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佛源

俗語佛源






一人吃齋,十人念佛 
吃齋、念佛是佛教徒日常修持的基本內容。「齋」的本義是「過午不食」,也叫「不非時食」,屬于出家人的戒律。大乘佛教提倡不肉食(包括不食五辛),「齋」的意義也就轉化為吃素食。原始佛教主張念釋迦牟尼佛,大乘佛教認為一佛即一切佛,主張念十方三世一切佛。自淨土宗盛行以來,「念佛」多專指念西方淨土的教主阿彌陀佛。俗語「一人吃齋,十人念佛」,謂一個人虔誠地信佛修持,身體力行,便能夠帶動許多人向善學法。如《平妖傳》第七回︰「常言道︰一人吃齋,十人念佛。因這楊巡檢夫妻好道,連這老門公也信心的。」(李明權)
一人傳虛,萬人傳實 
俗語中以謂本無其事因傳說者多,大家就信以為真。此語源自佛教《景德傳燈錄•契納禪師》︰「問︰『如何是東禪家風?』師曰︰『一人傳虛,萬人傳實』」。又《五燈會元•臨濟玄禪師法嗣》︰「僧問︰『多子塔前,共談何事?』師曰︰『一人傳虛,萬人傳實。』」(李君岡)
一刀兩斷 
語本于《五燈會元》卷十二︰「一刀兩段,未稱宗師。」意謂雖能干淨利落地判斷是非邪正,但未能圓融一體,和光同塵,也稱不上「宗師」。後亦作「一刀兩斷」。多比喻干脆利落。如《歧路燈》第七一回︰「一個男人家,心里想做事,便一刀兩斷做出來。」也比喻堅決斷絕關系。如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白娘娘說江世榮還欠她幾萬塊錢,要是他不趕快歸還,到那天,她就什麼也說了出來,同他一刀兩斷,再不替他胡說八道了。」(李明權)
一門深入 
專攻一門技術或學問,以期深造,稱為「一門深入」。此說本于《楞嚴經》卷四︰「令汝但于一門深入,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淨。」原來,佛在楞嚴會上問大家,你們各用什麼方法(門,法門)證得「圓通」境界?二十五位菩薩、羅漢分別介紹了各自證道的經驗。例如,觀世音菩薩由「耳根」「一門深入」,而證到「圓通」。佛家認為。深入一個法門可以證知一切法門,如唐代善導說︰「從此一門得入法界,即是普入一切法界門也。」(《大日經疏》卷一)「一門深入」的結果,是獲得清淨解脫。(李明權)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亦農亦禪、農禪結合是佛門僧侶的一個優良傳統。僧侶們在禮佛、坐禪之余,不但參加耕種、收割、植樹等農林勞動,還要從事砍柴、挑水等日常勞作。六祖慧能就曾在碓房內干過雜活。正式創立農禪制度的是唐代百丈山懷海(720年—814年)禪師。懷海,福州長樂人,出家後師從馬祖道一,在江西弘揚禪宗二十多年。他制定了禪寺中的集體勞動制度,稱為「普請」法。懷海以身作則,帶領僧眾參加勞動。執事僧見他年老,心中不忍,暗中藏了他的農具,請他歇息。懷海一時找不到他的農具,竟然不肯吃飯。「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語,流播寰宇矣。」事見《五燈會元》卷三。懷海之後,農禪之風盛行禪林。禪宗認為,穿衣吃飯、砍柴挑水,日常勞動,都是佛法。實行農禪,可使得心境溶為一體,佛法、世法打成一片。也有利于寺院經濟的自給自足,增強僧侶的勤勞習慣。此外,勞動能夠活動筋骨,益壽延年。懷海本人活到九十五歲的高齡,便是明證。(李明權)
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佛家原有「繩蛇」的比喻。如宋•子泐《起信論疏筆削記》卷十九︰「知法如幻,故無所怯。繩蛇非毒、杌鬼無心,何所怯耶!」佛家認為,凡夫誤認假相為實有之物,這叫「遍計所執」,喻如認繩為蛇。又《續傳燈錄》卷二九︰「一度著蛇咬,怕見斷井索」。《五燈會元•龍門遠禪師法嗣》︰「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趙州道︰『無,意旨如何?』師曰︰『一度著蛇咬,怕見斷井索』。」後成為一條運用廣泛的俗語︰「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謂吃過一次虧以後,便長時間地疑神疑鬼,亦作「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如《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說到貨物,我就沒膽氣了。」(李明權)
一心不亂 
「一心」這個詞,在先秦儒、道典籍中已經有了。如《尚書•泰誓》︰「一心一德,立定厥功。」《莊子•天道 》︰「其動也天,其靜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在佛教中︰「一心」或為真如實相的異稱;或謂心無雜念,更不他緣,猶言專心。這里僅取後面一種意義。「一心不亂」是淨土宗的主要修持方法,意思是收攝眾念歸于一念,專念「阿彌陀佛」名號,念到「一心不亂」,妄盡真顯,就能同阿彌陀佛的願力「感應道交」,而往生西方淨土,其語本于《阿彌陀經》︰「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般若三昧經•行品》中也有類似的說法,在其他佛經中,也可以找到依據,如《坐禪三昧經》說︰「菩薩坐禪 ,不念一切,唯念一佛,自得三昧。」《華嚴經•離世間品一》說十種菩薩行時,提到「一心不亂,修三昧行」。「一心不亂」按其程度,又可分為「事一心」和「理一心」。我們平時所說「一心不亂」,意思是專心致志,不去胡思亂想,如︰練氣功時,關鍵是「調心」,只有逐步做到「一心不亂」,才能漸入佳境。(李明權)
一旦無常萬事休 
