勸發流通,此法難聞,廣令開悟。
言﹁佛告韋提,汝及眾生﹂者,此明告勸,若欲等出塵勞,求生佛國者,宜須勵意也。
言﹁應當專心﹂以下,此明眾生散動,識劇猿猴,心遍六塵,無由暫息。但以境緣非一,觸目起貪亂想;安心三昧,何容可得?自非捨緣託靜,相續注心,直指西方,簡餘九域。是以一身、一心、一迴向、一處、一境界、一相續、一歸依、一正念。是名想成就,得正受,此世後生,隨心解脫也。
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眾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見日沒。
二、從﹁云何作想﹂下至﹁皆見日沒﹂以來,正明﹁牒所觀事﹂。
此明諸眾生等,久流生死,不解安心,雖指西方,不知云何作意。故使如來為生反問,遣除疑執,以示正念之方。
言﹁凡作想﹂者,此明總牒前意,顯後入觀之方便。
言﹁一切眾生﹂者,總舉得生之類。
言﹁自非生盲﹂以下,此明簡機,堪與不堪。
言﹁生盲﹂者,從母胎中出,眼即不見物者,名曰生盲。此人不得教作日觀,由不識日輪光相故。除生盲以外,遇緣患者,教作日觀,盡得成就。由未患眼時,識其日輪光明等相,今雖患目,但令善取日輪等相,正念堅持,不限時節,必得成就。
問曰:韋提上請,願見極樂之境,及至如來許說,即先教住心觀日,有何意也?
答曰:此有三意:
一者:欲令眾生識境住心,指方有在。不取冬夏兩時,唯取春秋二際,其日正東出,直西沒,彌陀佛國,當日沒處,直西超過十萬億剎即是。
二者:欲令眾生識知自業障有輕重。云何得知?由教住心觀日。
初欲住心時,教令跏趺正坐。右腳著左髀上與外齊,左足安右髀上與外齊,左手安右手上,令身正直,合口齒,勿相近,舌柱上顎,為令咽喉及鼻中氣道宣通故。
又令觀身四大,內外俱空,都無一物。
身之地大,皮肉筋骨等,心想散向西方,盡西方際,乃至不見一塵之相。
又想身之水大,血汗津淚等,心想散向北方,盡北方際,乃至不見一塵之相。
又想身之風大,散向東方,盡東方際,乃至不見一塵之相。
又想身之火大,散向南方,盡南方際,乃至不見一塵之相。
又想身之空大,即與十方虛空一合,乃至不見一塵不空之相。
又想身之五大皆空,唯有識大,湛然凝住,猶如圓鏡,內外明照,朗然清淨。
作此想時,亂想得除,心漸凝定。然後徐徐轉心,諦觀於日。其利根者,一坐即見明相現前。當境現時,或如錢大,或如鏡面大,於此明上,即自見業障輕重之相。
一者黑障,猶如黑雲障日。
二者黃障,又如黃雲障日。
三者白障,如似白雲障日。
此日猶雲障故,不得朗然顯照;眾生業障亦如是,障蔽淨心之境,不能令心明照。
行者若見此相,即須嚴飾道場,安置佛像,清淨洗浴,著淨衣,又燒名香,表白諸佛一切賢聖,向佛形像,現在一生,懺悔無始以來,乃身口意業,所造十惡、五逆、四重、謗法、闡提等罪,極須悲涕雨淚,深生慚愧,內徹心髓,切骨自責。懺悔已,還如前坐法,安心取境。境若現時,如前三障盡除,所觀淨境,朗然明淨,此名頓滅障也。
或一懺即盡者,名利根人也。或一懺但除黑障,或一懺得除黃白等障,或一懺但除白障,此名漸除,不名頓滅也。
既自識業相如是,唯須勤心懺悔,日夜三時六時等,但憶得即懺者,最是上根上行人也。譬如湯火燒身,一覺即卻;豈容徒待時、待處、待緣、待人,方始除也?
三者:欲令眾生識知彌陀依正二報,種種莊嚴光明等相,內外照曜,超過此日,百千萬倍。行者等,若不識彼境光相者,即看此日輪光明之相,若行住坐臥,禮念憶想,常作此解,不久之間,即得定心,見彼淨土之事,快樂莊嚴。
為此義故,世尊先教作日想觀也。
當起想念,正坐西向,諦觀於日,欲沒之處;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
三、從﹁當起想念﹂下至﹁狀如懸鼓﹂以來,﹁正教觀察﹂。
此明正身威儀,面向西方,守境住心,堅執不移,所期皆應。
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了。
四、從﹁既見日已﹂下至﹁明了﹂以來,﹁辨觀成相﹂。
此明標心見日,制想除緣,念念不移,淨相了然而現。
又行者初在定中,見此日時,即得三昧定樂,身心內外,融液不可思議。
當見此時,好須攝心令定,不得上心貪取。若起貪心,心水即動;以心動故,淨境即失。或動、或闇、或黑、或青、黃、赤、白等色,不得安定。見此事時,即自念言:﹁此等境相搖動不安者,由我貪心動念,致使淨境動滅。﹂即自安心正念,還從本起,動相即除,靜心還現。既知此過,更不得起增上貪心也。
以下諸觀邪正得失,一同此也。觀日見日,心境相應,名為正觀;觀日不見日,乃見餘雜境等,心境不相應,故名邪也。
斯乃娑婆之闇宅,觸事無以比方;唯有朗日舒輝,寄想遠標於極樂。
是為日想,名曰初觀。
五、從﹁是為﹂以下,﹁總結﹂。
上來雖有五句不同,廣明日觀竟。
二、就﹁水觀﹂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六:
次作水想:見水澄清,亦令明了,無分散意。
既見水已,當起冰想;見冰映徹,作琉璃想;此想成已,見琉璃地,內外映徹。
一、從﹁次作水想﹂下至﹁內外映徹﹂以來,﹁總標地體﹂。
問曰:前教觀日,為知業相等,故令觀日。今此觀中,又教觀水,有何所以?
答曰:日輪常照,以表極樂之長暉;復恐彼地不平,類此穢國之高下。但以娑婆闇宅,唯日能明;此界丘坑,未無高下之處;欲取能平之者,無過於水,示斯可平之相,況彼琉璃之地也。
又問曰:此界之水,濕而且軟,未審彼地,亦同此水也?
答曰:此界之平水,以對彼地,等無高下。又轉水成冰者,對彼琉璃之地,內外映徹也。
此明彌陀曠劫,等行無偏,正習俱亡,能感地輪之映徹。
又問曰:既教想水以住心,轉水以成冰,轉冰以成琉璃地者,云何作法,而令境現?
答曰:若住身威儀,一同前日觀中法。又欲觀水以取定心者,還須對相似之境而觀,即易可得定。行者等,於靜處,取一碗水,著床前地上,好滿盛之,自身在床上坐。當自眉間,著一白物,如豆許大,低頭臨面水上,一心照看此白處,更莫異緣。又水初在地,波浪不住,臨面觀之,不見面像,為觀不休,漸漸面現。初時面相不住,乍長乍短,乍寬乍狹,乍見不見。此相現時,更須極細用心,不久之間,水波微細,似動不動,面相漸得明現。雖見面上,眼耳鼻口等,亦未須取,亦不須妨;但縱身心,知有勿取也。唯取白處,了了觀之,正念守護,勿令失意異緣。當見此時,心漸得住,水性湛然也。
又行者等,欲識知自心中水波浪不住者,但觀此水,動不動之相,即知自心境現不現、明闇之相也。
又待水靜時,取一米許,當水上,信手投之水中,其水波即動,遍於碗內,自面臨上觀之,其白者即動。更著豆許投之,水波更大,面上白者,或見不見。乃至棗等,投之於水,其波轉大。面上白者,及自身頭面,總皆隱沒不現,猶水動故也。
言碗者,即喻身器也。
言水者,即喻自心水也。
言波浪者,即喻亂想煩惱也。
言漸漸波浪息者,即是制捨眾緣,住心一境也。
言水靜境現者,即是能緣之心無亂,所緣之境不動;內外恬怕,所求之相顯然。
又細想及粗想,心水即動;心水既動,靜境即失。又細塵及以粗塵,投之寂靜水中,其水波浪即動。
又行者等,但看此水動不動相,即識自心住不住也。
又境現失不失、邪正等,一同前日觀也。
又天親︽讚︾(往生論)云:﹁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此即總明彼國地之分量也。
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寶所成;一一寶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萬四千色;映琉璃地,如億千日,不可具見。
二、從﹁下有金剛七寶﹂下至﹁不可具見﹂以來,正明﹁地下莊嚴﹂,即有其七:
㈠明幢體等是無漏金剛。
㈡明擎地相,顯映莊嚴。
㈢明方楞具足,表非圓相。
㈣明百寶合成,量出塵沙。
㈤明寶出千光,光周無邊之際。
㈥明光多異色,色照他方,隨機變現,無時不益也。
㈦明眾光散彩,映絕日輪,新往者睹之,卒難周悉。
讚云:
地下莊嚴七寶幢 無量無邊無數億
八方八面百寶成 見彼無生自然悟
無生寶國永為常 一一寶流無數光
行者傾心常對目 騰神踴躍入西方
又讚云:
西方寂靜無為樂 畢竟逍遙離有無
大悲薰心遊法界 分身利物等無殊
或現神通而說法 或現相好入無餘
變現莊嚴隨意出 群生見者罪皆除
又讚云:
歸去來 魔鄉不可停
曠劫來流轉 六道盡皆經
到處無餘樂 唯聞愁嘆聲
畢此生平後 入彼涅槃城
琉璃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以七寶界,分齊分明。
三、從﹁琉璃地上﹂下至﹁分齊分明﹂以來,正明﹁地上莊嚴,顯標殊勝﹂。
此明依持圓淨:七寶池林等是能依,琉璃寶地是所依;地是能持,池、臺、樹等是所持。
此由彌陀因行周備,致使感報圓明。明淨之義,即﹁無漏為體﹂也。
讚云:
寶地莊嚴無比量 處處光明照十方
寶閣華臺皆遍滿 雜色玲瓏難可量
寶雲寶蓋臨空覆 聖眾飛通互往來
寶幢旛蓋隨風轉 寶樂含輝應念迴
帶惑疑生華未發 合掌籠籠喻處胎
內受法樂無微苦 障盡須臾華自開
耳目精明身金色 菩薩徐徐授寶衣
光觸體得成三忍 即欲見佛下金臺
法侶迎將入大會 瞻仰尊顏讚善哉
言﹁金繩﹂以下,正明黃金作道,狀似金繩也。或以雜寶為地,琉璃作道;或以琉璃為地,白玉作道;或以紫金白銀為地,百寶作道;或以不可說寶為地,還以不可說寶作道;或以千萬寶為地,二三寶作道。如是轉相間雜,轉共合成,轉相照曜,轉相顯發,光光色色,各各不同,而無雜亂。行者等莫言但有金道,而無餘寶作道也。
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華,又似星月,懸處虛空,成光明臺。樓閣千萬,百寶合成。於臺兩邊,各有百億華幢、無量樂器,以為莊嚴。
四、從﹁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下至﹁樂器以為莊嚴﹂以來,正明﹁空裏莊嚴﹂,即有其六:
㈠明寶出多光。
㈡明喻顯其相。
㈢明光變成臺。
㈣明光變成於樓閣。
㈤明光變成於華幢。
㈥明光變成於寶樂之音。
又明地上雜寶,一一各出五百色光,一一色光,上涌空中,作一光臺。一一臺中,寶樓千萬,各以一、二、三、四,乃至不可說寶,以為莊嚴合成也。
言﹁如華又如星月﹂者,佛以慈悲,畏人不識,故借喻以顯之。
言﹁於臺兩邊,各有百億華幢﹂者,寶地眾多,光明無量,一一光等,化作光臺,遍滿空中。行者等行住坐臥,常作此想。
八種清風,從光明出,鼓此樂器,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
五、從﹁八種清風﹂下至﹁無我之音﹂以來,正明﹁光變樂音,轉成說法之相﹂,即有其三:
㈠明八風從光而出。
㈡明風光即出,即鼓樂發音。
㈢明顯說四倒四真,恒沙等法。
︽讚︾(往生論意)云:﹁安樂國清淨,常轉無垢輪;一念及一時,利益諸群生。讚佛諸功德,無有分別心;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是為水想,名第二觀。
六、從﹁是為﹂下,﹁總結﹂。
上來雖有六句不同,廣明水觀竟。
三、就﹁地想觀﹂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六:
此想成時,
一、從﹁此想成時﹂,正明﹁結前生後﹂。
一一觀之,極令了了。閉目開目,不令散失。唯除睡時,恆憶此事。佛告阿難,及韋提希:水想成已,如此想者,名為粗見極樂國地。若得三昧,見彼國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說。
二、從﹁一一觀之﹂下至﹁不可具說﹂以來,正明﹁辨觀成相﹂,即有其六:
㈠明心標一境,不得總雜觀之。
㈡明既專一境,境即現前,既得現前,必令明了。
㈢明境既現心,閉目開目,守令莫失。
㈣明身四威儀,晝夜常念,唯除睡時,憶持不捨。
㈤明凝心不絕,即見淨土之相,此名想心中見,猶有覺想故。
㈥明想心漸微,覺念頓除,正受相應,證於三昧;真見彼境,微妙之事,何由具說!
斯乃地廣無邊,寶幢非一,眾珍曜彩,轉變彌多。是以勸物傾心,恒如對目。
是為地想,名第三觀。
三、從﹁是為﹂下﹁總結﹂。
佛告阿難:汝持佛語,為未來世,一切大眾,欲脫苦者,說是觀地法。
四、從﹁佛告阿難﹂下至﹁說是觀地法﹂以來,正明﹁勸發流通,隨緣廣說﹂,即有其四:
㈠明告命。
㈡明勸持佛語,廣為未來大眾,說前觀地之益。
㈢明簡機堪受堪信,欲得捨此娑婆生死之身,八苦、五苦、三惡道苦等,聞即信行者,不惜身命,急為說之。若得一人捨苦出生死者,是名真報佛恩。何以故?諸佛出世,種種方便勸化眾生者,不欲直令制惡修福,受人天樂也。人天之樂,猶如電光,須臾即捨,還入三惡,長時受苦。為此因緣,但勸即令求生淨土,向無上菩提。是故今時有緣相勸,誓生淨土者,即稱諸佛本願意也。若不樂信行者,如︽清淨覺經︾(卷四意)云:﹁若有人聞說淨土法門,聞如不聞,見如不見;當知此等,始從三惡道來,罪障未盡,為此無信向耳。佛言:我說此人未可得解脫也。﹂此︽經︾(平等覺經卷四、大阿彌陀經卷下、大經卷下意)又云:﹁若人聞說淨土法門,聞即悲喜交流,身毛為豎者,當知此人,過去已曾,修習此法,今得重聞,即生歡喜,正念修行,必得生也。﹂
㈣明正教觀寶地以住心也。
若觀是地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捨身他世,必生淨國,心得無疑。
五、從﹁若觀是地者﹂下至﹁心得無疑﹂以來,正明﹁顯觀利益﹂,即有其四:
㈠明指法唯觀寶地,不論餘境。
㈡明因觀無漏之寶地,能除有漏多劫罪也。
㈢明捨身以後,必生淨土。
㈣明修因正念,不得雜疑。雖得往生,含華未出,或生邊界,或墮宮胎;或因大悲菩薩入開華三昧,疑障乃除,宮華開發,身相顯然,法侶攜將遊於佛會。
斯乃注心見於寶地,即滅宿障罪愆,願行之業已圓,命盡無疑不往。
今既觀斯勝益,更勸辨知邪正。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六、從﹁作是觀﹂以下,正明﹁辨觀邪正﹂。邪正義者,前日觀中已說。
上來雖有六句不同,廣明地觀竟。
四、就﹁寶樹觀﹂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十: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地想成已,次觀寶樹。
一、從﹁佛告阿難﹂下至﹁次觀寶樹﹂以來,正明﹁告命﹂,﹁總舉觀名,結前生後﹂。
觀寶樹者,一一觀之,作七重行樹想。
二、言﹁觀寶樹﹂者,重牒觀名也。
言﹁一一觀之﹂以下,﹁生後觀相,正教儀則﹂。
此明彌陀淨國,廣闊無邊,寶樹寶林,豈以七行為量也?
今言﹁七重﹂者,或有一樹,黃金為根,紫金為莖,白銀為枝,瑪瑙為條,珊瑚為葉,白玉為華,真珠為果。如是七重,互為根莖,乃至華果等,七七四十九重也。或有一寶為一樹者,或二三四,乃至百千萬億不可說寶,為一樹者。此義︽彌陀經義︾中,已廣論竟。故名﹁七重﹂也。
言﹁行﹂者,彼國林樹雖多,行行整直,而無雜亂。
言﹁想﹂者,未閑真觀,自在隨心,要藉假想以住心,方能證益也。
一一樹高,八千由旬。
三、從﹁一一﹂下至﹁由旬﹂以來,正明﹁樹之體量﹂。
此明諸寶林樹,皆從彌陀無漏心中流出,由佛心是無漏故,其樹亦是無漏也。︽讚︾(往生論)云:﹁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淨光明滿足,如鏡日月輪。﹂
言﹁量﹂者,一一樹高三十二萬里,亦無老死者,亦無小生者,亦無初生漸長者;起即同時頓起,量數等齊。何意然者?彼界位是無漏無生之界,豈有生死漸長之義也?
其諸寶樹,七寶華葉,無不具足。一一華葉,作異寶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紅色光,瑪瑙色中,出硨磲光;硨磲色中,出綠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眾寶,以為映飾。
四、從﹁其諸寶樹﹂下至﹁以為映飾﹂以來,正明﹁雜樹、雜嚴、雜飾異相﹂,即有其四:
㈠明林樹華葉,間雜不同。
㈡明一一根、莖、枝、條、果等,皆具眾寶。
㈢明一一華葉,轉互不同,琉璃色中,出金色光,如是轉相間雜。
㈣明更將一切雜寶而嚴飾之。
又︽讚︾(往生論)云:﹁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無垢光炎熾,明淨曜世間。﹂
又讚云:
彌陀淨國寶樹多,
四面垂條,天衣掛繞;
寶雲含蓋,化鳥連聲;
旋轉臨空,奏法音而入會。
他方聖眾,聽響以開心;
本國能人,見形而取悟。
妙真珠網,彌覆樹上,一一樹上,有七重網;一一網間,有五百億,妙華宮殿,如梵王宮。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億釋迦毗楞伽摩尼寶,以為瓔珞。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猶如和合百億日月,不可具名,眾寶間錯,色中上者。
五、從﹁妙真珠網﹂下至﹁色中上者﹂以來,正明﹁樹上空裏莊嚴相﹂,即有其七:
㈠明珠網臨空覆樹。
㈡明網有多重。
㈢明宮殿多少。
㈣明一一宮內多諸童子。
㈤明童子身服珠瓔珞。
㈥明瓔珞光照遠近。
㈦明光超上色。
此諸寶樹,行行相當,葉葉相次。於眾葉間,生諸妙華,華上自然有七寶果。
六、從﹁此諸寶林﹂下至﹁有七寶果﹂以來,明其﹁林樹雖多,而無雜亂;華實開時,不從內出﹂。
斯乃法藏因深,致使自然而有。
一一樹葉,縱廣正等,二十五由旬;其葉千色,有百種畫,如天瓔珞。有眾妙華,作閻浮檀金色,如旋火輪,宛轉葉間。
七、從﹁一一樹葉﹂下至﹁宛轉葉間﹂以來,正明﹁華葉色相不同﹂,即有其五:
㈠明葉量大小,等無差別。
㈡明葉出光色多少。
㈢明恐疑不識,借喻以顯,如天瓔珞。
㈣明葉有妙華,色比天金,相喻火輪。
㈤明迭相顯照,宛轉葉間。
涌生諸果,如帝釋瓶。有大光明,化成幢旛,無量寶蓋。是寶蓋中,映現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國,亦於中現。
八、從﹁涌生諸果﹂下至﹁亦於中現﹂以來,正明﹁果有不思議德用之相﹂,即有其五:
㈠明寶果生時,自然涌出。
㈡明借喻以標果相。
㈢明果有神光,化成旛蓋。
㈣明寶蓋圓明,內現三千之界,依正二嚴,種種相現。
㈤明十方淨土,普現蓋中,彼國人天,無不睹見。又此樹量彌高,縱廣彌闊,華果眾多,神變非一。一一樹既然,遍滿彼國所有諸樹之果眾多,盡皆如此。應知。一切行者,行住坐臥,常作此想。
見此樹已,亦當次第,一一觀之,觀見樹、莖、枝、葉、華、果,皆令分明。
九、從﹁見此樹已﹂下至﹁分明﹂以來,﹁辨觀成相﹂,即有其三:
㈠明結觀成相。
㈡明次第觀之,不得雜亂。
㈢明一一起心住境,先觀樹根,次想莖枝乃至華果,次想網宮,次想童子瓔珞,次想葉量華果光色,次想旛蓋廣現佛事。既能一一次第觀之者,無不明了也。
是為樹想,名第四觀。
十、從﹁是為﹂下,﹁總結﹂。
斯乃寶樹連暉,網簾空殿,華分千色,果現他方。
上來雖有十句不同,廣明寶樹觀竟。
五、就﹁寶池觀﹂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七:
次當想水,欲想水者,
一、從﹁次當想水﹂以下,﹁總舉觀名,即是牒前生後﹂。
此明寶樹雖精,若無池水,亦未名好;一為不空世界,二為莊嚴依報。為斯義故,有此池渠觀也。
極樂國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寶所成;其寶柔軟,從如意珠王生。
二、從﹁極樂國土﹂下至﹁如意珠王生﹂以來,﹁正明池數,並辨出處﹂,即有其五:
㈠明標指所歸之國。
㈡明池有八數之名。
㈢明一一池岸,七寶合成,正由寶光映徹,通照八德之水,一同雜寶之色,故名寶水也。
㈣明是諸眾寶,體性柔軟。
㈤明八池之水,皆從如意寶中出,即名如意水。此水即有八種之德:㈠者清淨潤澤,即是色入攝。㈡者不臭,即是香入攝。㈢者輕。㈣者冷。㈤者軟,即是觸入攝。㈥者美,是味入攝。㈦者飲時調適。㈧者,飲已無患,是法入攝。此八德之義,已在︽彌陀義︾中廣說竟。
又讚云:
極樂莊嚴安養國 八德寶池流遍滿
四岸含暉間七寶 水色分明映寶光
體性柔軟無堅觸 菩薩徐行散寶香
寶香寶雲成寶蓋 寶蓋臨空覆寶幢
寶幢嚴儀圍寶殿 寶殿寶鈴垂珠網
寶網寶樂千重轉 隨機讚歎寶宮樓
一一宮樓有佛會 恒沙聖眾坐思量
願此有緣常憶念 捨命同生彼法堂
分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寶妙色。黃金為渠,渠下皆以雜色金剛,以為底沙。
三、從﹁分為十四支﹂下至﹁以為底沙﹂以來,正明﹁池分異溜,旋還無亂﹂,即有其三:
㈠明渠數多少。
㈡明一一渠岸,作黃金色。
㈢明渠下底沙,作雜寶色。
言﹁金剛﹂者,即是無漏之體也。
一一水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華;一一蓮華,團圓正等十二由旬。其摩尼水,流注華間,尋樹上下。
四、從﹁一一水中﹂下至﹁尋樹上下﹂以來,正明﹁水有不思議用﹂,即有其五:
㈠明別指渠名,顯彼莊嚴之相。
㈡明渠內寶華多少。
㈢明華量大小。
㈣明摩尼寶水,流注華間。
㈤明寶水從渠而出,尋諸寶樹,上下無礙,故名如意水也。
其聲微妙,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復有讚歎,諸佛相好者。
五、從﹁其聲微妙﹂下至﹁諸佛相好者﹂以來,正明﹁水有不可思議德﹂,即有其二:
㈠明寶水華間流注,微波相觸,即出妙聲,聲中皆說妙法。
㈡明寶水上岸,尋樹枝、條、華、果、葉等。或上或下,中間相觸,皆出妙聲,聲中皆說妙法。或說眾生苦事,覺動菩薩大悲,勸令引他。或說人天等法,或說二乘等法,或說地前地上等法,或說佛地三身等法。
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為,百寶色鳥,和鳴哀雅,常讚念佛、念法、念僧。
六、從﹁如意珠王﹂下至﹁念佛法僧﹂以來,正明﹁摩尼多有神德﹂,即有其四:
㈠明珠王內出金光。
㈡明光化作百寶之鳥。
㈢明鳥聲哀雅,天樂無以比方。
㈣明寶鳥連音,同聲讚歎念佛、法、僧。
然佛是眾生無上大師,除邪向正。法是眾生無上良藥,能斷煩惱毒病,法身清淨。僧是眾生無上福田,但使傾心四事,不憚疲勞,五乘依果,自然應念,所須而至。
其寶珠,前生八味之水,後出種種金光,非直破闇除昏,到處能施佛事。
是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觀。
七、從﹁是為﹂下,﹁總結﹂。
上來雖有七句不同,廣明寶池觀竟。
六、就﹁寶樓觀﹂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十一:
眾寶國土,
初、言﹁眾寶國土﹂者,即是﹁總舉觀名,牒前生後﹂。
此明淨土雖有寶流灌注,若無寶樓宮閣,亦未為精,為此依報莊嚴,種種圓備也。
一一界上,
二、言﹁一一界上﹂者,正明﹁寶樓,住處地界;遍於彼國,樓亦無窮﹂也。
有五百億寶樓。
三、言﹁有五百億﹂者,﹁正顯其數﹂。一界之上既然,遍滿彼國,亦皆如是。應知。
其樓閣中,有無量諸天,作天伎樂。
四、從﹁其樓閣中﹂下至﹁作天伎樂﹂以來,正明﹁閣內莊嚴﹂。
又有樂器,懸處虛空,如天寶幢,不鼓自鳴。
五、從﹁又有樂器﹂下至﹁不鼓自鳴﹂以下,正明﹁樓外莊嚴﹂。寶樂飛空,聲流法響,晝夜六時,如天寶幢,無思成自事也。
此眾音中,皆說念佛、念法、念比丘僧。
六、從﹁此眾音中﹂下至﹁念比丘僧﹂以來,正明﹁樂雖無識,即有說法之能﹂。
此想成已,名為粗見極樂世界,寶樹、寶地、寶池。
七、從﹁此想成已﹂下至﹁寶池﹂以來,正明﹁顯觀成相﹂。
此明專心住境,悕見寶樓,剋念不移,自上莊嚴總現。
是為總觀想,名第六觀。
八、從﹁是為﹂下,﹁總結﹂。
若見此者,
九、從﹁若見此者﹂,﹁牒前觀相,生後利益﹂。
除無量億劫極重惡業,命終之後,必生彼國。
十、從﹁除無量﹂下至﹁生彼國﹂以來,正明﹁依法觀察,除障多劫,身器清淨;應佛本心,捨身他世,必往無疑﹂。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十一、從﹁作是觀者﹂下至﹁邪觀﹂以來,﹁辨觀邪正之相﹂。
上來雖有十一句不同,廣明寶樓觀竟。
七、就﹁華座觀﹂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十九: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
一、從﹁佛告阿難﹂下至﹁除苦惱法﹂以來,正明﹁敕聽許說﹂,即有其三:
㈠明告命二人。
㈡明敕聽,令之諦受,正念修行。
㈢明佛為說華座觀法,但能住心緣念,罪苦得除。
汝等憶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
二、從﹁汝等憶持﹂下至﹁解說﹂以來,正明﹁勸發流通﹂。
此明觀法深要,急救常沒眾生,妄愛迷心,漂流六道。汝持此觀,處處勸修,普得知聞,同昇解脫。
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
三、從﹁說是語時﹂下至﹁不得為比﹂以來,正明﹁娑婆化主為物故,住想西方;安樂慈尊知情故,則影臨東域﹂。
斯乃二尊許應無異,直以隱顯有殊;正由器樸之類萬差,致使互為郢匠。
言﹁說是語時﹂者,正明就此意中,即有其七:
㈠明告勸二人時也。
㈡明彌陀應聲即現,證得往生也。
㈢明彌陀在空而立者,但使迴心正念,願生我國,立即得生也。
問曰:佛德尊高,不可輒然輕舉,既能不捨本願,來應大悲者,何故不端坐而赴機也?
答曰:此明如來別有密意。但以娑婆苦界,雜惡同居;八苦相燒,動成違返;詐親含笑,六賊常隨;三惡火坑,臨臨欲入。若不舉足以救迷,業繫之牢,何由得免?為斯義故,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機也。
㈣明觀音、勢至以為侍者,表無餘眾也。
㈤明三尊身心圓淨,光明踰盛也。
㈥明佛身光明朗照十方,垢障凡夫何能具睹?
㈦明佛身無漏,光亦同然,豈將有漏之天金比方之也?
時韋提希見無量壽佛已,接足作禮。
四、從﹁時韋提希見無量壽佛﹂下至﹁作禮﹂以來,正明﹁韋提實是垢凡女質,不足可言;但以聖力冥加,彼佛現時,得蒙稽首﹂。
斯乃序臨淨國,喜歎無以自勝;今乃正睹彌陀,更益心開悟忍。
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見無量壽佛及二菩薩。
五、從﹁白佛言﹂下至﹁及二菩薩﹂以來,正明﹁夫人領荷佛恩,為物陳疑,生於後問﹂。
此明夫人意者:﹁佛今現在,蒙尊加念,得睹彌陀;佛滅後眾生,云何可見也?﹂
未來眾生,當云何觀無量壽佛及二菩薩?
六、從﹁未來眾生﹂下至﹁及二菩薩﹂以來,明其夫人﹁為物置請,使同己見﹂。
佛告韋提希:欲觀彼佛者,當起想念。
七、從﹁佛告韋提﹂下至﹁當起想念﹂以來,正明﹁總告許說之言﹂。
問曰:夫人置請,通己為生;及至如來酬答,但指韋提,不通生也?
答曰:佛身臨化,說法以逗機,不請尚自普弘,何論別指而不等備?但以文略故無,兼為之心必有也。
於七寶地上,作蓮華想。
八、從﹁七寶地上﹂下至﹁華想﹂以來,正明﹁教觀方便﹂。
問曰:眾生盲闇,逐想增勞,對目冥若夜遊,遠標淨境,何由可悉?
答曰:若望眾生,惑障動念,徒自疲勞;仰憑聖力遙加,致使所觀皆見。
云何作法住心而令得見也?欲作法者,諸行者等,先於佛像前,至心懺悔,發露所造之罪,極生慚愧,悲泣流淚。
悔過既竟,又心口請釋迦佛、十方恒沙等佛。
又念彼彌陀本願言:﹁弟子某甲等,生盲罪重,障隔處深;願佛慈悲,攝受護念,指授開悟;所觀之境,願得成就。今頓捨身命,仰屬彌陀;見以不見,皆是佛恩力。﹂
道此語已,更復至心懺悔竟已,即向靜處,面向西方,正坐跏趺,一同前法。既住心已,徐徐轉心,想彼寶地,雜色分明。初想不得亂想多境,即難得定,唯觀方寸一尺等。或一日、二日、三日,或四、五、六、七日,或一月、一年、二、三年等。無問日夜,行住坐臥,身口意業,常與定合。
唯萬事俱捨,由如失意、聾盲、癡人者,此定必即易得。若不如是,三業隨緣轉,定想逐波飛;縱盡千年壽,法眼未曾開。
若心得定時,或先有明相現,或可先見寶地等,種種分明不思議者。有二種見:
一者想見,猶有知覺故,雖見淨境,未多明了。
二者若內外覺滅,即入正受三昧,所見淨境,即非想見得為比較也。
令其蓮華,一一葉上,作百寶色;有八萬四千脈,猶如天畫;一一脈有八萬四千光。
九、從﹁令其蓮華﹂下至﹁八萬四千光﹂以來,正明﹁寶華有種種莊嚴﹂,即有其三:
㈠明一一華葉,備眾寶色。
㈡明一一葉,有眾多寶脈。
㈢明一一脈,有眾多光色。
此令行者住心,一一想之,悉令心眼得見。
既見華葉已,次想葉間眾寶。次想寶出多光,光成寶蓋。次想華臺,臺上眾寶,及珠網等。次想臺上四柱寶幢。次想幢上寶幔。次想幔上寶珠,光明雜色,遍滿虛空,各現異相。
如是次第,一一住心不捨,不久之間,即得定心;既得定心,彼諸莊嚴,一切顯現。應知。
了了分明,皆令得見。
十、從﹁了了﹂下,﹁辨觀成相﹂。
華葉小者,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如是蓮華,具有八萬四千葉;一一葉間,各有百億摩尼珠王,以為映飾;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其光如蓋,七寶合成,遍覆地上。
十一、從﹁華葉小者﹂下至﹁遍覆地上﹂以來,正明﹁葉葉有種種莊嚴﹂,即有其六:
㈠明華葉大小。
㈡明華葉多少。
㈢明葉間珠映多少。
㈣明珠有千光。
㈤明一一珠光變成寶蓋。
㈥明寶蓋,上照虛空,下覆寶地。
釋迦毗楞伽寶,以為其臺。此蓮華臺,八萬金剛甄叔迦寶,梵摩尼寶,妙真珠網,以為交飾。
十二、從﹁釋迦毗楞伽﹂下至﹁以為交飾﹂以來,正明﹁臺上莊嚴之相﹂。
於其臺上,自然而有四柱寶幢;一一寶幢,如百千萬億須彌山;幢上寶幔,如夜摩天宮;復有五百億,微妙寶珠,以為映飾。
十三、從﹁於其臺上﹂下至﹁妙寶珠以為映飾﹂以來,正明﹁幢上莊嚴之相﹂,即有其四:
㈠明臺上自有四幢。
㈡明幢之體量大小。
㈢明幢上自有寶幔,狀似天宮。
㈣明幢上自有眾多寶珠,輝光映飾。
一一寶珠,有八萬四千光;一一光,作八萬四千,異種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寶土,處處變化,各作異相:或為金剛臺、或作真珠網、或作雜華雲,於十方面,隨意變現,施作佛事。
十四、從﹁一一寶珠﹂下至﹁施作佛事﹂以來,正明﹁珠光有不思議德用之相﹂,即有其五:
㈠明一一珠有多光。
㈡明一一光各作異色。
㈢明一一光色遍於寶土。
㈣明光所至處,各作異種莊嚴。
㈤明或作金臺、珠網、華雲、寶樂,遍滿十方。
是為華座想,名第七觀。
十五、從﹁是為﹂下,﹁總結觀名﹂。
佛告阿難:如此妙華,是本法藏比丘,願力所成。
十六、從﹁佛告阿難﹂下至﹁比丘願力所成﹂以來,正明﹁華座得成所由﹂。
若欲念彼佛者,當先作此華座想。作此想時,不得雜觀,皆應一一觀之:一一葉、一一珠、一一光、一一臺、一一幢,皆令分明,如於鏡中,自見面像。
十七、從﹁若欲念彼佛者﹂下至﹁自見面像﹂以來,正明﹁重顯觀儀﹂,如前次第住心,不得雜亂也。
此想成者,滅除五萬億劫生死之罪,必定當生極樂世界。
十八、從﹁此想成者﹂下至﹁生極樂世界﹂以來,正明﹁結觀成相﹂,即有二益:一明除罪益,二明得生益。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十九、從﹁作是觀者﹂下至﹁名為邪觀﹂以來,正明﹁辨觀邪正相﹂。斯乃華依寶地,葉間奇珍;臺瑩四幢,光施佛事。
上來雖有十九句不同,廣明華座觀竟。
八、就﹁像觀﹂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十三: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此事已,次當想佛。所以者何?
一、從﹁佛告阿難﹂下至﹁次當想佛﹂以來,正明﹁結前生後﹂。
言﹁所以者何﹂者,是其問也,所以須想佛者何。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二、從﹁諸佛如來﹂下至﹁心想中﹂以來,正明﹁諸佛大慈,應心即現﹂,有斯勝益故,勸汝想之。
問曰:韋提上請,唯指彌陀;未審如來今總舉諸佛,有何意也?
答曰:欲顯諸佛三身同證,悲智果圓,等齊無二;端身一坐,影現無方;意赴有緣,時臨法界。
言﹁法界﹂者,有三義:
一者心遍故,解法界。
二者身遍故,解法界。
三者無障礙故,解法界。
正由心到故,身亦隨到,身隨於心故,言﹁是法界身﹂也。
言﹁法界﹂者,是所化之境,即眾生界也。
言﹁身﹂者,是能化之身,即諸佛身也。
言﹁入眾生心想中﹂者,乃由眾生起念,願見諸佛,佛即以無礙智知,即能入彼想心中現。但諸行者,若想念中,若夢、定中見佛者,即成斯義也。
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
三、從﹁是故汝等﹂下至﹁從心想生﹂以來,正明﹁結勸利益﹂。
此明標心想佛,但作佛解,從頂至足,心想不捨,一一觀之,無暫休息。或想頂相,或想眉間白毫,乃至足下千輪之相。作此想時,佛像端嚴,相好具足,了然而現。乃由心緣一一相故,即一一相現;心若不緣,眾相不可見。但自心想作,即應心而現,故言﹁是心即是三十二相﹂也。
言﹁八十隨形好﹂者,佛相既現,眾好皆隨也。此正明如來,教諸想者,具足觀也。
言﹁是心作佛﹂者,依自信心,緣相如作也。
言﹁是心是佛﹂者,心能想佛,依想佛身而現,即是心佛也;離此心外,更無異佛者也。
言﹁諸佛正遍知﹂者,此明諸佛得圓滿無障礙智,作意不作意,常能遍知法界之心。但能作想,即從汝心想而現,似如生也。
或有行者,將此一門之義,作唯識法身之觀,或作自性清淨佛性觀者,其意甚錯,絕無少分相似也。既言想像,假立三十二相者;真如法界身,豈有相而可緣、有身而可取也?然法身無色,絕於眼對,更無類可方,故取虛空以喻法身之體也。
又今此觀門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總不明無相離念也。如來懸知末代罪濁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況離相而求事者,如似無術通人,居空立舍也。
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
四、從﹁是故應當﹂下至﹁三佛陀﹂以來,正明﹁如前所益,專住必成,展轉相教,勸觀彼佛﹂也。
想彼佛者,先當想像。
五、從﹁想彼佛﹂者,﹁牒前生後﹂。
言﹁先當想像﹂者,定所觀境。
閉目開目,見一寶像,如閻浮檀金色,坐彼華上。見像坐已,心眼得開,了了分明,見極樂國,七寶莊嚴:寶地、寶池、寶樹行列;諸天寶幔,彌覆其上;眾寶羅網,滿虛空中。見如此事,極令明了,如觀掌中。
六、從﹁閉目開目﹂下至﹁如觀掌中﹂以來,正明﹁辨觀成相﹂,即有其四:
㈠明身四威儀,眼之開合,見一金像,似現目前,常作此想。
㈡明既能觀像,像即須有坐處,即想前華座,想像在上而坐。
㈢明想見像坐已,心眼即開。
㈣明心眼既開,即見金像及彼極樂諸莊嚴事,地上、虛空,了然無礙。
又觀像住心之法,一如前說。從頂一一想之,面、眉毫相、眼、鼻、口、耳、咽、項、肩、臂、手、指。又抽心向上想,胸、腹、臍、陰、脛、膝、膞、足,十指、千輪等,一一想之。從上向下名順觀,從下千輪向上名逆觀。如是逆順住心,不久必得成也。又佛身及華座、寶地等,必須上下通觀。
然十三觀中,此﹁寶地、寶華、金像﹂等觀最要。若欲教人,即教此法,但此一法成者,餘觀即自然了也。
見此事已,
七、從﹁見此﹂以下,﹁結成上像身觀,生後二菩薩觀﹂也。
復當更作一大蓮華,在佛左邊,如前蓮華,等無有異;復作一大蓮華,在佛右邊。想一觀世音菩薩像,坐左華座,亦作金色,如前無異;想一大勢至菩薩像,坐右華座。
八、從﹁復當更作一大蓮華﹂下至﹁坐右華座﹂以來,正明﹁成上三身觀,生後多身觀﹂。欲觀此二菩薩者,一如觀佛法也。
此想成時,佛菩薩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諸寶樹。一一樹下,亦有三蓮華,諸蓮華上,各有一佛二菩薩像,遍滿彼國。
九、從﹁此想成時﹂下至﹁遍滿彼國﹂以來,正明﹁結成上多身觀,生後說法相﹂。
此明諸行者等,行住坐臥,常緣彼國一切寶樹,一切寶樓、華池等;若禮念、若觀想,常作此解也。
此想成時,行者當聞,水流光明,及諸寶樹、鳧、雁、鴛鴦,皆說妙法;出定入定,恆聞妙法;行者所聞,出定之時,憶持不捨。
十、從﹁此想成時﹂下至﹁憶持不捨﹂以來,正明﹁因定得見極樂莊嚴;又聞一切莊嚴,皆能說於妙法。既見聞此已,恒持莫失,名守定心﹂也。
令與修多羅合。若不合者,名為妄想;若與合者,名為粗想見極樂世界。
十一、從﹁令與修多羅合﹂下至﹁見極樂世界﹂以來,﹁辨觀邪正之相﹂。
是為像想,名第八觀。
十二、從﹁是為﹂下,﹁總結﹂。
作是觀者,除無量億劫,生死之罪;於現身中,得念佛三昧。
十三、從﹁作是觀者﹂下至﹁得念佛三昧﹂以來,正明﹁剋念修觀,現蒙利益﹂。
斯乃群生障重,真佛之觀難階;是以大聖垂哀,且遣注心形像。
上來雖有十三句不同,廣明像觀竟。
九、就﹁真身觀﹂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十二: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此想成已,次當更觀,無量壽佛,身相光明。
一、從﹁佛告阿難﹂下至﹁身相光明﹂以來,正明﹁告命﹂,﹁結成前像觀,生後真身之觀﹂也。
阿難當知!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
二、從﹁阿難當知﹂下至﹁金色﹂以來,正明﹁顯真佛之身相,踰天金之色﹂也。
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
三、從﹁佛身高六十﹂下至﹁由旬﹂以來,正明﹁身量大小﹂。
眉間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諸毛孔,演出光明,如須彌山。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於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眾多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
四、從﹁眉間﹂下至﹁菩薩為侍者﹂以來,正明﹁總觀身相﹂,即有其六:
㈠明毫相大小。
㈡明眼相大小。
㈢明毛孔光大小。
㈣明圓光大小。
㈤明化佛多少。
㈥明侍者多少。
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五、從﹁無量壽佛﹂下至﹁攝取不捨﹂以來,正明﹁觀身別相,光益有緣﹂,即有其五:
㈠明相多少。
㈡明好多少。
㈢明光多少。
㈣明光照遠近。
㈤明光所及處,偏蒙攝益。
問曰:備修眾行,但能迴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攝念佛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有三義:
㈠明親緣:眾生起行,口常稱佛,佛即聞之;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彼此三業不相捨離,故名親緣也。
㈡明近緣:眾生願見佛,佛即應念,現在目前,故名近緣也。
㈢明增上緣: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諸邪業繫,無能礙者,故名增上緣也。
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是故諸經中,處處廣讚念佛功能。
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如︽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十方恒沙諸佛證誠不虛也。
又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此例非一也。
廣顯念佛三昧竟。
其光相好,及與化佛,不可具說。
六、從﹁其光相好﹂以下,﹁結少顯多﹂。輒欲觀者,難為周悉。
但當憶想,令心眼見。
七、從﹁但當憶想﹂以下,正明﹁莊嚴微妙,出過凡境;雖未證目前,但當憶想,令心眼見﹂也。
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觀者,名觀一切佛身;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八、從﹁見此事者﹂下至﹁攝諸眾生﹂以來,正明﹁功呈不失,觀益得成﹂,即有其五:
㈠明因觀得見十方諸佛。
㈡明以見諸佛故,結成念佛三昧。
㈢明但觀一佛,即觀一切佛身也。
㈣明由見佛身故,即見佛心也。
㈤明佛心者,慈悲為體,以此平等大慈,普攝一切也。
作此觀者,捨身他世,生諸佛前,得無生忍。
九、從﹁作此觀者﹂下至﹁得無生忍﹂以來,正明﹁捨身他世,得生彼益﹂也。
是故智者,應當繫心,諦觀無量壽佛。觀無量壽佛者,從一相好入,但觀眉間白毫,極令明了。見眉間白毫相者,八萬四千相好,自然當現。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得見無量諸佛故,諸佛現前授記。
十、從﹁是故智者﹂下至﹁現前授記﹂以來,重明﹁結勸修觀利益﹂,即有其五:
㈠明簡出能修觀人。
㈡明專心諦觀無量壽佛。
㈢明相好眾多,不得總雜而觀,唯觀白毫一相;但得見白毫者,一切眾相自然而現也。
㈣明既見彌陀,即見十方佛也。
㈤明既見諸佛,即於定中得蒙授記也。
是為遍觀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觀。
十一、從﹁是為遍觀﹂以下,﹁總結﹂。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十二、從﹁作此觀﹂以下,正明﹁辨觀邪正之相﹂。
斯乃真形量遠,毫若五山;震響隨機,光沾有識。欲使含靈歸命,注想無遺,乘佛本弘,齊臨彼國。
上來雖有十二句不同,廣明真身觀竟。
十、就﹁觀音觀﹂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十五: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無量壽佛,了了分明已,次亦應觀,觀世音菩薩。
一、從﹁佛告阿難﹂下至﹁菩薩﹂以來,正明﹁結成前真身觀,生後菩薩觀﹂。
此菩薩身長,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頂有肉髻,項有圓光,面各百千由旬。其圓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釋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薩,無量諸天,以為侍者。舉身光中,五道眾生,一切色相,皆於中現。
二、從﹁此菩薩身長﹂下至﹁皆於中現﹂以來,正明﹁總標身相﹂,即有其六:
㈠明身量大小。
㈡明身色與佛不同。
㈢明肉髻與佛螺髻不同。
㈣明圓光大小。
㈤明化佛侍者多少。
㈥明身光普現,五道眾生。
頂上毗楞伽摩尼寶,以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
三、從﹁頂上毗楞伽﹂下至﹁二十五由旬﹂以來,正明﹁天冠之內,化佛殊異﹂。
觀世音菩薩,面如閻浮檀金色。
四、從﹁觀音﹂以下,正明﹁面色與身色不同﹂。
眉間毫相,備七寶色,流出八萬四千種光明;一一光明,有無量無數百千化佛;一一化佛,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變現自在,滿十方世界,譬如紅蓮華色。
五、從﹁眉間﹂下至﹁蓮華色﹂以來,正明﹁毫光轉變,遍滿十方,化侍彌多,更比紅蓮之色﹂,即有其五:
㈠明毫相作七寶色。
㈡明毫光多少。
㈢明光有化佛多少。
㈣明侍者多少。
㈤明化侍變現,遍滿十方。
有八十億微妙光明,以為瓔珞;其瓔珞中,普現一切諸莊嚴事。
六、從﹁有八十億光明﹂下至﹁莊嚴事﹂以來,正明﹁身服光瓔,非眾寶作﹂。
手掌作五百億雜蓮華色,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萬四千畫,猶如印文。一一畫,有八萬四千色;一一色,有八萬四千光;其光柔軟,普照一切;以此寶手,接引眾生。
七、從﹁手掌作五百億﹂下至﹁接引眾生﹂以來,正明﹁手有慈悲之用﹂也,即有其六:
㈠明手掌作雜蓮之色。
㈡明一一指端,有八萬印文。
㈢明一一文,有八萬餘色。
㈣明一一色,有八萬餘光。
㈤明光體柔軟,等照一切。
㈥明以此寶光之手,接引有緣也。
舉足時,足下有千輻輪相,自然化成五百億光明臺;下足時,有金剛摩尼華,布散一切,莫不彌滿。
八、從﹁舉足時﹂下至﹁莫不彌滿﹂以來,正明﹁足有德用之相﹂。
其餘身相,眾好具足,與佛無異。
九、從﹁其餘身相﹂以下,﹁指同於佛﹂。
唯頂上肉髻,及無見頂相,不及世尊。
十、從﹁唯頂上﹂下至﹁不及世尊﹂以來,正明﹁師徒位別,果願未圓,致使二相有虧,表居不足之地﹂也。
是為觀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相,名第十觀。
十一、從﹁是為﹂下,﹁總結﹂。
佛告阿難:若欲觀觀世音菩薩者,當作是觀。
十二、從﹁佛告阿難﹂下至﹁當作是觀﹂以來,正明﹁重結前文,生其後益﹂。
作是觀者,不遇諸禍,淨除業障,除無數劫生死之罪。如此菩薩,但聞其名,獲無量福;何況諦觀。
十三、從﹁作是觀者﹂下至﹁何況諦觀﹂以來,正明﹁勸觀利益﹂。
若有欲觀觀世音菩薩者,先觀頂上肉髻,次觀天冠。其餘眾相,亦次第觀之,悉令明了,如觀掌中。
十四、從﹁若有欲觀觀音﹂下至﹁如觀掌中﹂以來,正明﹁重顯觀儀,勸物傾心,使沾兩益﹂。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十五、從﹁作是觀﹂以下,正明﹁辨觀邪正相﹂。
斯乃觀音願重,影現十方;寶手停輝,隨機引接。
上來雖有十五句不同,廣明觀音觀竟。
十一、就﹁勢至觀﹂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十三:
次觀大勢至菩薩,
一、從﹁次觀大勢至﹂以下,﹁總舉觀名﹂。
此菩薩身量大小,亦如觀世音。
二、從﹁此菩薩身量大小﹂以下,﹁次辨觀相﹂,即有其五:
㈠明身量,等類觀音。
㈡明身色,等類觀音。
㈢明面相,等類觀音。
㈣明身光相好,等類觀音。
㈤明毫相舒光轉變,等類觀音。
圓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五十由旬。
三、從﹁圓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以下,正明﹁圓光等,不同觀音之相﹂,即有其四:
㈠明圓光大小。
㈡明光照遠近。
㈢明化佛多少。
㈣明化佛侍者多少。
舉身光明,照十方國,作紫金色,有緣眾生,皆悉得見。但見此菩薩,一毛孔光,即見十方,無量諸佛,淨妙光明,是故號此菩薩,名無邊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塗,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
四、從﹁舉身光明﹂下至﹁名大勢至﹂以來,正明﹁身光遠備,照益有緣,等及他方,皆作紫金之色﹂,即有其八:
㈠明身光總別不同。
㈡明光照遠近。
㈢明光所觸處,皆作紫金之色。
㈣明但與勢至宿業有緣者,即得睹觸此光。
㈤明但見一毛孔光,即能多見諸佛淨妙身光。此即舉少以顯多益,欲使行之者,悕心渴仰,入觀以證之。
㈥明依光以立名。
㈦明光之體用。即無漏為體,故名智慧光;又能除息十方三惡之苦,名無上力,即為用也。
㈧明名大勢至者,此即依德立名也。
此菩薩天冠,有五百寶華;一一寶華,有五百寶臺;一一臺中,十方諸佛,淨妙國土,廣長之相,皆於中現。
五、從﹁此菩薩天冠﹂下至﹁皆於中現﹂以來,正明﹁天冠莊嚴之相,與觀音不同﹂,即有其四:
㈠明冠上寶華多少。
㈡明一一華上,寶臺多少。
㈢明一一臺中,映現十方諸佛淨土。
㈣明他方土現,彼此都無增減。
頂上肉髻,如缽頭摩華;於肉髻上,有一寶瓶,盛諸光明,普現佛事。
六、從﹁頂上肉髻﹂下至﹁普現佛事﹂以來,正明﹁肉髻寶瓶之相﹂。
餘諸身相,如觀世音,等無有異。
七、從﹁餘諸身相﹂以下,﹁指同觀音﹂也。
此菩薩行時,十方世界,一切震動;當地動處,有五百億寶華;一一寶華,莊嚴高顯,如極樂世界。
八、從﹁此菩薩行時﹂下至﹁如極樂世界﹂以來,正明﹁行與觀音不同相﹂,即有其四:
㈠明行不同相。
㈡明震動遠近相。
㈢明所震動處華現多。
㈣明所現之華,高而且顯,多諸瑩飾,以類極樂莊嚴也。
此菩薩坐時,七寶國土,一時動搖。從下方金光佛剎,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剎,於其中間,無量塵數,分身無量壽佛,分身觀世音、大勢至,皆悉雲集,極樂國土,側塞空中,坐蓮華座,演說妙法,度苦眾生。
九、從﹁此菩薩坐時﹂下至﹁度苦眾生﹂以來,正明﹁坐不同觀音相﹂,即有其七:
㈠明坐相。
㈡明先動本國相。
㈢明次動他方遠近相。
㈣明動搖下上佛剎多少相。
㈤明彌陀、觀音等,分身雲集相。
㈥明臨空側塞,皆坐寶華。
㈦明分身說法,各應所宜。
問曰:︽彌陀經︾云:﹁彼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何故此經,分身說法,乃云度苦者,有何意也?
答曰:今言苦樂者有二種:一者三界中苦樂,二者淨土中苦樂。
言﹁三界苦樂﹂者:苦則三塗八苦等,樂則人天五欲、放逸繫縛等樂;雖言是樂,然是大苦,畢竟無有一念真實樂也。
言﹁淨土苦樂﹂者:苦則地前望地上為苦,地上望地前為樂;下智證望上智證為苦,上智證望下智證為樂。此例舉一可知也。
今言﹁度苦眾生﹂者,但為進下位令昇上位,轉下證令得上證,稱本所求即名為樂,故言﹁度苦﹂也。若不然者,淨土之中,一切聖人,皆以無漏為體,大悲為用,畢竟常住,離於分段之生滅,更就何義名為苦也?
作此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見大勢至菩薩,是為觀大勢至色身想,名第十一觀。
十、從﹁作此觀者﹂下至﹁十一觀﹂以來,正明﹁辨觀邪正,總結分齊﹂。
觀此菩薩者,除無數劫阿僧祇生死之罪。
十一、從﹁觀此菩薩者﹂以下,正明﹁修觀利益,除罪多劫﹂。
作是觀者,不處胞胎,常遊諸佛淨妙國土。
十二、從﹁作此觀者﹂下至﹁淨妙國土﹂以來,正明﹁總結前文,重生後益﹂。
此觀成已,名為具足觀觀世音、大勢至。
十三、從﹁此觀成﹂以下,正明﹁總牒二身,辨觀成相﹂。
斯乃勢至威高,坐搖他國;能使分身雲集,演法利生;永絕胞胎,常遊法界。
上來雖有十三句不同,廣解勢至觀竟。
十二、就﹁普觀﹂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六:
見此事時,
一、從﹁見此事時﹂以下,正明﹁牒前生後﹂。
當起自心,生於西方極樂世界,於蓮華中,結跏趺坐,作蓮華合想,作蓮華開想。蓮華開時,有五百色光,來照身想。眼目開想,見佛菩薩,滿虛空中。水鳥樹林,及與諸佛,所出音聲,皆演妙法。
二、從﹁當起自心﹂下至﹁皆演妙法﹂以來,正明﹁凝心入觀,即常作自往生想﹂,即有其九:
㈠明自生想。
㈡明向西想。
㈢明坐華想。
㈣明華合想。
㈤明華開想。
㈥明寶光來照身想。
㈦明既蒙光照,作眼開想。
㈧明眼目既開,作見佛菩薩想。
㈨明聞法想。
與十二部經合,若出定之時,憶持不失。
三、從﹁與十二部經合﹂下至﹁不失﹂以來,正明﹁定散無遺,守心常憶﹂。一則觀心明淨,二則諸惡不生。由內與法樂相應,外則無三邪之障。
見此事已,名見無量壽佛,極樂世界。
四、從﹁見此事﹂以下,明﹁觀成之益﹂。
是為普觀想,名第十二觀。
五、從﹁是為﹂下,﹁總結﹂。
無量壽佛,化身無數,與觀世音,及大勢至,常來至此行人之所。
六、從﹁無量壽﹂下至﹁常來至此行人之所﹂以來,正明﹁重舉能觀之人,即蒙彌陀等三身護念之益﹂。
斯乃群生注念,願見西方依正二嚴,了了常如眼見。
上來雖有六句不同,廣解普觀竟。
十三、就﹁雜想觀﹂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十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
一、從﹁佛告阿難﹂以下,正明﹁告命,結勸生後﹂。
先當觀於一丈六像,在池水上。
二、從﹁先當觀於一丈六﹂以下,正明﹁觀像以表真,想水以表地﹂。此是如來教諸眾生,易境轉心入觀:或在池水華上,或在寶宮寶閣內,或在寶林寶樹下,或在寶臺寶殿中,或在虛空、寶雲、華蓋之內;如是等處,一一住心想之,皆作化佛想。為令機境相稱,易得成故也。
如先所說,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
三、從﹁如先所說﹂下至﹁非心力所及﹂以來,正明﹁境大心小,卒難成就,致使聖意悲傷,勸觀於小﹂。
然彼如來,宿願力故,有憶想者,必得成就。
四、從﹁然彼如來﹂下至﹁必得成就﹂以來,正明﹁凡心狹小,聖量彌寬,注想無由,恐難成就﹂。
斯乃不以小故難成,不由大故不現;﹁直是彌陀願重,致使想者皆成﹂。
但想佛像,得無量福,況復觀佛具足身相。
五、從﹁但想佛像﹂下至﹁具足身相﹂以來,正明﹁比較顯勝﹂。想像尚自得福無量,何況觀於真佛者,得益之功更甚。
阿彌陀佛,神通如意,於十方國,變現自在。或現大身,滿虛空中;或現小身,丈六八尺。
六、從﹁阿彌陀﹂下至﹁丈六八尺﹂以來,正明﹁能觀所觀佛像,雖身有大小,明皆是真﹂,即有其三:
㈠明彌陀身通無礙,隨意遍周。
言﹁如意﹂者有二種:
一者如眾生意,隨彼心念,皆應度之。
二者如彌陀之意,五眼圓照,六通自在,觀機可度者,一念之中,無前無後,身心等赴,三輪開悟,各益不同也。
㈡明或現大身,或現小身。
㈢明身量雖有大小,皆作真金之色。此即定其邪正也。
所現之形,皆真金色,圓光化佛,及寶蓮華,如上所說。
七、從﹁所現之形﹂以下,正明﹁身雖大小有殊,光相即與真無異﹂。
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於一切處身同。
八、從﹁觀世音菩薩﹂以下,正明﹁指同前觀,佛大侍者亦大,佛小侍者亦小﹂。
眾生但觀首相,知是觀世音,知是大勢至。
九、從﹁眾生但觀首相﹂以下,正明﹁勸觀二別﹂。
云何二別?觀音頭首上,有一立化佛;勢至頭首之上,有一寶瓶。
此二菩薩,助阿彌陀佛,普化一切。
十、從﹁此二菩薩﹂以下,正明﹁彌陀、觀音、勢至等,宿願緣重,誓同捨惡,等至菩提,影響相隨,遊方化益﹂。
是為雜想觀,名第十三觀。
十一、從﹁是為﹂下,﹁總結﹂。
上來雖有十一句不同,廣解雜想觀竟。
上從﹁日觀﹂,下至﹁雜想觀﹂以來,總明世尊答前韋提第四請云﹁教我思惟、正受﹂兩句。
總讚云:
初教日觀除昏闇 想水成冰淨內心
地下金幢相映發 地上莊嚴億萬重
寶雲寶蓋臨空轉 人天音樂互相尋
寶樹垂瓔間雜果 池流德水注華中
寶樓寶閣皆相接 光光相照等無蔭
三華獨迥超眾座 四幢承縵網珠羅
稟識心迷由未曉 住心觀像靜坐彼
一念心開見真佛 身光相好轉彌多
救苦觀音緣法界 無時不變入娑婆
勢至威光能震動 隨緣照攝會彌陀
歸去來 極樂安身實是精
正念西歸華含想 見佛莊嚴說法聲
復有眾生心帶惑 緣真上境恐難成
致使如來開漸觀 華池丈六等金形
變現靈儀雖大小 應物時宜度有情
普勸同生知識等 專心念佛向西傾
又就前請中:
初、從﹁日觀﹂下至﹁華座觀﹂以來,總明依報。
二、從﹁像觀﹂下至﹁雜想觀﹂以來,總明正報。
上來雖有依正二報不同,廣明定善一門義竟。
觀經正宗分定善義 卷第三
上盡一形,下至一日、一時、一念等;
或從一念十念、至一時、一日、一形。
大意者:一發心以後,誓畢此生,無有退轉,唯以淨土為期。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
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散善義︱
觀經正宗分散善義 卷第四
沙門 善導 集記
從此以下,次解三輩散善一門之義。就此義中,即有其二:一明三福以為正因,二明九品以為正行。今言三福者:
第一福:即是世俗善根。曾來未聞佛法,但自行孝養、仁、義、禮、智、信,故名世俗善也。
第二福者:此名戒善。就此戒中,即有人、天、聲聞、菩薩等戒。其中或有具受不具受,或有具持不具持,但能迴向,盡得往生。
第三福者:名為行善。此是發大乘心凡夫,自能行行,兼勸有緣,捨惡持心,迴生淨土。
又就此三福之中,或有一人單行世福,迴亦得生;或有一人單行戒福,迴亦得生;或有一人單行行福,迴亦得生。或有一人行上二福,迴亦得生;或有一人行下二福,迴亦得生;或有一人具行三福,迴亦得生。
或有人等,三福俱不行者,即名十惡、邪見、闡提人也。
言九品者,至文當辨,應知。今略料簡三福差別義意竟。
十四、就﹁上輩觀﹂行善,文前總料簡,即為十一門:
㈠者總明告命。
㈡者辨定其位。
㈢者總舉有緣之類。
㈣者辨定三心,以為正因。
㈤者正明簡機,堪與不堪。
㈥者正明受法不同。
㈦者正明修業時節,延促有異。
㈧者明迴所修行,願生彌陀佛國。
㈨者明臨命終時,聖來迎接不同,去時遲疾。
㈩者明到彼華開,遲疾不同。
㈯者明華開以後,得益有異。
今此十一門義者,約對九品之文,就一一品中,皆有此十一,即為一百番義也。
又此十一門義,就上輩文前總料簡亦得,或就中下輩文前各料簡亦得。
又此義若以文來勘者,即有具不具;雖有隱顯,若據其道理,悉皆合有。為此因緣,故須廣開顯出,欲令依行者,易解易識也。
上來雖有十一門不同,廣料簡上輩三品義意竟。
次下先就﹁上品上生﹂位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十二: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上生者,
一、從﹁佛告阿難﹂以下,則雙標二意:
㈠明﹁告命﹂。
㈡明﹁辨定其位﹂,此即﹁修學大乘上善凡夫人﹂也。
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
三、從﹁若有眾生﹂下至﹁即便往生﹂以來,正明﹁總舉有生之類﹂,即有其四:
㈠明能信之人。
㈡明求願往生。
㈢明發心多少。
㈣明得生之益。
何等為三?
