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詩精選四十則淺釋
禪詩精選四十則淺釋 (1-20)
1.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無門慧開
這一首詩偈,是無門慧開禪師寫的,如何做人處世、安身立命。春夏秋冬,是大自然的季節。繽紛百花、皎潔明月、舒暢涼風、皚皚白雪,是大自然的景致。牽掛人們心頭的「閒事」,則無非是「庸人自擾」的無明煩惱,擾亂清明自性的世俗瑣事。如果心中去除了執著煩惱與掛礙,恢復了自我本心的清明,悠然閒適,便能與大自然相契,自然而然能領受「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的純淨澄明,契入於「鬱鬱黃花無非般若,蒼蒼翠竹即是法身」的淨妙禪喜中。北宋理學大師程顥先生的詩句:「萬物靜觀皆自得」,也就是這樣的一種禪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春天的百花開了,秋天的月亮特別皎潔,夏天吹拂著徐徐涼風,冬天飄著皚皚白雪,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更替,就像我們生老病死的過程。在現實生活裡,經年累月酸甜苦辣的日子,假如我們能將生老 病死的無常、榮辱得失的好壞,都不掛在心上,那就是人間最好的時節了。
人並不是擁有良田千頃、廣廈萬間就能快樂滿足的,真正的快樂是:心裡有智慧,沒有掛礙!一個人即使錢財再多,名位再高,若有人我的掛礙,有人我的是非,有名聞利養的百般計較,家事、國事、心事太多,心理壓力就太重。錢財越多,名位越高,越放不下,又有什麼意義?一個學生功課壓力太大,他會受不了;一個公務員的事務太忙,也會壓得喘不過氣來。我們要學習舉重若輕的心胸,減少心上的壓力,才能輕鬆自在,真實體會到人生的意義!
所以「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只要我們心境好,看人一切都好,不但父母愛我,子女孝順我,朋友對我好。你感到人好,你自然就會待人好;你感到事好,做起事來就會得心應手;你感到境好,走在路上,躺在椅上,一切都是那麼美好!真是「心中無事一床寬,眼內有沙三界窄」。一個人光是要求世間好、環境好、朋友好,是沒有用的,要先求自己好。要能從心態好起,才能感受到世界一切都美好。事好、人好、話好,無一不好,那便是人間好時節了!
無門慧開禪師:杭州錢塘人,俗姓梁,西元1183~1260年,世壽七十八歲。慧開禪師因為苦參「無」字話頭而開悟,因此特別著重「無」字法門,他將歷代禪宗重要的公案斟選彙編,選擇其中的四十八則,纂集成為「無門關」一書,並自作序文道:「大道無門,千差有路;透得此關,乾坤獨步。」深得六祖慧能大師「無念、無相、無性」的思想要旨。在四十八則膾炙人口的有名公案之中,第十九則便是這首詩偈。
2. 隨其流而揚其波《史記.卷八四.屈原列傳》
屈原至於江濱,被髮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夫聖人者,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 (不拘泥於客觀事物,而能順隨世俗而轉變自己)。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 (你何不跟著吃酒糟喝薄酒)」?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為何要執著地揣握著美玉而招致流放)?」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讓潔淨的身體,去蒙受污穢的東西﹗)!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蠖乎(讓自己皓如日月的高潔,被世俗的塵垢污染)!」乃作《懷沙》之賦。於是懷石,遂自投汨羅以死。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與言。[滄浪:漢水。]
3. 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話不可說盡,規矩不可行盡,凡事太盡,緣份勢必早盡。
宋朝的法演禪師有回說戒說:「勢不可使盡,使盡則禍必至;福不可受盡,受盡則緣必孤;話不可說盡,說盡則人必易(易,生變也);規矩不可行盡,行盡則人必繁。」這就是在警示我們,凡事皆不可太過極端、絕斷,當留點空間給自己或別人。
「勢不可使盡」:有人認為權力在握,吆三喝四,是人生最得意的事。更有些人,更是乘勢而起,爭一時的龍鳳。而不知道,勢力一用盡災禍到來時,正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後悔都來不及了。當勾踐剛剛滅吳稱霸時,其手下最大之功臣范蠡被封上將軍。然范蠡深知「大名之下難久居」,「久受尊
名不祥」,故功成時立即隱退,就和他的徒弟乘舟而去,從此就不回來了。後來改名為陶朱公,以後因經商而致富。范蠡曾派遣人寫信給文種,勸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免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啄,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文種卻不願聽從,不久果被勾踐賜劍而死。
「福不可受盡」:有的人認為擁有了錢財,人生就很幸福。但是金錢若使用不當,往往是罪惡的來源。而今日社會上更有許多不知慈悲助人,只知守住金錢,他們雖然富甲一方,但是因為不會使用金錢,「金錢」只會徒然增加他們的煩惱與業障而已!更有人行樂及時,「有福不享人笑痴」。但是他們不知道,福如果享盡,就算是天人,也會有「五衰相」的現象;更何況我們這些博地凡夫,業深福薄,失人身易,得人身難。縱情財色名食睡,恐怕要墮入地獄,變成閻羅王的點心了。
「話不可說盡」:凡事要留個餘地,愈是憤怒的時候,愈是要克制自己,不輕易口出惡言,傷人傷己。佛經上說:「瞋火能燒功德林」,一時的怒氣,無心的言語,往往會毀掉多年辛苦培養的友誼與功德。待人謙遜包容,不驕矜,不恃寵,靜坐常常思維自己的過錯,閒談時不要去談論別人的是非,要常常反省檢討自己的缺失,而不斤斤計較別人的過錯。寧可他人負我,我決不負他人,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能夠以如此寬容,體諒的心來對待社會生活的一切,擺在眼前的必定是一條坦蕩的大道。
「規矩不可行盡」:但是有的人,發號施令,自以為威儀具足,唯我獨尊。卻不知道,好的翁姑,必須「不痴不聾」;調和君臣的宰相,更須「肚大撐船」。明察秋毫,戒律森嚴,往往刻薄寡恩,要明
白,就算是佛戒也有開解。商鞅協助秦孝公變法,在極短的時間內,使質樸落後的秦國,變成威震天下的強權,這是中國歷史上極少見的異數;但是,商鞅本人也為這個成功付出慘重的代價。商鞅突破傳統,推行新政,卻遭到極大的阻力。原來秦國政府一向是雷聲大雨點小,凡事因循苟且,未能得到人民的信任。
為了改變人民的觀念,樹立政府的威信,商鞅派人在都城的南門,豎立一根三丈高的木柱,並貼出布告說明:「搬木柱到北門的人,賞黃金十斤。」誰也不敢相信天下會有這麼好的差事,沒有人肯去試。商鞅把獎金提高到黃金五十斤,但是人民仍然懷疑,不敢去搬。過了幾天,才有一個人半信半疑地來試,當他把柱子搬到北門時,立刻得到五十斤黃金。這個消息立刻傳遍全國,老百姓才肯相信政府是言出必行的。以後商鞅所頒佈的法令,人民都不敢怠慢,新法也跟著順利推展開來,這就是有名的「徙木示信」的故事。
老百姓都能服從法令了,可是許多權貴依然我行我素。有一回太子犯了法,太子自以為王位繼承人,沒有什麼關係,但是商鞅卻主張「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如今太子犯了過錯,是他的老師管教不嚴, 應該由 老師負責。於是太傅公子虔,太師公孫賈都遭到處罰,從此以後,就連貴族也不敢隨便犯法了。此時的商鞅權傾朝野,功高望重,但是在志得意滿的時候,暗中忌恨他的人也愈來愈多了。秦孝公去世,曾經遭商鞅懲罰的太子即位,就是秦惠文王。太傅公子虔大權在握,為了報復當年受刑的恥辱,於是聯合其他怨恨商鞅的貴族,共同控告他謀反,並下令緝捕。商鞅一聽到這個消息,立刻打扮成小兵模樣逃亡。到了下關想要投宿旅館,但沒有帶身份證明,旅館老板告訴他:「商君公佈的法令,不收來歷不明的人,違反規定會被殺頭示眾。」到了這時候,商鞅不禁嘆息的說:「我真是作法自斃呀!」秦國的追兵迅速緝捕到商鞅,惠文王下令將他五馬分屍,而他的族人也受到牽連,被殺得一個也不剩。故「勢不可使盡,話不可說盡,福不可享盡,規矩不可行盡,凡事太盡,緣份勢必早盡。」
4. 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地用工夫;若要紙上談人我,筆影蘸乾洞庭湖。
佛法深奧之處,就是用洞庭湖的水為墨汁,寫到湖水乾竭也無法寫盡。所以在紙上是找不到真正的佛法,因為大多數的人都執著『紙上佛法』,喜好在文字上說文解意,在談經論法中爭論不休,我是你非各法各派各立山頭,爭強逞能,互別苗頭,而不知佛法其實是一種心法,須向靈山塔下修,才能解如來真實義。
達摩祖師當初從西天印度到中國來,是帶著心靈的禪道來的,沒有語言文字,所以說「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地用功夫」,達摩傳禪,不在文字語言上賣弄,全憑內心深思體會。我們要能在心地上收穫佛法,不是口說指畫就可以的,也不是禮佛合十做樣子就行了, 要時常在內心觀照自己是否有慈悲?有忍耐?有智慧?有佛法?你「若要紙上談人我」,拘泥於文字語言上的辯解,就走入歧途了。語言文字只是一種表達的工具,只是一道橋梁,而不是真理,不是法。如同畫餅不能充饑,盡得文字語言義諦而不能在心理行為上印證的人,不是真正的禪者。『達摩西來一字無』是要表達出達摩祖師的傳「心」法要,修行重點在一個「無」字,而非「一字無」。「無」是無心、無相、無住、無私、無欲、無求、無人、無我。「無」是清淨本心、真如佛心、菩提心、道心。「無」是布施,不是覬求。
5.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雲歸洞本無心;人生若得如雲水,鐵樹開花遍界春。
日出日落本乎自然,花開花謝本是常理。陰陽消長,成住壞空,是天道之循環,自然之法則,不是你我可以改變矣!正如流水無意往何方,只隨因緣任漂流;浮雲無心飛何處,只順因緣去飄蕩。無情如此,有情亦是,萬物如此,人事亦同。故云:「流水下山非有意,片雲歸洞本無心。」人過著灑脫的自然生活,就是禪者的生活,就有「遍界春」的風光。「流水下山非有意」,山峰上,潺潺有聲的流水往山下流著,並非特意安排,只是自然流布,一如雲無心以出岫。「片雲歸洞本無心」,山頂上片片白雲飄浮,並非有心來去,實是不假分別。「人生若得如雲水」,人生在世,如果像雲朵自由自在飄浮,像流水隨來隨去流動,是多麼地灑脫自然!如果我們的生活也能像雲水一樣逍遙自在,沒有名枷利鎖的束縛,不自我設限封閉,能隨遇而安,隨緣生活,隨心自在,隨喜而作,該多美、多灑脫。所以熱愛人生的人,要找尋快樂的人生,自在的人生,自性的人生,包容的人生,把自己放大包容、慈悲待人,心中就富有了。那時候「鐵樹開花遍界春」,自有非凡氣象,真個是大地回春,既稀有又難能可貴了![鐵樹開花: 比喻事物罕見或極難實現。作事難成,及事難須待曰鐵樹開花。] 若能觀雲水之道,悟緣起之理,則有意歸於無意,有心契入無心,就可隨緣而過,處處自在,故言:「人生若得如雲水,鐵樹開花遍界春。」
6.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雲任卷舒。
這一首醒世詩偈。有的人總覺得在世間上受盡委屈,懷才不遇啦,給人誤解啦,不受重用啦,就慨嘆「龍游淺水遭蝦戲」,好像自己是條蛟龍,沒有足夠的水,也就是說沒有良好環境讓自己活動發展,一展抱負,如同在淺水裡遭蝦戲弄,受到小魚小蝦干擾欺負,因此憤世嫉俗,認為人人都對不起他,不免怨天尤人。「虎落平陽被犬欺」,他覺得自己本來很有辦法,像老虎、獅子般威風,卻沒有山林讓他一展身手,落到平地上連狗都欺侮他,既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自是恨天恨地,怨恨國家對不起他,社會對他不好。他不會反省自己不是一條龍,不是一隻虎,只是一個普通人,只要改掉一些惡習,只要一轉念,和氣慈悲待人,就能旋乾轉 坤,人人都會樂意與你相處。
「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雲任卷舒」,人情如水,有高有低。俗語說「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你貧窮,在鬧市有親友也不聞不問;你富貴了,即使住在深山也有絡繹不絕的親戚去拜訪你。其實這是世間實相,常情本如此。所以最好看淡世情,勘破世事,讓世事如雲任卷舒,不比較,不計較,才是最幸福的!
