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家參祥要路門(5卷)〖 日本東嶺圓慈編〗

 

五家參祥要路門(5卷)〖 日本東嶺圓慈編〗

  《大正藏》第81卷No.2576
五家參詳要路門序

夫五家之宗者。欲傳我宗乘向上大事而已。然只如解世間流佈文字。妄解以為要故。宗祖各各教訓其宗要路而分門戶。自為五之一宗風。可知根本只向上大事也。五家即差別要門也。第一臨濟之戰機鋒。亦有全提半提之別。第二雲門之擇言句。亦有全得半提之別。第三曹洞之究心地。亦有全提半提之別。第四溈仰之明作用。亦有全提半提之別。第五法眼之先利濟。亦有全提半提之別。曰全提者。如來正法眼藏全分荷擔受用之義也。半提者。未及全提或半或及十之一者也。半提之言類多難分。學者止於半途為究竟者。誠可憐愍邪。予三十年前。雖聞先師之命。至於變盡成五之大事。與雲門言句。老曾今日徹遊言句林中等之密意。漸聞信受。而尚未徹。參究已經三十餘霜。頗得其要領矣。天明戊申歲。予應八幡圓福之選。結夏之日告諸子曰。夫此山者。初祖大師與聖德太子。神佛值遇之靈跡。吾邦無比之祖場也。老僧無德當其選者。時以無人也。古人道。有法有食處應住。有法無食處應住。無法有食處不應住。諸禪德。此山實無食。一夏在舉揚碧巖一百則當法食耳。勇於法不管衣食者。已自十至百。又告眾曰。往日峨山棹公。請予於折衷眼目提裝五家法要。不果已十年。今再太靈鑒公逼近左右責其不果。諸禪德。若欲得究明自己。不登五家階位。非我家種子。豈道達磨真孫。是故先得曹洞道體為初。究雲門宗旨為最極焉耳。五月望講智門蓮花話了。時諸子各立五家門戶激發請益。老僧求間擬往河西西邨柳庵宅。凌晨乘駕下山過河。至道西之濱途中。忽然撞著先師叮囑境界。歡踴之餘打一偈曰。去年今日始為語。今歲斯時自入門。仲夏過望辰向已。五家要路是緣緣。於時天明戊申五月既望也。入宅坐臥異前日事。在柳庵宅五日。歸山試諸子。日夜參詳不懈。五家兒孫將獲其人。時有一人問曰。五家宗要是為何事。予曰。何以然問。曰。徹根本事尚未得其人。而參五家宗要並無一個半個。然則五家之辯無所用焉。予曰。不然。汝觀種子結華果。種荊??則得荊??。種華果則得華果。是故於大應老祖參詳異他。虛堂讖曰。明明說與虛堂叟。東海兒孫日轉多(ラント)雲。大燈已受佛國印為一個種草。因甚麼還嗣老祖麼。是故關 山國師遺誡曰。宿昔吾大應老祖。正元之間越風波大難地蚤入宋域。遇著虛堂老禪於淨慈真參實證。末後徑山盡其蘊奧。是故得路頭再過之稱。受兒孫日多之記。單傳楊岐正脈於吾朝者。老祖之功也。次先師大燈老人參得老祖於西京。侍者京輦巨峰。其隨從之際。脅不到席者多年。頗有古尊宿之風。卒受老祖淵粹之命。長養者二十年。果彰大應遠大之高德。起佛祖已墜之綱宗。貽真風不地之遺誡。鞭策後昆者。先師之功也。老僧爰受華園先帝敕請創開此山。先師嚼飯養嬰兒。後昆直饒有忘卻老僧之日。忘卻應燈二祖之深恩。不老僧兒孫。你等請務其本。白雲感百丈之大功。虎丘嘆白雲之遺訓。先規如茲。誤而莫摘葉尋枝好(巳上)如我關山國師者。越凡超聖。獨出物外底。慧眼這裡無生死句。管老僧屋為什麼。逐高梨出門等機。吾祖宗大事。諄乎諄者也。向上事外不可擬議之宗風。辛辣難當底國師。又有何妄分別。獨於此佛法不得人之嘆息。兼五家風彩兒孫無眼之哀憐。何如是遺誡耶。何如是悲傷耶。日多真孫。豈可無拋身捨命策勵。請迴思再三熟讀。子細觀察。莫作容易之看。至囑至禱。請迴思再三熟讀。子細觀察。莫作容易之看。至囑至禱。請迴思再三熟讀。子細觀察。莫作容易之看。至囑至禱。
於時天明第七歲戊申雨安居之日
前住豆之龍澤東嶺頭陀圓慈撰焉