一者、至誠心,
二者、深心,
三者、迴向發願心。
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四、從﹁何等為三﹂下至﹁必生彼國﹂以來,正明﹁辨定三心,以為正因﹂,即有其二:
㈠明世尊隨機顯益,意密難知,非佛自問自徵,無由得解。
㈡明如來還自答前三心之數。
︽經︾云:﹁一者、至誠心﹂。﹁至﹂者真,﹁誠﹂者實。
欲明一切眾生,身口意業,所修解行,必須真實心中作。
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貪瞋邪偽,奸詐百端,惡性難侵,事同蛇蝎。雖起三業,名為雜毒之善,亦名虛假之行,不名真實業也。
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縱使苦勵身心,日夜十二時,急走急作,如炙頭燃者,眾名雜毒之善。欲迴此雜毒之行,求生彼佛淨土者,此必不可也。何以故?正由彼阿彌陀佛,因中行菩薩行時,乃至一念一剎那,三業所修,皆是真實心中作;凡所施為趣求,亦皆真實。
又真實有二種:一者自利真實,二者利他真實。
言自利真實者,復有二種:
一者真實心中,制捨自他諸惡及穢國等;行住坐臥,想同一切菩薩,制捨諸惡,我亦如是也。
二者真實心中,勤修自他、凡聖等善。
真實心中,口業讚歎,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
又真實心中,口業毀厭,三界六道等,自他依正二報苦惡之事。亦讚歎一切眾生三業所為善;若非善業者,敬而遠之,亦不隨喜也。
又真實心中,身業合掌禮敬,四事等供養,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
又真實心中,身業輕慢厭捨,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報。
又真實心中,意業思想、觀察、憶念,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如現目前。
又真實心中,意業輕賤厭捨,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報。
不善三業,必須真實心中捨;又若起善三業者,必須真實心中作。
不簡內外明闇,皆須真實。故名﹁至誠心﹂。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種: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又決定深信釋迦佛說此︽觀經︾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證讚彼佛依正二報,使人欣慕。
又決定深信︽彌陀經︾中,十方恒沙諸佛,證勸一切凡夫,決定得生。
又深信者,仰願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語,不顧身命,決定依行。佛遣捨者即捨,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處即去;是名隨順佛教,隨順佛意,是名隨順佛願,是名真佛弟子。
又一切行者,但能依此︽經︾,深信行者,必不誤眾生也。何以故?佛是滿足大悲人故,實語故。
除佛以還,智行未滿,在其學地,由有正習二障未除,果願未圓。此等凡聖,縱使測量諸佛教意,未能決了;雖有平章,要須請佛證為定也。若稱佛意,即印可言:﹁如是如是。﹂若不可佛意者,即言:﹁汝等所說,是義不如是。﹂不印者,即同無記、無利、無益之語。佛印可者,即隨順佛之正教。
若佛所有言說,即是正教、正義、正行、正解、正業、正智;若多若少,眾不問菩薩、人、天等,定其是非也。
若佛所說,即是了教;菩薩等說,盡名不了教也。應知。
是故今時,仰勸一切有緣往生人等,唯可深信佛語,專注奉行;不可信用菩薩等不相應教,以為疑礙,抱惑自迷,廢失往生之大益也。
又深心深信者,決定建立自心,順教修行,永除疑錯;不為一切別解、別行、異學、異見、異執之所退失傾動也。
問曰:凡夫智淺,惑障處深,若逢解行不同人,多引經論,來相妨難,證云:﹁一切罪障凡夫,不得往生﹂者;云何對治彼難,成就信心,決定直進,不生怯退也?
答曰:若有人多引經論,證云不生者,行者即報云:﹁仁者!雖將經論來證道不生,如我意者,決定不受汝破。
何以故?然我亦不是不信彼諸經論,盡皆仰信。然佛說彼經時,處別、時別、對機別、利益別。又說彼經時,即非說︽觀經︾、︽彌陀經︾等時。然佛說教備機,時亦不同,彼即通說人、天、菩薩之解行;今說︽觀經︾定散二善,唯為韋提及佛滅後五濁五苦等一切凡夫,證言得生。為此因緣,我今一心依此佛教,決定奉行。縱使汝等百千萬億道不生者,唯增長成就我往生信心也。﹂
又行者更向說言:﹁仁者,善聽!我今為汝更說決定信相:縱使地前菩薩、羅漢、辟支等,若一若多,乃至遍滿十方,皆引經論,證言不生者,我亦未起一念疑心,唯增長成就我清淨信心。
何以故?由佛語決定成就了義,不為一切所破壞故。
又行者善聽!縱使初地以上,十地以來,若一若多,乃至遍滿十方,異口同音,皆云:﹃釋迦佛指讚彌陀,毀呰三界六道,勸勵眾生,專心念佛,及修餘善,畢此一身後,必定生彼國者;此必虛妄,不可依信也。﹄我雖聞此等所說,亦不生一念疑心,唯增長成就我決定上上信心。
何以故?乃由佛語真實決了義故,佛是實知、實解、實見、實證,非是疑惑心中語故。又不為一切菩薩異見、異解之所破壞。若實是菩薩者,眾不違佛教也。
又置此事。行者當知:縱使化佛報佛,若一若多,乃至遍滿十方,各各輝光吐舌,遍覆十方,一一說言:﹃釋迦所說相讚,勸發一切凡夫,專心念佛,及修餘善迴願,得生彼淨土者;此是虛妄,定無此事也。﹄我雖聞此等諸佛所說,畢竟不起一念疑退之心,畏不得生彼佛國也。
何以故?一佛一切佛,所有知見、解行、證悟、果位、大悲等同,無少差別。是故一佛所制,即一切佛同制。如似前佛制斷殺生十惡等罪,畢竟不犯不行者,即名十善、十行,隨順六度之義。若有後佛出世,豈可改前十善令行十惡也?以此道理推驗,明知諸佛言行不相違失。
縱令釋迦指勸﹃一切凡夫,盡此一身,專念專修,捨命以後,定生彼國﹄者,即十方諸佛悉皆同讚、同勸、同證。何以故?同體大悲故。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一切佛化即是一佛所化。即︽彌陀經︾中說:﹃釋迦讚歎極樂種種莊嚴,又勸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次下文云:﹃十方各有恒河沙等諸佛,同讚釋迦能於五濁,惡時、惡世界、惡眾生、惡見、惡煩惱、惡邪、無信盛時,指讚彌陀名號,勸勵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即其證也。
又十方佛等,恐畏眾生不信釋迦一佛所說,即共同心同時,各出舌相,遍覆三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皆應信是釋迦所說、所讚、所證: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是故一佛所說,即一切佛同證誠其事也。﹂
此名﹁就人立信﹂也。
次﹁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種:一者﹁正行﹂,二者﹁雜行﹂。
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
一心專讀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
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
若禮,即一心專禮彼佛。
若口稱,即一心專稱彼佛。
若讚歎供養,即一心專讚歎供養。
是名為正。又就此正中,復有二種:
一者﹁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若依禮誦等,即名為﹁助業﹂。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餘諸善,悉名﹁雜行﹂。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也。
若行後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迴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也。
故名﹁深心﹂。
﹁三者、迴向發願心﹂。言﹁迴向發願心﹂者:過去及以今生,身口意業,所修世出世善根;及隨喜他一切凡聖,身口意業,所修世出世善根;以此自他所修善根,悉皆真實深信心中,迴向願生彼國,故名﹁迴向發願心﹂也。
又迴向發願願生者,必須決定真實心中迴向願,作得生想。
此心深信,由若金剛,不為一切異見、異學、別解、別行人等之所動亂破壞。唯是決定一心,投正直進;不得聞彼人語,即有進退,心生怯弱,迴顧落道,即失往生之大益也。
問曰:若有解行不同,邪雜人等,來相惑亂,或說種種疑難,道不得往生。或云:﹁汝等眾生,曠劫以來,及以今生,身口意業,於一切凡聖身上,具造十惡、五逆、四重、謗法、闡提、破戒、破見等罪,未能除盡;然此等之罪,繫屬三界惡道,云何一生修福念佛,即入彼無漏無生之國,永得證悟不退位也?﹂
答曰:諸佛教行,數越塵沙;稟識機緣,隨情非一。譬如世間人,眼可見可信者,如:明能破闇、空能含有、地能載養、水能生潤、火能成壞;如此等事,悉名待對之法,即目可見,千差萬別;何況佛法不思議之力,豈無種種益也?隨出一門者,即出一煩惱門也;隨入一門者,即入一解脫智慧門也。
為此隨緣起行,各求解脫。汝何以乃將非有緣之要行,障惑於我?然我之所愛,即是我有緣之行,即非汝所求;汝之所愛,即是汝有緣之行,亦非我所求。是故各隨所樂而修其行者,必疾得解脫也。
行者當知:若欲學解,從凡至聖,乃至佛果,一切無礙,皆得學也;若欲學行者,必藉有緣之法,少用功勞,多得益也。
又白一切往生人等,今更為行者,說一譬喻,守護信心,以防外邪異見之難。何者是也?
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之里。
忽然中路,見有二河,一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
二河各闊百步,各深無底,南北無邊。
正水火中間,有一白道,可闊四五寸許。
此道從東岸至西岸,亦長百步。
其水波浪交過濕道,其火焰亦來燒道;水火相交,常無休息。
此人既至空曠迥處,更無人物;多有群賊惡獸,見此人單獨,競來欲殺。
此人怖死,直走向西,忽然見此大河,即自念言:﹁此河南北,不見邊畔,中間見一白道,極是狹小。二岸相去雖近,何由可行?今日定死不疑。﹂
正欲到迴,群賊惡獸,漸漸來逼。
正欲南北避走,惡獸毒蟲,競來向我。
正欲向西,尋道而去,復恐墮此水火二河。
當時惶怖,不復可言,即自思念:﹁我今迴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種不免死者,我寧尋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應可度。﹂
作此念時,東岸忽聞人勸聲:﹁仁者!但決定尋此道行,必無死難,若住即死。﹂
又西岸上有人喚言:﹁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
此人既聞此遣彼喚,即自正當身心,決定尋道直進,不生疑怯退心。
或行一分二分,東岸群賊等喚言:﹁仁者!迴來,此道嶮惡不得過,必死不疑;我等眾無惡心相向。﹂
此人雖聞喚聲,亦不迴顧,一心直進,念道而行。
須臾即到西岸,永離諸難,善友相見,慶樂無已。
此是喻也。
次合喻者:
言﹁東岸﹂者,即喻此娑婆之火宅也。
言﹁西岸﹂者,即喻極樂寶國也。
言﹁群賊、惡獸詐親﹂者,即喻眾生六根、六識、六塵、五陰、四大也。
言﹁無人空迥澤﹂者,即喻常隨惡友,不值真善知識也。
言﹁水火二河﹂者,即喻眾生,貪愛如水,瞋憎如火也。
言中間﹁白道﹂四五寸者,即喻眾生貪瞋煩惱中,能生清淨願往生心也。乃由貪瞋強故,即喻如水火;善心微故,喻如白道。
又﹁水波常濕道﹂者,即喻愛心常起,能染污善心也。
又﹁火焰常燒道﹂者,即喻瞋嫌之心,能燒功德之法財也。
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即喻迴諸行業,直向西方也。
言﹁東岸聞人聲勸遣,尋道直西進﹂者,即喻釋迦已滅,後人不見,由有教法可尋,即喻之如聲也。
言或行一分二分,﹁群賊等喚迴﹂者,即喻別解、別行、惡見人等,妄說見解,迭相惑亂;及自造罪退失也。
言﹁西岸上有人喚﹂者,即喻彌陀願意也。
言﹁須臾到西岸,善友相見喜﹂者,即喻眾生久沉生死,曠劫輪迴,迷倒自纏,無由解脫。仰蒙釋迦發遣,指向西方;又藉彌陀悲心招喚。今信順二尊之意,不顧水火二河,念念無遺,乘彼願力之道,捨命以後,得生彼國,與佛相見,慶喜何極也。
又一切行者,行住坐臥,三業所修,無問晝夜時節,常作此解,常作此想。故名﹁迴向發願心﹂。
又言﹁迴向﹂者,生彼國已,還起大悲,迴入生死,教化眾生,亦名﹁迴向﹂也。
三心既具,無行不成;願行既成,若不生者,無有是處也。
又此三心,亦通攝定善之義。應知。
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
五、從﹁復有三種眾生﹂以下,正明﹁簡機,堪能奉法,依教修行﹂。
何等為三?
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
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
三者,修行六念。
六、從﹁何等為三﹂下至﹁六念﹂以來,正明﹁受法不同﹂,即有其三:
㈠明﹁慈心不殺﹂:然殺業有多種,或有口殺,或有身殺,或有心殺。言口殺者,處分許可,名為口殺。言身殺者,動身手等指授,名為身殺。言心殺者,思念方便計較等,名為心殺。若論殺業,不簡四生,皆能招罪,障生淨土。但於一切生命起於慈心者,即是施一切眾生壽命安樂,亦是最上勝妙戒也。此即合上初福第三句云﹁慈心不殺﹂也。即有止、行二善:自不殺故名止善,教他不殺故名行善;自他初斷名止善,畢竟永除名行善。雖有止、持二善,總結成慈下行也。
言﹁具諸戒行﹂者:若約人、天、二乘之器,即名小戒;若約大心、大行之人,即名菩薩戒。此戒若以位約者,當此上輩三位者,即名菩薩戒。正由人位定故,自然轉成。即合上第二福戒分善根也。
㈡明﹁讀誦大乘﹂者:此明眾生性習不同,執法各異。前第一人,但用修慈持戒為能;次第二人,唯將讀誦大乘為是。然戒即能持五乘、三佛之機,法即薰成三賢、十地萬行之智慧。若以德用來比較者,各有一能。即合上第三福第三句云﹁讀誦大乘﹂也。
㈢明﹁修行六念﹂者:所謂念佛、法、僧,念戒、捨、天等。此亦通合上第三福大乘之意義也。
言念佛者,即專念阿彌陀佛口業功德、身業功德、意業功德;一切諸佛亦如是。又一心專念諸佛所證之法;並諸眷屬菩薩僧。又念諸佛之戒;及念過去諸佛、現在菩薩等,難作能作,難捨能捨,內捨外捨,內外捨。此等菩薩,但欲念法,不惜身財。行者等既念知此事,即須常作仰學前賢後聖捨身命意也。又念天者,即是最後身十地之菩薩。此等難行之行已過,三祇之劫已超,萬德之行已成,灌頂之位已證。行者等既念知已,即自思念:﹁我身無際以來,共他同時發願斷惡,行菩薩道。他盡不惜身命,行道進位,因圓果熟證聖者,踰於大地微塵;然我等凡夫,乃至今日,虛然流浪,煩惱惡障,轉轉增多,福慧微微;若對重昏之臨明鏡也。﹂忽思忖此事,不勝心驚悲嘆者哉!
迴向發願,願生彼國。
七、從﹁迴向發願﹂以下,正明﹁各各迴前所修之業,向所求處﹂。
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八、從﹁具此功德﹂以下,正明﹁修行時節延促﹂。
上盡一形,下至一日、一時、一念等;或從一念十念,至一時、一日、一形。大意者:一發心以後,誓畢此生,無有退轉,唯以淨土為期。
又言﹁具此功德﹂者,或一人具上二,或一人具下二,或一人三種盡具。或有人三種無分者,名作著人皮畜生,非名人也。
又不問具三不具三,迴盡得往生。應知。
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歎行者,勸進其心。行者見已,歡喜踴躍,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
九、從﹁生彼國時﹂下至﹁往生彼國﹂以來,正明﹁臨命終時,聖來迎接不同,去時遲疾﹂,即有其十一:
㈠明標定所歸之國。
㈡明重顯其行,指出決定精勤者,亦是較量功德強弱。
㈢明彌陀化主,身自來赴。
㈣明﹁觀音﹂以下,更顯無數大眾等,皆從彌陀,來迎行者。
㈤明寶宮隨眾。
㈥明重觀音、勢至共執金臺,至行者前。
㈦明彌陀放光,照行者之身。
㈧明佛既舒光照及,即與化佛等,同時接手。
㈨明既接昇臺,觀音等同聲讚勸行者之心。
㈩明自見乘臺從佛。
㈯正明去時遲疾。
生彼國已,
十、從﹁生彼國﹂以下,正明﹁金臺到彼,更無華合之障﹂。
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經須臾間,歷事諸佛,遍十方界,於諸佛前,次第授記。還至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
十一、從﹁見佛色身﹂下至﹁陀羅尼門﹂以來,正明﹁金臺到後,得益不同﹂,即有其三:
㈠者初聞妙法,即悟無生。
㈡者須臾歷事,次第授記。
㈢者本國他方,更證聞持二益。
是名上品上生者。
十二、從﹁是名﹂以下,﹁總結﹂。
上來雖有十二句不同,廣解上品上生義竟。
次就﹁上品中生﹂位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八:
上品中生者,
一、從﹁上品中生者﹂以下,﹁總舉位名﹂,即是﹁大乘次善凡夫人﹂也。
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二、從﹁不必受持﹂下至﹁生彼國﹂以來,正明﹁第六、第七、第八門﹂中,﹁迴所修業,定指西方﹂,即有其四:
㈠明受法不定,或得讀誦,不得讀誦。
㈡明善解大乘空義。或聽聞諸法一切皆空、生死無為亦空、凡聖明闇亦空,世間六道、出世間三賢、十聖等,若望其體性,畢竟不二;雖聞此說,其心坦然,不生疑滯也。
㈢明深信世出世苦樂二種因果,此等因果及諸道理,不生疑謗;若生疑謗,即不成福行,世間果報尚不可得,何況得生淨土。
此即合第三福第二、第三句也。
㈣明迴前所業,標指所歸。
行此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繞,持紫金臺,至行者前,讚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
三、從﹁行此行者﹂下至﹁迎接汝﹂以來,正明﹁彌陀與諸聖眾,持臺來應﹂,即有其五:
㈠明行者命延不久。
㈡明彌陀與眾自來。
㈢明侍者持臺至行者前。
㈣明佛與聖眾,同聲讚歎,述本所修之業。
㈤明佛恐行者懷疑,故言:﹁我來迎汝。﹂
與千化佛,一時授手。行者自見,坐紫金臺,合掌叉手,讚歎諸佛,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
四、從﹁與千化佛﹂下至﹁七寶池中﹂以來,正明﹁第九門﹂中,﹁眾聖授手,去時遲疾﹂,即有其五:
㈠明彌陀與千化佛,同時授手。
㈡明行者既蒙授手,即自見身,已坐紫金之臺。
㈢明既自見坐臺,合掌仰讚彌陀等眾。
㈣明正去時遲疾。
㈤明到彼止住寶池之內。
此紫金臺,如大寶華,經宿則開。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寶蓮華。
五、從﹁此紫金臺﹂以下,正明﹁第十門﹂中,﹁到彼華開,時節不同﹂。由行強故,上上即得金剛臺;由行劣故,上中即得紫金臺。生在寶池,逕宿如開也。
佛及菩薩,俱時放光,照行者身,目即開明。因前宿習,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諦。即下金臺,禮佛合掌,讚歎世尊。經於七日,應時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六、從﹁佛及菩薩,俱時放光﹂下至﹁得不退轉﹂以來,正明﹁第十一門﹂中,﹁華開以後,得益不同﹂,即有其五:
㈠明佛光照身。
㈡明行者既蒙照體,目即開明。
㈢明人中所習,到彼眾聲所彰,還聞其法。
㈣明既得眼開聞法,即下金臺,親到佛邊,歌揚讚德。
㈤明逕時七日,即得無生。
言﹁七日﹂者,恐此間七日,不指彼國七日也。此間逕於七日者,彼處即是一念須臾間也。應知。
應時即能飛行,遍至十方,歷事諸佛,於諸佛所,修諸三昧,經一小劫,得無生忍,現前授記。
七、從﹁應時即能飛至十方﹂下至﹁現前授記﹂以來,正明﹁他方得益﹂,即有其五:
㈠明身至十方。
㈡明一一歷供諸佛。
㈢明修多三昧。
㈣明延時得忍。
㈤明一一佛邊,現蒙授記。
是名上品中生者。
八、從﹁是名﹂以下,﹁總結﹂。
上來雖有八句不同,廣解上品中生竟。
次就﹁上品下生﹂位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八:
上品下生者,
一、從﹁上品下生者﹂以下,﹁總舉位名﹂,即是﹁大乘下善凡夫人﹂也。
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
二、從﹁亦信因果﹂下至﹁無上道心﹂以來,正明﹁第六門﹂中,﹁受法不同﹂,即有其三:
㈠明所信因果不定,或信不信,故名為﹁亦﹂;或可亦同前深信也。又雖信不深,善心數退,惡法數起,此乃由不深信苦樂因果也。若深信生死苦者,罪業畢竟不重犯;若深信淨土無為樂者,善心一發,永無退失也。
㈡明信雖間斷,於一切大乘,不得疑謗;若起疑謗者,縱使千佛遶身,無由可救也。
㈢明以上諸善,似亦無功,唯發一念厭苦,樂生諸佛境界,速滿菩薩大悲願行,還入生死,普度眾生,故名﹁發菩提心﹂也。此義第三福中已明竟。
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三、從﹁以此功德﹂以下,正明﹁第八門﹂中,﹁迴前正行,向所求處﹂。
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與諸菩薩,持金蓮華,化作五百佛,來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時授手,讚言:﹁法子!汝今清淨,發無上道心,我來迎汝。﹂見此事時,即自見身,坐金蓮華;坐已華合,隨世尊後,即得往生,七寶池中。
四、從﹁行者命欲終時﹂下至﹁七寶池中﹂以來,正明﹁第九門﹂中,﹁臨終聖來迎接,去時遲疾﹂,即有其九:
㈠明命延不久。
㈡明彌陀與諸聖眾,持金華來應。
㈢明化佛同時授手。
㈣明聖眾同聲等讚。
㈤明行者罪滅,故云﹁清淨﹂;述本所修,故云﹁發無上道心﹂。
㈥明行者雖睹靈儀,疑心恐不得往生,是故聖眾同聲告言:﹁我來迎汝。﹂
㈦明既蒙告及,即見自身,已坐金華之上,籠籠而合。
㈧明隨佛身後,一念即生。
㈨明到彼在寶池中。
一日一夜,蓮華乃開。
五、從﹁一日一夜﹂以下,正明﹁第十門﹂中,﹁到彼華開,時節不同﹂。
七日之中,乃得見佛;雖見佛身,於眾相好,心不明了;於三七日後,乃了了見。聞眾音聲,皆演妙法。
六、從﹁七日之中﹂下至﹁皆演妙法﹂以來,正明﹁第十一門﹂中,﹁華開以後,得益不同﹂。
遊歷十方,供養諸佛,於諸佛前,聞甚深法。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
七、從﹁遊歷十方﹂下至﹁住歡喜地﹂以來,正明﹁他方得益﹂,亦名後益也。
是名上品下生者。
是名上輩生想,名第十四觀。
八、從﹁是名﹂以下,﹁總結﹂。
上來雖有八句不同,廣解上品下生竟。
讚云:
上輩上行上根人 求生淨土斷貪瞋
就行差別分三品 五門相續助三因
一日七日專精進 畢命乘臺出六塵
慶哉難逢今得遇 永證無為法性身
上來雖有三位不同,總解上輩一門之義竟。
十五、就﹁中輩觀﹂行善,文前總料簡,即為十一門:
㈠者總明告命。
㈡者正明辨定其位。
㈢者正明總舉有緣之類。
㈣者正明辨定三心,以為正因。
㈤者正明簡機,堪與不堪。
㈥者正明受法不同。
㈦者正明修業時節,延促有異。
㈧者正明迴所修行,願生彌陀佛國。
㈨者正明臨命終時,聖來迎接不同,去時遲疾。
㈩者正明到彼華開,遲疾不同。
㈯者正明華開以後,得益有異。
上來雖有十一門不同,廣料簡中輩三品竟。
次就﹁中品上生﹂位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八: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
一、從﹁佛告阿難﹂以下,﹁總明告命﹂。
中品上生者,
二、從﹁中品上生者﹂,正明﹁辨定其位﹂,即是﹁小乘根性上善凡夫人﹂也。
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
三、從﹁若有眾生﹂下至﹁無眾過患﹂以來,正明﹁第五、第六門﹂中,﹁受法不同﹂,即有其四:
㈠明簡機,堪與不堪。
㈡明受持小乘齋戒等。
㈢明小戒力微,不消五逆之罪。
㈣明雖持小戒等,不得有犯;設有餘愆,恆須改悔,必令清淨。此即合上第二戒善之福也。然修戒時,或是終身,或一年、一月、一日、一夜、一時等,此時亦不定;大意皆畢命為期,不得毀犯也。
以此善根,迴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
四、從﹁以此善根迴向﹂以下,正明﹁第八門﹂中,﹁迴所修業,向所求處﹂。
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繞,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讚歎出家,得離眾苦。行者見已,心大歡喜,自見己身,坐蓮華臺,長跪合掌,為佛作禮。未舉頭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五、從﹁臨命終時﹂下至﹁極樂世界﹂以來,正明﹁第九門﹂中,﹁終時聖來迎接不同,去時遲疾﹂,即有其六:
㈠明命延不久。
㈡明彌陀與比丘眾來,無有菩薩。由是小乘根性,還感小根之眾也。
㈢明佛放金光,照行者身。
㈣明佛為說法,又讚出家離多眾苦:種種俗緣、家業、王官、長征、遠防等。汝今出家,仰於四輩,萬事不憂,迥然自在,去住無障,為此得修道業,是故讚云﹁離眾苦﹂也。
㈤明行者既見聞已,不勝欣喜,即自見身已坐華臺,低頭禮佛。
㈥明行者低頭在此,舉頭已在彼國也。
蓮華尋開。
六、從﹁蓮華尋開﹂者,正明﹁第十門﹂中,﹁到彼華開,遲疾不同﹂。
當華敷時,聞眾音聲,讚歎四諦,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
七、從﹁當華敷時﹂下至﹁八解脫﹂以來,正明﹁第十一門﹂中,﹁華開以後,得益不同﹂,即有其三:
㈠明寶華尋發,此由戒行精強故也。
㈡明法音同讚四諦之德。
㈢明到彼聞說四諦,即獲羅漢之果。
言﹁羅漢﹂者:此云無生,亦云無著,因亡故無生,果喪故無著。
言﹁三明﹂者: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也。
言﹁八解脫﹂者:內有色、外觀色,一解脫;內無色、外觀色,二解脫;不淨相,三解脫;四空及滅盡,總成八也。
是名中品上生者。
八、從﹁是名﹂以下,﹁總結﹂。
上來雖有八句不同,廣解中品上生竟。
次就﹁中品中生﹂位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七:
中品中生者,
一、從﹁中品中生﹂者,﹁總舉行名,辨定其位﹂,即是﹁小乘下善凡夫人﹂也。
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齋;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
二、從﹁若有眾生﹂下至﹁威儀無缺﹂以來,正明﹁第五、六、七門﹂中,﹁簡機、時分、受法等不同﹂,即有其三:
㈠明受持八戒齋。
㈡明受持沙彌戒。
㈢明受持具足戒。
此三品戒,皆同一日一夜,清淨無犯,乃至輕罪,如犯極重之過,三業威儀,不令有失也。此即合上第二福。應知。
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三、從﹁以此功德﹂以下,正明﹁迴所修業,向所求處﹂。
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終時,見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放金色光,持七寶蓮華,至行者前。行者自聞,空中有聲,讚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隨順三世諸佛教故,我來迎汝。﹂行者自見,坐蓮華上;蓮華即合,生於西方,極樂世界,在寶池中。
四、從﹁戒香熏修﹂下至﹁七寶池中﹂以來,正明﹁第九門﹂中,﹁行者終時,聖來迎接,去時遲疾﹂,即有其八:
㈠明命延不久。
㈡明彌陀與諸比丘眾來。
㈢明佛放金光,照行者身。
㈣明比丘持華來現。
㈤明行者自見聞空聲等讚。
㈥明佛讚言:﹁汝深信佛語,隨順無疑,故來迎汝。﹂
㈦明既蒙佛讚,即見自坐華座,坐已華合。
㈧明華既合已,即入西方寶池之內。
經於七日,蓮華乃敷。
五、從﹁經於七日﹂以下,正明﹁第十門﹂中,﹁到彼華開,時節不同﹂。
華既敷已,開目合掌,讚歎世尊,聞法歡喜,得須陀洹;經半劫已,成阿羅漢。
六、從﹁華既敷已﹂下至﹁成羅漢﹂以來,正明﹁第十一門﹂中,﹁華開以後,得益不同﹂,即有其四:
㈠明華開見佛。
㈡明合掌讚佛。
㈢明聞法得於初果。
㈣明經半劫已,方成羅漢。
是名中品中生者。
七、從﹁是名﹂以下,﹁總結﹂。
上來雖有七句不同,廣解中品中生竟。
次就﹁中品下生﹂位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七:
中品下生者,
一、從﹁中品下生﹂以下,正明﹁總舉行名,辨定其位﹂,即是﹁世善上福凡夫人﹂也。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慈。
二、從﹁若有善男子﹂下至﹁行世仁慈﹂以來,正明﹁第五、第六門﹂中,﹁簡機、受法不同﹂,即有其四:
㈠明簡機。
㈡明孝養父母,奉順六親。即合上初福第一、第二句。
㈢明此人性調柔善,不簡自他,見物遭苦,起於慈敬。
㈣正明此品之人,不曾見聞佛法,亦不解悕求,但自行孝養也。應知。
此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願。
三、從﹁此人命欲終時﹂下至﹁四十八願﹂以來,正明﹁第八門﹂中,﹁臨終遇逢佛法,時節分齊﹂。
聞此事已,尋即命終。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
四、從﹁聞此事已﹂下至﹁極樂世界﹂以來,正明﹁第九門﹂中,﹁得生之益,去時遲疾﹂也。
經七日已,
五、從﹁生經七日﹂者,正明﹁第十門﹂中,﹁到彼華開不開為異﹂。
遇觀世音及大勢至,聞法歡喜,得須陀洹;過一小劫,成阿羅漢。
六、從﹁遇觀世音﹂下至﹁成羅漢﹂以來,正明﹁第十一門﹂中,﹁華開以後,得益不同﹂,即有其三:
㈠明逕時以後,得遇觀音、大勢。
㈡明既逢二聖,得聞妙法。
㈢明逕一小劫以後,始悟羅漢也。
是名中品下生者。
是名中輩生想,名第十五觀。
七、從﹁是名﹂以下,﹁總結﹂。
上來雖有七句不同,廣解中品下生竟。
讚云:
中輩中行中根人 一日齋戒處金蓮
孝養父母教迴向 為說西方快樂因
佛與聲聞眾來取 直到彌陀華座邊
百寶華籠經七日 三品蓮開證小真
上來雖有三位不同,總解中輩一門之義竟。
十六、就﹁下輩觀﹂善惡二行,文前料簡,即為十一門:
㈠者總明告命。
㈡者辨定其位。
㈢者總舉有緣生類。
㈣者辨定三心,以為正因。
㈤者簡機,堪與不堪。
㈥者明受苦樂二法不同。
㈦者明修業時節,延促有異。
㈧者明迴所修行,向所求處。
㈨者明臨終時,聖來迎接不同,去時遲疾。
㈩者明到彼華開,遲疾不同。
㈯者明華開以後,得益有異。
上來雖有十一門不同,總料簡下輩三位竟。
次就﹁下品上生﹂位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九: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
一、從﹁佛告阿難﹂以下,正明﹁告命﹂。
下品上生者,
二、從﹁下品上生﹂者,正明﹁辨定其位﹂,即是﹁造十惡輕罪凡夫人﹂也。
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
三、從﹁或有眾生﹂下至﹁無有慚愧﹂以來,正明﹁第五門﹂中﹁簡機,舉出一生以來,造惡輕重之相﹂,即有其五:
㈠明總舉造惡之機。
㈡明造作眾惡。
㈢明雖作眾罪,於諸大乘,不生誹謗。
㈣明重牒造惡之人,非智者之類也。
㈤明此等愚人,雖造眾罪,總不生愧心。
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
四、從﹁命欲終時﹂下至﹁生死之罪﹂以來,正明﹁造惡人等,臨終遇善聞法﹂,即有其六:
㈠明命延不久。
㈡明忽遇往生善知識。
㈢明善人為讚眾經。
㈣明已聞經功力,除罪千劫。
㈤明智者轉教,稱念彌陀之號。
㈥明以稱彌陀名故,除罪五百萬劫。
問曰:何故聞經十二部,但除罪千劫;稱佛一聲,即除罪五百萬劫者,何意也?
答曰:造罪之人障重,加以死苦來逼,善人雖說多經,餐受之心浮散,由心散故,除罪稍輕。又佛名是一,即能攝散以住心,復教令正念稱名,由心重故,即能除罪多劫也。
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至行者前,讚言:﹁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作是語已,行者即見,化佛光明,遍滿其室;見已歡喜,即便命終。乘寶蓮華,隨化佛後,生寶池中。
五、從﹁爾時彼佛﹂下至﹁生寶池中﹂以來,正明﹁第九門﹂中,﹁終時化眾來迎,去時遲疾﹂,即有其六:
㈠明行者正稱名時,彼彌陀即遣化眾,應聲來現。
㈡明化眾既已身現,即同讚行人。
㈢明所聞化讚,但述﹁稱佛之功,我來迎汝﹂,不論聞經之事。然望佛願意者,唯勸正念稱名,往生義疾,不同雜散之業。如此經及諸部中,處處廣歎,勸令稱名,將為要益也。應知。
㈣明既蒙化眾告及,即見光明遍室。
㈤明既蒙光照,報命尋終。
㈥明乘華從佛,生寶池中。
經七七日,蓮華乃敷。
六、從﹁經七七日﹂以下,正明﹁第十門﹂中,﹁到彼華開,遲疾不同﹂。
當華敷時,大悲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放大光明,住其人前,為說甚深十二部經。聞已信解,發無上道心。經十小劫,具百法明門,得入初地。
七、從﹁當華敷時﹂下至﹁得入初地﹂以來,正明﹁第十一門﹂中,﹁華開以後,得益有異﹂,即有其五:
㈠明觀音等,先放神光。
㈡明身赴行者寶華之側。
㈢明為說前生所聞之教。
㈣明行者聞已,領解發心。
㈤明遠逕多劫,證臨百法之位也。
是名下品上生者。
八、從﹁是名﹂以下,﹁總結﹂。
得聞佛名、法名,及聞僧名,聞三寶名,即得往生。
九、從﹁得聞佛名﹂以下,﹁重舉行者之益,非但念佛獨得往生,法、僧通念亦得去也﹂。
上來雖有九句不同,廣解下品上生竟。
次就﹁下品中生﹂位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七: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
一、從﹁佛告阿難﹂以下,﹁總明告命﹂。
下品中生者,
二、從﹁下品中生﹂者,正明﹁辨定其位﹂,即是﹁破戒次罪凡夫人﹂也。
或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盜現前僧物,不淨說法,無有慚愧,以諸惡業,而自莊嚴。如此罪人,以惡業故,應墮地獄。
三、從﹁或有眾生﹂下至﹁應墮地獄﹂以來,正明﹁第五、第六門﹂中,﹁簡機造業﹂,即有其七:
㈠明總舉造惡之機。
㈡明多犯諸戒。
㈢明偷盜僧物。
㈣明邪命說法。
㈤明總無愧心。
㈥明兼造眾罪,內心發惡,外即身口為惡,既自身不善,又見者皆憎,故云諸惡心自莊嚴也。
㈦明驗斯罪狀,定入地獄。
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遇善知識,以大慈悲,即為讚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廣讚彼佛,光明神力,亦讚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此人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地獄猛火,化為清涼風,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如一念頃,即得往生。
四、從﹁命欲終時﹂下至﹁即得往生﹂以來,正明﹁第九門﹂中,﹁終時善惡來迎﹂,即有其九:
㈠明罪人命延不久。
㈡明獄火來現。
㈢明正火現時,遇善知識。
㈣明善人為說,彌陀功德。
㈤明罪人既聞,彌陀名號,即除罪多劫。
㈥明既蒙罪滅,火變為風。
㈦明天華隨風來應,羅列目前。
㈧明化眾來迎。
㈨明去時遲疾。
七寶池中,蓮華之內,經於六劫。
五、從﹁七寶池中﹂下至﹁六劫﹂以來,正明﹁第十門﹂中,﹁到彼華開,時節不同﹂。
蓮華乃敷,觀世音、大勢至,以梵音聲,安慰彼人,為說大乘,甚深經典;聞此法已,應時即發,無上道心。
六、從﹁蓮華乃敷﹂下至﹁發無上道心﹂以來,正明﹁第十一門﹂中,﹁華開以後,得益有異﹂,即有其三:
㈠明華既開已,觀音等,梵聲安慰。
㈡明為說甚深妙典。
㈢明行者領解發心。
是名下品中生者。
七、從﹁是名﹂以下,﹁總結﹂。
上來雖有七句不同,廣解下品中生竟。
次就﹁下品下生﹂位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七: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
一、從﹁佛告阿難﹂以下,﹁總明告命﹂。
下品下生者,
二、從﹁下品下生﹂者,正明﹁辨定其位﹂,即是﹁具造五逆等重罪凡夫人﹂也。
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
三、從﹁或有眾生﹂下至﹁受苦無窮﹂以來,正明﹁第五、第六門﹂中,﹁簡機造惡輕重之相﹂,即有其七:
㈠明造惡之機。
㈡明總舉不善之名。
㈢明簡罪輕重。
㈣明總結眾惡,非智人之業。
㈤明造惡既多,罪亦非輕。
㈥明非業不受其報,非因不受其果;因業既非是樂,果報焉能不苦也!
㈦明造惡之因既具,酬報之劫未窮。
問曰:如四十八願中,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不得往生。今此︽觀經︾下品下生中,簡謗法,攝五逆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義仰就抑止門中解。如四十八願中,除謗法、五逆者,然此之二業,其障極重,眾生若造,直入阿鼻,歷劫周慞,無由可出。但如來恐其造斯二過,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攝也。又下品下生中,取五逆、除謗法者,其五逆已作,不可捨令流轉,還發大悲,攝取往生。然謗法之罪未為,又止言:﹁若起謗法,即不得生﹂,此就未造業而解也;若造,還攝得生。雖得生彼,華合逕於多劫。此等罪人,在華內時,有三種障:㈠者不得見佛及諸聖眾。㈡者不得聽聞正法。㈢者不得歷事供養。除此以外,更無諸苦。︽經︾云:﹁猶如比丘,入三禪之樂﹂也。應知。雖在華中多劫不開,可不勝阿鼻地獄之中,長時永劫受諸苦痛也。此義就抑止門解竟。
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四、從﹁如此愚人﹂下至﹁生死之罪﹂以來,正明﹁聞法念佛,得蒙現益﹂,即有其十:
㈠明重牒造惡之人。
㈡明命延不久。
㈢明臨終遇善知識。
㈣明善人安慰,教令念佛。
㈤明罪人死苦來逼,無由得念佛名。
㈥明善友知苦失念,轉教口稱彌陀名號。
㈦明念數多少,聲聲無間。
㈧明除罪多劫。
㈨明臨終正念,即有金華來應。
㈩明去時遲疾,直到所歸之國。
於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
五、從﹁於蓮華中,滿十二大劫﹂以下,正明﹁第十門﹂中,﹁到彼華開,遲疾不同﹂。
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為其廣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
六、從﹁觀音大勢﹂下至﹁發菩提心﹂以來,正明﹁第十一門﹂中,﹁華開以後,得益有異﹂,即有其三:
㈠明二聖為宣,甚深妙法。
㈡明除罪歡喜。
㈢明後發勝心。
是名下品下生者。
是名下輩生想,名第十六觀。
七、從﹁是名﹂以下,總結。
上來雖有七句不同,廣解下品下生竟。
讚云:
下輩下行下根人 十惡五逆等貪瞋
四重偷僧謗正法 未曾慚愧悔前愆
終時苦相如雲集 地獄猛火罪人前
忽遇往生善知識 急勸專稱彼佛名
化佛菩薩尋聲到 一念傾心入寶蓮
三華障重開多劫 於時始發菩提因
上來雖有三位不同,總解下輩一門之義竟。
前明十三觀以為定善,即是韋提致請,如來已答。後明三福九品,名為散善,是佛自說。雖有定散兩門有異,總解正宗分竟。
三、就﹁得益分﹂中,亦先舉、次辨,即有其七:
說是語時,
初、言﹁說是語﹂者,正明﹁總牒前文,生後得益﹂之相。
韋提希與五百侍女,聞佛所說。
二、從﹁韋提﹂以下,正明﹁能聞法人﹂。
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
三、從﹁應時即見極樂﹂以下,正明﹁夫人等,於上光臺中,見極樂之相﹂。
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歎未曾有,豁然大悟,逮無生忍。
四、從﹁得見佛身,及二菩薩﹂以下,正明﹁夫人於第七觀初,見無量壽佛時,即得無生之益﹂。
五百侍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生彼國。
五、從﹁侍女﹂以下,正明﹁睹斯勝相,各發無上之心,求生淨土﹂。
世尊悉記,皆當往生,生彼國已,獲得諸佛,現前三昧。
六、從﹁世尊悉記﹂以下,正明﹁侍女得蒙尊記,皆生彼國,即獲現前三昧﹂。
無量諸天,發無上道心。
七、從﹁無量諸天﹂以下,正明前厭苦緣中,釋、梵、護世諸天等,從佛王宮,臨空聽法:或見釋迦毫光轉變,或見彌陀金色靈儀,或聞九品往生殊異,或聞定散兩門俱攝,或聞善惡之行齊歸,或聞西方淨土對目非遠,或聞一生專精決志,永與生死分流。﹁此等諸天,既聞如來,廣說稀奇之益,各發無上之心﹂。
斯乃佛是聖中之極,發語成經,凡惑之類蒙餐,能使聞之獲益。
上來雖有七句不同,廣解得益分竟。
四、次明﹁流通分﹂,於中有二:
㈠明王宮流通。
㈡明耆闍流通。
今先就王宮流通分中,即有其七:
爾時阿難,即從座起,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此法之要,當云何受持?
一、從﹁爾時阿難﹂以下,正明﹁請發之由﹂。
佛告阿難:此經名︽觀極樂國土、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亦名︽淨除業障、生諸佛前︾。
二、從﹁佛告阿難﹂以下,正明如來﹁雙標依正,以立經名﹂;又能依經起行,三障之雲自卷。﹁答前初問云何名此經﹂一句。
汝當受持,無令忘失。
三、從﹁汝當受持﹂以下,﹁答前後問云何受持﹂一句。
行此三昧者,現身得見,無量壽佛及二大士。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聞佛名,二菩薩名,除無量劫生死之罪,何況憶念。
四、從﹁行此三昧者﹂下至﹁何況憶念﹂以來,正明﹁比較顯勝,勸人奉行﹂,即有其四:
㈠明總標定善,以立三昧之名。
㈡明依觀修行,即見三身之益。
㈢明重舉能行教之機。
㈣正明比較顯勝,但聞三身之號,尚滅多劫罪愆,何況正念歸依,而不獲證也。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五、從﹁若念佛者﹂下至﹁生諸佛家﹂以來,﹁正顯念佛三昧,功能超絕,實非雜善,得為比類﹂,即有其五:
㈠明專念彌陀佛名。
㈡明指讚能念之人。
㈢明若能相續念佛者,此人甚為稀有,更無物可以方之,故引芬陀利為喻。
言﹁芬陀利﹂者,名人中好華,亦名稀有華,亦名人中上上華,亦名人中妙好華;此華相傳名蔡華是。
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希有人,人中最勝人也。
㈣明專念彌陀名者,即觀音、勢至,常隨影護,亦如親友知識也。
㈤明今生既蒙此益,捨命即入諸佛之家,即淨土是也。到彼長時聞法,歷事供養,因圓果滿,道場之座豈賒!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六、從﹁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以下,正明﹁付囑彌陀名號,流通於遐代﹂。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佛說此語時,尊者目犍連,尊者阿難,及韋提希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七、從﹁佛說此語時﹂以下,正明﹁能請、能傳等,聞所未聞,見所未見,遇餐甘露,喜躍無以自勝﹂也。
上來雖有七句不同,廣解王宮流通分竟。
五、就﹁耆闍會﹂中,亦有其三:
爾時世尊,足步虛空,還耆闍崛山。
一、從﹁爾時世尊﹂以下,明﹁耆闍序分﹂。
爾時阿難,廣為大眾,說如上事。
二、從﹁爾時阿難﹂以下,明﹁耆闍正宗分﹂。
無量諸天,及龍、夜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禮佛而退。
三、從﹁無量諸天﹂以下,明﹁耆闍流通分﹂。
上來雖有三義不同,總明耆闍分竟。
初、從﹁如是我聞﹂下至﹁云何見極樂世界﹂以來,明﹁序分﹂。
二、從﹁日觀﹂下至﹁下品下生﹂以來,明﹁正宗分﹂。
三、從﹁說是語時﹂下至﹁諸天發心﹂以來,明﹁得益分﹂。
四、從﹁爾時阿難﹂下至﹁韋提等歡喜﹂以來,明﹁王宮流通分﹂。
五、從﹁爾時世尊﹂下至﹁作禮而退﹂以來,總明﹁耆闍分﹂。
上來雖有五分不同,總解︽觀經︾一部文義竟。
竊以真宗叵遇,淨土之要難逢,欲使五趣齊生,是以勸聞於後代。但如來神力,轉變無方,隱顯隨機,王宮密化。於是耆闍聖眾,小智懷疑;佛後還山,弗窺委況。於時阿難為宣王宮之化,定散兩門。異眾因此同聞,莫不奉行而頂戴。
敬白一切有緣知識等:余既是生死凡夫,智慧淺短。然佛教幽微,不敢輒生異解,遂即標心結願,請求靈驗,方可造心。
南無歸命盡虛空遍法界一切三寶,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觀音、勢至,彼土諸菩薩大海眾,及一切莊嚴相等。
某今欲出此︽觀經︾要義,楷定古今。若稱三世諸佛、釋迦佛、阿彌陀佛等大悲願意者,願於夢中,得見如上所願一切境界諸相。
於佛像前結願已,日別誦︽阿彌陀經︾三遍,念阿彌陀佛三萬遍,至心發願。
即於當夜,見西方空中,如上諸相境界,悉皆顯現。雜色寶山,百重千重。種種光明,下照於地,地如金色。中有諸佛菩薩,或坐或立,或語或默,或動身手,或住不動者。
既見此相,合掌立觀,量久乃覺。覺已不勝欣喜,於即條錄義門。
自此以後,每夜夢中,常有一僧而來,指授玄義科文。既了,更不復見。
後時脫本竟已,復更至心,要期七日,日別誦︽阿彌陀經︾十遍,念阿彌陀佛三萬遍,初夜後夜,觀想彼佛國土莊嚴等相,誠心歸命,一如上法。
當夜即見,三具磑輪,道邊獨轉。忽有一人,乘白駱駝,來前見勸:﹁師當努力,決定往生,莫作退轉;此界穢惡多苦,不勞貪樂。﹂答言:﹁大蒙賢者,好心視誨,某畢命為期,不敢生於懈慢之心。﹂云云。
第二夜,見阿彌陀佛,身真金色,在七寶樹下,金蓮華上坐。十僧圍遶,亦各坐一寶樹下。佛樹上,乃有天衣掛繞。正面向西,合掌
坐觀。
第三夜,見兩幢杆,極大高顯,幢懸五色,道路縱橫,人觀無礙。
既得此相已,即便休止,不至七日。
上來所有靈相者,本心為物,不為己身。既蒙此相,不敢隱藏,謹以申呈義後,被聞於末代。
願使:含靈聞之生信,有識睹者西歸。以此功德,迴施眾生,悉發菩提心,慈心相向,佛眼相看,菩提眷屬,作真善知識,同歸淨國,共成佛道。
此義已請證定竟,一句一字,不可加減,欲寫者一如經法。應知。
觀經正宗分散善義 卷第四
觀 念 法 門
︽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一卷
比丘 善導 集記
依︽觀經︾明﹁觀佛三昧法﹂一
依︽般舟經︾明﹁念佛三昧法﹂二
依︽經︾明﹁入道場念佛三昧法﹂三
依︽經︾明﹁道場內懺悔發願法﹂四
依︽觀經︾明﹁觀佛三昧法﹂。出︽觀經︾、︽觀佛三昧海經︾
觀阿彌陀佛,真金色身,圓光徹照,端正無比。
行者等,一切時、處、晝、夜,常作此想;行、住、坐、臥亦作此想。每常住意向西,及彼聖眾一切雜寶莊嚴等相,如對目前。應知。
又行者若欲坐,先須結跏趺坐。左足安右髀上與外齊,右足安左髀上與外齊。右手安左手掌中,二大指面相合。次端身正坐,合口閉眼,似開不開,似合不合。
即以心眼先從佛頂上螺髻觀之。頭皮作金色,髮作紺青色。一髮一螺,卷在頭上。頭骨作雪色,內外明徹,腦如玻璃色。
次想腦有十四脈,一一脈有十四道光,從髮根孔出外,繞髮螺七匝,還從毛端孔中入。
次想前光,從二眉毛根孔中出向外。
次想額廣平正相。
次想眉高而長相,由如初月。
次想眉間白毫相,卷在眉間,其毛白,外實內虛,出金色光,從毛端而出,直照自身來。如︽觀佛三昧經︾︵卷二意︶說:﹁若有人,一須臾頃,觀白毫相,若見若不見,即除卻九十六億那由他恒河沙微塵數劫生死重罪。﹂常作此想,太除障滅罪;又得無量功德,諸佛歡喜。
次想二眼廣長,黑白分明,光明徹照。
次想鼻修高直,如鑄金鋌。
次想面部平滿,無有唱唊。
次想耳輪垂腄,孔有七毛,光從毛內出,遍照佛身。
次想唇色赤好,光明潤澤。
次想齒白齊密,白如珂月,內外映徹。
次想舌薄廣長柔軟。舌根下有二道,津液注入咽筒,直入心王。佛心如紅蓮華,開而不開,合而不合。有八萬四千葉,葉葉相重,一一葉有八萬四千脈,一一脈有八萬四千光,一一光作百寶蓮華。一一華上有一十地菩薩,身皆金色,手持香華,供養心王;異口同音,歌讚心王。行者等作此想時,除滅罪障,得無量功德,諸佛、菩薩歡喜,天神、鬼神歡喜。
又抽心向上,次想咽項圓相,二肩圓相。
次想兩臂﹝月+庸﹞圓相。
次想二手掌平滿,千輻輪相,十指纖長,指間網縵相,甲作赤銅色相。
又抽心向上,次想佛胸前平滿相,萬德之字朗然。
次想腹平不現相。
次想臍圓孔深相,光明內外常照。
次想陰藏相,平滿由如十五日夜月,亦如腹背,平處無別。佛言:﹁若有男子、女人,多貪欲色者,即想如來陰馬藏相,欲心即止,罪障除滅,得無量功德,諸佛歡喜,天神、鬼神好心影護,長命安樂,永無病痛。﹂
次想兩髀膝,膝骨圓滿。
次想二脛,如鹿王膊。
次想二足跟,如象王鼻。
次想二足趺高,如龜王背。
次想足十指長,指間有網縵,甲作赤銅色。
次想佛結跏趺坐相,左足安右髀上與外齊,右足安左髀上與外齊。
次想二足下平,有千輻輪相,輻輞具足,皆有光明,遍照十方剎。
從頂上下至足千輻輪相以來,名為具足觀佛色身莊嚴功德,是名順觀。
又次想華座法。次想華臺相。次想華葉,葉葉相重,八萬四千重。一一葉上想有百億寶王莊嚴,一一寶中,有八萬四千光明,上照佛身。次想寶華,莖八面,一一方面,百千眾寶莊嚴,放大光明,上下俱照。
次想華莖,下依寶地,地上眾寶,皆放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照佛身,及照十方六道。亦想一切光明,照觸行者自身來。作此想時,除滅罪障,得無量功德,諸佛、菩薩歡喜,天神、鬼神亦喜,日夜隨身影護行者,行住坐臥,常得安穩;長命富樂,永無病痛。
准佛教,得見淨土中事,若見但自知;不得向人說,即大有罪,橫招惡病短命之報。若順教門者,臨命終時,上品往生阿彌陀佛國。
如是上下依前,十六遍觀;然後住心向眉間白毫,極須捉心令正,更不得雜亂,即失定心,三昧難成。應知。
是名觀佛三昧觀法,一切時中,常迴生淨土。但依︽觀經︾十三觀安心,必得不疑。
又白行者:欲生淨土,唯須持戒、念佛、誦︽彌陀經︾。日別十五遍,二年得一萬;日別三十遍,一年一萬。日別念一萬遍佛,亦須依時禮讚淨土莊嚴事。大須精進,或得三萬、六萬、十萬者,皆是上品上生人。自餘功德,盡迴往生。應知。
以前明觀佛三昧法。
︽般舟三昧經︾〈請問品〉明七日七夜入道場﹁念佛三昧法﹂。出︽般舟三昧經︾︵一卷本意︶
﹁佛告跋陀和:有三昧,名﹃十方諸佛悉在前立﹄。能行是法,汝之所問,悉可得也。跋陀和白佛:願為說之,多所過度,安穩十方;為諸眾生,現大明相。佛告跋陀和:有三昧,名﹃定意﹄。學者常當守習持,不得復隨餘法,功德中最第一。﹂
次〈行品〉︵一卷本︽般舟經︾意︶云:﹁佛告跋陀和菩薩:欲疾得是定者,常立大信,如法行之,則可得也。勿有疑想,如毛髮許。是定意法,名為﹃菩薩超眾行﹄。
立一念 信是法 隨所聞 念其方
宜一念 斷諸想 立定信 勿狐疑
精進行 勿懈怠 勿起想 有與無
勿念進 勿念退 勿念前 勿念後
勿念左 勿念右 勿念無 勿念有
勿念遠 勿念近 勿念痛 勿念癢
勿念饑 勿念渴 勿念寒 勿念熱
勿念苦 勿念樂 勿念生 勿念老
勿念病 勿念死 勿念命 勿念壽
勿念貧 勿念富 勿念貴 勿念賤
勿念色 勿念欲 勿念小 勿念大
勿念長 勿念短 勿念好 勿念醜
勿念惡 勿念善 勿念瞋 勿念喜
勿念坐 勿念起 勿念行 勿念止
勿念經 勿念法 勿念是 勿念非
勿念捨 勿念取 勿念想 勿念識
勿念斷 勿念著 勿念空 勿念實
勿念輕 勿念重 勿念難 勿念易
勿念深 勿念淺 勿念廣 勿念狹
勿念父 勿念母 勿念妻 勿念子
勿念親 勿念疏 勿念憎 勿念愛
勿念得 勿念失 勿念成 勿念敗
勿念清 勿念濁 斷諸念 一期念
意勿亂 常精進 勿歲計 勿日倦
立一念 勿中忽 除睡眠 精其意
常獨處 勿聚會 避惡人 近善友
親明師 視如佛 執其志 常柔弱
觀平等 於一切 避鄉里 遠親族
棄愛欲 履清淨 行無為 斷諸欲
捨亂意 習定行 學文慧 必如禪
除三穢 去六入 絕淫色 離眾愛
勿貪財 多蓄積 食知足 勿貪味
眾生命 慎勿食 衣如法 勿綺飾
勿調戲 勿憍慢 勿自大 勿貢高
若說經 當如法 了身本 由如幻
勿受陰 勿入界 陰如賊 四如蛇
為無常 為恍忽 無常主 了本無
因緣會 因緣散 悉了是 知本無
加慈哀 於一切 施貧窮 濟不還
是為定 菩薩行 至要慧 超眾行
佛告跋陀和:持是行法,便得三昧,現在諸佛,悉在前立。
其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如法修行,持戒完具,獨一處止。念西方阿彌陀佛,今現在彼,隨所聞當念。去此十萬億佛剎,其國名須摩提;一心念之。一日一夜,若七日七夜,過七日以後見之。譬如人夢中所見,不知晝夜,亦不知內外;不由在冥中,有所蔽礙故不見。跋陀和!四眾常作是念時,諸佛境界中,諸大山、須彌山,其有幽冥之處,悉為開避,無所蔽礙。是四眾不持天眼徹視,不持天耳徹聽,不持神足到其佛剎,不於此間終生彼間,便於此坐見之。
佛言:四眾於此間國土,念阿彌陀佛,專念故得見之。即問:﹃持何法得生此國?﹄阿彌陀佛報言:﹃欲來生者,當念我名,莫有休息,即得來生。﹄佛言:專念故得往生。常念佛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巨億光明徹照,端正無比,在菩薩僧中說法;莫壞色。何以故?不壞色故,由念佛色身故,得是三昧。﹂
以上明念佛三昧法。
欲﹁入三昧道場﹂時,一依佛教方法。
先須料理道場,安置尊像,香湯掃灑。若無佛堂,有淨房亦得,掃灑如法,取一佛像,西壁安置。
行者等,從月一日至八日,或從八日至十五日,或從十五日至二十三日,或從二十三日至三十日,月別四時佳。
行者等,自量家業輕重,於此時中,入淨行道。若一日乃至七日,盡須淨衣,鞋靺亦須新淨。七日之中,皆須一食長齋。軟餅、粗飯,隨時醬菜,儉素節量。
於道場中,晝夜束心,相續專心,念阿彌陀佛;心與聲相續,唯坐唯立。七日之間,不得睡眠,亦不須依時禮佛、誦經,數珠亦不須捉;但知合掌念佛,念念作見佛想。
佛言:﹁想念阿彌陀佛,真金色身,光明徹照,端正無比,在心眼前。﹂正念佛時,若立即立念一萬、二萬,若坐即坐念一萬、二萬。於道場內不得交頭竊語。
晝夜或三時、六時,表白諸佛,一切賢聖,天曹、地府,一切業道,發露懺悔,一生以來,身口意業,所造眾罪。事依實懺悔竟,還依法念佛。所見境界,不得輒說;善者自知,惡者懺悔。
酒、肉、五辛,誓發願手不捉、口不吃;若違此語,即願身口,俱著惡瘡。或願誦︽阿彌陀經︾滿十萬遍,日別念佛一萬遍;誦經日別十五遍,或誦二十遍、三十遍,任力多少;誓生淨土,願佛攝受。
又行者等,若病不病,欲命終時,一依上念佛三昧法。正當身心,迴面向西,心亦專注,觀想阿彌陀佛;心口相應,聲聲莫絕;決定作往生想,華臺聖眾來迎接想。病人若見前境,即向看病人說。既聞說已,即依說錄記。又病人若不能語者,看病人必須數數問病人見何境界。若說罪相,傍人即為念佛,助同懺悔,必令罪滅。若得罪滅,華臺聖眾,應念現前,准前鈔記。
又行者等,眷屬六親,若來看病,勿令有食酒、肉、五辛人;若有,必不得向病人邊;即失正念,鬼神交亂,病人狂死,墮三惡道。願行者等,好自謹慎,奉持佛教,同作見佛因緣。
以前是入道場及看病人法用。
依︽經︾明〈五種增上緣義〉一卷
依︽無量壽經︾一
依︽十六觀經︾二
依︽四紙阿彌陀經︾三
依︽般舟三昧經︾四
依︽十往生經︾五
依︽淨土三昧經︾六
謹依釋迦佛教,︽六部往生經︾等,顯明稱念阿彌陀佛,願生淨土者,現生即得延年轉壽,不遭九橫之難。一一具如下五緣義中說。
問曰:佛勸一切眾生,發菩提心,願生西方阿彌陀佛國;又勸造阿彌陀像,稱揚禮拜,香華供養,日夜觀想不絕;又勸專念彌陀佛名,一萬、二萬、三萬、五萬,乃至十萬者;或勸誦︽彌陀經︾,十五、二十、三十、五十,乃至一百,滿十萬遍者;現生得何功德?百年捨報以後,有何利益?得生淨土以否?