7.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靜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布袋和尚
這首偈語,是布袋和尚在耕種時見道所作,道本自然,道在一切生活之中,農夫的生活最近道。他們識天時,敬天、畏天,春耕、夏作、秋收、冬藏,生活素樸,知福、惜福。在這首偈語中,暗含著無上天機。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是形容一個農夫插秧時,一把把青秧插滿田,低頭看到水面漂漾的藍天,也看到自己!一般人的通病是:只看到別人的短處,看不到自己的過失。水中天如鏡,人要自覺自悟,使本性清澈顯見,才能夠「六根清淨方為道」,使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被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污染,時時保持自性的清淨,就是道,就是修行了。「退步原來是向前」,頗有哲理意味。試想,農夫插秧,一面插青秧,一面往後步步退,返到田邊,一畦田的秧苗才插好,其是似退而實進。有時候,退讓不是完全的消極,反而是積極的轉進。與人相處,斤斤計較爭執,互相排擠詆毀,又能成就什麼?倒不如退一步,尋求更大的成功。
手把青秧插滿田:「手」 乃是下手、入手、首要。「田」是我們心田,性地。我們人有八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及阿賴耶識。佛家又將這八識比做田地,人心稱為七識田,就如同種田。人生在世,所種的善惡,就是來世的富貴、貧賤,二十八宿為人的藏田,稱為八識田,是善惡的倉庫,古語說:耕田不下種,枉費耕田力。但是第八識田所種的善惡,即成為輪迴的種子。「青秧」:青(清)也是一種顏色。看到青色,就感清涼、舒暢、無憂無慮。青秧,即青苗、幼苗,乃赤子之心,懷赤子之心,離道不遠,赤子之心,貴在天真未鑿,一片圓明,後有善惡。人身中也有一個樸,就是上天所賦予我們的本性,它的本體也是清靜無為,光明如日月,是靜定之心,未動心以前的心。簡單的說,即是「道心」。天下蒼生,生性都是極其良善,就是原來的善,原來的初,也就是完完全全純潔不染的 赤子之心。但人因落了凡身,物欲蒙蔽太深,氣稟薰染太重,自性迷昧,有而不知有。同時受累世因果業力的影響,七情六慾攻其中,十色五光擾其外,靈性日喪, 心中無主。永遠也不能超脫七情六慾的束縛了。
低頭便見水中天:水中天,便是性天,莊嚴之天。反過來說,明心見性,須低頭。人最不容易做到的,就是低心下氣,把一切心放低下來,把一切火氣意識、念頭放下。我們平常不願低頭,乃是我執、我見、我慢的障礙。
六根清靜方為道:人剛生時,一塵不染,天性喜愛清靜。長大後,涉世一深,接觸一廣,慾望也就跟著多了。長春子曰:人生本靜是其性也,感物而動是其欲也。人為什麼有「慾」呢?那是因為生而有六門,由六門生六塵,再生六欲之故。六門:眼、耳、鼻、舌、身、意的作用,都是向外發展,所以具有六塵。六塵:視、聽、嗅、嚐、覺、知的功能。六門配合六塵就有六慾:色、聲、香、味、觸、法的需求。三者聯合作業,便有眼喜視色、耳喜聽聲、鼻喜嗅香、舌喜嚐味、身喜接觸、意喜知情,人心也就被慾牽著走。
退步原來是向前:
退步即是不爭,道家一味守柔,居後不居先,謙退而不爭,道德經上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聖人之道,為而不有,有而不爭,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 爭。又說不爭之德可以配天。因為二人爭,一勝一敗,三人爭一勝二敗,十人爭一勝九敗,損九敗而益一勝,豈是天地之初心。天道成人之善,不成人之惡。退步乃是知止。知止、知足才能不危、不辱。退步並不是放棄、消極,而是要效法彌勒祖師的大肚能容,慈心佈滿,善利萬物而無形,人己兩忘,無以為爭,所謂滿招損,謙受益,不爭才是道用之無窮。
8. 手攜刀尺走諸方,線去鍼來日日忙;量盡別人長與短,自家長短幾時量? 石屋清珙
「手攜刀尺走諸方」本意是指裁縫師手裡拿著刀尺,各地奔波丈量,替人穿針引線縫衣裳,整日「線去針來日日忙」。我們雖不是裁縫師,卻也每天忙碌奔波,此種忙如能不分別、不計較、不存私 人愛憎,即較容易看清自己面目。反之,一有愛憎之心,往往產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的心態,偏見、我執,油然而生,這是很可怕的。「量盡別人長與 短,自家長短幾時量」,人皆喜歡量別人之長短,量別人之貧富,量別人之貴賤,量別人之美醜,量別人之好壞,量別人之是非,卻不知道自我檢討,唯有以責人之 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反省自己言行舉止,拓寬心量包容別人,方為胸襟開闊之人!
9.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能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
半畝方塘: 比喻人的心 。鑑: 鏡子。 開: 比喻對疑難問題豁然開通。源頭活水: 指多讀好書。語出朱熹 <觀書有感>。朱熹主張格物致知,也就是強調讀書的重要。和另外一派由陸九淵主導的”遵德性”相對 (讀書反而會阻礙人們的心性) 。雖然字面上是寫景的作品,然而作者其實是藉著自然景物的描寫,來闡發讀書的重要性,藉著寫池塘的清澈,並分析清澈的原因是要源頭活水的注入,但實際上是詩人讀書窮理的心境,體會半畝方塘(像)一鑑開 :人的寸心,就像一面鏡子般,明亮澄淨。第二句是說 因為方塘非常清澈,得以倒映天上的光和雲彩,正如人的寸心可以透澈領悟淵博的書理而思路通達。第三句以設問的方式 詢問塘水為何可以如此清澈明淨? 比喻人心在讀書領悟後,何以如此明潔無瑕? 第四句則是以有”源頭活水”回答問題。 也就是說,人心因為多讀書,了解聖賢之意,借這股源頭活水,了解萬物之理,並且為學需要持之以恆,不斷地進取,才能清除雜念,使寸心澄明。
10.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無盡藏
雙腳踏破了芒鞋深入山嶺白雲深處,但總不見春天的蹤影。回到家後偶然聞到梅花飄來的香氣,頓覺枝頭已有十分春天的氣息,原來春天的蹤跡就在自己的身邊啊 – 孟子: 道在邇而求之遠。借尋春來比喻悟道的艱苦過程,最後終於醒悟自然妙道存在人心中,只是自己沒有察覺,卻盲目的拚命往外求。捨近求遠,捨本逐末,捨內求外,結果離道越遠,枉費一片心力 — 蹋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這首詩偈是唐朝無盡藏比丘尼的大作。主題是說:世人都在心外求法,用眼睛追求美色,耳朵喜聽各類音聲,鼻子聞香嗅辣,舌頭喜嚐甘甜滋味,身體喜愛柔軟觸覺,心裡喜歡各種分別。一顆心,每天都在追逐六塵(色、聲、香、味、觸、法),迷魂失魄。而禪師們卻只要一閉眼睛,不看、不聽、不說,當下整個宇宙就都在他心中了。
禪宗看起來很玄。尋春怎麼會找不到呢?春天的郊野,到處是春意。風是春天的風,水是春天的水,草木花朵都是春。人的臉孔帶著春天的喜悅,百鳥唱出春天的歌曲,曲中盡是春天的感情。要尋春根本不難!此處是一個比喻。已經身在春天之中,而且四季常春,你還要找春天?到哪兒去找呢?也就是說,若只知道春天這個名詞,而不知道春天是什麼,即使身在春天也不認識春,無怪乎永遠找不到春天了。詩句的本意是不要去追求智慧;當你一無所求,那就是智慧,心中若有所求、有所尋覓,就是一種牽掛,即使找到了也不可靠。
春天是什麼?鳥語花香山明水秀是春天,可是,它會永遠存在嗎?不能!它瞬息萬變。當你感受到有那個東西,有一個永遠不變的春,春天就即刻離開了。也就是說,如果心有所執著,即使你真正見到春天,也會失去它。換個角度看,許多人追求幸福美滿。什麼叫幸福?什麼叫美滿?心中知足就有幸福,待人懇切就是美滿。如果向他人要求幸福,向環境追求美滿,那永遠找不到。 他人給的幸福你不會滿足的。如果只得到一點點,你希望得到更多;別人不讓你得到,你會無比痛苦;一旦得到了,又擔心失去。所以,對幸福的需求,永遠不可能真正滿足,因為那是別人給你的。如果心中有一個觀念:「得多得少都知足。能得多少就得多少,不能得到也就罷了。不是不要,但如果要不到,何必一定要?而即 使得到,也可能會失去,何必擔心?能不失去最好,如果非失去不可,擔心也沒有用。」這麼一想,就會經常感覺在幸福之中。
人與人之間相處,如果自己要求的少而付出的多,不但自己對自己會滿意,他人也會有若干回饋,這就是美滿。即使付出很多而未得到任何回饋,也會覺得美滿,因為於心無 愧。用這種心態來對待家庭、朋友、社會,則可以時時刻刻都在幸福和美滿之中。如果不能實踐這種生活體驗,那的確是尋春不見春,縱然身在春天也看不到春天。
11.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龍牙
早上看花開,一時繽紛,滿樹都是燦爛紅花;晚上紅花凋謝了,美景不再,空餘一樹枯枝。花開花謝,可以悟到人生的無常。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假如我們用花來比擬人生,花的朝開暮謝是無常,人的有生有死也是無常。人與花的事理一樣,世間上沒有不變的東西,沒有獨有的東西,一切都要仰賴因緣才能存在。所謂「緣聚則成,緣散則滅」,因此我們要珍惜目前所擁有的因緣。
12.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慧開禪師
這是宋朝無門慧開禪師很有名的一首詩偈。
文字非常優美,描寫大自然景致;禪意簡單平凡而深刻。讓我們一同來欣賞品味這首禪詩中的禪意吧─春夏秋冬,是大自然的季節。繽紛百花、皎潔明月、舒暢涼風、皚皚白雪,是大自然的景致。牽掛人們心頭的「閒事」,則無非是「庸人自擾」的無明煩惱,擾亂清明自性的世俗瑣事。如果心中去除了無妄的執著煩惱與掛礙,恢復了自我本心的清明,悠然閒適,便能與大自然相契,自然而然能領受「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的純淨澄明,契入於「鬱鬱黃花無非般若,蒼蒼翠竹即是法身」的淨妙禪喜中。程顥詩句:「萬物靜觀皆自得」,也就是這樣的一種禪境。
春天的百花開了,秋天的月亮特別皎潔,夏天吹拂著徐徐涼風,冬天飄著皚皚白雪,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更替,就像我們生老病死的過程。在現實生活裡,經年累月酸甜苦辣的日子,假如我們能將生老病死的無常、榮辱得失的好壞,都不掛在心上(放下),那就是人間最好的時節了。
此句指示出,時節的因緣與時間一直沒有停止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供給人們空氣與水源等等,讓我們不必擔心沒有空氣與水的一天。所以如何過好每一天,一個人活在當下,要用什麼心去面對生命中的各種痛苦、生老病死,悲歡離合,讓自己轉化心境。放下心中所有閒雜鎖事,無論日子怎樣過,總要過好每一天,就是季節日日定律的更迭,也不會因為自己的不好而停止了『運轉』,世界也不會因為自己的不好,而起了『變化』,所以生命要學會放下一切的不好,用平常心,對待每日每日的荊棘與歡樂,放下內心的貪、嗔、癡。過著無慾無望的日子,滿足當下現實給的條件,怎樣的條件就怎樣的過活,那每日的到來,就是每天都是好的日子,好的時令。也就是學會『放下』。所謂「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若晤其中之道理,就是以上所有的詮釋。