五家參詳要路門第一

前住豆之龍澤臨濟正宗東嶺圓慈編
前住丹之大梅賜紫比丘大觀文珠挍

第一臨濟宗戰機鋒論親疏為旨

師初在黃蘗會下行業純一。首座乃嘆曰。雖是後生。與眾有異。遂問上座。在此多少時。師曰。三年。首座雲。曾參問也無。師曰不曾參問。不知問個什麼。首座雲。汝何不去問堂頭和尚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師便去問。聲未絕黃蘗便打。師下來。首座雲。問話作麼生。師曰。某甲問。聲未絕和尚便打。某甲不會。首座雲。但更去問。師又去問。黃蘗又打。如是三度。發問三度被打。師來白首座雲。幸蒙慈悲令某甲問訊和尚。三度發問三度被打。自恨障緣(アツテ)不領深旨。今且辭去。首座雲。汝若去時。須辭和尚去。師禮拜退。首座先到和尚處雲。問話底後生甚是如法。若來辭時。方便接他。向後穿鑿成一株大樹。與天下人作蔭涼去在。師去辭。黃蘗雲。不得往別處去。汝向高安灘頭大愚處去。必為汝說。師到大愚。大愚問。什麼處來。師雲。黃蘗處來。大愚雲。黃蘗有何言句。師雲。某甲三度問佛法的的大意三度被打。不知某甲有過無過。大愚雲。黃蘗與麼老婆。為汝得徹困。更來這裡問有過無過。師於言下大悟雲。元來黃蘗佛法無多子。大愚搊住言。這尿床鬼子。適來道有過無過。如今卻道黃蘗佛法無多子。你見個什麼道理。速道速道。師於大愚脅下築三拳。大愚托開雲。汝師黃蘗。非干我事。師辭大愚卻回黃蘗。黃蘗見來便問。這漢來來去去有什麼了期。師雲。只為老婆親切。便人事了侍立。黃蘗問。什麼處去來。師雲。昨奉慈旨令參大愚去來。黃蘗雲。大愚有何言句。師遂舉前話。黃蘗雲。作麼生得這漢來待痛與一頓。師雲。說什麼待來。即今但吃(セヨトヰナ)隨後便掌。黃蘗雲。這風顛漢卻來這裡捋虎鬚。師便喝。黃蘗雲。侍者引這風顛漢參堂去(ラツメヨ)。後溈山舉此話問仰山。臨濟當時得大愚力得黃蘗力。仰山雲。非但騎虎頭。亦解把虎尾。
臨濟慧照禪師。最初入處痛快。悟後參禪瞥脫。雖有五家各立宗旨。初中後事。頭正尾正。中興如來正法眼藏。明瞭祖師西來密旨者。只此臨濟一宗最為至當而已。是故古來以本錄稱錄中之王。元帝賜臨濟院現住以臨濟正宗之印。是乃冠帝之初也。所謂臨濟是正宗基源義也。
師栽松次。黃蘗問。深山裡栽許多作什麼。師雲。一與山門作境致。二與後人作標榜。道了將钁頭打地三下。黃蘗雲。雖然如是。子已吃吾三十棒了也。師又以钁頭打地三下。作噓噓聲。黃蘗雲。吾宗到汝大興於世。後溈山舉此話問仰山。黃蘗當時只囑臨濟一人更有人在。仰山雲。有。只年代深遠。不欲舉似和尚。溈山雲。雖然如是。吾亦要知。汝但舉看。仰山雲。一人指南吳越令行。遇大風即止。
仰山讖語。風穴則近而不當。曇橘洲曰。大慧則當而不穩。然以理事總則風穴為理。大慧為事。以大三災應庵之語最為的當歟。夫臨濟之一宗超出他者。所以且五事也。第一入處痛快。已詳序門也。第二悟後明正者。自從大愚(ニ)證徹黃蘗(ニ)卻回後。師資參詳甚以明瞭。加之參溈山侍德山。他師所不及。如是著明也。第三樹德蔭孫者。此栽鬆一則堪垂兒孫。末後與三聖問答遺偈遺誡亦不可及歟。第四試道待人者。破夏因緣和百丈再參之則。是又臨濟之外誰敢恁麼。第五受用真脫者。佛佛所印。祖祖所證。彼此明照如見天鑒。雖然先師常謂我徒曰。五家宗要。人人不兼我宗不全。宜省察爾。
師因半夏上黃蘗。見和尚看經。師雲。我將謂是個人元來是麼黑豆老和尚。住數日乃辭去。黃蘗雲。汝破夏來。不終夏去。師雲。某甲暫來禮拜和尚。黃蘗遂打趁令去。師行數裡疑此事。卻回終夏。師一日辭黃蘗。蘗問。什麼處去。師雲。不是河南便歸河北。黃蘗便打。師約住與一掌。黃蘗大笑。乃喚侍者。將百丈先師禪版機案來。師雲。侍者將火來。黃蘗雲。雖然如是。汝但將去。已後坐卻天下人舌頭去在。後溈山問仰山。臨濟莫辜負他黃蘗也無。仰山雲。不然。溈山雲。子又作麼生。仰山雲。知恩方解報恩。溈山雲。從上古人還有相似底也無。仰山雲。有。衹是年代深遠。不欲舉似和尚。溈山雲。雖然如是。吾亦要知。子但舉看。仰山雲。只如楞嚴會上阿難讚佛雲。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豈不是報恩之事。溈山雲。如是如是。見與師齊減師半德。見過於師方堪傳授。
臨濟一宗。古人評論曰。百丈再參馬祖三日。耳聾之大事與此破夏因緣。古今獨步之榜樣。衲子可依行底之大事。公案為體。言句為衣。心地為宗。體用為行。利濟為旨。師上堂小參。以是為宗。含五歸一。可貴歟。
上堂雲。赤肉團上有一無位真人。常從汝等諸人面門出入。未證據者看看。時有僧出問。如何是無位真人。師下禪床把住雲。道道。其僧擬議。師托開雲。無位真人是什麼乾屎橛(ソトヰテ)。便歸方丈。
有定上座到參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下床繩擒住。與一掌便托開。定佇立。傍僧雲。定上座何不禮拜。定方禮拜忽然大悟。
師初至河北住院。見普化克符二上座。乃謂曰。我欲於是建立黃蘗宗旨。汝可成褫我。二人珍重下去。三日後。普化卻上來問雲。和尚三日前說什麼。師便打。三日後克符上來問。和尚昨日打普化作甚麼。師亦打。至晚小參雲。有時奪人不奪境。有時奪境不奪人。有時人境俱奪。有時人境俱不奪。如何是奪人不奪境。師雲。煦日發生鋪地。錦嬰孩垂發白如絲。如何是奪境不奪人。師雲。王令已行天下遍。將軍塞外絕煙塵。如何是人境俱奪。師雲。並汾絕信獨處一方。如何是人境俱不奪。師雲。王登寶殿野老謳歌。
上堂。兩堂首座相見。同時下喝。僧問師。還有賓主也無。師雲。賓主歷然。師雲。大眾要會臨濟賓主句。問取堂中二首座。
師一日示眾雲。參學人大鬚子細如賓主相見便有言論往來。或應物現形。或全體作用。或把機權喜怒。或現半身。或乘獅子。或乘象王。如有真正學人。便喝先拈出一個膠盆子。善知識不辨是境。便上他境上做模做樣。學人又喝。前人不肯放。此是膏盲之病不堪醫治喚作賓看主。或是善知識不拈出物。隨學人問處即奪。學人被奪抵死不放。此是主看賓。或有學人應一個清淨境界出善知識前。善知識辨得是境。把得住拋向坑裡。學人言。大好善知識。即曰。咄哉不識好惡。學人便禮拜。此喚作主看主。或有學人披枷帶鎖出善知識前。善知識更與安一重枷鎖。學人歡喜彼此不辨。喚作賓看賓。大德山僧所舉。皆是辨魔揀異知其邪正。
僧問風穴。如何是賓中賓。穴曰。攢眉坐白雲。如何是賓中主。穴雲。入市雙瞳瞽。如何是主中賓。穴雲。回鸞兩曜新。如何是主中主。穴雲。磨礱三尺劍。待斬不平人。
要會臨濟賓主句。先須參賓主歷然則。四賓主妙處。自然徹底得明瞭。此風穴問答。豈但四賓主。全提半提大事。自然盡妙矣。
師臨遷化時。據座雲。吾滅後不得滅卻吾正法眼藏。三聖出雲。爭敢滅卻和尚正法眼藏。師雲。已後有人問你。向他道什麼。三聖便喝。師雲。誰知吾正法眼藏向這瞎驢邊滅卻。言訖端然示寂。
凡師上堂小參等語。舉揚開示法身為本。脫體現成似老婆禪。穩密純真言句為衣。暗號密令不許他知。見性不交。他物絕影。真實諦當依法立則。體用如如不出法界。受行自在誰敢窺覦。任緣導利間不容髮。根無錯謬攝入為貴。如是五家要路自兼。可謂真之宗風也。