答曰:現生及捨報,決定有大功德利益。准依佛教,顯明﹁五種增上利益因緣﹂:
一者﹁滅罪﹂增上緣。
二者﹁護念得長命﹂增上緣。
三者﹁見佛﹂增上緣。
四者﹁攝生﹂增上緣。
五者﹁證生﹂增上緣。
1言﹁滅罪增上緣﹂者:
即如︽觀經︾下品上生人:一生具造十惡重罪。其人得病欲死,遇善知識,教稱彌陀佛一聲,即除滅五十億劫生死重罪。即是現生滅罪增上緣。
又如下品中生人:一生具造佛法中罪,破齋破戒,食用佛法僧物,不生慚愧。其人得病欲死,地獄眾火,一時俱至,遇善知識,為說彌陀佛身相功德、國土莊嚴。罪人聞已,即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地獄即滅。亦是現生滅罪增上緣。
又如下品下生人:一生具造五逆極重之罪,經歷地獄,受苦無窮。罪人得病欲死,遇善知識,教稱彌陀佛名十聲,於聲聲中,除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此亦是現生滅罪增上緣。
又若有人,依︽觀經︾等畫造淨土莊嚴變,日夜觀想寶地者,現生念念除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又依︽經︾畫變,觀想寶樹、寶池、寶樓莊嚴者,現生除滅無量億阿僧祇劫生死之罪。
又依華座莊嚴觀,日夜觀想者,現生念念除滅五十億劫生死之罪。
又依︽經︾觀想像觀、真身觀、觀音、勢至等觀,現生於念念中,除滅無量億劫生死之罪。
如上所引,並是現生滅罪增上緣。
2又言﹁護念增上緣﹂者:
即如第十二觀中說云:﹁若有人,一切時處,日夜至心,觀想彌陀淨土、二報莊嚴,若見、不見,無量壽佛,化作無數化佛;觀音、大勢至,亦作無數化身;常來至此,行人之所。﹂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又如︽觀經︾下文︵意︶:﹁若有人,至心常念阿彌陀佛,及二菩薩,觀音、勢至常與行人作勝友知識,隨逐影護。﹂此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又如第九真身觀說云:﹁彌陀佛金色身,毫相光明,遍照十方眾生;身毛孔光亦遍照眾生;圓光亦遍照眾生;八萬四千相好等光,亦遍照眾生。又如前身相等光,一一遍照,十方世界,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捨;總不論照攝餘雜業行者。﹂此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又如︽十往生經︾︵意︶說:﹁佛告山海慧菩薩及以阿難:若有人,專念西方阿彌陀佛,願往生者,我從今已去,常使二十五菩薩,影護行者;不令惡鬼、惡神惱亂行者,日夜常得安穩。﹂此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又如︽彌陀經︾︵意︶說:﹁若有男子、女人,七日七夜,及盡一生,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此人常得六方恒河沙等佛共來護念,故名︽護念經︾。﹂︽護念經︾意者:亦不令諸惡鬼神得便,亦無橫病、橫死、橫有厄難,一切災障,自然消散;除不至心。此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又如︽般舟三昧經︾〈行品〉︵一卷本意︶中說云:﹁佛告跋陀和:若有人,七日七夜在道場內,捨諸緣事,除去睡臥,一心專念,阿彌陀佛,真金色身;或一日、三日、七日,或二七日,五、六、七七日,或至百日,或盡一生,至心觀佛,及口稱、心念者,佛即攝受。既蒙攝受,定知罪滅,得生淨土。佛言:若人專行此念彌陀佛三昧者,常得一切諸天,及四天大王、龍神八部,隨逐影護,愛樂相見;永無諸惡鬼神、災障厄難,橫加惱亂。﹂具如〈護持品〉中說。此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又依︽灌頂經︾第三卷︵意︶說云:﹁若人受持三歸、五戒者,佛敕天帝:汝差天神六十一人,日夜年月,隨逐守護,受戒之人;勿令獲諸惡鬼神,橫相惱害。﹂此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又如︽淨度三昧經︾說云:﹁佛告瓶沙大王:若有男子、女人,於月月六齋日及八王日,向天曹、地府,一切業道,數數首過,受持齋戒者,佛敕六欲天王,各差二十五善神,常來隨逐守護持戒之人;亦不令有諸惡鬼神,橫來惱害,亦無橫病、死亡、災障,常得安穩。﹂此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又白諸行者:但欲今生,日夜相續,專念彌陀佛,專誦︽彌陀經︾,稱揚禮讚淨土聖眾莊嚴願生者:日別誦經十五遍,二十、三十遍以上者,或誦四十、五十、百遍以上者,願滿十萬遍;又稱揚禮讚彌陀淨土、依正二報莊嚴;又除入三昧道場,日別念彌陀佛一萬,畢命相續者,即蒙彌陀加念,得除罪障;又蒙佛與聖眾,常來護念;既蒙護念,即得延年轉壽,長命安樂。因緣一一具如︽譬喻經︾、︽惟無三昧經︾、︽淨度三昧經︾等說。此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3又言﹁見佛三昧增上緣﹂者:
即如︽觀經︾︵意︶說云:﹁摩竭提國王夫人,名韋提希,每在宮內,願常見佛,遙向耆闍崛山,悲泣敬禮。佛遙知念,即於耆山沒,王宮出現。夫人已舉頭,即見世尊,身紫金色,坐寶蓮華;目連、阿難,立侍左右,釋、梵臨空,散華供養。夫人見佛,舉身投地,號泣向佛,求哀懺悔:唯願如來,教我觀於清淨業處。﹂
又如此︽經︾證,非直夫人心至見佛,亦與未來凡夫起教;但使有心願見者,一依夫人,至心憶佛,定見無疑。此即是彌陀佛,三念願力外加故,得令見佛。
言﹁三力﹂者:即如︽般舟三昧經︾說云:一者以大誓願力加念,故得見佛。二者以三昧定力加念,故得見佛。三者以本功德力加念,故得見佛。以下見佛緣中,例同此義。故名見佛三昧增上緣。
問曰:夫人福力強勝,蒙佛加念故見佛;末法眾生,罪愆深重,何由得與夫人同例?又此義者甚深廣大,一一具引佛經,以為明證。
答曰:佛是三達聖人,六通無障,觀機備教,不擇淺深;但使歸誠,何疑不見。
即如︽觀經︾下說云︵意︶:﹁佛讚韋提,快問此事!阿難受持,廣為多眾,宣說佛語。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以佛願力故,見彼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又以此︽經︾證,亦是彌陀佛三力外加,故得見佛。故名見佛淨土三昧增上緣。
又如下︽經︾︵︽觀經︾意︶云:﹁佛告韋提:汝是凡夫,心想又劣,不能遠見。致使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等見。夫人白佛言:我今因佛力故見彼國土。若佛滅後,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得見,極樂世界?佛即告言:韋提!汝及眾生,專心計念,想於西方,琉璃地下,一切寶幢,地上眾寶,室內莊嚴等。﹂專心注意,亦同上夫人得見。即云:﹁一一觀之,極令了了,閉目開目,皆令得見。如此想者,名粗見。﹂此謂覺想中見,故云粗見。若得定心三昧,及
口稱三昧者,心眼即開,見彼淨土,一切莊嚴,說無窮盡也。又以此︽經︾證,一切凡夫,但使傾心,定有見義。應知。設有見聞者,不須驚怪也。何以故?乃由彌陀佛三昧力外加故得見。故名見佛淨土三昧增上緣。
又如下華座觀中說云:﹁佛告阿難、韋提:佛當為汝說除苦惱法,汝當廣為大眾分別解說。說是語時,無量壽佛,觀音、勢至,應聲來現,住立空中。韋提見即禮,禮已白釋迦佛言:我今因佛力故,得見無量壽佛,及二菩薩;若佛滅後,諸眾生等,云何觀見阿彌陀佛,及二菩薩?佛即告言:汝及眾生,欲觀彼佛者,當起想念,七寶地上,作蓮華想。華想成已,次當想佛。想佛時,是心即想作三十二相,從頂上下至跏趺坐以來,一一身分,亦皆想之。隨心想時,佛身即現。﹂此是彌陀三力外加,即得見佛。亦名見佛三昧增上緣。
又如下︽經︾云︵︽觀經︾意︶:﹁想彼佛者,先當想像。見一金像,坐彼華上。既想見已,心眼即開,了了分明,及見彼國,一切莊嚴。﹂此亦是彌陀三力外加故見佛。故名見佛三昧增上緣。
又如下︽經︾云︵︽觀經︾意︶:﹁次想二菩薩,及諸光明,了了而見。見此事時,行者即於三昧定中,當聞水流、光明、莊嚴等,說法之聲。出定、入定,行者常聞妙法。﹂此亦是彌陀佛三力外加故見佛。故名見佛三昧增上緣。
又如下真身觀中說云:﹁佛告阿難:像觀成已,次更觀無量壽佛,身真金色,眉間毫相,圓光化佛,及相好等光。但當憶想,令心眼見。見已即見十方一切諸佛,故名念佛三昧。﹂以此文證,亦是彌陀佛三力外加故見佛。故名見佛三昧增上緣。
又如下︽經︾云︵︽觀經︾意︶:﹁佛言:是故智者,一心諦觀,無量壽佛。從一相好入,但觀眉間白毫,極令明了者,八萬四千相好,自然見之。見已即見,十方一切諸佛,於諸佛前,次第授記。﹂又以此︽經︾證,亦是彌陀佛三力外加故,得令凡夫,專心想者,定得見佛。亦名見佛三昧增上緣。
又如觀音、勢至、普、雜等觀,及下九品人:﹁一生起行,乃至七日、一日,十聲、一聲等;命欲終時,願見佛者。若現生乃遇善知識,行人自能心口稱念彌陀佛。佛即與聖眾,華臺來現,行人見佛,亦見聖眾華臺等。﹂︵︽觀經︾意︶又以此︽經︾證,亦是彌陀佛三力外加,故得見佛。故名見佛三昧增上緣。
又如下︽經︾云︵︽觀經︾意︶:﹁佛告阿難:此經名︽觀極樂國土無量壽佛及觀世音大勢至菩薩經︾;汝當受持,無令忘失。行此三昧者,現身得見,無量壽佛,及二菩薩。﹂又以此︽經︾證,亦是彌陀佛三力外加,致使凡夫念者,乘自三心力,故得見佛。至誠心、信心、願心為內因,又藉彌陀三種願力以為外緣。外內因緣和合故,即得見佛。故名見佛三昧增上緣。
又如︽般舟三昧經︾︵一卷本意︶云:﹁佛告跋陀和菩薩:有三昧,名﹃十方諸佛悉在前立﹄。若欲疾得是三昧者,常當守習持,不得有疑想如毛髮許。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欲行學是三昧者,七日七夜,除去睡眠,捨諸亂想,獨一處止,念西方阿彌陀佛:身真金色,三十二相,光明徹照,端正無比。一心觀想,心念口稱,念念不絕者。佛言:七日以後見之。譬如有人夜觀星宿,一星即是一佛。若有四眾,作是觀者,見一切星,即見一切佛。﹂又以此︽經︾證,亦是彌陀佛三力外加故見佛。
言﹁三昧﹂者:即是念佛行人,心口稱念,更無雜想,念念住心,聲聲相續;心眼即開,得見彼佛,了然而現,即名為定,亦名三昧。正見佛時,亦見聖眾,及諸莊嚴。故名見佛淨土三昧增上緣。
又如︽月燈三昧經︾︵卷一︶云:﹁念佛相好及德行,能使諸根不亂動;心無迷惑與法合,得聞得智如大海。智者住於是三昧,攝念行於經行所;能見千億諸如來,亦遇無量恒沙佛。﹂又以此︽經︾證,亦是見佛三昧增上緣。
又如︽文殊般若經︾︵卷下意︶云:﹁文殊白佛言: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若男子、女人,在空閒處,捨諸亂意,隨佛方所,端身正向,不取相貌,專稱佛名,念無休息,即於念中,能見過、現、未來,三世諸佛。﹂又以此︽經︾證,即是諸佛同體大悲,念力加備令見。此亦是凡夫見佛三昧增上緣。
4又言﹁攝生增上緣﹂者:
即如︽無量壽經︾︵卷上意︶四十八願中說:﹁佛言: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下至十聲;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此即是願往生行人,命欲終時,願力攝得往生。故名攝生增上緣。
又此︽經︾︵︽大經︾意︶上卷云:﹁若有眾生,得生西方無量壽佛國者,皆乘彌陀佛大願等業力為增上緣。﹂即為證也。亦是攝生增上緣。
又此︽經︾︵︽大經︾意︶下卷初云:﹁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隨其根性,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其人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盡得往生。﹂此亦是攝生增上緣。
又如︽觀經︾第十一觀及下九品,皆是佛自說:﹁修定散二行人,命終時,一一盡是彌陀世尊,自與聖眾華臺授手,迎接往生。﹂此亦是攝生增上緣。
又如︽四紙彌陀經︾中說︵意︶:﹁佛言:若有男子、女人,或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佛名。其人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自來迎接,即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釋迦佛言:我見是利,故說此言。﹂即為證也。此亦是攝生增上緣。
又如四十八願中說云︵︽大經︾卷上意︶:﹁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命終時,我不與大眾,現其前者,不取正覺。﹂此亦是攝生增上緣。
又如下願云︵︽大經︾卷上意︶:﹁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計念我國,至心迴向,願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此亦是攝生增上緣。
又如下願云︵︽大經︾卷上意︶:﹁設我得佛,十方世界,其有女人,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發菩提心,厭惡女身;命終之後,復為女身者,不取正覺。﹂義曰:乃由彌陀本願力故,女人稱佛名號,正命終時,即轉女身,得成男子;彌陀接手,菩薩扶身,坐寶華上,隨佛往生,入佛大會,證悟無生。又一切女人,若不因彌陀名願力者,千劫、萬劫、恒河沙等劫,終不可轉得女身。應知。今或有道俗云﹁女人不得生淨土者﹂,此是妄說,不可信也。又以此︽經︾證,亦是攝生增上緣。
5又言﹁證生增上緣﹂者:
問曰:今既言彌陀四十八願,攝一切眾生,得生淨土者;未知攝何等眾生得生?又是何人保證得生也?
答曰:即如︽觀經︾說云:﹁佛告韋提:汝今知不?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得生西方,極樂國土。﹂今以此︽經︾證,但是佛滅後凡夫,乘佛願力,定得往生。即是證生增上緣。
又問曰:釋迦說教,示悟眾生。何故一種佛法,即有信、不信,共相譏毀者,有何所以?
答曰:凡夫機性,有其二種:一者善性人,二者惡性人。
其善性人:一聞即捨惡行善善人,二者捨邪行正善人,三者捨虛行實善人,四者捨非行是善人,五者捨偽行真善人。此五種人,若能歸佛,即能自利利他;在家行孝,在外亦利他人;在望行信,在朝名君子,事君能盡忠節;故名自性善人也。
言惡性人者:一即謗真行偽惡人,二者謗正行邪惡人,三者謗是行非惡人,四者謗實行虛惡人,五者謗善行惡惡人。又此五種人,若欲願歸佛,不能自利,亦不利他人;又在家不孝,在望無信,在朝名小兒;事君則常懷諂佞,謂之不忠;又此人等,於他賢德善人身上,唯能敗是成非,但見他惡;故名自性惡人也。又上至諸佛、賢聖,人天六道,一切良善,此等惡人,所譏恥辱也。諸有智者應知。今一一具引善惡二性人,道理顯然。答上問竟。
又下經︵︽觀經︾意︶云:﹁佛告韋提:汝及眾生,專心繫念一處,想於西方,地下金幢,地上眾寶莊嚴。﹂下至十三觀以來,總答上韋提二請,以為明證。欲使善惡凡夫,迴心起行,盡得往生。此亦是證生增上緣。
又如下經︵︽觀經︾意︶云:﹁眾寶國土,有五百億寶樓,其樓閣中,有無量天人,作天伎樂;此眾音中,皆說念佛、法、僧。此想成已,命欲終時,定生彼國。﹂又以此︽經︾證,亦是證生增上緣。
又如下經︵︽觀經︾意︶云:﹁佛告阿難:如此妙華,是本法藏比丘願力所成。若欲念彼佛者,當先作此華座想;一一觀之,皆令分明。此想成者,必定當生極樂世界。﹂又以此︽經︾證,亦是證生增上緣。
又如︽無量壽經︾︵卷下意︶云:﹁佛告阿難:其有眾生,生彼國者,皆悉住於,正定之聚。十方諸佛,皆共讚歎彼佛。若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又以此︽經︾證,亦是證生增上緣。
又如︽觀經︾九品云:﹁一一品中,所告眾生者,皆是若佛在世、若佛滅後,五濁凡夫,遇善知識,勸令生信,持戒、念佛、誦經、禮讚,決定往生。以佛願力,盡得往生。﹂此亦是證生增上緣。
又如︽彌陀經︾︵意︶云:﹁六方各有恒河沙等諸佛,皆舒舌遍覆三千世界,說誠實言:若佛在世,若佛滅後,一切造罪凡夫,但迴心念阿彌陀佛,願生淨土;上盡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聲、三聲、一聲等;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即得往生。﹂如上六方等佛舒舌,定為凡夫作證,罪滅得生。若不依此證得生者,六方諸佛舒舌,一出口以後,終不還入口,自然壞爛。此亦是證生增上緣。
又敬白一切往生人等:若聞此語,即應聲悲雨淚,連劫累劫,粉身碎骨,報謝佛恩。由來稱本心,豈敢更有毛髮憚之心。
又白諸行人等:一切罪惡凡夫,尚蒙罪滅,證攝得生;何況聖人願生,而不得去也。上來總答前問﹁攝何等眾生得生淨土﹂。
五種增上緣義竟。
問曰:釋迦出現,為度五濁凡夫,即以慈悲,開示十惡之因,報果三塗之苦;又以平等智慧,悟入人天,迴生彌陀佛國。諸經頓教,文義歷然;今乃有人,公然不信,共相誹毀者,未知此人,現生及死後,得何罪報?具引佛經,與其作證,令生改悔,信佛大乘,迴生淨土,即為利益也。
答曰:依佛經答者,又此惡人,如上五惡性分中已說竟;今直引佛經以為明證。
即如︽十往生經︾︵意︶云:﹁佛告山海慧菩薩:汝今為度一切眾生,應當受持是經。佛又告山海慧:是經名為︽觀阿彌陀佛色身正念解脫三昧經︾,亦名︽度諸有流生死八難有緣眾生經︾,如是受持。
眾生未有念佛三昧緣者,是︽經︾能與作開大三昧門;是︽經︾能與眾生,閉地獄門;是︽經︾能與眾生,除害人惡鬼殄滅,四向悉皆安穩。佛告山海慧:如我所說,其義如是。
山海慧白佛言:未來眾生多有誹謗,如是之人,於後云何?
佛言:於後閻浮提,或有比丘、比丘尼,若男、若女,見有讀誦是︽經︾,或相瞋恚,心懷誹謗;緣是謗正法故,是人現身,得諸惡重病,身根不具;或得聾病、盲病、失陰病、鬼魅、邪狂、風冷、熱痔、水腫、失心,如是等諸惡重病,世世在身。如是受苦,坐臥不安;大小便利,亦皆不通;求生、求死不得;謗是︽經︾故,受苦如是。
或時死後,墮於地獄,八萬劫中,受大苦惱;百千萬世,未曾聞水食之名;謗是︽經︾故,得罪如是。或時得出,生在人中,作牛馬豬羊,為人所殺,受大苦惱;為謗是︽經︾故。後得人身,常生下賤;百千萬世,不得自在;百千萬世,不見三寶名字;為謗是︽經︾故,受苦如是。是故無智人中,莫說是︽經︾;正觀、正念,如是之人,然後與說。彼此不敬是︽經︾,墮於地獄;彼此敬重,得正解脫,往生阿彌陀佛國。﹂
今又以此︽經︾證,故知毀、敬之者,佛記損、益不虛。應知。具答前問竟。
又問:若佛滅後,一切善惡凡夫,發菩提心,願生彌陀佛國者,日夜繫心,畢此一生,稱、觀、禮、讚,香華供養,阿彌陀佛,及觀音、聖眾、淨土莊嚴;念念觀想,三昧或成、未成者,現生得何功德?具引佛經,以為明證,欲令修學行人,歡喜愛樂,信受奉行。
答曰:快問斯義!即是閉絕六道生死之因行,永開常樂淨土之要門也。非直彌陀稱願,亦乃諸佛普皆同慶。
今依經具答者,即如︽般舟三昧經︾︵一卷本意︶說:﹁佛告跋陀和菩薩:於是念佛三昧中,有四事供養,飲食、衣服、臥具、湯藥,助其歡喜。過去諸佛,持是念阿彌陀佛三昧,四事助歡喜,皆得成佛。現在十方諸佛,亦持是念佛三昧,四事助歡喜,皆得作佛。未來諸佛,亦持是念佛三昧,四事助歡喜,皆得作佛。
佛告跋陀和:是念阿彌陀佛三昧,四事助歡喜,我於是三昧中,說其少喻,比較念佛功德。譬如人壽百歲,亦生即能行走至老,過於疾風。有人能計其道里以不?跋陀和言:無能計者。佛言:我故語汝及諸菩薩等:若善男子、女人,取是人行處,著滿中珍寶,以用布施;所得功德,不如有人聞是念阿彌陀佛三昧,四事供養助歡喜,功德過上布施者,千萬億倍,亦非比較。
佛言:乃往久遠,不可計阿僧祇劫,有佛,號曰私訶提,國名跋陀和。有轉輪王,名曰斯笒,往至佛所。佛知王意,即為說是念佛三昧,四事助歡喜。王聞歡喜,即持種種珍寶,以散佛上。王自願言:持是功德,令十方人天,皆得安穩。佛言:其王終後,還自生其家,作太子也,名梵摩達。時有比丘,名曰珍寶,常為四部弟子,說是念佛三昧。時王聞之,四事助歡喜,即以寶物散比丘上,又持衣服,以供養之。王與千人,於比丘所出家,求學是念佛三昧;常與千人,共承事其師,經八千歲,日夜無懈。唯得一度,聞是念佛三昧,即入高明智。卻後更見,六萬八千諸佛;於一一佛所,皆聞是念佛三昧,得成佛果。
佛言:若人百里、千里、四千里,欲聞是念佛三昧,必往求之,何況近而不求學者。﹂
又白諸往生人等,上來所引佛教,以為明證者,一一具如︿四事供養功德品﹀中說。
問曰:准依佛教,精勤苦行,日夜六時禮念、行道、觀想、轉誦,齋戒一心,厭患生死,畏三塗苦,畢此一形,誓生淨土,彌陀佛國者;又恐殘殃不盡,現與十惡相應,覺有斯障者,云何除滅?具引佛經示其方法。
答曰:依佛經答者,即如︽觀佛三昧海經︾︵卷二意︶說:﹁佛為父王,及諸大眾說:過去有佛,名曰空王。像法住世時,有四比丘,破戒犯重。時空王佛,於夜空中,出聲告四比丘言:﹃汝之所犯,名不可救,欲滅罪者,可入我塔中,觀我形像,至心懺悔,可滅此罪。﹄時四比丘,萬事俱捨,一心奉教,入塔於佛像前,自撲懺悔,如大山崩,婉轉於地,號哭向佛,日夜相續,至死為期。捨命已後,得生空王佛國。﹂今以此︽經︾證,行者等欲懺悔時,亦依此教法門。
﹁佛言:若我滅後,佛諸弟子,捨離諸惡,樂少語法;日夜六時,能於一時,分為少時;少分之中,於須臾間,念佛白毫者,若不見,如是等人,除卻九十六億那由他恒河沙微塵劫生死之罪。若復有人,聞是白毫,心不驚疑,歡喜信受,此人亦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若諸比丘、比丘尼,若男、女人,犯四根本、十惡等罪,五逆罪及謗大乘;如是諸人,若能懺悔,日夜六時,身心不息,五體投地,如大山崩,號泣雨淚,合掌向佛,念佛眉間,白毫相光,一日至七日,前四種罪,可得輕微。觀白毫闇不見者,應入塔中,觀眉間白毫,一日至三日,合掌啼泣。又暫聞亦除三劫之罪。
佛告父王及敕阿難:吾今為汝,悉現身相光明,若有不善心者,若毀佛禁戒者,見佛各不同。時五百釋子,見佛色身,猶如灰人;比丘千人,見佛猶如赤土;十六居士、二十四女人,見佛純黑;諸比丘尼,見佛如銀色。時諸四眾白佛:我今者不見佛妙色。自拔頭髮,舉身投地,啼泣雨淚,自撲婉轉。
佛言:善男子!如來出現,正為除滅汝等罪咎。汝今可稱,過去七佛,為佛作禮,說汝先世邪見之罪。汝當向諸大德僧眾,發露悔過。隨順佛語,於佛法眾中,五體投地,如大山崩,向佛懺悔。既懺悔已,心眼得開,見佛色身,心大歡喜。佛告諸比丘:汝等先世無量劫時,邪見疑師,無戒虛受信施。以此因緣故,墮餓鬼、地獄,八萬歲受苦。今雖得出,於無量世,不見諸佛,但聞佛名。今見佛身,如赤土色,正長五尺。佛說語已,千比丘等,向佛懺悔,五體投地,如大山崩,悲號雨淚;猶如風吹,重雲四散,顯發金顏。既見佛已,比丘歡喜,發菩提心。佛告父王:此千比丘,殷勤求法,心無懈息;佛與授記,同號南無光照如來。﹂
以前懺悔法,出︽觀佛三昧海經︾第二、第三卷。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密行品〉第十二卷第十:﹁佛告阿難:未來眾生,其有得是念佛三昧者,觀佛諸相好者,得諸佛現前三昧者,當教是人,密身口意,莫起邪命,莫生貢高。若起邪命,及貢高法,當知此人,是增上慢,破滅佛法,多使眾生,起不善心,亂和合僧,顯異惑眾,是惡魔伴。如是惡人,雖復念佛,失甘露味。此人生處,以貢高故,身恒卑小,生下賤家,貧窮諸衰,無量惡業,以為嚴飾。如此種種,眾多惡事,當自防護,令永不生。若起如是,邪命業者,此邪命業,猶如狂象,壞蓮華池;此邪命業,亦復如是,壞敗善根。佛告阿難:有念佛者,當自防護,勿令放逸。念佛三昧人,若不防護,生貢高者,邪命惡風,吹憍慢火,燒滅善法。善法者,所謂一切無量禪定,諸念佛法,從心想生,是名功德藏。佛告阿難:此經名︽繫想不動︾,如是受持。亦名︽觀佛白毫相︾,如是受持。亦名︽逆順觀如來身分︾,亦名︽一一毛孔分別如來身分︾,亦名︽觀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諸智慧光明︾,亦名︽觀佛三昧海︾,亦名︽念佛三昧門︾,亦名︽諸佛妙華莊嚴色身經︾;汝好受持,慎勿忘失。﹂
又如︽大集經︾〈濟龍品〉︵卷四四意︶說:﹁時娑伽羅龍王,請佛入宮設供,佛受龍請。佛與聖眾食訖,時大龍王,又請說法。時龍王太子,名曰華面,自起佛前,四支布施,悲聲懺悔:過去作何罪業,受此龍身?﹂又以此︽經︾證,亦是懺悔至誠方法,應知。
一切經內,皆有此文,不可廣錄,今略鈔三部經,以示後學。除不至心,作者皆知,佛不虛言。
又如︽木槵經︾︵意︶說:﹁時有難陀國王,名波琉璃,遣使來到佛所,頂禮佛足,白佛言:﹃世尊!我國邊小,頻歲寇賊,五穀踴貴,疫疾流行,人民困苦,我恒不得安臥。如來法藏,多悉深廣;我有憂務,不得修行。唯願世尊,特垂慈愍,賜我要法,使我日夜,易得修行,未來世中,遠離眾苦。﹄佛告使言:﹃語卿大王,若欲滅煩惱障、報障者,當貫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隨,若行、若坐、若臥,恒當至心,無分散意,口稱佛陀、達磨、僧伽名,乃過一木槵子。如是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萬,若能滿二十萬遍,身心不亂,無諸諂曲者;捨命得生,第三炎摩天,衣食自然,常受安樂,得除斷百八結業,背生死流,趣涅槃道,獲無上果。﹄使還啟王,王大歡喜,頭面禮佛,遙白世尊:﹃頂受尊教,我當奉行。﹄即敕吏民,營辦木槵子,以為千具,六親國戚,皆與一具。王常誦念,雖親軍旅,亦不廢捨。又作是念:﹃世尊大慈,普應一切,若我此善,得免長淪苦海,如來當現,為我說法。﹄王以願樂逼心,三日不食。佛即現身,與諸聖眾,來入宮內,為王說法。﹂又以此證,直是王心真實,念念障除,佛知罪滅,應念而現。應知。
︽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經︾一卷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下至十聲;
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觀念法門︱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往生禮讚︱
法 事 讚
︽轉經行道願往生淨土法事讚︾卷上
沙門 善導 集記
奉請四天王 直入道場中
奉請師子王 師子亦難逢
奮迅身毛衣 眾魔退散去
回頭請法師 直取涅槃城
序曰:竊以娑婆廣大,火宅無邊;六道周居,重昏永夜。生盲無目,慧照未明;引導無方,俱摧死地。循環來去,等逝水長流;託命投神,誰之能救!斯乃識含無際,窮塵之劫更踰;自爾悠悠,遇勝緣之何日!
上從海德初際如來,乃至今時釋迦諸佛,皆乘弘誓,悲智雙行;不捨含情,三輪普化。然我無明障重,佛出不逢;設使同生,還如覆器。神光等照,不簡四生;慈及無偏,皆資法潤。雖沉法水,長劫由頑;苦集相因,毒火臨時還發。
仰惟大悲恩重,等潤身田;智慧冥加,道芽增長;慈悲方便,視教隨宜,勸念彌陀,歸乎淨土。
地則眾珍雜間,光色競輝;德水澄華,玲瓏影徹;寶樓重接,等輝神光;林樹垂瓔,風塵雅曲;華臺嚴瑩,種種稀奇。聖眾同居,明踰千日;身則紫金之色,相好儼然;進止往來,乘空無礙。若論依報,則超絕十方。地上虛空,等皆無異。他方凡聖,乘願往來;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但以如來善巧,總勸四生,棄此娑婆,欣生極樂;專稱名號,兼誦︽彌陀經︾;欲令識彼莊嚴,厭斯苦事。三因五念,畢命為期;正助四修,則剎那無間。迴斯功業,普備含靈,壽盡乘臺,齊臨彼國。
凡欲為自、欲為他立道場者,先須嚴飾堂舍,安置尊像,旛華竟。眾等無問多少,盡令洗浴,著淨衣入道場聽法。若欲召請人,及和讚者盡立,大眾令坐。使一人先須燒香散華,周匝一遍竟。然後依法作聲,召請云: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大眾同心厭三界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三塗永絕願無名 無量樂
三界火宅難居止 願往生 乘佛願力往西方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念報慈恩常頂戴 無量樂
大眾持華恭敬立 願往生 先請彌陀入道場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不違弘願應時迎 無量樂
觀音勢至塵沙眾 願往生 從佛乘華來入會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觀音接手入華臺 無量樂
無勝莊嚴釋迦佛 願往生 受我微心入道場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碎身慚謝釋迦恩 無量樂
彼國莊嚴大海眾 願往生 從佛乘華來入會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助佛神化度眾生 無量樂
十方恒沙佛舒舌 願往生 證我凡夫生安樂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悲心利物大悲心 無量樂
慚愧恒沙大悲心 願往生 受我微心入道場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專心淨土佛前期 無量樂
一一如來大海眾 願往生 從佛乘華來入會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盡是往生增上緣 無量樂
佛使二十五菩薩 願往生 一切時來常護念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畢命直入涅槃城 無量樂
佛恐眾生四魔障 願往生 未至極樂墮三塗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直心實行佛迎來 無量樂
我今眾等深慚謝 願往生 受我微心來入會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心心專注出娑婆 無量樂
本國彌陀諸聖眾 願往生 平等俱來坐道場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道場聖眾實難逢 無量樂
眾等頂禮彌陀會 願往生 普散香華同供養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彌陀光攝往生人 無量樂
對佛彌陀涅槃會 願往生 各發誓願請華臺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極樂莊嚴門盡開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專心念佛坐華臺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乘華直入不須疑 無量樂
眾等齊心請高座 往生樂 愍懟智影說尊經 往生樂
難思議 往生樂 雙樹林下 往生樂 難思 往生樂
道場時逢難叵遇 往生樂 無常迅速命難停 往生樂
難思議 往生樂 雙樹林下 往生樂 難思 往生樂
眼前業道人人見 往生樂 皆由三毒作因緣 往生樂
難思議 往生樂 雙樹林下 往生樂 難思 往生樂
雖得人身常闇鈍 往生樂 貪瞋邪見轉專專 往生樂
難思議 往生樂 雙樹林下 往生樂 難思 往生樂
日夜惛惛不惺悟 往生樂 還是流浪三塗因 往生樂
難思議 往生樂 雙樹林下 往生樂 難思 往生樂
忽爾輪迴長劫苦 往生樂 彌陀淨土何時聞 往生樂
難思議 往生樂 雙樹林下 往生樂 難思 往生樂
大眾同心請高座 往生樂 為度群生轉法輪 往生樂
難思議 往生樂 雙樹林下 往生樂 難思 往生樂
眾等傾心樂聞法 往生樂 手執香華常供養 往生樂
難思議 往生樂 雙樹林下 往生樂 難思 往生樂
道場大眾裏相與至心敬禮 南無常住佛
道場大眾裏相與至心敬禮 南無常住法
道場大眾裏相與至心敬禮 南無常住僧
敬白道場眾等:各各斂心,彈指合掌,叩頭歸命,禮本師釋迦佛,過、現、未來諸世尊。
所以歸依佛者:佛是眾生大慈悲父,亦是出世增上良緣;計其恩德,過於塵劫,述之難盡。
︽賢愚經︾︵卷一意︶言:﹁一一諸佛,從初發意,終至菩提,專心求法,不顧身財;悲智雙行,曾無退念。﹂
或可逢人逼試,皮肉分張;或自割身,而延鴿命。或捨千頭,以求法;或釘千釘,而求四句。或刺身血,以濟夜叉;或捨妻子,以充羅剎。或設慈悲方便,化作禽魚,用濟蒼生,免其饑難;或作金毛師子,以上獵師;或作白象抽牙,為求菩提而奉施。或觀怨家,由如赤子;或現外道,比若親兒。彼我無殊,聖凡何異。
三祇起行,皆與無漏相應;地地收功,始得果圓號佛。身則閻浮金光色,喻千日競暉;相好分明,譬若眾星夜朗。跏趺正坐,不背之相圓明;法界同歸,各睹如來面相。身心湛寂,化用不失時機;隨類變通,報體則元來不動。但以如來智德,歎之難盡。
道場眾等,各生慚謝之心:能使諸佛為我捨身,過於塵劫。哀哉世尊,能為難事,長劫勤勤,忍疲勞之苦痛。雖復為生苦行,不覓小恩;望欲等出塵勞,會菩提而歸彼岸。
眾等齊心,為今施主某甲等,奉請十方諸佛,一切世尊。
弟子等敬尋:諸佛境界,唯佛能知;國土精華,非凡所測。三身化用,皆立淨土,以導群生;法體無殊,有識歸之得悟。但為凡夫亂想,寄託無由;故使釋迦諸佛,不捨慈悲,直指西方,十萬億剎,國名極樂,佛號彌陀,現在說法。其國清淨,具四德莊嚴;永絕譏嫌,等無憂惱。人天善惡,皆得往生;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何意然者?乃由彌陀因地,世饒王佛所,捨位出家,即起悲智之心,廣弘四十八願。以佛願力,五逆之與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迴心皆往。
復因韋提致請,誓捨娑婆;念念無遺,決定求生極樂。如來因其請故,即說定散兩門,三福九章,廣作未聞之益。
十方恒沙諸佛,共讚釋迦,舒舌遍覆三千,證得往生非謬。
如是等諸佛世尊,不捨慈悲,受今施主某甲,及眾生請,入此道場,證明功德。
奉請已,今勸眾生等,各各斂心,歸依合掌。
下座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眾等咸歸命
本師釋迦佛 十方世界諸如來
願受施主眾生請 不捨慈悲入道場
證明功德滅諸罪 迴心一念見彌陀
眾等身心皆踴躍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高接下請召云
重白道場大眾等:各各斂心,彈指合掌,叩頭一心歸命。
為今施主及眾生,次當奉請,十方法界,諸佛所說,修多羅藏,八萬四千。
又請全身、散身舍利等;唯願放大神光,入此道場,證明功德。
又請十方聲聞、緣覺、得道聖人;唯願不捨慈悲,現大神通,入此道場,證明功德。
又當奉請,諸菩薩眾、普賢、文殊、觀音、勢至等;唯願不捨慈悲,滿眾生願,入此道場,證明功德。
所以歸依奉請者:此諸菩薩,從初發意,乃至菩提,常行平等,接引無偏。自利利他,無時暫息。
常以法音,覺諸世間。光明普照,無量佛土。一切世界,六種震動。總攝魔界,動魔宮殿。摑裂邪網,消滅諸見。散諸塵勞,壞諸欲塹。開闡法門,顯明清白。光融佛法,宣流正化。
常作不染身口意業;常行不退身口意業,常行不動身口意業;常行讚歎身口意業;常行清淨身口意業,常行離惱身口意業;常行智慧身口意業。覺悟成就,定慧成就。
此諸菩薩,常為諸天龍八部、人王、梵王等,守護、恭敬、供養。一切眾生,為救、為歸、為明、為尊、為勝、為上。具無量行願,多所饒益。安穩天人,利益一切。
遊步十方,行權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智慧聖明,不可思議。轉佛法輪,成就如來,一切種智。於一切法,悉得自在。
如是等菩薩大士,不可稱計。唯願不捨慈悲,受眾生請,一時來會,入此道場;為今施主某甲,證明功德。
今勸道場眾等人等,斂心歸依合掌禮。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眾等希聞諸佛法 龍宮八萬四千藏
已施神光入道場 證明功德復滿願
因茲離苦見彌陀 法界含靈亦除障
我等身心皆踴躍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龍宮經藏如恒沙 十方佛法復過是
我今標心普皆請 放大神光入道場
證明功德復除罪 增長施主菩提芽
眾等各各齊心念 手執香華常供養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今日道場難得遇 無上佛法亦難聞
畢命形枯斷諸惡 從是念念罪皆除
六根得了得惺悟 戒定慈悲誓不虛
眾等身心皆踴躍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久住娑婆常沒沒 三惡四趣盡皆停
披毛戴角受眾苦 未曾聞見聖人名
憶此疲勞長劫事 誓願捨命見彌陀
眾等身心皆踴躍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願往生,願往生。眾等咸歸命,今為施主及眾生,已請十方法界,全身舍利,碎體金剛。物利隨宜,分形影赴。雖復形分大小,神化一種無殊。大則類同山岳,小則比若芥塵。畢命真誠,齊心供養。近則人天獲報,富樂長劫隨身;遠則淨土無生剋果,則涅槃之常樂。又願道場眾等,各各齊心,手執香華常供養。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真身舍利隨大小 見聞歡喜修供養
自作善根他人福 一切合集皆迴向
晝夜精勤不敢退 專心決定見彌陀
眾等身心皆踴躍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普賢文殊弘誓願 十方佛子皆亦然
一念分身遍六道 隨機化度斷因緣
願我生生得親近 圍繞聽法悟真門
永拔無明生死業 誓作彌陀淨土人
眾等各各齊身心 手執香華常供養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十方菩薩大慈悲 不惜身命度眾生
六道分身隨類現 為說妙法證無生
無生淨土隨人入 廣大寬平無比量
四種威儀常見佛 法侶攜將入寶堂
眾等身心皆踴躍 手執香華常供養
下接高讚云 高接下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為今施主及眾生
奉請賢聖入道場 證明功德修供養
三毒煩惱因茲滅 無明黑闇罪皆除
願我生生值諸佛 念念修道至無餘
迴此今生功德業 當來畢定在金渠
眾等各各齊身心 手執香華常供養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菩薩聖眾身雖別 慈悲智慧等無殊
不惜身財求妙法 難行苦行未曾休
誓到菩提登彼岸 放大慈光度有流
有流眾生我身是 乘光畢命入西方
眾等身心皆踴躍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為今施主皆已請 十方諸佛入道場
龍宮法藏真舍利 已放神光入道場
羅漢辟支通自在 一念乘華入道場
普賢文殊諸菩薩 一切俱來入道場
是諸聖眾如雲集 地上虛空難可量
各坐蓮華百寶座 證明功德放慈光
如此聖眾難逢遇 同時發願入西方
眾等齊心皆踴躍 手執香華常供養
請觀世音讚云
奉請觀世音 散華樂 慈悲降道場 散華樂
斂容空裏現 散華樂 忿怒伏魔王 散華樂
騰身振法鼓 散華樂 勇猛現威光 散華樂
手中香色乳 散華樂 眉際白毫光 散華樂
寶蓋隨身轉 散華樂 蓮華逐步祥 散華樂
池迴八味水 散華樂 華分戒定香 散華樂
饑餐九定食 散華樂 渴飲四禪漿 散華樂
西方七寶樹 散華樂 聲韻合宮商 散華樂
枝中明實相 散華樂 葉外現無常 散華樂
願捨閻浮報 散華樂 發願入西方 散華樂
高接下請香華云
重白道場眾等:各各斂心,彈指合掌,叩頭標心運想:
今為施主某甲等,奉請十方法界,人天凡聖,水陸虛空,一切香、華、音樂、光明、寶藏、香山、香衣、香樹、香林、香池、香水,入此道場。
又請一切寶樹、寶林、寶衣、寶池、寶水、寶幢、寶蓋、寶華、寶網、寶樓、寶閣,入此道場。
又請一切華林、華樹、華幢、華蓋、華樓、華閣、華宮、華殿、華衣,入此道場。
又請一切光雲樹、光雲林、光雲網、光雲衣、光雲蓋、光雲幢、光雲臺、光雲樓、光雲閣、光雲樂、光雲香、光雲池、光雲水、光雲山,入此道場。
又請一切香雲山、香雲衣、香雲樹、香雲林、香雲網、香雲蓋、香雲幢、香雲樓、香雲閣、香雲池、香雲水、香雲光、香雲樂、香雲華、香雲臺,入此道場。
又請一切寶雲山、寶雲樹、寶雲華、寶雲果、寶雲衣、寶雲幢、寶雲蓋、寶雲網、寶雲旛、寶雲樂、寶雲樓、寶雲閣、寶雲光明、寶雲天衣、寶雲供養海,入此道場。
又請一切華雲山、華雲林樹、華雲幢蓋、華雲衣服、華雲羅網、華雲音樂、華雲臺座,入此道場。
又請一切天人變化莊嚴供養海、一切聲聞變化莊嚴供養海、一切菩薩變化莊嚴供養海、一切諸佛變化莊嚴供養海。
如是等無量無邊,恒沙供養,種種莊嚴,悉皆奉請,入此道場。
供養一切佛、舍利,並真法、菩薩、聲聞眾,受此香華雲,莊嚴供養海;為滿施主眾生願,隨心變現受用作佛事。
供養已,人各至心,歸依合掌禮。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願往生;
願在彌陀會中坐,手執香華常供養。
奉請既竟,即須行道七遍。又使一人將華,在西南角立,待行道人至,即盡行華與行道眾等。即受華竟,不得即散;且待各自,標心供養。待行道至佛前,即隨意散之。散竟即過,至行華人所,更受華亦如前法,乃至七遍亦如是。若行道訖,即各依本坐處立,待唱梵聲盡即坐。
高接下勸眾行道 即云
奉請一切香華供養已訖,一切恭敬。道場眾等,各執香華,如法行道。
行道讚梵偈云
奉請彌陀世尊入道場 散華樂
奉請釋迦如來入道場 散華樂
奉請十方如來入道場 散華樂
道場莊嚴極清淨 天上人間無比量
過現諸佛等靈儀 人天龍鬼中法藏
全身碎身真舍利 大眾持華散其上
瞻仰尊顏繞七匝 梵響聲等皆供養
願我身淨如香爐 願我心如智慧火
念念焚燒戒定香 供養十方三世佛
慚愧釋迦大悲主 十方恒沙諸世尊
不捨慈悲巧方便 共讚彌陀弘誓門
弘誓多門四十八 偏標念佛最為親
人能念佛佛還念 專心想佛佛知人
一切迴心向安樂 即見真金功德身
淨土莊嚴諸聖眾 籠籠常在行人前
行者見已心歡喜 終時從佛坐金蓮
一念乘華到佛會 即證不退入三賢
下接梵人聲立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道場眾等 爾許多人
歷劫已來巡三界 輪迴六道無休止
稀見道場請佛會 親承供養難思議
七周行道散華訖 悲喜交流願滅罪
乘此善根生極樂 華開見佛證無為
眾等持心就本座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釋迦如來初發願 頓捨塵勞修苦行
念念精勤無有退 不限日月及歲年
大劫小劫僧祇劫 過踰大地等微塵
不惜身財求妙法 慈悲誓願度眾生
普勸歸西安養國 逍遙快樂得三明
眾等各各傾身心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眾等齊心生渴仰 殷勤頂禮樂聞經
聖人所重不過命 不貪王位捨千頭
七寸長針遍體入 標心為物不生憂
自取身皮寫經偈 普願群生入法流
千燈炎炎流身血 諸天泣淚散華周
感傷大士身心痛 微微含笑願無瞋
仰願同聞同斷惡 難逢難遇誓當專
念念迴心生淨土 畢命入彼涅槃門
各各傾心無異想 手執香華常供養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曠劫以來居生死 三塗常沒苦皆逕
始服人身聞正法 由如渴者得清泉
念念思聞淨土教 文文句句誓當勤
憶想長時流浪苦 專心聽法入真門
淨土無生亦無別 究竟解脫金剛身
以是因緣請高座 報佛慈恩轉法輪
眾等身心皆踴躍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眾生見佛心開悟 發願同生諸佛家
住此娑婆已來久 無功捨命劫塵沙
自覺心頑神識鈍 良由地獄臥銅車
銅車炎炎難居止 一念之間百千死
非直此中多苦痛 一切泥犁亦如是
泥犁一入過塵劫 畜生鬼道還如此
今得人身貪造罪 諸佛聖教生非毀
非毀聖教罪根深 謗說良善苦常沉
大聖雖有神通力 無能相救益悲心
今勸道場時眾等 發露懺悔罪無窮
眾等同心彼淨土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座待下座聲盡 即懺云
敬白道場諸眾等:今為施主某甲,及諸眾生,歸命十方諸佛、龍宮法藏、舍利、真形、菩薩大士、緣覺、聲聞等,現在道場,證明懺悔。
又白天曹、地府、閻天子、五道太山、三十六王、地獄典領、天神、地神、虛空神、山林河海一切靈祇,及眾賢聖等;各有天通、道眼、他心、宿命、漏盡智人,現在道場,證明弟子,今日施主某甲,及諸眾生,披心懺悔。
弟子道場眾等,內外爾許多人,自從過去,盡過去際、現在際、未來際,身口意業,行住坐臥,於一切三寶、師僧、父母、六親眷屬、善知識、法界眾生上,具造一切惡,常起一切惡,相續起一切惡,方便起一切惡障、業障、報障、煩惱等障、生死罪障、不得見聞佛法僧障。
弟子眾等,自從曠劫以來,乃至今身、至今日,於其中間,作如是等罪,樂行多作,無量無邊;能令我等,墮於地獄,無有出期。
是故︽經︾︵︽觀佛三昧經︾卷五意︶言:﹁阿鼻地獄,十八寒冰地獄,十八黑闇地獄,十八小熱地獄,十八刀輪地獄,十八劍輪地獄,十八火車地獄,十八沸屎地獄,十八鑊湯地獄,十八灰河地獄;五百億刀林地獄,五百億劍林地獄,五百億刺林地獄,五百億銅柱地獄,五百億鐵鐖地獄,五百億鐵網地獄;十八鐵窟地獄,十八鐵丸地獄,十八火石地獄,十八飲銅地獄;如是等眾多地獄。
佛言:阿鼻地獄,縱廣正等,八萬由旬。七重鐵城,七層鐵網,下十八隔,周匝七重,皆是刀林。七重城內,復有劍林,下十八隔,有八萬四千重。於其四角,有大銅狗,其身廣長,四十由旬,眼如掣電,牙如劍樹,齒如刀山,舌如鐵刺;一切身毛,皆出猛火,其煙臭惡,世間臭物,無以可譬。
有十八獄卒,頭如羅剎頭,口如夜叉口,六十四眼,眼散迸鐵丸,如十里車;鉤牙上出,高四由旬,牙頭火流,燒前鐵車,令鐵車輪,一一輪輞,化為一億火刀,鋒刃劍戟,皆從火出。如是流火,燒阿鼻城。令阿鼻城,赤如融銅。獄卒頭上,有八牛頭;一一牛頭,有十八角;一一角頭,皆出火聚;火聚復化,成十八輞;火輞復變,作火刀輪,如車輪許。輪輪相次,在火炎間,滿阿鼻城。銅狗張口,吐舌在地,舌如鐵刺。舌出之時,化無量舌,滿阿鼻城。
七重城內,有四鐵幢。幢頭火流,如沸湧泉。其鐵流迸,滿阿鼻城。阿鼻四門,於門閫上,有八十釜。沸銅湧出,從門漫流,滿阿鼻城。一一隔間,有八萬四千鐵蟒大蛇,吐毒吐火,身滿城內。其蛇哮吼,如天震雷。雨火鐵丸,滿阿鼻城。此城苦事,八萬億千。苦中苦者,集在此城。
五百億蟲,蟲八萬四千嘴。嘴頭火流,如雨而下,滿阿鼻城。此蟲下時,阿鼻猛火,其炎大熾。赤光火炎,照八萬四千由旬。從阿鼻地獄,上沖大海,沃燋山下。大海水渧,如車軸許,成大鐵炎,滿阿鼻城。
佛言:若有眾生,殺害三寶,偷劫三寶,污染三寶,欺誑三寶,謗毀三寶,破壞三寶;殺害父母,偷劫父母,污染父母,欺誑父母,謗毀父母,破壞父母,罵辱六親。
作如是等殺逆罪者,命終之時,銅狗張口,化十八車,狀如金車,寶蓋在上;一切火炎,化為玉女。罪人遙見,心生歡喜:我欲往中!我欲住中!風刀解時,寒急失聲:寧得好火,在車上座,然火自爆。作是念已,即便命終。揮霍之間,已坐金車;顧瞻玉女,皆捉鐵斧,斬截其身。身下火起,如旋火輪。
譬如壯士,屈伸臂頃,直落阿鼻,大地獄中。從於上隔,如旋火輪,至下隔際,身遍隔內。銅狗大吼,齧骨唼髓。獄卒羅剎,捉大鐵叉,叉頸令起。遍體火炎,滿阿鼻城。鐵網雨刀,從毛孔入。
化閻羅王,大聲告敕:癡人獄種,汝在世時,不孝父母,邪慢無道。汝今生處,名阿鼻獄。汝不知恩,無有慚愧,受此苦惱,為樂不耶!作是語已,即滅不現。
爾時獄卒,復驅罪人,從於下隔,乃至上隔,經歷八萬四千隔中,揵身而過,至鐵網際。
一日一夜,當此閻浮提,日月歲數,六十小劫。如是壽命,盡一大劫。
五逆罪人,無慚無愧;造作五逆罪故,臨命終時,十八風刀,如鐵火車,解截其身。以勢逼故,便作是言:得好色華,清涼大樹,於下遊戲,不亦樂乎!作此念時,阿鼻地獄,八萬四千,諸惡劍林,化作寶樹。華果茂盛,行列在前。大熱火炎,化為蓮華,在彼樹下。罪人見已:我所願者,今已得果。作是語時,疾於暴雨,坐蓮華上。坐已須臾,鐵嘴諸蟲,從火華起,穿骨入髓,徹心穿腦,攀樹而上。一切劍枝,削肉徹骨。無量刀林,當上而下。火車爐炭,十八苦事,一時來迎。此相現時,陷墜地下。從下隔上,身如華敷,遍滿下隔。從下隔起,火炎猛熾,至於上隔。至上隔已,身滿其中。熱惱急故,張眼吐舌。此人罪故,萬億融銅,百千刀輪,從空中下,頭入足出。一切苦事,過於上說,百千萬倍。具五逆者,其人受苦,足滿五劫。﹂
弟子道場眾等,自從元身以來,乃至今身,至於今日,於其中間,放縱三業,作如是等罪;樂行多作,無量無邊。今聞佛說,阿鼻地獄,心驚毛豎,怖懼無量,慚愧無量。
今對道場凡聖,發露懺悔,願罪消滅,永盡無餘。
懺悔已,至心歸命禮阿彌陀佛。
下接高讚云
懺悔已,至心歸命禮阿彌陀佛。
高接下懺云
弟子道場眾等,自從曠劫以來,乃至今身,至於今日,於其中間,放縱身口意業,造一切罪。或破五戒、八戒、十戒、三歸戒、四不壞信戒、三聚戒、十無盡戒、聲聞戒、大乘戒,及一切威儀戒、四重八禁等。虛食信施,誹謗邪見,不識因果,斷學般若。毀十方佛,偷僧祇物。淫佚無道,逼掠淨戒諸比丘尼、姊妹、親戚。不知慚愧,毀辱所親,造眾惡事。
或樂行十惡,不修十善障;樂行八苦,不持八戒障;樂行三毒,不受三歸障;樂行五逆,不持五戒障;樂行地獄極苦業,不修淨土極樂障;樂行畜生愚癡業,不修智慧慈悲障;樂行慳貪餓鬼嫉妒業,不行布施利他障;樂行諂曲虛詐修羅業,不行真實言信不相違障;樂行瞋惱殺害毒龍業,不行歡喜慈心障;樂行我慢自大下賤不自在業,不行謙下敬上尊貴障;樂行邪見、破戒、破見、惡見,謂修善無福,造惡無殃,外道闡提業,不行正見梵行出世往生淨土障;樂行破滅三寶、壞人善事惡鬼業,不行護惜三寶、成人功德具足障;樂受三界人天長時縛繫業,不貪淨土無生解脫障;樂受二乘狹劣業,不行菩薩廣大慈悲障;樂行親近惡友業,不樂親近諸佛、菩薩、善知識障;樂行六貪六弊業,不行六度四攝障;樂行不識因果觝突業,不知身中有如來佛性障;樂行食啖一切眾生、酒肉、五辛多病短命業,不行慈心樂聞佛法僧香華供養障。
如是障罪,自作、教他、見作隨喜。若故作、誤作、戲笑作、瞋嫌作、違順愛憎作,無量無邊。思量不可盡,說不可盡。亦如大地微塵無數、虛空無邊、法界無邊、法性無邊、方便無邊,我及眾生造罪亦復如是。如是等罪,上至諸菩薩,下至聲聞、緣覺,所不能知;唯佛與佛,乃能知我罪之多少。
︽地獄經︾︵︽觀佛三昧經︾卷五意︶云:﹁若有眾生,作是罪者,臨命終時,風刀解身。偃臥不定,如被楚撻。其心荒越,發狂癡想。見己室宅,男女大小,一切皆是,不淨之物。屎尿臭處,盈流於外。爾時罪人,即作是語:云何此處,無好城郭,及好山林,使吾遊戲?乃處如此,不淨物間。
作是語已,獄卒羅剎,以大鐵叉,擎阿鼻獄。及諸刀林,化作寶樹,及清涼池。火炎化作,金葉蓮華。諸鐵嘴蟲,化為鳧雁。地獄痛聲,如歌詠音。罪人聞已:如此好處,吾當遊中。念已尋時,坐火蓮華。諸鐵嘴蟲,從身毛孔,唼食其軀。百千鐵輪,從頂上入。恒沙鐵叉,挑其眼睛。地獄銅狗,化作百億鐵狗,競分其身,取心而食。
俄爾之間,身如鐵華,滿十八隔中。一一華葉,八萬四千;一一葉頭,身手支節,在一隔間。地獄不大,此身不小;遍滿如此,大地獄中。此等罪人,墮此地獄,經歷八萬四千大劫。此泥犁滅,復入東方十八隔中,如前受苦。此阿鼻地獄,南亦十八隔,西亦十八隔,北亦十八隔。
謗方等經、具五逆罪、破壞僧祇、污比丘尼、斷諸善根,如此罪人,具眾罪者,身滿阿鼻獄,四支復滿十八隔中。此阿鼻獄,但燒如此獄種眾生。劫欲盡時,東門即開。見東門外,清泉流水,華果林樹,一切俱現。是諸罪人,從下隔見,眼火暫歇。從下隔起,婉轉腹行,揵身上走,到上隔中,手攀刀輪。時虛空中,雨熱鐵丸。走趣東門,既至門閫,獄卒羅剎,手捉鐵叉,逆刺其眼。鐵狗齧心,悶絕而死,死已復生。見南門開,如前不異。如是西門、北門,亦皆如此。如此時間,經歷半劫。
阿鼻獄死,生寒冰中。寒冰獄死,生黑闇處。八千萬歲,目無所見;受大蛇身,婉轉腹行;諸情闇塞,無所解知;百千狐狼,牽掣食之。命終之後,生畜生中。五千萬身,受鳥獸形。還生人中,聾盲喑啞、疥癩癰疽、貧窮下賤,一切諸衰,以為嚴飾。受此賤身,經五百身,後還得生,餓鬼之中。如是等輪迴三惡,無量無邊。﹂
弟子眾等,今聞地獄,心驚毛豎,怖懼無量;恐畏殘殃不盡,復還流浪。今生以來,縱暴三業,造眾重罪,若不懺悔,定招此苦,無有出期。
今對三寶、道場大眾前,發露懺悔即安樂,知而不敢覆藏。
唯願:十方三寶,法界眾生,發大慈悲。廣大慈悲,不計我惡;如草覆地,布施歡喜;受我懺悔,憶我清淨。唯願不捨慈悲,攝護我等。已作之罪願除滅,未起之罪願不生;已作之善願增長,未作之善方便令生。願從今日,乃至不起忍以來,誓共眾生,捨邪歸正,發菩提心;慈心相向,佛眼相看;菩提眷屬,真善知識;同生淨土,乃至成佛;如是等罪,永斷相續,更不敢覆藏。
發願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願在彌陀佛前立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願在彌陀會中坐 手執香華常供養
︽西方淨土法事讚︾卷上
︽安樂行道轉經願生淨土法事讚︾卷下
沙門 善導 集記
高座入文
1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俱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睺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拘羅、阿○樓馱,如是等諸大弟子。並諸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諸佛大悲心無二 方便化門等無殊
捨彼莊嚴無勝土 八相示現出閻浮
或現真形而利物 或同雜類化凡愚
分身六道無停息 變現隨宜度有流
有流見解心非一 故有八萬四千門
門門不同亦非別 別別之門還是同
同故即是如來致 別故復是慈悲心
悲心念念緣三界 人天四趣罪根深
過現諸佛皆來化 無明業障不相逢
慚愧釋迦弘誓重 不捨娑婆十惡業
稀遇道場聞淨土 騰神永逝出煩籠
眾等傷心共悲嘆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釋迦如來成正覺 四十九載度眾生
五天竺國皆行化 邪魔外道盡歸宗
天上天下無過佛 慈悲救苦實難逢
或放神光遍六道 蒙光觸者起慈心
或住或來皆盡益 三塗永絕斷追尋
或震大地山河海 為覺萌冥信未深
或自說法教相勸 展轉相將入法林
法林即是彌陀國 逍遙快樂不相侵
眾等傾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如來教法元無二 正為眾生機不同
一音演說隨緣悟 不留殘結證生空
或現神通或說法 或服外道滅魔蹤
自利一身雖免縛 悲心普益絕無功
灰身滅智無餘證 二萬劫盡復生心
生心覺動身還現 諸佛先教發大乘
眾等迴心生淨土 手執香華常供養
下接高讚云 高接下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菩薩大眾無央數 文殊師利最為尊
發大慈悲行苦行 不違弘願度眾生
或現上好莊嚴相 或現上好莊嚴身
含靈睹見皆生喜 為說妙法入真門
十方佛國身皆到 助佛神化轉法輪
眾等迴心生淨土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佛與聲聞菩薩眾 同遊舍衛住祇園
願閉三塗絕六道 開顯無生淨土門
人天大眾皆來集 瞻仰尊顏聽未聞
見佛聞經同得悟 畢命傾心入寶蓮
誓到彌陀安養界 還來穢國度人天
願我慈悲無際限 長時長劫報慈恩
眾等迴心生淨土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高座入文
2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人天大眾皆圍繞 傾心合掌願聞經
佛知凡聖機時悟 即告舍利用心聽
一切佛土皆嚴淨 凡夫亂想恐難生
如來別指西方國 從是超過十萬億
七寶莊嚴最為勝 聖眾人天壽命長
佛號彌陀常說法 極樂眾生障自亡
眾等迴心願生彼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高座入文
3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曰極樂。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三界眾生無智慧 惛惛六道內安身
諸佛慈心為說法 聾盲觝突伴不聞
忽爾無常苦來逼 精神錯亂始驚忙
萬事家生皆捨離 專心發願向西方
彌陀名號相續念 化佛菩薩眼前行
或與華臺或授手 須臾命盡佛迎將
眾等迴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歷劫已來未聞見 西方淨土寶莊嚴
地上虛空皆遍滿 珠羅寶網百千重
一一網羅結珍寶 玲瓏雜色盡暉光
寶樹枝條異相間 行行整直巧相當
此是彌陀悲願力 無衰無變湛然常
眾等迴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高座入文
4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
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極樂世界廣清淨 地上莊嚴難可量
八功香池流遍滿 底布金沙照異光
四邊階道非一色 岸上重樓百萬行
真珠瑪瑙相映飾 四種蓮華開即香
十方人天得生者 各坐一箇聽真常
是故彼國名極樂 眾等持華來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高座入文
5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其國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
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彌陀佛國最為勝 廣大寬平實是精
天樂音聲常遍滿 黃金為地間奇珍
晝夜六時華自散 法音常說自然聞
彼國眾生更無事 衣裓盛華詣十方
一一親承修供養 塵勞垢習永消亡
種種隨心皆稱意 無不利益是真常
欻爾飛騰還本國 飯食經行七寶臺
眾等傾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高座入文
6復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
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道場清淨稀難見 彌陀淨土甚難聞
難聞難見今得會 如說修行專意專
願佛慈悲遙攝受 臨終寶座現其前
既見華臺心踴躍 從佛逍遙歸自然
自然即是彌陀國 無漏無生還即真
行來進止常隨佛 證得無為法性身
眾等迴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極樂莊嚴間雜寶 實是稀奇聞未聞
寶鳥臨空讚佛會 文文句句理相同
晝夜連聲無有息 哀婉雅亮發人心
或說五根七覺分 或說八聖慈悲門
或說他方離惡道 或說地獄封人天
或說長時修苦行 或說無上菩提因
或說散善波羅蜜 或說定慧入深禪
菩薩聲聞聞此法 處處分身轉法輪
眾等迴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極樂莊嚴出三界 人天雜類等無為
法藏行因廣弘願 設我得佛現稀奇
或現鳥身能說法 或現無請能應機
或使微波出妙響 或使林樹讚慈悲
或使風光相應動 或令羅網說音辭
一切莊嚴聲遍滿 恒沙天樂自依時
為引他方凡聖類 故佛現此不思議
我等聞之身毛豎 碎骨慚謝阿彌師
一受專精不惜命 須臾即到豈為遲
眾等迴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下接高讚云 高接下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彌陀佛國真嚴淨 三惡六道永無名
事事莊嚴難可識 種種妙微甚為精
地迥寬平眾寶間 一一同耀五百光
一一光成寶臺座 一一座上百千堂
千堂化佛塵沙會 眾生入者共相量
無數音聲遊空轉 化天童子散華香
晝夜六時無間息 地上虛空難可量
八德香池隨意入 灌注由人無淺深
或出或沒三禪樂 徐徐相喚入檀林
檀林寶座行行別 聖眾猶若超日月
日月即是長時劫 或坐或立或遊方
到處唯聞無上法 永絕凡夫生死殃
是故彼國名安樂 眾等迴心願往生
往生彼國無餘事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高座入文
7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
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
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
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
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果得涅槃常住世 壽命延長難可量
千劫萬劫恒沙劫 兆載永劫亦無央
一坐無移亦不動 徹窮後際放身光
靈儀相好真金色 巍巍獨坐度眾生
十方凡聖專心向 分身遣化往相迎
一念乘空入佛會 身色壽命盡皆平
眾等迴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彼佛從因行苦行 勇猛專精無退時
一坐百劫長時劫 難作能作不生疲
自利利他同斷惡 不捨怨憎由大悲
有識含靈皆普化 同因同行至菩提
誓願莊嚴清淨土 見聞歡喜證無為
眾等迴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彌陀化主當心坐 華臺獨迥最為精
百億摩尼間雜寶 葉葉莊嚴相自成
正坐已來經十劫 心緣法界照慈光
蒙光觸者塵勞滅 臨終見佛往西方
到彼華開入大會 無明煩惱自然亡
三明自然乘佛願 須臾合掌得神通
彼佛聲聞菩薩眾 塵沙算數亦難窮
願我今生強發意 畢命往彼聖人叢
眾等傾心願往生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高座入文
8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
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釋迦如來告身子 即是普告苦眾生
娑婆六道非安處 冥冥長夜闇中行
聖化同居不相識 動生瞋毒鬥無明
為此無明繫六道 愛憎高下何時平
既無善業排生死 由貪造罪未心驚
犯此人皮裹驢骨 三塗自入不須爭
我等聞之心髓痛 誓願頓捨世間榮
普願迴心生淨土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娑婆極苦非生處 極樂無為實是精
九品俱迴得不退 阿鞞跋致即無生
非直初生無限極 十地以下劫難窮
如此大海塵恒沙 有緣到者入其中
四種威儀常見佛 行來進止駕神通
六識縱橫自然悟 未藉思量一念功
普勸同生善知識 專心專注往西方
眾等迴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下接高讚云
高座入文
9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極樂無為涅槃界 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 教念彌陀專復專
七日七夜心無間 長時起行倍皆然
臨終聖眾持華現 身心踴躍坐金蓮
坐時即得無生忍 一念迎將至佛前
法侶將衣競來著 證得不退入三賢
眾等迴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彌陀侍者二菩薩 號曰無邊觀世音
一切時中助佛化 分身六道起慈心
念念隨機為說法 惛惛難悟罪根深
百計千萬數出世 萬中無一出煩籠
念汝眾生長劫苦 諸佛對面不相逢
人天少善尚難辨 何況無為證六通
雖得見聞稀有法 粗心懈怠益無功
縱使連年放腳走 趁得貪瞋滿內胸
貪瞋即是身三業 何開淨土裏真空
寄語同生善知識 念佛慈悲入聖叢
眾等傾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高座入文
舍利弗!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東方亦有阿閦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釋迦如來常讚歎 東方恒沙等覺尊
大悲同化心無二 一佛施功多亦然
為斷凡夫疑見執 皆舒舌相覆三千
共證七日稱名號 又表釋迦言說真
終時正意念彌陀 見佛慈光來照身
乘此彌陀本願力 一念之間入寶堂
寶堂莊嚴無限極 化佛聖眾坐思量
心性明於百千日 悲智雙行法爾常
我今既到無為處 普願含靈歸此方
眾等傾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高座入文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焰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南方諸佛如恒沙 亦舒舌相覆三千
為其本國凡聖眾 讚歎釋迦變現身
出現娑婆五濁內 標心為化罪根人
我見邪貪增上慢 教令出世反生瞋
念汝眾生流浪久 諸佛誠言謂不真
眾等迴心生淨土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高座入文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西方諸佛如恒沙 各於本國讚如來
分身百億閻浮內 示現八相大稀奇
五濁凡夫將謂實 六年苦行證無為
降魔成道說妙法 種種方便不思議
普勸眾生歸淨土 前思卻慮更生疑
我今舒舌以為證 西方極樂必須依
眾等迴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高座入文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北方諸佛如恒沙 皆舒舌相證牟尼
為我凡夫來出世 隨緣說法應時機
時機相感聞即悟 如說修行不致疑
七日稱名無間雜 身心踴躍喜還悲
慶得稀聞自家國 諸佛證判得還歸
眾等迴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高座入文,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下方諸佛如恒沙 各於本國度眾生
證讚釋迦出五濁 能為難事化群萌
善巧隨宜令斷惡 偏心指授向西行
一切福業皆迴向 終時化佛自來迎
利根智者聞歡喜 忽憶三塗心即驚
驚心毛豎勸懺悔 恐罪不滅墮深坑
眾等迴心生淨土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高座入文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上方諸佛如恒沙 還舒舌相為娑婆
十惡五逆多疑謗 信邪事鬼餒神魔
妄想求恩謂有福 災障禍橫轉彌多
連年臥病於床枕 聾盲腳折手攣橛
承事神明得此報 如何不捨念彌陀
彌陀願力皆平等 但使迴心華自捧
一念逍遙快樂國 畢竟常安無退動
眾等迴心願生彼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高座入文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諸佛所說名及經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共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
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釋迦如來大慈悲 應現娑婆度有緣
有緣遍滿三千界 隨機示悟斷貪癡
總勸厭此人天樂 無常八苦火燒人
念佛誦經除罪障 諸佛遙加護念身
晝夜六時強發願 持心不散業還成
業成見佛華臺主 須臾變作紫金臺
從佛逍遙入寶國 畢竟永絕愁憂聲
眾等迴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高座入文
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佛說此經已,舍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世尊殷勤告身子 表知諸佛大悲同
互相讚德心無異 巧應時機各有功
六方如來皆讚歎 釋迦出現甚難逢
正治五濁時興盛 無明頑硬似高峰
劫濁時移身漸小 眾生濁惡等蛇龍
惱濁遍滿過塵數 愛憎違順若岳山
見濁叢林如棘刺 命濁中夭剎那間
依正二報同時滅 背正歸邪橫起怨
九十五種皆污世 唯佛一道獨清閑
出到菩提心無盡 還來火宅度人天
眾等迴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如來出現於五濁 隨宜方便化群萌
或說多聞而得度 或說少解證三明
或教福慧雙除障 或教禪念坐思量
種種法門皆解脫 無過念佛往西方
上盡一形至十念 三念五念佛來迎
直為彌陀弘誓重 致使凡夫念即生
眾等迴心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下接高讚云 高接下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世尊說法時將了 殷勤付囑彌陀名
五濁增時多疑謗 道俗相嫌不用聞
見有修行起瞋毒 方便破壞競生怨
如此生盲闡提輩 毀滅頓教永沈淪
超過大地微塵劫 未可得離三塗身
大眾同心皆懺悔 所有破法罪因緣
眾等迴心生淨土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高座待下座聲盡,即為大眾,總懺悔云:
弟子道場眾等,爾許多人,各各標心,愧謝諸佛,冥空幽顯,得道聖人,三十三天等,一切天神、地神,虛空、山林、河海神等,天曹、地府、閻羅、伺命、五道太山、三十六王、地獄典領,一切靈祇等;及此道場尊經、舍利、形像、靈儀等;唯願大悲光,威神加備,護念攝受,證明今日道場主某甲,及爾許多人,披心懺悔。
弟子某甲等,自從無身、有身,無識、有識已來,乃至今日,至於今時,於其中間,所作身口意業,十惡之罪,無量無邊。
或放縱身業,殺害劫奪一切地獄畜生眾生,水陸虛空蠕動之類,不可知數。或殺害劫奪一切修羅鬼神眾生,水陸虛空蠕動之類,不可知數。或殺害劫奪一切人天三寶師僧,父母六親眷屬,善知識法界眾生,不可知數。或故殺、誤殺、戲笑殺、自殺、教他殺、隨喜殺、相續殺、無間殺、愛憎違順殺、放逸殺、貪味為財殺,如是等殺罪,無量無邊。今對道場凡聖,發露懺悔,永盡無餘!