13.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原來無別事,廬山煙雨浙江潮。-蘇東坡—
形容一般人嚮往廬山的濛濛煙雨和浙江錢塘潮水的澎湃,很遺憾一直沒有機會登臨廬山及親見浙江錢塘潮水。後來終於親臨廬山感受濛濛煙雨,也看到浙江錢塘澎湃潮水,卻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只覺得廬山煙雨就是廬山煙雨,浙江潮水不就是浙江潮水嘛!“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我們對未知的事情都很好奇,對得不到的東西總是一心追求。廬山煙雨在未曾體會之前,它是神奇的廬山煙雨,見著了,心裡的神秘感消失,它也就只是廬山煙雨。浙江潮水在未親見之前,它是澎湃壯觀的浙江潮,你到了,它還是浙江的潮水,不因你到不到而增減。
佛法,就是以平常心對治好奇心,萬事萬物皆有自然的道理,不一定非要得到才是我的,非要見到才是我的。沒有見過的東西,可以用心眼去想,心耳去聽,不必刻意渲染。只要我們用平常心來看待這個世界,快樂也好、痛苦也好,有也好、無也好,能夠不在這些外境上面計較、起煩惱,一切就會顯得那麼自然,那麼本色了。很多人憤世嫉俗,有懷才不遇的慨嘆,實在是多餘的。「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世事無常,諸相皆空,只要一顆平常心,世間一切有也好、無也好,都看做鏡花水月。有,固然可以生活不憂愁;無,也可以心靈自在,深入體會無限、無邊、無量!得也好,失也好,能得是福氣,失去是結緣。常懷一顆平常心,能讓我們在生活裡不因好奇而顛倒掛礙!
14.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東坡
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遊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它啟迪我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對於一切事情,如果隱在它的圈子裡面,就會不見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觀地研究它的各個方面,才能取得正確的認識。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廬山橫看綿延逶迤,崇山峻嶺鬱鬱蔥蔥連環不絕;側看則峰巒起伏,奇峰突起,聳入雲端。從遠處和近處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氣勢又不相同。從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會有不同的印象,只有遠離廬山,跳出廬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廬山的真正儀態。人們所看到的萬千異態畢竟是局部景致,而並非廬山的本來面目。原因就在於遊人未能超然廬山之外統觀全貌,一味山間留連,見木不見林,自然難見其本象。有一個人有七頭牛,他在牛背上數牛,怎麼數都少了一頭。不放心地下來重數,沒錯啊!是七頭牛。再跨上牛背一數,咦!怎麼又少了一頭? 這就叫忘失自己,一如身在廬山不知廬山真面目。如果我們能跳出身心的桎梏,從宇宙的眼光和角度來看,就能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認識人生的真相。
移步換形法: 亦稱“移步換景法”。移步即觀察點的變化;換形即景物的轉換。移步換形法,就是以遊蹤為線索,不斷變換觀察點,來描繪風光景物的寫作方法。運用移步換形法,“移步”與“換形”同步進行,移一步,換一形,遊蹤多變,景物常新,步步將讀者引入詩情畫意的美好境界之中,令讀者流連忘返。作者以“移步”為序,不斷“換形”記游,可使文章線索分明,方位清晰,使所繪景物生動逼真,增強文章的藝術感染力。運用移步換形法時,要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徵,切忌千人一面。而且從不同的觀察點所看到的具體景物,不但要各具特色,還要通過對這些具體景物的描述,反映出景物的總體特徵和面貌,使之和諧一致。
16.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示人。蘇東坡
無情說法。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
既然無情能夠說法,那麼山巒秀色皆是佛的清淨法身的顯現,山間小溪潺潺的流水聲也意味著是佛在說法,可是對昨夜山川宣說的無量佛法,以後如何向別人轉述呢? 詩中以「廣長舌」比喻暗夜溪聲如同說法;既以「八萬四千偈」表示溪聲滔滔不絕,又以「如何舉示人」說明當下似有所感、若有所悟的心理狀態。「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佛陀與我們這麼接近,又時時刻刻對我們說法,有八萬四千偈那麼多的妙諦,那麼多的宇宙真理,我們應好好的領會,再傳播給別人。
佛法遍在虛空之中,橫遍十方、豎窮三際,無處不在,無處不有。這首詩偈說「溪聲盡是廣長舌」,你要聽佛陀說法的音聲嗎?聽呀!佛陀音聲在大自然中,生滅潺潺的流水聲就是佛陀廣長舌的音聲。你要看佛陀的樣子嗎?「山色無非清淨身」,青青山嵐就是佛陀清淨的法身!徹悟佛陀真理的人,可以從一切事相上洞見人生,無論什麼聲音,只要你能用心觀照,有所覺悟,那就是佛陀的說法聲。
如果我們懂得這首偈語,生生世世活在佛法裡,時時刻刻把佛法弘傳人間。萬事萬物無時無刻都在放光說法,因為一切現象存在的本身都顯示著「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無説而說」,都是佛的廣長舌。良介禪師說:「也大奇,也大奇,無情說法不思議,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方可知。」世界現象的本質,不是語言文字所可以描繪的,光用耳朵聽不能體會,必須要用靈心仔細的去傾聽,用慧眼深深的去觀照。
蘇東坡對於禪的修持很有心得,他有幾首詩說得很好,把禪的境界分成三階段:第一階段,是未參禪之前的境界:「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原來無別事,廬山煙雨浙江潮。」(見山是山) 真正參禪,是另一番境界:「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見山不是山) 開悟以後,他又做了一首詩:「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見山還是山) 。
一天,證悟禪師前往謁見庵元禪師。他倆夜裡閒談,證悟就舉出東坡的東林詩偈,並讚歎地說:「這也是不易到達的境地哦!」庵元不以為然,批評說:「這種說法還沒有看到路徑,哪裡說到了目的地呢?」
證悟:「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若不是已到了那種境界,如何有這個消息?」庵元:「是門外漢而已。」證悟:「和尚慈悲,可為指破?」庵元:「且從這裡用心參破,即可以知道本命元辰落在何處?」證悟聽了茫然一片。整夜深思,無法入睡。不知不覺中,天已亮了,忽聞鐘聲,恍然大悟,去其疑雲,說道:「東坡居士太饒舌,聲色關中欲透身;溪若是聲山是色,無山無水好愁人?」拿此偈語奔告庵元禪師,庵元說:「向你說是門外漢嘛!」
禪,不是用語言能說的,也不是用文字能寫的,更不是用心思能想的;禪,完全是透過悟才能體認的。證悟禪師的一夜深思,那鐘聲終於敲開了心扉。禪不是知識,是靠自己實證體悟的。花開花落,緣起緣滅,空有不二,自然之道乃無常生滅之法。東坡欲從溪聲山色了悟真性,而不知聲色與見聞等如虛空華,本無所有,原是妙明真心,正如《金剛經》所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17.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憨山德清
春天青翠的楊柳,像人生蓬勃的朝氣;到了秋菊泛黃時,已近人老珠黃的暮年了。在迅速變遷的時空中,世界有成住壞空的流轉,一年有春夏秋冬的更替,心念有生住異滅的起伏,人有生老病死的輪迴。在短暫瞬息的生命裡,多少榮華如三更的噩夢,乍然驚醒!多少富貴似九月的寒霜,旭日一出,什麼都溶失了。世間上,實在沒有什麼值得我們執著留戀。人生乃百代之過客,任舞台上如何富貴顯赫,如何出將入相,頃刻一聲鑼鼓聲停下來的時候,還有什麼是是非非、恩恩怨怨?一場悲歡交纏的君臣、父子、夫妻、兒女轉眼成空時,自己又在哪裡呢?所以,人最要緊的是認識自己無始劫以來的真面目,要預作準備。我們每天在熙熙攘攘的社會上,為家庭、事業而奔波,為金錢、名利忙來忙去,到最後哪一樣是我們的?大限來時,什麼都帶不走,什麼都變得空虛。
這一首偈表面看起來很消極,看破了一切,是出世的思想,但是唯有具備了出世的精神,才能做入世的事業。「春日才看楊柳綠」,這就是說春天楊柳青了,也等於人身生下來了;「秋風又見菊花黃」,到了秋天很快菊花黃了,等於是人老珠黃。四季是春夏秋冬的輪轉,這個世界是成、住、壞、空的流轉,我們人生老病死的流轉。一個人就是在楊柳綠、菊花黃裡面讓人生悄悄的過去了。正因為人生苦短,所以你就是爭取到多少的榮華,還不是和三更夢一樣?你就是爭取到多少的富貴,還不是同九月的霜差不多。所以一個人不得不把未來準備好,修行辦道、利益別人、造福社會,聚集善事功德,讓將來有個資糧。
18.滾滾紅塵古路長,不知何事走他鄉?回頭日望家山遠,滿目空雲帶夕陽。憨山德清
「滾滾紅塵古路長」,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滾滾紅塵古路上,究竟要走到什麼時候,才是人生的盡處?才是人生的最終歸宿呢?「不知何事走他鄉」,一般人在生活上似乎沒有生命的目標,沒有精神的理想,不知來世間所為何事?更不知為什麼要到處飄流他鄉?人活在世間上,如果只知道今天, 不知道明天;只想到今年,沒想到來年;只汲汲營營於現在,沒有策畫將來;甚至只貪圖日夜逸樂,不顧生死性命;上一小時不知下一小時的活法,這種茫茫然然、 糊里糊塗混時光的人生態度,多麼可惜!如果不在乎時光的迅速,不珍惜人身的難得,「回頭日望家山遠」,有朝一日,回頭看到自己離家鄉越來越遠,年齡越來越大,百種蹉跎,千萬淒清,都來到心頭,到了老病交加時更是「滿目空雲帶夕陽」,眼前一片空曠,萬事茫然,不知道哪裡才是自己的方向?哪裡是人生的歸宿?