有朝一日死去,謂之「一旦無常」。如《醒世姻緣傳》第三九回︰「人人也都知道他死期不遠,巴了南牆望他,倘得他『一旦無常』,可得合村安淨。」一旦死去,什麼都完了,謂之「一旦無常萬事休」。如元•無名氏《馬陵道》第二折︰「哎,我一口鋼刀豁口,覷一覷金瓜碎首,我可甚一旦無常萬事休?」無常 ,指死亡。如有些佛寺在日落方位設「無常院」,讓病重的僧人住在里面,等待圓寂。(可以參見「無常」條)不過,「一旦無常萬事休」只是民間借用引申的說法,其實,佛教並不認為死去便「萬事休」了。「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輪」(《楞嚴經》卷二)。死去,不過意味著另一個輪回的開始。(李明權)
一百八 
一百八,又稱「百八」是佛家常用的數之一。佛家認為人的煩惱有一百零八種,謂之「百八煩惱」。《大智度論》卷七說︰「十纏、九十八結為百八煩惱。」又一說,六根各有六種煩惱,乘以三世,為「百八煩惱」。念佛計數的數珠,以一百零八顆一串者為「上品」。「和尚市語,以念珠為百八丸。」(《清異錄》)《木串子經》謂︰「若欲滅煩惱報障者,當貫木串子一百八以常自隨。」也就是說,用一百零八顆念珠,破「百八煩惱」。又如宋•陳善《捫虱新話》卷一載︰韓愈問方外友大顛法師的年紀,大顛提起一串念珠道︰「晝夜一百八。」語含機鋒,寺院昏曉時擊大鐘一百零八下。如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一九六云︰「一十三度溪花紅,一百八下西溪鐘。」打鐘「一百八」,也是為了破「百八煩惱」。另有一說,謂打鐘一百零八下,為十二月、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的總和。如寒山寺除夕夜半打鐘一百零八下,似即與此一說有關。(李明權)
一動不如一靜 
據宋•張端義《貴耳集》卷上記載︰南宋孝宗皇帝一日到天竺和靈隱禮佛,經過飛來峰,問陪同的和尚僧輝︰「既是飛來,如何不飛去 ?」僧輝對道 ︰「一動不如一靜。」一般地說,佛家反對身、口、意因妄而造業。僧人所居的寺廟,梵名Aranyaka,意譯為寂靜處,僧人所修的禪定,梵名Dhyana,意譯為靜慮。「靜慮」這一意譯,當從《禮記•大學》而來︰「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佛教也有「因定發慧」之說,後引用「一動不如一靜」,系指不必多此一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警世通言•宋小官團圓破氈笠》︰「況且下水順風,相去已百里之遙,一動不如一靜,勸你息了心罷!」王西彥《春寒》︰「一動不如一靜,看看事態的發展再說。」(李明權)
一塵不染 
十分清潔,謂之「一塵不染」。如趙大年《公主的女兒》︰「院子掃得干干淨淨,玻璃擦得一塵不染」。也比喻人的品格清高脫俗,廉潔高尚。如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範蠡霸越之後,脫屣富貴,扁舟五湖,可謂一塵不染矣。」又如《兒女英雄傳》第九回︰「听起來,老人家又是位一塵不染,兩袖皆空的。」「塵」即「塵境」,包括眼所對的色、鼻所對的香、耳所對的聲、舌所對的味等,即色、香、聲、味、觸、法,統稱「六塵」。「六根」與「六塵」相對接觸,會引發許多迷妄與煩惱,佛家稱為「塵勞」。《普曜經•論降神品》云︰「聞大法聲,消除一切塵欲之難。」修道的人不被六塵所玷染,即為「一塵不染」。
一報還一報 
中國古代原有「報應」之說,謂上天能夠降福罰禍,如《荀子•宥坐》說︰「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不善者天報之以禍。」這種觀點本于「天人感應」的理論,道教亦有「受天報施」(《太平經》)之說,然而「報應」之說盛行民間,當在漢末佛教傳入以後。佛教把「報應」建立在「三世因果」的基礎上,與中國傳統的「報應」說不同。佛教認為︰各人所受的報應都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的,既非天降,亦非神罰。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這種因果報應貫通過去、現在和未來「三世」。民間根據佛教的說法,而有「一報還一報」之說,如《古今小說•月明和尚度柳翠》︰「只因柳宣教不行陰騭,折了女兒,此仍一報還一報」。意為做了怎樣的事,就有怎樣的報應。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一佛出世」比喻事情非常不易。《隋書•經籍志》︰「每一小劫則一佛出世」。《海錄碎事•臣職•中書舍人》︰「朕聞,朝廷除(提拔)一舍人,六親相賀,諺以為一佛出世,豈容易哉。」涅槃,梵音Nirvana,又作泥洹、涅槃那,譯為滅度、解脫等,為佛教徒追求的最終目的,亦泛稱釋迦或其弟子之逝世為涅槃。「一佛出世,二佛涅槃」是民間的一種戲語,形容病痛者或受刑者痛苦得死去活來。《水滸傳》第三十九回︰「打得宋江一佛出世,二佛涅槃,皮開肉綻,鮮血淋灕。」又第五十三回︰ 「眾人只得拿翻李逵,打得一佛出世,二佛涅槃。」也作「一佛出世,二佛生天」,明•凌蒙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五卷︰「真珠姬一發亂扔亂擲,哭得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常正)
一絲不掛 
「一絲不掛」之「絲」有兩解。一解為一縷衣飾。《五燈會元》卷十二︰「諸上座終日著衣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未曾掛著一縷絲。」另一解為一根釣絲。《五燈會元》卷十四︰「僧問︰一絲不著時如何?師曰︰合同船子並頭行。」意思是說,「一絲不著」,便達到了船子和尚超脫的境界。船子和尚有詩偈云︰「金鱗不遇空勞力,收取絲綸歸去來……釣竿斫盡重栽竹,不計功程便得休。」可見「一絲不掛」本是禪語,比喻超然灑脫,絕無患得患失的念頭,絲毫不受塵俗的牽掛,是很高的修持境界。後用以泛指毫無牽掛。如《警世通言•莊子休鼓盆成大道》︰「把世情榮枯得喪看做行云流水,一絲不掛。」亦干脆直指赤身裸體。如宋•洪邁《夷堅丁志•李氏紅蛇》︰「披發裸體,—絲不掛。」(李明權)