懺悔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下接高和云
懺悔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高接下懺云
弟子眾等,次當懺悔偷盜罪。或放縱身業,偷盜劫奪,一切地獄畜生眾生,水陸虛空蠕動之類,不可知數。或偷盜劫奪,一切修羅鬼神眾生,水陸虛空蠕動之類,不可知數。或偷盜劫奪,一切人天三寶師僧,父母六親眷屬,善知識法界眾生,不可知數。或故盜、誤盜、戲笑盜、自盜、教他盜、隨喜盜、放逸盜、無間盜、愛憎盜、違順盜、貪味為財盜,如是等偷盜罪,無量無邊。今對道場凡聖,發露懺悔,永盡無餘!
懺悔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下接高和云
懺悔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高接下懺云
弟子眾等,次當懺悔邪淫顛倒罪。或放縱身業,起於邪淫,或逼掠一切畜生眾生,水陸虛空蠕動之類,不可知數。或起淫逼掠一切鬼神眾生,水陸虛空蠕動之類,不可知數。或起淫心,逼掠一切師僧,父母六親眷屬,善知識法界眾生,不可知數。或放逸作、故作、誤作、戲笑作、自作、教他作、隨喜作、無慚愧作、相續作、無間作、邪貪惡貪作,如是等邪淫罪,無量無邊。今對道場凡聖,發露懺悔,永盡無餘!
懺悔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下接高和云
懺悔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高接下懺云
弟子眾等,次當懺悔口業虛誑罪。或放縱口業,欺誑一切地獄畜生眾生,水陸虛空蠕動之類,不可知數。或欺誑一切修羅鬼神眾生,水陸虛空蠕動之類,不可知數。或欺誑一切人天三寶師僧,父母六親眷屬,善知識法界眾生,不可知數。或常作、無間作、故作、誤作、戲笑作、自作、教他作、隨喜作、邪貪惡貪作,如是等欺誑罪,無量無邊。今對道場凡聖,發露懺悔,永盡無餘!
懺悔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下接高和云
懺悔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高接下懺云
弟子眾等,次當懺悔調戲之罪。或放縱口業,調戲輕弄一切地獄畜生眾生,水陸虛空蠕動之類,不可知數。或調弄一切修羅鬼神眾生,水陸虛空蠕動之類,不可知數。或調弄一切人天三寶師僧,父母六親眷屬,善知識法界眾生,不可知數。或常作、無間作、故作、誤作、戲笑作、自作、教他作、隨喜作,如是等調弄之罪,無量無邊。今對道場凡聖,發露懺悔,永盡無餘!
懺悔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下接高和云
懺悔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高接下懺云
弟子眾等,次當懺悔惡口罪。或放縱口業,罵辱誹謗毀呰,一切地獄畜生眾生,水陸虛空蠕動之類,不可知數。或罵辱誹謗毀呰,一切修羅鬼神眾生,水陸虛空蠕動之類,不可知數。或罵辱誹謗毀呰,一切人天三寶師僧,父母六親眷屬,善知識法界眾生,不可知數。或常作、無間作、故作、誤作、戲笑作、自作、教他作、隨喜作、邪貪惡貪作,如是等惡口罪,無量無邊。今對道場凡聖,發露懺悔,永盡無餘!
懺悔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下接高和云
懺悔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高接下懺云
弟子眾等,次當懺悔兩舌罪。或放縱口業,兩舌鬥亂破壞,一切畜生眾生,水陸虛空蠕動之類,不可知數。或鬥亂破壞,一切修羅鬼神眾生,水陸虛空蠕動之類,不可知數。或鬥亂破壞,一切人天三寶師僧,父母六親眷屬,善知識法界眾生,不可知數。或常作、無間作、故作、誤作、戲笑作、自作、教他作、隨喜作、邪貪惡貪作,如是等兩舌罪,無量無邊。今對道場凡聖,發露懺悔,永盡無餘!
懺悔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下接高和云
懺悔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高接下懺云
弟子眾等,次當懺悔意業罪。或起邪貪惡貪,動身口意業,不可知數。或起邪瞋,動身口意業,不可知數。或起邪癡顛倒,惡見顛倒,動身口意業,不可知數。或因意業,造作身業十惡之罪,不簡凡聖六道眾生,親疏人畜等眾生,不可知數。或故作、誤作、常作、無間作、自作、教他作、隨喜作,如是等意業罪,無量無邊。今對道場凡聖,發露懺悔,永盡無餘!
總懺十惡罪竟,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下接高和云
懺悔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此十惡即攝一切惡盡,今懺悔十惡罪者,即懺一切罪盡。應知。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三界無安如火宅 六道周慞競出門
門門不同八萬四 各各皆當心眼前
棄棄欲出還回去 為箇無明誤殺人
貪財愛色無厭足 虛華幻惑詐相親
財盡色落相嫌恨 須臾義斷若屠怨
屠怨遍滿娑婆內 有識含情皆亦然
為此如來偏指授 勸使專修淨土因
淨土因成自然到 終時合掌奉香煙
香煙直注彌陀佛 聖眾持華迎我身
即坐華臺皆金色 到彼無漏真復真
眾等悲流皆願往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下接高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劫欲盡時五濁盛 眾生邪見甚難信
專專指授歸西路 為他破壞還如故
曠劫已來常如此 非是今生始自悟
正由不遇好強緣 致使輪迴難得度
今日今時聞要法 畢命為期誓堅固
堅固持心不惜身 慚愧釋迦諸佛恩
標心為說西方樂 欲使齊歸入正門
正門即是彌陀界 究竟解脫斷根源
去來他鄉不可停 從佛歸家還本國
一切行願自然成
眾等各各生淨土 手執香華常供養
高接下讚云
願往生 願往生
大眾人人皆合掌 碎身慚謝釋迦恩
能得慈悲巧方便 指授西方快樂門
道場欲散人將別 努力相勸斷貪瞋
貪瞋因緣障聖土 不得自悟永沉淪
同行相親相策勵 畢命為期到佛前
願此法輪相續轉 道場施主益長年
大眾咸同受安樂 見聞隨喜亦皆然
普願迴心生淨土 手執香華常供養
下接高讚云 高接下讚云
又誦經唱讚已,高座即令一人行香,與大眾行華。次當讚人等,向行道處立。又令小者唱禮供養,及如法行道。唱已,其散華法用一如上。或三匝、或七匝竟,即當佛前立。次唱後讚。
高座唱讚 下座和云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大眾人人皆合掌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道場聖眾欲歸還 無量樂
眾等傷心共傷嘆 願往生 唯知慚謝釋迦恩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悲喜交流深自慶 無量樂
不因釋迦佛開悟 願往生 彌陀名願何時聞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荷佛慈恩實難報 無量樂
四十八願殷勤喚 願往生 乘佛願力往西方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娑婆永別更何憂 無量樂
無問罪福時多少 願往生 心心念佛莫生疑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六方如來證不虛 無量樂
三業專心無雜亂 願往生 百寶蓮華應時見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臨終聖眾自來迎 無量樂
行者見佛心歡喜 願往生 彌陀接手坐華臺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坐已身同紫金色 無量樂
從佛須臾至寶國 願往生 直入彌陀大會中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見佛莊嚴無數億 無量樂
三明六通皆具足 願往生 憶我閻浮同行人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同行相親願莫退 無量樂
七周行道散華竟 願往生 供養冥空諸佛會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大會頂禮別彌陀 無量樂
行道散華七周竟,次向佛前立唱讚云:
慚愧彌陀諸聖眾 願往生 受我施主眾生請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慈悲平等度眾生 無量樂
證明功德除罪障 願往生 存亡利益難思議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形枯命斷佛前期 無量樂
供養莊嚴不如法 願往生 布施眾生歡喜心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見聞流淚同懺悔 無量樂
散華行道訖 願往生 諸佛隨緣還本國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普散香華心送佛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願佛慈心遙護念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同生相勸盡須來 無量樂
次打磬子,唱敬禮常住三寶。
次唱歎佛咒願。
歎佛竟,即依法唱七禮敬,唱隨意。
竊以:彌陀妙果,號曰無上涅槃。國土則廣大莊嚴,遍滿自然眾寶。觀音大士,左侍靈儀;勢至慈尊,則右邊供養。三華獨迥,寶縵臨軀;珠光內輝,天聲外繞。聲聞菩薩,數越塵沙;化鳥天同,無不遍會。他方聖眾,起若雲奔;凡惑同生,過踰盛雨。十方來者,皆到佛邊,鼓樂彌歌,香華繞讚。供養周訖,隨處遍歷親承。或入百寶池渠會,或入寶樓宮殿會,或入寶林寶樹會,或上虛空會,或入大眾無生法食會。如是清淨莊嚴大會聖眾等,同行同坐,同去同來。一切時中,無不證悟。西方極樂,種種莊嚴,歎莫能盡。
然今清信弟子某甲等,爾許多人,知身假合,四大共成,識命浮危,譬似嚴霜對日。十方六道,同此輪迴,無際循循,沉愛波而沉苦海。佛道人身難得今已得,淨土難聞今已聞,信心難發今已發。仰惟今時同生知識等,爾許多人,恐畏命同石火,久照難期;識性無常,逝踰風燭。故人人同願,共結往生之業;各誦︽彌陀經︾爾許萬遍,念彌陀名爾許萬遍,又造某功德等,普皆周備。
故於某月日,莊嚴院宇,瑩飾道場,奉請僧尼,宿宵行道。又以廚皇百味,種種甘香,奉佛及以僧徒,同心慶喜。
又願:持戒、誦經、念佛、行道,及造諸功德等;當今施主,及同行諸人,法界眾生,從今以去:天神影衛,萬善扶持;福命休強,離諸憂惱;六方諸佛,護念信心;淨土彌陀,慈心攝受。
又願:觀音聖眾,駱驛往來,念念無遺,遙加普備。春秋冬夏,四大常安;罪滅福成,迴生淨土。
又願:臨終無病,正念堅強;聖眾來迎,華臺普集;彌陀光照,菩薩扶身;化佛齊心,同聲等讚;乘臺一念,即至西方;見佛尊顏,悟無生忍。仰願往生同行人等,得如此善。
又願:此功德資益 大唐皇帝,福基永固,聖化無窮。
又願:皇后慈心平等,哀愍六宮。
又願:皇太子承恩厚地,同山岳之莫移;福命唐唐,類滄波而無盡。
又願:天曹地府,閻羅伺命,滅除罪障,注記善名。
又願:修羅息戰諍,餓鬼除饑虛,地獄與畜生,俱時得解脫。
豎通三界,橫括九居,莫不等出娑婆,同歸於淨土。
下座唱七禮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等,一切三寶。我今稽首禮,迴願往生無量壽國。
南無十方三世、盡虛空遍法界、微塵剎土中,一切三寶。我今稽首禮,迴願往生無量壽國。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觀世音菩薩摩訶薩。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勢至菩薩摩訶薩。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諸菩薩摩訶薩清淨大海眾。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普為四恩三有,帝王人王,師僧父母,善知識,法界眾生,斷除三障,同得往生阿彌陀佛國。和上一切賢聖,迴願往生無量壽國。
唱竟即云:隨意。
白行者等:一切時常依此法,以為恒式。應知。
送經致何處?送至摩尼寶殿中。
送經致何處?送至龍宮大藏中。
送經致何處?送至西方石窟寶函中。
︽安樂行道轉經願生淨土法事讚︾卷下︵終︶
人天善惡,皆得往生;
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
謗法闡提,迴心皆往。
︱法 事 讚︱
往 生 禮 讚
︽往生禮讚偈︾一卷
沙門 善導 集記
勸一切眾生,願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國,六時禮讚偈。
謹依︽大經︾及龍樹、天親、此土沙門等所造往生禮讚,集在一處,分作六時。
唯欲相續繫心,助成往益;亦願曉悟未聞,遠沾遐代耳。何者?
第一、謹依︽大經︾釋迦及十方諸佛讚歎彌陀十二光名,勸稱、禮、念,定生彼國;十九拜,當日沒時禮。
第二、謹依︽大經︾,採集要文,以為禮讚偈;二十四拜,當初夜時禮。
第三、謹依龍樹菩薩︽願往生禮讚偈︾;十六拜,當中夜時禮。
第四、謹依天親菩薩︽願往生禮讚偈︾;二十拜,當後夜時禮。
第五、謹依彥琮法師︽願往生禮讚偈︾;二十一拜,當晨朝時禮。
第六、沙門善導︽願往生禮讚偈︾,謹依十六觀作;二十拜,當午時禮。
問曰:今欲勸人往生者,未知若為﹁安心、起行、作業﹂,定得往生彼國土也?
答曰:必欲生彼國土者,如︽觀經︾說者:﹁具三心必得往生﹂,何等為三?
一者﹁至誠心﹂:所謂身業禮拜彼佛,口業讚歎稱揚彼佛,意業專念觀察彼佛;凡起三業,必須真實,故名至誠心。
二者﹁深心﹂:即是真實信心:信知自身是具足煩惱凡夫,善根薄少,流轉三界,不出火宅;今信知彌陀本弘誓願,及稱名號,下至十聲、一聲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無有疑心,故名深心。
三者﹁迴向發願心﹂:所作一切善根,悉皆回願往生,故名迴向發願心。
具此三心,必得生也;若少一心,即不得生。如︽觀經︾︵︽觀經四帖疏︾︶具說。應知。
又如天親︽淨土論︾云:若有願生彼國者,勸修﹁五念門﹂,五門若具,定得往生。何者為五?
一者身業﹁禮拜門﹂:所謂一心專至,恭敬合掌,香華供養,禮拜彼阿彌陀佛。禮即專禮彼佛,畢命為期,不雜餘禮;故名禮拜門。
二者口業﹁讚歎門﹂:所謂專意讚歎彼佛身相光明、一切聖眾身相光明、及彼國中一切寶莊嚴光明等;故名讚歎門。
三者意業﹁憶念觀察門﹂:所謂專意念、觀彼佛,及一切聖眾身相光明、國土莊嚴等,如︽觀經︾說;唯除睡時,恒憶、恒念、恒想、恒觀此事等;故名觀察門。
四者﹁作願門﹂:所謂專心,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三業四威儀所作功德,不問初、中、後,皆須真實心中發願願生彼國;故名作願門。
五者﹁迴向門﹂:所謂專心,若自作善根,及一切三乘、五道,一一聖凡等所作善根,深生隨喜;如諸佛菩薩所作隨喜,我亦如是隨喜。以此隨喜善根,及己所作善根,皆悉與眾生共之,迴向彼國,故名迴向門。
又到彼國已,得六神通,回入生死,教化眾生,徹窮後際,心無厭足,乃至成佛,亦名迴向門。
五門既具,定得往生。一一門與上三心合,隨起業行,不問多少,皆名真實業也。應知。
又勸行﹁四修法﹂,用策三心、五念之行,速得往生。何者為四?
一者﹁恭敬修﹂:所謂恭敬禮拜彼佛,及彼一切聖眾等;故名恭敬修。畢命為期,誓不中止,即是﹁長時修﹂。
二者﹁無餘修﹂:所謂專稱彼佛名,專念、專想、專禮、專讚彼佛及一切聖眾等,不雜餘業,故名無餘修。畢命為期,誓不中止,即是﹁長時修﹂。
三者﹁無間修﹂:所謂相續恭敬禮拜,稱名讚歎,憶念觀察,迴向發願,心心相續,不以餘業來間;故名無間修。又不以貪瞋煩惱來間,隨犯隨懺,不令隔念、隔時、隔日,常使清淨,亦名無間修。畢命為期,誓不中止,即是﹁長時修﹂。
又菩薩已免生死,所作善法,回求佛果,即是自利;教化眾生,盡未來際,即是利他。然今時眾生,悉為煩惱繫縛,未免惡道生死等苦。隨緣起行,一切善根具速回,願往生阿彌陀佛國。到彼國已,更無所畏;如上四修,自然任運;自利利他,無不具足。應知。
又如︽文殊般若︾︵卷下意︶云:﹁明一行三昧,唯勸獨處空閒,捨諸亂意,繫心一佛,不觀相貌,專稱名字;即於念中,得見彼阿彌陀佛及一切佛等。﹂
問曰:何故不令作觀,直遣專稱名字者,有何意也?
答曰:乃由眾生障重,境細心粗,識揚神飛,觀難成就也。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
問曰:既遣專稱一佛,何故境現即多?此豈非邪正相交,一多雜現也?
答曰:佛佛齊證,形無二別。縱使念一見多,乖何大道理也。
又如︽觀經︾云:佛勸坐觀、禮念等,皆須面向西方者最勝。如樹先傾,倒必隨曲。故必有事礙,不及向西方,但作向西想亦得。
問曰:一切諸佛,三身同證,悲智果圓,亦應無二;隨方禮念,課稱一佛,亦應得生。何故偏歎西方,勸專禮念等,有何義也?
答曰:諸佛所證,平等是一;若以願行來收,非無因緣。然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是故釋迦,及以諸佛,勸向西方,為別異耳。亦非是稱念餘佛不能除障滅罪也。應知。
若能如上,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外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得相應故;不違教故;隨順佛語故。
若欲捨專修雜業者,百時稀得一二,千時稀得三五。何以故?乃由雜緣亂動失正念故;與佛本願不相應故;與教相違故;不順佛語故;繫念不相續故;憶想間斷故;回願不慇重真實故;貪瞋諸見煩惱來間斷故;無有慚愧懺悔心故;︵懺悔有三品:一要、二略、三廣,如下具說,隨意用皆得。︶又不相續念報彼佛恩故;心生輕慢,雖作業行,常與名利相應故;人我自覆,不親近同行善知識故;樂近雜緣,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
何以故?余比日自見聞:諸方道俗,解行不同,專雜有異。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此二行得失,如前已辨。
仰願一切往生人等,善自思量。已能今身,願生彼國者,行住坐臥,必須勵心克己,晝夜莫廢,畢命為期。上在一形,似如少苦;前念命終,後念即生彼國。長時永劫,常受無為法樂,乃至成佛,不經生死,豈非快哉!應知。
1第一、謹依︽大經︾,釋迦佛勸禮讚阿彌陀佛十二光名,求願往生;一十九拜,當日沒時禮。取中下懺悔亦得。
1南無釋迦牟尼佛等一切三寶
我今稽首禮 回願往生無量壽國
此之一佛,現是今時道俗等師;言三寶者,即是福田無量;若能禮之一拜,即是念報師恩,以成己行。以斯一行,回願往生。
2南無十方三世盡虛空遍法界微塵剎土中一切三寶
我今稽首禮 回願往生無量壽國
然十方虛空無邊,三寶無盡,若禮一拜,即是福田無量,功德無窮。能至心禮之一拜,一一佛上,一一法上,一一菩薩聖僧上,一一舍利上,皆得身口意業解脫分善根,來資益行者,以成己業。以斯一行,回願往生。
3南無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願共眾生咸歸命 故我頂禮生彼國
問曰:何故號阿彌陀?
答曰:︽彌陀經︾及︽觀經︾云:﹁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故名阿彌陀。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又釋迦佛,及十方佛,讚歎彌陀光明,有十二種名,普勸眾生,稱名禮拜,相續不斷者,現世得無量功德,命終之後定得往生。如︽無量壽經︾︵卷上意︶說云:﹁其有眾生,遇斯光者,三垢消滅,身意柔軟,歡喜踴躍,善心生焉。若在三塗,勤苦之處,見此光明,無復苦惱;壽終之後,皆蒙解脫。無量壽佛,光明顯赫,照耀十方,諸佛國土,莫不聞焉。不但我今,稱其光明,一切諸佛、聲聞、緣覺、諸菩薩眾,咸共歎譽,亦復如是。若有眾生,聞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稱說,至心不斷者,隨其所願,得生其國。常為諸菩薩、聲聞之眾,所共歎譽,稱其功德。佛言:我說無量壽佛,光明威神,巍巍殊妙,晝夜一劫,尚不能盡。﹂
白諸行者,當知彌陀身相光明,釋迦如來一劫說不能盡者,如︽觀經︾云:﹁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今既︽觀經︾有如此不思議增上勝緣,攝護行者,何不相續稱觀禮念願往生。應知。
4南無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光佛
願共眾生咸歸命 故我頂禮生彼國
5南無西方極樂世界無邊光佛
願共眾生咸歸命 故我頂禮生彼國
6南無西方極樂世界無礙光佛
願共眾生咸歸命 故我頂禮生彼國
7南無西方極樂世界無對光佛
願共眾生咸歸命 故我頂禮生彼國
8南無西方極樂世界炎王光佛
願共眾生咸歸命 故我頂禮生彼國
9南無西方極樂世界清淨光佛
願共眾生咸歸命 故我頂禮生彼國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歡喜光佛
願共眾生咸歸命 故我頂禮生彼國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智慧光佛
願共眾生咸歸命 故我頂禮生彼國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不斷光佛
願共眾生咸歸命 故我頂禮生彼國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難思光佛
願共眾生咸歸命 故我頂禮生彼國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無稱光佛
願共眾生咸歸命 故我頂禮生彼國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超日月光佛
願共眾生咸歸命 故我頂禮生彼國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哀愍覆護我 令法種增長
此世及後生 願佛常攝受
願共眾生咸歸命 故我頂禮生彼國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觀世音菩薩
願共眾生咸歸命 故我頂禮生彼國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勢至菩薩
願共眾生咸歸命 故我頂禮生彼國
此二菩薩,一切眾生,臨命終時,共持華臺,授與行者。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復與無數,化佛菩薩,聲聞大眾等,一時授手,如彈指頃,即得往生。為報恩故,至心禮之一拜。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諸菩薩清淨大海眾
願共眾生咸歸命 故我頂禮生彼國
此等諸菩薩,亦隨佛來迎接行者;為報恩故,至心禮之一拜。
普為師僧、父母,及善知識,法界眾生,斷除三障,同得往生阿彌陀佛國,歸命懺悔。
至心懺悔
南無懺悔十方佛 願滅一切諸罪根
今將久近所修善 回作自他安樂因
恒願一切臨終時 勝緣勝境悉現前
願睹彌陀大悲主 觀音勢至十方尊
仰願神光蒙授手 乘佛本願生彼國
懺悔迴向發願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次作梵竟 說偈發願︵出︽寶性論︾︶
禮懺諸功德 願臨命終時 見無量壽佛 無邊功德身
我及餘信者 既見彼佛已 願得離垢眼 往生安樂國
成無上菩提
禮懺已一切恭敬
歸佛得菩提 道心恒不退 願共諸眾生 回願往生無量壽國
歸法薩婆若 得大總持門 願共諸眾生 回願往生無量壽國
歸僧息諍論 同入和合海 願共諸眾生 回願往生無量壽國
願諸眾生,三業清淨,奉持佛教,和南一切賢聖。
願共諸眾生 回願往生無量壽國
諸眾等聽說日沒無常偈:
人間匆匆營眾務 不覺年命日夜去
如燈風中滅難期 忙忙六道無定趣
未得解脫出苦海 云何安然不驚懼
各聞強健有力時 自策自勵求常住
說此偈已,更當心口發願:
願弟子等,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心不錯亂;心不失念;身心無諸苦痛;身心快樂,如入禪定;聖眾現前;乘佛本願,上品往生阿彌陀佛國。到彼國已,得六神通,入十方界,救攝苦眾生。虛空法界盡,我願亦如是。
發願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初夜偈云:︵︽菩薩處胎經︾︶
煩惱深無底 生死海無邊
度苦船未立 云何樂睡眠
勇猛勤精進 攝心常在禪
中夜偈云:︵︽坐禪三昧經︾︶
汝等勿抱臭屍臥 種種不淨假名人
如得重病箭入體 眾苦痛集安可眠
後夜偈云:︵︽華嚴經︾︶
時光遷流轉 忽至五更初
無常念念至 恒與死王居
勸諸行道者 勤修至無餘
平旦偈云:︵︽摩訶僧祇律︾︶
欲求寂滅樂 當學沙門法
衣食支身命 精粗隨眾得
諸眾等 今日晨朝 各誦六念
日中偈云:︵︽屍迦羅衛經︾︶
人生不精進 喻若樹無根
採華置日中 能得幾時鮮
人命亦如是 無常須臾間
勸諸行道眾 勤修乃至真
2第二、沙門善導謹依︽大經︾,採集要文,以為禮讚偈;二十四拜,當初夜時禮。懺悔同前後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彌陀智願海 深廣無涯底
聞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國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於此世界中 六十有七億
不退諸菩薩 皆當得生彼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小行諸菩薩 及修少福者
其數不可計 皆當得生彼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十方佛剎中 菩薩比丘眾
窮劫不可計 皆當得生彼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一切諸菩薩 各齎天妙華
寶香無價衣 供養彌陀佛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咸然奏天樂 暢發和雅音
歌歎最勝尊 供養彌陀佛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慧日照世間 消除生死雲
恭敬繞三匝 稽首彌陀尊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見彼嚴淨土 微妙難思議
因發無上心 願我國亦然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應時無量尊 動容發欣笑
口出無數光 遍照十方國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回光圍繞身 三匝從頂入
一切天人眾 踴躍皆歡喜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梵聲如雷震 八音暢妙響
十方來正士 吾悉知彼願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至彼嚴淨國 便速得神通
必於無量尊 受記成等覺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奉事億如來 飛化遍諸剎
恭敬歡喜去 還到安養國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若人無善本 不得聞佛名
憍慢弊懈怠 難以信此法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宿世見諸佛 則能信此事
謙敬聞奉行 踴躍大歡喜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其有得聞彼 彌陀佛名號
歡喜至一念 皆當得生彼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設滿大千火 直過聞佛名
聞名歡喜讚 皆當得生彼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萬年三寶滅 此經住百年
爾時聞一念 皆當得生彼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佛世甚難值 人有信慧難
遇聞稀有法 此復最為難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自信教人信 難中轉更難
大悲傳普化 真成報佛恩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哀愍覆護我 令法種增長
此世及後生 願佛常攝受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極樂世界觀世音菩薩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極樂世界大勢至菩薩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極樂世界諸菩薩清淨大海眾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普為師僧、父母,及善知識,法界眾生,斷除三障,同得往生阿彌陀佛國,歸命懺悔。
3第三、謹依龍樹菩薩︽願往生禮讚偈︾;一十六拜,當中夜時禮。懺悔同前後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稽首天人所恭敬 阿彌陀佛兩足尊
在彼微妙安樂國 無量佛子眾圍繞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金色身淨如山王 奢摩他行如象步
兩目淨若青蓮華 故我頂禮彌陀尊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面善圓淨如滿月 威光猶如千日月
聲如天鼓俱翅羅 故我頂禮彌陀尊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觀音頂戴冠中住 種種妙相寶莊嚴
能伏外道魔憍慢 故我頂禮彌陀尊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無比無垢廣清淨 眾德皎潔如虛空
所作利益得自在 故我頂禮彌陀尊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十方名聞菩薩眾 無量諸魔常讚歎
為諸眾生願力住 故我頂禮彌陀尊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金底寶間池生華 善根所成妙臺座
於彼座上如山王 故我頂禮彌陀尊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十方所來諸佛子 顯現神通至安樂
瞻仰尊顏常恭敬 故我頂禮彌陀尊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諸有無常無我等 亦如水月電影露
為眾說法無名字 故我頂禮彌陀尊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彼尊佛剎無惡名 亦無女人惡道怖
眾人至心敬彼尊 故我頂禮彌陀尊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彼尊無量方便境 無有諸趣惡知識
往生不退至菩提 故我頂禮彌陀尊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我說彼尊功德事 眾善無邊如海水
所獲善根清淨者 回施眾生生彼國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哀愍覆護我 令法種增長
此世及後生 願佛常攝受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極樂世界觀世音菩薩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極樂世界大勢至菩薩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極樂世界諸菩薩清淨大海眾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普為師僧、父母,及善知識,法界眾生,斷除三障,同得往生阿彌陀佛國,歸命懺悔。
至心懺悔:
自從無始受身來 恆以十惡加眾生
不孝父母謗三寶 造作五逆不善業
以是眾罪因緣故 妄想顛倒生纏縛
應受無量生死苦 頂禮懺悔願滅除
懺悔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至心勸請:
諸佛大慈無上尊 恒以空慧照三界
眾生盲冥不覺知 永沒生死大苦海
為拔群生離諸苦 勸請常住轉法輪
勸請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至心隨喜:
歷劫以來懷嫉妒 我慢放逸由癡生
恒以瞋恚毒害火 焚燒智慧慈善根
今日思惟始惺悟 發大精進隨喜心
隨喜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至心迴向:
流浪三界內 癡愛入胎獄
生已歸老死 沉沒於苦海
我今修此福 回生安樂土
迴向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至心發願:
願捨胎藏形 往生安樂國
速見彌陀佛 無邊功德身
奉覲諸如來 賢聖亦復然
獲六神通力 救攝苦眾生
虛空法界盡 我願亦如是
發願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餘悉同上法
4第四、謹依天親菩薩︽願往生禮讚偈︾;二十拜,當後夜時禮。懺悔同前後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世尊我一心 歸命盡十方
無礙光如來 與佛教相應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觀彼世界相 勝過三界道
究竟如虛空 廣大無邊際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正道大慈悲 出世善根生
淨光明滿足 如鏡日月輪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備諸珍寶性 具足妙莊嚴
無垢光焰熾 明淨曜世間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寶華千萬種 彌覆池流泉
微風動華葉 交錯光亂轉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宮殿諸樓閣 觀十方無礙
雜樹異光色 寶欄遍圍繞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無量寶交絡 羅網遍虛空
種種鈴發響 宣吐妙法音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梵音悟深遠 微妙聞十方
正覺阿彌陀 法王善住持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如來淨華眾 正覺華化生
愛樂佛法味 禪三昧為食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永離身心惱 受樂常無間
大乘善根界 等無譏嫌名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女人及根缺 二乘種不生
眾生所願樂 一切能滿足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無量大寶王 微妙淨華臺
相好光一尋 色像超群生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天人不動眾 清淨智海生
如須彌山王 勝妙無過者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天人丈夫眾 恭敬繞瞻仰
雨天樂華衣 妙香等供養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安樂國清淨 常轉無垢輪
一念及一時 利益諸群生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讚佛諸功德 無有分別心
能令速滿足 功德大寶海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哀愍覆護我 令法種增長
此世及後生 願佛常攝受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極樂世界觀世音菩薩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極樂世界大勢至菩薩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極樂世界諸菩薩清淨大海眾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普為師僧、父母,及善知識,法界眾生,斷除三障,同得往生阿彌陀佛國,歸命懺悔。
5第五、謹依彥琮法師︽願往生禮讚偈︾;二十一拜,當旦起時禮。懺悔同前後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法藏因彌遠 極樂果還深
異珍參作地 眾寶間為林
華開希有色 波揚實相音
何當蒙授手 一遂往生心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濁世難還入 淨土願逾深
金繩直界道 珠網縵垂林
見色皆真色 聞音悉法音
莫謂西方遠 唯須十念心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已成窮理聖 真有遍空威
在西時現小 但是暫隨機
葉珠相映飾 砂水共澄輝
欲得無生果 彼土必須依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五山毫獨朗 寶手印恒分
地水俱為鏡 香華同作雲
業深成易往 因淺實難聞
必望除疑惑 超然獨不群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心帶真慈滿 光含法界團
無緣能攝物 有相定非難
華隨本心變 宮移身自安
悕聞出世境 須共入禪看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迴向漸為功 西方路稍通
寶幢承厚地 天香入遠風
開華重布水 覆網細分空
願生何意切 正為樂無窮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欲選當生處 西方最可歸
間樹開重閣 滿道布鮮衣
香飯隨心至 寶殿逐身飛
有緣皆得入 正自往人稀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十劫道先成 嚴界引群萌
金砂徹水照 玉葉滿枝明
鳥本珠中出 人唯華上生
敢請西方聖 早晚定相迎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十方諸佛國 盡是法王家
偏求有緣地 冀得早無邪
八功如意水 七寶自然華
於彼心能繫 當必往非賒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淨國無衰變 一立古今然
光臺千寶合 音樂八風宣
池多說法鳥 空滿散華天
得生不畏退 隨意既開蓮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坐華非一像 聖眾亦難量
蓮開人獨處 波生法自揚
無災由處靜 不退為朋良
問彼前生輩 來斯幾劫強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光舒救毗舍 空立引韋提
天來香蓋捧 人去寶衣齎
六時聞鳥合 四寸踐華低
相看無不正 豈復有長迷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普勸弘三福 咸令滅五燒
發心功已至 繫念罪便消
鳥華珠光轉 風好樂聲調
但欣行道易 寧愁聖果遙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珠色仍為水 金光即是臺
到時華自散 隨願華還開
遊池更出沒 飛空互往來
直心能向彼 有善並須回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洗心甘露水 悅目妙華雲
同生機易識 等壽量難分
樂多無廢道 聲遠不妨聞
如何貪五濁 安然火自焚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臺裏天人現 光中侍者看
懸空四寶閣 臨回七重欄
疑多邊地久 德少上生難
且莫論餘願 西方已心安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六根常合道 三塗永絕名
念頃遊方遍 還時得忍成
地平無極廣 風長是處清
寄言有心輩 共出一苦城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哀愍覆護我 令法種增長
此世及後生 願佛常攝受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極樂世界觀世音菩薩
千輪明足下 五道現光中
悲引恒無絕 人歸亦未窮
口宣猶在定 心靜更飛通
聞名皆願往 日發幾華叢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極樂世界大勢至菩薩
慧力標無上 身光備有緣
動搖諸寶國 持座一金蓮
鳥群非實鳥 天類豈真天
須知求妙樂 會是戒香全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極樂世界諸菩薩清淨大海眾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普為師僧、父母,及善知識,法界眾生,斷除三障,同得往生阿彌陀佛國,歸命懺悔。
6第六、沙門善導︽願往生禮讚偈︾,謹依十六觀作;二十拜,當日中時禮。懺悔同前後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觀彼彌陀極樂界 廣大寬平眾寶成
四十八願莊嚴起 超諸佛剎最為精
本國他方大海眾 窮劫算數不知名
普勸歸西同彼會 恒沙三昧自然成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地下莊嚴七寶幢 無量無邊無數億
八方八面百寶成 見彼無生自然悟
無生寶國永為常 一一寶流無數光
行者傾心常對目 騰神踴躍入西方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地上莊嚴轉無極 金繩界道非工匠
彌陀願智巧莊嚴 菩薩人天散華上
寶地寶色寶光飛 一一光成無數臺
臺中寶樓千萬億 臺側百億寶幢圍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一一臺上虛空中 莊嚴寶樂亦無窮
八種清風尋光出 隨時鼓樂應機音
機音正受稍為難 行住坐臥攝心觀
唯除睡時常憶念 三昧無為即涅槃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寶國寶林諸寶樹 寶華寶葉寶根莖
或以千寶分林異 或有百寶共成行
行行相當葉相次 色各不同光亦然
等量齊高三十萬 枝條相觸說無生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七重羅網七重宮 綺互回光相映發
化天童子皆充滿 瓔珞輝光超日月
行行寶葉色千般 華敷等若旋金輪
果變光成眾寶蓋 塵沙佛剎現無邊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寶池寶岸寶金沙 寶渠寶葉寶蓮華
十二由旬皆正等 寶羅寶網寶欄巡
德水分流尋寶樹 聞波睹樂證恬怕
寄言有緣同行者 努力翻迷還本家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一一金繩界道上 寶樂寶樓千萬億
諸天童子散香華 他方菩薩如雲集
無量無邊無能計 稽首彌陀恭敬立
風鈴樹響遍虛空 歎說三尊無有極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彌陀本願華王座 一切眾寶以為成
臺上四幢張寶縵 彌陀獨坐顯真形
真形光明遍法界 蒙光觸者心不退
晝夜六時專想念 終時快樂如三昧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彌陀身心遍法界 影現眾生心想中
是故勸汝常觀察 依心起想表真容
真容寶像臨華座 心開見彼國莊嚴
寶樹三尊華遍滿 風鈴樂響與文同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彌陀身色如金山 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攝 當知本願最為強
六方如來舒舌證 專稱名號至西方
到彼華開聞妙法 十地願行自然彰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觀音菩薩大慈悲 已得菩提捨不證
一切五道內身中 六時觀察三輪應
應現身光紫金色 相好威儀轉無極
恒舒百億光王手 普攝有緣歸本國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勢至菩薩難思議 威光普照無邊際
有緣眾生蒙光觸 增長智慧超三界
法界傾搖如轉蓬 化佛雲集滿虛空
普勸有緣常憶念 永絕胞胎證六通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正坐跏趺入三昧 想心乘念至西方
睹見彌陀極樂界 地上虛空七寶莊
彌陀身量極無邊 重勸眾生觀小身
丈六八尺隨機現 圓光化佛等前真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上輩上行上根人 求生淨土斷貪瞋
就行差別分三品 五門相續助三因
一日七日專精進 畢命乘臺出六塵
慶哉難逢今得遇 永證無為法性身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中輩中行中根人 一日齋戒處金蓮
孝養父母教迴向 為說西方快樂因
佛與聲聞眾來取 直到彌陀華座邊
百寶華籠經七日 三品蓮開證小真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下輩下行下根人 十惡五逆等貪瞋
四重偷僧謗正法 未曾慚愧悔前愆
終時苦相如雲集 地獄猛火罪人前
忽遇往生善知識 急勸專稱彼佛名
化佛菩薩尋聲到 一念傾心入寶蓮
三華障重開多劫 於時始發菩提因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彌陀佛國能所感 西方極樂難思議
渴聞般若絕思漿 念食無生即斷饑
一切莊嚴皆說法 無心領納自然知
七覺華池隨意入 八背凝神會一枝
無量菩薩為同學 性海如來盡是師
彌陀心水沐身頂 觀音勢至與衣被
欻爾騰空遊法界 須臾授記號無為
如此逍遙無極處 吾今不去待何時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哀愍覆護我 令法種增長
此世及後生 願佛常攝受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極樂世界觀音、勢至、諸菩薩清淨大海眾
願共諸眾生 往生安樂國
普為師僧、父母,及善知識,法界眾生,斷除三障,同得往生阿彌陀佛國,歸命懺悔。
上二品懺悔、發願等同前。須要中要取初,須略中略取中,須廣中廣取下。其廣者,就實有心願生者而勸。
或對四眾,或對十方佛,或對舍利、尊像、大眾,或對一人,若獨自等;又向十方盡虛空三寶,及盡眾生界等,具向發露懺悔。
懺悔有三品,上、中、下:
上品懺悔者:身毛孔中血流,眼中血出者,名上品懺悔。
中品懺悔者:遍身熱汗從毛孔出,眼中血流者,名中品懺悔。
下品懺悔者:遍身徹熱,眼中淚出者,名下品懺悔。
此等三品,雖有差別,即是久種解脫分善根人,致使今生敬法重人,不惜身命,乃至小罪若懺,即能徹法徹髓。能如此懺者,不問久近,所有重障,頓皆滅盡。若不如此,縱使日夜十二時急走,眾是無益,若不作者。應知。
雖不能流淚、流血等,但能真心徹到者,即與上同。
敬白十方諸佛、十二部經、諸大菩薩、一切賢聖,及一切天龍八部、法界眾生;現前大眾等。證知我︵某甲︶,發露懺悔,從無始以來,乃至今身:
殺害一切三寶、師僧、父母、六親眷屬、善知識、法界眾生,不可知數。
偷盜一切三寶、師僧、父母、六親眷屬、善知識、法界眾生物,不可知數。
於一切三寶、師僧、父母、六親眷屬、善知識、法界眾生上起邪心,不可知數。
妄語欺誑一切三寶、師僧、父母、六親眷屬、善知識、法界眾生,不可知數。
綺語調弄一切三寶、師僧、父母、六親眷屬、善知識、法界眾生,不可知數。
惡口罵辱、誹謗、毀呰一切三寶、師僧、父母、六親眷屬、善知識、法界眾生,不可知數。
兩舌鬥亂破壞一切三寶、師僧、父母、六親眷屬、善知識、法界眾生,不可知數。
或破五戒、八戒、十戒、十善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菩薩三聚戒、十無盡戒,乃至一切戒,及一切威儀戒等,自作教他,見作隨喜,不可知數。
如是等眾罪,大地無邊,微塵無數,我等作罪亦復無數;虛空無邊,我等作罪亦復無邊;方便無邊,我等作罪亦復無邊;法性無邊,我等作罪亦復無邊;法界無邊,我等作罪亦復無邊;眾生無邊,我等劫奪、殺害亦復無邊;三寶無邊,我等侵損、劫奪、殺害亦復無邊;戒品無邊,我等毀犯亦復無邊。
如是等罪,上至諸菩薩,下至聲聞、緣覺,所不能知;唯佛與佛乃能知我罪之多少。
今於三寶前,法界眾生前,發露懺悔,不敢覆藏。唯願十方三寶,法界眾生,受我懺悔,憶我清淨。始從今日,願共法界眾生,捨邪歸正,發菩提心,慈心相向,佛眼相看,菩提眷屬,作真善知識,同生阿彌陀佛國,乃至成佛,如是等罪,永斷相續,更不敢作。
懺悔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廣懺竟
若入觀及睡眠時,應發此願︵若坐若立,一心合掌,正面向西,十聲稱阿彌陀佛、觀音、勢至、諸菩薩、清淨大海眾竟︶:
弟子某甲,現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輪迴六道,苦不可言。今日遇善知識,得聞彌陀本願名號,一心稱念,求願往生,願佛慈悲,不捨本弘,誓願攝受。弟子不識彌陀佛身相光明,願佛慈悲,示現弟子身相,觀音、勢至、諸菩薩等,及彼世界清淨莊嚴光明等相。
道此語已,一心正念,即隨意入觀及睡。或有正發願時即得見之,或有睡眠時得見,除不至心。此願比來大有現驗。
問曰:稱、念、禮、觀阿彌陀佛,現世有何功德利益?
答曰:若稱阿彌陀佛一聲,即能除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禮、念以下亦如是。
︽十往生經︾云: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臥,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
又如︽觀經︾︵意︶云:若稱禮念阿彌陀佛,願往生彼國者,彼佛即遣無數化佛,無數化觀音、勢至菩薩,護念行者;復與前二十五菩薩等,百重千重圍繞行者,不問行住坐臥,一切時處,若晝若夜,常不離行者。今既有斯勝益可憑,願諸行者,各須至心求往。
又如︽無量壽經︾︵意︶云: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又如︽彌陀經︾云:﹁若有眾生,聞說阿彌陀佛,即應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稱佛不亂;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此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彼國。佛告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是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次下說云:﹁東方如恆河沙等諸佛,南、西、北方及上、下,一一方如恆河沙等諸佛,各於本國,出其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皆應信是︽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云何名護念?若有眾生稱念阿彌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等,必得往生;證誠此事,故名︽護念經︾。次下文云:若稱佛往生者,常為六方恆河沙等諸佛之所護念,故名︽護念經︾。
今既有此增上誓願可憑,諸佛子等,何不勵意去也!
往生禮讚偈
般 舟 讚
︽依觀經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讚︾一卷
比丘僧 善導 撰
敬白一切往生知識等:大須慚愧!釋迦如來實是慈悲父母,種種方便,發起我等無上信心。
又說種種方便,教門非一,但為我等,倒見凡夫;若能依教修行者,則門門見佛,得生淨土。
若見聞有人行善者,即以善助之;若見聞有人行教讚之;若聞人說行,即依行順之;若聞人有悟,即依悟喜之。何意然者?
同以諸佛為師,以法為母,生養共同,情親非外。不得輕毀他有緣之教行,讚自有緣之要法,即是自相破壞諸佛法眼;法眼既滅,菩提正道,履足無由,淨土之門,何能得入!傷嘆曰:
生盲信業走,隨業墮深坑;
縱此貪瞋火,自損損他人;
長沒無明海,遇木永無緣。
行者等必須於一切凡聖境上,常起讚順之心,莫生是非慊恨也。何故然者?為自防身口意業,恐不善業起,復是流轉,與前無異。若自他境上,護得三業,能令清淨者,即是生佛國之正因。
問曰:既道三業清淨,是生淨土正因者,云何作業,得名清淨?
答曰:一切不善之法,自他身口意,總斷不行,是名清淨。又自他身口意相應善,即起上上隨喜心;如諸佛菩薩所作隨喜,我亦如是隨喜。以此善根,迴生淨土故,名為正因也。
又欲生淨土,必須自勸勸他,廣讚淨土依正二報莊嚴事;亦須知入淨土之緣起,出娑婆之本末。諸有智者應知。
又問曰:﹁般舟三昧樂﹂者,是何義也?