19.流水下山非有意,片雲歸洞本無心;人生若得如雲水,鐵樹開花遍界春。此菴守淨
岫:指山洞。人過著灑脫的自然生活,就是禪者的生活,就有「遍界春」的風光。人不知因緣,故刻意處世;因不懂隨緣,而到處攀緣,終究弄得精疲力盡,為塵勞所累。不明無為之妙,故有心造作,妄念不斷,執心越重,使得神識日益昏沈,為煩惱所苦。若能觀雲水之道,悟緣起之理,則有意歸於無意,有心契入無心,就可隨緣而過,處處自在,故言:「人生若得如雲水,鐵樹開花遍界春。」
灑脫自在的生活,就是禪者的生活。“流水下山非有意”,水從上往下流,只是順應著自己的本性,沒有刻意而為。那麼我們人也應該順應自己的本性,何必刻意追逐名利?那麼東西全是假的,只會讓人離自己的心越來越遠。“片雲歸洞本無心”,白雲飄來飄去,也不是有心為之。我們人也不要用外在的言行來評判自己和別人,世間一切言語行為,都不過是心靈投射出來的影子 (外境是內心的顯現)。去掉這些,就可以看到每個人心中的佛性了。人只有迷悟之分,卻沒有高下之別。“人生若得如雲水”,人的生活如果能如同雲水一般遵循本性,那麼所有的道路都可以成佛,又何必刻意修煉呢? “鐵樹開花遍界春”,人就如同鐵樹,花就是悟,人難悟正如同鐵樹難以開花。可如果每個人都懂得遵循自己的本性,世間就會如同雲水一般和諧自然,那該是多麼美好呀!追求名利不如追求個人的自在。只有每個人的佛性得以彰顯,人間各界才會有真正的和諧與平安。人生是短暫的。只要我們捨棄那些身外之物,捨棄那些功名利祿,我們就可以活得灑脫,活得精采,活得自在。
20. 慈受懷深
萬事無如退步人,孤雲野鶴自由身;松風十里時來往,笑揖峰頭月一輪。
萬事無如退步高,放教痴鈍卻安然;漆因有用遭人割,膏為能明徹夜熬。
萬事無如退步休,本來無證亦無修;明窗高掛菩提月,淨蓮深栽濁世中。
想要閒雲野鶴般自由自在生活,必須具有「以退為進」的人生觀,無爭無執,才能在萬里晴空下與清風、皎月、大自然同在。這首偈語所說的「退步人」,並非不求進步的消極心態,而是積極以退為進的處事態度。噴射機能快速前飛,原理就在發動時,先有向後噴的氣流,以後退的力量往前衝,才能一飛沖天。世間萬事,沒有比退步後的前進更高明。為了名利,要奮鬥,要進取,常常撞得頭破血流,鼻青臉腫,其實,回過頭來有更廣闊的世界,在意氣衝突上退讓,在生命精神上前進,爭千秋不爭一時,退步是高悟,多麼逍遙灑脫!「放教痴鈍卻安然」,人生難得糊塗,人生最要緊的是大智若愚,不必太精明、太幹練,因為出頭的椽子會爛掉。「漆因有用遭人割」,漆樹因為有用才被割樹皮;「膏為能明徹夜熬」,膏油因為可以照明,反而通宵達旦、徹夜受煎熬,強出頭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古德云:「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農夫插秧,是一步步向後退,直至田邊,方能將秧苗全部插好,其實也就 是似退而實進。所以在為人處世上,有時退讓不是完全的消極,反而是積極的轉進。此外,詩中「低頭便見水中天」更是暗示我們要謙沖自牧,時時覺察、覺照,才 能使本性清澈顯見,也才不會被貢高我慢的假象所蒙蔽。 其實,懷深禪師的詩顛覆了一般人認為人生向前走才是進步風光的想法,提醒我們面對功名富貴、人我是非之前,偶爾糊塗一下是何等地灑脫自在,何等地悠然自得。「退一步,海闊天空」,不正是這首詩的最佳詮釋嗎?
禪詩精選四十則淺釋 – (21-40)
21.麝因香重身先死,蠶因絲多命早亡;世界從來多缺陷,幻軀哪得免無常。憨山德清 不要以為在世間一定要有多少的特長,你看有的人會打拳,會拳的常常被人打死;有的人會游泳,淹溺的常是能泳的人。
有一種名為「麝香鹿」的動物,身軀天生就很香,獵人為了取麝香,就到山中四處捕捉麝香鹿。春蠶結絲成繭,人們為了取絲販錢,不惜奪取牠的性命。珍奇貴重的,反而最先受害罹災。才華洋溢的人,若不懂得韜光養晦,反而時時顯露,處處招搖,便容易招災引禍。大千世界缺陷多,尤其無常最可怕。生命不過幾十年寒暑,任誰有通天的本領學問,只要大限一到,也一樣不能免除無常。一個人即使擁有極優越的條件,也未必能免除世間的災難。世界是一半一半的,好的一半,壞的也一半;白天一半,晚上也一半;生一半,死也一半;世間沒有絕對的。俗話說:打死會拳的,淹死會水的。所以,身負絕技也不一定很可靠。有的人希望錢財多,人因財死也不乏其例;有的人要求名位高,往往爬得高跌得重。也有人一心追求美艷身姿,可惜紅顏多薄命,不少美人因美麗而慘遭殺身之禍!所以,人要看破一點,缺陷自有缺陷美,缺陷有它缺陷的好處,凡事不容易十全十美。像愛迪生,耳朵雖然聾了,卻能集中智慧從事發明;有的人手臂殘廢,用腳苦練執筆的工夫,一樣可以寫字。不要為缺陷太煩惱,缺陷往往是另一種福報,只要把身軀當成幻影,我們也不會害怕無常了。一個人最要緊的是厚道,能夠知足,守本分,凡事不要強求,強求得來的東西不自然,因為那不是自己真正應得的。功名富貴不一定非要不可,畢竟不屬於你的,終究會流失,唯有知足、本分、厚道,這樣的人生最好。
人生在世,遇順境時,積極前進固然可取,處逆境時,退步養晦更形重要。一般人只知道向前行進,卻不知還有一個退步自保的世界,所以在世間的名利戰場 上,往往爭得面紅耳赤,碰得鼻青臉腫,撞得遍體鱗傷,甚至摔得粉身碎骨。其實,在佛法裡,古德早就明示大眾,人生有兩個世界,一是前進的世界,一是回頭的 世界。如果能把握好這兩個世界,人生便能更臻完美。
22.一年春盡一年春,野草山花幾度新;天曉不因鐘鼓動,月明非為夜行人。 雲蓋智本
大自然四季的變換,日月的流轉,都是很自然的,我們要從自然裡體會生命,不要分別計較,要用正直、平常、無相、無我的心情去接受世相。春天過去了,第二個春天又會再來。春一到,草綠花開。 天曉並不因鐘鼓聲而有所作為。沒有夜行人,月亮一樣明亮,我們的真如佛性也像月亮,即使路上沒有行人,明月依然當空,依然朗照,這是自然如此,並不是有所求,有所為,因而受到影響。
張王李趙,管你是哪一種人;驢馬牛羊,管你是哪一種動物畜生,都得在五趣六道裡流轉。最重要的就是佛性不變,一如春天去了會再來,花謝了會再開!除非有一天你衝破了三界,找到自家的故鄉,才不必受五趣六道的輪迴。「生死之事,其若循環,環無其竟,應何計數?」意思是說,人的生死都是五趣輪迴、六道輪迴,如環無端,如何能以數計呢?