五家參詳要路門第二

第二雲門宗擇言句論親疏為旨

師初參睦州。州旋機電轉。直是難湊泊。尋常接人。才跨門便搊住雲。道道。擬議不來。便推出雲。秦時??轢鑽。師凡去見至第三回。才敲門。州雲。師雲。文偃。才開門便跳入。州搊住雲。道道。師擬議。便被推出。師一足在門閫內。被州(ニ)急合門拶折師腳。師忍痛作聲。忽然大悟。後來語脈接人一模脫出。雲門後於陳操尚書宅住三年。睦州指往雪峰處去(ラシム)。師至峰莊見僧問。上座上山去那。僧云是。師雲。寄一則話問堂頭和尚。不得道是別人語。僧雲諾。師雲。上座到山見和尚上堂眾集。便出握腕立地曰。者老漢頂上鐵枷何不脫卻。其僧依師教。峰見者僧與麼道。便下座攔胸把住曰。速道速道。僧無語。峰拓開曰。不是汝語。僧曰。是某語。峰曰侍者將繩棒來。僧曰。不是某語。是莊上一淅中上座教某來道。峰曰。大眾去莊上迎取五百人善知識來。師次日上山。峰一見便曰。因甚得到與麼。師以手拭目趨出。峰奇之。師又出眾問。如何是佛。峰曰。莫寐語。師便禮拜。一住三年。峰一日問。子見處如何。師雲。某見處與從上諸聖不移易一絲毫許。後到陳操尚書。尚書與裴休李翱同時。凡見一僧來。先請齋。襯錢三百須是勘辨。一日師到。相看便問。儒書中即不問。三乘十二分教自有座主。作麼生是衲僧家行腳事。師曰。尚書曾問幾人來。操雲。即今問上座。師雲。即今且置。作麼生是教意。操雲。黃卷赤軸。師曰。這個是文字語言。作麼生是教意。操曰。口慾談而辭喪。心欲緣而慮亡。師曰。口慾談而辭喪。為對有言。心欲緣而慮亡。為對妄想。作麼生是教意。操無語。師曰。尚書看法華經是否。操曰是。師曰。經中道。一切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且道。非非想天即今有幾人退位。操又無語。師曰。尚晝且莫草草。師僧家拋卻三經五論。來入叢林十年二十年。尚自不奈何。尚書又爭得會。操禮拜雲。某罪過。又一日與眾官登樓次。望見數僧來。一官人云。來者總是禪僧。操雲。不是。官雲。焉知不是。操雲。待近來與你勘過。僧至樓前。操驀召雲。上座。僧舉頭。操謂眾官雲。不信道。
馬大師曰。楞伽經以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又曰。凡有言句。是提婆宗。只以此個為主。圓悟曰。諸人盡是衲僧門下客。還曾體究得提婆宗麼。若道言句是。也沒交涉。若道言句不是。也沒交涉。且道。馬大師意在什麼處。後來雲門拈道。馬大師好言語。衹是無人問。有僧便問。如何是提婆宗。門雲。九十六種。汝是最下一種。
舉。師以拄杖示眾雲。拄杖子化為龍。呑卻乾坤了也。山河大地甚處得來。雪竇頌雲。拄杖子呑乾坤。徒說桃花浪奔。燒尾者不在拏雲攫霧。曝腮者何必喪膽亡魂。拈了也聞不聞。直須灑灑落落。休更紛紛紜紜。七十二棒且輕恕。一百五十難放君。竇驀拈拄杖下座。大眾一時走散。
舉。翠巖夏末示眾雲。一夏以來為兄弟說話。看翠巖眉毛在麼。保福雲。作賊人心虛。長慶雲。生也。師雲關雪竇頌曰。翠巖示徒千古無對。關字相酬失錢曹罪。潦倒保福抑揚難得。嘮嘮翠巖分明是賊。白圭無玷誰辨真假。長慶相諳眉毛生也。
舉。乾峰示眾雲。法身有三種病二種光。汝等諸人還委悉麼。時師出眾雲。庵內人為甚麼不知庵外事。峰呵呵大笑。師雲。猶是學人疑處。峰雲。汝是甚麼心行。師雲。和尚亦要委悉。峰雲。心恁麼而可始得穩坐地。
先師拈雲。若人欲見息耕錄。先須參此話。二大老說話見徹分明。許汝親見息耕老人。
三光拈雲。大凡醫治乾峰三種病。有三種法。所謂外療與本道也。請耆婆為診脈師。請扁鵲為配劑師。卻向仲景傷寒論商量。時有僧出曰。和尚自病未能除。論人病作什麼。光曰。汝道老僧有何病。僧喝雲。瞎漢鐵枷鐵鎖膿滴滴地。光笑曰。恰傭汝療那。僧曰。某甲有公事。乞請別人好。光擊杖三下曰。春山行處興難極。春鳥春花唱拍新。僧便禮拜。光道蒼天蒼天答拜。
舉。乾峰示眾雲。舉一不得舉二。放過一著落在第二。師出眾雲。昨日有一僧從天台來。卻往南嶽去。乾峰雲。典座今日不得普請。
先師或時到大平山中平坦處。有一座盤石。因於石上晏坐數刻。忽然舉頭拈起▲ミアケテミレハハシズヤマミヲロセハ世歌有省曰。見舉而觀則鷲頭山見降則マタシゲシシバマノツリフネ△亦獅毛鹿濱之釣船。先師此時相看雲門大師。三十年後於大乘堂中碧巖會復知其骨髓。
舉。五祖和尚在太平上堂。僧問。如何是臨濟下事。祖雲。五逆聞雷。僧問。如何是雲門下事。祖雲。紅旗閃燦。僧問。如何是曹洞下事。祖雲。馳書不到家。僧問。如何是溈仰下事。祖雲。斷碑橫古路。僧禮拜。祖雲。何不問法眼下事。僧雲。留與和尚。祖雲。巡人犯夜。
是真實入證者。五家共隨之本據也。雖然一齊念取無請益意者。參到彌勒下生亦不可得也。慎哉。
舉。五祖和尚住黃梅東山時。拈香雲。此一炷香在舒郡。二十七年三所住院。諸人總知。遂欲燒次。復雲。不得也須說破。某十五年行腳。初參遷和尚得其毛。次於四海參見尊宿得其皮。又到浮山圓鑒老處得其骨。後在白雲端和尚睡得其髓。方取承受與人為師。今日爇向爐中。從教薰天灸地。有耳朵者辨取。
五祖大師始自破頭山栽松以來。下山投水。行乞路傍。面謁四祖。黃梅養母。赤縣留孫。流入東海為日多讖底之消息也。
先師六十九歲。寶歷三年癸酉夏。於甲府能成禪剎提唱人天眼目。開筵示眾雲。
瞎卻人天雙眼目。波斯夜半落空谷。歸來譫語無人量。各袒左邊訪背觸。夫以人天眼目秘訣。佛海狂浪禪苑毒花。
是明作者未盡吾家妙。其所出事宜見五宗。先師常道。古德判雲。人天眼目卻成盲目。又甚有故。若以依行。恐誤後人。
昔晦岩老人親輯編。顧孫思子。近鰲背老漢間註解。逐惡隨邪。斃疑兕於千載當來。提家醜於五家衰末。
作者只恐兒孫大誤。注主又示事實可違而已。
三玄三要淨地上拋土撒屙。五位君臣澆末代匡徒導眾。開示轉位就功之大事。震殺認賊為子鈍根。
臨濟所嚴呵者。恐認七之無分別識。錯為根本如來藏也。曹洞所指示者。只恐認七地之有功用智。偏守八地之無功用行。是認賊為子之鈍根也。
法眼為殿後。臨濟為先鋒。豈其容優劣於其際。雲門為天子。溈仰為公卿。須知非宗風無高下。
為殿後者。八宗皆以利人為究竟。五家共導學者是基本也。雖宗旨以高為貴。其所教示自有高下前後之分而已。
常恨顧鑒咦時人盡錯會。為報六相義須親切參究。
眼目曰。師每見僧。顧之即雲鑒。僧擬議。師即曰。咦。而錄之者曰顧鑒咦。又作頌曰。舉不顧即差互。擬思量何劫悟。先師久參雲門宗大事。始會三字旨。依之三字為宗。別通格外。六相義法眼宗。第一表法。見本書注。茲為易解別設一譬。如是男是女是總相。如六根在是別相。如依辦用是同相。眼見耳聞是異相。如聚成身是成相。如四大分死是壞相。通宗而後參訣。
從頭五派秘訣。盡可究明至要也。澆季末代法滅盡之效驗。諸方盡言。不參話頭。不知文字。唯一向無念無心去。是向上禪。你不知麼。佛言。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依此示眾。先師之意尊重五家如是明著。若至無其事者。搜索不足參詳不及之所致也。
臨濟上堂。僧問。如何是第一句。濟雲。三要印開朱點側。未容擬議。主賓分。問。如何是第二句。濟雲。妙解豈容無著問。漚和爭負截流機。問。如何是第三句。濟雲。看取棚頭弄傀儡。抽牽都來裡有人。濟又云。一句語須具三玄門。一玄門須具三要。有權有實。汝等諸人作麼生會。下座。
先師曰。於此三句甚有深理。可盡參詳。如彼涵蓋乾坤等句。非真宗意。至此上堂始知雲門臨濟同一三昧。若復不知此旨底。即非虛堂日多真孫必也。