一轉語 
禪宗機鋒往來的關鍵處,稱「玄關」。破「玄關」必須親證實悟。以片言只語,撥轉對方的心機,使之沖破「玄關」,「柳暗花明又一村」,謂之「轉語」。《景德傳燈錄•百丈懷海禪師》指出︰「古人只錯對一轉語,五百生墮野狐身。」可見「轉語」的重要。舉幾個例子。問︰「不起一念有過無過?」答︰「須彌山。」又如問;「磨磚豈成鏡耶?」答︰「磨磚既不成鏡,坐禪豈得成佛耶!」後亦用「一轉語」指別出心裁。如宋•張元干《青玉案》詞序︰「賀方回所作,世間和韻者多矣。余經行松江,何啻百回,念欲下一轉語。」也指用一二句話讓人恍然大悟。如胡適《嘗試篇》︰「嘗試成功自古無,放翁此語未必是;我今為下一轉語,自古成功在嘗試。」 (李明權)
一知半解 
教外別傳的禪宗主張超越經驗直接的體認,謂之「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禪宗反對一味地依文解義,反對執著于瑣碎的「知解」,斥為「一知二解」。如唐•靈祐《溈山警策》說︰「若向外得一知二解,將為禪道,且沒交涉,名運糞入,不名運糞出。」糞,比喻那些虛妄的「知解」。後人用「一知半解」謂所知甚少而理解膚淺。宋•嚴羽說詩,好用禪語,其《滄浪詩話•詩辨》謂︰「悟有淺深。有分限之悟,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魯迅在談到學外語時,也用了這個詞。他指出︰「學日本文要到能夠看小說,且非一知半解,所需的時間和力氣,我覺得不亞于學一種歐洲文字。」(《書信集•致陶亢德》) (李明權)
一念 
極短促的時間,稱為「一念」。「一念」短到什麼程度?《仁王經》說,「一念」中包括九十剎那,一剎那中又包括九百次生滅。《往生論經》說,「一念」中包括六十剎那。佛家提倡從「一念相應」下手修行,即抓住一閃念,與清淨自性、禪定智慧等互相契合。又提倡「一念不生」,即凝心息慮,不生一念妄心。佛家還認為,空間、時間都產生于「一念」心中,所謂「一念三千(世間)」,「一念萬年」,皆指此。後因以「一念」指一閃念間。如《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你可曉得一念不違天理人情,天地鬼神會暗中呵護,一念背了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也會立刻不容。」俗語中又有「一念之差」,謂動念間出的差錯。如夏衍《掌聲與哀聲》︰「(執政的階層)一念之差,一事之誤,往往可以使千千萬萬人民淪于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悲境。」 (李明權)
一剎那 
時間極短暫,謂之「一剎那」。如冰心《寄小讀者》一︰「我若不是在童心來復的一剎那頃拿起筆來,我決不敢以成人煩雜之心來寫這通訊。」也省為「一剎」。如楊朔《月黑間》︰「河面紅光一閃,響起巨大的爆炸聲音。就在這一剎間,小船碎成幾塊。」「剎那」,梵語ksana,「時極短者,謂剎那也」(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一剎那」短到什麼程度呢?據《仁王護國經》卷上的說法是︰「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一剎那,經九百生 滅。」佛家用「剎那」這一概念表達世間一切事物生滅變化的連續性和迅速性,謂之「剎那無常」。如《景德傳燈錄•僧那禪師》︰「無一塵許間隔,未嘗有一剎那頃斷續之相。」 (李明權)
一筆勾 
原為禪語。謂破除一切塵緣。明•蓮池大師曾作《七筆勾》歌訣勸世,有「五色金章一筆勾」、「魚水夫妻一筆勾」等共七首。謂一切俗世塵緣皆能放下。後引申為不提前事,或將某事完全取消,不再提起。如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相思事,一筆勾。」又如毛澤東《矛盾論》三︰「在它進行反共戰爭的時期,則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合作反對人民大眾,一筆勾消了人民大眾原來在革命中所爭得的一切利益」。 (文賢)
一粒米要藏大千世界 
小說《西湖佳話•南屏醉跡》中有濟公的一段話︰「你一個蠢和尚,怎得知佛家的妙用?豈不聞一粒米要藏大千世界,何況偌大一井,怎容不得幾根木頭?」這種關于空間大小平等、涉入無礙的「不可思議」境界,在大乘經中多有反映。《維摩詰經•不思議品》謂︰「以須彌(高山名)內芥子中,無所增減,須彌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諸天,不覺不知己之所入。」《楞嚴經》卷二也說︰「不動道場,于一毛端,偏能含受十萬國土。」《華嚴經》更是反復論述世界的「涉入平等」。如《普賢行願品》說︰「一切諸世界,入一微塵中;世界不積聚,亦復不離散。」又如《梵行品》說︰「小世界即是大世界,大世界即是小世界……不可說世界入一世界,一世界入不可說世界。」中國的華嚴宗在《華嚴經》的教義基礎上,建立了「事事無礙」、「一多相容」、「微細相容」、「唯心回轉」等宗義。華嚴宗認為︰見須彌山高廣,是自心作大;見芥子微細,是自心作小。而須彌山和芥子本無大小之別,故得以涉入無礙。 (李明權)
—廂情願 
一廂情願亦作一相情願,源自佛教《百喻經》。說的是一個愚人愛上了公主,不顧公主根本不認識他的事實,只顧 自己願意和公主結婚,害了單相思的故事。後被廣泛運用,多泛指單方面的願望和計劃。如《兒女英雄傳》第十回︰「莫若此時趁事在成敗未定之天,自己先留個地步……全了這一相情願媒人的臉面。」又如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聲聲口口說聯合任何派別的作家,而仍自己一相情願的制定了加入的限制與條件,這是作家忘記了時代。」 (李君岡)
一宿覺 