答曰:梵語名﹁般舟﹂,此翻名﹁常行道﹂。或七日、九十日,身行無間,總名三業無間,故名般舟也。又言﹁三昧﹂者,亦是西國語,此翻名為﹁定﹂。由前三業無間,心至所感,即佛境現前;正境現時,即身心內悅,故名為﹁樂﹂。亦名﹁立定見諸佛﹂也。應知。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三界六道苦難停 無量樂
曠劫以來常沒沒 願往生 到處唯聞生死聲 無量樂
釋迦如來真報土 願往生 清淨莊嚴無勝是 無量樂
為度娑婆分化入 願往生 八相成佛度眾生 無量樂
或說人天二乘法 願往生 或說菩薩涅槃因 無量樂
或漸或頓明空有 願往生 人法二障遣雙除 無量樂
根性利者皆蒙益 願往生 鈍根無智難開悟 無量樂
瓔珞經中說漸教 願往生 萬劫修功證不退 無量樂
觀經彌陀經等說 願往生 即是頓教菩薩藏 無量樂
一日七日專稱佛 願往生 命斷須臾生安樂 無量樂
一入彌陀涅槃國 願往生 即得不退證無生 無量樂
萬劫修功實難續 願往生 一時煩惱百千間 無量樂
若待娑婆證法忍 願往生 六道恒沙劫未期 無量樂
貪瞋即是輪迴業 願往生 煩惱豈是無生因 無量樂
驗此貪瞋火燒苦 願往生 不如走入彌陀國 無量樂
彌陀因地發心時 願往生 頓捨王位求菩提 無量樂
饒王佛所落髮鬚 願往生 出家修道名法藏 無量樂
四十八願因茲發 願往生 一一誓願為眾生 無量樂
眾寶莊嚴名極樂 願往生 廣大寬平無限量 無量樂
我得菩提當心坐 願往生 徹窮後際度眾生 無量樂
身相光明照法界 願往生 光所及處皆蒙益 無量樂
一一光明相續照 願往生 照覓念佛往生人 無量樂
欲比十方諸佛國 願往生 極樂安身實是精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釋迦如來悲意深 無量樂
本師釋迦修普行 願往生 長時長劫度眾生 無量樂
一切如來設方便 願往生 亦同今日釋迦尊 無量樂
隨機說法皆蒙益 願往生 各得悟解入真門 無量樂
門門不同八萬四 願往生 為滅無明果業因 無量樂
利劍即是彌陀號 願往生 一聲稱念罪皆除 無量樂
釋迦如來因地時 願往生 頓捨身財求妙法 無量樂
小劫大劫長時劫 願往生 隨順佛語誓修行 無量樂
念念時中行六度 願往生 慈悲喜捨化眾生 無量樂
三業專修無間業 願往生 誓作菩提無上尊 無量樂
證得菩提無上果 願往生 分身百億度眾生 無量樂
一音演說隨機悟 願往生 各各隨悟到真元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隨順釋迦如來教 無量樂
佛教多門八萬四 願往生 正為眾生機不同 無量樂
欲覓安身常住處 願往生 先求要行入真門 無量樂
門門不同名漸教 願往生 萬劫苦行證無生 無量樂
畢命為期專念佛 願往生 須臾命斷佛迎將 無量樂
一食之時尚有間 願往生 如何萬劫不貪瞋 無量樂
貪瞋障受人天路 願往生 三惡四趣內安身 無量樂
欲到彌陀安養國 願往生 念佛戒行必須迴 無量樂
戒行專精諸佛讚 願往生 臨終華座自來迎 無量樂
一念之間入佛會 願往生 三界六道永除名 無量樂
三明六通皆自在 願往生 畢竟不退證無為 無量樂
四種威儀常見佛 願往生 手執香華常供養 無量樂
一念一時隨眾聽 願往生 百千三昧自然成 無量樂
一切時中常入定 願往生 定裏聞經皆得悟 無量樂
百寶莊嚴隨念現 願往生 長劫供養報慈恩 無量樂
微塵故業隨智滅 願往生 不覺轉入真如門 無量樂
大小僧祇恒沙劫 願往生 亦如彈指須臾間 無量樂
如此逍遙快樂處 願往生 更貪何事不求生 無量樂
縱使千年受五欲 願往生 增長地獄苦因緣 無量樂
貪瞋十惡相續起 願往生 豈是解脫涅槃因 無量樂
不畏三塗造眾罪 願往生 破滅三寶永沉淪 無量樂
不孝父母罵眷屬 願往生 地獄安身無出期 無量樂
曠劫已來沈苦海 願往生 西方要法未曾聞 無量樂
雖得人身多有障 願往生 不受佛化反生疑 無量樂
六方如來慈悲極 願往生 同心同勸往西方 無量樂
長病遠行不計日 願往生 念佛即道無功夫 無量樂
如此之人難化度 願往生 無明被底且長眠 無量樂
專讀彌陀觀經法 願往生 文文句句說西方 無量樂
地下寶幢無數億 願往生 方楞具足盡輝光 無量樂
萬億寶珠相映飾 願往生 各各變現稀奇事 無量樂
照上眾寶莊嚴地 願往生 雜色過於百千日 無量樂
自身光明紫金色 願往生 足踐寶地徐徐行 無量樂
得此無生寶國地 願往生 皆是彌陀願力恩 無量樂
一切時中聞妙法 願往生 煩惱罪障無由起 無量樂
菩薩知識為同學 願往生 攜手相將入寶堂 無量樂
念念之中受法樂 願往生 須臾悟得百千門 無量樂
大眾同心厭此界 願往生 乘佛願力見彌陀 無量樂
忽爾思量心髓痛 願往生 無窮之劫枉疲勞 無量樂
自慶今身聞淨土 願往生 不惜身命往西方 無量樂
西方快樂無為處 願往生 天上人間無比量 無量樂
六天相勝億萬倍 願往生 不及西方人一相 無量樂
三十二相通自在 願往生 身光遍照十方界 無量樂
從世帝王至六天 願往生 音樂相勝億萬重 無量樂
佛國寶林枝相觸 願往生 六天音樂不如一 無量樂
依時供養香風起 願往生 拂樹華飛落寶地 無量樂
寶樹飛華汎德水 願往生 童子捉取已為船 無量樂
乘船直入蓮華會 願往生 化佛菩薩與衣被 無量樂
各執香華佛前立 願往生 徐徐遙散變成雲 無量樂
寶雲莊嚴即是蓋 願往生 即與寶果教令食 無量樂
遇值往生善知識 願往生 得聞淨土彌陀名 無量樂
因佛願力來相見 願往生 常住此國不須還 無量樂
法侶攜將入林看 願往生 足下輝光超日月 無量樂
菩薩眾會無窮盡 願往生 各各身光互相照 無量樂
新往化生紫金色 願往生 與諸大眾無殊異 無量樂
或入寶樓眾中坐 願往生 大眾見者皆歡喜 無量樂
種種莊嚴不可識 願往生 內外相看無障礙 無量樂
停足須臾受法樂 願往生 三昧無生自然悟 無量樂
地上莊嚴眾寶間 願往生 雜色相參百千萬 無量樂
寶座華臺處處滿 願往生 隨心受用光來照 無量樂
百千童子菩薩眾 願往生 各捧香華臨池看 無量樂
或坐或立池渠岸 願往生 或有尋階入寶池 無量樂
或立於沙或至膝 願往生 或沒腰頭或懸注 無量樂
或取金華百寶葉 願往生 授與岸上看池人 無量樂
受得香華千萬種 願往生 即散彌陀大會上 無量樂
所散之華變成蓋 願往生 自然音樂繞千重 無量樂
寶鳥連聲奏天樂 願往生 一切見者起悲心 無量樂
我今到此佛願力 願往生 同緣同行何時來 無量樂
普願閻浮知識等 願往生 同行相親願莫退 無量樂
專誦彌陀觀經等 願往生 禮佛觀察盡須迴 無量樂
一切時中相續作 願往生 至死為期專復專 無量樂
一到彌陀安養國 願往生 畢竟逍遙即涅槃 無量樂
涅槃莊嚴處處滿 願往生 見色聞香罪障除 無量樂
飛踴空中作神變 願往生 讚歎淨土難思議 無量樂
或散華香供養佛 願往生 報佛慈恩心無盡 無量樂
不因釋迦如來力 願往生 彌陀淨土若為聞 無量樂
眾生障盡聞皆喜 願往生 頓斷諸惡願求生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誓願今生順佛教 無量樂
行住坐臥專念佛 願往生 一切善業並須迴 無量樂
念念時中常懺悔 願往生 終時即上金剛臺 無量樂
一切時中望西禮 願往生 表知凡聖心相向 無量樂
佛知眾生心雜亂 願往生 偏教正念住西方 無量樂
不知彌陀國遠近 願往生 佛道超過十萬億 無量樂
道里雖遙不足到 願往生 彈指之間入寶池 無量樂
唯恨眾生疑不疑 願往生 淨土對面不相忤 無量樂
莫論彌陀攝不攝 願往生 意在專心迴不迴 無量樂
但使迴心決定向 願往生 臨終華蓋自來迎 無量樂
從佛乘華入寶國 願往生 見諸大眾悟無生 無量樂
一一寶樓隨意入 願往生 內外莊嚴不可識 無量樂
鳥作音聲菩薩舞 願往生 童子歡喜作神通 無量樂
為我娑婆得生者 願往生 種種供養令歡喜 無量樂
佛遣生人將觀看 願往生 到處唯是不思議 無量樂
地上虛空聖人滿 願往生 珠羅寶網自然覆 無量樂
微風吹動出妙響 願往生 聲中皆說無為法 無量樂
見樹聞波成法忍 願往生 童子持華圍繞讚 無量樂
立侍彌陀聽說法 願往生 貪愛法樂超時劫 無量樂
隨逐本國諸菩薩 願往生 盡是無為涅槃界 無量樂
一佛國界皆聞法 願往生 遊歷他方修供養 無量樂
欲住一食超千劫 願往生 憶我娑婆同行人 無量樂
大地微塵尚有數 願往生 十方佛國無窮盡 無量樂
一一佛土皆嚴淨 願往生 亦如極樂無殊異 無量樂
一切如來見歡喜 願往生 菩薩聖眾將遊觀 無量樂
所有莊嚴如極樂 願往生 變化神通無障礙 無量樂
地上虛空聲遍滿 願往生 聽響聞音皆得悟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相續念佛報師恩 無量樂
雖捨錢財造功德 願往生 不如持戒斷貪瞋 無量樂
普教眾生常念佛 願往生 自他功德並須迴 無量樂
安心定意生安樂 願往生 獨超三界出煩籠 無量樂
臨終見佛華臺至 願往生 須臾即入寶池會 無量樂
蓮華大眾皆歡喜 願往生 即與天衣隨意著 無量樂
菩薩聲聞將見佛 願往生 禮佛一拜得無生 無量樂
彌陀告言諸佛子 願往生 極樂何如彼三界 無量樂
新往化生俱欲報 願往生 合掌悲咽不能言 無量樂
得免娑婆長劫苦 願往生 今日見佛釋迦恩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順隨佛語見彌陀 無量樂
普勸同生知識等 願往生 同行相親莫相離 無量樂
父母妻兒百千萬 願往生 非是菩提增上緣 無量樂
念念相纏入惡道 願往生 分身受報不相知 無量樂
或在豬羊六畜內 願往生 披毛戴角何時了 無量樂
慶得人身聞要法 願往生 頓捨他鄉歸本國 無量樂
父子相見非常喜 願往生 菩薩聲聞亦復然 無量樂
或將遊行入林看 願往生 或坐華臺登樓觀 無量樂
觀見彌陀七寶國 願往生 地上虛空光相照 無量樂
即作神通遍佛國 願往生 處處供養無邊會 無量樂
一一大會隨人入 願往生 入處唯聞平等法 無量樂
四種威儀常在定 願往生 不出三昧作神通 無量樂
一一神通到佛會 願往生 會會聽法證無生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極樂安身實是精 無量樂
金樓玉柱琉璃殿 願往生 真珠寶閣百千行 無量樂
重重羅網相映飾 願往生 寶繩交絡垂鈴珮 無量樂
晝夜香風時時動 願往生 聲內皆稱三寶名 無量樂
彼國眾生心眼利 願往生 聞一悟解百千門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處處安身不如彼 無量樂
共諸童子遊空戲 願往生 手散香華心供養 無量樂
身光瓔珞互相照 願往生 一切莊嚴光亦然 無量樂
或奏樂器供養佛 願往生 化佛慈悲遙授記 無量樂
同生知識百千萬 願往生 乘華直入虛空會 無量樂
會會不同無億數 願往生 彼此相遇無障礙 無量樂
一切時中常說法 願往生 見聞歡喜罪皆除 無量樂
佛與聖眾身金色 願往生 光光相照心相知 無量樂
相好莊嚴無殊異 願往生 皆是彌陀願力成 無量樂
地上虛空人遍滿 願往生 神通轉變自然知 無量樂
或作華樓寶雲蓋 願往生 化鳥連聲奏法音 無量樂
法音旋轉如雲合 願往生 彼國人天聞即悟 無量樂
一劫多劫長時劫 願往生 但受法樂不思議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極樂莊嚴門盡開 無量樂
普願有緣同行者 願往生 專心直入不須疑 無量樂
一到彌陀安養國 願往生 元來是我法王家 無量樂
兄弟因緣羅漢眾 願往生 菩薩法侶為知識 無量樂
或行或坐皆聞法 願往生 或去或來無障礙 無量樂
或入寶池灌身頂 願往生 或在乾地寶沙中 無量樂
抃水微波出妙響 願往生 聲中純說慈悲法 無量樂
德水清澄千萬里 願往生 寶沙映徹如不深 無量樂
四岸莊嚴七寶間 願往生 底布金沙百千色 無量樂
色色不同輝光照 願往生 寶樹飛華落水中 無量樂
樹樹垂條如寶帳 願往生 周匝由旬三十萬 無量樂
根莖枝葉七寶間 願往生 一一寶流無數光 無量樂
微風起時更相觸 願往生 六天音樂無能比 無量樂
化佛菩薩恆沙眾 願往生 一一樹下聽真聲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一入不退至菩提 無量樂
寶地寬平眾寶間 願往生 一一寶出百千光 無量樂
一一光成寶臺座 願往生 光變為樓百千億 無量樂
化天童子無窮數 願往生 悉是念佛往生人 無量樂
或登寶座樓中戲 願往生 不饑不渴湛然常 無量樂
或入光明百寶殿 願往生 正值大會讚彌陀 無量樂
或道從今至佛果 願往生 長劫讚佛報慈恩 無量樂
不蒙彌陀弘誓力 願往生 何時何劫出娑婆 無量樂
自到已來常法樂 願往生 畢竟不聞十惡聲 無量樂
眼見如來耳聞法 願往生 身常從佛喜還悲 無量樂
何期今日至寶國 願往生 實是娑婆本師力 無量樂
若非本師知識勸 願往生 彌陀淨土云何入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得生淨土報師恩 無量樂
普勸有緣道俗等 願往生 會是專心行佛教 無量樂
念佛專心誦經觀 願往生 禮讚莊嚴無雜亂 無量樂
行住坐臥心相續 願往生 極樂莊嚴自然見 無量樂
或想或觀除罪障 願往生 皆是彌陀本願力 無量樂
以佛力故成三昧 願往生 三昧得成心眼開 無量樂
諸佛境界超凡夫 願往生 唯知慚賀釋迦恩 無量樂
十方如來舒舌證 願往生 定判九品得還歸 無量樂
父子相迎入大會 願往生 即問六道苦辛事 無量樂
或有所得人天報 願往生 饑餓困苦體生瘡 無量樂
爾時彌陀及大眾 願往生 聞子說苦皆傷嘆 無量樂
彌陀告言諸佛子 願往生 自作自受莫怨他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常住寶國永無憂 無量樂
涅槃快樂無為處 願往生 貪瞋火宅未曾聞 無量樂
百寶華臺隨意坐 願往生 坐處聖眾無央數 無量樂
童子供養聲聞讚 願往生 鳥樂飛空百千匝 無量樂
一坐一立須臾頃 願往生 微塵故業盡消除 無量樂
或散天衣覆寶池 願往生 衣上更散寶華香 無量樂
聖眾行時足蹈上 願往生 衣華觸體三禪樂 無量樂
內外映徹如明鏡 願往生 塵勞畢竟無緣起 無量樂
念念唯加三昧淨 願往生 無漏神通真復真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煩惱永絕不相干 無量樂
或有寶地琉璃間 願往生 或有寶地紫金成 無量樂
或有寶地黃金作 願往生 或有寶地頗梨映 無量樂
或有千寶莊嚴地 願往生 或有算數寶為成 無量樂
一一色色光相照 願往生 十方來者皆行上 無量樂
行住進止逍遙樂 願往生 不愁官事不憂私 無量樂
或百或千作神變 願往生 會會供養皆周遍 無量樂
或作香雲千寶蓋 願往生 即此雲內雨香華 無量樂
種種莊嚴隨念出 願往生 所到之處現稀奇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畢命直入無為會 無量樂
寶樹寶林行遍滿 願往生 一一林樹盡莊嚴 無量樂
根根相對莖相望 願往生 枝枝相準條相順 無量樂
節節相盤葉相次 願往生 華華相向果相當 無量樂
光光照曜自他國 願往生 照處玲瓏隨物色 無量樂
光能變現稀奇事 願往生 盡是彌陀願力作 無量樂
林樹行間寶階道 願往生 一一界上樓相間 無量樂
重重羅網奏天樂 願往生 供養無邊樓內人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形枯命斷佛前期 無量樂
忽爾思量彼快樂 願往生 人人有份不須疑 無量樂
金剛無漏莊嚴地 願往生 明明相照超千日 無量樂
彌陀願力莊嚴地 願往生 作一蓮華大寶王 無量樂
葉葉相重八萬四 願往生 一葉摩尼百千億 無量樂
一一摩尼光千色 願往生 上照虛空變成蓋 無量樂
八萬金剛臺上布 願往生 真珠寶網覆華籠 無量樂
四幢承幔垂絞絡 願往生 獨顯真金功德身 無量樂
一坐華臺未曾動 願往生 徹窮後際度眾生 無量樂
普勸眾生常憶念 願往生 行住坐臥令心見 無量樂
佛身圓滿無背相 願往生 十方來人皆對面 無量樂
俱願傾心相續念 願往生 即現有緣心眼前 無量樂
得見淨土稀奇事 願往生 皆是佛力遙加備 無量樂
觀音勢至雙華坐 願往生 一一莊嚴亦如佛 無量樂
四幢寶幔皆相似 願往生 寶羅寶網無殊異 無量樂
三華獨迥超眾座 願往生 三身對坐最為尊 無量樂
本國他方菩薩眾 願往生 一切時中圍繞讚 無量樂
如此大海塵沙會 願往生 眾生生者入其中 無量樂
非是口言即生彼 願往生 會是專行不惜身 無量樂
寶樓重疊非人造 願往生 寶幢樹林亦皆然 無量樂
池渠四岸皆充遍 願往生 微風暫觸奏天樂 無量樂
法響灌心毛孔入 願往生 即悟恒沙三昧門 無量樂
一一渠中華遍滿 願往生 或開或合人無數 無量樂
或坐或立相招喚 願往生 競取香華相供養 無量樂
或語或笑身心樂 願往生 即憶閻浮同行人 無量樂
各發誓願遙加備 願往生 專住莫退盡須來 無量樂
一到即受清虛樂 願往生 清虛即是涅槃因 無量樂
表知我心相憶念 願往生 各留半座與來人 無量樂
同學相隨遊法界 願往生 法界即是如來國 無量樂
一一佛國恒沙會 願往生 分身聽法修供養 無量樂
得蒙諸佛慈光照 願往生 摩頂授記入無餘 無量樂
意樂他方住即住 願往生 須欲歸還即歸還 無量樂
若住若還皆得益 願往生 本國他方亦無二 無量樂
悉是涅槃平等法 願往生 諸佛智慧亦同然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到處盡是法王家 無量樂
歷事已記還安樂 願往生 證得無量陀羅尼 無量樂
與諸菩薩塵沙眾 願往生 遍滿虛空來供養 無量樂
或散衣華變成蓋 願往生 或奏音樂變成雲 無量樂
變現幢幡無億數 願往生 一食之間到安樂 無量樂
安樂眾聖遙相見 願往生 知是他方同行人 無量樂
各起持華迎供養 願往生 即引直入彌陀會 無量樂
他方菩薩同禮佛 願往生 持華圍繞百千匝 無量樂
或散香華奏天樂 願往生 復現神變滿虛空 無量樂
光光相照供養佛 願往生 異口同音讚極樂 無量樂
彌陀應時動身相 願往生 身光遍照十方國 無量樂
所放神光色無盡 願往生 迴光還照彌陀會 無量樂
照訖光從頂上入 願往生 大眾同知授記光 無量樂
收光未盡彌陀笑 願往生 普告大眾專心聽 無量樂
我今授汝菩提記 願往生 不久當盡來成佛 無量樂
本住他方化生眾 願往生 慶得難遭希有法 無量樂
得免娑婆長劫難 願往生 特蒙知識釋迦恩 無量樂
種種思量巧方便 願往生 選得彌陀弘誓門 無量樂
一切善業迴生利 願往生 不如專念彌陀號 無量樂
念念稱名常懺悔 願往生 人能念佛佛還憶 無量樂
凡聖相知境相照 願往生 即是眾生增上緣 無量樂
不得信受他人語 願往生 但令心淨此皆淨 無量樂
若道此同諸佛國 願往生 何因六道同生死 無量樂
棘刺叢林滿三界 願往生 山河大地同高下 無量樂
水陸虛空眾生性 願往生 無明煩惱等貪瞋 無量樂
念念貪求財色苦 願往生 業愛癡繩縛人送 無量樂
閻羅遣使牽將去 願往生 獄卒牛頭催復催 無量樂
盛火四面同時起 願往生 隨業風吹落苦中 無量樂
最火泥犁四門外 願往生 門門八萬四千隔 無量樂
一一隔中人人到 願往生 恒沙苦具在其中 無量樂
罪人身上煙炎起 願往生 飛輪刀劍縱橫入 無量樂
一切獄中同此苦 願往生 何時何劫得休時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三塗永絕願無名 無量樂
七重鐵城七重網 願往生 重重城內鐵林樹 無量樂
樹樹枝條八萬四 願往生 葉葉華果如刀輪 無量樂
飛輪上踴還來下 願往生 頭入足出痛難忍 無量樂
重重門上八萬釜 願往生 鎔銅鐵汁湧如泉 無量樂
沸湧騰波高八萬 願往生 直射門外千由旬 無量樂
四門四道罪人入 願往生 門開業火出來迎 無量樂
鐵汁焱焱流沒膝 願往生 觸處煙炎同時起 無量樂
牛頭獄卒道邊嚂 願往生 大地震動如天雷 無量樂
罪人聞之心肚裂 願往生 鐵蟲鐵鳥爭來食 無量樂
鐵丸刀劍空中下 願往生 鎔銅鐵汁注身上 無量樂
去鐵城門四萬里 願往生 要取中行無避處 無量樂
行疾過風如箭射 願往生 須臾即入七重門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專心念佛斷貪瞋 無量樂
入此七重鐵門內 願往生 何時何劫得迴還 無量樂
罪人入已門皆閉 願往生 一一身滿不相妨 無量樂
一臥八萬長時劫 願往生 皆由破法罪因緣 無量樂
謗毀三寶壞人善 願往生 亦墮阿鼻大獄中 無量樂
戲笑作罪多劫受 願往生 不惜佛意取人情 無量樂
慎莫輕心縱三業 願往生 業道分明不可欺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橫截業道入西方 無量樂
七重鐵城門門外 願往生 鐵蟒舉頭城上出 無量樂
火炎刀輪從口出 願往生 亦皆流注罪人上 無量樂
四角鐵狗身毛孔 願往生 亦雨煙火人身上 無量樂
羅剎擎叉刺心眼 願往生 皆由心眼墮泥犁 無量樂
熱鐵地上無窮苦 願往生 罪人或臥或行走 無量樂
大劫盡時眼中見 願往生 東門城外清林泉 無量樂
罪人一時向東走 願往生 臨臨欲到門還閉 無量樂
如是四門遙半劫 願往生 鐵網鉤身如棘林 無量樂
上有鷹鳥啄人肉 願往生 地有銅狗爭來食 無量樂
地上虛空無避處 願往生 動即苦具轉彌多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聞說此苦心摧碎 無量樂
不孝父母罵三寶 願往生 終時獄火自相迎 無量樂
毀辱六親破淨戒 願往生 亦墮如是泥犁中 無量樂
殺害眾生食他肉 願往生 直入泥犁火聚中 無量樂
見聞方便處分殺 願往生 如前受苦未何央 無量樂
劫盜三寶眾生物 願往生 一墮泥犁無出期 無量樂
偷劫父母六親物 願往生 亦入如是泥犁中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不惜身財常惠施 無量樂
惡染師僧壞淨行 願往生 泥犁永劫出無期 無量樂
邪染眾生及眷屬 願往生 定入泥犁長劫苦 無量樂
若得人身黃門報 願往生 六親同住如怨家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願斷邪心修梵行 無量樂
欺誑三寶眾生類 願往生 死入泥犁無出期 無量樂
惡口兩舌貪瞋慢 願往生 八萬地獄皆周遍 無量樂
論說他人三寶過 願往生 死入拔舌泥犁中 無量樂
普勸眾生護三業 願往生 行住坐臥念彌陀 無量樂
一切時中憶地獄 願往生 發起增上往生心 無量樂
誓願不作三塗業 願往生 人天樂報亦無心 無量樂
忽憶地獄長時苦 願往生 不捨須臾忘安樂 無量樂
安樂佛國無為地 願往生 畢竟安身實是精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唯佛一道獨清閑 無量樂
淨土莊嚴無有盡 願往生 十方生者亦無窮 無量樂
千劫萬劫恒沙劫 願往生 一切去者不相妨 無量樂
十方眾生未曾減 願往生 彌陀佛國亦無增 無量樂
彌陀願力隨心大 願往生 四種莊嚴普皆遍 無量樂
三明六通常自在 願往生 遍入眾生心想中 無量樂
佛身相好依心起 願往生 隨念即現真金佛 無量樂
真金即是彌陀相 願往生 圓光化佛現人前 無量樂
相好彌多八萬四 願往生 一一光明照十方 無量樂
不為餘緣光普照 願往生 唯覓念佛往生人 無量樂
萬行俱迴皆得往 願往生 念佛一行最為尊 無量樂
迴生雜善恐力弱 願往生 無過一日七日念 無量樂
命欲終時聖眾現 願往生 即坐華臺至寶國 無量樂
清淨大海無生眾 願往生 遙見生者皆歡喜 無量樂
觀音相好佛無異 願往生 慈悲救苦最為強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不違師教念彌陀 無量樂
救苦雖遙別世界 願往生 眾生急念應時來 無量樂
或現聲聞菩薩相 願往生 隨緣樂見度眾生 無量樂
悲心拔苦超三界 願往生 慈心與樂涅槃期 無量樂
隨逐眾生身有異 願往生 分身六道度時機 無量樂
禮念觀身除罪障 願往生 直是發願慈悲極 無量樂
一切時中緣法界 願往生 攝取六道現身中 無量樂
眼見耳聞心內事 願往生 尋聲救苦剎那間 無量樂
天冠化佛高千里 願往生 念報慈恩常頂戴 無量樂
眉間毫相七寶色 願往生 色色八萬四千光 無量樂
光光化佛菩薩眾 願往生 遍滿神通極樂界 無量樂
身作光明紫金色 願往生 內外映徹如明鏡 無量樂
一切光明如瓔珞 願往生 遍身交珞垂鈴珮 無量樂
兩手纖圓雜華色 願往生 恆將此手接眾生 無量樂
舉足千輪印寶地 願往生 下足金華滿世界 無量樂
本住他方行坐處 願往生 觸者即悟無生忍 無量樂
地前地上元無二 願往生 隨根利鈍超增位 無量樂
念念時中常得證 願往生 未得施功方得悟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畢命同生誓不退 無量樂
如此逍遙快樂地 願往生 更貪何事不求生 無量樂
救苦分身平等化 願往生 化得即送彌陀國 無量樂
眾等咸蒙大悲力 願往生 碎身慚謝報慈恩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觀音引接見彌陀 無量樂
勢至菩薩威光大 願往生 身色相好等觀音 無量樂
身上光明遍法界 願往生 照處皆同紫金色 無量樂
有緣眾生蒙光照 願往生 增長智慧生安樂 無量樂
頂戴華冠垂瓔珞 願往生 寶瓶光出現稀奇 無量樂
勢至行時震法界 願往生 震處蓮華自然出 無量樂
蓮華莊嚴如極樂 願往生 一切佛國皆如是 無量樂
坐時先動彌陀國 願往生 後震上下塵沙剎 無量樂
一一剎土分身集 願往生 皆是彌陀三化身 無量樂
化佛觀音勢至集 願往生 側塞虛空極樂上 無量樂
各坐蓮華百寶座 願往生 異口同音說妙法 無量樂
極樂眾生見聞益 願往生 超證常倫諸地上 無量樂
大集剎益塵沙眾 願往生 聽法供養逕諸劫 無量樂
是故彼國名極樂 願往生 普勸同生常憶念 無量樂
一切時中面西向 願往生 心想見彼彌陀身 無量樂
地上莊嚴無億數 願往生 寶樓林樹垂瓔珞 無量樂
正坐跏趺往生想 願往生 直注華池大會中 無量樂
想入華中華合想 願往生 即想華開見佛身 無量樂
想見彌陀光雜色 願往生 光光相照自身來 無量樂
又想自身慈光照 願往生 即想籠籠心眼開 無量樂
想見虛空化佛眾 願往生 想聞林樹奏天樂 無量樂
水鳥流波宣妙法 願往生 心心專注想令成 無量樂
注想成時寶國現 願往生 即得化佛來加備 無量樂
觀音勢至身無數 願往生 常來至此行人邊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專心想佛見無疑 無量樂
佛知眾生流浪久 願往生 無明障重難開悟 無量樂
佛恐觀大難周遍 願往生 更教觀小在池中 無量樂
想一蓮華百寶葉 願往生 丈六化佛坐華臺 無量樂
身雖大小能除障 願往生 觀音勢至等同然 無量樂
四種威儀常自策 願往生 命盡須臾歸自然 無量樂
自然即是彌陀國 願往生 究竟常安無退時 無量樂
縱盡百年如一日 願往生 一日須臾何足期 無量樂
上品上生凡夫等 願往生 持戒念佛誦經專 無量樂
一切時中常勇猛 願往生 臨終聖眾自來迎 無量樂
觀音大勢擎華至 願往生 一時接手上金臺 無量樂
無數化佛菩薩眾 願往生 摩頭讚歎隨佛去 無量樂
一念之間到佛國 願往生 即現真容菩薩眾 無量樂
光明寶林皆說法 願往生 當時即悟無生忍 無量樂
須臾歷事他方佛 願往生 一念歸還得千證 無量樂
上品中生凡夫等 願往生 讀誦念佛專持戒 無量樂
一日七日俱迴向 願往生 臨終聖眾皆來現 無量樂
觀音大勢擎華立 願往生 行者即上紫金臺 無量樂
與千化佛同時讚 願往生 從佛須臾入寶池 無量樂
一宿障盡華開發 願往生 見佛即欲下金臺 無量樂
足未至地華承足 願往生 佛放金光來照身 無量樂
直到彌陀佛前立 願往生 讚佛七日得無生 無量樂
須臾歷事他方佛 願往生 證得百千三昧門 無量樂
少許時間逕三劫 願往生 即入明門歡喜地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持戒作善莫推閑 無量樂
推閑即造輪迴業 願往生 彌陀淨土遣誰去 無量樂
湯火燒身急自撥 願往生 莫待他人推緣事 無量樂
貪瞋火宅相燒苦 願往生 障重心頑未覺痛 無量樂
覺痛即斷愚癡業 願往生 悔心慚愧生安樂 無量樂
安樂即是金剛地 願往生 凡夫六道永無名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極樂清閑實是精 無量樂
上品下生凡夫等 願往生 深信因果莫生疑 無量樂
三業起行多憍慢 願往生 單發無上菩提心 無量樂
迴心念念生安樂 願往生 終時即見金華至 無量樂
五百化佛觀音等 願往生 一時接手入華中 無量樂
一念乘華寶池內 願往生 一日一夜寶華開 無量樂
華開見佛微微障 願往生 三七已後始分明 無量樂
耳聽眾聲心得悟 願往生 歷事他方蒙授記 無量樂
十劫須臾不覺盡 願往生 進入明門歡喜地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盡命為期莫生疑 無量樂
若是釋迦真弟子 願往生 誓行佛語生安樂 無量樂
不得悠悠信他語 願往生 隨緣治病各依法 無量樂
忽遇災危身自急 願往生 道俗千里未能救 無量樂
口說事空心行怨 願往生 是非人我如山岳 無量樂
如此之人不可近 願往生 近即輪迴長劫苦 無量樂
側耳傾心常採訪 願往生 今身修道得無生 無量樂
若聞此法稀奇益 願往生 不顧身命要求得 無量樂
若能專行不惜命 願往生 命斷須臾生安樂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念佛即是涅槃門 無量樂
中品上生凡夫等 願往生 偏學聲聞緣覺行 無量樂
戒定慈悲常勇猛 願往生 一心迴願生安樂 無量樂
終時化佛聲聞到 願往生 七寶蓮華行者前 無量樂
佛放光明照身頂 願往生 行者自見上華臺 無量樂
低頭禮佛在此國 願往生 舉頭已入彌陀界 無量樂
到彼華開尋見佛 願往生 聞說四諦證真如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實是彌陀願力恩 無量樂
中品中生凡夫等 願往生 一日一夜持眾戒 無量樂
回此戒福善根力 願往生 直到彌陀安養國 無量樂
臨終化佛師僧現 願往生 七寶華來行者前 無量樂
行者見華心踴躍 願往生 即上華臺隨佛去 無量樂
一念之間入寶國 願往生 直入八德寶池中 無量樂
池內蓮華無億數 願往生 悉是十方同行人 無量樂
七日七夜蓮華發 願往生 華開見佛得初真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勤修實行不欺人 無量樂
中品下生凡夫等 願往生 孝養父母行人信 無量樂
臨終遇值善知識 願往生 為說極樂彌陀願 無量樂
聞說合掌迴心向 願往生 乘念即到寶池中 無量樂
百寶蓮華臺上座 願往生 七七日後寶華開 無量樂
華開見佛塵沙眾 願往生 一劫已後證無生 無量樂
無生即是阿羅漢 願往生 羅漢迴心向大乘 無量樂
一發已去小心滅 願往生 直至菩提無有退 無量樂
是故天親作論說 願往生 二乘心種永無生 無量樂
故言大乘善根界 願往生 畢竟永絕譏嫌過 無量樂
大小凡夫平等攝 願往生 且避六道三塗難 無量樂
願住彌陀佛國內 願往生 證與不證亦心閑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頓超生死出娑婆 無量樂
下品上生凡夫等 願往生 具造十惡無餘善 無量樂
增長無明但快意 願往生 見他修福生非毀 無量樂
如此愚人難覺悟 願往生 良由知識惡強緣 無量樂
唯知目前貪酒肉 願往生 不覺地獄盡抄名 無量樂
一入泥犁受長苦 願往生 始憶人中善知識 無量樂
罪人臨終得重病 願往生 神識昏狂心倒亂 無量樂
地獄芬芬眼前現 願往生 白汗流出手把空 無量樂
如此困苦誰能救 願往生 會是知識彌陀恩 無量樂
手執香爐教懺悔 願往生 教令合掌念彌陀 無量樂
一聲稱佛除眾苦 願往生 五百萬劫罪消除 無量樂
化佛菩薩尋聲到 願往生 我故持華迎汝來 無量樂
行者見佛光明喜 願往生 即坐七寶蓮華上 無量樂
從佛須臾還寶國 願往生 到即直入寶池中 無量樂
七七華開得見佛 願往生 觀音大勢慈光照 無量樂
眼目晴明心得悟 願往生 合掌始發菩提心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得脫三塗知識恩 無量樂
若非知識教稱佛 願往生 如何得入彌陀國 無量樂
下品中生凡夫等 願往生 破戒偷僧造眾罪 無量樂
邪命說法無慚愧 願往生 破戒因果打師僧 無量樂
如此愚人臨死日 願往生 節節酸疼錐刀刺 無量樂
地獄猛火皆來逼 願往生 當時即值善知識 無量樂
發大慈悲教念佛 願往生 地獄猛火變風涼 無量樂
天華旋轉隨風落 願往生 化佛菩薩乘華上 無量樂
行者即坐天華上 願往生 從佛須臾入寶池 無量樂
障重華開逕六劫 願往生 華開始發菩提心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碎身慚謝釋迦恩 無量樂
下品下生凡夫等 願往生 十惡五逆皆能造 無量樂
如此愚人多造罪 願往生 經歷地獄無窮劫 無量樂
臨終忽遇善知識 願往生 為說妙法令安穩 無量樂
刀風解時貪忍痛 願往生 教令念佛不能念 無量樂
善友告言專合掌 願往生 正念專稱無量壽 無量樂
聲聲連注滿十念 願往生 念念消除五逆障 無量樂
謗法闡提行十惡 願往生 迴心念佛罪皆除 無量樂
病者身心覺醒悟 願往生 眼前即有金華現 無量樂
金華光明照行者 願往生 身心歡喜上華臺 無量樂
乘華一念至佛國 願往生 直入大會佛前池 無量樂
殘殃未盡華中合 願往生 十二劫後始華開 無量樂
華內坐時無微苦 願往生 超過色界三禪樂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免入地獄坐金蓮 無量樂
寧合金華百千劫 願往生 不能地獄須臾間 無量樂
觀音大勢慈光照 願往生 徐徐為說安心法 無量樂
行者得聞希有法 願往生 智慧法眼豁然開 無量樂
法眼開時見佛會 願往生 即發無上菩提心 無量樂
或坐或立遊行觀 願往生 到處唯聞說法聲 無量樂
身心毛孔皆得悟 願往生 菩薩聖眾皆充滿 無量樂
自作神通入彼會 願往生 憶本娑婆知識恩 無量樂
若非釋迦勸念佛 願往生 彌陀淨土何由見 無量樂
心念香華遍供養 願往生 長時長劫報慈恩 無量樂
普勸十方生死界 願往生 同心斷惡盡須來 無量樂
一入涅槃常住國 願往生 徹窮後際更何憂 無量樂
念念時中常證悟 願往生 十地行願自然成 無量樂
地地慈悲巧方便 願往生 以佛為師無錯悟 無量樂
定善依經十三觀 願往生 一一具說莊嚴事 無量樂
行住坐臥常觀察 願往生 常念心眼籠籠見 無量樂
散善九品依經讚 願往生 一一迴向皆得往 無量樂
定善一門韋提請 願往生 散善一行釋迦開 無量樂
定散俱回入寶國 願往生 即是如來異方便 無量樂
韋提即是女人相 願往生 貪瞋具足凡夫位 無量樂
厭捨娑婆求佛國 願往生 即現極樂莊嚴界 無量樂
得見極樂心歡喜 願往生 更睹彌陀成法忍 無量樂
五百女人同白佛 願往生 誓願同生安樂國 無量樂
爾時世尊皆印記 願往生 同得往生證三昧 無量樂
釋梵護世臨空聽 願往生 亦同發願生安樂 無量樂
普勸有緣常念佛 願往生 觀音大勢為同學 無量樂
若能念佛人中上 願往生 願得同生諸佛家 無量樂
長劫長時佛邊證 願往生 道場妙果豈為賒 無量樂
白諸行者:凡夫生死,不可貪而不厭;彌陀淨土,不可輕而不欣。厭則娑婆永隔,欣則淨土常居。隔則六道因亡,輪迴之果自滅;因果既亡,則形名頓絕也。
仰惟同生知識等,善自思量:卻推受生之無際,與空性同時,同時而有心識。若不與空界同時有者,一切眾生,即是無因而始出也;心識若無本因有者,即事同木石;若同木石者,則無六道之因業也;因業若無者,凡聖苦樂因果,誰覺誰知也?
以斯道理推勘者,一切眾生,定有心識也。若有心識,即與空際同時有有;若與空際同時有者,即唯佛與佛,得知本元也。
行者等知自身心,與空際同時有,乃至今身、今日,不能斷惡除貪,一切煩惱,唯覺增多。
又使釋迦諸佛,同勸專念彌陀,想觀極樂,盡此一身,命斷即生安樂國也,豈非長時大益!
行者等,努力努力,勤而行之,常懷慚愧,仰謝佛恩。應知。
︽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讚︾一卷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散善義︱
深心即是真實信心:
信知自身是具足煩惱凡夫,善根薄少,流轉三界,不出火宅;
今信知彌陀本弘誓願,及稱名號,下至十聲、一聲等,定得往生;
乃至一念無有疑心,故名深心。
︱往生禮讚
五部九卷摘要
五部九卷摘要
一、︽觀經四帖疏︾摘要
1然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
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迴斯二行,求願往生也。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2一心信樂,求願往生,上盡一形,下收十念,乘佛願力,莫不皆往。
3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淨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
4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5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念,以佛願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6四十八願,一一願言:
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7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8問曰:備修眾行,但能迴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攝念佛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有三義:
(一)明親緣:眾生起行,口常稱佛,佛即聞之;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彼此三業不相捨離,故名親緣也。
(二)明近緣:眾生願見佛,佛即應念,現在目前,故名近緣也。
(三)明增上緣: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諸邪業繫,無能礙者,故名增上緣也。
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是故諸經中,處處廣讚念佛功能。
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如︽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十方恒沙諸佛證誠不虛也。
又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9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種: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迴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也。
此心深信,由若金剛;不為一切異見、異學、別解、別行人等之所動亂破壞;唯是決定一心,投正直進。
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
上盡一形,下至一日、一時、一念等;
或從一念十念、至一時、一日、一形。
大意者:一發心以後,誓畢此生,無有退轉,唯以淨土為期。
所聞化讚,但述﹁稱佛之功,我來迎汝﹂,不論聞經之事。
然望佛願意者,唯勸正念稱名,往生義疾,不同雜散之業。
專念彌陀名者,即觀音、勢至,常隨影護,亦如親友知識也。
從﹁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以下,正明付囑彌陀名號,流通於遐代。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二、︽觀念法門︾摘要
1阿彌陀佛報言:﹁欲來生者,當念我名。﹂
佛言:﹁專念故得往生。﹂
2稱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現生即得延年轉壽,不遭九橫之難。
3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捨,總不論照攝餘雜業行者。
4專念西方阿彌陀佛願往生者,我從今以去,常使二十五菩薩影護行者,
不令惡鬼惡神惱亂行者,日夜常得安穩。
5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此人常得六方恆河沙等佛共來護念,故名護念經。
護念經意者,亦不令諸惡鬼神得便,亦無橫病、橫死、橫有厄難,一切災障,自然消散,除不至心。
6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下至十聲,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7若有眾生,得生西方無量壽佛國者,皆乘彌陀佛大願等業力為增上緣。
8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隨其根性,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其人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盡得往生。
9一切造罪凡夫,但迴心念阿彌陀佛,願生淨土,上盡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聲、三聲、一聲等,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即得往生。
十方等佛舒舌,定為凡夫作證,罪滅得生。
若不依此證得生者,六方諸佛舒舌,一出口以後,終不還入口,自然壞爛。
三、︽法事讚︾摘要
1人天善惡,皆得往生;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2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
謗法闡提,迴心皆往。
3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為親;
人能念佛佛還念,專心想佛佛知人。
4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5種種法門皆解脫,無過念佛往西方;
上盡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來迎;
直為彌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6誓到彌陀安養界,還來穢國度人天;
願我慈悲無際限,長時長劫報慈恩。
7彌陀願力皆平等,但使迴心華自捧。
8世尊說法時將了,殷勤付囑彌陀名。
9四十八願殷勤喚,乘佛願力往西方。
無問罪福時多少,心心念佛莫生疑。
四、︽往生禮讚︾摘要
1深心即是真實信心,信知自身是煩惱具足凡夫,善根薄少,流轉三界,不出火宅;
今信知彌陀本弘誓願,及稱名號,下至十聲一聲等,定得往生;
乃至一念無有疑心,故名深心。
2問曰:一切諸佛,三身同證;悲智果圓,亦應無二;隨方禮念,課稱一佛,亦應得生;何故偏歎西方,勸專念等,有何義也?
答曰:諸佛所證,平等是一;若以願行來收,非無因緣。
然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是故釋迦及以諸佛,勸向西方,為別異耳。
3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何以故?無外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得相應故,不違教故,隨順佛語故。
若欲捨專修雜業者,百時稀得一二,千時稀得三五。
4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
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
5自信教人信,難中轉更難;
大悲傳普化,真成報佛恩。
6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
7六方如來舒舌證,專稱名號至西方;
到彼華開聞妙法,十地願行自然彰。
8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
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故名阿彌陀。
9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臥、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
若有眾生,稱念阿彌陀,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等,必得往生;證誠此事,故名︽護念經︾。
若稱佛願往生者,常為六方恆河沙等諸佛之所護念。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五、︽般舟讚︾摘要
1得免娑婆長劫難,特蒙知識釋迦恩;
種種思量巧方便,選得彌陀弘誓門。
一切善業迴生利,不如專念彌陀號;
念念稱名常懺悔,人能念佛佛還憶。
2一一光明相續照,照覓念佛往生人;
欲比十方諸佛國,極樂安身實是精。
3相好彌多八萬四,一一光明照十方;
不為餘緣光普照,唯覓念佛往生人。
4莫論彌陀攝不攝,意在專心迴不迴;
但使迴心決定向,臨終華蓋自來迎。
5普勸眾生護三業,行住坐臥念彌陀;
一切時中憶地獄,發起增上往生心。
6畢命為期專念佛,須臾命斷佛迎將。
7一切時中相續作,至死為期專復專。
8普勸有緣同行者,專心直入不須疑。
9萬行俱迴皆得往,念佛一行最為尊。
普勸有緣常念佛,觀音大勢為同學。
若能念佛人中上,願得同生諸佛家。
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
謗法闡提行十惡,迴心念佛罪皆除。
念佛即是涅槃門。
凡夫生死不可貪而不厭,
彌陀淨土不可輕而不欣;
厭則娑婆永隔,欣則淨土常居;
隔則六道因亡,輪迴之果自滅;
因果既亡,則形名頓絕也。
常懷慚愧,仰謝佛恩。
善導大師法語
善導大師法語
一、彌陀本願力 ︵本願︶
1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
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
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2言﹁弘願﹂者,如︽大經︾說:
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玄 義 分—
3若有眾生,得生西方無量壽佛國者,
皆乘彌陀佛大願等業力為增上緣。 —觀念法門—
4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
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
諸邪業繫,無能礙者,故名增上緣。
—定 善 義—
5凡夫乘佛願力,定得往生。
—觀念法門—
6初不逢善,獄火來迎;後逢善故,化佛來迎。
斯乃皆是彌陀願力故也。
7生信無疑,乘佛願力,悉得生也。
8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以惡業故,臨終藉善,乘佛願力,乃得往生。
—玄 義 分—
9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
謗法闡提,迴心皆往。
—法 事 讚—
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
—往生禮讚—
仰惟釋迦此方發遣,彌陀即彼國來迎;
彼喚此遣,豈容不去也。
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淨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
—玄 義 分—
直為彌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三界火宅難居止,乘佛願力往西方。
四十八願殷勤喚,乘佛願力往西方。 —法 事 讚—
佛與聖眾身金色,光光相照心相知;
相好莊嚴無殊異,皆是彌陀願力成。
得免娑婆長劫難,特蒙知識釋迦恩;
種種思量巧方便,選得彌陀弘誓門。
不蒙彌陀弘誓力,何時何劫出娑婆。
一座華臺未曾動,徹窮後際度眾生。
—般 舟 讚—
二、信彌陀本願 ︵信心︶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
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
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散 善 義—
深心即是真實信心:
信知自身是具足煩惱凡夫,善根薄少,流轉三界,不出火宅;
今信知彌陀本弘誓願,
及稱名號,下至十聲一聲等,定得往生;
乃至一念無有疑心,故名深心。
—往生禮讚—
生信無疑,乘佛願力,悉得生也。
觀者照也,常以淨信心手,以持智慧之輝,照彼彌陀正依等事。
—玄 義 分—
釋迦如來實是慈悲父母,種種方便發起我等無上信心。
—般 舟 讚—
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
但使信心求念。 —往生禮讚—
當時惶怖,不復可言,即自思念:
我今迴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種不免死者;
我寧尋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應可度。作此念時:
東岸忽聞人勸聲:﹁仁者但決定尋此道行,必無死難;若住即死。﹂
西岸上有人喚言:﹁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
此人既聞此遣彼喚,即自正當身心,決定尋道直進,不生疑怯退心。
仰蒙釋迦發遣,指向西方;又藉彌陀,悲心招喚。
今信順二尊之意,不顧水火二河,念念無遺,乘彼願力之道。
捨命以後,得生西方,與佛相見,慶喜何極也。
此心深信,由若金剛;不為一切異見、異學、別解、別行人等之所動亂破壞。唯是決定一心,投正直進。
—散 善 義—
莫論彌陀攝不攝,意在專心迴不迴;
但使迴心決定向,臨終華蓋自來迎。
普勸有緣同行者,專心直入不須疑。
忽爾思量彼快樂,人人有分不須疑。
│般 舟 讚│
無問罪福時多少,心心念佛莫生疑。
—法 事 讚—
三、稱彌陀名號 ︵稱名︶
︽觀經︾〈流通分〉言: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觀經疏︾釋云:
從﹁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以下,正明付囑彌陀名號,流通於遐代。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
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散 善 義—
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
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一心信樂,求願往生,上盡一形,下收十念,
乘佛願力,莫不皆往。
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念,
以佛願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四十八願,一一願言:
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
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玄 義 分—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
下至十聲,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觀念法門—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往生禮讚—
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
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散 善 義—
若佛在世,若佛滅後;
一切造罪凡夫,但迴心念阿彌陀佛,願生淨土;
上盡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聲三聲一聲等;
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即得往生。
—觀念法門—
云何名護念?
若有眾生,稱念阿彌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等,必得往生。
證誠此事,故名護念經。
—往生禮讚—
上盡一形,下至一日、一時、一念等;
或從一念十念,至一時、一日、一形。
大意者:一發心以後,誓畢此生,無有退轉,唯以淨土為期。
但述稱佛之功,我來迎汝,不論聞經之事;
然望佛願意者:唯勸正念稱名,往生義疾,不同雜散之善。
—散 善 義—
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是故諸經中,處處廣讚念佛功能。
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如︽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十方恒沙諸佛,證誠不虛也。
又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彌陀在空而立者,但使迴心正念,願生我國,立即得生也。
│定 善 義│
若欲捨專修雜業者,百時稀得一二,千時稀得三五。
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
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
—往生禮讚—
如來出現於五濁,隨宜方便化群萌;
或說多聞而得度,或說少解證三明;
或教福慧雙除障,或教禪念坐思量;
種種法門皆解脫,無過念佛往西方;
上盡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來迎;
直為彌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為親;
人能念佛佛還念,專心想佛佛知人。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無問罪福時多少,心心念佛莫生疑。
世尊說法時將了,殷勤付囑彌陀名。 —法 事 讚—
一切善業迴生利,不如專念彌陀號;
念念稱名常懺悔,人能念佛佛還憶。
畢命為期專念佛,須臾命斷佛迎將。
一切時中常續作,至死為期專復專。
萬行具迴皆得往,念佛一行最為尊。
普勸眾生護三業,行住坐臥念彌陀。
普勸有緣常念佛,觀音大勢為同學。
若能念佛人中上,願得同生諸佛家。
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
謗法闡提行十惡,迴心念佛罪皆除。
念佛即是涅槃門。 —般 舟 讚—
四、光攝念佛人 ︵光攝︶
︽小經︾言:
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故名阿彌陀。
︽觀經︾言: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
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故名阿彌陀。 —往生禮讚—
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捨;
總不論照攝餘雜業行者。
此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觀念法門—
佛光普照,唯攝念佛者。
—定 善 義—
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
—往生禮讚—
相好彌多八萬四,一一光明照十方;
不為餘緣光普照,唯覓念佛往生人。
一一光明相續照,照覓念佛往生人;
欲比十方諸佛國,極樂安身實是精。
—般 舟 讚—
果得涅槃常住世,壽命延長難可量;
千劫萬劫恒沙劫,兆載永劫亦無央。
一坐無移亦不動,徹窮後際放身光;
靈儀相好真金色,巍巍獨坐度眾生。
十方凡聖專心向,分身遣化往相迎;
一念乘空入佛會,身色壽命盡皆平。
終時正意念彌陀,見佛慈光來照身;
乘此彌陀本願力,一念之間入寶堂。
│法 事 讚│
願睹彌陀大悲主,觀音勢至十方尊,
仰願神光蒙授手,乘佛本願生彼國。
│往生禮讚│
有緣眾生蒙光照,增長智慧生安樂。
—般 舟 讚—
五、念佛佛聖護 ︵聖護︶
口常稱佛,佛即聞之;
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
心常念佛,佛即知之。
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
彼此三業,不相捨離,故名親緣也。
眾生願見佛,佛即應念,現在目前,故名近緣也。
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
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
諸邪業繫,無能礙者;故名增上緣。
—定 善 義—
若稱佛往生者,常為六方恒河沙等諸佛之所護念。
—往生禮讚—
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此人常得六方恒河沙等佛,共來護念,
故名︽護念經︾。
︽護念經︾意者:亦不令諸惡鬼神得便,亦無橫病、橫死、橫有厄難,一切災障,自然消散;除不至心。
—觀念法門—
專念彌陀名號者,即觀音勢至,常隨影護,亦如親友知識。
—散 善 義—
︽十往生經︾云:﹁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臥、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
又如︽觀經︾云:﹁若稱、禮、念阿彌陀佛,願往生彼國者,彼佛即遣無數化佛,無數化觀音、勢至菩薩,護念行者,復與前二十五菩薩等,百重千重圍繞行者,不問行住坐臥,一切時處,若晝若夜,常不離行者。﹂今既有斯勝益可憑,願諸行者,各須至心求往。
—往生禮讚—
稱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
現生即得延年轉壽,不遭九橫之難。
—觀念法門—
娑婆苦界,雜惡同居;八苦相燒,動成違返;
詐親含笑,六賊相隨;三惡火坑,臨臨欲入。
若不舉足以救迷,業繫之牢,何由得免?
為斯義故,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機也。 —定 善 義—
彌陀名號相續念,化佛菩薩眼前行;
或與華臺或授手,須臾命盡佛迎將。 │法 事 讚│
普勸有緣常念佛,觀音大勢為同學。
畢命為期專念佛,須臾命斷佛迎將。
但使迴心決定向,臨終華蓋自來迎。
救苦雖遙別世界,眾生急念應時來。 │般 舟 讚│
六、述生後果益 ︵果益︶
淨土之中,一切聖人,皆以無漏為體,大悲為用。 │定 善 義│
又言迴向者,生彼國已,還起大悲,迴入生死,教化眾生,亦名迴向也。
│散 善 義│
西方寂靜無為樂,畢竟逍遙離有無;
大悲薰心遊法界,分身利物等無殊。
或現神通而說法,或現相好入無餘;
變現莊嚴隨意出,群生見者罪皆除。 —定 善 義—
彌陀佛國真嚴淨,三惡六道永無名;
事事莊嚴難可識,種種妙微甚為精。
自然即是彌陀國,無漏無生還即真;
行來進止常隨佛,證得無為法性身。
四種威儀常見佛,行來進止鴐神通;
六識縱橫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
誓到彌陀安養界,還來穢國度人天;
願我慈悲無際限,長時長劫報慈恩。
九十五種皆污世,唯佛一道獨清閑;
出到菩提心無盡,還來火宅度人天。
直入彌陀大會中,見佛莊嚴無數億;
三明六通皆具足,憶我閻浮同行人。
—法 事 讚—
觀彼彌陀極樂界,廣大寬平眾寶成;
四十八願莊嚴起,超諸佛剎最為精。
六方如來舒舌證,專稱名號至西方;
到彼華開聞妙法,十地願行自然彰。
│往生禮讚│
自慶今身聞淨土,不惜身命往西方;
西方快樂無為處,天上人間無比量。
六天相勝億萬倍,不及西方人一相;
三十二相通自在,身光遍照十方界。
一念之間入佛會,三界六道永除名;
三明六通皆自在,畢命不退證無為。
一入涅槃常住國,徹窮後際更何憂;
念念時中常證悟,十地行願自然成。
身心毛孔皆得悟,菩薩聖眾皆充滿;
化身神通入彼會,憶本娑婆知識恩。
一入彌陀涅槃國,即得不退證無生。
一到彌陀安樂國,畢竟逍遙即涅槃。
一到即受清虛樂,清虛即是涅槃因。
如此逍遙快樂地,更貪何事不求生。
│般 舟 讚│
長時永劫,常受無為法樂。
即證法性之常樂。
│往生禮讚│
畢命直入涅槃城。
人天善惡,皆得往生;
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法 事 讚│
七、勸厭穢欣淨 ︵厭欣︶
凡夫生死不可貪而不厭,
彌陀淨土不可輕而不欣;
厭則娑婆永隔,
欣則極樂常居。 │般 舟 讚│
欲得捨此娑婆生死之身,八苦、五苦、三惡道苦等,聞即信行者,不惜身命,急為說之。
若得一人,捨苦出生死者,是名真報佛恩。
何以故?
諸佛出世,種種方便,勸化眾生者,不欲直令制惡修福受人天樂也;
人天之樂,猶如電光,須臾即捨,還入三惡,長時受苦。
為此因緣,但勸即令求生淨土,向無上菩提。
是故今時,有緣相勸,誓生淨土,即稱諸佛本願意也。
│定 善 義│
父母妻兒百千萬,非是菩提增上緣,
念念相纏入惡道,分身受報不相知,
或在豬羊六畜內,披毛戴角何時了。
慶得人身聞要法,頓捨他鄉歸本國,
父子相見非常喜,菩薩聲聞亦復然。
父子相迎入大會,即聞六道苦辛事,
或有所得人天報,饑餓困苦體生瘡。
爾時彌陀及大眾,聞子說苦皆傷嘆;
彌陀告言諸佛子,自作自受莫怨他。
│般 舟 讚│
自從無始受身來,恆以十惡加眾生;
不孝父母謗三寶,造作五逆不善業。
以是眾罪因緣故,妄想顛倒生纏縛;
應受無量生死苦,頂禮懺悔願滅除。
歷劫以來懷嫉妒,我慢放逸由癡生,
恆以瞋恚毒害火,焚燒智慧慈善根。
今日思惟始惺悟,發大精進隨喜心。
│往生禮讚│
縱使千年受五欲,增長地獄苦因緣;
貪瞋十惡相續起,豈是解脫涅槃因。
不畏三塗造眾罪,破滅三寶永沉淪;
不孝父母罵眷屬,地獄安身無出期。
不孝父母罵三寶,終時獄火自相迎;
毀辱六親破淨戒,亦墮如是泥犁中。
殺害眾生食他肉,直入泥犁火聚中。
劫盜三寶眾生物,一墮泥犁無出期;
偷劫父母六親物,亦入如是泥犁中。
欺誑三寶眾生類,死入泥犁無出期;
惡口兩舌貪瞋慢,八萬地獄皆周遍。
一切時中憶地獄,發起增上往生心,
誓願不作三塗業,人天樂報亦無心。
忽憶地獄長時苦,不捨須臾忘安樂,
安樂佛國無為地,畢竟安身實是精。
貪瞋即是輪迴業,煩惱豈是無生因,
驗此貪瞋火燒苦,不如走入彌陀國。
唯知目前貪酒肉,不覺地獄盡抄名,
一入地獄受長苦,始憶人中善知識。
罪人臨終得重病,神識昏狂心倒亂,
地獄芬芬現眼前,白汗流出手把空。
如此困苦誰能救,會是知識彌陀恩。
地獄猛火皆來逼,當時即值善知識,
發大慈悲教念佛,地獄猛火變風涼;
天華旋轉隨風落,化佛菩薩乘華上。
普勸十方生死界,同心斷惡盡須來;
一入涅槃常住國,徹窮後際更何憂。
慎莫輕心縱三業,業道分明不可欺。
寧合金華百千劫,不能地獄須臾間。
生盲信業走,隨緣墮深坑;
縱此貪瞋火,自損損他人;
長沒無明海,遇木永無緣。
│般 舟 讚│
流浪三界內,癡愛入胎獄;
生已歸老死,沉沒於苦海。
我今修此福,迴生安樂國。
願捨胎藏形,往生安樂國;
速見彌陀佛,無邊功德身。
奉覲諸如來,賢聖亦復然;
獲六神通力,救攝苦眾生。
虛空法界盡,我願亦如是。 │往生禮讚│
八、勵聞法起行 ︵聞行︶
若人聞說淨土法門,聞即悲喜交流,身毛為豎者,
當知此人,過去已曾,修習此法,今得重聞,即生歡喜。
│定 善 義│
若欲學解,從凡至聖,乃至佛果,一切無礙,皆得學也;
若欲學行者,必藉有緣之法,少用功勞,多得益也。
竊以真宗叵遇,淨土之要難逢;
欲使五趣齊生,是以勸聞於後代。
│散 善 義│
人間匆匆營眾務,不覺年命日夜去;
如燈風中滅難期,忙忙六道無定趣。
未得解脫出苦海,云何安然不驚懼;
各聞強健有力時,自策自勵求常住。
—往生禮讚—
久住娑婆常沒沒,三惡四趣盡皆停;
披毛戴角受眾苦,未曾聞見聖人名。
憶此疲勞長劫事,誓願捨命見彌陀;
眾等身心皆踴躍,手執香華常供養。
曠劫以來居生死,三塗常沒苦皆逕;
始服人身聞正法,由如渴者得清泉。
念念思聞淨土教,文文句句誓當勤;
憶想當時流浪苦,專心聽法入真門。
淨土無生亦無別,究竟解脫金剛身。
劫欲盡時五濁盛,眾生邪見甚難信;
專專指授西歸路,為他破壞還如故。
曠劫以來常如此,非是今生始自悟;
正由不遇好強緣,致使輪迴難得度。
今日今時聞要法,畢命為期誓堅固;
堅固持心不惜身,慚愧釋迦諸佛恩。
世尊說法時將了,殷勤付囑彌陀名;
五濁增時多疑謗,道俗相嫌不用聞。
│法 事 讚│
何期今日至寶國,實是娑婆本師力,
若非本師知識勸,彌陀淨土云何入。
若聞此法稀奇益,不顧身命要求得;
若能專行不惜命,命斷須臾生安樂。
若非知識教稱佛,如何得入彌陀國。
若非釋迦勸念佛,彌陀淨土何由見。
│般 舟 讚│
道俗時眾等,各發無上心,
生死甚難厭,佛法復難欣;
共發金剛志,橫超斷四流,
願入彌陀界,歸依合掌禮。
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
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玄 義 分—
歸 去 來,魔鄉不可停,
曠劫來流轉,六道盡皆經;
到處無餘樂,唯聞愁嘆聲,
畢此生平後,入彼涅槃城。
—定 善 義—
無常念念至,恒與死王居,
勸諸行道者,勤修至無餘。
人生不精進,喻若樹無根;
採華置日中,能得幾時鮮。
人命亦如是,無常須臾間;
勸諸行道眾,勤修乃至真。
發心功已至,繫念罪便消;
但欣行道易,寧愁聖果遙。
疑多邊地久,德少上生難;
且莫論餘願,西方已心安。
彌陀智願海,深廣無涯底;
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
若人無善本,不得聞佛名;
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
宿世見諸佛,則能信此事;
謙敬聞奉行,踴躍大歡喜。
其有得聞彼,彌陀佛名號;
歡喜至一念,皆當得生彼。
設滿大千火,直過聞佛名;
聞名歡喜讚,皆當得生彼。
萬年三寶滅,此經住百年;
爾時聞一念,皆當得生彼。
佛世甚難值,人有信慧難;
遇聞希有法,此復最為難。
自信教人信,難中轉更難;
大悲傳普化,真成報佛恩。
—往生禮讚—
附 錄
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
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故名阿彌陀。
︱往生禮讚︱
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捨;
總不論照攝餘雜業行者。
︱觀念法門︱
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
釋淨宗 整理
一、讚大聖不測德
善導念佛,口出光明,乃大神通聖人。
善導大師之大聖人,神妙不測者。 ︵文鈔三編卷三,覆溫光熹居士書十︶
二、讚彌陀化身德
善導和尚,係彌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
︵增廣文鈔卷一,覆永嘉某居士昆季書︶
善導,彌陀化身也。 ︵增廣文鈔卷一,覆永嘉某居士書五︶
善導和尚,彌陀化身。 ︵文鈔續編下︽蓮宗正傳跋︾民十八年︶
善導乃彌陀化身。 ︵文鈔三編卷二,覆沈授人居士書︶
彌陀化身,殆非虛傳;蓮宗二祖,萬代景仰。
︵增廣文鈔卷三︽觀無量壽佛經善導疏重刻序︾︶
三、讚所說等佛德
世傳師是彌陀現,提倡念佛義周贍。
切誡學者須撝謙,兼使極力生欣厭。
解宜遍通一切法,行擇機理雙契幹。
念佛出光勵會眾,所說當作佛說看。
︵文鈔續編下︽唐二祖長安光明善導大師贊偈︾︶
四、讚觀經四帖疏
善導和尚︽四帖疏︾,淨業行者之指南針也。
︵增廣文鈔卷一,與徐福賢女士書︶
︽善導疏︾,契理契機,善說法要。
︵增廣文鈔卷三︽觀無量壽佛經善導疏重刻序︾︶
善導和尚︽四帖疏︾,唯欲普利三根,故多約事相發揮。
台宗︽觀經疏妙宗鈔︾,諦理極圓融,中下根人,莫能得益;
故不若︽四帖疏︾之三根普被,利鈍均益也。
︵增廣文鈔卷一,與徐福賢女士書︶
五、讚楷定專修德
善導和尚,係彌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其宏闡淨土,不尚玄妙,唯在真切平實處,教人修持。至於所示專雜二修,其利無窮。專修謂身業專禮,口業專稱,意業專念;如是則往生西方,萬不漏一。
雜修謂兼修種種法門,迴向往生。以心不純一,故難得益,則百中稀得一二,千中稀得三四往生者。此金口誠言,千古不易之鐵案也。
︵增廣文鈔卷一,覆永嘉某居士昆季書︶
何座下自立門庭,不按佛祖之成規乎!