五家參詳要路門第三

第三曹洞宗究心地論親疏為旨

師諱良價。嗣雲岩。越州諸暨人。姓俞氏。初謁忠國師。問無情說法。不契。後到溈山。山問。聞闍黎曾問國師(ニ)無情說法。是否。師雲。是。溈雲。試舉看。師舉了。溈雲。我者裡也有些子。衹是罕遇其人。師雲。便請。為以拂子點一點。師雲。請和尚為某甲說。溈雲。父母所生口終不為子說。師雲。此間莫有同時慕道者麼。溈令見雲岩。師辭直造雲岩。請益前話。岩雲。不見彌陀經雲。水鳥樹林悉皆念佛念法。師因有省。作偈云。也太奇也太奇。無情說法不思議。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方得知。一日問岩。某甲有餘習未盡。岩雲。汝曾作甚麼來。雲。聖諦亦不為。曰。還得歡喜地也未。雲。歡喜即不無。如糞堆頭拾得一顆明珠。師辭岩問。百年後忽有人問還邈得和尚真。如何祇對。岩良久雲。只者是。師沉吟。岩雲。價闍黎承當個事。大須審細。師猶涉疑。後因過水睹影。方得頓悟。作偈云。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應須恁麼會方得契如如。示眾雲。末法時代人多幹慧。若要辨驗真偽。有三種滲漏。一見滲漏。機不離位墮在毒海。二情滲漏。智常向背見處偏枯。三語滲漏。體妙失宗機昧終始。曹山辭次。師授山先雲岩所付寶鏡三昧五位顯訣畢。山再拜而去。
正中偏。三更初夜月明前。莫怪相逢不相識。隱隱猶懷舊日嫌。
偏中正。失曉老婆逢古鏡。分明覿面更無真。休更迷頭還認影。
正中來。無中有路出塵埃。但能不觸當今諱。也勝前朝斷舌才。
兼中至。兩刃交鋒不須避。好手還同火裡蓮。宛然自有沖天氣。
兼中到。不落有無誰敢和。人人盡欲出常流。折合還歸炭裡坐。

寶鏡三昧

如是之法佛祖密付汝今得之
宜善何護銀盂盛雪明月藏鷺
類之弗齊混則知處意不在言
來機亦赴動成窠臼差落顧佇
背觸俱非如大火聚但形文彩
即屬染污夜半正明天曉不露
為物作則用拔諸苦雖非有為
不是無語如臨寶鏡形影相睹
汝不是渠渠正是汝如世嬰兒
五相完具不去不來不起不住
婆婆和和有句無句終不得物
語未正故重離六爻偏正迴互
疊而為三變盡成五如荎草味
如金剛杵正中妙挾敲唱雙舉
通宗通塗挾帶挾路錯然則吉
不可犯忤天真而妙不屬迷悟
因緣時節寂然昭著細入無間
大絕方所毫忽之差不應律呂
今有頓漸緣立宗趣宗趣公矣
即是規矩宗通趣極真常流注
外寂內搖系駒伏鼠先聖悲之
為法檀度隨其顛倒以緇為素
顛倒想滅肯心自許要合古轍
請觀前古佛道垂成十劫觀樹
如虎之缺如馬之馵以有下劣
寶幾珍禦以有驚異狸奴白牯
羿以巧力射中百步箭鋒相直
巧力何預木人方歌石女起舞
非情識到寧容思慮臣奉於君
子順於父不順非孝不奉非輔
潛行密用如愚若魯但能相續名主中主

寬延庚午之春。先師在駿州庵原大乘。提唱碧巖集。會中一朝召予曰。夫法隨入益深。昔日在正受室。參詳尤久矣。雖究變盡成五之大事於格師兄。行住不穩凡三十餘年也。至於今日始徹底盡其蘊奧。比前所得如影響。是故書以與諸子。

洞上五位偏正口訣

寶鏡三昧曰。重離六爻。偏正迴互。疊而為三。變盡成五。

重離T81061101.GIF六爻。

迴互疊變之義者。眾說繁絮。今不記之。

T81061102.GIF正也。空也。真也。黑也。暗也。理也。陰也。

T81061103.GIF偏也。色也。俗也。白他。明也。事也。陽也。

T81061104.GIF正中偏疊而為三偏中正正中來五位變盡成五兼中至兼中到。

蓋寶鏡三昧者。不知誰人之所述。石頭和尚藥山和尚及雲岩和尚。祖祖相傳密至相承。無容易漏洩。傳到洞山和尚。著五位階漸。每位安著一偈。以提佛道大綱。可謂夜途玉炬迷津船筏。悲哉近代禪苑荒鞠。以無智昏愚稱向上直指禪。以寶鏡三昧五位偏正等無上大法財為老屋裡破古器總不顧。恰似瞽者拋擲杖子言閑具。殊不知自蹎墜小果見泥裡。到死不得出離。何計五位是驀過正位雜毒海之舟航。輾破二空堅牢獄之寶輪。往往不知進修要路。不諳者般秘訣。故陷溺辟支小果死水裡。蹎沒焦芽敗種黑暗坑。終到佛手難救。是故四十年前在正受室內所信受大略。以當法施。得真正參玄大死一番底上士。宜須密付。非所以為中下機設者。謹勿輕忽矣。
大凡教海浩渺法門無量。其中間有秘授有口訣。未曾見如五位紛煩者。重離煩評疊變鑿說。枝上添枝蔓上結蔓。不知畢竟五位者所以為胡為法理施設者矣。非無小補於法門。令學者轉增迷悶。似縱鶖子慶喜大智難了別者。予謂。祖師豈留得無用煩語勞役後昆者乎。我怪之久矣。及入正受室。從上疑兕乍斃矣。學者若依之進修。大有利益。莫為非洞上知識口授凝惑。須知正受專參究洞山頌而後判斷將來。勿為非洞上知識口授輕忽。正受老人曰。祖師初施設五位大意者。令學者證得四智之大悲善巧也。大凡佛有四智。所謂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是也。道流直饒三學精煉經多劫。未證得四智。不許稱真佛子。須知道流真正參究打破八識賴耶暗窟時。大圓鏡智寶光立地煥發。即怪大圓鏡光黑如漆。此道正中偏一位。於此入偏中正一位。修寶鏡三昧多時。果證得平等性智。初入理事無礙法界境致。行者以此不為足。親入正中來一位。依兼中至真修。獲得妙觀察智成所作智等四智。最後到兼中到一位。折合還歸炭裡坐。不知何謂。精金萬鍛不再礦。唯恐得小為足。可貴依五位偏正功勳非但證四智。三身亦體中圓焉。不見大乘莊嚴論曰。轉八識成四智束四智具三身。是故曹溪大師有偈曰。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又曰。清淨法身你之性。圓滿報身你之智。百億化身你之行。