學員來來去去這是很平凡的,總有舊的去,也會有新的來。學員去了,然後又回來了,這也很平常。這道場就算沒有你,也一樣照常經營。道場的存在不是因為你,就算沒有你,這道場還是存在,還是在運行。總結:若想走你就走,道場是不受影響的。若想回來,這也是很平凡的事。
23.力耕火種是良方,秋到家家晚稻香;放不下時擔取去,何如福田待來春。明.憨山
努力的耕耘(力耕),和煮米飯的火源(火種),是最好的方法(良方,一般指藥方,在此指好的方法。),此句暗喻努力勤勞的工作態度(事業有成)及財富(火源),是您家人接受他的關鍵;秋天一到(秋到),家家戶戶都收割起稻子,這個稻香和晚上煮飯的米飯香,處處皆可聞到,此句暗喻只有男友工作事業上,做出成績來,才能得到您家人親友的認同與接受。如果您放不下心時,害怕田裡的稻子被偷走,不如挑起扁擔,把稻米挑回家(擔取去);何必把這塊能有好收成的稻田(何如福田),等到明年的春天(待來春),再收成呢?
農夫耕田犁地,要先播種才收穫,我們做人處事,也需要先廣結善緣, 不結緣而要人家先對你好,那是不可能的。世間上沒有無緣而能成事的,凡是都是緣聚則成,緣散則滅。春耕方得秋收,春天播種是因,到秋天自然家家有收成的果。「放不下時擔取去」,凡事要提得起.放得下。如果放不下,就好好挑起擔子,種福田。一個人如果缺乏修養, 就會有很多事提不起、放不下。對待人情世事要像皮箱一樣,需要時提得起,不需要時放得下。 如果放不下,天天把皮箱提在手上,不是很累贅? 或是提不起,天天死纏活拖不得解脫,不嫌辛苦嗎? 所以當放下時要放下,當提起時就要提起。
24.不怕虎生三個口,只怕人懷兩樣心;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古德
知人知面不知心。老虎可怕,長了三張嘴的老虎更是兇猛,但是真正可怕的是虛偽的人,懷有陰陽兩樣心。俗語說:「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有形的敵人或是明刀明槍,並不算太可怕,反而是看不見的貪瞋痴、邪見、偏激、傲慢,才是真正可怕的敵人!防人容易,防杜自己潛意識的欲念才難。「逢人且說三分話」,老於世故的人,都懂得說話謹慎,不把話說得太滿,尤其在一切都還沒有實現之前,不要輕易曝光,以免樹大招風,後果難以收拾。與人相處交往,「未可全拋一片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在現今社會中,長養自己的真心、誠心、慈心與愛心的同時,也要有防範別人的假心、偽心、害心與恨心的保護措施,才能自在安然地面對人群。
動物再兇惡,只要不去侵擾牠,牠必定不會來危害人。凶惡的虎有三隻口,都不如人懷兩樣心來得可怕,老虎是猛獸人人皆知,也會有所防範;但是身邊的人或是曾經信任的朋友,不幸卻對你心口不一,或是有朝一日背叛了你,這豈不是叫人扼腕而沉痛? 俗話說:「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與人間,最難做到的是「信任」兩字。因此大部分的人都會感嘆,能有一兩位互信互諒、知心知己的伴侶或好友相陪伴,才是一生中最大的幸福,因為人心啊!實在太難懂了。
25.深山畢竟藏猛虎,大海終須納細流;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古德 「深山畢竟藏猛虎」,猛虎雖然不隨便出沒於大街小巷,只在深山裡臥藏者,卻畢竟是凶猛噬人的厲虎。就如一個真正有為的人,也不輕易炫耀表現,懂得深藏不露,韜光養晦,才是高人。「大海終須納細流」,大海之所以為大海,是因為它不排拒細流,江河溪水統統匯流大海,海自然浩瀚廣大。一個人要想偉大,就必須懂得包容!「是非只為多開口」,世間是非恩怨太多,主要是由於說話不慎招惹出來的,如果大家言語不三思,不懂謹言慎行,難免就有了矛盾、是非的產生,而招惹怨恨。「煩惱皆因強出頭」,煩惱從哪裡來?是從我們不認識、不吃虧的爭強好勝而來。較大的煩惱如貪欲、瞋恨、愚痴、我慢、懷疑、邪見等,就是我們常說的六大煩惱。是非來臨時,處理是非也有原則:第一、不說是非;第二、不聽是非,第三、不怕是非。所謂「是非朝朝有,不聽自然無」,是是非非在別人嘴邊搬來弄去,我們何必一般見識?何必認真計較?更何況「是非止於智者」,無能的人才不會處理是非,不會處理垃圾,才會緇銖必較地把自己弄得千煩萬惱。有思想、有能力的人常用三學、四無量心等解除煩惱,自然沒有煩惱跟是非了。
26.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直饒熱得人流汗,荷池蓮蕊也芬芳。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我們如果不經一番寒徹骨的努力,就不會有梅花撲鼻香的成就,凡事經不起魔劫考驗,跨不過艱難險阻,是不會成功的。梅花是冬季花卉,一經寒冷的霜雪摧逼,香味就越沁人心;人要像梅花,在惡劣的環境下仍能獨立崢嶸。「直饒熱得人流汗,荷池蓮蕊也芬芳」,寒天冰雪經得起,炎暑酷熱也要耐得住,才能算是千錘百鍊。我們學佛修行,要有「大死一番」的認識,不要只求凡事順遂,山有崎嶇,海有浪濤,人間不如意事恆常在,所以,行事要有周詳的計劃、審慎的思考,即使遇到挫折也要堅毅向前。如同荷花在骯髒的污泥裡長得更茂盛,越炎熱的氣候越清香撲鼻。人人有潛能,事事有因果,驚濤駭浪磨練出好舵手,橫逆挫折才看出真本領、真實力。困境裡,一咬牙,把遍地荊棘當作陽關大道走,一腳印一血痕,只消忍住、耐住、不怨天,不逃避,走出峰迴又路轉,總有柳暗花明的新境界。在陰陽晦明的世路上,人生百味雜陳,酸甜苦辣固然要經得起,榮辱得失也要受得住,才能轉逆境為順境,反敗為勝。陰天黑地裡,心頭一點清明的佛光不滅,人生的燦爛快樂就永恆常在。
梅花要不是經受住一次次風霜摧折之苦,哪會有素馨沁人的花香(即「梅花在冬天培植,早春時才開花吐香」)。比喻必須經過艱苦磨練,才能獲得美好的結果。語出唐•黃檗禪師《上堂開示頌》:「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這是兩句借梅花傲雪迎霜、凌寒獨放的性格,勉勵人克服困難、立志成就事業的格言詩。梅是一種品質高出群芳的植物。我們如果不經一番寒徹骨的努力,就不會有梅花撲鼻香的成就,凡事經不起魔劫考驗,跨不過艱難險阻。
27.你騎馬來我騎驢,看看眼前我不如;回頭一看推車漢,比上不足比下餘。 俗諺 我們做人處事,不要與人排擠爭競,人比人,氣死人。也不要太計較,過於計較的人,凡事在得失之間掙扎,永不得安寧。「你騎馬來我騎驢」,現在你開外國進口車,我駕駛國產車;你坐汽車,我騎摩托車;你騎摩托車,我踩腳踏車。固然「看看眼前我不如」,可是「回頭一看推車漢」,嘿!還有很多人推著車子走路,我是比上雖不足,但比下卻有餘。凡事不要過分妄想、高攀,人要知足,不要在金錢、名利、物質、享受上和人家比較!
這首偈語啟示我們,為人要知足常樂,能忍自安。「不知足歌」:「終日忙忙只為饑,才得飽來又思衣;衣食兩般皆俱足,房中又少美嬌妻。娶得嬌妻並美妾,出入無轎少馬騎;騾馬成群轎已備,田地不廣用支虛。買得良田千萬頃,又無官職被人欺;七品五品皆嫌小,四品三品仍嫌低。一品當朝為宰相,又想君王做一時;心滿意足為天子,更望萬世無死期;種種妄想無止息,一棺長蓋抱恨歸。」
28.無邊風月眼中眼,不盡乾坤燈外燈;柳暗花明千萬戶,敲門處處有人應。 古德
「無邊風月眼中眼」:萬里長空,一朝風月,從人間的角度看,也許悠遠長久,從宇宙的眼光看來,卻是一眨眼間事。凡夫有肉眼,只見得塵埃事,假如從肉眼再修得慧眼,就是眼中之眼了。人人有妄想,妄想外還有一顆真心,能夠保有真性情,就是心中之心。所以我們常讚美佛陀是天中之天,聖中之聖。
你如果有了眼中之眼,有了心中之心,那真是「不盡乾坤燈外燈」。燈外有燈,法外有法,有時候,我們並不知道自己的心燈灰黯,自己的佛性光輝漸失。像瞎子打著燈籠走路,燈籠火已熄滅,忽然與對方來人撞個滿懷,瞎子問:「你沒看到我的燈籠嗎?」「你的燈籠早就熄滅了。」燈火熄滅了不打緊,你的心眼熄滅才要緊。現代人心燈不亮,慧眼不開,紅塵是非蔽障多,必須要有自己的慧眼,才能點亮豁達的心燈。
「柳暗花明千萬戶,敲門處處有人應」:所謂「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修心修道,要勇往直前,一直修到山窮水盡疑無路,才會柳暗花明又一村。塵心一去,佛心即現,剎那心如虛空,心與三千大千世界融為一體,這時真是處處敲門都不怕沒有人應了。
這一首詩偈說明人生之中,如果事事都能以慧眼徹見,用心燈明照,處理一切事情,無不周到圓融,那麼,無論遭遇何種難關險阻,都能得道多助,克服障礙;甚至對生命中的平順、顛沛都能視之一般無二,一樣地處之泰然。人生到此,就無處不自在,無事不圓滿了。
「無邊風月眼中眼」:─人間世上,多少的人事變遷,波折起伏,如白雲蒼狗,滄海桑田。甚至,無量劫來生死輪轉,忽焉人道,忽焉鬼道。面對無常多變的生命,若能生出智慧之眼,洞悉生滅本空,萬象皆是心識所變現;本無去來,輪轉皆為惑業之所感。能有如此的覺悟,方有可能當生解脫自在,來生不墮輪迴。