《二程全書》卷十八中有一段問答。問︰「釋氏有一宿覺,言下覺之說,如何?」答︰「古人云︰听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若于言下即悟,何啻讀十年書!」這是理學家借用禪宗公案,謂迅速領悟。「一宿覺」出于《壇經•機緣品》。唐代有位精通天台宗止觀法門的玄覺禪師,誦《維摩詰經》有悟,到曹溪求六祖慧能大師印可。玄覺機鋒迭出,頗受慧能贊許。玄覺欲告辭,慧能更進一步,以雙關語問道︰「返太速乎?」玄覺答道︰「本自非動,豈有速耶!」謂就實相而言,事物原無動靜去來。(可參閱晉•僧肇《物不遷論》及《壇經》一段)于是,兩位高僧口吐蓮花,又展開了一番精彩的問答。當玄覺說出「分別亦非意」時,慧能嘆道︰「善哉!」留玄覺住了一宿。這段故事,在叢林中流傳,被稱為「一宿覺」,成為禪宗「頓悟」的著名公案。 (李明權)
一棍子打死 
「一棍子打死」,源出于佛教禪宗,乃表現禪機的俗語。《雲門錄》卷中︰「世尊初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顧四方云『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師云︰『我當時若見,一棒打殺與狗子吃卻,貴圖天下太平。」後發展為「一棍子打死」,比喻對犯錯誤的人不加分析,全盤否定。如秦牧《慧能和尚的偈語》︰「也有粗暴批評,抓住個別的缺點就聲勢洶洶,一棍子打死的。」又如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要和風細雨,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反對采取『一棍子把人打死的辦法。」 (李君岡)
一瓣心香 
瓣香,形似瓜瓣,上圓下方,內外條狀排列。心的形狀略似瓣香,故有「一瓣心香」之說。禪寺中開堂說法,往往先敬香給開山祖師等,如《古尊宿語錄•慈明禪師》︰「此日一會,不是小緣。將一瓣香為我無得禪師。且道︰諸人還識無得禪師麼?」佛家認為,內心的清淨、慈悲和虔誠,是「真供養」,比形式上的敬香要重要得多,故稱「心香」。後極言心中虔誠致敬為「一瓣心香」。如宋•王十朋《行可生日》詩︰「祝公壽共詩書久,一瓣心香己敬焚。」又如《花月痕》第五一回︰「次日,荷生仍來汾神廟,與心印共坐一車,一瓣心香,數行情淚。」 (李明權)
二六時 
中國古代用十二地支記晝夜十二時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晝夜各六個時辰,故稱「二六時」。這是佛門的一句熟語,猶言一整天,整日整夜。佛門勸人要在「二六時」中保持正念,精進正道。如明•佚名《贈書記•假尼入寺》︰「將來墮落知何地?因此上情願焚修二六時。」現代亦偶有運用者。如魯迅《華蓋集•雜感》︰「只有糾纏如毒蛇,執著如怨鬼,二六時中,沒有已時者有望。」(李明權)
十八層地獄 
「地獄」這一概念是漢末傳入中國的。那時,譯出專講「地獄」的經典多達十幾種。在梵語中,「地獄」有「苦具」、「不自在」等意義。「地獄」在「六道輪回」中最劣最苦,而「十八層地獄」又是民間熟悉的「重獄」。《問地獄經》上有「十八層地獄」的名稱︰泥犁、刀山、沸沙、沸屎、黑耳、火車、鑊湯、鐵床、𭗡山、寒冰、剝皮、畜生、刀兵、鐵磨、冰地獄、鐵柵、蛆蟲、洋銅。從理義上講,眼、耳、鼻、舌、身,意「六識」,造貪,嗔、痴「三毒」,合為十八種地獄苦報,不必拘泥于具體名目。「十八層地獄」之說很早盛傳民間。《梁書•諸夷傳•扶南國》載︰胡人劉薩何暴病而死,經十日復蘇,自稱游歷了十八層地獄。 (李明權)
十八變 
變化迅速,俗謂之「十八變」。如《清平山堂話本•花燈轎蓮女成佛記》︰「這蓮女漸漸長得堪描堪畫,從來道,女大十八變。」「女大十八變」,是說少女在發育期間,性情、容顏變得很快。此語本于《法華經•提婆品》,謂龍女在法華會上現身。大弟子舍利弗見了,稱女身污穢,難以成佛。龍女當即向佛獻寶珠,忽然間變為男身,現出種種相好,往南方無垢世界去成佛了。《法苑珠林》卷七三載;羅漢入滅前,多現十八種神變,全身出煙、出火、出水,最後以三昧火燒身滅度。又如《五燈會元》卷一載商那和修尊者「現十八變,火光三昧,用焚其身,多收舍利,葬于梵迦羅山。」 (李明權)
十八羅漢 
據唐•玄奘所譯《法住記》所說,「十六羅漢」受釋迦牟尼佛的囑托,不入涅槃,常住世間,受世人的供養而為眾生作福。這「十六羅漢」的名稱是︰賓度羅跋羅惰囉、迦諾迦伐蹉、迦諾迦跋厘多囉、蘇頻陀、諾距羅、跋陀羅,迦理迦、伐囉羅弗多羅、戍博迦、半托迦、羅怙羅、那迦犀那、因揭陀、伐那婆斯、阿氏多和注荼半托迦。佛寺中或供「十六羅漢」,或供「十八羅漢」。然而,「十八羅漢」並沒有經典上的根據,是二種附會之說。增添的兩位「羅漢」︰或謂是《法住記》的作者慶友(斯里蘭卡人)和澤者玄奘;或謂是慶友和《十六羅漢因果識見頌》的作者摩拿羅多;或謂將第一尊賓度羅誤為賓度羅和賓頭盧兩人再加上慶友……至少有五、六種說法。民間則將增添妁兩位稱為「降龍」、「伏虎」。這在小說《濟公全傳》中亦有反映。五代張玄等始繪十八羅漢像,宋•蘇軾作《十八大阿羅漢頌》︰「今于海南得此十八羅漢像,以授子由弟,使以時修敬。」宋、元以後,「十八羅漢」流行民間,連神魔小說《西游記}中也有「十八羅漢斗悟空」的故事。(參見「羅漢」條) (李明權)
十方世界 
「十方」是佛教關于空間的說法,包括四面八方和上下。這個概念本于《楞嚴經》卷四︰「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或用「十方」指世界、天下。如唐太宗《聖教序》︰「弘濟萬品,典御十方。」世間一切僧,稱為「十方僧」,如唐•杜甫《太平寺泉眼》詩︰「取供十方僧,香美勝牛乳。」世間一切佛,稱為「十方佛」,如八指頭陀《發願偈》之一︰「稽首釋迦尊,皈命十方佛。」佛教認為,世界如恆河沙數,無窮無盡,謂之「十方世界」。如明•楊慎《佛書四六》︰「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露全身。」 (李明權)
十字街頭 