洞山良價和尚五位偏正頌

正中偏。三更初夜月明前。莫怪相逢不相識。隱隱猶懷舊日嫌。
夫正中偏一位者。指大死一番?地一下見道人理之正位者也。若其有真正參玄上士。密參功積。潛修力充。忽然打發。則虛空消隕鐵山摧。上無片瓦蓋頭。下無寸土卓足。無煩惱無菩提。無生死無涅槃。一片虛凝。如澄潭無底。似大虛絕痕。往往認得此一位。以為大事了畢。以謂佛道成辦。死守無放。其此之道死水裡禪。為棺木裡守屍鬼。任使耽著經三四十年。不能出獨覺自了小窠窟。所以言。機不離位墮在毒海。此是法華所謂正位取證底大癡人也。假設有明瞭平等無差別真智。不能煥發萬法差別妙智。是故在寂靜無為空閑陰處。雖內外玲瓏了了分明。觀照才涉動搖騷鬧憎愛差別塵緣。則無半點氣力。眾苦逼迫。為救此重痾。假且設偏中正一位。
偏中正。失曉老婆逢古鏡。分明覿面更無真。休更迷頭還認影。
行者若住著彼正中偏。則智常向背。見處偏枯也。是故能玄上士。常坐臥動中種種差別塵境上。悉把目前老幼尊卑堂閣廊廡草木山川等之萬法。以為我自己本來具足真正清淨面目。如對明鏡見自面目。於一切處如是觀照重歲月。則自然彼此為我家一枚寶鏡。於此如兩鏡相照中心無一點影像。心境一如。物我不二。白馬入蘆花。銀盂盛雪。此謂寶鏡三昧。涅槃經所謂如來目見佛性。是之謂也。入得此三昧時。大白牛兒推不去立地證得。真俗不二唯有一乘中道實相第一義諦平等性智運出目前。學者若到此田地以為足。則亦是依舊墮二乘小果深坑。何故。不知菩薩威儀。不了佛國土因緣故。祖師為救此患難。重假設正中來一位。
正中來。無中有路出塵埃。但能不觸當今諱。也勝前朝斷舌才。
此一位者。明上乘菩薩不正位取證。菩薩既不以如上所證為足。轉進不退。無功用海中煥發無緣大悲。依四弘清淨大誓。鞭上求菩提下化眾生願輪。所謂向去中卻來。卻來中向去者乎。為令知明暗雙雙底受用。且設兼中至一位。
兼中至。兩刃交鋒不須避。好手還同火裡蓮。宛然自有沖天氣。
此一位。菩薩撥轉明暗不二法輪。紅塵堆裡灰頭土面。聲色隊中七狂八顛。如火裡蓮華逢火色香轉鮮明。入??垂手他受用。所謂在途中不離家舍。離家捨不在途中。是凡是聖。魔外不能辨。佛祖不能挾手。擬舉心向。兔角龜毛過別山。者裡猶是非他穩坐地。是故謂。宛然自有沖天氣。畢竟如何。須知猶有兼中到一位。
兼中到。不落有無誰敢和。人人盡欲出常流。折合還歸炭裡坐。
鵠休著語曰。德雲閑古錐。幾下妙峰頂。傭他癡聖人。擔雪共填井。學者若欲透得洞山兼中到一位。先須參此頌。寬延第三庚午天林鍾吉祥辰。沙羅樹下白隱老衲述.
或時先師語予曰。洞山五位頌。各各盡美矣。於中兼中到一頌。似不盡善乎。子思奈如。予曰。然矣。若以雲門臨濟宗旨而言。則此一頌大劣。似非洞山作也。彼宗風審細論義。是故此頌如是指示。而全無一字子之失。若以東山下事頌之。雪竇德雲閑古錐之偈。誠可謂盡善盡美歟。尊意如何。先師應諾諾曰。誠然也。因以此偈代別洞山著於茲而已。