善導專修,身業專禮,口業專稱,意業專念。其證道也,非自力證道之所能比也。 ︵增廣文鈔卷二,覆法海大師書︶
善導疏︽淨土三經︾,力勸專修。
︵增廣文鈔卷二︽廬山青蓮寺結社念佛宣言書︾︶
善導雖疏︽觀經︾,實最重持名一行。 ︵增廣文鈔卷二,覆崇明黃玉如書︶
善導乃彌陀化身,其所示專修,最吃緊。︵文鈔三編卷二,覆沈授人居士書︶
六、讚發明助念德
此法︵按:指臨終助念法︶乃唐善導和尚所發明,謂平日不念佛者,依此法助念,亦可往生。
善導和尚,彌陀化身;是知此法,利益宏深。
普願見聞,咸生正信;輾轉勸導,功德無量。
︵文鈔續編下︽蓮宗正傳跋︾民十八年︶
勿道向來做工夫,即向不做工夫之人,臨終果能聞善知識開導,及他人助念,己隨之念,其左右眷屬善巧將護,不使其起情愛及瞋恨心,皆可往生。 ︵文鈔三編卷二,覆章緣淨居士書三︶
七、讚弘超諸宗德
師當唐初,各宗盛行。
提倡淨土愜群情,佛力誰與京。
若肯投誠,西方定往生。 ︵文鈔續編下︽唐二祖長安光明善導大師讚偈︾︶
八、讚化度普廣德
善導在長安,少康在新定,念佛之聲,盈於道路;其往生者,當不止百千萬億。 ︵文鈔續編下︽淨土經聖賢錄序︾,民二十二年︶
善導少康,宏揚淨宗;閭巷道路,佛聲廣播。
如唱秧歌,人人願聽;如傳聖詔,各各遵行。
︵文鈔三編卷三,覆淨善居士書︶
註:少康大師,人稱﹁後善導﹂。
九、讚至極慈悲德
善導和尚專以平實事相法門,接引末世凡夫;不用觀心約教等玄妙法門,其慈悲可謂至極無加矣。
覺善導婆心,更加親切。 ︵增廣文鈔卷一,與康澤師書︶
善導和尚云:末法眾生,神識飛颺,心粗境細,觀難成就。是以大聖悲憐,特勸專持名號。以稱名易故,相續即生。﹂誠恐或有不善用心,致入魔境也。 ︵增廣文鈔卷一,覆吳希真居士書一︶
︽善導疏︾不用諦觀等深意,但直釋經文,俾中下根人,易于趣入。
︵增廣文鈔卷三︽觀無量壽經善導疏重刻序︾︶
善導法照,特闡蓮宗;普令凡夫,同出樊籠。
末世眾生,斷惑匪易;唯此一法,堪為怙恃。
︵增廣文鈔卷三︽佛化隨刊序︾︶
十、讚懸護萬代德
善導,彌陀化身也。其所示專修,恐行人心志不定,為餘法門之師所奪;歷敘初二三四果聖人,及住行向地等覺菩薩,末至十方諸佛,盡虛空、遍法界,現身放光,勸捨淨土,為說殊勝妙法,亦不肯受;以最初發願,專修淨土,不敢違其所願。
善導和尚,早知後人這山看見那山高,渺無定見,故作此說。以死盡輾轉企慕之狂妄偷心。
︵增廣文鈔卷一,覆永嘉某居士書五︶
︽觀經四帖疏︾綱要
釋慧淨 述
一、五部九卷 本疏具疏 教門行門 安心起行
彌陀示現之善導大師的撰著,現存的有﹁五部九卷﹂,其中︽觀經疏︾一部四卷收錄於︽大正藏︾三十七冊,餘之四部五卷收錄於四十七冊。
︽觀經疏︾一般稱爲︽觀經四帖疏︾,具名︽觀無量壽佛經疏︾或︽觀無量壽經疏︾;而從其內容意味來看,也稱爲︽楷定疏︾或︽證定疏︾。此外又有稱爲︽觀經義︾、︽觀經要義︾、︽觀經義疏︾等。由其名稱之多,可窺知此疏被引用之廣與尊崇之高。
︽觀經疏︾於五部九卷之中稱爲﹁本疏﹂或﹁經疏﹂,也稱爲﹁教相分﹂、﹁解義分﹂、﹁安心分﹂,屬於﹁教門﹂;與此相對,︽觀念法門︾等四部五卷稱爲﹁具疏﹂,也稱爲﹁行儀分﹂、﹁起行分﹂,屬於﹁行門﹂。
二、彌陀指授 諸佛證誠 楷定古今 尊信如經
︽觀經︾的主題很奇特,令一般聖道門諸宗師難以理解。
亦即韋提希夫人是個平凡女性、十足凡夫,爲苦惱所逼;然而在一睹阿彌陀佛住立空中相的刹那,立刻往生決定,悟無生法忍。
又經末〈流通分〉說:﹁專稱彌陀佛名,必生彌陀淨土。﹂︵意譯︶
而下下品之極重惡人,臨終苦逼,獄火來現,僅以十念亦得往生。
這幾點是很難讓聖道門自力根性的行者理解的。以證悟而言,單單破見惑,若非宿世積功累德、行諸難行,則不能達到。而韋提希夫人生長王宮,恣意五欲,何曾一日修行?然而刹那之間,心靈一轉而登法忍之位︵體悟彌陀救度、信心不退之意︶。又,遠離三塗六道的輪迴豈是易事?然而極重惡人,無善無行,但念佛名,亦得長揖娑婆,高超極樂。如是之事,迥出凡夫知見。
因此之故,聖道諸師競相註解︽觀經︾,而誤判韋提希夫人爲大菩薩,宿世已曾積功累行,方能於此一會即得無生法忍。並謂十念往生是﹁唯願無行﹂,但作遠生之緣,未能今世即生。如是錯解,則︽觀經︾的正機不是凡夫而是聖人,將使︽觀經︾的正意隱而不彰,我輩濁惡求出無門。
這種錯解,一言以蔽之:不知︽觀經︾的目的是在顯彰﹁彌陀本願、凡夫為本﹂;亦即不知淨土門易行他力,執著聖道門難行自力。
因爲聖道門須以自己的修行力量,救度自己的生死輪迴,然而這是自力難行,故︽大集經︾言:﹁億億衆生,無一得者。﹂若完全依靠彌陀佛力的救度,則不論一切善惡凡夫,都能往生極樂,不再輪迴六道,故本疏言:﹁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爲增上緣。﹂又言:﹁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自力他力迥然不同。而︽觀經︾正是淨土他力往生之經,彌陀佛力救度之法;非爲聖者所說,乃是爲凡夫所說之經。以佛力故,凡夫之韋提悟無生,極重之惡人生極樂。這全靠彌陀佛力救度,絲毫不靠凡夫自力自得。所謂佛法有五種不可思議,其中佛力最不可思議,而佛力之不可思議,正是指彌陀的大悲救度之力。
如今善導大師的︽觀經疏︾之所以被稱爲︽楷定疏︾,正是大師完全站在彌陀佛力救度的立場,楷正了聖道門古今諸師的誤解,判定其是非。大師於跋文言:
某今欲出此觀經要義,楷定古今。
所謂古今之﹁古﹂是﹁古說﹂之意,指善導大師以前著作︽觀經疏︾之淨影寺慧遠、嘉祥寺吉藏、天臺宗智顗等之論說。﹁今﹂是﹁今說﹂之意,指大師之時代繼承淨影嘉祥等論說之人及攝論家之說,大師諱號示尊,統稱以上諸人謂之﹁諸師﹂。﹁楷﹂是楷正、規範,﹁定﹂是決定義理之是非;亦即決定義理之是非,作爲後世之範本謂之楷定。
由於淨影寺等古今諸師,以聖道門自力教的觀點解釋淨土門他力教的︽觀經︾,不能把握︽觀經︾的真實義,因而︽觀經︾真義隱晦,釋尊本懷不彰,彌陀佛力不顯,淨土弘傳受阻,凡夫往生之道閉塞。善導大師見此情形非常痛心而言:﹁自失誤他,爲害茲甚。﹂乃向彌陀、諸佛乞求冥加以撰寫此書,判定古今對︽觀經︾所解釋的是非,以顯明︽觀經︾之正意。果然正當開始撰寫此書之時,每夜夢中都有一位聖僧,前來指授玄義科文。故此書一出,︽觀經︾真義,猶如杲日當空,朗朗然徹照大地。釋尊素懷,彌陀願力,徹露無遺,念佛之人,如雨後春筍,遍滿長安。是以古德言:﹁善導獨明佛正意。﹂亦即在當時佛教界中,只有繼承曇鸞大師、道綽禪師之正脈的善導大師,顯明釋尊宣說此︽觀經︾的真正目的及︽觀經︾的正確意趣,因此大師之疏稱爲﹁楷定古今之疏﹂。
又,此疏是諸佛所證明勘定之書,故亦名︽證定疏︾,其跋文云:
一句一字不可加減,欲寫者一如經法。
法然上人讚云:
善導︽觀經疏︾者,西方指南,行者目足。
又說:﹁夢中有僧指授玄義,僧者恐是彌陀應現;爾者可謂此疏是彌陀傳說。﹂又說:﹁舉世稱證定疏,人讚之如經法。﹂
此︽觀經疏︾既是彌陀指授之玄義,諸佛證誠之妙釋,不可不珍重敬信。
三、九品唯凡 觀經一部 佛為凡說 非為聖人
諸師對︽觀經︾的解釋,影響最大且又最顯而易見的誤解有四點:
一、韋提聖人論:判定韋提希夫人是大菩薩。
二、九品唯聖論:判定九品往生機都是聖者。
三、化身化土論:判定彌陀是化身,極樂是化土。
四、別時意趣論:判定下下品之十念往生是唯願無行。
大師於︽觀經疏︾之第一卷〈玄義分〉七門分科的第六﹁和會門﹂就此四論,一一糾正之,並舉出下列七論,作爲楷定古今之正論。實際上這七論是︽觀經疏︾楷定古今的重點:
一、觀經唯凡論:佛說《觀經》,但爲凡夫,非爲聖人。
二、韋提凡夫論:韋提希夫人是凡夫,非聖人。
三、九品唯凡論:九品行者都是凡夫,不是聖人。
四、報身報土論:彌陀是報佛,極樂是報土。
五、願行具足論:六字名號具足願行,信心稱名必得往生。
六、凡夫入報論:使一切善惡凡夫平等無差別地往生報土,與彌陀同證光壽無量是淨土門的本意。
七、乘佛願力論:一切善惡凡夫的往生報土,沒有一個不乘託彌陀大願業力。
︽觀經︾之下下品說到一生造惡之凡夫,臨終苦逼,遇善知識,教以十聲念佛,當下華臺迎接,非常莊嚴地往生極樂。像這種佛說,這種勝景,不是一般常識所能理解的。曇鸞大師說:﹁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所以佛怎樣講就要怎樣信,直心是道場。若以常人之耳,測度非常之言,甚至爲了作凡夫合理的解釋而曲解佛說,則是自失誤他,爲害不淺。︽觀經︾易被曲解,以爲既是凡夫,又是極惡,怎能往生?若能往生,必非凡夫惡人;因此以聖者判定九品往生機,如左圖:
判定九品往生機是聖者,凡夫無份,完全失去淨土門﹁凡夫爲本﹂的旨趣,滅卻佛說︽觀經︾的真意。對此大師慨然糾正之,大師於〈玄義分〉﹁和會門﹂首先以道理立論顯明其非,其次就︽觀經︾之文,以凡夫爲本位的經說證明之,而作結論說:
看此︽觀經︾定善及三輩九品上下文意,總是佛去世後,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何者?
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
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
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
以惡業故,臨終藉善,乘佛願力,乃得往生。
如左圖:
又,大師於〈散善義〉中一一辨定九品之機位,如左圖:
依大師的判定,九品都是凡夫,不是聖者,且整部︽觀經︾是釋尊爲未來世的五濁凡夫所說,非爲聖者;大師說那種聖者是:
三塗永絕,四趣不生。
身居生死,不為生死所染;如鵝鴨入水,水不能濕。
神通自在,轉變無方。
更憂何事,乃藉韋提為其請佛,求生安樂國也?
那種聖者可說已經遠離三塗六道,安樂無憂,不用佛爲他們愁出離之道,不用彌陀爲他們發救度之願。倒是佛去世後的五濁凡夫,爲煩惱賊所害,濁惡不善,五苦所逼;如斯苦者,猶如溺水之人,常沒常流轉,是彌陀悲愍、爲其發願成就淨土急須救度的對象,所謂﹁彌陀救度、凡夫正機﹂;彌陀悲願是以救度五濁末世爲煩惱賊所害、苦惱不堪的我輩凡夫罪人爲目的,若不以救度如斯罪苦之機爲急務,則佛之悲願不夠圓滿,而衆生之沉淪永不超升。然而阿彌陀佛之五劫永劫的大悲願行,十劫以來的不停招喚,正是以救度如斯苦機爲急務。故大師說:
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淨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
又說:
但此︽觀經︾,佛為凡說,不干聖也。
世尊定為凡夫,不為聖人。
證明如來說此十六觀經,但為常沒眾生,不干大小聖也。
由此可知:整部︽觀經︾之定善十三觀及散善九品,都是釋尊爲五濁惡世常沒凡夫所說的,與聖者全無關係,故不只九品不是聖者,定善之機也不是聖者;即使韋提希夫人,雖然諸師斷定她是大菩薩,大師也首先於〈序分義〉依據﹁汝是凡夫,心想羸劣﹂之佛說,楷定韋提希非大乘聖人,乃是博地凡夫,而言:
正明韋提是凡非聖,由非聖故,仰惟佛力冥加,彼國雖遙得睹。
其次於〈定善義〉﹁華座觀﹂言:
韋提實是垢凡女質,不足可言;
但以聖力冥加,彼佛現時,得蒙稽首。
又於︽般舟讚︾言:
韋提即是女人相,
貪瞋具足凡夫位。
總之,整部︽觀經︾始終都是爲了救度五濁凡夫、常沒惡人所說的經典;是顯示淨土門正所被機以凡夫爲本,爲如斯凡夫所說的經典;是說明一切凡夫,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必生彌陀淨土的經典;是釋尊觀見機教成熟而說的一部末法濁世機教相應的經典;是彌陀救度之法、凡夫得救之道的經典。
四、彌陀報身 極樂報土 凡夫入報 全託佛願
有關彌陀淨土是報是化的問題,諸師或謂之應化土,認爲既是凡夫也能往生的淨土,應是劣等的應化土;或謂之凡聖同居土,認爲既是凡夫聖人都能往生的淨土,應是凡聖雜處而居的下等淨土。
對此,道綽禪師已於︽安樂集︾第一大門之〈三身三土章〉糾正之,而說明彌陀淨土是報土非化土。今大師亦於〈玄義分〉之﹁會通二乘種不生﹂一節,斷定彌陀淨土既非應化土,也非凡聖同居土,而是極爲高妙的報土,所謂﹁是報非化﹂,同時舉出︽大乘同性經︾、︽大經︾、︽觀經︾等三經證明是報非化之義。
然而如此高妙的報土,凡夫如何往生呢?爲了顯明此義,大師特別設立問答的方式而言:
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
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
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這便是有名的﹁凡夫入報論﹂:彌陀淨土是高妙的報土,而一切善惡凡夫都能往生,其所以得生之因,係全託佛願他力,而非凡夫自力。
諸佛的報土雖也是勝妙的淨土,然凡夫、二乘自不用講,高級菩薩也無法進入;如︽仁王經︾〈教化品〉所言:﹁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可是彌陀報土是酬報第十八願﹁十方衆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所成就的淨土之故,既是高妙報土,同時也是十方衆生——上至等覺菩薩,下至逆謗闡提——都能往生的無比無倫的報土,是超勝諸佛報土的報土;這也正顯明彌陀願力的特別殊勝。
此問答中,﹁報法高妙﹂等是問彌陀願力所成就的報土是法性身土,是彌陀本身的境界,大乘聖人、小乘聖人以自己之力尚且不能進入,煩惱熾盛,業障深重的凡夫怎能往生呢?對此大師答以垢障凡夫以自己之力固然不能往生︵信機︶,但由於完全乘託彌陀救度之力︵信法︶,致使五乘——人類、天衆、聲聞、緣覺、菩薩——機類同生報土。
在此大師說明彌陀救度之機很低,是惡業凡夫;往生之土很高,是高妙報土。如此勝益,皆因託佛願力,顯示彌陀救度是五乘齊入、萬機普益之法。
﹁五乘齊入﹂之﹁齊﹂是﹁同一﹂之意,在此顯出﹁一因一果﹂之義。若論五乘,凡聖善惡各不相同,因既千差,果亦萬別︵多因多果︶;然而五乘同捨自力,同託佛力︵一因︶,同生報土,同證法身︵一果︶。
十方衆生有等覺菩薩,也有五逆謗法,若依自力,則各人果報千差萬別;若依彌陀願力,則上下無別,一同往生高妙的報土,一同證悟光壽無量的極果。
可知往生西方不是靠自力,乃是全靠佛力,故不論衆生的身份資格:不論男女老少,不論緇素賢愚,不論罪之輕重,不論行之有無,不論心淨不淨,不論念一不一,一切不論,但信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必生彌陀淨土;亦即但憑彌陀不可思議的佛力,十惡五逆,謗法闡提,皆得往生。故往生極樂,不論自力,只論他力。
欲生淨土之人,應先知彌陀本願,彌陀已預先爲我等成就極樂世界,預先爲我等成就往生之功德資糧,也預先爲我等成就消除曠劫以來所造一切罪業之名號功德力;由於我等不知不信,故未能領受彌陀功德,因而繼續虛受輪迴。今日信知,乘彌陀願力,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此信一信永信,貫徹一生,更不再疑。
若不乘彌陀願力,等覺菩薩不能往生,何況凡夫?若論凡夫,尚且無力脫離六道輪迴,何況往生高妙報土?五乘自力非入報土之因,唯託彌陀願力才是正因。所謂:
願力成就之報土,自力功行不能到;
大小聖人皆共同,唯託彌陀本願力。
不論根機,不論善惡,往生報土,唯依彌陀佛願之力,不依行者自身之力。
衆生皆是雜毒之心,虛假之行;唯有彌陀是清淨之心,真實之行。因此,不論衆生修行之力,只論彌陀救度之力。
不可依衆生的資格論生不生,應該就彌陀之救度問信不信。信者得生,疑者不生。
淨土法門是凡夫正機,本願稱名,報土往生。亦即極愚最下之人,依極善最上之法,生極高最妙之土。
九品皆凡,極樂是報;凡夫入報,全託佛願。
五、六字名號 機法一體 具信願行 是正定業
大師於〈玄義分〉言:
今此︽觀經︾中,十聲稱佛,即有十願十行具足。
云何具足?
言南無者,即是歸命,
亦是發願迴向之義;
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此名爲﹁六字釋﹂,大師以此﹁六字三義﹂詮釋﹁南無阿彌陀佛﹂之六字名號所具備的德義。這是︽四帖疏︾中最重要的釋義之一,此文最能發揮楷定古今的精神。
爲了顯明十聲稱佛願行具足的原因,而言﹁云何具足﹂等,就法體舉出具足之義。
此六字三義所包含的意義有﹁機法門﹂與﹁願行門﹂,六字有信願行之義,信與行相對便成機法門之義,南無即是能信之機,阿彌陀佛即是救度之法,此名信行,或名機法;而信之中有願之義,願與行相對便成願行門;故法體六字之中,機法一體,願行具足。法體六字本來具足願行,故不待衆生修行迴向,如實稱名之中,一聲一聲都具足願與行,故必得往生。
此六字釋的起因,是由於當時隋唐時代的攝論宗徒,以︽觀經︾下品下生之五逆惡人,臨終遇善知識教以十聲稱佛,得生極樂之事,謂之﹁別時意趣﹂的方便說,亦即以爲一生造惡未曾修持,直至臨終雖有﹁往生願﹂,然僅十聲稱名,不成﹁往生行﹂,此是﹁唯願無行﹂,不能即時得往生,佛所言往生是方便說,真正往生是遠在未來世的﹁別時﹂,不在今世的即時。以上是攝論宗徒以︽攝大乘論︾所言之﹁別時意趣﹂錯解︽觀經︾下下品之往生,他們將下下品的十聲稱名與一般稱念「南無大日如來」、「南無多寶如來」等相提並論,這是他們不知淨土門教理與聖道門教理的分際,而以聖道門的自力觀念來看︽觀經︾,故生此錯解。這種主張阻礙淨土門的弘通,很多人一聽便不修淨土了;︽釋淨土群疑論︾說:﹁攝論至此百有餘年,諸德咸見此論文,不修西方淨業。﹂
此別時意之謬見已於道綽禪師之︽安樂集︾第二大門第二章糾正之。今大師也奮然著作︽觀經︾的註疏,於第一卷便設立﹁會通別時意趣﹂之一節,以破斥攝論宗徒的唯願無行之論難。
此六字釋之文有內外兩面,外對聖道門中攝論宗徒的來難,顯明十聲稱名願行具足;向內究明彌陀弘願的救度,並發揮念佛往生的深義。
﹁言南無者即是歸命﹂等二十六字是說明南無阿彌陀佛之六字中具足願行,其中﹁南無﹂之二字從機︵衆生︶的立場說明,﹁阿彌陀佛﹂之四字從法︵彌陀︶的立場說明。
﹁南無者即是歸命﹂:南無是歸命之意,歸命是歸順阿彌陀佛的救度,亦即是﹁二河喻﹂所言之﹁信順二尊之意﹂,故歸命即是﹁信心﹂。
﹁亦是發願迴向之義﹂:發往生之誓願謂之﹁發願﹂,迴轉自力歸向他力︵彌陀的救度︶謂之﹁迴向﹂,﹁義﹂是德義之意。歸命之心具有願生的內涵,亦即之所以歸命乃是爲了願生。
在此歸命謂之﹁即是﹂,發願迴向謂之﹁亦是﹂,這是因爲﹁南無﹂的本身是﹁歸命﹂,故說﹁即是﹂,﹁即﹂是﹁當體全是﹂、﹁當下直接﹂之意,亦即是﹁等於﹂;而﹁發願迴向﹂是南無所具的德義,另外的一種含義︵義別︶,故說﹁亦是﹂,而不說即是。
﹁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即﹂是等於,當體全是之意,所歸之法體的本身是﹁行﹂,故說「即是」;「其行」之﹁其﹂字是指前面的南無歸命,阿彌陀佛之名號,是衆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圓滿萬德之洪名,以此洪名作爲衆生往生之行業。衆生一旦歸命念佛之時,立即擁有此行,故亦名信行不二、機法一體。
﹁以斯義故,必得往生﹂:由於南無阿彌陀佛之六字洪名具足願與行,故必定於今世往生極樂淨土,曇鸞大師謂之﹁業事成辦﹂。
﹁願行具足﹂有三重之義:
1、法體名號具足願行:願是救度衆生的大願,亦即彌陀於因位之時五劫之間所思惟發起的大願;行是成就此願的行業,亦即是彌陀兆載永劫之間所苦修完成的大行。願行圓滿而成南無阿彌陀佛,因位的大願大行之功德都具備於名號中,故此六字名號毫無欠缺地具足此願與行。在此能具的是名號,所具的是因位五劫永劫的願行。
2、歸命信心具足願行:衆生聞其名號之威德時,名號成爲衆生的信心,此謂之他力信心,此信心自然具足名號所具的願行,故說信心具足願行。在此能具的是信心,所具的是名號中的願行。
3、稱名念佛具足願行:衆生既然具足信心,則能相續稱名,其稱名是信心全現的稱名,亦即信心之體的名號當體顯現於口業,故一聲一聲的稱名都具足願行。在此能具的是稱名,所具的是信心中之願行,亦即名號中本具的願行。
法體名號具足願行有這樣的次第之故,大師說明名號之中具足願行;法體之名號既然具足願行,則如是信受而稱名,一聲一聲都具足願行;並非衆生自力積功而後具足。
依前面所述名號六字之全體願行具足故,以願而言,六字全體是願;以行而言,六字全體是行。不過大師將其分開解釋,以南無是願、阿彌陀佛是行,這是順其意義的切近處而說的。
又,所謂﹁十聲稱佛即有十願十行具足﹂,並非一聲稱名具足一願一行,二聲稱名具足二願二行,十聲稱名具足十願十行;而是顯示法體之名號本身具足願行,故聲聲稱名,聲聲具足願行,無有一聲不具足願行。故一聲的願行與多聲的願行,都不離彌陀所迴施的願行,彌陀所迴施的願行即是往生的業因,業因既已圓滿,則一聲聲都是彌陀法體名號的顯現。
要之,所謂十聲稱名具足願行,並非稱念之時才具足,是所稱之名號本身即具足願行,今信而稱之,故十聲的稱名當然亦具足願行。譬如波之潤物,並非成爲波才能潤物,而是本來水就具有潤物的作用,此作用波亦具足,故波能潤物。
六、要弘二門 念觀兩宗 隱顯廢立 從假入真
善導大師於︽觀經疏︾一開始便於〈玄義分〉﹁七門料簡﹂之第一﹁序題門﹂歸納︽觀經︾之內容而作出有名的﹁要弘二門判﹂,所謂:
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
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
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迴斯二行,求願往生也。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
︽觀經︾一部所說在此二門。
﹁要門﹂即是十三觀之﹁定善﹂及三福九品之﹁散善﹂。
﹁弘願﹂即是︽大經︾之第十八願,亦即彌陀﹁本願力﹂。
﹁要門﹂是自己修行定善或散善,迴向求生;此龍樹菩薩謂之﹁難行道﹂,曇鸞大師謂之﹁自力﹂。
﹁弘願﹂是全憑彌陀本願力,彌陀本願已預先爲十方衆生完成了不可思議的救度力,亦即大願業力,十方衆生萬機不漏,善惡皆攝,弘廣大願,故名弘願;此龍樹菩薩謂之﹁易行道﹂,曇鸞大師謂之﹁他力﹂。
接著於第三﹁宗旨門﹂判定︽觀經︾之宗旨而言:
今此︽觀經︾:即以﹁觀佛三昧﹂為宗;
亦以﹁念佛三昧﹂為宗。
因爲︽觀經︾一部的內容既然在說﹁要弘二門﹂,所以便有要門的觀佛與弘願的念佛之﹁念觀兩宗﹂,所謂﹁一經兩宗﹂。然而﹁觀佛﹂是自力難行之道,既非彌陀本願,也非釋尊本懷,更非十方衆生所能;而﹁念佛﹂是他力易行之道,是彌陀本願,釋尊本懷,十方衆生所能。因此︽觀經︾之〈流通分〉釋尊不付囑要門之法,而付囑念佛之法,釋尊自己﹁廢觀立念﹂︵廢要門立弘願︶而言: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善導大師體悟彌陀、釋迦二尊一致之意而解釋說: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觀經︾〈正宗分〉廣泛地細說定善之十三觀與散善之三福九品,依之而修雖有利益,迴向皆得往生;然而尚有更大的利益不在此定散兩門,而是在弘願一門,亦即︽大經︾第十八願念佛往生願︵大經流通分謂之﹁大利無上功德﹂︶,第十八願是阿彌陀佛對念佛眾生必生彌陀淨土的誓約、保證,十方眾生,信受彌陀救度(至心信樂)、願生彌陀淨土(欲生我國)、專稱彌陀佛名(乃至十念),必生彌陀淨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所以釋尊在此︽觀經︾之〈流通分〉咨嗟讚歎地付囑阿難,要他﹁好持無量壽佛之名號﹂,亦即善導大師所解釋的﹁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在此有一向任憑阿彌陀佛救度之意,因爲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具足全部功德,能救度十方所有衆生,任何衆生只要一向任憑彌陀之救度,專稱彌陀之名號,就已領受彌陀之全部功德,而不是要門所修的迴向求救之自力觀佛或自力稱名。
從﹁要弘二門﹂的﹁念觀兩宗﹂到﹁要弘廢立﹂︵廢要門立弘願︶、﹁念觀廢立﹂︵廢觀立念︶的﹁念佛一宗﹂,有﹁從假入真﹂︵從方便入真實︶的隱顯之意,亦即此是釋尊爲了引導聖道門的諸種機類進入淨土門,再由淨土門中的要門導歸彌陀本願之弘願念佛的施設。故︽觀經︾的目的不在十三定觀或三福九品,而是在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附表於左:
念觀兩宗:今此﹁觀經﹂:即以觀佛三昧為宗;亦以念佛三昧為宗。 │觀經疏.玄義分│
念觀廢立: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觀 經.流通分│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觀經疏.散善義│
七、佛立空中 顯彰弘願 韋提一見 得無生忍
前面提到善導大師於〈玄義分〉說﹁安樂能人︵彌陀︶顯彰別意之弘願﹂,然而阿彌陀佛究竟在︽觀經︾之何處﹁顯彰弘願﹂呢?是在〈正宗分〉十三觀之第七﹁華座觀﹂之初,此即是﹁顯彰弘願,韋提入信﹂之處。亦即華座觀之初,釋尊表明要宣說﹁除苦惱法﹂之時,阿彌陀佛應釋尊之聲,立即顯現在空中讓韋提希夫人觀看,善導大師解釋此處而言﹁應聲即現,證得往生﹂。意謂﹁除苦惱法﹂在於彌陀本身,凡是全憑彌陀救度的業深障重之苦惱衆生,其苦惱立即消除,決定往生,不斷煩惱得涅槃,此後只要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亦即韋提希夫人之見佛,不單單只是眼觸佛體,而是領解深信這便是救度自己的佛;換言之,即是徹見彌陀之願力。此意第九﹁真身觀﹂言:
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見佛身即見佛心,見佛心即悟佛之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在於救度眼前醜惡卑賤、怯弱無力的自己,這便是入信,亦即是得到﹁信喜悟﹂的無生法忍︵信心不退︶,這與︽大經︾十八願成就文所說﹁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同一意趣。曇鸞大師說﹁名即法﹂,﹁名體不二﹂、﹁名體一如﹂;見佛身而起信︵見佛得忍︶與聞其名而起信︵聞名不退︶,所入門戶不同,終歸一致,故聞與見畢竟同樣都是體悟到彌陀大願業力的慈悲救度,此謂之﹁聞見一致﹂。爲了具體顯明此義,大師在三心釋中設立﹁二河白道喻﹂,說明行走白道的行者,在自覺貪欲、瞋恚之心強盛,無法止息,進退皆死,必墮地獄的當下,忽然聽聞阿彌陀佛救度的招喚之聲說:
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
突聞此語,如雷貫心,豁然醒悟,信眼開朗,不可思議,歎未曾有,立即住於大安心大滿足的境地︵不退轉︶,淨土法門所說的見佛或聞名即是這種心境的體悟。﹁二河喻﹂可說是行者心路歷程的具體描繪,而阿彌陀佛招喚之聲即是第十八願的具體內涵,如左表:
彌陀喚聲: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
第十八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行者被阿彌陀佛的光明︵智慧︶所照,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個貪瞋、逆謗、三定死、無救之機,而與此同時阿彌陀佛﹁我能救汝,不要畏懼﹂的慈悲救度之聲貫入身心,成爲不畏水火,安走白道的機法二種深信的念佛人;此亦即是﹁真身觀﹂所言之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之意。
所謂﹁直來﹂,即是不須繞遠路,不躊躇;亦即若不能改變原樣,就以當下的模樣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此即不顧自己之貪瞋,唯直仰彌陀願力之白道,唯任憑彌陀慈悲之救度;所謂﹁信順二尊之意,不顧水火二河,念念無遺,乘彼願力之道﹂。
男女緇素,智愚善惡,隨其根機,只要念佛,毫無限制;若有限制,則十方衆生絕對不堪。
故﹁直來﹂的招喚是彌陀悲心的極致,願力的高峰;這也正顯示彌陀之﹁十方衆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本願是﹁超世願﹂。
所謂﹁超世願﹂即是超越十方三世諸佛的悲願,以彌陀本願力之不思議,使不能救度的人被救,不能往生的人往生;故彌陀本願名爲﹁超世悲願﹂,此道亦名爲﹁超世直道﹂。
由於彌陀在因地時發起﹁十方衆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超世願﹂,也由於完成了這空前絕後的超世願,故此佛名爲﹁南無阿彌陀佛﹂。因此,阿彌陀佛與其他諸佛迥別,五濁惡世的貪瞋凡夫、極重惡人,十方諸佛無此願力可救,無此淨土可容;十方諸佛中唯有彌陀一佛有此願力可救,有此報土可容。故彌陀的超世願是超越十方三世諸佛的﹁弘願﹂,因而釋尊於︽大阿彌陀經︾之中金口極讚南無阿彌陀佛是:
諸佛之王,光明之尊。
如果我等念佛仍然墮落地獄,阿彌陀佛的立場就站不住,南無阿彌陀佛就失去了所以爲阿彌陀佛的身份。
當我沉溺大海,無力上浮,即將滅頂,阿彌陀佛躬身跳入海中把我抱上岸來,不但使我重生,且獲得不退轉。
當我將墮地獄,始發現阿彌陀佛已在此佇候十劫。
在這三學不成、三毒難斷的當下,聞到了直來的悲喚,於是大安心大滿足地行走白道,過著生活即信心、信心即念佛的日子。
又,行走於白道的行者終於聞到彌陀喚聲而獲救,推其因也要歸功於釋尊的發遣,﹁二河喻﹂言:
東岸忽聞人喚聲:﹁仁者!但決定尋此道行,必無死難,若住即死。﹂
而〈玄義分〉第一﹁序題門﹂之後半也預先顯明釋尊發遣與彌陀來迎的﹁二尊遣喚﹂、﹁二尊一致﹂之大悲而言:
仰惟釋迦此方發遣,彌陀即彼國來迎;
彼喚此遣,豈容不去也。
﹁二尊遣喚﹂之中,彌陀招喚之經證已於華座觀之初的﹁住立空中尊﹂看出,此亦即是彌陀自己顯彰弘願;而釋尊發遣之經證又是出在︽觀經︾之何處呢?是在最後之〈流通分〉的﹁付囑阿難﹂之文: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二尊之意無別,二尊之意一致,這邊發遣,那邊招引,都是彌陀弘願的自然作用,目的在於主動地、平等地、無條件地救度水深火熱中的群萌。
二尊之恩,粉身叵報,碎骨難謝,︽般舟讚︾言:
不蒙彌陀弘誓力,何時何劫出娑婆。
得免娑婆長劫苦,今日見佛釋迦恩。
若非本師知識勸,彌陀淨土云何入。
又,前面所說的﹁見佛入信﹂或﹁見佛得忍﹂是唯指念佛之機,徹見彌陀悲心,於稱名必生之彌陀悲願決定深信而言,學佛者或有夢中見佛、靜坐中見佛、念佛中見佛,甚或危難中蒙佛菩薩現身解救,這些都是尋常感應,與機法二種深信不可等同而語。
八、往生正因 在深信心 就行立信 信行一體
︽觀經︾﹁九品段﹂之初言:
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
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
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此三心是淨土真髓,行者心肝;是︽觀經︾眼目,出離要道。故善導大師在此句之前特置﹁經云﹂二字,舉出佛言以顯其重要而勸人信順。
大師於此三心釋之初,標言﹁辨定三心以爲正因﹂,意謂三心是往生的正因;而三心釋之結尾說﹁又此三心亦通攝定善之義﹂,意謂十三種定觀也須有此三心,若三心不具,不能往生。由此可知:不論定善,不論散善,衆生往生在此三心;有此三心即得往生,無此三心不得往生。故此三心不只是︽觀經︾,可說是淨土門的核心,其重要可知;故法然上人於其︽選擇集︾〈三心章〉說:﹁三心者是行者至要也。﹂
就其文意,三心有﹁要門三心﹂與﹁弘願三心﹂之義。
要門之定善三心及散善三心是﹁迴斯二行求願往生﹂的﹁自力三心﹂。
弘願三心是﹁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的﹁他力三心﹂。
三心有此﹁要門自力三心﹂與﹁弘願他力三心﹂之別。
﹁自力三心﹂是行者自己發起三心之故,機有千差,故各個所發之三心程度亦有萬別,而且自力之三心不是虛假諂僞無真實心,穢惡污染無清淨心的罪惡生死凡夫所能發起,故是﹁難行道﹂。
﹁他力三心﹂是不論定善散善,不論智愚善惡,不論有漏無漏,皆悉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故三心皆統攝於﹁深心﹂。大師說﹁深心即是深信之心也﹂,而開展出﹁七深信六決定﹂的解釋,歸納之即是﹁二種深信、就人立信、就行立信﹂等三要義;﹁二種深信﹂,即是﹁機法二種深信﹂。﹁機﹂指自己,﹁法﹂指彌陀;信機無力,所以罪惡生死,無有出離之緣;信法有力,但乘彌陀真實願力︵乃至十念之稱名念佛︶,定得往生。此信凡聖平等,萬人一味;救度皆由彌陀之力,皆因一味之信,故是﹁易行道﹂。
此機法二種深信即是第十八願的內容,也是二河白道喻的主旨。機法二種深信之文云: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往生禮讚︾解釋﹁深心﹂之文云:
﹁深心﹂即是﹁真實信心﹂:
信知自身是具足煩惱凡夫,善根薄少,流轉三界,不出火宅;今信知彌陀本弘誓願,及稱名號,下至十聲一聲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無有疑心,故名深心。
以此釋可知:淨土法門之信乃信﹁上盡一形,下至一聲一念,亦必往生﹂。既信之後,自必一生一向專稱佛名。此亦即是第十八願﹁乃至十念﹂之意,是故龍樹菩薩言:﹁以信方便,易行疾至。﹂若信而無行,即非真信;若能專行,則信自在其中,符本願之理故。
法然上人於其︽選擇集︾〈三心章〉之﹁信疑決判文﹂云:
﹁深心﹂者謂﹁深信之心﹂,當知:
生死之家,以疑為所止;
涅槃之城,以信為能入。
生死、涅槃之因,以聖道門而言,是在於煩惱之斷除與否,亦即在於迷悟,迷則生死,悟則涅槃;並非信疑。因爲聖道門是全靠自力,以自己之力破無明、悟實相、斷煩惱,以自己之力出三界六道輪迴,若不斷煩惱,則不得涅槃,所以聖道門是自力之教。
淨土法門是他力之教,亦即乘託彌陀不可思議之本願力往生極樂。既往生極樂,則三界六道之生死輪迴自然遠離。曇鸞大師謂之﹁胎卵濕生,緣之高揖;業繫長維,從此永斷﹂。且極樂是無爲涅槃的境界,往生即悟無生︵生即無生︶,與彌陀同證光壽無量的身心。故若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者,曇鸞大師謂之﹁業事成辦﹂︵往生之業已經完成︶、﹁不斷煩惱得涅槃﹂。
因此,以淨土門而言,生死、涅槃之因在信與疑,不在迷與悟;信者得生,疑者不生。猶如病人,信醫生之言︵信心︶,飲服其藥︵念佛︶,則病自癒;然而不信其言,不服其藥,以致死亡。雖死因在於病重,但因不服藥而終致死亡。吾等煩惱病重,不能自癒,唯有服彌陀本願所成之阿伽陀藥的六字洪名,不但萬病皆癒,且得無量壽命,身心安穩,六通自在。
往生安樂國,只在信念佛;
若具此深信,三心自然具。
九、五種正行 定業稱名 順佛本願 決定往生
大師於﹁深心釋﹂之中談到二種深信、就人立信、就行立信等三要義。
﹁二種深信﹂如前所述,而﹁就人立信﹂即是就釋迦、諸佛等滿足大悲之人所說的以安立對彌陀本願救度的信心,彌陀本願的救度法門是釋尊所宣說,十方諸佛異口同音所證誠,此等諸佛都是悲智圓滿之人,其所言說,絲毫無誤,無可置疑,皆可信受;若是菩薩等因人,智行未滿故,其所言說不足信用││這便是﹁就人立信﹂。故大師作結論說:﹁一佛所說即一切佛同證誠其事,此名就人立信。﹂
此釋迦、諸佛所說之念佛法是乘佛願力之法,是名號全現之行,以此行業安立對彌陀本願救度的信心便是﹁就行立信﹂。
大師在此說明﹁行﹂有二種,一是﹁正行﹂,二是﹁雜行﹂。此就往生淨土之行而言,以向於西方淨土的彌陀之行業謂之﹁正行﹂;與此相對的,以此土入聖的聖道萬行迴轉趣向於往生淨土謂之﹁雜行﹂。
﹁正行﹂有五種,所謂﹁五正行﹂,即是﹁讀、觀、禮、稱、讚﹂,如次:
此五正行又分爲﹁正定業﹂與﹁助業﹂二種,亦即前三後一是助業,第四之稱名是正定業,大師如是說: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大師又說:
自餘諸善,悉名雜行。
亦即五正行之外的所有修行都名之爲﹁雜行﹂。
雜行是與正行相對而言的,因此約之可說有﹁五種雜行﹂,推廣之則有無量雜行;無量雜行亦謂之﹁諸善萬行﹂。五種雜行如左:
讀誦雜行:爲往生極樂而讀誦淨土三經以外的經典。
觀想雜行:爲往生極樂而想像極樂淨土以外的依正。
禮拜雜行:爲往生極樂而禮拜彌陀以外的諸佛菩薩。
稱名雜行:爲往生極樂而稱念彌陀以外的諸佛菩薩名號及咒語。
讚供雜行:爲往生極樂而讚歎供養彌陀以外的諸佛菩薩。
大師說: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也;
若修後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迴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也。
此﹁往生行相﹂既有﹁正雜二行﹂,便有﹁二行得失﹂,其得失有五種,如左:
﹁正行五得﹂:與彌陀親、近、無間、不用迴向、純。
﹁雜行五失﹂:與彌陀疏、遠、有間、必用迴向、雜。
列表於後:
本來五種雜行也好,諸善萬行也好,都是佛教中的修行。只是從行業的性質來講,雜行是屬於聖道門、難行道、自力,亦即是此土入聖的行業;而正行是屬於淨土門、易行道、他力,亦即是彼土得證的行業。此二者的性質、利益完全不同,大師爲了詳細區分之,故作此二行之判;並舉出﹁二行得失﹂,有褒貶廢立之意,亦即褒正行貶雜行,而勸導實踐正行、捨棄雜行。
此﹁正雜二行﹂之判是淨土門的判釋,雜行以聖道門而言不名爲雜,然而來到淨土門,因爲不是純粹彌陀極樂之行業,必須迴向方能往生,若不迴向便不能往生,故名爲雜。猶如直達車,到站即是目的地;若非直達車,便須到處轉車,迴轉趣向於目的地,否則永難到達。凡與彌陀無關的行業,即使專修一行,亦名爲雜,仍須迴向方能往生。
原來是修聖道門的人,想在此土入聖證果,因此以六度萬行爲其因行;然而畢竟自覺煩惱強業障重,以自己之力無法圓滿六度萬行諸波羅蜜,無法在此土證果,因而發願求生極樂淨土,而以其所修功德作爲迴向。若一改其聖道門行業,捨雜行歸正行,捨雜修入專修,則不用迴向,因爲是純粹極樂之行體故;而雜行非純極樂之行,是廣通於人、天、三乘及十方淨土,隨其業因而感果。因既千差,故果亦萬別,若不迴向便不能感極樂之果,故謂之雜。然而雖可迴向,也只能胎生,不能化生,因爲不是彌陀本願真實行,乃是凡夫雜毒之善、虛假之行;且不一心專念彌陀名號,不蒙彌陀光明攝護。故大師於︽往生禮讚︾言:
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
又於︽般舟讚︾言:
相好彌多八萬四,一一光明照十方;
不為餘緣光普照,唯覓念佛往生人。
雜行不生之事,大師於︽法事讚︾卷下言: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念彌陀專復專﹂即是﹁正定業﹂,亦即大師所說的: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正定業﹂有二義:即﹁正選定之業﹂,與﹁正決定之業﹂。前者是就彌陀而言的,彌陀於二百一十億的諸佛誓願中選捨一切諸行,不為眾生往生之因願;獨選定念佛一行,作為眾生往生之因願,故名爲「正選定之業」。後者是就衆生而言,衆生信順此願,稱名念佛,則往生決定,故名爲正決定之業。
﹁正定業﹂之文解釋:
﹁一心﹂即是本願之﹁三心﹂。
﹁專念﹂即是本願之﹁十念﹂。
﹁彌陀名號﹂就三心而言是﹁所聞所信﹂,就十念而言是﹁所稱所念﹂。亦即信者信彌陀本願,行者行彌陀名號。
﹁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的﹁不問﹂二字貫通前後,故不問行住坐臥即是不論時處諸緣,不問時節久近即是不論時間長短;亦即不論時處諸緣之時間長短,都可念佛,都應念佛,一心專念,念念不捨彌陀佛名,故下文言:﹁念念不捨﹂。此﹁不問時節久近﹂即是本願文所言﹁乃至十念﹂的﹁乃至﹂之意。﹁乃至十念﹂之意即是以﹁乃至臨終十念一念亦得往生﹂之理建立信心,故本願文言﹁乃至十念﹂,成就文言﹁乃至一念﹂;臨終十念一念亦得往生,則何人不得往生!是故一生念佛,更必往生。
大師在此之前的﹁就人立信﹂說:
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此﹁不問罪福多少﹂即是不論衆生之機,亦即不論衆生的身份如何,出家在家,聖人凡夫,善人惡人,衆皆不論,只論願生稱名;而﹁不問時節久近﹂即是不論時間長短,都應專念彌陀名號,長命之機則盡形壽稱名;短命之機則乃至七日一日、臨終之十念一念,亦得往生,無一念之疑。因此,可知往生極樂在於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往生之業因既已滿足,則隨其報身長短,盡形壽一心無二心,信心無疑心地專念彌陀名號,不論行住坐臥的時處諸緣,不論時節久近的時間長短。曇鸞大師說﹁十念者明業事成辦耳﹂,亦即往生之業因在﹁乃至十念﹂之專稱彌陀佛名即已完全決定,此古德亦謂之﹁平生業成﹂。
此﹁不問罪福多少,勸專念佛名﹂之文,正顯示彌陀佛力無礙救度之法門,以消除一切疑見之執著。或有執著罪福因果,修福應生,造罪不生;或有執著福多罪少,尚可得生,罪多福少,則不得生。爲除此等疑執,故言:﹁不問罪福多少,但能一心專念彌陀名號。﹂
然有邪見之人,濫解彌陀救度,不問罪福多少故,罪不可畏,福不可修,若有畏罪修福者,是未信彌陀願力之人;因而增長放逸懈怠,任性胡作非爲。此等之人,猶在問罪福之中,以修福爲非,造罪爲是,執此邪見,自謂信心決定,是淨土之因。亦有稱自身是罪惡凡夫故,放縱三業,任情爲惡,都無慚愧,放言﹁我實他力行人,乘佛願力,定得往生﹂。如此等輩,與彌陀本願不相應,可謂欲求超升,反更沉淪。
信受彌陀救度之人,既知自己是罪惡凡夫,則生慚愧懺悔,心存謙卑柔軟,而思棄惡行善,如善導大師言﹁念念稱名常懺悔﹂。又既知彌陀大悲救度,且受恩感恩,則應謝恩報恩,如同善導大師言﹁學佛大悲心﹂,而悲愍衆生、利樂有情。
﹁念念不捨﹂有二義,即﹁機相策勵﹂與﹁法德不斷﹂。﹁念念﹂二字就彌陀而言是光明刹那刹那攝取念佛衆生,就衆生而言是念而又念。信受彌陀救度之人,直至臨終,一心專念,念念不捨彌陀佛名,非必刹那刹那稱名,而是盡身心所能,想到就念,出口便念。這是彌陀所選定,衆生信順之,往生便已決定,故言﹁順彼佛願故﹂。
又﹁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在此更特別用﹁專﹂之一字,有融化讀誦、禮拜等諸行歸於專稱佛名之意。
﹁是名正定之業﹂是顯示專稱佛名正是往生決定之業。
﹁順彼佛願故﹂是顯示專稱名號是相應於阿彌陀佛之第十八願。
以這幾點來看,大師之意不在就前三後一之行立信,是就第四之稱名一行立信,故名就行立信。
此段文之初有﹁就行立信者﹂之句,這是標目,標目在於指出本文的旨歸,而其旨歸正是在於順彼佛願之正定業的稱名一行,因此就行立信的﹁行﹂是指﹁稱名一行﹂,並非指五正行。
然而,既然說不問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則很明顯地不論何時何地何緣,都可念佛,都應念佛,也都必往生,故大師於︽往生禮讚︾說:
若有眾生,稱念阿彌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等,必得往生。
既然乃至臨終之機,一聲一念亦得往生,可知並非以稱名累積功夫,以自己稱名之力往生,是本願名號之力使信願念佛之人往生。
以此順彼佛願的稱名爲正定業,則往生之業因具足,前三後一的助業自然也融化於稱名之中;當然尚未具足信心,未成爲正定業的稱名之前,助業即是方便行,助成信心的方便;一旦具足信心,蒙佛救度,則任運稱名,稱不認稱功,助不執助相。
﹁正助﹂亦有君臣、主伴之義,以稱名爲主位,禮誦等隨順之,因而分爲正助,恰如龍動雲隨、君來臣侍的風貌。然倘若以爲一心專念不足以往生,須助業補足之,因而五種正行兼修,以求往生,這很明顯地帶有自力,古德謂之﹁助正兼行之雜修﹂,亦謂之﹁助正間雜之雜心﹂。這是由於未通達助正有方便與真實的關係而將兩者並重的兼修之,故說﹁雖無修雜行的專修,卻有修正行的雜修﹂。
以上大師分辨﹁雜行、正行、助業、定業﹂,而勸導不問行住坐臥的稱名,有捨雜歸正、捨助專定的廢立之意。
前面曾談到﹁五種雜行﹂都是佛教中的修行;只是既然要了脫生死、往生極樂,卻不一心信順彌陀的救度,而去依靠阿彌陀佛以外的諸佛菩薩、其他法門,不知此等對往生來講都是無力的,不能往生的,力量全在彌陀一佛。由於迷而不知,其心其行皆雜,故言﹁雜行﹂,勸應捨棄。
當然讀誦龍樹、天親、曇鸞、道綽、善導等淨土五祖正確解釋淨土三經的論釋,不算是讀誦雜行;又閱覽有關因果的經論,有助於機的深信,也不算讀誦雜行。
至於﹁諸善萬行﹂,以勤修此等諸善,以爲但有此善必能救度自己,必能往生極樂,仰仗修善之力,這種心態便是自力之心;以這種自力心所作的諸善便是雜行。當然行爲是善的,應該衆善奉行,但自力心是不好的,大師貶之,嫌爲雜行,要人捨棄。這絕非捨棄行善。善不可捨,所應捨的乃是自力之心。當自力心捨掉之時,則一切所謂的雜行之諸善便完全轉變爲報謝廣大佛恩之行。
至於﹁雜修﹂,即是助正兼修,這當然是心向阿彌陀佛一佛的行業;然而以爲勤修此五正行之故才能往生,不知助業是方便,唯有正定業才是真實,才是往生因種,因而依靠自己所修五正行之力,這便是自力心;以這自力心所修的五正行名爲﹁雜修﹂。當然所修的是正行,行此正行方知本願之旨,然而仍存自力,大師貶爲雜修,勸人捨棄;這絕非捨棄五正行,而是捨棄自力心。當自力心捨掉之時,則從來被貶爲雜修的助正兼行便完全轉變爲報謝廣大佛恩之行。
此﹁就行立信﹂之﹁行﹂既是順佛願的正定業之稱名,而此稱名不是行者累積自己稱名之功,不是以稱名之力祈求往生;往生資糧在彌陀之名號功德,而此稱名乃是名號功德的全現,信受稱念即得往生;因此﹁就行立信﹂不外是﹁機法二種深信﹂中的﹁法深信﹂的內容。大師於﹁法深信﹂說:﹁決定深信︵立信︶,乘彼願力定得往生︵就行,念佛即是乘彼願力︶。﹂又〈玄義分〉說:﹁南無者即是歸命︵立信︶,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就行,名號即行)。﹂願力名號,一體異名,信願力即是信名號,信名號即是信念佛。就彌陀而言,即是本願名號使人往生,故言﹁本願名號正定業﹂;就衆生而言,即是信心念佛得往生,故言﹁信心念佛正定業﹂。名號、信心、念佛,一體異名;名號即信心,信心即念佛。既然心中信受本願之名號,自然口中亦流露本願之名號,此亦即是大師於︽往生禮讚︾所說:
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在此可知﹁名號正定業﹂、﹁信心正定業﹂、﹁稱名正定業﹂亦是一體異名。
阿彌陀佛往昔廣發四十八大願,成就本願名號救度衆生,唯有信者得生;大師於﹁三心釋﹂之始說﹁辨定三心以爲正因﹂,三心即是一信心,故亦可說﹁信心以爲正因﹂。往生之正因在此信心,有一因無二因,此信心正是﹁就行立信﹂之信,唯此一信一行,更無二信二行,唯以信彌陀本願的稱名念佛作爲正因,故言正定業。
茲將五正行之大判門與細判門,圖示如左:
十、二種深信 五種正行 意在導歸 一向專稱
﹁信﹂字由﹁人﹂與﹁言﹂合成,意謂﹁人之言﹂爲﹁信﹂;然而若其人無人格,所言虛妄不實,則不能成爲﹁信﹂,而不可信。故善導大師解釋﹁深心﹂謂之﹁深信之心﹂,而從﹁就人立信﹂及﹁就行立信﹂說明之。所謂就人、就行立信,目的在於就可信之人、就可信之行,建立凡夫得生之信心。
﹁就人立信﹂,此人不但非凡夫,亦非二乘三乘之聖者,而是滿足大悲、覺行圓滿之佛,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異語者、不誑語者,是故佛說最可深信,此是就﹁佛﹂建立信心。而佛說什麽?﹁就行立信﹂言:﹁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此正是佛說之﹁言﹂,自然成﹁信﹂,故最可﹁深信﹂;此是就﹁佛言﹂建立信心。故﹁深心釋﹂之大綱有二:一就大悲滿足之人所言建立信心︵就人立信︶;二就稱名正定業之行建立信心︵就行立信︶。
故知:﹁深心釋﹂中最初之﹁兩種深信﹂中之﹁乘彼願力,定得往生﹂,如何﹁乘﹂彼願力,尚未明言,直到﹁就行立信﹂時才點出﹁一心專念﹂之正定業。蓋所謂﹁願力﹂即是﹁第十八願﹂之力,第十八願言﹁乃至十念﹂,凡﹁乃至十念﹂之人,即是乘彼願力,而﹁乃至十念﹂正是﹁一心專念,念念不捨彌陀佛名﹂,故言﹁順彼佛願故﹂。是以﹁一心專念﹂即是﹁乘彼願力﹂;若非﹁一心專念﹂,即非乘彼願力,因﹁不順彼佛願﹂故。這是二種深信、五種正行的眼目,也是整部︽觀經︾的心要,所以︽觀經︾雖然廣說定善十三觀與散善三福九品,可是到了〈流通分〉時,釋尊捨定捨散,獨舉﹁持無量壽佛名﹂流通於現世及未來久遠之世;善導大師亦解釋爲﹁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衆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故知:即此兩種深信、五種正行,釋尊之意,在於導歸﹁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是故應信﹁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定得往生,正定之業故,順彼佛願故,乘彼願力故。
十一、彌陀願力 是增上緣 眾生念佛 即是乘託
﹁因﹂遇﹁緣﹂則﹁果﹂現,依緣之不同,果亦不同。
如﹁炭素﹂以常溫常壓則成﹁炭﹂。
若加以攝氏二千之溫度,五萬五千之氣壓則成﹁鑽石﹂。
如﹁水﹂遇攝氏零度則成﹁冰塊﹂,若遇攝氏一百度,則成﹁蒸氣﹂。
如﹁種子﹂遇火之緣而被火燒,則永遠死亡;若遇水土之緣而善加播種,則生生不息。
罪業凡夫遇普通之緣,則依然三塗六道,依然是造業造罪、受苦受難之凡夫。
且如︽觀經︾九品,雖有遇大、遇小、遇惡三緣之不同,因而顯現外在善惡輩品之差異,然而內在實質依然皆是一味之凡夫、常沒於生死之苦海,是以善導大師定判為﹁九品皆凡﹂。大乘佛法、小乘佛法,對於聖道根機來說,固然﹁漸頓各稱所宜,隨緣皆蒙解脫﹂而成為出離之緣;但是對於九品凡夫來說,遇同不遇故,還成普通之緣,不成出離之因。大師言:﹁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又言:﹁隨緣雜善恐難生。﹂如此罪業凡夫,若非彌陀世尊超發﹁別意之弘願﹂作為出離之強緣,則一切解脫道絕,永沉生死淵底。善導大師︽法事讚︾言:﹁正由不遇好強緣,致使輪迴難得度。﹂
然而此永難得度之善惡凡夫,若能得遇阿彌陀佛大願業力之增上緣,則萬不漏一,往生成佛。天親菩薩言:﹁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是以凡夫出離之緣,唯在彌陀佛願。
善導大師於︿玄義分﹀﹁要弘二門判﹂之文言:
1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
又﹁凡夫入報﹂之文言:
2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然而善惡凡夫如何乘託阿彌陀佛大願業力之增上緣?