即縱橫交叉的熱鬧街道。見于《五燈會元》卷十九︰「大眾須知,悟了遇人者,向十字街頭與人相逢,卻在千峰頂上握手;向千峰頂上相逢,卻在十字街頭握手。」在禪宗那里,「十字街頭」一般指世間,事相等。與「千峰頂上」所指的出世間、理體等相對而言。禪宗還用「十字街頭,撞見爺娘」比喻參禪者在繁雜的塵勞和事相中,忽然開悟,頓見清淨自性。如清•敬安《解夏小參》︰「暑退涼生,各宜抖擻精神,向一念未生前,看個分曉。看得行不知行,坐不知坐,直得識盡情灰,鐵壁銀山忽爾推倒,便得無量安穩自在。到此時,真如十字街頭,撞見爺娘,說不出的忻悅。」把參禪開悟的境界,說得很生動。後多用「十字街頭」泛指鬧市,鬧市口。如艾青《向太陽》詩︰「早安啊,你站在十字街頭,車輛過去時,舉著白袖子的手的警察。」(李明權)
十惡不赦 
「十惡」是十種當招致地獄、餓鬼和畜生這「三惡道」苦報的惡業,故又稱「十惡業道」。「十惡」的具體內容,如《未曾有經》說︰「起罪之由,起身、口、意。身業不善︰殺、盜、邪淫;口業不善︰妄言、兩舌、惡口、綺語;意業不善︰嫉妒嗔恚、憍慢、邪見。是為十惡,受惡罪報。」行「十惡」而程度嚴重的,據說要受大苦報。如《南史•高逸傳論》指出︰「今則十惡,墜及五無間(地獄),刀樹劍山,焦湯猛火。」與「十惡」相反的,稱為「十善」,是修行人努力的目標,所謂「行十惡者,受于惡報;行十善者,受于善報」 (南朝•梁武帝《斷酒肉文》)。我國古代刑法中出現「十惡」的名稱,始見于《隋書•刑法志》,晚于佛教。刑法「十惡」包括謀反、謀大逆、謀叛、謀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等十條重罪,不在論赦之列,如《明史•刑法志》︰「十惡及故犯者不赦。」因此,俗有「十惡不赦」之說,謂罪大惡極,不可原宥。如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這藥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惡不赦。」 (李明權)
七七 
民間有「七七」之俗。人死之後,親屬每隔七天營齋 治喪,或延僧追薦。依次為頭七、二七直至七七(斷七),共四十九天。「七七」之俗起源很早。《北史•外戚傳》記載,外戚胡國珍去世後,魏孝明帝在「七七日中」為他設千僧齋,並度僧七人。「七七」之俗出于佛教的因果輪回之說。佛教認為,除大善、大惡者因業力牽引極大而直接投生轉世外,一般人在死後生前都有一種過渡狀態的「中陰身」。據說「中陰身」脫離了粗濁的軀殼,由意念凝聚微細的物質而成,常人無法感知其存在。「中陰身」如小兒大小,感覺敏銳,行動迅捷。「中陰身」逢到轉世機緣,即生「倒心」,因來世父母交會而投入胎中。這種轉世機緣以七日為一期,最多四十九天內,必然投生,進入下一次輪回。這便是「七七」薦亡的教義上的依據(可參閱《瑜伽師地論》卷一等)。在「七七」期間,以「善願功德力」(如營齋、修福、念佛、誦經)追薦亡人,可使他不墮落到地獄等「惡道」,而可望超生到「人天」等「善趣」中,甚至可能往生「淨土」,這就是所謂「超度」。 (李明權)
七手八腳 
謂人多而手忙腳亂。出于《續燈錄》卷三二︰「七手八腳,三頭兩面,耳听不聞,眼覷不見。」原意是︰不管環境如何嘈雜,人來人往,我自耳不聞,眼不見,心中泰然。後俗語中常用「七手八腳」指動作忙亂。如《紅樓夢》第三三回︰「眾人一聲答應,七手八腳,忙把寶玉送入怡紅院內自己床上臥好。」又如老舍《二馬》第二段三︰「馬威七手八腳的把箱子什麼的搬下去。」也指手腳很多。如《何典》第十回︰「不過兩個養發強盜,又不是三頭六臂、七手八腳的天神天將,就這等怕如折捩!」 (李明權)
七顛八倒 
原為禪語。見《景德傳燈錄》卷二六︰「問︰如何是正直一路?師曰︰七顛八倒。」又如《五燈會元》卷八「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七顛八倒。」後俗語中多運用。或謂混亂不堪。如《水滸傳》第二四回︰「如今不幸他歿了,已得三年,家里的事都七顛八倒。」或指暈頭轉向。如明•高明《琵琶記•再報佳期》︰「叵耐一個秀才,老婆與他不要,別人見了媒婆,歡歡喜喜,他反和我尋爭尋鬧,老相公又不肯干休,只管在家,把媒婆放在中間,旋得七顛八倒。」 (李明權)
人天 
「六道輪回」中人間和天上迭兩大類眾生,合稱「人天」。在「六道」中,天上眾生(包括三界)享受勝樂,壽命最長,品位最高。人類(在欲界)多欲多思,有苦有樂,品位居次。與地獄、餓鬼、畜生等「惡道」相對而言,「人天」被稱為「二善道」、「人天福報」。佛家認為,修習「人天善果」(如五戒、十善)是習佛的基礎,謂之「人天教」。《大寶積經•被甲莊嚴會》謂,作為世間導師的佛陀,「映蔽人天眾,演說無所畏」。在「六道」中,佛陀度脫「人天」二道的眾生最多,故佛陀別稱「天人師」。佛教又指出,「人天」雖然是「善道」,畢竟還在生死輪回中。因此,不能滿足于「人天福報」,要進一步修習「出世間(生死)法」。後俗語中用「人天」泛指天上人間,整個世間。如唐•白居易《看夢得題答李侍郎詩因戲和之》詩︰「看題錦繡報瓊環,俱是人天第一才。」又如郭沫若《Lobeniche的塔》︰「橫的自然觀和縱的道義感要構成一個新的金鑰開發人天的啞謎。」 (李明權)
人平不語,水平不流 
原為禪語,出于《五燈會元》卷十八︰「問︰佛未出世時如何?師曰︰絕毫絕厘。曰︰出世後如何?師曰︰填溝填壑。曰︰出與未出,相去幾何?師曰︰人平不語,水平不流。」謂人心平氣和就不必訴說,猶如水平了就不流動。如元•柯丹丘《荊釵記》第二六出︰「江風緊,海潮回,側听鄰岸雞啼。人平不語,水平不流。」或作「水平不流,人平不語」。如《醒世恆言》卷十七︰「過善愈加氣惱,寫一紙忤逆狀子,告在縣里……常言道︰水平不流,人平不語。」 (李明權)
人生難得,大道難聞 
《四十二章經》說︰「人身難得,中國難生,佛法難聞。」又《福蓋正行所經》卷二說︰「縱得人身,不生中 國,諸根不具,或于佛法心不愛樂,或復生彼無佛世界。」佛教認為,這就是眾生要脫離生死煩惱的「三難」。後轉化為俗語「人生難得,大道難聞」,謂來到世間做人不容易,而能听到大道、真理就更難了。意在勸人珍惜有限而難得的人生,要從善修行。如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四十出︰「﹝上﹞人生難得,大道難聞。﹝拜壇介﹞弟子丁繼之稽首了。」再舉兩個變式。如《西湖二集》卷七︰「從來道︰人身難得,至道難聞。奉勸修行之人切不可有一毫貪著之心、餃恨之念,錯走了道兒,再救不轉。」又如《金瓶梅詞話》第三九回︰「員外又問︰『你等打齋听經,有何功德?』眾人言語︰『人生在世,佛法難聞,人身難得。』」 (李明權)