五家參詳要路門第四

第四偽仰宗明作用論親疏為旨

師諱靈祐。嗣百丈。福州趙氏子。初參百丈。侍立次夜深。丈曰。看爐中有火否。師撥之曰無。丈起身深撥得少火。舉而示之曰。汝道無。者個聻師大悟。禮謝陳所見。丈曰。此是暫時岐路耳。經雲。欲識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時節既至。如迷忽悟。如忘忽憶。方省己物。不從他得。故祖師曰。悟了同未悟。無心亦無法。衹是無虛妾凡聖等心。本來心法元自具足。汝今既然。善自護持。
仰山諱慧寂。嗣溈山。韶州葉氏子。仰辭親遊方日。人有戲之者。於仰扇上題曰。寂子去行腳。諸魔使誰滅。仰續曰。龍生蛇腹中。借也十個月。人皆異之。蓋仰出屠門。諸魔或曰豬毛。初參耽源。已悟玄旨。源謂仰曰。國師當時傳得六代祖師圓相共九十六個。授與老僧曰。吾後滅三十年。南方有一沙彌。到來大興此教。次第傳授母令斷絕。我今付汝。汝當奉持。遂將其本付仰。仰一覽便火劫。源一日問仰。前來諸相甚宜秘惜。曰。當時看了便燒卻也。源曰。吾此法門無人能會。唯先師及諸祖諸大聖人方可委悉。子可得燒之。仰曰。某甲一覽便知其意。但用得不可執本也。源曰。雖然如此。於子即得。後人信之不及。仰曰。和尚若要。重錄不難。即重集一本上呈。且無遺失。源曰然。
香嚴智閑禪師參溈山。山問。我聞汝在百丈先師處。問一答十。問十答百。此是汝聰明靈利。意解識想生死根本。父母未生時。試道一句看。嚴被一問直得茫然。歸寮將平日看過底文字。從頭要尋一句酬對。竟不能得。乃自嘆曰。畫餅不可充飢。屢乞溈山說破。山曰。我若說似汝。汝已後罵我去。我說底是我底。終不幹汝事。嚴遂將平昔看過底文字燒卻曰。此生不學佛法。也且作個長行粥飯僧免役心神。乃泣辭溈山。直過南陽睹忠國師遺跡。遂憩止焉。一日芟降草木。偶拋瓦礫擊竹作聲。忽然省悟。遽歸沐浴。焚香遙禮溈山。讚曰。和尚大慈恩。逾父母當時。若為我說破。何有今日之事。
溈仰宗風審細。雖似老婆臭乳。宗旨之險過於他師者。以為香嚴不與一言。他所不存堪可依行也。後人以是可通宗極耶。
溈山摘荼次。謂仰山曰。終日摘荼。只聞子聲不見子形。仰撼茶樹。溈曰。子只得其用。不得其體。仰曰。未審和尚如何。溈良久。仰曰。和尚只得其體不得其用。溈曰。放子三十棒。仰曰。和尚棒某甲吃。某甲棒教誰吃。溈曰。放子三十棒。
溈山睡次。見仰山來。溈便麵壁。仰曰。和尚何得如此。溈起曰。我適來得一夢。你試為我原看。仰度一盆水。溈便洗面。少頃香嚴至。溈曰我適來得一夢。寂子為我原了。汝更為原看。嚴點一盞茶來。溈曰。二子神通過於鶖子目連。
溈山因問仰山。寂子心識微細流注。無(ニシ)來得幾年。仰山不敢答。卻雲。和尚無(ニシ)來幾年矣。溈曰。老僧無來已七年。溈又問。寂子如何。仰曰。惠寂正鬧。虛堂拈曰。古人及蓋玄微。猶恐走作。今人只管孟八郎道。總是五逆人聞雷。
溈山問仰山雲。寂子如何。仰雲。和尚問他見解。問他行解。若問他行解。某甲不知。若是見解。如一瓶水註一瓶水雲門雲。某甲見處與從上諸聖。不移易一絲毫許。
仰山問溈山曰。百千萬境一時來時如何。溈山雲。青不是黃。長不是短。諸法各住自位。非幹汝事。仰山則作禮。
中邑洪恩禪師每見僧來。拍手作和和聲。仰山謝戒。邑見來於禪床上拍口曰。和和。仰山即從西過東。邑又拍口作和和聲。仰山又從東過西。邑拍口作和和聲。仰山又於中心立。然後謝戒了。卻退後立。邑雲。什麼處得此三昧來。仰山雲。於曹溪印子上脫將來。邑雲。汝道曹溪用此三昧接什麼人。仰雲。接一宿覺。仰又復問中邑雲。和尚什麼處得此三昧來。邑雲。我於馬祖處得此三昧來。

此中邑之一則。可為溈仰宗之所據歟。

舉。王太傳入招慶煎茶。時朗上座與明招把銚。朗翻卻荼銚。太傳見問上座。荼爐下是什麼。朗雲。捧爐神。太傳雲。既是捧爐神。為什麼翻卻茶銚。朗雲。仕官千日。失在一朝。太傳拂袖便去。明招雲。朗上座吃卻招慶飯了。卻去江外打野榸。朗雲。和尚作麼生。招雲。非人得其便。雪竇雲。當時但踏倒茶爐。
碧巖集第四十八則。明茶道亦有向上出身作用。茶道有本末中之三節。本者成人也。人各皆散亂粗動器耳。故以恆事自然教定。誡我為戒。不亂為定。徹物為慧。是以約點茶論親疏焉耳。主有五事。一掃室。二居物。三改具。四點茶。五接客。作客有五。一進室。二著座。三改衣。四喫茶。五徹物。夫人精煉平生作用自清。是曰成本。參詳宗旨至溈仰理。是曰成末。通達事理物物無惑。是曰得中道之理。凡得三義通十道。則可謂究盡茶道之要。如此問答。三義眼瞎。堪可笑爾。雪竇拈語蘇活茶道。
請高著眼。

五家參詳要路門第五

第五法眼宗先利濟論親疏為旨

師。諱文益。餘杭魯氏子。祝發詣開元寺覺律師受具戒。及覺盛化四明。師往習毘尼。工文章。覺奇之。目為吾門之遊夏也。師以玄機一發雜務俱捐。振錫南邁抵福州。初見長慶。無所契悟。與進修輩擬之湖外。既發值雨。少憩城西地藏。入堂見藏坐地爐。問師。此行何之。曰。行腳去。曰。行腳事作麼生。曰。不知。曰。不知最親。三人附火。因舉肇論。至天地與我同根之處。藏又曰。山河大地與自己是同是別。修曰同。藏豎兩指熟視之。兩個。便起去。雨霽辭行。藏送之問曰。上座尋常說三界唯心。乃指庭下石曰。且道。此石在心內在心外。師曰。在心內。曰。行腳人著甚來由安塊石在心頭耶。師窘無以對。遂放包俱求抉擇。近月餘呈見解說道理。藏曰。佛法不是恁麼。曰。某甲到此辭窮理絕也。藏曰。若論佛法一切見成。師大悟。出世臨川崇壽。
僧問師。慧超諮和尚。如何是佛。師雲。汝是慧超如則監院在師會中也不曾參請入室。一日師問雲。則監院何不來入室。則雲。和尚豈不知。某甲於青林處有個入頭。師雲。汝試為我舉看。則雲。某甲問。如何是佛。林雲。丙丁童子來求火。師雲。好語恐你錯會。可更說看。則雲。丙丁屬火。以火求火。如某甲是佛。更去覓佛。師雲。監院果然錯會了也。則不憤便起單。渡江去。師雲。此人若回可救。若不回救不得也。則到中路自忖雲。他是五百人善知識。豈可賺我耶。遂回再參。師雲。你但問我。我為你答。則便問。如何是佛。師雲。丙丁童子來求火。則於言下大悟。如今有者只管瞠眼作解會。所謂彼既無瘡。勿傷之也。這般公案。久參者一舉便知落處。法眼下謂之箭鋒相拄。更不用五位君臣四料簡。直論箭鋒相拄。是他家風如此。一句下便見。當陽便透。若向句下尋思。卒摸索不著。師出世有五百眾。是時佛法大興。時韶國師久依疏山。自謂得旨。乃集疏山平生文字頂相。領眾行腳。至師會下。他亦不去入室。只令參徒隨眾入室。一日師陞座。有僧問。如何是曹源一滴水。師雲。是曹源一滴水。其僧惘然而退。韶在眾聞之。忽然大悟。後出世承嗣師。有頌呈雲。通玄峰頂不是人間。心外無法滿目青山。師印雲。只這一頌可繼吾宗。子後有王侯敬重。吾不如汝。師圓成實性頌雲。理窮忘情謂。如何有喻齊。到頭霜夜月。任運落前溪。果熟兼猿重。山長似路迷。舉頭殘照在。元是住居西。
舉。陸亙大夫與南泉語話次。陸雲。肇法師道。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也。甚奇怪。南泉指庭前花召大夫曰。時人見此一株花如夢相似。
石頭因閱肇論。至會此萬物為自己處。豁然大悟。後作一本參同契。亦不出此意。看他恁麼問。且道。同什麼根。同那個體。到這裡也不妨奇特。豈同他常人不知天之高地之厚。豈有恁麼事。陸亙大夫恁麼問。奇則甚奇。衹是不出教意。若道教意是極則。世尊何故更拈花。祖師更西來作麼。南泉答處用衲僧鼻巴與他拈出痛處破他窠窟。遂指庭前花召大夫雲。時人見此一株花。如夢相似。如引人向萬丈懸崖上打一推令他命根斷。岩頭道。此是向上人活計。只露目前些子。如同電拂。南泉大意如是。有擒虎兕定龍蛇底手腳。到這裡也須是自會始得。不見道。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學者勞形如猿捉影。看他雪竇頌出曰。聞見覺知非一一。山河不在鏡中觀。霜天月落夜將半。誰共澄潭照影寒。
南泉一株花話。是宗門之骨隨。如先師與雲山老宿商量。夫雲門法眼二宗。大概如詩之通韻葉韻。本出自岩頭雪峰下。岩頭出瑞岩主人公。遊化三昧受用確乎。故出溈仰作用高貴尊勝之風。雪峰即出玄沙雲門。玄沙一轉得地藏。又一轉得法眼宗。故云門法眼二宗言句易迷。
五祖弘忍大師。深乘願輪。再來為法演。弄得雲門臨濟受用。如車兩輪。是道東山下暗號密令。圓覺佛光國師。在大宋往虛堂室中。參詳許多次。卒得言句三昧。雲門大師心不賺然。再作大燈國師扶起我宗。別示有生涯。又關山一休等。專教喻五家有來由。祖師加助兒孫如是親切也。
真淨文禪師有頌曰。雲門臨濟百花春。一一靈機總有神。總有神。祖庭不復春耶。