能以眼中之眼的智慧之眼,洞視了然過去、現在、未來三際累劫的一切因果流轉,以及流轉所蘊涵的意義,現世生活中的起起落落也就不足為慮了。「不盡乾坤燈外燈」:世事變化如果都能洞燭明白,自是已經點燃了心燈,「一燈照破千年暗」地破除了內心的無明障蔽,莽莽乾坤自然光明朗照,無處不清楚明白。更進而以一己所證的生命至理教授他人,也將點燃他人的智慧心燈。如此一燈燃千燈,燈燈相照,重重無盡,終將使三千大千世界都成佛國淨土。《維摩詰經菩薩品》中,維摩詰居士在教導魔王波旬所派遣的魔女無盡燈法門時,有云:「無盡燈者,譬如一燈燃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又說:「一菩薩開導百千眾生,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其道意,亦不滅盡;隨所說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無盡燈也。」若能以燈外之燈的心燈照徹宇宙乾坤,覺了一切法性,並能傳法以開啟他人本具的智慧心光,人間世上也就沒有幽冥黑暗,令人煩惱的一面了。
「柳暗花明千萬戶,敲門處處有人應」:若能聽經聞法,思維法義,而終至證得智慧之眼,打開人人本具的自性清淨之光,那麼,生活在人世間,縱有橫逆蹇晦,遭逢如山窮水盡般的絕境,也能因得道多助,而走出柳暗花明般的錦繡前程。到其時,縱然難免業報帶來的逆境惡緣,但是在慧眼心燈的觀照下,種種境界都不能引起憂悲煩惱;甚至還可舉重若輕地自行解決困境。從依靠外力,轉而生出自力。以慧眼心燈開啟般若智慧,具有「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的境界,生活在人世之中,就能自在無礙,處事圓融。
其實,人生如寄,處處非家,也處處皆可為家。除了有私人身不由己的因素,如:家鄉有年邁雙親倚閭盼兒歸,或所學較適合在某地發展等,此類因素已使得何去何從清楚明白不過,無庸再舉棋不定,直下承擔便是。否則,安身立命無處不可,不妨隨順因緣,勤奮努力,無論棲身何地,將來都有成功的可能。人生畢竟不是實驗室,可以讓人同時做出不同的決定,走不同的路,數年後再測量比較結果。人生也可以是實驗室,一條路走不通時,還可回頭另闢蹊徑,再造未來。
更進一步,在人生的轉捩點上做抉擇之時,若能超越一己私利的考慮,而兼顧公眾的利益,如:選擇職業,以幫助他人為出發點;選擇就業地點,以能發揮最大服務功效為考量,如此的發心,就更能明快地做出睿智的抉擇,而不至於為私欲所蒙蔽,逡巡徘徊,莫衷一是了。
因此,以慧眼心燈分析處理人情世故,自能待人接物圓滿周到;更以慧眼心燈洞悉明白諸法空相,不執著於五欲六塵的追逐,自能超脫世俗名利所帶來的煩惱。如此,置心於十方三際無限寬廣的時空之中,雖處塵世,也能歡喜自在,處處無礙了。
29.耕田欲雨割欲晴,航要順風花要露;若使人人禱輒遂,造物應須日千變。 古德 「耕田欲雨割欲晴」,一個老農夫耕田的時候,土很硬,就希望能下點雨,讓土壤鬆軟一點好耕作;除草時,又希望天不要下雨,以方便除草。「航要順風花要露」,討海人都希望出航順利;花草樹木,也希望有雨露的滋潤。「若使人人禱輒遂,造物應須日千變」,世間萬物,都祈求自己能滿願。如果真的必須滿足眾生,那麼造物者每天應付這千千萬萬人的要求,一定忙碌不休了。
事實上,光靠祈求是不夠的,因果自有它的法則,你要有果,必須先修因。這個世界上,沒有雲怎會有雨?沒有風怎會有浪?沒有山積般的惡貫,怎會有一朝忽來的災厄?沒有海深的功德,哪來如是多的善事與福報?用忍辱的犁、精進的鋤,為眾生耕種福田,我要播散智慧的種,為眾生開滿幸福的花園,讓他們享受到纍纍的菩提果實。至人無心何厚,我自懷私欣所便。耕田欲雨割欲晴,去得順風來者怨。若使人人禱輒遂,造物應須日千變。
有一個人看到油在水上漂浮,就祈求說:「神明呀!請讓這些油沉到水底下去吧!」油會因為你的祈求而沉下去嗎?有塊石頭在水底,如果你祈求說:「神明呀!請將這塊石頭浮出水面吧!」石頭會因你的祈求而浮出水面嗎?所以我們要想得到什麼,不是光靠祈求就能夠感應的,祈求之後必須要真實去踐履!你要怎麼收成,先要怎麼栽植!要想發財而不佈施,怎能發財呢?想做事順遂,而不跟大眾結緣,如何能得到多助呢?希望長壽而不放生不救人,沒有善緣功德回向,如何長壽?
30.行藏虛實自家知,禍福因由更問誰?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古德 「行藏虛實自家知」,一個人行為的好壞,別人不一定知道,自己最清楚,尚有天知、地知,因果報應也會知道,所以「禍福因由更問誰」,要想了解自己的禍福如何?運氣如何?不必問別人,自己最了解。福禍無門,唯人自召,「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來果,今生做者是。」「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愁不報,時候未到。因果報應的先後緩急,有時如春天播種,要多少年後才能收成,這是多生的因果。
31.四蛇同篋險復險,二鼠侵藤危更危;不把蓮花栽淨域,未知何劫是休時。 古德 佛經裡有一則譬喻,說人生像一口枯井,一個旅行人走在曠野裡,忽然背後追來了一隻老虎,旅行人在曠野裡面臨生死危險,焦灼得不知何處躲藏,咦!正好看到一口枯井,想躲到枯井裡,枯井掛著一根藤,他就攀住藤爬下去,快到井底的時候,他往下一看,唉呀!井裡有四條毒蛇蠕蠕爬動,向他昂頭吐信。旅行人心想:不行呀!這怎麼能下去呢?還是攀住井藤不下去的好。旅行人雖然暫時獲得了安全,卻又發現井上面有黑、白兩隻老鼠在咬囓井藤。旅行人一想:不好了!藤被咬斷,跌下去粉身碎骨事小,被四隻毒蛇咬噬太可怕!正在恐懼憂駭的時候,井口嗡嗡嗡地飛過一群小蜜蜂,滴下五滴蜜,他一嚐,很甜蜜呀!就忘記了危險的處境了。
佛陀用曠野喻於無明長夜曠遠;那遊人比喻異生;象喻無常;井喻生死;險岸樹根喻命;黑白二鼠以喻晝夜;其四毒蛇喻於四大;蜂蜜喻五欲;群蜂以喻邪思;火喻老病;毒龍喻死。告誡是人肉身不得長久,應當及早修行,跳脫生老病死和無窮無盡的輪迴。所以,「四蛇同篋險復險,二鼠侵藤危更危」,如果我們「不把蓮花栽淨域」,不結善緣,不及時修持,不為人服務,不給人間歡喜,則「未知何劫是休時」,萬劫不休,沉淪六道苦海中,什麼時候能夠超脫呢?
32.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來時歡喜去時悲,合眼朦朧又是誰? 順治
這首偈語,出自清朝順治皇帝的〈讚僧詩〉。他說得很對,我們哪一個人知道自己是從哪裡來的?父母未生我之前我是誰?人的身體由四大五蘊因緣和合而成,一旦離散,就變成另外一個人了。在五趣六道裡流轉,隔個趣道就迷失了自己,胚胎裡知道什麼?等父母生下我以後,我又是誰呢?我們都是生而歡喜死而悲傷的人,但是什麼是真正的悲?什麼是真正的喜?生之喜,死之悲,是人之常情,但是一個有智慧的人,不會任寶貴人生倏忽蹉跎,不會任自己醉生夢死。因此,我們對迷悟要警惕,對生死要豁達!
生出來之前的那個準備被生的,我是什麼樣子呢? 母親生我的時候我又是誰投胎的呢? 如果長大成人受教育和環境薰陶的我是我,那麼那個沒有身體的我,沒有在世的資源可以運用的我,將會變成是什麼樣的人呢? 其中的含意就是外在不斷的改變,如果有一個不變的,那就是唯一的真實,就是唯一的自我。為了完全認識那個自我,就算要花一生去體會和發現都值得。
天下叢林飯似山 鉢盂到處任君餐 黃金白玉非為貴 惟有袈裟披肩難
朕為大地山河主 憂國憂民事轉煩 百年三萬六千日 不及僧家半日閒
來時糊塗去時迷 空在人間走這回 未曾生我誰是我 生我之時我是誰
長大成人方是我 合眼朦朧又是誰 不如不來又不去 來時歡喜去時悲
悲歡離合多勞慮 何日清閒誰得知 若能了達僧家事 從此回頭不算遲
世間難比出家人 無憂無慮得安宜 口中吃得清和味 身上常穿百衲衣
五湖四海為上客 皆因夙世種菩提 個個都是真羅漢 披搭如來三等衣
金烏玉兔東復西 為人切莫用心機 百年世事三更夢 萬里乾坤一局棋
禹開九州湯放桀 秦吞六國漢登基 古來多少英雄漢 南北山頭臥土泥
黃袍換得紫袈裟 只為當年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 為何生在帝王家
十八年來不自由 南征北討幾時休 我今撒手西方去 不管千秋與萬秋
四空詩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茫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東昇西沉為誰工?
金也空,銀也空,死後何曾握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
採得百花成蜜後,到頭辛苦一場空!一場空!