入定 
羅漢入定,與菩薩低眉、金剛怒目,同屬佛門的美談。宋•黃庭堅《十六羅漢贊》謂︰「一身入定多身出,屈申臂頃四天下。」「定」是佛家「戒定慧」三學之一。因「戒」可以成「定」,因「定」可以發「慧」,「定」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定」梵語三昧的意譯,謂心專注一境而無散亂、昏沉。「入定」功力深,不但能顯發特異功能,而且能開發智慧。「入定」的一般過程為︰先調身,使身體安穩;次調息,使呼吸細緩;再調心,使心由粗入細。詳見隋•智顗的《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古印度人善于「入定」。據玄奘《大唐西域記•曲女城》中記載的傳說,有「仙人」「棲神入定,經數萬歲,形如枯木」。又如《西游記》第二回︰「或睡功、或立功,開入定、坐關之類。」 (李明權)
入海算沙 
佛法深廣難測,喻為「法海」、「義海」等。經中又常以「恆河沙」比喻極多的數目。原來當年釋迦佛常在恆河流域說法,即指河岸沙灘為譬喻。如說到無數世界時,即形象化地稱為「恆河沙數世界」。又如《華嚴經•入法界品》記載,有幼童聚沙為戲,習「算沙法門」,獲得「工巧神通」。佛經卷帙浩繁,義理深奧。如果只在文字、名相上繞來繞去,分別計較,而不融會悟入,就難以獲得實益。正如唐•玄覺《永嘉證道歌》所說︰「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又如明•宋濂《杭州靈隱寺故輔良大師石塔碑銘》謂︰「教秉固當學,若沉溺不返,如『入海算沙徒自困』耳。」後亦有用作褒義,喻學力精勤。如清•錢謙益《宋文憲護法錄序》︰「文憲三閱大藏,入海算沙,有如指掌。」 (李明權)
入流 
梵文Srataapanna(須陀洹)的舊譯。小乘四果的第一果。謂初入聖人之流。《金剛經•一相無相分》︰「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後多指緊跟時流,或列入流品。如《南齊書•王僧虔傳》︰「謝靈運書乃不論,遇其合時,亦得入流。」也指加入某個行列。如魯迅《南腔北調•題記》︰「真的,我不會說綿軟的蘇白,不會打響亮的京腔,不入調,不入流,實在是南腔北調。」 (文賢)
八字沒見一撇 
源于禪宗。《續燈錄》卷二九︰「若問是何宗,八字不著ぜ。」意為不露端倪。後作「八字沒見一撇」、「八字還沒有一撇」,比喻事情還沒有一點眉目。如《兒女英雄傳》第二九回︰「不然,姐姐只想,也有個八字兒沒見一撇兒,我就敢冒冒失失把姐姐合他畫在一幅畫兒上的理嗎?」又如老舍《四世同堂》九四︰「雖說救錢先生的事兒八字還沒有一撇,可他總算有了指望。」 (李明權)
力士 
《長阿含經》卷四稱力士為末羅。末羅,梵語malla意譯為力士。有兩種意思,一是指大力之男子;二是指大力之一種族。《長阿含經•游行品》卷二︰「爾時,世尊在拘尸那竭城本所生處,娑羅園中雙樹間,臨將滅度,告阿難曰︰『汝入拘尸那竭城,告諸末羅。』」佛教的護法神金剛密跡亦稱金剛力士。後泛指力氣大的人。如冰心《寄小讀者》二七︰「看見過力士搏獅麼?當他屏息負隅,張空拳于猙獰的爪牙之下的時候,他雖有震恐,雖有狂傲,但他決不暇有蕭瑟與悲哀。」 (文賢)
刀山劍樹 
險惡的情景,謂之「刀山劍樹」。《宋史•劉鋹傳》載︰酷史「作燒煮剝剔、刀山劍樹之刑,或令罪人斗虎抵象」。又如京劇《烏龍院》︰「縱然是刀山劍樹,俺劉唐何懼!」刀山劍樹本是佛家所說的地獄中的慘苦境象之一。經中說︰「淫為穢惡,死入惡道,刀山劍樹,火車爐炭。」(《菩薩處胎經•行定不定品》)謂造邪淫、殺生等惡業的罪人,死受極苦的「報應」,直入阿鼻地獄。那里有一處,山上以刀為樹,樹上以劍為葉,密密麻麻。罪人穿行刀山劍樹間,忍受剖腹剜心、割截肢解的劇苦。此說源于佛家的因果報應之說。也作「劍樹刀山」。《五燈會元•灌州羅漢和尚》︰「曰︰『如何是法?』師曰︰『劍樹刀山』。」 (李明權)
刀頭舐蜜 
此比喻出于《四十二章經》︰「財色之于人,譬如小兒貪刀刃之蜜,甜不足二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佛教把財欲、色欲、飲食欲、名欲和睡眠欲稱為「五欲」,《大智度論》卷十七謂,眾生貪戀追求「五欲」之樂,「如火炙疥」,以致「後世受無量苦」,如好色者受畜生報,貪財者受貧窮報等。這就是「刀頭舐蜜」的意義。眾生的貪欲,是無始以來的妄想結習,所謂「結習正如刀舐蜜,掃除須著絮因風」(宋•張孝祥《浣溪沙•夢山未釋然再作》詞)。亦感嘆世態人情充滿了虛妄的誘惑和危險的陷阱。如宋•薛季宣《讀邸報》詩︰「世味刀頭蜜,人情屋上烏。」 (李明權)
三門 
佛教堂塔之建築物,稱三門。其形狀如闕,有三個門,故稱三門。三門含有智慧、慈悲、方便三解脫的意思,或象征信、解、行三者之義。但並非必有三個門才稱「三門」,只有一個門,也稱「三門」。語出《釋氏要覽》︰「凡寺院有開三門者,只有一門亦呼為三門者何也?《佛地論》云︰『大宮殿三解脫門為所入處。』」後泛指佛教寺院的大門或外門。亦形容大戶人家的大門。如《紅樓夢》第五回︰「成年家只在三門外頭混,怪不得不知道我們里頭的規矩。」又如元•王實甫《破窟記》第三折︰「呀!他在我三門下寫下兩句詩。」
三十三天 
梵語Trayastrimsa 的意譯,省音譯作「忉利天」。佛經上所說的欲界六天的第二天,居「四天王天」之上,「夜摩天」之下。《大智度論》卷九︰「須彌山高八萬四千由旬,上有三十三天城。」在須彌山頂中央,為「帝釋天」,四方各有八天,合為「三十三天」。四方各有金剛手藥叉為守護神。俗語亦用「三十三天」指地位極高、財富極多、處境極好。如《金瓶梅詞話》第十九回︰「你在三十三天之上,他在九十九地之下。」又如朱自清《論且顧眼前》︰「于是富的富到三十三天之上,貧的貧到十八層地獄之下。」