善導大師於︿定善義﹀﹁三緣文﹂答言:
3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
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
諸邪業繫,無能礙者;故名增上緣也。
故知:﹁但念佛名﹂,即是﹁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之﹁增上緣﹂,必得往生。如︽觀經︾言:﹁五逆十惡,具諸不善之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遇善知識,教稱佛名,當下地獄猛火,化為清涼風,即時乘金蓮華,往生極樂世界。﹂永離生死無常之業身,必證涅槃常住之佛身。
甚矣!緣之重要,於此可知。
善導大師又言:
4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往生禮讚︶
5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捨;
總不論照攝餘雜業行者,此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觀念法門︶
6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 ︵往生禮讚︶
7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迴心皆往。︵法事讚︶
8五逆謗法行十惡,迴心念佛罪皆除。
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 ︵般 舟 讚︶
慈愍大師言:
9但使迴心多念佛,能令瓦礫變成金。
十二、觀經內容 以施開廢 引聖道門 入淨土門
詳研︽觀經︾內容,並考其說時因緣,便知︽觀經︾有﹁從假入真﹂之﹁施、開、廢﹂三義,所謂施、開、廢即是:
爲實施權︵爲蓮故華︶——定散二善
開權顯實︵華開蓮現︶——定散中說念佛
廢權立實︵華落蓮成︶——流通分廢定散立念佛
﹁定散﹂中說念佛之文:
定善中﹁第九觀﹂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衆生攝取不捨。﹂
定善中﹁第十二觀﹂言:﹁無量壽佛,化身無數,與觀世音,及大勢至,常來至此,行人之所。﹂
散善中﹁下品上生﹂言:﹁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
又言:﹁化佛讚言: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
散善中﹁下品中生﹂言:﹁善知識廣讚彼佛光明神力,聞已即生。﹂
散善中﹁下品下生﹂言:﹁應稱南無阿彌陀佛。﹂
〈流通分〉廢定散立念佛之文:
〈流通分〉言:﹁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爲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又言:﹁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流通分〉之文,釋尊不言﹁觀無量壽佛身﹂之十三種﹁定觀﹂,而言﹁持無量壽佛名﹂之﹁稱名念佛﹂,以此明知釋尊之意,目的不在定散二善,而是以定散二善引導聖道門之行人歸入淨土門,故最後獨舉︽大經︾第十八願所言﹁乃至十念﹂之稱名念佛︵亦即﹁持無量壽佛名﹂︶,是故善導大師解釋此文,並作︽觀經︾及一代教法之總結論而言: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亦可知凡︽觀經︾中所說﹁觀想﹂之利益,亦皆在稱名念佛之中,是故善導大師解釋﹁第九觀﹂所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衆生攝取不捨﹂之益,即是﹁稱名念佛﹂之益,亦即以﹁念佛﹂即是﹁稱名念佛﹂;除了上面所言﹁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之外,其文尚多,如︽觀經疏︾釋﹁第九真身觀﹂之﹁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衆生攝取不捨﹂的經文而言:
問曰:備修眾行,但能迴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攝念佛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有三義:
(一)明親緣:眾生起行,口常稱佛,佛即聞之;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彼此三業不相捨離,故名親緣也。
(二)明近緣:眾生願見佛,佛即應念,現在目前,故名近緣也。
(三)明增上緣: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諸邪業繫,無能礙者;故名增上緣也。
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是故諸經中,處處廣讚念佛功能。
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如︽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十方恒沙諸佛證誠不虛也。
又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此例非一也。
以上可知:釋尊於〈流通分〉所言之﹁持無量壽佛名﹂,及善導大師所釋之﹁望佛本願,意在衆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之文,不只是整部︽觀經︾的結論,也是一代佛法的總結論,既上承︽大經︾第十八願之本願正旨,也開啓了無問自說的︽小經︾之由序。
十三、五部九卷 一貫宗旨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善導大師之﹁五部九卷﹂,法門廣大,義理磅礡;爲引導時人,故其內容有真實︵真︶,有方便︵假︶。初學之人,若不知真假,無善知識指導,雖自己讀盡五部九卷,難免不知方針,不知指歸;不知五部九卷在說什麽,應該如何實行。
故此︽觀經四帖疏︾綱要,將善導大師之淨宗思想,提綱挈領,述其要點,欲使行者一眼便可明知:不論何人,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則百即百生,千即千生,皆生彌陀之報土。易言之,即﹁本願稱名,凡夫入報﹂。所謂﹁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此是善導大師五部九卷的一貫宗旨、不磨定論。五部九卷在說此一事,更無別事;唯此是真實,其他皆方便;方便雖多,真實唯一。
茲將大師淨土思想之邏輯,列表於後:
二門、二善、二信↓二行↓二業↓正定業(本願稱名)
﹁正定業﹂即是﹁專稱佛名﹂,以本願名號力故,必生極樂報土;此即﹁本願稱名,凡夫入報﹂之義。
當然大師是祖師的根器,佛聖的示現,故其自行,卓絕不群;然而不論大師自行如何,智愚善惡,士農工商,隨其根性,都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爲其往生因行,這是萬人共通、古今皆同的,也是大師一以貫之的思想。故但能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則就往生證果而言,大師之智善不增,我輩之愚惡不減,今生今世,同生極樂,同證光壽,同因同果,真正﹁五乘齊入﹂。故︽法事讚︾卷上云:﹁人天善惡,皆得往生;到彼無殊,齊同不退。﹂這更無別因,都是由於彌陀本願力之故,此即﹁本願稱名,凡夫入報﹂之義。
四部五卷概說 釋慧淨 述
具 疏
善導大師所撰著之﹁五部九卷﹂,區分為﹁教門﹂與﹁行門﹂,解釋教門的︽觀經疏︾﹁一部四卷﹂,亦稱為﹁本疏﹂或﹁解義分﹂,是解釋淨土教相的義理。此外,解釋行門的﹁四部五卷﹂︵皆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七冊︶,即︽觀念法門︾一卷、︽法事讚︾二卷、︽往生禮讚︾一卷、︽般舟讚︾一卷等,皆稱為﹁具疏﹂或﹁行儀分﹂。所謂具疏,即是附屬於︽觀經四帖疏︾,具有一體性之意。亦即:本疏敘述教相之安心,具疏敘述實踐之行儀,兩者有隔離即不能了解的密接關係。因此,具疏是本疏所必具,是理解善導大師思想甚為重要的著述。
一、︽觀念法門︾概說
本書有三種異題:首題是︽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一卷,而尾題是︽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經︾一卷,於﹁法門﹂之下加一﹁經﹂字;又﹁五緣功德分﹂之初言︽依經明五種增上緣義︾一卷。
題名之意,顯明阿彌陀佛﹁相好功德﹂廣大如﹁海﹂,無有限量,或觀或念,皆有無限功德,故本書簡稱︽觀念法門︾。
本書內容分為三大段︵三段分科︶:
一、示三昧行法:首先依︽觀經︾、︽般舟經︾,說明﹁觀佛三昧、念佛三昧、入道場法、懺悔發願法﹂等。
二、示念佛利益:其次依六部經典說明念佛有五種增上緣義,即﹁滅罪、護念、見佛、攝生、證生﹂等。
三、示信謗損益:最後說明信謗損益,引佛經為證,結勸念佛。
一、﹁示三昧行法﹂,亦即﹁三昧行相分﹂︱︱ 說明行相,分為四小段:
⒈依︽觀經︾及︽觀佛三昧海經︾具體說明觀佛三昧之法。
⒉依︽般舟三昧經︾說明七日七夜入道場念佛三昧之法。
⒊依︽經︾說明入三昧道場之法。
⒋依︽經︾說明道場內懺悔發願之法,並提示臨終行儀。
二、﹁示念佛利益﹂,亦即﹁五緣功德分﹂︱︱ 依︽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般舟三昧經︾、︽十往生經︾、︽淨土三昧經︾等六經說明稱念阿彌陀佛願生淨土者,現生之中及捨報之時,自然而得﹁滅罪、護念、見佛、攝生、證生﹂等五種增上緣之利益。
三、﹁示信謗損益﹂,亦即﹁結勸修行分﹂︱︱ 從﹁問曰:釋迦出現﹂以下,設立三番問答,及一段結勸,以敘述信謗之損益,引導時人歸入稱名念佛。
⒈說明誹謗念佛之罪的深重。
⒉說明念佛利益的廣大。
⒊說明懺悔滅罪的方法。
⒋結勸:初殷勤勸誡不可憍慢,後導歸一向專稱佛名。
善導大師於︽觀經疏︾︿玄義分﹀將淨土門分為自力迴向之﹁要門﹂與他力迴向之﹁弘願﹂兩門,而此︽觀念法門︾之第一、第三之兩段,以要門方便教為主,第二段以弘願真實教為主。
第一段﹁三昧行相分﹂:依︽觀經︾及︽觀佛三昧海經︾說明﹁定心觀佛﹂︵觀念︶,依︽般舟三昧經︾說明﹁定心念佛﹂︵稱念︶。善導大師本身是實修這兩種三昧的人,故說此兩種三昧,引導喜好﹁定心觀佛﹂、﹁定心念佛﹂(定善)的機類歸入乘佛願力、非定非散的稱名念佛(弘願)。
故於﹁觀佛三昧法﹂之結論特別﹁勸導稱名念佛﹂,所謂﹁結勸念佛﹂。其文言:﹁欲生淨土,唯須念佛。﹂﹁唯﹂者不二、殊勝。﹁須﹂者必須、少此不可。可知大師寫此﹁觀佛三昧法﹂,目的在於導歸﹁稱名念佛﹂。
又,為了引導﹁觀佛﹂入﹁念佛﹂,大師特將﹁觀﹂、「稱﹂做難易、勝劣之比較,亦即:觀佛難,言﹁三昧難成﹂;念佛易,言﹁唯須﹂。
又,觀佛得成,則言:﹁上品往生﹂,何況未成者,比比皆是;而念佛精進,則言:﹁上品上生﹂。可知念佛,行易功高,勝於觀佛。
又,觀佛並不特別勸勉,而念佛則特別勸言:﹁大須精進﹂。
又於﹁念佛三昧法﹂之結論,引用︽般舟三昧經︾所言﹁行者於定中問佛言:﹃持何法得生此國?﹄﹂,阿彌陀佛反而答以「稱名念佛」而言:「欲來生者,當念我名。﹂此亦是在於引導要門方便教之觀佛三昧歸入弘願真實義之稱名念佛,故接著開示稱名念佛自然能得之﹁五緣勝益﹂於第二段。
第二段﹁五緣功德分﹂:此分所示﹁五種增上緣﹂之中,引用︽觀經︾及︽大經︾之第十八願、︽小經︾修因段之文,彰顯口稱念佛之利益,引導時人歸入﹁正定業﹂之稱名念佛。
蓋就﹁契法﹂而言,稱名念佛是順彌陀本願之法,其功德必然﹁殊勝﹂,餘法則非順彌陀本願之法;就﹁契機﹂而言,稱名念佛是善惡凡夫皆能,其方法﹁簡易﹂,餘法則不簡易,凡夫不堪。
稱名念佛具此﹁勝易二德﹂、﹁現當二益﹂,能獲五緣功德之故,致使五乘根機,齊入報土。此﹁五種增上緣﹂之初言:
稱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現生即得延年轉壽,不遭九橫之難。
只要﹁願生稱名﹂,現生即得﹁延年轉壽﹂,並且﹁不遭九橫之難﹂。
念佛蒙佛護念、臨終必定往生之要文,具如﹁︽觀念法門︾摘要﹂所抄,披尋可知。
第三段﹁結勸修行分﹂:勸修上來所說之法。善導大師於本書雖以同樣立場說明兩種三昧,然大師本意,當然是以念佛為主;又念佛之中,非指累積念佛之功(定善),而是以乘佛願力(弘願)為本意。
蓋就聖道門而言,以﹁觀門﹂為出離生死之最要道故,以之為誘引,引導使其從聖道門入淨土門,再由淨土﹁要門﹂之定散二善入淨土﹁弘願﹂之專稱佛名,故本書之歸結即在﹁專稱佛名﹂之一行。
專稱佛名,罪人尚得滅罪往生,何況聖人!大師如是勸言:
一切罪惡凡夫,尚蒙罪滅,證攝得生;何況聖人願生而不得去也!
二、︽法事讚︾概說
︽法事讚︾分為上下兩卷,題號有三種:上卷首題是︽轉經行道願往生淨土法事讚︾十二個字,而尾題只有︽西方淨土法事讚︾七個字;下卷則首尾題號皆是︽安樂行道轉經願生淨土法事讚︾十三個字,故本書簡稱︽法事讚︾或︽淨土法事讚︾。
題號之﹁轉經﹂即是﹁讀經﹂,轉詠、讚歎、唱和︽阿彌陀經︾之意。﹁行道﹂即是繞佛。﹁法﹂是經法,即指︽阿彌陀經︾。﹁事﹂是業事,亦即作業。﹁讚﹂是每段之讚文。
本書是為了使人願生淨土,而以一日或一夜之短時修行的臨時行法,以詠誦︽阿彌陀經︾為主,附加讚文,讚歎阿彌陀佛及其淨土,並明示轉經行道,亦即法會大綱︵讀經行道︶等實踐行儀之書。
本書大分三科,列表如左:
上卷之﹁前行法分﹂是轉經行道的前方便,首先揭舉﹁奉請偈、啟白、召請、三禮、表白、讚文﹂等;其次明示﹁行道讚梵偈、讚文、七周行道、懺悔、發願﹂等行事之次第。
第一,﹁請護法眾﹂:上卷最初八句是奉請偈,是請護會眾。
第二,﹁序明大綱﹂:﹁序曰﹂以下,述本書之目的。接著從﹁凡欲為自﹂至﹁召請云﹂,是先述法事的軌則。
第三,﹁略請三寶﹂:從﹁般舟三昧樂、願往生﹂以下之讚文是︽阿彌陀經︾之別式,先召請彌陀、釋迦、諸佛之三佛︵略請三寶︶入道場。﹁般舟三昧樂、……﹂一直重覆是敘述所仰望欣慕的淨土之樂,每一句都有﹁願往生﹂、﹁無量樂﹂或﹁往生樂﹂,這是勸導會眾念佛發願往生淨土之意。﹁願往生﹂是因,﹁無量樂﹂是果;念佛往生,令人喜樂。
第四,﹁廣請三寶﹂:﹁敬白﹂以下是依諸經之通例,廣泛召請佛法僧三寶︵廣請三寶︶,其中數次之﹁下接高讚云﹂、﹁高接下讚云﹂,是下座之大眾接續高座長者而述讚文,又在高座者接續下座之人而述敬白文或讚文的作法。
第五,﹁明前行道﹂:﹁奉請既竟﹂以下便是。
第六,﹁明前懺悔﹂:﹁敬白﹂以下,即是發露懺悔,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下卷分為兩部份:﹁正轉經分﹂與﹁後行法分﹂。
﹁正轉經分﹂:此分可說是本書的正宗分,本書以此轉經分為主,將︽阿彌陀經︾全文分為十七段,每段均附加讚文,依經述讚意,依讚明經旨。而與上卷相同,高座者轉經,接著高座下座互換讚歎經文之義理。
﹁後行法分﹂:記述﹁懺悔十惡、後讚、七周行道、歎佛咒願、七敬禮、隨意﹂等軌則。從﹁大眾總懺悔﹂以下是各人懺悔自己之十惡︵懺悔︶,其次﹁般舟三昧樂﹂以下是一同行道唱送佛之讚文︵行道︶,從﹁次唱歎佛咒願﹂以下是最後作結願之行法︵結願︶而結束。
本書是依準於般舟三昧之法而明示轉經行道之儀則,書中援引︽賢愚經︾、︽華嚴經︾、︽觀佛三昧經︾、︽地獄經︾等所敘述之地獄相,以激發行者厭穢之情;又以對︽阿彌陀經︾之轉讀讚揚,來發起行者欣淨之心。
觀本書之內容、儀軌,相當於﹁五種正行﹂之讀誦正行與讚歎供養正行。此﹁讀誦、讚供﹂之二種正行屬於正行中之﹁助業﹂。助業亦分為﹁同類助業﹂與﹁異類助業﹂,在此即是同類助業,以此同類助業導歸﹁正定業﹂之本願稱名;亦即以此念佛往生之教理,寓於︽法事讚︾中,再以此︽讚︾引導萬機,歸入本願稱名,故此︽讚︾目的,在於引萬機歸念佛,而此︽法事讚︾的思想特徵,即是本願稱名、乘願往生。
彌陀本願雖有四十八,然唯有﹁念佛往生﹂之第十八願為本願中之本願。而大師於此︽法事讚︾上卷以讚偈讚歎念佛而言:
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為親;
人能念佛佛還念,專心想佛佛知人。
阿彌陀佛為了救度十方眾生,所發起的廣大誓願很多,歸結為四十八願。此四十八願之中,特別以﹁念佛往生﹂之第十八願最能顯示阿彌陀佛的大慈大悲之所以,也是阿彌陀佛與眾生最親近、最密切之願。何以故?大師解釋說:﹁不論何人,只要念佛,佛便憶念他;不論何人,只要思慕佛,佛也思念他。其人與佛,機法一體,不相捨離。﹂
能使凡夫與佛同在、機法一體、生佛不離之願,只有第十八願。
可知四十八願之中,以第十八之﹁念佛往生願﹂最為重要。第十八願是四十八願之根本願,是故此願亦稱﹁本願王﹂。
念佛人既與彌陀有一體不離之﹁親緣﹂,即是常在彌陀光中,常蒙佛光攝護;其人平生便能增福開慧、消災延壽,臨終亦蒙彌陀現前,接引往生。故大師讚言: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此段偈文是︽阿彌陀經︾中最重要的﹁生因段﹂之文的解釋。︽阿彌陀經︾﹁生因段﹂之文言: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⒈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人多以為發菩提心、廣行六度、修諸萬行、積善累德,謂之多善根多福德。然,以大師之意,﹁只要執持名號,即是多善根多福德﹂,此外所有一切行門,若與持名相比,即是﹁隨緣雜善﹂之少善根少福德。也由於極樂淨土是毫無貪瞋愚癡之苦惱的世界,是彌陀本願酬報的﹁無為涅槃﹂之報土,以一切凡夫,乃至三乘之諸善因緣,不可得生;故唯以執持名號之一因方可得生,所謂如是因如是果;除此執持名號之外,其他非因,故大師誡飭而言:﹁隨緣雜善恐難生﹂。
⒉ 執持名號、一心不亂。
人多以聖道法門之觀點,曲解淨土特別法門﹁一心不亂﹂之真義,以念佛功深、證入三昧,或者伏斷惑業、不生煩惱,謂之一心不亂。而不知﹁執持名號﹂即是﹁心信彌陀救度,口稱彌陀名號﹂;而﹁一心﹂即是﹁不二心﹂,不二即是﹁專﹂;﹁不亂﹂即是﹁不雜亂﹂,不雜亦是﹁專﹂。是故大師解釋﹁執持名號、一心不亂﹂謂之﹁念彌陀專復專﹂。所以,不論何人,但能盡其形壽(若一日若七日之意,亦是乃至十念、乃至一念之意),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者,即是乘佛願力,往生已定。善導大師的詮釋甚為易解易行,毫無別義玄義。
⒊ 是人終時,心不顛倒。
人多以為命終之時必須自己保持正念,心不顛倒,方能感得彌陀現前,接引往生,而不知﹁因佛現前而住正念,非住正念而佛現前﹂之經意,所謂﹁慈悲加佑,令心不亂﹂也。蓋,平生專持佛名故,臨終佛必現前;因佛現前故,自然心住正念而不顛倒。
故大師接著解釋說:
臨終聖眾持華現,身心踴躍坐金蓮,
坐時即得無生忍,一念迎將至佛前。
此兩重因果,經文分明,祖釋顯然,若靜心思惟,則其義自現。
念佛法門,三根普被,善惡回心,皆得往生。大師如是說:
人天善惡,皆得往生;
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又說:
以佛願力:
五逆十惡,罪滅得生;
謗法闡提,回心皆往。
阿彌陀佛救度之力,是萬人平等,不論人界眾生、天界眾生,亦不論善人、惡人,乃至五逆、十惡、謗法、闡提等之極重罪人,但能回心懺悔,專稱佛名,願生極樂,則以彌陀名號之力,此等眾生,毫無遺漏,皆得罪滅,往生淨土;而且毫無差別,悉皆平等,與彌陀一體,同得無量光壽,同證無為法身;無明煩惱,自然而亡;三明六通,須臾便得。大師如是說:
彌陀願力皆平等,但使回心華自捧。
十方凡聖同心向,分身遣化往相迎;
一念乘空入佛會,身色壽命盡皆平。
又言:
自然即是彌陀國,無漏無生還即真;
行來進止常隨佛,證得無為法性身。
又言:
到彼華開入大會,無明煩惱自然亡;
三明自然乘佛願,須臾合掌得神通。
又言:
四種威儀常見佛,行來進止駕神通;
六識縱橫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
又言:
見佛莊嚴無數億,三明六通皆具足。
又言:
畢命直入涅槃城。乘華直入不須疑。
︽無量壽經︾說明極樂淨土是﹁無為涅槃界﹂,而往生之人,亦﹁皆證涅槃﹂,而言:
彼佛國土,無為自然。
又言:
彼佛國土,清淨安穩,微妙快樂,次於無為,泥洹之道。
在此所言之﹁無為﹂,是涅槃之意,而﹁自然﹂亦是涅槃之意。
又言:
其諸聲聞、菩薩、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但因順餘方,故有天人之名。
顏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
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在此所言之﹁虛無﹂,是涅槃之意,而﹁無極﹂亦是涅槃之意,故大師言﹁極樂無為涅槃界﹂,即是國土涅槃、主佛涅槃、眾生涅槃,故極樂淨土是依正主伴,同一涅槃,妙境界相。故凡往生者,皆不假造作,自然而得,自然而證;若必假造作,須歷時劫,則其淨土即非極樂世界。
念佛何以既如此簡易、又如此殊勝?皆由彌陀願力弘深之故,故一切法門皆無過於念佛。大師如是說:
種種法門皆解脫,無過念佛往西方,
上盡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來迎;
直為彌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此段讚偈是解釋︽阿彌陀經︾〈流通分〉﹁難信﹂之文。
﹁種種法門﹂總指﹁四諦、十二因緣、三學、六度﹂等大小權實之一代教法,此皆自力難行、歷劫苦修方證無生之教,故遠不及他力易行、今生往生證無生之﹁念佛生西﹂一法之簡易圓頓。前者謂之﹁聖道門﹂,非上根利智之聖者無份;後者名為﹁淨土門﹂,不論上根下智,乃至極重罪人,但能盡形念佛,皆悉往生,以彌陀弘誓重願故。然而此法簡易圓頓之故,世人甚難信受,故釋尊於︽阿彌陀經︾之結論言:
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易故難信,信者定生,以其易故。
此︽法事讚︾處處顯示大師自行化他之慈心悲願,閱之,令人毛豎,令人喜淚。大師言:
久住娑婆常沒沒,三惡四趣盡皆停,
披毛戴角受眾苦,未曾聞見聖人名。
憶此疲勞常劫事,誓願捨命見彌陀。
又言:
正由不遇好強緣,致使輪迴難得度;
今日今時聞要法,畢命為期誓堅固。
又言:
歸去來,魔鄉不可停;
從佛歸家還本國,一切行願自然成。
又言:
三界火宅難居止,乘佛願力往西方。
四十八願殷勤喚,乘佛願力往西方。
無問罪福時多少,心心念佛莫生疑。
吾人曠劫以來,常淪生死,三塗六道,眾苦皆經,苦不堪言。慶得人身,喜聞淨教,如飢得食,如渴得泉,如病得療,如盲開眼,如貧得寶,如闇得光,如囚得赦,如溺得度;歡喜無量,踴躍何極!誓遵大師之教,誓往涅槃之界,誓還穢土之國,誓度人天之眾;連劫累劫,永報廣報彌陀、釋迦、諸佛、知識之弘慈大恩。如大師言:
誓到彌陀安養界,還來穢國度人天;
願我慈悲無際限,長時長劫報慈恩。
法然上人門下聖光、善觀及後之覺如等,亦曾修此︽法事讚︾。
又,本書亦被唐朝法照禪師之︽五會法事讚︾所引用。
三、︽往生禮讚︾概說
本書題號首尾皆名︽往生禮讚︾,故簡稱︽往生禮讚︾、︽禮讚︾或︽六時禮讚︾。
本書目的在於﹁勸一切眾生,願生極樂﹂;本書內容即是﹁六時禮讚﹂。故冠頭標言:
勸一切眾生,願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國,六時禮讚偈。
﹁六時﹂即是將一日分為﹁晨朝、日中、日沒、初夜、中夜、後夜﹂等六個時段,本書即是述說於六時之中,各唱讚文而禮拜之法。
本書由︿前序﹀、︿正讚﹀、︿後序﹀三段所組成,︿前序﹀與︿後序﹀敘述願生之要義;而︿正讚﹀之﹁六時禮讚﹂都是法悅之讚歌,其中前之五讚多引用經文,但也加上善導大師自己的撰作,而後之一讚以︽觀經︾為素材,是大師自己所撰述。列表於左:
(一) 前 序
先,﹁略述造意﹂,即冠頭﹁勸一切眾生願生……﹂之標語。
次,釋顯願生之要義的﹁安心、起行、作業﹂︵心、行、業︶,並說明之。
﹁安心﹂即是解釋︽觀經︾所言之﹁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等﹁三心﹂之義。
﹁起行﹂即是解釋天親菩薩︽往生論︾所言之﹁禮拜、讚歎、觀察、作願、迴向﹂等﹁五念門﹂之義。
﹁作業﹂即是解釋﹁恭敬、無餘、無間、長時﹂等﹁四修﹂之義。
最後,敘述︽文殊三昧經︾之一行三昧︵專稱佛名︶與專雜二修的得失,勸勉捨雜行、專修稱名念佛之一行作為結語。所謂:
信心求念,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何以故?無外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得相應故,不違教故,隨順佛語故。
若欲捨專修雜業者,百時稀得一二,千時稀得三五。
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
在此善導大師將﹁安心、起行、作業﹂統攝歸結在﹁稱名念佛﹂之一行,並強調且斷言如此則﹁十即十生、百即百生﹂,同時提出﹁四故﹂︵即﹁念佛四得﹂︶以說明其原因,即﹁無外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得相應故,不違教故,隨順佛語故。﹂
所謂﹁無外雜緣﹂即是沒有其他雜緣雜修,故得﹁正念﹂,﹁正念﹂即是﹁專念﹂︵﹁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之意︶,︽法事讚︾亦言:﹁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由於專念,故與彌陀之本願相應,正如︽觀經疏︾言:﹁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既與本願相應,自然即是不違釋迦一代多讚念佛之﹁教﹂,即是隨順十方諸佛各出舌相證誠十方眾生﹁稱念必生﹂之﹁佛語﹂;如︽觀經疏︾之﹁深心釋﹂言:﹁是名隨順佛教,隨順佛意,是名隨順佛願,是名真佛弟子。﹂一隨順即三皆隨順,如此方是﹁真佛弟子﹂。是故大師以﹁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為︽觀經︾之結論,亦為一代佛教之結論。故大師思想之極致,盡於﹁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之本願稱名。
接著大師又說:
若欲捨專修雜業者,百時稀得一二,千時稀得三五。
隨即具體列舉十三種原因,這些原因都是由於﹁不專﹂而修﹁雜業﹂之故,同時提出自己親自見聞的事例作為﹁現證﹂,並再度斷言:
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
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
故此前序之要點即是:一、安心、起行、作業。二、本願稱名。三、專雜得失論。而安心、起行、作業則統攝歸結於本願稱名之一行。故本書宗旨,即是﹁本願稱名﹂。
(二) 正 讚
將一日分為六時,各時皆配以禮讚偈,一方面唱此讚偈,一方面歸命禮拜。
六時禮讚之後,即以懺悔並發願見佛為結。
⒈日沒禮讚:依︽無量壽經︾所讚﹁十二光佛名﹂而禮十九拜。
⒉初夜禮讚:依︽無量壽經︾之﹁往覲偈﹂而禮二十四拜。
⒊中夜禮讚:依龍樹菩薩所作︽十二禮︾而禮十六拜。
⒋後夜禮讚:依天親菩薩所作︽往生偈︾而禮二十拜。
⒌晨朝禮讚:依隋朝彥琮法師所作︽禮讚偈︾而禮二十一拜。
⒍日中禮讚:善導大師依︽觀經︾之十六觀撰作﹁禮讚偈﹂而禮二十拜。
(三) 後 序
從﹁問曰:稱念﹂以下是後序,依淨土三經及︽十往生經︾等,明示稱名念佛自然能得現在、當來二世之利益,以勸行者。所謂:
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
念阿彌陀佛願往生彼國者,彼佛即遣無數化佛,無數化觀音勢至菩薩,護念行者。
此是﹁現世利益﹂。最後,善導大師舉出︽無量壽經︾第十八願,彰顯﹁當來利益﹂,並作為結束。即: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此兩段文是大師有名的﹁四十八字願成釋﹂,自古以來備受尊崇。亦即以此四十八字,簡明扼要地解釋第十八願及其成就文。
在此,大師解釋﹁十念﹂為﹁十聲稱佛﹂之義,這一教旨,在︽觀經疏︾裡有所闡明,而在此︽往生禮讚︾更進一步提出來發揮;尤其︿前序﹀中,將﹁安心、起行、作業﹂歸結於﹁專稱名號﹂上,並說明這是﹁與本願相應﹂,可看出此︿前序﹀與︿後序﹀前後遙相呼應,稱名念佛之宗義始終一貫。
此﹁現當二益﹂之義,大師於其解答﹁何故號阿彌陀﹂即言:
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
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故名阿彌陀。
唯有專念阿彌陀佛之人,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捨;不念佛而修雜行之人,不蒙彌陀佛光攝護。此亦是﹁現世利益﹂之義。又於其﹁日中禮讚﹂言:
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
此偈說明之所以﹁唯有念佛蒙光攝﹂,是因為﹁第十八願﹂是其強緣之故。由於名號即是光明,故稱念彌陀光明名號之人,不知不求,自然仰蒙佛光攝護。
接著又言:
六方如來舒舌證,專稱名號至西方;
到彼華開聞妙法,十地願行自然彰。
專稱彌陀名號之人,必定往生彌陀淨土,這是六方諸佛所金口同時勸導、同時保證之大事,是諸佛出世之本懷,是故眾生稱念,必得往生,而且﹁到彼華開聞妙法,十地願行自然彰﹂,不假萬劫苦行,自然果極菩提。此亦是﹁當來利益﹂之義。
據︽高僧傳︾記載,少康大師參訪洛陽白馬寺,見物放光,遂探取為何經法,乃善導大師所作︽西方化導文︾。少康一見,甚為歡喜,便祝願說:﹁如果我與淨土有緣,惟願此文,再放光明。﹂祝願方畢,果然光明再度閃爍,光中有無數化佛菩薩。少康大師深受感動,當下立誓說:﹁劫石可移,我願無易矣!﹂
少康大師在白馬寺所見的︽西方化導文︾,古來相傳有可能是這本︽往生禮讚︾。
又,唐朝智昇法師所纂︽集諸經禮懺儀︾二卷,上卷引用善導大師所撰之︿禮讚偈﹀,而下卷全部之文,即是此︽往生禮讚︾一書。
四、︽般舟讚︾概說
本書首題言:︽依觀經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讚︾一卷,尾題略言︽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讚︾一卷,古來皆簡稱︽般舟讚︾。
本書係以︽觀經︾為主,並兼取︽大經︾、︽小經︾、︽般舟三昧經︾之意而作的淨土讚文。
﹁般舟三昧﹂是梵語Pratyutpanna samādhi的音譯,意譯為﹁佛立﹂或﹁行道﹂,依此而修,現在一切諸佛皆悉現前,因此亦謂﹁諸佛現前三昧﹂或﹁佛立三昧﹂。
若依大師在此書︿前序﹀的解釋,則﹁般舟﹂譯為﹁常行道﹂,七日乃至九十日之期間,身行無間斷。身行無間之故,口意二業亦無間斷,故名﹁般舟﹂。﹁三昧﹂譯為﹁定﹂,由於身、口、意三業無間之故,心至所感,佛境現前,身心內悅,謂之﹁般舟三昧樂﹂,亦名﹁立定見諸佛﹂。
本書亦分為︿前序﹀、︿正讚﹀、︿後序﹀三科,除了︿前序﹀與︿後序﹀之外,︿正讚﹀全部都是偈文。簡表如下:
(一) 前 序
⒈一部綱要︵敬白一切……有智者應知。︶
⒉三昧名義︵又問曰……亦名立定見諸佛也,應知。︶
前者述本書之造意,並勸誡行者之用心;後者解說﹁般舟三昧樂﹂五字的意義。
依據︽般舟三昧經︾阿彌陀佛回答行者言:﹁欲生我國,當念我名。﹂因而大師便依︽觀經︾等造此讚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的讚文,以引導聖道門之行人歸入淨土稱名念佛法門。
故此書所說的般舟三昧與︽般舟三昧經︾所說觀想或定心的念佛不同,而是說明地獄之相,使人產生畏懼厭離之心,同時依︽觀經︾顯示極樂淨土之莊嚴,使人興起欣慕願生之情,進而身、口、意三業無間地稱名念佛,命欲終時,佛自來迎,往生淨土。所謂:﹁但為我等,倒見凡夫﹂,﹁自勸勸他,廣讚淨土﹂,使知﹁入淨土之緣起,出娑婆之本末﹂。
(二) 正 讚
從﹁般舟三昧樂、願往生﹂到最後一偈﹁道場妙果豈為賒﹂者是。
以︽觀經︾為主,並兼取︽大經︾、︽小經︾、︽般舟經︾等撰作七言偈讚,三十七篇︵﹁般舟三昧樂﹂三十七句便是︶、五百六十三行,一行二句,共一千一百二十六句,各於上句附加﹁願往生﹂,下句附加﹁無量樂﹂之歎語,廣讚極樂依正二報莊嚴及三輩九品之往生相狀,並闡述淨土法門之要義,以使人仰慕欣求。
本書完全是大師自在力縱橫無礙所作的讚文,初則於前序明示緣起大綱,終則於後序明示專念彌陀得往生大益,前後皆是勸誡行者之文;而此中間之〈正讚〉,則可分為總別二段:
初,﹁三界六道苦難停﹂以下六十二行之讚偈,在於依淨土三經之意,分別聖淨二門、漸頓二教,以顯明淨土門教興之所由,並讚歎彌陀頓教超絕之勝益,以勸導專念彌陀一佛之往生,其讚言:
瓔珞經中說漸教,萬劫修功證不退;
觀經彌陀經等說,即是頓教菩薩藏。
一日七日專稱佛,命斷須臾生安樂;
一入彌陀涅槃國,即得不退證無生。
又說明﹁十方佛國,欲比極樂莊嚴,全非比況﹂而言:
一一光明相續照,照覓念佛往生人。
欲比十方諸佛國,極樂安身實是精。
又顯示﹁彌陀名號即是利劍,八萬四千法門之諸行,與之相比,形同鈍刀﹂而言:
門門不同八萬四,為滅無明果業因;
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
念佛功能之超絕,於此可知。蓋﹁念佛頓教,餘皆漸教﹂,故又言:
門門不同名漸教,萬劫苦行證無生;
畢命為期專念佛,須臾命斷佛迎將。
聖道門諸行,須經萬劫苦行,故名漸教;不如念佛一法,只要專念彌陀,命終即生彌陀涅槃國,即得不退證無生;三界六道輪迴,當下因亡果絕;不經萬劫苦行,即證無生法忍。故知念佛法門,即是頓教一乘。
又,煩惱具足之凡夫,剎那之頃,皆是煩惱;念念之間,無非貪瞋。如是之人,常墮三惡四趣,人天尚且難得,何能萬劫修功!故言:
萬劫修功實難續,一食煩惱百千間,
若待娑婆證法忍,六道恆沙劫未期。
貪瞋即是輪迴業,煩惱豈是涅槃因!
又言:
一食之時尚有間,如何萬劫不貪瞋;
貪瞋障受人天路,三惡四趣內安身。
之後,大師殷切勸勉求生極樂,及警誡地獄苦因,而言:
如此消遙快樂地,更貪何事不求生?
縱使千年受五欲,增長地獄苦因緣。
次,從第六十三行,即﹁專讀彌陀觀經法,文文句句說西方﹂以下,到最後一行,是解釋︽觀經︾〈正宗分〉以下之讚文。其體裁並非隨文解釋,亦未曾引用一句經文,完全是大師自撰之讚文,讚寶地之處而有寶樓之言,讚寶池之處而有寶樹之文,可說是大師三昧定中所現之淨土聖境。
猶如大師對︽觀經︾之分科,即定善義、散善義、得益分、流通分之順序,此段讚偈亦循此順序而讚歎之。依〈定善義〉所讚以﹁寶地、寶池、寶樹、寶樓﹂之四觀為中心,極樂依報之莊嚴,宛如現在眼前,不禁令人興起厭穢欣淨之情。此若非大師定中所感得之淨土莊嚴,則何能描繪如此逼真!更進而描繪讚歎﹁華座觀、真身觀、觀音觀、勢至觀,雜想觀﹂等極樂淨土之佛莊嚴與菩薩莊嚴,並表達對知識、釋尊之感恩,及得聞淨土念佛法門之歡喜而言:
得免娑婆長劫苦,特蒙知識釋迦恩;
種種思量巧方便,選得彌陀弘誓門。
同時也顯示一切定善散善等所有諸善業、所修諸功德,皆不如念佛功德殊勝而言:
一切善業回生利,不如專念彌陀號;
念念稱名常懺悔,人能念佛佛還憶。
之後說明﹁彌陀光明唯在照攝護念念佛眾生,不照攝非念佛之雜業行者﹂而言:
相好彌多八萬四,一一光明照十方;
不為餘緣光普照,唯覓念佛往生人。
同時讚歎﹁念佛超勝萬行﹂、﹁念佛一行最為尊﹂而言:
萬行俱回皆得往,念佛一行最為尊;
回生雜善恐力弱,無過一日七日念。
廣讚極樂淨土主伴之莊嚴,絕讚念佛一法之超勝,這都是為了闡揚彌陀弘誓大願,以導引一切善惡凡夫專於稱名念佛一法。
又,於〈散善義〉,如其順序,從﹁上品上生﹂到﹁下品下生﹂,皆以彌陀本願為中心,以其雅麗而流暢之筆讚歎之。
又,於﹁結定散善﹂之後言:
定善一門韋提請,散善一行釋迦開。
可看出大師之﹁︽觀經︾觀﹂與諸師根本性差異之一端。
大師闡述煩惱具足之凡夫,在罪惡生死的自覺下,專仰彌陀救度之念佛,能得現當二益之殊勝功德而言:
普勸有緣常念佛,觀音大勢為同學;
若能念佛人中上,願得同生諸佛家。
同時亦以此偈作為〈正讚〉之流通及總結。
(三) 後 序
從﹁白諸行者﹂以下便是。先勸行者厭穢欣淨,次示眾生迷悟之本末,後勸隨順釋迦、諸佛所勸之專念彌陀以得往生之大益,並以﹁常懷慚愧,仰謝佛恩﹂為結。
後序是︽般舟讚︾的總結,雖然只有短短數行,卻是大師信念的吐露,更是大師悲切的呼喚。
凡夫之所以長淪六道、永在生死,依大師之意,一言蔽之,即是﹁不欣極樂淨土﹂。一旦欣慕極樂淨土,信受彌陀救度,則過去無邊罪業,當下皆除;未來恆久輪迴,永不再受;六道四生,因亡果滅。可謂﹁當下橫截諸惡趣,不斷煩惱得涅槃﹂。猶如︽大經︾所言:
必得超絕去,往生安樂國,
橫截五惡趣,惡趣自然閉。
昇道無窮極,易往而無人;
彼國不逆違,自然之所牽。
大師亦如是言:
凡夫生死,不可貪而不厭;
彌陀淨土,不可輕而不欣;
厭則娑婆永隔,欣則極樂常居;
隔則六道因亡,輪迴之果自滅;
因果既亡,則形名頓絕也。
一代佛法,無如是之直截,無如是之圓頓;橫超橫斷,圓證頓證,而又至簡易、至穩當者,只有彌陀救度之稱名念佛。
在此亦可以清晰地聽到大師對我們悲切的呼喚:﹁一切同行(白諸行者)啊!有此勝益可憑,何不思量,都無去心乎?各須專念彌陀,願生淨土!﹂
之後唯恐自己之呼喚不夠真誠,不足以取信於人,而舉出釋尊及十方諸佛之異口同勸而言:
又使釋迦諸佛同勸,專念彌陀,想觀極樂,
盡此一生,命斷即生安樂國也,
豈非長時大益!
最後結語而言:
行者等!努力努力,勤而行之;常懷慚愧,仰謝佛恩。應知。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不可若存若亡,亦勿疑慮。大師自行化他,以此自信教人信。
又,此﹁常懷慚愧,仰謝佛恩﹂之宗教情操,自始至終貫串於本書各處,而成為本書之特色。這是大師機法二種深信的真誠告白,也是大師知恩報德的永懷慚謝。本書於〈前序〉一開始便說:
大須慚愧!釋迦如來實是慈悲父母,
種種方便,發起我等無上信心。
接著於本書處處,皆吐露其對佛恩師德無窮無盡的報謝情懷,閱之,令人感動,令人淚下。蓋,我等凡夫,受生無際故,造惡亦無窮;造惡無窮故,仰蒙佛恩亦復無盡;故使欲報之心,亦復無有窮盡。茲略抄數句於下,以知大師所展開的淨土教,亦可謂信受佛恩、報謝佛德的宗教:
遇值往生善知識,得聞淨土彌陀名。
不因釋迦如來力,彌陀淨土若為聞。
得免娑婆長劫苦,今日見佛釋迦恩。
不蒙彌陀弘誓力,何時何劫出娑婆。
何期今日至寶國,實是娑婆本師力,
若非本師知識勸,彌陀淨土云何入。
若非知識教稱佛,如何得入彌陀國。
若非釋迦勸念佛,彌陀淨土何由見。
如此困苦誰能救,會是知識彌陀恩。
又言:
得生淨土報師恩 相續念佛報慈恩
特蒙知識釋迦恩 唯知慚賀釋迦恩
碎身慚謝釋迦恩 碎身慚謝報慈恩
長劫讚佛報慈恩 長時長劫報慈恩
報佛慈恩心無盡 念報慈恩常頂戴 (以上皆散各處,略抄集在一起)
最後來到〈後序〉,亦以
常懷慚愧,仰謝佛恩
作為結束,可知大師慚謝佛恩之情,前後呼應,始終一貫。
五、具疏之要點
最後就﹁具疏﹂摘其要點,以便掌握。
一、︽觀念法門︾五增上緣的第四﹁攝生增上緣﹂之文。
二、︽往生禮讚︾︿前序﹀與︿後序﹀之文。
(以上三處之文是宗義研究上重要之文)
三、︽往生禮讚︾︿正讚﹀第六﹁日中禮讚﹂善導大師自作之﹁禮讚偈﹂。
四、︽般舟讚︾︿正讚﹀﹁專讀彌陀觀經法﹂以下之讚偈。
(以上二處之讚偈都是︽觀經︾之解釋)
五、︽法事讚︾︿正轉經分﹀是︽小經︾之讚偈。
既是︽觀經︾與︽小經︾之讚偈,故亦應注目。
又︽法事讚︾、︽往生禮讚︾、︽般舟讚︾等讚偈,大多是大師總持智慧、三昧定境所自然流露的詩歌,字字彰顯經文深義,句句綻放般若香光,令人朗朗諷誦,吟味無窮。此之讚偈與︽西方一佛章︾︽十二禮︾︵龍樹︶、︽往生偈︾︵天親︶、︽讚阿彌陀佛偈︾︵曇鸞︶,同是應該珍重的淨土教文學。
善導大師略傳
釋慧淨 述
一、隋唐盛世 善導示現
中國淨土教的大成者彌陀化身的善導大師,出生於隋朝大業九年︵六一三︶,往生於唐朝永隆二年︵六八一︶,春秋六十九。亦即隋煬帝之時出生,歷經唐高祖、太宗的時代,於高宗之時往生。其活躍於﹁自信教人信﹂的正是唐朝國運極爲鼎盛的太宗、高宗時代。而大師出生之前統一天下之隋文帝時代,佛教正以旺盛之勢在復興著;文帝頒下﹁佛教治國策﹂、﹁佛教興隆策﹂、﹁天下佛寺復興詔﹂等,全國幾乎成爲佛教化。在佛教信仰如此澎湃的時代中,大師從無量光明的淨土應化而來,高舉念佛成佛的旗幟,指引衆生,導歸極樂,圓滿佛果。
二、青年立傳 光芒初現
善導大師的傳記文獻頗多,中國與日本約有二、三十種,可見大師在佛教史上地位之崇高與影響之深遠。其中最早的是唐朝道宣律師所著的︽續高僧傳︾,其次也是唐朝的文諗大師、少康大師共纂的︽瑞應刪傳︾;此外大多是後人站在讚揚的立場所記述的,這當然有其意義,但在歷史上的價值比較低。善導大師的事蹟可資參考的基本性資料有四種傳記、六種碑文,簡列如左:
(一)傳記:
︽續高僧傳︾第二十七卷、第十釋會通傳︵附善導傳︶
唐 道宣 撰︵西元六四五︶
︽往生西方淨土瑞應刪傳︾第十二善導傳
唐 文諗、少康 共錄︵西元八○五︶
︽淨土往生傳︾卷中第十五善導傳
宋 戒珠 撰︵西元一○六四︶
︽新修往生傳︾卷中第廿五、廿六善導傳、善道傳
宋 王古 撰︵西元一○八四︶
︵︽類聚淨土五祖傳︾所引,︽大正藏︾八十三冊一五七頁︶
(二)碑文:
唐慈恩寺善導禪師塔碑 京兆金石錄
唐慈恩寺善導和尚塔銘 同
龍門大佛像龕記 金石萃編第七十三
隆闡大法師碑銘 同第八十六
淨業法師靈塔銘 同第七十五
光明寺慧了塔銘 金石續編第五
道宣律師生於隋朝開皇十六年︵西元五九六︶,長於大師十七歲;人尚在世,時又青年,而南山律的開祖道宣律師於其︽續高僧傳︾中便已就其所聞的預先爲大師寫下衆所讚揚的事蹟,雖然僅有簡短的一百二十三字,但大師的偉大,已現端倪。
三、俗姓朱氏 籍貫山東
大師俗姓朱,山東省臨淄縣人︵一說安徽省泗縣︶,年少出家,師事密州之明勝法師,鑽研︽法華︾、︽維摩︾等大乘經典。
密州在山東省諸城縣,距臨淄縣不遠。明勝法師是三論宗學匠,與開創三論宗之嘉祥大師吉藏同爲法朗大師的高弟。
四、隋末唐初 教界盛況
若從當時佛教界的盛況而言,此時嘉祥大師詔入帝都長安之日嚴寺宣揚三論;嘉祥大師寂於武德六年︵六二三︶,善導大師出生之頃,正是嘉祥大師在長安極爲活躍之時。
又天臺宗之開創者智顗大師六十歲往生之時是開皇十七年︵五九七︶,是善導大師出生之前的十六年,之後的天臺宗由其弟子章安大師灌頂在極力弘揚。
淨土教方面,大業五年︵六○九︶四十八歲時歸入淨土教的道綽禪師,正以山西太原爲中心地域,傳播念佛種子,聲名遠播,七歲之童皆知念佛。
又西天取經,歷經十六年之大旅行,翻譯出所帶回的龐大經典,留下不滅功績的玄奘三藏,早生於大師十一年;大師與三藏大約同時代活躍於帝都長安。
五、見相願生 其來有自
大師曾經看到﹁西方變相圖﹂,大爲震撼,便生欣慕淨土深願往生之情而讚言:﹁何當託質蓮臺,棲神淨土。﹂所謂﹁西方變相圖﹂,是描繪西方阿彌陀佛之淨土莊嚴的圖畫,﹁變﹂即是轉變,將極樂淨土之相轉變爲圖畫,以令人觀賞,啟人欣慕。大師一見﹁西方變相圖﹂便大爲感動,欣求淨土之深切願心,始終不二,始終一貫,可見大師宿善之厚,其來有自。
六、深歸觀經 親證三昧
大師到了二十歲受具足戒後,與妙開律師共看︽觀經︾,悲喜交歎地說:﹁修餘行業,迂僻難成;唯此觀門,定超生死。﹂
︽觀無量壽經︾在隋唐之初是最受歡迎的經典之一,不只爲淨土教家所尊重,也普遍受到佛教界全體的敏銳注目,演講、讀誦此經的可說是所在多有。
就﹁時﹂與﹁機﹂的痛烈反省,亦即自覺末法之時,則宣說救度罪惡生死凡夫之教法的這一部︽觀經︾之廣受重視與喜愛是極其當然的。
︽新修往生傳︾如此記載:﹁後遁跡終南悟真寺,未逾數載,觀想忘疲,已成深妙;便於定中,備觀寶閣、瑤池、金座,宛在目前。﹂
終南山在帝都長安之南,而悟真寺則在終南山之藍田縣,係隋朝開皇年間淨業法師所創建,後來有保恭、慧超、法成等法師相繼住錫,他們都修持淨土法門,故悟真寺可謂信仰淨土的實踐道場。而大師二十幾歲便親證三昧,古今高僧,少出其右。
七、訪師求道 徹悟真髓
唐貞觀年中,大師二十餘歲,初聞道綽禪師在晉陽開闡淨土宗風,乃不遠千里,從而問津。對於大師的來訪,道綽禪師心中很歡喜,知道眼前這位青年行者將是自己的後繼者,因而爲其徹說彌陀本願與︽觀經︾真義。
︽觀經︾的真髓精神必須以︽大經︾解釋始能顯明,亦即十三觀的觀佛三昧是所捨的,唯有信願念佛的念佛三昧才是一切三昧中王。大師在道綽禪師的指導之下,一切疑問當下冰解而體悟︽觀經︾的奧義。
如是親蒙面授︽觀經︾幽意,徹悟淨土真髓,深歸彌陀本願,成爲道綽禪師門下面授之傑出弟子。
道綽禪師繼承曇鸞大師的宗風,唯信彌陀救度,唯念彌陀名號;一生中敷演︽觀經︾兩百遍,其化風之盛,名高一世,帝王敬仰,庶民齊歸。
八、二河白道 告白信心
依據︽新修往生傳︾記載,大師訪道綽禪師時,正逢玄冬之首,寒風凜凜,旅途重重,風飄落葉,填滿深坑;乃入中安坐,一心念佛,不覺已度數日,忽聞空中有聲音說:﹁可得前行,所在遊履,無復掛礙。﹂於是忘疲出坑,至道綽禪師之玄中寺。
之後大師註解︽觀經︾,以﹁二河白道喻﹂守護念佛信心,曾記述無人空曠之荒野踽踽獨行,令人感受到那時絕處逢生的體驗。
九、徑路修行 唯在念佛
有關大師參謁道綽禪師的經過,︽續高僧傳︾簡略地說:﹁近有山僧善導者,周遊寰寓,求訪道津,行至西河,遇道綽禪師,唯行念佛,彌陀淨業。﹂
大師所住之悟真寺與道宣律師所住之豐德寺同在終南山,故言﹁山僧﹂。唯行念佛,必生極樂,因爲仰仗的是彌陀大願業力之故。故大師有名的〈勸化偈〉云:
漸漸雞皮鶴髮 看看行步龍鍾
假饒金玉滿堂 難免衰殘老病
任汝千般快樂 無常終是到來
唯有徑路修行 但念阿彌陀佛
﹁但念阿彌陀佛﹂即是﹁唯行念佛﹂,即是﹁徑路﹂,﹁修餘行業,迂僻難成。﹂在此可知大師之念佛宗風,乃受教於道綽禪師,而道綽禪師則傳承自曇鸞大師。
十、至誠念佛 行持勤篤
大師之遇道綽禪師,如魚得水,親蒙瀉瓶之教;至貞觀十九年道綽禪師八十四歲︵六四五︶往生之後,又回到悟真寺,時大師三十三歲。
被仰爲親證三昧之聖者善導大師,日常行持甚爲勤篤,其具體情形,︽淨土往生傳︾這樣地記載:
入堂則合掌胡跪,一心念佛,非力竭不休;乃至寒冷,亦必流汗,以此相狀,表於至誠。
三十餘年無別寢處,不暫睡眠;除洗浴外不曾脫衣。
護持戒品,纖毫不犯,未嘗舉目視女人。
尊敬一切人,乃至沙彌亦不受禮。
絕意名利,遠諸戲笑。
所行之處,爭申供養;飲食衣服,四事豐饒,皆不自入,並將迴施;好食送大廚供養徒眾,粗惡自食。
乳酪醍醐,皆不飲噉。
諸有嚫施,用寫︽阿彌陀經︾十萬餘卷,畫淨土變相三百餘幅。
見壞寺及壞塔,皆悉修營。
燃燈續明,每歲不絕。
三衣瓶缽,不使人持洗,始終無改。
每自獨行,不共眾去;恐談世事,妨修行業。
由此可知大師律己以嚴,待人以寬,而又慈悲心切,所到之處,皆蒙其恩。故︽隆闡大法師碑序︾讚仰大師之德風而言:﹁慈樹森疏,悲花照灼。﹂
十一、一聲佛號 一道光明
大師念佛之精至,達到口念阿彌陀佛一聲,即有一道光明從其口出,百聲千聲,光出亦然,所以後世或稱終南大師︵因住終南山故︶,或稱光明和尚︵因口出光明故︶。
十二、較量念佛 佛像放光
又,大師在西京寺內,曾與金剛法師較量念佛的勝劣,大師發願說:
「准諸經中,世尊說念佛一法,得生淨土,一日七日一念十念阿彌陀佛,定生淨土,此是真實不誑眾生者,即遣此堂中二像總放光明。若此念佛法虛,不生淨土,誑惑眾生,即遣善導,於此高座上,即墮大地獄,長時受苦,永不出期。」遂將如意杖,指一堂中像,像皆放光。
︵唐道鏡、善道︽念佛鏡︾︶
十三、寫經十萬 變相三百
大師不愧是彌陀化身,其教化活動,可說不可思議,完全以超人的魄力在推進,據︽續高僧傳︾及︽瑞應刪傳︾說:﹁寫︽彌陀經︾十萬卷,畫淨土變相三百幅;士女奉者,其數無量。﹂
亦即書寫︽阿彌陀經︾分贈有緣四衆,其數達十萬卷,並以畫相令人欣慕,所以士女奉者,﹁其數無量﹂。
現在日本京都龍谷大學圖書館收藏了一本大師親自抄寫的︽阿彌陀經︾,此書是一八九九年大谷探險隊在中國的吐魯番所發掘。大師之真蹟竟然流布到西域地方,其教化之廣,令人驚歎。
而︽淨土往生傳︾云:﹁續至京師,激發四部弟子,無問貴賤,彼屠沽輩亦擊悟焉。﹂
亦即大師進入京師長安,廣度民衆,傳授淨土法門,激發四部弟子,無問貴賤,甚至屠沽之輩,亦深受感化,悔改念佛往生。
十四、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佛祖統紀︾卷二八如此記載:
唐朝,長安,京姓。本為屠夫,因善導大師勸人念佛,滿城斷肉。京嫉恨之,持刀入寺,興殺害意;善導大師指示西方,現淨土相。京即回心發願,上高樹念佛,墮樹而終;眾見化佛,引天童子,從其頂門而出 天童即其識神。
彌陀救度 隨時存在 隨地存在 毫無條件
不論緇素 不論善惡 剋念願生 立即得生
亦知大師 悲心感人 德人睹面 惡念全消
十五、厭穢欣淨 捨身往生
長安之道俗男女,受感化而歸向淨土者甚衆,且在大師﹁厭離穢土,欣求淨土﹂的殷勤教化之下,受到熱烈感化而﹁捨身往生﹂的信者,時有所聞,︽續高僧傳︾說:
時在光明寺說法,有人告導言:﹁今念佛名,定生淨土不?﹂導曰:﹁定生定生。﹂其人禮拜訖,口誦南無阿彌陀佛,聲聲相次,出光明寺,上柳樹表,合掌西望,倒投身下,至地遂死,事聞臺省。
﹁臺省﹂即是當時的中央政府,這是道宣律師親聞所記;而︽淨土往生傳︾更說:
京華諸州,僧尼士女:或投身高嶺,或寄命深泉,或自墮高枝,焚身供養者,略聞四遠,向百餘人。諸修梵行,棄捨妻子者;誦︽阿彌陀經︾,十萬至三十萬者;念阿彌陀佛,日得一萬五千至十萬遍者;及得念佛三昧、往生淨土者,不可知數。
不論帝都,不論地方,僧俗男女,投身斷命,甚至燒身供養,總共超過一百人。
大師感化之偉大一至於此,則其盛德難以形容,在整個中國佛教史上,可說超群拔萃,少出其右,故︽瑞應刪傳︾言:﹁佛法東行以來,未有禪師之盛德矣!﹂
見此令人想到︽觀經疏︾︿定善義﹀言:
歸 去 來,魔鄉不可停,
曠劫來流轉,六道盡皆經;
到處無餘樂,唯聞愁嘆聲,
畢此生平後,入彼涅槃城。
大師對時代之濁惡與人心之罪障,在極其深邃的洞察之後而吐露出這樣的痛烈心情。
十六、以訛傳訛 誤傳捨身
由於當時﹁捨身往生﹂的事蹟頻傳,因而善導大師之其他傳記也有大師捨身往生的傳說,然而這是誤讀前面所引︽續高僧傳︾之文,此文宋朝戒珠之︽淨土往生傳︾、王古之︽新修往生傳︾等誤傳爲大師捨身往生;雖非正確,但由此可知當時願生西方之熱切。
又善導與善道︽新修往生傳︾作二人說,然這並非二人,也是從同一人的傳記誤傳而來的。
十七、慈恩寺碑 紀念大師
大師法化甚廣,因而在長安市區所住過的寺院除了﹁光明寺﹂之外,有名的﹁慈恩寺﹂及﹁實際寺﹂也是長期弘化的地方。
慈恩寺是名滿天下的玄奘三藏住錫之處,三藏在此譯經院完成了翻譯佛典的不朽金字塔,然而此寺有兩座紀念大師的碑文:
(一) 唐慈恩寺善導禪師塔碑 永隆二年︵六八一︶
僧 義成 撰 李振方正書
(二) 唐慈恩寺善導和尚塔銘 大中五年︵八五一︶
僧 志遇 撰並書
可惜這兩座碑文失傳,否則對大師的事蹟會更清楚、更瞭解。
此慈恩寺建立的由來與道綽禪師略有因緣,亦即道綽禪師專事淨土的念佛高風非常受到高宗之母文德皇后的仰慕,而皇后於貞觀十年︵六三六︶去世;到了貞觀二十二年︵六四八︶,爲母作功德之故,當時還是皇太子的高宗便在帝都興建慈恩寺。其落成法會時,詔迎全國五十位高僧,大師便是被敕選的其中一人。
進出長安的大師也時時居住慈恩寺弘傳淨土法門,而感化之深,功勳之隆,致使後人一而再地爲其樹碑,永貽懷念,長存崇仰。
十八、龍門大佛 奉敕監造
有關居住﹁實際寺﹂的事蹟有二種資料:
一、﹁隆闡大法師碑﹂,亦即﹁大唐實際寺故寺主懷惲奉敕贈隆闡大法師碑銘﹂︵金石萃編卷八十六、唐四六︶,此碑銘內容,係敍述大師弟子懷惲法師的出家事緣,其碑文云:
高宗總章元載,……時有親證三昧大德善導闍黎,……雅締師資。……
碑文記述懷惲法師︵原爲世爵子弟︶落髮出家,係由大師爲其主持剃度儀式,時爲唐高宗總章元年︵六六八︶。
二、﹁河洛上都龍門之陽,大盧舍那像龕記﹂的碑文,世界馳名的洛陽﹁龍門大佛﹂是高宗皇帝發心,皇后武氏出錢所建造的,而奉敕監造的即是善導大師。當時大師住錫﹁實際寺﹂,故此碑文如此記載:
大唐高宗天皇大帝之所建也,……皇后武氏助脂粉錢二萬貫,奉敕檢校僧西京實際寺善導禪師。……至上元二年乙亥十二月三十日畢功。
上元二年︵六七五︶大師六十三歲,碑文有﹁西京實際寺善導﹂之語,可知大師此時是常住在此寺佈教的時期,因當時實際寺住持即是大師弟子懷惲法師。此亦可知大師博學多才,於佛教藝術造詣之深,至於上達天聽,爲皇帝所倚重。
十九、湖北襄陽 傳授勝行
大師弘化與日增盛,不僅遍及山西、河洛,且南至湖北襄陽。︽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下記述義淨三藏所言云:
有苾芻貞固者,往襄州,遇善導禪師,傳受彌陀勝行。
淨土宗念佛法門的傳佈受到義淨三藏的注目,且讚揚爲﹁勝行﹂,可知此法的殊勝,及大師法化之盛、辛勤之勞。
二○、造疏感夢 楷定古今
在長安期間,大師爲了糾正當時教界對︽觀經︾的錯解,乃撰著︽觀經疏︾︵亦稱四帖疏︶四卷,撰寫之前,於佛前標心結願,請求靈驗;當夜即見聖境,諸佛菩薩現前。自此以後,每夜夢中,常有一僧而來,指授玄義科文,既了更不復見。當︽觀經疏︾圓滿時,再度祈請,連續三夜,皆現聖境。其狀具載於︽觀經疏︾第四卷,披尋便知。
故後世以此疏謂之﹁彌陀傳說﹂,亦謂﹁楷定古今之疏﹂,珍重如經,而大師亦被尊爲﹁楷定古今之大師﹂。
二一、預知時至 掩室長逝
大師在帝都長安弘揚念佛法門,非常契應群機,緇素男女之歸依甚衆,門前成市。往生前不久正於所住寺院中畫淨土變相,忽然催促,令速成就;或問其故,大師回答:﹁吾將往生,可住三兩夕而已。﹂時間一到,忽然示現微疾,掩室怡然長逝,身體柔軟,容色如常,異香音樂,久而方歇。春秋六十九,時在永隆二年︵六八一︶三月十四日。
二二、信者無量 高弟三名
大師擁有很多足可驚歎的信者,傳記說﹁士女奉者,其數無量﹂,因此受業弟子當然也不在少數。其中最有名的有三位,即撰著︽釋淨土群疑論︾的懷感︵六八○頃︶、懷惲︵六四○│七○一︶、淨業︵六五五│七一二︶。其中懷感大師來不及寫完︽群疑論︾便已先行往生,而由其師弟懷惲法師續寫完成。
二三、長安南郊 建塔紀念
長安郊外,南望終南山,北眺長安城,所謂臨水面山之佳地的神禾原,一座十三層高的大塔偉然聳立雲霄,這便是奉安大師舍利的﹁崇靈塔﹂。
師事大師十數年的懷惲法師,為紀念恩師之盛德,乃選此勝景建塔立碑,並於塔側興建寺院,名﹁香積寺﹂,栽植神木靈草,四時供養不怠;此寺由懷惲法師及其師弟淨業法師相繼住持。這些事蹟都記載於︽隆闡大法師碑︾及︽淨業法師靈塔銘︾。然而世間無常,往昔甚爲宏壯的寺觀,如今偉容不在,唯此大塔淩越一千三百餘年的風雪,巍然獨立於田園中,彰顯大師萬古不滅的遺德,頻添吾人歸依渴仰的遐思。
二四、遺文放光 少康感悟
到了中唐時代,貞元之初,另一淨土高僧,念佛佛從口出、世稱﹁後善導﹂的少康大師︵?│八○五︶,參訪洛京白馬寺,見殿內文字累放光明,甚感奇異,向前探看,乃是善導大師所作的︽西方化導文︾;少康大師一見非常歡喜,便祝願說:﹁如果我與淨土有緣,惟願此文,再現光明。﹂祝願才畢,果然光明再度閃爍,光中有無數化佛菩薩。少康大師深受感動,當下立誓說:﹁劫石可移,我願無易矣!﹂
二五、形像神變 化佛付囑
於是少康大師立即前往長安瞻禮善導大師的影堂,大陳薦獻,乞願一見善導大師,立時善導大師的遺像化爲佛身,向少康大師說:﹁汝依吾教,利樂衆生,同生安樂。﹂少康大師一聞,似有證悟。
二六、念佛出佛 善導再來
少康大師兩度見文放光,遂深歸淨土,並立誓言:﹁劫石可移,我願無易。﹂又見善導化現佛身而為說法,感應之奇,古今罕有;應化之妙,不可思議;令人感悅徹髓、五體投地。
經此證悟,乃起而自信教人信,自行化他,唯依善導;遂使男女老少,一見少康,皆念佛號;所到之處,滿念佛聲。
後於浙江睦州建淨土道場,集眾念佛,眾人見其念佛一聲,便有一佛從其口出,十聲百聲亦復如是;與善導大師一聲佛號一道光明,前後祖師如出一轍,是故時人稱為﹁後善導﹂,譽為﹁今彌陀﹂。
北宋之佛學大家無為子楊傑,感伏於少康,深仰於善導,乃作︽善導和尚彌陀道場讚︾,而以詩偈讚言:
東峰壇級石嵯峨 十佛隨聲信不訛
後善導依先善導 今彌陀是古彌陀
一心正受超三界 孤月澄禪照萬波
乘般若舟遊淨域 度生還亦到娑婆
二七、星曜東方 法然繼起
寂而常照 星曜東方 法然繼起 宗風丕揚
我作此偈 讚古讚今 南山東海 長耀明燈
這兩行讚偈是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前會長趙樸初大德對善導大師及法然上人的部份讚詞。
大師之後,在中國則有少康繼起,大力弘傳,人稱後善導。在日本則有十二世紀被譽為智慧第一、尊為勢至應現的法然繼起,全依善導︽觀經疏︾創立日本淨土宗,此書遂成為日本淨土宗的根本聖典。法然上人在他所著的︽選擇集︾結文說:
善導︽觀經疏︾者:
是西方指南,行者目足;
然則西方行人,必須珍敬矣!
