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敦煌新本六祖壇經·正文(九)

大師言:善知識,聽吾說《無相頌》,令汝迷者罪滅。亦名《滅罪頌》。頌曰:
    愚[一]人修福不修道,
    謂言修福便[二]是道。
    布施供養福無邊,
    心中三惡[三]元來造[四]。
    若將修福欲滅罪,
    後世得福罪元在[五]。
    若解向心除罪緣,
    各自性中真懺悔。
    若悟大[六]乘真懺悔,
    除邪行正即無罪。
    學道之人能自觀,
    即與悟人同一類[七]。
    大師今傳此頓教,
    願學之人同一體。
    若欲當來覓本身,
    三毒惡緣心裏洗。
    努力修道莫悠悠,
    忽然虛度一世休。
    若遇大乘頓教法,
    虔誠合掌至[八]心求。
    校記
    [一]原本作“遇”字。
    [二]“便”原本作“如”,敦煌本同,據惠昕本“隻言修福便是道”改。
    [三]原本“惡”作“業”,據惠昕本改。
    [四]原本“造”作“在”,據惠昕本改。
    [五]原本“在”作“造”,據惠昕本改。
    [六]原本“大”作“六”。
    [七]原本“類”作“例”,據惠昕本改。
    [八]原本“至”作“誌”字,據惠昕本改。
    大師說法了,韋使君、官僚、僧眾、道俗,讚言無盡,昔所未聞。
    使君禮拜,白言:“和尚說法,實不思議。弟子嘗[一]有少疑,欲問和尚,望意和尚大慈大悲,為弟子說。”
    大師言:“有疑即問,何[二]須再三。”
    使君問[三]:“(和尚所說)法,可不是西國第一 祖[四]達摩祖師宗旨?”
    大師言:“是。”
    (使君問):“弟子見說達摩大師化梁武帝[五],帝問達摩[六]:朕一生已來造寺、布施、供養,有功德否?達摩答言:並無功德。武帝惆悵,遂遣達摩出境,未審此言,請和尚說。”
    六祖言:“實無功德,使君勿疑達摩大師言。武帝著邪道,不識正法。”
    使君問:“何以無功德?”
    和尚言:“造寺、布施、供養,隻是修福,不可將福以為功德。功德在法身,非在於福田[七]。自法性有功德。見性是功,平直是德,(內見)佛性[八],外行恭敬。若累一切人,整形我不斷,即自無功德。自性虛妄[九],法身無功德。念念行平等直心[一〇],德即不輕,常行於敬,自修身即功,自修心即德。功德自心作,福與功德別。武帝不識正理,非祖大師有過。”
    校記
    [一]“嘗”原本作“當”,敦煌本同,錐木參本改作“今”字,作“嘗”較勝。
    [二]原本缺“何”字據敦煌本補。
    [三]“問”,原本作“聞”字。
    [四]原本“祖”作“師”字,據敦煌本改。
    [五]原本“化”字作“代”,雖“弟子見說達摩大師代,梁武帝問達摩……”也可通,但與下麵武帝遣達摩出境的內容不相應,鈴木據惠昕本校為“達摩大師化梁武帝”,今從之。
    [六]原句缺“帝”字,參惠昕本加。
    [七]原本缺“田”字,據敦煌本加。
    [八]原本作“平直是佛性”,敦煌本作“平直是德佛性”。據惠昕本在“平直”前加“見性是功”,又據敦煌本在“是”下補“德”字,參鈴木校本在“佛性”加“內見”二字。
    [九]原本些句作“自性無功德”,據敦煌本改。
    [一〇]“直心”,原作“真心”。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rung Luan(3)

橫川法語----橫川法語是源信大師所說的話

善導大師全集

毗尼日用切要---寶華山弘戒比丘 讀體 彚集

禪門修證指要...Thien Tong Tu Chung Chi Yeu

《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講記(一)作者:淨慧老和尚.

Trung Luan(4)

2732梁朝傅大士頌金剛經

六祖壇經箋註

中觀四百論廣釋 總論--- 中觀四百論廣釋 聖天菩薩 造頌 法尊法師 譯頌 索達吉堪布 著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