附錄(二門)

臘八示眾第一

朔日夜示眾曰。夫修禪定者。先須厚敷蒲團。結跏趺坐。寬系衣帶。豎起脊樑骨。令身體齊整。而始為數息觀。無量三昧中。以數息為最上。令氣滿丹田。而後拈一則公案。直須要斷命根。若如是積歲月不怠。縱打大地有失。見性決定不錯。豈不努力乎。豈不努力乎。
第二夜示眾曰。楞嚴經曰。一人成道歸真。十方虛空悉消殞。凡修道處。必有護法神。有魔障神。譬如城市人多聚。則賊盜亦隨聚。心願強則護法神得力。心魔動則障神得力。是故學道者先須要發大誓願。專辭讓謙遜。置心於一切眾生下。咸皆度脫。佛祖大道無有無願力而能徹底者。譬如學射者。一箭一箭欲中鵠。始雖不中。久而不已。必得其妙。參學亦復然。一念一念起大憤志。抖擻精神。須要徹大道淵源。如是唸唸不退。一切法理無不現前。無上菩提猶如俯拾地芥焉也。
第三夜示眾曰。如來正法眼藏的的相承。是謂傳燈菩薩。如來正法眼藏能護持。是謂護法菩薩。傳燈護法猶如師家與檀越。師檀不合。大法獨不行。而護法為最上。昔弘法大師嘗祈請大日如來曰。誰是護法最上耶。如來告曰。無如辯才天。是雖傳燈為第一。若無護法之力。則所以佛法只獨不行也。是故護法為最上也。又坐禪通一切諸道。若以神道言之。則身即天地小者也。天地即身大者也。天神七代。地神五代。並八百萬神。悉皆身中鎮坐矣。如此欲祭祀鎮坐諸神者。神史所謂非靈宗神祭則不能祭之。靈宗禪祭者。非神定則不能祭之也。豎起脊樑骨。充氣丹田。正身端坐。眼見耳聞不雜一點妄想。獲六根清淨。則是祭天神地祇也。雖一炷坐。其功德不為鮮矣。是故道元禪師曰。可勤之一日。可貴之一日也。不勤之百年。可恨之百年也。鳴呼可恐可慎。
第四夜示眾曰。數息觀有六妙門。所謂數隨·止·觀·還·淨也。數息入三昧。是謂數。數息漸熟。唯任出入息入三昧。是謂隨。十六特勝等。以要言之。歸數隨二字。故初祖大師曰。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內心無喘者。不依根本也。心如牆壁者。直向進前也。此偈甚深。汝等請試取本參話頭如牆壁直進去。使令以土擊大地有失。見性決定無不徹。努力乎努力乎。
第五夜示眾曰。所謂接心長期百二十日。中期九十日。下期八十日也。剋期決定欲明大事。故一眾不出戶外。況雜談乎。參禪只但勇猛一機而已。汝等不聞乎。近頃庵原有平四郎者。雕刻不動尊石像。以安置吉原山中瀑布處。忽覽瀑水漲落。水泡跳珠前泡後泡。或流一尺消去。或二尺三尺消去。乃至二間三間消盡。宿緣所感。竟覺知世間無常都如水泡。殆逼一身不堪安處。偶聽人讀澤水法語曰。為勇猛眾生成佛在一念。為懈怠眾生亙涅槃三祇。因忽發大憤志。獨入浴室。堅鎖戶牖。豎起脊樑骨。握兩拳。瞪雙眼。純一坐禪。妄想魔境蜂午紛起。法戰一場。終得斷命根。深入無相定。及天明聞鳥雀繞捨啼。自求全身。終不可得。唯看兩眼脫出在地上。須臾忽覺爪際痛。而兩眼歸位。四支獲起。如是三夜。坐起一如前。及第三日朝。洗面而視庭樹。大異於平日所見。甚為奇異。仍問鄰僧。總不辨。因欲見鵠林。舁轎逾薩埵嶺。眺望子浦風景。始知先所得草木國土悉皆成佛底端的。徑見鵠林。屢入爐韛。透過數段因緣。彼是一個凡夫。未曾知參學事。然才兩三夜而證如是事。唯勇猛一機與妄想相戰得勝者也。汝等何不發起勇猛憤志乎。
第六夜示眾曰(於時侍者行茶)建仁開山千光祖師入宋時。偶中暑患癉。有一老翁為飲茶。癉速治。因齎茶實來貢禁廷。種之於宇治縣。又贈明惠上人。上人亦種之於梅尾。故以千光明惠為茶之祖矣。夫茶之為能。以苦為體。故能養心臟。心臟治則四髒自平也。明惠上人曰。茶能除睡眠。修道人可吃者也。又外論之。則養心臟。若修為第一。專著精彩苦修徹骨。則神氣朗然。故慈明曰。古人刻苦光明必盛大也。禪關策進曰。役心不已得果證。果證決定義也。是故汝等宜貴苦修也。近頃奧州有文冥和尚者。欲見予百計六年。遂來求掛搭。予曰。縱賜紫大和尚。法眼未明。於予為小僧。呵罵猶未足。若身存世儀。意抱尊大。見予何益之有哉。曰。某誠為大法乍入叢林一沙彌也。請和尚不惜慈悲接得焉。喝雷棒雨豈敢惜命哉。因許入室。一夏九旬之間。刻苦精煉。吃予手中棒舉不可計。果契證我宗向上大事。臨行長約取弟子禮。然則勇猛一機竟至法成就。可不慎哉。
第七夜示眾曰。一子出家。九族生天。夫出家須要真出家。所謂真出家者。憤起大誓願。勇猛精進直斷命根。豁然法性現前。是謂真出家。九族生天亦真實不虛矣。昔播州有一女人。當懷胎之夜。自發願曰。此兒若男子。必當令出家。其夜夢有一老人來告曰。吾此家九代已前祖也。死而墮冥府受無量苦。而今依恃汝勝願力。永得脫地獄苦矣。又甲州有良山和尚者。匡徒領眾。臘八依例與眾禪坐。一夜其亡母攜刀來直刺腋下。大叫一聲吐血悶絕矣。山良久蘇。次日俄與眾別行腳。一缽三衣風餐露宿。尋師訪道。經年禪定頗熟。欲入三昧。時亡母復來現。才舉眼即隱去。他日深入三昧。恰如少湛然。亡母來復告曰。吾始入冥府。鬼卒皆敬曰。是出家母也。都無苦惱。豈思及公壯獄卒皆曰。將謂是出家母也。卻是俗漢母也。鐵棒鐵枷呵責不可言也。其恨徹骨。是故先夜來刺汝。然而汝悔出寺行腳。中來見公。生滅念猶未盡。故隱去。今定慧殆明。吾苦患亦盡矣。特得生天下。故來告謝而已。以茲觀之。汝等咸皆有父母。有兄弟。有眷屬。以生生數之。則豈惟千萬人哉。悉皆輪迴六道受無量苦。待汝等成道者。猶如大旱望雲霓者也。如何悠悠坐見之而不發大願乎。光陰可惜。時不待人。勉旃勉旃。
師一日示侍者曰。予使侍者數十年。而熟見之。則有三等侍者。曰孝。曰正。曰平也。所謂孝唯事以純素。而能常安師意者也。所謂正一諾而能須命常不怠者也。所謂平無孝正而事以庸常。半順半違者也。其餘不足言耳睛。在昔阿難侍佛三十年。頗合聖意。佛稱總持第一。香林侍雲門十八年。紙衣錄語句繼得鑒咦宗。天源柏庵事大應。生前自雕肖像受師之點眼。滅後常奉此像不異在世。入宋時但裹面容不暫離身。吾先師白隱老漢。侍祖翁透鱗於松蔭塞夜入被衾裡。抱住老軀以溫之。古人侍其師概而如此。今人何不懷之哉。
又示眾曰。夫大法關係至重矣。命如懸絲。若不打出一個半個真正種草。傳這的的相承向上大事。我亦佛法中罪人而已。風穴已有此嘆。況其他乎。我熟顧舊參諸子。半個亦無堪忍。縱令有少分得力者。不過兩三世。泯然而已。豈不痛乎。我此正宗支竺扶桑掃地盡矣。北鬱東弗亦可知耳。我自證之。我此正宗正如一日在天。汝等何不憤起大勇猛心而欲明之乎。汝等若果無此志則俱是佛法中罪人也。此日既沒。四天下咸暗黑。護法星辰亦依誰出於世耶。乞各各急須起志。言訖淚屢下。