三世有緣 
時間的遷流稱為「世」。時間沒有獨立的自性,僅僅表現在事物的生滅變化中。在這個意義上佛教假立「三世」之說。如《大寶積經》所說︰「三世,所謂過去、現在、未來。」事物已滅,稱為「過去世」;事物已生未滅,稱為「現在世」;事物未生,稱為「未來世」。佛教的因果輪回之說是建立在「三世」的基礎上的,謂之「三世因果」。有首著名的偈頌說︰「欲知過去因,現在受者是;欲知未來果,現在作者是。」魯迅《華蓋集•題記》說「我知道偉大的人物能洞見三世,觀照一切。」佛教認為,人際間的交往共事等,都是有緣份的,甚至還是宿世的緣份。後因稱極有緣份者為「三世有緣」。宋本《大唐三藏取經詩話》載︰法師對前來幫助取經的行者說︰「果得如此,三世有緣;東土眾生,獲大利益。」
三生有幸 
三生,佛教指前生、今生、來生。《景德傳燈錄》︰「有一省郎,夢至碧嚴下一老僧前,煙穗極微,云︰此是檀越結願存香煙存而檀越已三生矣。第一生,明皇時劍南安撫退官。第二生,憲皇時西蜀書記。第三生,即今生也。」有幸,形容極大的幸運。王實甫《西廂記》一本二折︰「小生久聞老和尚清譽,欲來座下听講,何期昨日不得相遇。今能一見,是小生三生有幸矣。」又如魏巍《東方》第一部第十二章︰「你住在敝舍,就夠我三生有幸了。」形容極難得的好運氣。(無名氏)
三頭六臂 
佛經上所說的天神和阿修羅(意譯非天,貌丑好斗,有福無德)往往有種種異相。如大自在天神,其形像是「八臂三目騎白牛」(見《大智度論》卷二)。天神那吒,其形像是「三頭六臂擎天地」(《景德傳燈錄》卷十三)。阿修羅的形象是︰「體貌粗鄙,每懷嗔毒,面層可畏,擁聳驚人,並出三頭,重安八臂,跨山蹋海,把日擎云」(《法苑珠林》卷九)。後來,人們就用「三頭六臂」來形容神通廣大,本領非凡。元•佚名《馬陵道》第四折︰「總便有三頭六臂天生別,到其間那里好藏遮!」又如夏衍的《秋瑾傳》第二幕︰「听人家說,我還以為您是一個三頭六臂的女英雄。」 (李明權)
三災八難 
俗稱多災多難,災禍接連不斷為「三災八難」。「三災」和「八難」在佛經上都有確指的內容,與俗語的泛指用法不同。佛教認為,世界從形成到毀壞為一大劫,經歷「成、住、壞、空」四個階段,周而復始。在「住劫」的後期,眾生行為邪僻,壽命減少,便陸續發生饑饉、疾疫和刀兵等災禍,稱為「小三災」。到了「壞劫」之末,則發生更為可怕的火災、水災和風災,稱為「大三災」。最後的風災,把世界吹得蕩然無存,從而進入「空劫」。宋•郭若虛《圖畫聞見志》卷二記載,唐末僧人智蘊曾在洛陽福先寺畫有「三災變相」數壁。「八難」指的是難以見佛聞法,不能修道的八種處境︰「一者地獄,二者畜生,三者餓鬼,四者盲聾喑啞,五世智辨聰,六佛前佛後,七郁單越國,八者壽天。」(隋•慧遠《大乘義章》卷八)前三難為「三惡道」,加上「盲聾喑啞」,稱為「苦障」難。「郁單越國」即四大洲中的北洲,意為「勝處」,有福無慧;「長壽天」人有壽無慧。以上二難稱為「樂障」之難。此外,「世智辨聰」者自以為是,稱為「惡增」之難;「佛前佛後」者無從見佛聞法,稱為「善微」之難。例如《紅樓夢》第四五回︰「從小兒三災八難,化的銀子,照樣也打出你這個銀人兒來了。」(李明權)
三昧 
三昧為梵語Samadhi之音譯,又名三摩地、三摩提,意為正思維指導下的定力。《大智度論》︰「 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大乘義章》︰「以體寂靜,離于邪亂,故曰三昧。」佛教認為修行能證得「三昧」,則能引發種種神通妙用。以後遂引申為妙處、極致、蘊奧、訣竅等。《書言故事•贊嘆類》︰「得妙處,曰得三昧。」《故事成語考•釋道鬼神》︰「儒家曰精一,釋家曰三昧,道家曰貞一,總言奧義之無窮。」《宋史•李元儀傳》︰「元儀能為文,尤工尺牘,軾謂入刀筆三昧。」唐朝僧人懷素雅好草書,自言得草聖三昧。可見「三昧」一詞運用已十分廣泛。 (常正)
大千世界 
形容廣大而又豐富的世界。《楞嚴經》卷四說「世為遷流,界為方位」。後來,「世界」成了一個偏義復詞,僅含空間的意思。佛經中說,以須彌山為中心,在同一日月照耀下的四大洲及其中的七山八海,稱為一個世界。積一千個世界,為「小千世界」;積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中千世界」;積一千個「中千世界」,即為「大千世界」。「以三積千故,名三千大千世界。」(《釋氏要覽•界趣》)《五燈會元》卷一︰「遍觀三千大千世界,覓普賢不可得見,而來白佛,佛曰︰『汝但于靜三昧中起一念,便見普賢。』」據說,我們人類等所在的「大千世界」名叫「娑婆世界」,由釋迦牟尼教化。一個「大千世界」包含十億個世界,而宇宙中有無數的「大千世界」(見《法華經•如來壽量品》)。(李明權)
大無畏 
佛菩薩不屈不撓地度化一切眾生,宣示正道,降伏一切外道邪說,謂之「大無畏」。「大無畏」出于無我無私的平等慈悲精神。像釋迦牟尼前生為薩斯太子時舍身飼虎,藥王菩薩前生燒臂供佛等,均是「大無畏」的例子。再舉一例︰宋•許申《重修靈山開善院碑記》稱︰唐代大顛和尚曾參訪南岳石頭希遷禪師,得「大無畏法」。後遇暴徒張遠凡以刃加頸,大顛神態自若地說︰「若(你)必及我,是夙負命;如不負公,殘惡在汝。」張遠凡慚愧拜謝而去。《大日經》說「六無畏」︰善無畏、身無畏、無我無畏、法無畏、法無我無畏和平等無畏。《大智度論》說「四無所畏」︰一切智無所畏、漏(煩惱)盡無所畏、說障道無所畏和說盡苦道無所畏。此外,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能令眾生離于怖畏,故又稱「施無畏菩薩」。又唐代密宗創始人名「善無畏」,原是中天竺人,在洛陽譯出《大日經》並加以注疏。現代泛指為了正義的事業,毫無畏懼,奮不顧身,我們稱之為「大無畏」精神。如碧野《雪路云程•前峽與後峽》︰「築路的英雄門,是如何用大無畏的精神克服了艱險的大自然。」(李明權)
大我 