33.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 唐.李翱 唐朝的文學家李翱,對於心性禪修之學,很有心探究。他聽說藥山禪師是有名的高僧,就想要去參禮問道。於是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尋訪,終於在一片山林間,找到了藥山禪師。此時禪師正在打坐,在雲山松林之下,安然沉寧的坐了好久。李翱不便打擾,便靜靜觀察仰慕已久的藥山禪師。只見禪師修練得一身仙風道骨之姿,神采奕奕,沉靜安詳,身旁還放置著兩匣經書。又過了許久,禪師還是沒出定,李翱有點不耐煩了,想到自己千里迢迢而來,雖然見到了禪師,卻無緣請示道法,有點遺憾,正準備要離開時,禪師徐徐的睜開了眼。李翱非常歡喜,覺得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有機會請法了。於是就向藥山禪師請問如何修行。藥山禪師平和沉靜,安詳從容的舉起了手,指了指天上,又將手放下,指了指身邊盛水的水瓶子,安然微笑,沒有說什麼。李翱畢竟也是慧根深厚的人,當下就領悟了,於是很歡喜的拜別了禪師,乘著山風,衣襟飄然的從雲山離開了。而後就寫了這首禪詩。
禪師沒有說什麼,只有「雲在青天水在瓶」。代表著言語道斷,道不可說。真正的道法,無形無相,存在宇宙萬有之間,存在人人心中一點虛靈不昧之處,一切如如真實,只有用心體會默契,而無法用尋常的言語邏輯來詮解。一切就如同雲在天上,無心而自在悠遊;如同水在瓶中,湛然清涼,滋潤乏渴,那般的自然清淨啊。雲山之中,松林之下,山風徐來,衣袂飄飄,禪師如是沉靜無言說,李翱如是得領悟。
有個比方,約略可以彷彿。男女相戀時,有句話說:「愛你在心口難開」,真正愛在心深處時,很難用言語來表達到底有多愛你,情人間如何知道對方愛不愛我,憑藉的是彼此的默契與行動了。
34. 來時無跡去無蹤,去與來時事一同;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是夢中。 唐.鳥窠
杭州西湖喜鵲寺的鳥窠禪師,本名道林,因參謁牛頭宗徑山道欽禪師遂得正法。後來獨自到秦望山,在一棵枝葉非常茂盛、盤屈如蓋的松樹上棲止修行,好像小鳥在樹上結巢居住一樣,所以時人皆稱他為「鳥窠禪師」。大文豪白居易非常敬仰鳥窠禪師的道行,有一次特地來請示禪師,並用詩偈問說:「特入空門問苦空,敢將禪事問禪翁;為當夢是浮生事,為復浮生是夢中?」鳥窠禪師也用詩偈回答:「來時無跡去無蹤,去與來時事一同;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是夢中。」意思是人生如幻如化,短暫如朝露,但是如果能體悟到「無生」的道理,超越去、來的限制和對待,生命就能在無盡的空間中,不斷的綿延擴展,不生亦不滅。後來,白居易在佛法中找到安身立命之處,遍訪名山高僧,晚年素食,又捨宅為寺,定名香山寺,自號香山居士,尤醉心於念佛,時常吟詩作偈,表達他信佛有得之心境,如:「愛風巖上攀松蓋,戀月潭邊坐石稜;且共雲泉結緣境,他日當作此山僧。」詩中充滿悠閒、飄遊的意境,實是生活在禪的世界中。
白居易皈依鳥窠禪師,不但成為在家學佛的優婆塞,甚至從他的詩中還發現,他有來生出家為僧的意思。白居易不但參禪,晚年修習淨土念佛更是認真,他寫過一首〈念佛吟〉說:「余年近七十,不復事吟哦;看經費眼力,作福畏奔波。何以慰心眼?一句阿彌陀;朝也阿彌陀,晚也阿彌陀;縱饒忙似箭,不離阿彌陀。達人應笑我,多卻阿彌陀;達也作麼生,不達又如何?普勸法界眾,同念阿彌陀。」白居易從禪到淨,再禪淨雙修,他的生活可說更為充實豐富了。
35.閉關容易守關難,不肯修行總是閒;身在關中心在外,千年不出也徒然–憨山德清
「閉關容易守關難,不肯修行總是閒」,在佛門裡,常有一些人說要修行,要閉關,說得神氣活現,閉關,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所謂「閉關」,就是找一所房子,把自己關到裡面去,做一些專修的法門。譬如有的人要念佛,就閉念佛關;要看《法華經》,就閉法華關;看《華嚴經》就閉華嚴關。各種的閉關者,可以依照他的興趣、志願來專修,但閉關最怕的是「身在關中心在外」,關房裡面的修行,不是人人都做得到的。如果在關房中,心不能安寧、不能自在,心有所執著,有種種的煩惱困擾,不能安住,那就「千年不出也徒然」了。所以閉關最主要的是要將身心都關閉凝注起來,斬絕紅塵俗念。一個修行的人 在關房內,要先把自己縮小,以便養深積厚,將來出關後,再擴大自己,利益群生。
在佛教裡有「不破參,不閉關;不開悟,不住山」的教示,自己沒有開悟時,不能一個人獨住深山;還沒破除煩惱時,不能隨便閉關;因為煩惱未除,在關房中容易盲修瞎練而走火入魔。所以奉勸一般初參學者,不要心心念念想到深山裡遁隱,不要著急,先打好修行的基礎,打好佛法知識的根基,等到開悟了以後再住山、破參了以後再閉關,那個時候不管閉關或住山都更上一層樓,能真正進入佛法的三昧真諦了。
36.不破參,不閉關。不開悟,不住山。不破本參不住山,不破重關不閉關。
若尚未破除煩惱,不能隨便閉關;若尚未開悟識道,不能獨住深山,以免在關房中盲修瞎練而走火入魔。閉關是獨住關房,精進專修,閉行諸惡業,關息眾邪緣,以隔絕塵世雜念,隨時保持內心清淨;閉關是先獨善其身,充實自己,等待時節因緣的成熟,以便將來出關後,再兼善天下,利益群生。明代憨山德清:「閉關容易守關難,不肯修行總是閒,身在關中心在外,千年不出也徒然。」
永嘉玄覺禪師︰「先須識道後乃居山。若未識道而先居山者,但見其山,必忘其道;若未居山而先識道者,但見其道,必忘其山。忘山則道性怡神,忘道則山形眩目。是以見道忘山者,人間亦寂也;見山忘道者,山中乃喧也。」
古代的禪宗分成三關,那什麼時候才有資格閉關?就是重關的時候才有資格閉關。所謂:「不破本參不住山」,就是說你要住山、去專修的基本條件是什麼呢?就是開悟(破本參、破初關),你開悟之後才有資格住山,因為你這時候住山就不會胡思亂想了。所以只有開悟、破初參的人,他可以不講求生活的物質條件,再惡劣的環境之下,他都不退道心,精進修行,因此才有住山的資格。第二關是重關,「不破重關不閉關」,所以他們閉關的條件就是破重關,八地菩薩。破本參是初地菩薩,本參就是開悟了嘛,以大乘的開悟來講,就是初地菩薩。破了重關,就是八地菩薩,這時才有閉關的資格。第三關是末後牢關,這是八地以上,一直到成佛最後所閉的關,也叫做生死關,就是準備進去,如果沒有成佛,就不要活著出來,就是抱定了這樣必死的決心,進入最後的生死關,要到成佛才出關,這是禪宗的三關。
37.春夏秋冬時時佳,東南西北處處妙,男女老少人人好,生老病死樣樣到。
境無得失,人有預設;物無好醜,人自分別。日出於東,不是好;日落於西,不是壞。人生於世,皆緣生;人死於後,皆緣滅。了知外物,皆由自心好惡而起分別,則不再抱怨境界,就不被現象所轉,故能回歸於自性清淨的如來。這時,看外面世界都是美麗的,所有事情皆是美好的。
當人能領悟,一切唯心所造時,則無彼此對待,自他不二,故《金剛經》要我們「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此時方能生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慈悲心。從今而後,以平等心待人,以平常心處事,以平靜心生活。故後言:「自有一雙慈悲手,摸得人心一樣平。」真心待人,人人亦真;善良處事,事事皆善;美好環境,處處都美。所謂真、善、美的人生,就是要以無礙的心,來觀人生呀!
_________
靜:指心境而言,修持境界很高的人才能「靜」。孔明:「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大學:「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蘇洵:「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糜鹿興於左則不瞬」。
在一個與世無爭,心思清靜的人看起來,所有的萬物體現出的,都是他先天的本性,都是那麼自然,那麼美,那麼善良。而人間的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也都各有巧妙,這樣的人,遇到任何變化,都能夠心領神會,怡然自得。一位不為五欲六塵所羈絆,不隨時空遷變流轉而有所動搖的人,看待萬物便是以平常心處之。所以不論天地萬物之美醜,高低,厚薄,粗細,大小,色別等,對他而言,就是心如止水,不起漣漪。一年四季景色各異,如春季時,花團錦簇,處處鳥語花香,大地朝氣澎勃;夏天時,夏蟬群鳴,楊柳綠岸,暑氣頓消;秋分時,滿目楓紅,雁鳥南歸,大地蕭然;寒冬時,乾坤吹雪,一片天地盡皆銀裝素裹。在他的眼裡,景色雖異,卻別具風情,各領風騷。內心不隨四季變化,景色變異而有所改變。其心境就是如無門慧開禪師這首詩︰「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一樣豁達。
38. 坐禪成佛心中病,磨磚作鏡眼中眼;一破牢關金鎖斷,等閒信步便歸家。 古德 「坐禪成佛心中病」,現在一些參禪修行的人,你問他:「怎麼參禪?」他答:「打坐!」「為什麼要打坐呢?」「要成佛!」認為打坐可以成佛的人,是犯了大錯了。因為心有執著,心有沾滯,就成束縛,而不是禪的解脫,更何況禪非坐臥!