看經榜第二

真言門有三密相應之法。所謂印相明正。是為身密。神咒清朗。是為口密。觀本尊與自身不二。是為意密。禪門諷誦亦有三密。正身端坐根無空缺。是身密。三者朗聲徹耳能所不二。是口密。三者眼耳相交唸唸正真。是意密而已。若能通達得大自在。動與不動當體寂滅。語與不語真個圓融。念與無念究竟平等。是為衲僧門下真正看經諷咒之法也。學者宜委悉。
夫如法看經者。於自他上各具四德。初自四德者。一助三昧。音聲入神得耳根圓通故。二滅障礙。善神來護惡鬼怖潛故。三除病患。音徹四大氣血流溢故。四滿心願。運命日改隨順天真故。次他四德者。一歡諸天。增長威神升進階位故。二救幽魂。消除業報發菩提心故。三益見聞。遠離惡念成就信種故。四利畜類。音聲所及普結勝緣故。
論曰。見性修定者。禪門之正行。看經禮佛者。禪門之助道分而已。少林九坐曾無看經之名曹溪一世何有禮佛之勞。雖然至為消業養道之方便者。又非先德必有破敗之。是故藥山看經。黃蘗禮佛。薦福弘辨答宜宗問。永明知覺兼法華業。汾陽一榻坐三閱藏。明教三昧稱萬祈懺。趙州三五夜而變兩蛇爭口之相。古鼎二十年而改四賤萃軀之業。舜老夫日有定課。垂老益堅。即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語。杲佛照深夜修敬未嘗少懈。遂感雪頂豐姿二人入堂顯異。阿難盡形壽事佛未得究竟。滅後逢迦葉惡手段。哭泣尾謝漸得入室。俱胝三十年。持咒雖無入證。後見天龍。一指頭透脫圓融始及發驗。爰有二義。如彼傳道。關山三年密祈兩宮。南山每日恭營一塔之類。即悟後祈傳法度生之壽。又至大瘤多歲禮馬祖塔。乾峰七日祈文殊智者。未悟已前哀求懇禱得道之大願也。由茲見之。看經禮佛亦有不可捨底理歟。間有宗匠斥之呵之者。初心求他佛不求自佛。或求福壽或祈利養。不以佛祖不傳妙道而掛在胸間。則皆是墮邪魔種族。最堪戕害祖師真風故也。若亦一等以敗之為是。內外障難窺隙日加焉。我恐佛法夫不久歟。故無因和尚曰。我門禮樂者佛法久住之相而已。學者宜詳之。

跋五家參詳要路門

三光老師之著述五家要路也。諒其有故哉。今時有以知見解會而為正悟者。有坐在無事中裡而為正修者。有不知不會是為向上禪者。有認昭昭靈靈而為自己者。有著湛湛寂寂而稱禪定者。有向言句上而作死摸樣者。有嘗古人糟粕而為奇特玄妙者。有綴一聯偈頌而論死活者。以胡喝亂棒而為大機大用者。就中生下劣以念佛為公案。以誦咒為定課。看經禮拜願淨土樂天堂。匆匆忙忙終日勞役心身。皆是禪病而非真正見解。豈謂是五家之宗要耶。是故三光老師慈悲為教個痼疾。且撮出各宗一二誵訛之因緣。而以為拔釘抽楔底之一方便而已。若或謂晦岩有眼目希叟有讚辭。何用者般杜譔耶。阿呵呵。勸君盡此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咄。今也松雲主人徹見五家要路者實為今時之指南車。乃喜捨尤資以上梓共之於世矣。庶幾言扶起鵠林門風者歟。其志可以嘉尚焉。且附錄二門者。供初以禪者之座右而心警睡魔者也。因綴數語以贅之卷尾雲。

於時
  文政丁亥之秋九月
  阿鼻窟老衲大觀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rung Luan(3)

橫川法語----橫川法語是源信大師所說的話

善導大師全集

毗尼日用切要---寶華山弘戒比丘 讀體 彚集

禪門修證指要...Thien Tong Tu Chung Chi Yeu

《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講記(一)作者:淨慧老和尚.

Trung Luan(4)

2732梁朝傅大士頌金剛經

六祖壇經箋註

中觀四百論廣釋 總論--- 中觀四百論廣釋 聖天菩薩 造頌 法尊法師 譯頌 索達吉堪布 著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