同時大師也被尊奉為高祖,而法然則成為宗祖。現在日本最大宗派之淨土法門,其各流各系,皆源出法然,而法然則全依善導。
中國之善導在常寂光中,仍以智慧光,照曜東方,遂使日本之﹁法然繼起,宗風丕揚;南山東海,長耀明燈﹂,照引群萌,淨土往生。趙樸老之讚詞,誠可謂﹁讚古讚今﹂矣!
二八、本地彌陀 垂跡善導
大師乃是阿彌陀佛化身,事載︽西方略傳︾;所以生前滅後,盛德靈異不可思議。宜哉!獨得本願深旨,廣度念佛群萌。
法然上人於其︽選擇本願念佛集︾之結文讚言:
仰討本地者:四十八願之法王也,十劫正覺之唱,有憑於念佛;
俯訪垂跡者:專修念佛之導師也,三昧正受之語,無疑於往生。
本跡雖異,化導是一也。
二九、二祖對面 一脈相傳
法然全依善導,絕對歸投傾倒於善導,崇拜景仰懷慕於善導,終於感得善導大師於其夢定之中前來讚歎證明,並互相問答,這便是日本淨土門中膾炙人口的﹁二祖對面﹂之典故。
根據︽夢感聖相記︾、︽淨土隨聞記︾、︽源空上人傳︾等資料,法然上人自言:
予八閱︵加五閱大藏︶︽觀經疏︾。知﹁亂想凡夫,依稱名行,則乘佛願力,必定往生彌陀淨土。﹂
雖自身往生,已得決定;又欲普為眾生,弘通斯道;然時機難計,心懷猶豫。
一夜夢紫雲大起,遍覆四海;雲中出無量光,光中百寶眾鳥,翩翻飛散。
時予陟高山,有一高僧,出於雲中,住立吾前;予即敬禮,瞻仰尊容。腰下金色宛如佛身,腰上緇衣如尋常僧。
高僧云:﹁吾是唐善導,汝能弘通專修念佛,甚為稀有,故來證之。爾來弘法無塞,遍至四遠。﹂
予伏請曰:﹁願淨土教門,面授口訣,將自信教人信。﹂
和尚示曰:﹁善哉!喜哉!菩薩大聖,淨土教法,隨願授與。﹂
超越時空,二祖會面於夢中,何異面授口訣、瀉瓶相傳乎!亦可謂中國後善導者少康,日本後善導者法然;本國異域,一脈相傳。不禁讚言:
唐朝善導和尚為彌陀化身,獨顯本願深意;
日本法然上人是勢至應現,專弘稱名要行。
西方二聖,異國同傳念佛法;
東土兩祖,先後共成淨土宗。
三○、佛教會長 敬撰讚詞
凡夫入報,本願稱名,契法應機,廣度群萌。
大師功勳,耀古灼今,愈至末代,彌增仰憑。
全國政協前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前會長趙樸初大德,於公元一九八○年,中日兩國佛教徒在兩國淨土宗的共同祖庭、復建之中的香積寺聯合舉行紀念大師往生一千三百年的盛大讚仰法會上,以萬分崇敬之情,恭撰十一行(每行四句)之讚詞,讚仰大師是﹁彌陀乘願再來﹂,應機宏闡淨土法門,廣啟眾生正信念佛;並感服﹁龍門大佛﹂是﹁曠古神工﹂,致使人天永遠尊崇。同時讚歎日本之法然深受善導智慧光的啟發,而創立日本淨土宗,繼承了善導﹁本願稱名、凡夫入報﹂之淨宗正意,顯示善導法然,異代繼承,兩國祖師,一脈相傳,其讚言:
惟我大師 乘願再來 淨土法門 應機宏開
五部九卷 妙宣深蘊 能於難信 廣生正信
龍門大像 曠古神工 賴公檢校 人天永崇
行願既圓 隨緣示寂 千三百年 塔留香積
寂而常照 星曜東方 法然繼起 宗風丕揚
四色之蓮 七寶之樹 法音宣流 甘露普注
善信億萬 同具至誠 六時佛號 千載祖庭
爰結勝因 爰興盛會 憶念師恩 永矢弗墬
伽藍斯闢 塔波斯修 海潮迎像 天風送舟
兩邦雲仍 俱會一處 永敦夙好 同遵祖武
我作此偈 讚古讚今 南山東海 長耀明燈
公元一千九百八十年四月十四日
趙樸初頂禮敬撰並書
法然上人曾據︽觀經︾所言: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之文寫了一首和歌:
月光雖無處不照
唯宿仰望者心中
趙樸老一見,讚賞之餘,也有所感發地寫了兩首短詩和之:
月光常普照
只看有心人
明月懸中天,大地無不照;
但問有心人,飲受光多少。
可見兩國淨宗祖師,萬代崇仰;亦知樸老於淨土,是個有心人。
三一、蓮池印光 傾心崇仰
蓮池大師於其︽往生集︾深心感伏善導大師之巍巍高德而讚曰:
善導和尚,世傳彌陀化身。觀其自行之精嚴,利生之廣博,萬代而下,猶能感發人之信心。設非彌陀,必觀音普賢之儔也;猗歟大哉!
印光大師於其︽文鈔︾極口讚仰善導大師之神通智慧而言:
善導和尚,係彌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
其宏闡淨土,不尚玄妙,唯在真切平實處,教人修持。
至於所示專雜二修,其利無窮。專修謂身業專禮,口業專稱,意業專念。如是則往生西方,萬不漏一。
雜修謂兼修種種法門,迴向往生,以心不純一,故難得益;
則百中稀得一二,千中稀得三四往生者。
此金口誠言,千古不易之鐵案也。
三二、善導所說 當作佛說
印光大師於其︽文鈔︾又以梵唄唱讚而言
師當唐初,各宗盛行。
提倡淨土愜群情,佛力誰與京!
若肯投誠,西方定往生。
又勸人應信﹁大師所說當作佛說﹂,而以偈讚言:
世傳師是彌陀現,提倡念佛義周贍。
切誡學者須撝謙,兼使極力生欣厭。
解宜遍通一切法,行擇機理雙契幹。
念佛出光勵會眾,所說當作佛說看。
三三、智榮禪師 銘文崇仰
宋朝智榮禪師,崇仰大師高德,乃於大師法像銘文讚言:
善導阿彌陀佛化身
稱佛六字 1即歎佛 2即懺悔 3即發願迴向 4一切善根莊嚴淨土
1但稱佛名,即是對阿彌陀佛最高無上之讚歎,天親菩薩︽往生論︾言:﹁稱念佛名即是讚歎門﹂。
2名號具德,一念能除八十億劫生死大罪,一念既爾,何況常念,即是常懺悔人;大師︽般舟讚︾言:﹁念念稱名常懺悔﹂以明但念佛名自有懺悔功能。
3大師於︿玄義分﹀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是故但稱佛名,自成發願迴向,必得往生。
4彌陀因位萬行,果地萬德,皆悉攝在名號,因此六字名號,具諸善法,攝諸德本;是故但稱佛名,自得一切善根,自成莊嚴淨土。
三四、曇省律師 銘偈讚仰
南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曇省律師深仰大師高德,於大師法像銘偈讚言:
唐善導和尚真像 四明傳律比丘曇省 讚
善導念佛 佛從口出 信者皆見 知非幻術
是心是佛 人人具足 欲如善導 妙在純熟
心池水靜 佛月垂影 業風起波 生佛殊迥
紹興辛巳二月一日
三五、集古賢文 讚十二德
猗歟大哉!大師現法界之身雲,施普濟之妙用,高德巍巍,祖恩罔極,豈鑽之彌堅、仰之彌高所能言乎!吾等愚拙,難讚萬一,否!不免有反污聖德之虞;雖然,為獻讚仰之誠,敬集古德讚語,雖不及大海一粟,九牛一毛,亦為竭此微忱而已矣。
一、本地尊貴德 二、至誠念佛德
三、三昧發得德 四、光從口出德
五、造疏感夢德 六、釋文降魔德
七、楷定古今德 八、廢立絕妙德
九、化導盛廣德 十、帝王歸敬德
十一、遺文放光德 十二、形像神變德
三六、五部九卷 本疏具疏
大師之著作成爲淨宗聖教的有左列﹁五部九卷﹂,尚有失傳的︽阿彌陀經義︾,此書〈定善義〉出現二次,恰如︽四帖疏︾,是︽阿彌陀經︾隨文解釋之疏。
此五部之中,︽觀經疏︾(四帖疏)四卷謂之﹁本疏﹂,亦謂﹁解義分﹂;其他四部謂之﹁具疏﹂,亦即﹁行儀分﹂。
三七、當時教界 高僧年表
曇 鸞 四七六│五四二
道 綽 五六二│六四五
善 導 六一三│六八一
真 諦 四九九│五六九
信 行 五四一│五九四
慧 遠 五二三│五九二
智 顗 五三八│五九七
吉 藏 五四九│六二三
道 宣 五九六│六六七
玄 奘 六○○│六六四
賢 首 六四三│七一二
慧遠(淨影) 大經義疏 二卷觀經義疏 二卷
智顗(天臺) 觀 經 疏 二卷彌陀經義記 一卷
吉藏(嘉祥) 大經義疏 一卷觀經義疏 二卷
善導大師傳一 (︽續高僧傳︾卷二十七︿遺身篇﹀﹁會通傳﹂附﹁善導傳﹂)
近有山僧善導者,周遊寰寓,求訪道津。行至西河,遇道綽師,唯行念佛,彌陀淨業。
既入京師,廣行此化。寫︽彌陀經︾數萬卷,士女奉者,其數無量。
時在光明寺說法,有人告導曰:﹁今念佛名,定生淨土不?﹂導曰:﹁定生定生。﹂
其人禮拜訖,口誦﹁南無阿彌陀佛﹂,聲聲相次,出光明寺門,上柳樹表,合掌西望,倒投身下,至地遂死,事聞臺省。
善導大師傳二 (︽往生西方淨土瑞應刪傳︾﹁善導傳﹂)
唐朝善導禪師,姓朱,泗州人也。少出家,時見西方變相,歎曰:﹁何當託質蓮臺,棲神淨土。﹂
及受具戒,妙開律師,共看︽觀經︾,悲喜交歎,乃曰:﹁修餘行業,迂僻難成;唯此觀門,定超生死。﹂
遂至綽禪師所,問曰:﹁念佛實得往生否?﹂師答曰:﹁各辨一蓮華,行道七日,不萎者即得往生。﹂
又東都英法師,講︽華嚴經︾四十遍,入綽禪師道場遊三昧,而歎曰:﹁自恨多年,空尋文疏,勞身心耳;何期念佛,不可思議。﹂禪師云:﹁經有誠言,佛豈妄語。﹂
禪師平生,常樂乞食,每自責曰:﹁釋迦尚乃分衛,善導何人,端居索供養!﹂乃至沙彌,並不受禮。
寫︽彌陀經︾十萬卷,畫淨土變相三百鋪;所見塔廟,無不修葺。
佛法東行以來,未有禪師之盛德矣!
善導大師歷代傳記
中國撰述
唐高僧傳第二十七會通傳附 ︵唐道宣撰︶ 樂邦文類第三 ︵宋宗曉編︶
往生西方淨土瑞應刪傳 ︵唐文諗與少康錄︶ 佛祖統紀第廿六第廿七 ︵宋志磐撰︶
念佛鏡 ︵唐道鏡善道共集︶ 蓮宗寶鑑 ︵元普度撰︶
往生西方略傳 ︵宋遵式述︶ 往生集第一 ︵明袾宏集︶
往生淨土略傳 ︵宋清月錄︶ 釋氏稽古略第三 ︵明覺岸編︶
淨土往生傳卷中 ︵宋戒珠撰︶ 淨土指歸上卷 ︵明大佑集︶
新修往生傳卷中 ︵宋王古撰︶ 諸上善人詠 ︵明道衍撰︶
新編古今往生淨土寶珠集 ︵宋陸師壽撰︶ 淨土晨鐘第十 ︵清周克復纂︶
龍舒增廣淨土文第五 ︵宋王日休編︶ 淨土聖賢錄第二 ︵清彭希涑述︶
日本撰述
類聚淨土五祖傳 ︵源空編︶
善導十德 ︵源空述︶
善導和尚十德抄 ︵隆寬述︶
京師善導和尚類聚傳 ︵幸西編︶
淨土八祖列傳記纂上卷 ︵直勸纂︶
善導和尚行狀記 ︵諦忍撰︶
善導大師別傳註 ︵鐵空撰︶
光明大師別傳纂註 ︵癸翁撰︶
淨業圖記 ︵靈玄撰︶
淨土佛祖圖錄 ︵神洞撰海雲畫︶
善導大師年表 釋慧淨 編
佛曆
公元
中國紀元
干支
善導年齡
善 導 事 蹟
其 他 紀 事
878
334
晉成帝
咸和九年
甲午
生前
二七九
淨土宗初祖慧遠出生。
960
416
晉安帝
義熙十二年
丙辰
生前
一九七
八月,慧遠往生︵八三歲︶︵一說四一五、四一七︶。
990
446
宋文帝
元嘉二三年
丙戌
生前
一六七
三月,北魏詔令諸州厲行廢佛政策︵三武一宗法難之第一︶,盡誅長安沙門,破壞一切經典圖像,北魏佛教遂遭毀滅︵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
996
452
元嘉二九年
壬辰
生前
一六一
北魏太武帝被弒而亡。
十二月,北魏文成帝詔令復興佛教。
1020
476
宋明帝
元徽四年
丙辰
生前
一三七
淨宗祖師曇鸞出生於大同府雁門︵山西省代縣,北魏孝文帝承明元年︶。
1067
523
梁武帝
普通四年
癸卯
生前
九十
淨影寺慧遠出生。
1082
538
梁武帝
大同四年
戊午
生前
七五
天台宗智顗出生。
1086
542
大同八年
壬戌
生前
七一
曇鸞往生︵六七歲,東魏興和四年︶。
一說五五四年,七五歲。
1093
549
梁武帝
太清三年
己巳
生前
六四
三論宗吉藏︵嘉祥︶出生。
1106
562
陳文帝
天喜三年
壬午
生前
五一
淨宗祖師道綽出生於并州汶水︵山西省文縣︶或謂并州晉陽︵北齊武成帝河清元年︶。
距曇鸞往生二十年。
1119
574
陳宣帝
太建六年
甲午
生前
三九
五月,北周武帝廢止佛道二教,損毀經像,盡迫僧道還俗︵三武一宗法難之第二︶。
五七八年,武帝崩︵三六歲︶。
五八○年,北周復興佛道二教。
1133
589
隋文帝
開皇九年
己酉
生前
二四
隋朝統一中國,南北朝告終。
1136
592
開皇十二年
壬子
生前
二一
淨影寺慧遠寂︵七六歲︶。
1140
596
開皇十六年
丙辰
生前
一七
南山律宗道宣出生。
1141
597
開皇十七年
丁巳
生前
十六
天台宗智顗寂於石城寺︵六十歲︶。
1144
600
開皇二十年
庚申
生前
十三
日本首次遣使入隋。
玄奘出生︵一說六○二︶。
1145
601
隋文帝
仁壽元年
辛酉
生前
十二
敕令於全國一一三州建立舍利塔。
1148
604
仁壽四年
甲子
生前
九
四月,日本聖德太子發布十七條憲法,其中規定禮敬三寶。
1149
605
隋煬帝
大業元年
乙丑
生前
八
十月,帝臨幸天台山,敕賜﹁國清寺﹂之額。
靜琬於房山雲居寺著手石刻大藏經。
1151
607
大業三年
丁卯
生前
六
一月,敕令諸州請度僧千人。
日本第二次遣隋使中,有僧數十人來華。
1153
609
大業五年
己巳
生前
四
道綽詣玄中寺,歸入淨土門,時年四十八歲,曇鸞滅後六十九年,成為曇鸞滅後弟子。
1157
613
大業九年
癸酉
一
姓朱,安徽泗州人︵瑞應刪傳︶。
山東臨淄人︵新修往生傳,佛祖統紀二八︶。
1162
618
唐高祖
武德元年
戊寅
六
隋煬帝被弒。
唐朝建國,高祖於太極殿設無遮大會。
1167
623
武德六年
癸未
一一
於諸城縣依明勝法師出家,學︽維摩經︾、︽法華經︾。
五月,三論宗吉藏寂︵七五歲︶。
1170
626
武德九年
丙戌
一四
五月,佛道二教徒論爭故,敕令沙汰佛道二教,京留三寺二觀,諸州各留一寺一觀,置僧千人,餘皆廢除或令還俗。
1174
630
唐太宗
貞觀四年
庚寅
一八
見極樂變相圖,深受感動,發願生心。
八月,日本首次遣使入唐。
1175
631
貞觀五年
辛卯
一九
波斯穆護何祿傳入祅教。
1176
632
貞觀六年
壬辰
二十
受具足戒。
與妙開律師共看觀經,悲喜交集,確信唯此是出離解脫之法門。
八月,日本留學僧靈雲、僧旻等人隨唐使歸國。
八月,章安灌頂寂於國清寺︵七二歲︶。
法相宗窺基生於長安。
1177
633
貞觀七年
癸巳
二一
二十幾歲,便依︽觀經︾證入三昧,古今高僧,少出其右。
1179
635
貞觀九年
乙未
二三
周遊寰寓,求訪道津。
前往玄中寺,師事道綽禪師,受淨土教。
相部律宗法勵寂︵七六歲︶。
唐太宗行幸太原,訪玄中寺道綽禪師,祈禱文德皇后病癒。
羅馬阿羅本始傳景教。
1180
636
貞觀十年
丙申
二四
九月,攝論宗道英寂。
1182
638
貞觀十二年
戊戌
二六
禪宗六祖慧能,生於南海新興︵廣東省︶。
1183
639
貞觀十三年
己亥
二七
大師弟子懷惲出生。
十二月,地論宗曇榮寂︵八五歲︶。
1184
640
貞觀十四年
庚子
二八
十一月,華嚴宗初祖杜順寂︵八四歲︶。
七月,法琳寂︵六九歲︶。
文成公主下嫁西藏王棄宗弄讚︵松贊干布︶。
1187
643
貞觀十七年
癸卯
三一
華嚴宗三祖賢首︵法藏︶生於長安。
1189
645
貞觀十九年
乙巳
三三
從玄中寺返終南山悟真寺,嚴持戒律,一心念佛︵一說二八歲時︶。
大師念佛精至,每念一聲,便口出一道光明,聲聲佛號,聲聲光明,故時人尊稱﹁光明和尚﹂
當時亦於國際都市之長安光明寺、慈恩寺、實際寺等熱烈教化,書寫︽阿彌陀經︾贈與信眾,其數十萬,信者不計其數。
一月,玄奘從印度返抵長安。
道宣撰︽續高僧傳︾,︽傳︾中預先記載大師事蹟。
大師人尚在世,時又年輕,已入︽高僧傳︾,大師高德,於此可知。
道綽往生︵八四歲︶。
1192
648
貞觀二二年
戊申
三六
為大慈恩寺落成法會五十大德之一。
某一期間住錫於大慈恩寺。
畫淨土變相圖三百鋪,盛行教化。
高宗為皇太子時,為母后薦福,於長安建立大慈恩寺,於寺西北隅建造譯經院。
窺基出家。
義淨出家。
1193
649
貞觀二三年
己酉
三七
淨土宗迦才往生。
1195
651
唐高宗
永徽二年
辛亥
三九
禪宗四祖道信寂︵七二歲︶。
1199
655
永徽六年
乙卯
四三
大師弟子淨業出生。
1207
663
唐高宗
龍朔三年
癸亥
五一
住於實際寺,為檢校僧。
1208
664
唐高宗
麟德元年
甲子
五二
二月,玄奘寂於玉華宮︵六三歲,一說六五歲︶。
1211
667
唐高宗
乾封二年
丁卯
五五
南山律宗道宣寂︵七二歲︶。
1212
668
唐高宗
總章元年
戊辰
五六
懷惲︵三十歲︶於西門寺依大師出家,後為實際寺住持。
十月,華嚴二祖智儼寂︵六七歲︶。
1215
671
唐高宗
咸亨二年
辛未
五九
十一月,義淨等人由廣州前往印度。
1216
672
咸亨三年
壬申
六○
自今年至六七五︵上元二年︶之三年間,因深諳佛教藝術,乃被征召入宮,奉敕前往洛陽龍門山檢校︵監督︶雕刻八十五尺之石龕大毗盧舍那佛像,並監造龍門最大寺院奉先寺。
1218
674
唐高宗
上元元年
甲戌
六二
禪宗五祖弘忍寂︵七四歲︶一說六七五年。
1220
676
唐高宗
儀鳳元年
丙子
六四
於長安熱心教化之餘,撰著︽五部九卷︾並︽彌陀經義︾等淨宗寶典。
此頃,京華諸州,受大師教化,修梵行而念佛,日得一萬五千至十萬遍者,及得念佛三昧、往生淨土者,不可知數。
古今祖師,自得三昧者不多,何況更教信眾,又令如此眾多信眾證得三昧,是知大師德化,不可思議。
約於此頃,懷感師事大師,受大師之教,精虔念佛三年,終於證得念佛三昧,後著︽淨土群疑論︾七卷,以釋淨土諸疑。
約於此頃,大師在西京寺內,與金剛法師較量念佛勝劣,大師以如意杖指一堂中佛像,像皆放光。
1224
680
唐高宗
永隆元年
庚辰
六八
淨土宗慈愍三藏︵慧日大師︶出生。
十一月,天台宗二祖智威寂︵七八歲︶。
1225
681
永隆二年
辛巳
六九
三月十四日,化緣圓滿,回歸極樂︵新修往生傳︶。
三月二十七日寂︵帝王年代錄︶。
此年由僧義法師撰︽唐慈恩寺善導禪師塔碑︾樹立於慈恩寺,彰顯大師偉德,長存景仰。
1233
689
武則天
永昌元年
己丑
滅後
八年
善導大師圓寂後,唐高宗和武則天為紀念大師偉業,乃敕門弟懷惲於長安鳳城之南神禾原建立大師崇靈塔十三層,並建造香積寺,殿堂崢嶸,雄偉壯觀。
1245
701
武則天
大足元年
辛丑
滅後
二十
十月,大師弟子懷惲往生︵六二歲︶。
1256
712
唐玄宗
先天元年
壬子
滅後
三一
淨土宗承遠出生。
六月,大師弟子淨業往生︵五八歲︶。
十一月,華嚴宗三祖賢首寂︵七十歲︶。
1257
713
先天二年
癸丑
滅後
三二
一月,義淨寂︵七五歲︶。
八月禪宗六祖慧能寂︵七六歲︶。
1277
733
唐玄宗
開元二一年
癸酉
滅後
五二
大師著︽往生禮讚︾傳入日本。
1288
744
唐玄宗
天寶三年
甲申
滅後
六三
大師著︽觀經四帖疏︾於此年已在日本傳寫,可知此︽疏︾早已傳入日本。
1292
748
天寶七年
戊子
滅後
六七
慈愍往生︵六九歲︶。
1329
785
唐德宗
貞元元年
乙丑
滅後
一○四
少康於貞元之初,在洛陽白馬寺見大師︽西方化導文︾放光,又於長安大師影堂蒙大師化身開示,遂歸心淨土,私淑大師,自行化他,唯事念佛。
其念佛佛從口出,與大師念佛光從口出,同一高德,故有﹁後善導﹂之稱,後世尊為淨土宗五祖。
1346
802
貞元十八年
壬午
滅後
一二一
承遠往生︵九一歲︶。
1349
805
貞元二一年
乙酉
滅後
一二四
十月,少康︵後善導︶往生。
1382
838
唐文宗
開成三年
戊午
滅後
一五七
淨土宗法照往生︵或說八三二。出生時間不詳︶。
1383
839
唐文宗
開成四年
己未
滅後
一五八
大師著︽觀念法門︾、︽法事讚︾、︽般舟讚︾傳入日本。
1386
842
唐武宗
會昌二年
壬戌
滅後
一六一
五月,武宗滅佛︵至八四五年,為三武一宗法難之第三︶,寺皆廢棄,逼令僧尼還俗,佛像、鐘、磬,改鑄錢幣或農具,史稱﹁會昌法難﹂,為四大法難中最慘烈。
八四六年三月,武宗崩︵三三歲︶。
翌年︵唐宣宗大中元年︶三月,下敕恢復全國佛寺。
1395
851
唐宣宗
大中五年
辛未
滅後
一七○
大中五年,志遇法師撰寫︽唐慈恩寺善導和尚塔銘︾樹立於慈恩寺。
可知大師曾長期住於慈恩寺,而其感化之深,功勳之隆,致使後人一而再地為其樹碑,長存感恩,永貽懷念。
1499
955
後周世宗
顯德二年
乙卯
滅後
二七四
世宗實行排佛政策,詔令廢止佛寺,毀佛像,收鐘、磬、鈸、鐸之類鑄錢︵三武一宗法難之第四︶。
顯德六年,世宗胸發瘡疽而殂。
翌年,宋太祖統一天下,下詔復寺立像,佛教始告復甦。
︽五部九卷︾並︽往生論註︾、︽安樂集︾等淨宗寶典,大約毀於此之法難。
1576
1032
宋仁宗
明道元年
壬申
滅後
三五一
約於此後,智榮禪師崇仰大師高德,於大師法像銘文讚言:﹁善導阿彌陀佛化身。稱佛六字:即歎佛、即懺悔、即發願迴向、一切善根莊嚴淨土。﹂
1677
1133
南宋高宗
紹興三年
癸丑
滅後
四五二
四月七日,日本淨土宗開祖法然出生。
1705
1161
紹興三一年
辛巳
滅後
四八○
二月一日,南宋曇省律師深仰大師高德,於大師法像銘偈讚言:
善導念佛,佛從口出,信者皆見, 知非幻術。是心是佛,人人具足, 欲如善導,妙在純熟。心池水靜, 佛月垂影,業風起波,生佛殊迥。
1712
1168
南宋孝宗
乾道四年
戊子
滅後
四八七
九月,日僧重源︵法然弟子︶入宋攜帶﹁淨土五祖像﹂回日本。
1719
1175
南宋孝宗
淳熙二年
乙未
滅後
四九四
春,法然︵四三歲︶第八遍閱讀善導︽觀經四帖疏︾至︿散善義﹀﹁正定業﹂之文,忽悟彌陀救度之理,遂徹底歸入淨土門。
一夜,大師現於法然夢中,證明傳承無誤,預記弘傳廣遠。蒙此夢印證,法然乃開宗立教,建立日本﹁淨土宗﹂;而此靈夢,有﹁二祖對面﹂之美稱
1756
1212
南宋寧宗
嘉定五年
壬申
滅後
五三一
正月二五日,法然回歸極樂︵八十歲︶。
1757
1213
嘉定六年
癸酉
滅後
五三二
日僧明信入宋尋覓大師所有著作,毫無所獲,空手而歸。
2405
1861
清文帝
咸豐十一年
辛酉
滅後
一一八○
十二月十二日,淨土宗十三祖印光出生於陜西合陽。
印光大師極度仰讚大師而言:﹁善導和尚係彌陀化身,有大智慧,有大神通,所說等同佛說。﹂
2435
1891
清德宗
光緒十七年
辛卯
滅後
一二一○
大師︽五部九卷︾回歸祖國。
2443
1899
光緒二五年
己亥
滅後
一二一八
日本探險隊在吐魯番︵新彊省︶發掘到大師真蹟之︽阿彌陀經︾及﹁淨土變相圖﹂。大師真蹟,遠傳西域,教化之廣,令人驚歎。
2484
1940
民國二九年
庚辰
滅後
一二五九
十一月四日,印光往生︵八十歲︶。
2524
1980
庚申
滅後
一二九九
五月十四日,中日兩國佛教徒在兩國淨土宗的共同祖庭│復建中的香積寺,聯合舉辦紀念大師往生一千三百年的大型讚仰法會。 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弘誓多門四十八 偏標念佛最為親
人能念佛佛還念 專心想佛佛知人
極樂無為涅槃界 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 教念彌陀專復專
彌陀身色如金山 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攝 當知本願最為強
相好彌多八萬四 一一光明照十方
不為餘緣光普照 唯覓念佛往生人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善導大師︱
二
善導大師全集 二
編 者 序 三
總 目 錄 二
總 目 錄 一
細 目 錄 一八
細 目 錄 一七
︽觀經四帖疏︾編序 四
︽觀經四帖疏︾編序 五
︽觀經四帖疏︾編序 一二
︽觀經四帖疏︾編序 一三
︽觀經四帖疏︾組織圖表 一四
︽觀經四帖疏︾組織圖表 一五
觀念法門 三昧行相分 觀佛三昧法 二○
觀經四帖疏 一七
︽觀經四帖疏︾組織圖表 一六
觀經四帖疏 一八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二、七門料簡 二○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一、歸三寶偈 一九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⒈序題門 觀經教判 要弘二門 二二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⒉釋名門 二尊一致 二三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⒈序題門 觀經化前 釋尊出世 二一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⒉釋名門 所念之名 二四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⒉釋名門 所觀之境 二五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釋名門 所觀之境 二四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⒉釋名門 二六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釋名門 二七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釋名門 所觀之境 二七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⒊宗旨門 二八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⒉釋名門 通別真假 二七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宗旨門 念觀兩宗 二八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⒋說人門 一經兩宗 二九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⒌定散門 三重六義 三○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說人門 定散門 二九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⒌定散門 莫不皆往 通別五文 三一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⒌定散門 定散問答 三二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⒌定散門 三三
觀經四帖疏 玄義分 定散門 三三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⒍和會門 散善自開 三四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⒍和會門 ①舉諸師解 三五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定散門 散善自開 三五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⒍和會門 ②以理論破 三六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⒍和會門 ②以理論破 三七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⒍和會門 ③舉文對破 四二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⒍和會門 ③舉文對破 四一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和會門 ⒊以文論破 四三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⒍和會門 ④出文顯證 十句證文 四四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⒍和會門 ④出文顯證 四五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⒍和會門 ③舉文對破 九品皆凡 四三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⒍和會門 ⑤會通別時 成佛別時 四六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⒍和會門 ⑤會通別時 往生別時 四八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⒍和會門 ⑤會通別時 四九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和會門 ⒌別時意趣 四六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⒍和會門 ⑤會通別時 六字釋 五○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⒍和會門 ⑥會通二乘 報佛報土 五一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和會門 六字釋 五五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⒍和會門 ⑥會通二乘 五二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⒍和會門 ⑥會通二乘 五三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⒍和會門 ⑥會通二乘 五四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和會門 ⒍會通二乘 五五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和會門 ⒍會通二乘 五乘齊入 五六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⒍和會門 ⑥會通二乘 五乘齊入 五五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⒍和會門 ⑥會通二乘 五六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和會門 ⒍會通二乘 五五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⒎得益門 結語 五八
觀經四帖疏 一、玄義分 ⒎得益門 五七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一、五門明義 一經五分 五九
觀經四帖疏 序分義 證信序 六二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二、證信序 六一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二、證信序 一句證信 六○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六二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⒈化前序 六三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⒈化前序 六八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⒈化前序 六七
觀經四帖疏 序分義 化前序 六四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⒉禁父緣 七○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⒈化前序 六九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⒉禁父緣 八四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⒉禁父緣 八五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⒉禁父緣 八六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⒉禁父緣 八五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⒊禁母緣 九六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⒊禁母緣 九五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禁母緣 一二三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禁母緣 厭苦緣 九八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⒋厭苦緣 九七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⒋厭苦緣 一○二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⒋厭苦緣 一○三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⒋厭苦緣 一○四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⒌欣淨緣 一○五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⒌欣淨緣 通請所求 一○六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⒌欣淨緣 一○七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⒌欣淨緣 通請去行 一○八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⒌欣淨緣 一○七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⒌欣淨緣 一一○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⒌欣淨緣 酬前通請 一○九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⒌欣淨緣 請求別行 一一二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⒌欣淨緣 別選所求 一一一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⒍散善顯行緣 一一四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⒍散善顯行緣 一一三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⒍散善顯行緣 自開三福 一一六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⒍散善顯行緣 一一五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⒍散善顯行緣 世福 一一八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⒍散善顯行緣 三福淨業 一一七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⒍散善顯行緣 世福 一二○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⒍散善顯行緣 世福 一一九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⒍散善顯行緣 世福 一二○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⒍散善顯行緣 世福 一二一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⒍散善顯行緣 戒福 一二二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⒍散善顯行緣 世福 一二一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⒍散善顯行緣 行福 一二四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⒍散善顯行緣 行福 一二三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⒎定善示觀緣 偏為常沒 一二六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⒎定善示觀緣 一二五
觀經四帖疏 定善義 日觀 一二五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⒎定善示觀緣 佛力故見 一二八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⒎定善示觀緣 一二七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⒎定善示觀緣 異方便 一三○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⒎定善示觀緣 佛力觀成 一二九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⒎定善示觀緣 一三二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三、發起序 ⒎定善示觀緣 一三一
一三四
觀經四帖疏 二、序分義 一三三
一三四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日觀 一三六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日觀 一三七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日觀 一三五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日觀 識境住心 識障輕重 一三八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日觀 識障輕重 一四○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日觀 識障輕重 一三九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日觀 一四二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日觀 識境光相 一四一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水觀 一四四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日觀 一四三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水觀 一四五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水觀 一四八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水觀 一四九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水觀 一四五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水觀 一五二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水觀 一五三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水觀 證果體用 歸去來偈 一五四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水觀 一五四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地觀 一五五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地觀 思惟正受 一五六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地觀 真報佛恩 一五七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地觀 稱佛本願 一五八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地觀 諸佛出世本懷 一五七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寶樹觀 一六○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地觀 邊地 胎宮 一五九
觀經四帖疏 定善義 寶樹觀 一五九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寶樹觀 一六一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寶樹觀 一六二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寶樹觀 一六三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寶樹觀 一六八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寶樹觀 一六七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寶池觀 一六九
觀經四帖疏 定善義 寶樹觀 寶池觀 一六五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寶池觀 一七四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寶池觀 一七三
觀經四帖疏 定善義 寶池觀 一七一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寶樓觀 一七八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寶樓觀 一七七
觀經四帖疏 定善義 寶池觀 寶樓觀 一七五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華座觀 住立空中尊 一八○
觀經四帖疏 定善義 華座觀 一七七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寶樓觀 華座觀 除苦惱法 一七八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華座觀 住立空中尊 一八○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華座觀 除苦惱法 一七九
觀經四帖疏 定善義 華座觀 除苦惱法 一七九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華座觀 立撮即行 一八一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華座觀 韋提是凡 一八二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華座觀 一九○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華座觀 一八九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像觀 一九二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華座觀 願力成華 一九一
觀經四帖疏 定善義 像觀 一九二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像觀 法界身三義 一九三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像觀 一九四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像觀 心作心是 一九五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像觀 一九三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像觀 指方立相 一九六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像觀 一九七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像觀 一九八
觀經四帖疏 定善義 像觀 一九七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像觀 二○○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像觀 一九九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像觀 真身觀 二○一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像觀 二○一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真身觀 二○二
觀經四帖疏 定善義 真身觀 二○三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真身觀 二○三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真身觀 佛光普照 唯攝念佛 二○四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真身觀 二○三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真身觀 唯標專念 二○六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真身觀 三緣釋 二○五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真身觀 二○八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真身觀 佛心慈悲之文 二○七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觀音觀 二一○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真身觀 觀音觀 二○九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真身觀 二○九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觀音觀 二一二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觀音觀 二一三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觀音觀 二一一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觀音觀 手接有緣 二一四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觀音觀 二一五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觀音觀 二一六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觀音觀 二一五
觀經四帖疏 定善義 勢至觀 二一六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勢至觀 二一七
觀經四帖疏 定善義 觀音觀 勢至觀 二一七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勢至觀 二一八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勢至觀光照有關 以光立名 二一七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勢至觀 依德立名 二二○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勢至觀 光益有緣 依光立名 二一九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勢至觀 二二一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勢至觀 二二二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勢至觀 二二五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勢至觀 無漏體 大悲用 二二四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勢至觀 二種苦樂 二二三
觀經四帖疏 定善義 普觀 二二二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普觀 二二七
觀經四帖疏 定善義 勢至觀 普觀 二二五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普觀 作自生想 二二六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普觀 二二五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普觀 二二八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普觀 二二九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雜想觀 佛力得成 二三○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雜想觀 二三一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雜想觀 二三二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普觀 二種如意 二三一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十三觀總讚 二三四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二三五
觀經四帖疏 三、定善義 十三觀總讚 二三三
二三六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三福正因 九品正行 三福料簡 二三七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上輩觀 十一門料簡 二三八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上輩觀 十一門料簡 二三九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上品上生釋 大乘上凡 即便往生 二四○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三心 二四一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至誠心釋 二四二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至誠心釋 二四三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深心釋 二種深信 二四四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深心釋 就人立信 二四五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深心釋 四重破人 第一破 二四六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深心釋 第二破 二四七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深心釋 第三破 第四破 二四八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深心釋 第二破 二四七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深心釋 二四九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深心釋 就人立信 就行立信 二五○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正雜二行 正助二業 正定業 二五一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迴向發願心釋 金剛信心 二五二
觀經四帖疏 散善義 深心釋 正助二業 正定業 迴向發願心釋 二五一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深心釋 正雜二行 正助二業 正定業 二五六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迴向發願心釋 二河白道喻 二五四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迴向發願心釋 二五三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迴向發願心釋 二河白道喻 聞佛喚聲 二五六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迴向發願心釋 二河白道喻 二五五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迴向發願心釋 二河白道喻 二尊遣喚 二五八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上品上生釋 當得往生 二五九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上品上生釋 二六二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上品上生釋 二六一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上品上生釋 當得往生 二六八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上品上生釋 報佛兼化 二六三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上品上生釋 二六四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上品上生釋 二六五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上品中生釋 二六六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上品上生釋 無華合障 二六五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上品中生釋 二六八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上品中生釋 大乘次凡 二六七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上品中生釋 二七○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上品中生釋 報佛兼化 二六九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上品中生釋 二七一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上品中生釋 二七二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上品中生釋 此間七日 彼處一念 二七一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上品下生釋 淨土菩提心 二七四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上品下生釋 大乘下凡 二七三
觀經四帖疏 散善義 上品下生釋 二七三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上品下生釋 報佛兼化 二七五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上品下生釋 二七六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上品下生釋 上輩讚 二七七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中輩觀 十一門料簡 二七八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中品上生釋 小乘上凡 二七九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中品上生釋 二八○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中品上生釋 二八三
觀經四帖疏 散善義 中品上生釋 中品中生釋 二七七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中品中生釋 二八四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中品中生釋 小乘下凡 二八四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中品中生釋 我來迎汝 二八五
觀經四帖疏 散善義 中品下生釋 二九○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中品中生釋 二八六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中品中生釋 我來迎汝 二八五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中品中生釋 二八七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中品下生釋 世善上凡 二八八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中品下生釋 二八九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中品下生釋 二九○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中品下生釋 中輩讚 二九一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下輩觀 十一門料簡 二九二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下品上生釋 十惡罪人 二九三
觀經四帖疏 散善義 結讚 下輩觀 二八四
觀經四帖疏 散善義 下品上生釋 二九二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下品上生釋 十惡輕罪 二九三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下品上生釋 二九四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下品上生釋 一稱往生 二九五
觀經四帖疏 散善義 下品上生釋 二八六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下品上生釋 二九六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下品上生釋 選擇化讚 二九七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下品上生釋 到彼發心 二九八
觀經四帖疏 散善義 下品上生釋 二九六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下品中生釋 三○○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下品中生釋 聞名往生 三○一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下品中生釋 破戒次罪 二九九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下品中生釋 三○二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下品中生釋 到彼發心 三○三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下品下生釋 三○一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下品下生釋 五逆重罪 三○四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下品下生釋 三○五
觀經四帖疏 散善義 下品下生釋 逆謗除取 三○六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下品下生釋 逆謗除取問答 三○五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下品下生釋 三○六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下品下生釋 轉教口稱 十聲往生 三○七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下品下生釋 三○八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下品下生釋 到彼發心 三○九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下品下生釋 三○八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下輩讚 得益分 三一○
觀經四帖疏 散善義 結讚 得益分 三一一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結讚 三一○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得益分 三一二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得益分 韋提得忍 三一一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結讚 得益分 三一四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流通分 三一三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流通分 三一四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流通分 三一五
觀經四帖疏 散善義 流通分 芬陀利華 三一四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流通分 芬陀利華釋 三一六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流通分 芬陀利華釋 三一五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流通分 三一五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流通分 五種嘉譽 要弘廢立 三一四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耆闍分 總結 一經五分 三一八
觀經四帖疏 四、散善義 流通分 要弘廢立 三一七
觀經四帖疏 後跋 請證靈驗 楷定古今 三二○
觀經四帖疏 後跋 請證靈驗 三一九
觀經四帖疏 後跋 請證靈驗 三二一
觀經四帖疏 後跋 請證靈驗 證定如經 三二二
三二五
觀經四帖疏 後跋 請證靈驗 三二一
三二四
三二三
觀念法門 一、三昧行相分 觀佛三昧法 三二八
觀念法門 一、三昧行相分 觀佛三昧法 三二七
觀念法門 一、三昧行相分 觀佛三昧法 結勸念佛 三三○
觀念法門 一、三昧行相分 觀佛三昧法 三二九
觀念法門 一、三昧行相分 念佛三昧法 三三二
觀念法門 一、三昧行相分 念佛三昧法 三三三
觀念法門 一、三昧行相分 道場念佛法 定中咨決 三三六
觀念法門 一、三昧行相分 念佛三昧法 三三五
觀念法門 一、三昧行相分 臨終行法 三三八
觀念法門 一、三昧行相分 懺悔發願法 三三七
觀念法門 二、五緣功德分 六部往生經 延年轉壽 不遭九橫 三四○
觀念法門 二、五緣功德分 五種增上緣義 三三九
觀念法門 二、五緣功德分 護念緣 三四二
觀念法門 二、五緣功德分 滅罪緣 三四一
觀念法門 二、五緣功德分 護念緣 一切災障 自然消散 三四四
觀念法門 二、五緣功德分 護念緣 唯攝念佛 不攝雜業 三四三
觀念法門 二、五緣功德分 見佛緣 三四六
觀念法門 二、五緣功德分 護念緣 三四五
觀念法門 二、五緣功德分 見佛緣 三四八
觀念法門 二、五緣功德分 見佛緣 三力加念 三四七
觀念法門 二、五緣功德分 見佛緣 傾心定見 三四九
觀念法門 二、五緣功德分 見佛緣 三五○
觀念法門 五緣功德分 見佛緣 三五一
觀念法門 二、五緣功德分 見佛緣 內因外緣故見佛 三五二
觀念法門 二、五緣功德分 見佛緣 臨終見佛 三五一
觀念法門 二、五緣功德分 見佛緣 三五三
觀念法門 二、五緣功德分 攝生緣 十八願取意文 三五四
觀念法門 五緣功德分 攝生緣 三五五
觀念法門 二、五緣功德分 證生緣 女人往生 三五六
觀念法門 二、五緣功德分 攝生緣 三五五
觀念法門 五緣功德分 證生緣 女人往生 三五八
觀念法門 二、五緣功德分 證生緣 正攝凡夫 三五七
觀念法門 五緣功德分 證生緣 明正為凡夫 三五九
觀念法門 二、五緣功德分 證生緣 三五八
觀念法門 二、五緣功德分 證生緣 三五九
觀念法門 二、五緣功德分 證生緣 諸佛作證 凡聖通入 三六○
觀念法門 結勸修行分 三六一
觀念法門 三、結勸修行分 不信罪報問答 三六二
觀念法門 三、結勸修行分 不信罪報問答 三六一
觀念法門 三、結勸修行分 信行功德問答 三六三
觀念法門 三、結勸修行分 信行功德問答 三六四
觀念法門 結勸修行分 明念佛功能超絕 三六五
觀念法門 三、結勸修行分 滅罪方法問答 三六六
觀念法門 三、結勸修行分 滅罪方法問答 三六五
觀念法門 三、結勸修行分 滅罪方法問答 三六八
觀念法門 三、結勸修行分 滅罪方法問答 三六七
觀念法門 三、結勸修行分 滅罪方法問答 結勸念佛 三七○
觀念法門 三、結勸修行分 滅罪方法問答 三七一
三七二
觀念法門 結勸修行分 三七六
觀念法門 結勸修行分 三九一
法 事 讚 三七三
法 事 讚 三七四
法事讚 卷上 一、前行分 序明大綱 三七六
法事讚 卷上 一、前行分 請護法眾 序明大綱 三七五
法事讚 卷上 一、前行分 略請三寶 三七八
法事讚 卷上 一、前行分 略請三寶 三七九
法事讚 卷上 一、前行分 略請三寶 三七七
法事讚 卷上 一、前行分 廣請三寶 三八一
法事讚 卷上 一、前行分 廣請三寶 三八四
法事讚 卷上 一、前行分 廣請三寶 逆謗得生 三八三
法事讚 卷上 一、前行分 廣請三寶 三八二
法事讚 卷上 一、前行分 廣請三寶 三九二
法事讚 卷上 一、前行分 廣請三寶 三九三
法事讚 卷上 一、前行分 廣請三寶 三八五
法事讚 卷上 一、前行分 前行道 三九六
法事讚 卷上 一、前行分 廣請三寶 三九五
法事讚 卷上 前行分 前行道 三九一
法事讚 卷上 一、前行分 前行道 念佛最親 三九八
法事讚 卷上 一、前行分 前行道 三九七
法事讚 卷上 一、前行分 前行道 四○○
法事讚 卷上 一、前行分 前行道 三九九
法事讚 卷上 一、前行分 前懺悔 四一○
法事讚 卷上 一、前行分 前懺悔 四○九
法事讚 卷上 一、前行分 前行道 四○一
法事讚 卷下 二、轉經分 第序分段 四一八
法事讚 卷下 二、轉經分 第序分段 四一七
往生禮讚 前序 四六五
法事讚 卷下 二、轉經分 第略讚依正段 四二○
法事讚 卷下 二、轉經分 第序分段 四一九
法事讚 卷下 二、轉經分 第七重行樹段 四二二
法事讚 卷下 二、轉經分 第七重行樹段 四二一
法事讚 卷下 二、轉經分 第天樂雨花段 四二四
法事讚 卷下 二、轉經分 第寶池蓮花段 四二三
法事讚 卷下 二、轉經分 第鳥樹說法段 四三○
法事讚 卷下 二、轉經分 第鳥樹說法段 四二五
法事讚 卷下 二、轉經分 第彌陀得名段 四三二
法事讚 卷下 二、轉經分 第彌陀得名段 四三一
法事讚 卷下 二、轉經分 第生皆不退段 四三四
法事讚 卷下 二、轉經分 第彌陀得名段 四三三
法事讚 卷下 二、轉經分 第往生正因段 四三六
法事讚 卷下 二、轉經分 第生皆不退段 四三五
法事讚 卷下 二、轉經分 第往生正因段 四三八
法事讚 卷下 二、轉經分 第往生正因段 四三七
法事讚 卷下 二、轉經分 第南方證誠段 四四○
法事讚 卷下 二、轉經分 第東方證誠段 四三九
法事讚 卷下 二、轉經分 第西方證誠段 四四二
法事讚 卷下 二、轉經分 第西方證誠段 四四一
法事讚 卷下 二、轉經分 第下方證誠段 四四四
法事讚 卷下 二、轉經分 第北方證誠段 四四三
法事讚 卷下 二、轉經分 第護念經名段 四四六
法事讚 卷下 二、轉經分 第上方證誠段 四四五
法事讚 卷下 二、轉經分 第互讚流通段 四四八
法事讚 卷下 二、轉經分 第護念經名段 四四七
法事讚 卷下 二、轉經分 第互讚流通段 四五○
法事讚 卷下 二、轉經分 第互讚流通段 四四九
法事讚 卷下 三、後行分 懺悔 殺生罪 四五二
法事讚 卷下 二、轉經分 第互讚流通段 凡夫念即生 四五一
法事讚 卷下 三、後行分 懺悔 邪淫罪 四五四
法事讚 卷下 三、後行分 懺悔 偷盜罪 四五三
法事讚 卷下 三、後行分 懺悔 妄語罪 四五五
法事讚 卷下 三、後行分 懺悔 綺語罪 四五六
法事讚 卷下 後行分 懺悔 妄語罪 四五七
法事讚 卷下 三、後行分 懺悔 意業罪 四五八
法事讚 卷下 三、後行分 懺悔 惡口罪 兩舌罪 四五七
法事讚 卷下 三、後行分 懺悔 四五九
法事讚 卷下 三、後行分 懺悔 四六○
法事讚 卷下 三、後行分 懺悔 四六一
法事讚 卷下 三、後行分 行道 四六二
法事讚 卷下 三、後行分 行道 四六三
法事讚 卷下 三、後行分 行道 四六四
法事讚 卷下 三、後行分 結願 歎佛咒願 四六五
法事讚 卷下 三、後行分 結願 歎佛咒願 四六六
法事讚 卷下 三、後行分 結願 歎佛咒願 四六七
法事讚 卷下 三、後行分 結願 七敬禮 四六八
法事讚 卷下 三、後行分 結願 隨意 四六九
四七○
法事讚 卷下 後行分 隨意 四七一
往生禮讚 四七一
往生禮讚 四七二
往生禮讚 一、前序 釋顯要義 心行業 安心 三心 四七四
往生禮讚 一、前序 釋顯要義 起行 五念門 四七五
往生禮讚 一、前序 略述造意 六時禮讚偈 四七三
往生禮讚 一、前序 釋顯要義 起行 五念門 四七六
往生禮讚 一、前序 釋顯要義 作業 四修 四七七
往生禮讚 一、前序 釋顯要義 觀稱難易問答 境現一多問答 四七八
往生禮讚 一、前序 釋顯要義 勸專一佛問答 專雜得失 四七九
往生禮讚 一、前序 釋顯要義 專雜得失 舉自見聞 四八○
往生禮讚 二、正讚 日沒禮讚 十二光名 報恩故禮 四八一
往生禮讚 二、正讚 日沒禮讚 唯攝念佛 彌陀名號問答 四八二
往生禮讚 二、正讚 日沒禮讚 唯攝念佛 相續稱禮 十二光名 四八三
往生禮讚 二、正讚 日沒禮讚 十二光名 四八四
往生禮讚 二、正讚 日沒禮讚 報恩故禮 四八六
往生禮讚 二、正讚 日沒禮讚 四八七
往生禮讚 二、正讚 日沒禮讚 十二光名 四八五
往生禮讚 二、正讚 日沒禮讚 無常偈 四八八
往生禮讚 二、正讚 日沒禮讚 無常偈 四九○
往生禮讚 二、正讚 日沒禮讚 無常偈 四八九
往生禮讚 二、正讚 初夜禮讚 大經要文 四九二
往生禮讚 二、正讚 初夜禮讚 大經要文 四九五
往生禮讚 二、正讚 初夜禮讚 大經要文 四九一
往生禮讚 二、正讚 初夜禮讚 四九八
往生禮讚 二、正讚 中夜禮讚 龍樹十二禮 五○三
往生禮讚 二、正讚 中夜禮讚 龍樹十二禮 五○二
往生禮讚 二、正讚 中夜禮讚 五○四
往生禮讚 二、正讚 後夜禮讚 天親往生偈 五一○
往生禮讚 二、正讚 後夜禮讚 天親往生偈 五○九
往生禮讚 二、正讚 中夜禮讚 五○五
往生禮讚 二、正讚 後夜禮讚 天親往生偈 五一二
往生禮讚 二、正讚 晨朝禮讚 彥琮禮讚偈 五一七
往生禮讚 二、正讚 後夜禮讚 天親往生偈 五一一
往生禮讚 二、正讚 晨朝禮讚 彥琮禮讚偈 五二二
往生禮讚 二、正讚 日中禮讚 善導禮讚偈 五二四
往生禮讚 二、正讚 日中禮讚 善導禮讚偈 五二七
往生禮讚 二、正讚 日中禮讚 善導禮讚偈 五二三
往生禮讚 二、正讚 日中禮讚 善導禮讚偈 五三○
往生禮讚 二、正讚 日中禮讚 善導禮讚偈 念佛光攝 本願最強 五二九
往生禮讚 二、正讚 日中禮讚 善導禮讚偈 五三二
往生禮讚 二、正讚 日中禮讚 善導禮讚偈 五三一
往生禮讚 二、正讚 日中禮讚 懺悔方軌 五三四
往生禮讚 二、正讚 日中禮讚 善導禮讚偈 五三三
往生禮讚 二、正讚 日中禮讚 廣懺悔 五三六
往生禮讚 二、正讚 日中禮讚 廣懺悔 五三五
往生禮讚 後序 五三二
往生禮讚 二、正讚 日中禮讚 廣懺悔 臨睡入觀法 五三七
往生禮讚 三、後序 結歸本願念佛 五三八
往生禮讚 三、後序 四十八字本願成就釋 稱念必生 五三九
往生禮讚 三、後序 攝生益 證生益 五四○
般 舟 讚 二、正讚 讚得益分 五九一
般舟讚 序說 五四二
般 舟 讚 五四一
五四二
般 舟 讚 一、前序 五四四
般 舟 讚 一、前序 五四三
般 舟 讚 二、正讚 總讚緣起 淨土頓教 彌陀願益 五四六
般 舟 讚 二、正讚 總讚緣起 釋迦教興 諸經漸教 五四五
般 舟 讚 二、正讚 總讚緣起 畢命為期 五四八
般 舟 讚 二、正讚 總讚緣起 諸佛勸化 念佛滅罪 五四七
般 舟 讚 正讚 依報讚 五四四
般 舟 讚 二、正讚 總讚緣起 五四九
般 舟 讚 二、正讚 讚正宗分 依報讚 五五六
般 舟 讚 二、正讚 讚正宗分 依報讚 五五五
般 舟 讚 二、正讚 讚正宗分 依報讚 五六八
般 舟 讚 二、正讚 讚正宗分 依報讚 五六九
般 舟 讚 二、正讚 讚正宗分 依報讚 彌陀弘誓門 五七○
般 舟 讚 二、正讚 讚正宗分 依報讚 五七二
般 舟 讚 二、正讚 讚正宗分 依報讚 五七一
般 舟 讚 二、正讚 讚正宗分 正報讚 唯覓念佛 五七六
般 舟 讚 二、正讚 讚正宗分 正報讚 五七五
般 舟 讚 二、正讚 讚正宗分 正報讚 五七八
般 舟 讚 二、正讚 讚正宗分 正報讚 五七七
般 舟 讚 二、正讚 讚正宗分 九品往生讚 五八六
般 舟 讚 二、正讚 讚正宗分 九品往生讚 五八五
般 舟 讚 二、正讚 讚正宗分 九品往生讚 五九○
般 舟 讚 二、正讚 讚正宗分 九品往生讚 念佛罪皆除 五八九
般 舟 讚 二、正讚 讚流通分 唯囑念佛 三、後序 五九二
般 舟 讚 三、後序 結勸 五九三
五九六
五部九卷摘要 五九五
五九四
五部九卷摘要 一、︽觀經四帖疏︾摘要 五九六
五部九卷摘要 一、︽觀經四帖疏︾摘要 六一一
五部九卷摘要 二、︽觀念法門︾摘要 六○二
五部九卷摘要 一、︽觀經四帖疏︾摘要 六○一
五部九卷摘要 一、︽觀經四帖疏︾摘要 五九七
善導大師法語 三、稱彌陀名號 ︵稱名︶ 六二四
善導大師法語 三、稱彌陀名號 ︵稱名︶ 六二三
善導大師法語 一、彌陀本願力 ︵本願︶ 六一五
六六○
附 錄 六五九
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 六六二
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 六六九
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 六六一
︽觀經四帖疏︾綱要 十三、五部九卷 一貫宗旨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七五二
︽觀經四帖疏︾綱要 十三、五部九卷 一貫宗旨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七五一
︽觀經四帖疏︾綱要 一、五部九卷 本疏具疏 教門行門 安心起行 六七○
四部五卷概說 五、具疏之要點 八○四
四部五卷概說 五、具疏之要點 八○五
四部五卷概說 十三、五部九卷 一貫宗旨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八○六
善導大師略傳 三五、集古賢文 讚十二德 八四六
善導大師略傳 三六、五部九卷 本疏具疏 八四七
善導大師略傳 一、隋唐盛世 善導示現 八○六
善導大師略傳 三七、當時教界 高僧年表 八四八
善導大師略傳 三七、當時教界 高僧年表 八四九
︽續高僧傳︾之善導大師傳 八五○
︽瑞應刪傳︾之善導大師傳 八五一
善導大師歷代傳記 八五二
善導大師略傳 三七、當時教界 高僧年表 八五三
善導大師歷代傳記 八五四
善導大師歷代傳記 八五三
善導大師年表 八六八
善導大師年表 八六七
八七○
八六九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