「磨磚作鏡眼中眼」,馬祖道一禪師年輕時,在懷讓禪師的般若寺參學,常在佛殿上打坐,懷讓禪師問他:「年輕人!你在這裡做什麼呀?」「坐禪!」「為什麼要坐禪?」「想成佛!」「坐禪怎麼能成佛呢?」道一禪師一時答不出話來。後來懷讓禪師就坐在道一禪師身旁磨磚頭,磨啊磨的,道一禪師忍不住問:「你在做什麼?」「磨磚呀!」「磨磚做什麼用呢?」「做鏡子!」「磚怎麼能磨成鏡子?」「哦!磨磚不能作鏡,打坐又怎麼能成佛呢?」一聲霹靂,驚醒了馬祖道一。參禪主要在明心見性,光用身體打坐,而不用心悟是不夠的,所以說「磨磚作鏡眼中眼」。
「一破牢關金鎖斷」,學道人要破除種種關卡,把束縛我們的金鎖一一打斷,才能解脫自在!但是要破什麼關呢?比方說被感情束縛的情愛關、為金錢得失計較的金錢關、對權勢名位放不下的權位關、受名利左右的名利關……,能將這些束縛我們的金鎖打斷,就可以清心自在,「等閒信步便歸家」了。
39.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語出達摩祖師的偈語 : 吾本來茲土 ,傳法救迷情 ,一花開五葉, 結果自然成。此偈語 並不能按照字面 而翻譯的。例如 : 第一句,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的意思。第二句 ; 若言如來,有所說法 ,即為謗佛,是人不解我所說義。第三句: 般若波羅蜜 ,即非般若波羅蜜 。(五葉、比喻是其餘的五種波羅蜜。) 第四句: 如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所得。外道模仿祖師的偈語,而說: 一花一世界 , 一葉一如來 。
《華嚴經》:“佛土生五色莖,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
《佛典》:“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英國詩人威廉凡祭晨 (William Blake)(1757-1827)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無限掌中置,刹那成永恒。 — 徐志摩
一粒沙裡藏着一個世界,整個大地是一朵花,一滴水裡擁有一片海洋。
佛教認爲一粒沙可見三千大世界 ,現在科學叫做宇宙全息論 。每個人都是一朵花,每朵花都有自己的世界;每個人都是一片葉,每片葉都有自己的綠意。在花將凋零時,在葉將枯萎時。我們都應該在最後一刻將一切歸還給大地。
一花而見春,一葉而知秋,窺一斑而見全豹,觀滴水可知滄海。尋常細微之物,常是大千世界的縮影,無限往往珍藏於有限之中。懂得見微知着的人才能真正打開這個世界的門。在浩瀚宇宙中,我們宛若恒沙微塵,雖然渺小,卻也自成一世界。表現對人類個人生命充分的自信與自由,從一個卑微的個體生命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這整個物種的生命力。表達有限與無限的轉換,短暫與永恒的共同死亡。
一朵野花雖然渺小,但是對於蜂蝶來說卻是一個天堂。一件很小的東西裡也可能隱藏着很大的道理,一件很平凡的事情裡也可能隱藏着大智慧。生活中再平凡不過的點滴,只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都會發現其所蘊含的獨特的美。珍惜點滴,把握細節,生命便能如同蓮花一樣清瑩脱俗。
《華嚴經》認爲這個世界無所謂缺陷,即使是缺陷,也是美的;這個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是一真法界,萬法自如,處處成佛,時時成道。這也就是所謂的華嚴境界。昔時佛祖拈花,惟迦葉微笑,既而步往極樂。從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個世界!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參透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佛在靈山,眾人問法。佛不說話,只拿起一朵花,示之。眾弟子不解,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只有他悟出道來了。宇宙間的奧祕,不過在一朵尋常的花中。 “道”,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尋常事物中。莊子 還說,道在屎溺。大小便中都可以有道,還有哪裡不可以有道呢?無處不有道。世界在哪裡?就在那一枝一葉上。
一朵花就可觀一世界, 一片葉就可證一如來。由小可觀知世界, 由近就可證修如來。由小東西可觀知大千世界,由近處(平常事物)就可證修如來佛果。
菩提不離世間,芥子納須彌。「小中現大,大中現小。」是說事事無礙法界,亦即是華嚴經十玄門中,廣狹無礙自在門。
在華嚴經中共有十二句:一入一切、一切入一,一切入一切,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攝一切、一切攝一等。這是華嚴經的修行法門,它是要窮盡所有境界的狀況。
一切入一,就是一切法一相。一切入一切就是知一切法無量相。
一切法一相是從本體來講的,一切法是相,一一法各有一相。一一相皆是因緣和合而生,因緣和合無自性就是「空性」。一切法有無量相,是謂一切法有一切相,這個是一切入一切。「一切入一切」是重重無盡的境界。
華嚴的行法有四個︰「一入一」「一入一切」「一切入一」「一切入一切」。一切入一切是「一入一切、再一切入一、又再一入一切」 。
______
「一花一世界」!深入去觀察你案頭上的花吧。一朵花很廣大,包羅萬象:白雲、雨水、朝露、陽光、空氣、風、垃圾堆肥、時間、蜜蜂、大地、栽花人、甚至正在觀看的你,都存在於一朵花之中,因為花是你觀看的對象。《華嚴經》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朵花中含藏著整個宇宙萬物而不大──「一即一切」;整個宇宙萬 物存在於一朵花內而不小──「一切即一」。去觀察樹上的葉子吧,「一葉一如來」!一片葉很廣大,像花一樣是由白雲、陽光、空氣等一切眾緣所成,包羅萬象。
「一即一切」,你的存在代表著萬物的存在,深入的觀察,觀察你存在的遠因和近緣,你就能看到存在於自己身上的白雲朝露、陽光溪澗、山林大地、時間空間、還有你的父母和先輩,他們都在你的身上延續著。「一切即一」,因萬物的存在所以才有你的存在。當你呼吸、喫茶飲水、夾菜添飯之際,深入的觀察這些「外在」的、「非生命」的、「非我」的茶水飯菜、糖鹽醬醋, 它們將成為你色身某些細胞組織的部分,並維持著你整個色、受、想、行、識的活動架構。萬物互依互存,「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水、花、葉、如來、你、 和一切萬物,都是由各種因緣所成,並沒有獨立自存的本性。
龐蘊參馬祖問:「不與萬法為侶是什麼人?」有什麼是獨立、自存、自足的東西嗎?馬祖回答:「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一口吸盡西江水,沒有這回事。
40. 一念普觀無量劫,無量劫事即如今,如今覷破這一念,覷破如今覷的人。無門慧開
凡夫對時間有過去、現在、未來的區別,對人有你、我、他的分別,但是對一位悟道者來說,沒了分別心,一念三千,無量阿僧祇劫也只是一剎那。
華嚴經光明覺品,文殊師利菩薩頌言曰:「一念普觀無量劫.無去無來亦無住.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諸方便成十力」。『一念普觀無量劫』,這是時間突破了,「劫」是講時間,時間沒有了。第二句『無去無來亦無住』,空間沒有了。一念無念,無念是一念。一念是真,九法界是妄,二念是妄。時間是三際,過去、現在、未來;空間是十方,是無盡無數無量的不同維次空間。『普觀無量劫』,過去無量劫,現在無量劫,將來無量劫,統統都清清楚楚、了了然然。
第一句是「了相」,明瞭宇宙的現象,宇宙萬有的現象。宇宙的萬象森羅,你沒有不通達、不明瞭。宇宙從哪裡來的?生命從哪裡來的?將來又到哪裡去?疑問重重,無量無邊,你全都明瞭,全都通達了, 一心。第二句,「了性」,是明瞭宇宙萬有的本體,性是本體。
「無去無來亦無住」,這一句講的是講本性,法性。相有去有來,有生有滅,千變萬化。本性就是真性,性就是一念,一念裡面沒有來去、沒有生滅,二念就有生滅,有一個念頭生,有一個念頭滅。「生滅滅已,寂滅現前」。寂滅就是一念,寂滅就是一心,生滅是二心,生滅是二念。有二念就變現無量無邊的念頭,念頭都是生滅,前念滅,後念生,相續不斷,這使我們無法脫離輪迴。這一念不是真念,不是真心, 但是這一念跟真心做鄰居,非常接近,果然這一念成功了,這一念一放下,真心就現前。
『如是了知三世事』。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裡頭一定有十方,十方三世你統統都明瞭;這一句是證悟的位次,那就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明心見性。你修行功夫到這個境界,就能「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在。」雖然全知全能,沒有達到究竟。究竟,那要到一真法界,慢慢往上提升,把你的煩惱習氣要淘汰盡,淘汰得乾乾淨淨;這就是所謂四十一品無明,只要破一品就「如是了知三世事」。這是法身菩薩的境界。
末後這一句『超諸方便成十力』。果滿,上面三句因圓;至此,因圓果滿。此地舉佛果地上的十力,力是能力,十種殊勝的能力。第一個叫「是處非處智力」,他知一切眾生因緣果報。第二個是「業智力」,業是造作,知一切眾生過去現在未來的造業、造作。第三個是「定智力」,定智力是知一切禪定三昧,八萬四千法門,八萬四千種修定的方法。第四是「根智力」,知一切眾生根性,你是上根、是中根、是下根。第五個是「欲智力」,曉得你喜歡什麼,你愛好什麼。第六個是「界智力」,界是講一切眾生種種界分,也是屬於你的習氣,你的愛好。界也是一個界線,邊際,從這上說,你到哪一個階層?像讀書一樣,你是屬於中等學校或者高等學校,是屬於幾年級。第 七個「至處智力」,知道一切道,無論你修學哪個法門,修學哪個道門,你最高達到什麼境界,他有這種能力。這個世間修道的人多,五花八門,你到底最後結果到 什麼地方,佛清清楚楚、明明瞭瞭。第八個「宿命」,宿命是能知一切眾生生生世世,每一生每一世你叫什麼名字,你幹些什麼事情,沒有一樣不曉得。第九個是 「天眼」,能夠見一切眾生,生生世世所有一切狀況統統見到。最後一個「漏盡」,漏盡是屬於自己,知道自己煩惱斷盡,也就是執著分別妄想確確實實都斷盡,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瞭瞭,漏盡智力。這是如來果地上十種智力。
_____________
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法身就是我們此地講的性,這第二句講的「無去無來亦無住」,這法身,共同一法身。法身沒有相,法身是性,法 身不生不滅,法身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它是一切萬事萬物之體,萬事萬物依它顯現出來,就像什麼?就像我們現在看電視,法身是這螢光幕,它什麼都沒有,但是它能現相。法身就像電影,我們看電影,電影的銀幕,共同一法身,一心,我們這裡講一念,你是真心;一智慧,自性本具般若智慧;力,就是十力;無畏,四無 畏,力無畏亦然,都是一樣的!你記住,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如果你懂這個道理,你常常能夠作如是觀,六根看外面境界,一切人也好,一切事也好,一切物 也好,山河大地,樹木花草,你都能這樣看,你接近道就不遠了,那你消業障消得好快。你想想看,毀謗我的人,指著鼻子罵我的人,他是佛!他是我過去父母,未 來諸佛!他今天這樣指責我,我乖乖的接受,就像接受父母教訓一樣,哪還敢反駁?不可以有怨恨心,很快成就,那個消業障消得好快。你為什麼消不了業障?不服 氣,你憑什麼說我?這就完了,這是業障上面再增加業障,不但不能消,增長!
這首詩偈說明人沒有古今的分別,沒有一多差異。一個念頭裡,有無量阿僧祇劫,天台家講一念三千、一心十法界、百界千如、大小圓融無礙,有時在我們心裡,時間有長短的分別,有過去、現在、未來;空間也有東方西邊、這裡那裡之分;人事上更有你、我、他的分別。但是,時間在修道人的心中,有時候是一念三千,有時也可能是一念一剎那,甚至在證悟者的心中,無量阿僧祇劫也只是一剎那。無量劫,你以為是十方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無量諸世界,其實只在你當下的一個念頭裡,就像一沙一石一微塵就可以容納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也只是一個微塵。
有一位書生看到寺院的對聯寫著:「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於是不解地詰問知客師。知客師反問:「先生想必聽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兩句話吧!」「是啊!」「請你將這冊書放入肚子裡。」「怎麼可能放得進去?」「萬卷書都能讀進去,為何放不進一冊書?」書生聞言,當下大悟。所以,我們做人要事理圓融,在人事上雖有你、我、他之別,但實則都是一體的。假如你有慧眼、法眼來觀照,所有的人群在無量阿僧祇劫裡流轉,每個人都可能是我們的父母兄弟姐妹,又何必分彼此呢?
「如今覷破這一念,覷破如今覷的人」,修道的人最怕妄想、執著,所以要能去除這一念妄想,所謂「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我們為什麼要念佛?就是為了要用正念去對治妄念,等到妄念平息了,自然能轉識成智、轉迷成悟,自然就能照見自己真如本性了!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