梵語Pormatman或Mahatman的意譯。謂遠離「我執」、「我見」而達到自由自在境界的最高「我」;含有常一主宰的意思。為涅槃四德「常樂我淨」之一。語出《涅槃經》二三︰「有大我故名大涅槃。」又《涅槃經疏》五︰「大我謂諸如來成就入自在我。于法得自在者。」吾人所執著自我的身心,是沒有自在性、常一性;佛陀所證得的涅槃,則為真實且常住不變,故稱大我,義同真我。後用以指群體,群體社會。與個人之「小我」相對。如孫中山《社會主義之派別與方法》︰「個人社會,本大我小我之不同,其理可互相發明。」(文賢)
大和尚 
也寫作「大和上」,通常用于敬稱年高德劭的僧人。如日本人稱鑒真為「唐大和上」。一般也用以稱寺廟中的方丈、住持。如清•阮葵生《茶余客話》卷十四謂︰「沙門住方丈領眾者,俗尊之曰大和尚。」中國第一個使用「大和尚」稱號的,是晉代高僧佛圖澄。清•艾衲居士《豆棚閑話》第六則說︰「考得大和尚三字,乃是晉朝石勒的時節,有個佛圖澄,自已稱道。其實他是個聖僧,看那石勒皇帝,就如海上鷗鳥一般。神通廣大,能知過去未來,儼然一尊燃燈古佛,自然動人欽敬。」據《晉書•藝術傳•佛圖澄》及《神僧傳》卷一等記載︰佛圖澄原是天竺人,少學道術。來洛陽時,自稱已有一百多歲。關于他,有種種神異的傳說。後趙主石勒詢以軍國大事,屢有應驗,因尊稱佛圖澄為大和尚。(李明權)
大徹大悟 
徹底的覺悟,亦即完全證到「不生不滅」的真如實相,不退道心,屬于大菩薩的境界。如《觀無量壽經》謂︰「廓然大悟,得無生忍。」清代有位著名的禪師,是臨濟宗三十六世,即以「徹悟」為號。他主張禪淨雙修,大弘淨土宗。「大徹大悟」與通常所說的「開悟」程度不同。「開悟」是覺悟之始,而「徹悟」是覺悟之成。按天台宗「六即」之說,「開悟」為「名字即」,見道而已,仍是凡夫;而「徹悟」為「分證即」,已經證道,屬于聖賢。梁啟超在《中國古代思潮》第六章中說︰「修法華三昧,越十四日,智者大徹大悟,遂直接佛傳,創立此派。」智者即陳、隋間的高僧智,他在二十多歲時從慧思修行「法華三昧」而徹悟,後來成為天台宗的創始人。後用以泛指徹底了解,完全明白。如《老殘游記續集》︰「你緊記在心,將來自有個大徹大悟的日子,你就知道不是尋常的套話了。」(李明權)
大慈大悲 
給與歡樂為「慈」,拔除痛苦為「悲」,合稱「慈悲」。愛一切眾生為大慈,拯救一切受苦受難的人為大悲。佛家以「慈悲為懷,提倡廓然大公的利他精神。佛稱」兩足尊「,即具足智慧和慈悲。菩薩實行「四無量心」,即慈、悲、喜、舍。唐•王維《燕子龕禪師》詩云︰「救世多慈悲,即世無行作。」表明「慈悲」即「救世」之心。佛菩薩心量廣大平等,救度一切眾生而不見眾生之相,故稱「大慈大悲」,所謂「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智度論》卷二七)「大慈大悲」常用以稱佛。如《說岳》第一回︰「我佛原是個大慈大悲之主。」「大慈」、「大悲」又分別指稱彌勒、觀音兩尊菩薩。彌勒(Maitreya)意為「慈氏」,是「未來佛」,當予眾生未來之樂,號為「大慈尊」,觀音菩薩「救苦救難」,拔除眾生今現在之苦。號為「大悲菩薩」。後來,幫助別人、救人于患難之中,都叫做「大慈大悲」、「大發慈悲」。亦用為祈求別人憐憫和幫助的話。如《喻世明言》卷三七︰「伏望母親大人,大發慈悲,優容苦志。」又如茅盾《趙先生想不通》︰「啊喲!大少奶奶,大慈大悲的嫂子!下次我再說,罰我爛舌頭!」(李明權)
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丈二和尚」指寺廟中比較高大的諸天、羅漢等塑像。俗用「和尚」來稱呼羅漢等,也是可以的。例如,佛經上常有這一類話︰「(佛)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大比丘」就是大和尚,其中包括羅漢等佛弟子。顯然,人們無法用手觸摸到高大的塑像,因而用「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比喻弄不明情況,搞不清底細。如明•周楫《西湖二集》卷二八︰「丈二長的和尚,摸不著頭腦。」(李明權)
丈六金身 
佛有三身︰法身、報身和化身。一般稱佛的化身為「丈六金身」,如宋•劉昌詩《蘆浦筆記•佛牙》謂︰「常聞佛號丈六金身。」又如元•李《日聞錄》︰「『佛,父母所生血肉之軀也,何為而有丈六金身?』曰︰『既成而變也。』佛像通常是按「化身」而塑造的,所以也稱為「丈六金身」。其說本于《後漢書•西域傳•天竺》,書中記載︰漢明帝夢見一位長大的金人,頂有光明,便問群臣。有人告訴他︰「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長丈六尺面黃金色。」明帝于是派使者到印度去考察佛法,並在國內繪制「丈六金身」的佛像。一般認為,這是佛法東傳的開始。佛經中也有關于「丈六金身」的說法。《觀無量壽經》謂︰「阿彌陀佛神通如意,于十方國變現自在。或現大身,滿虛空中;或現小身,丈六、八尺。所現之形皆真金色。」(李明權)
寸鐵殺人 
語本宋代宗杲《大慧普覺禪師語錄》︰「譬如人載一車兵器,弄了一件,又取出一件來弄,便不是殺人手段。我則只有寸鐵,便可殺人。」猶言一發中的,一針見血,片言只語便可使學人頓悟自性。禪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故有此喻。直到明代,「寸鐵殺人」這句話還流行在禪林中。「蓋近日叢林議論,崇尚宗門,主于單刀入陣,寸鐵殺人」(明•沈德符《野獲編•釋道•禪林諸名宿》)宋代朱熹很欣賞「寸鐵殺人」之喻。《朱子語類》卷一一五說︰「因舉禪語云︰寸鐵可殺人。無殺人手段,則載一車槍刀,逐件弄過,畢竟無益。」一味搬弄許多經義文句,未從自性悟出,畢竟不能切實受用。以此援禪入儒的,還有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七︰「蓋自我儒言之,若子貢之多聞,弄一車兵器者也;曾子之守約,寸鐵殺人者也。」(李明權)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語本《續燈錄》卷十一︰「進前即觸途成滯,退後即噎氣填胸,直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原指參禪過程中所遇到的進退無路、左右為難的困境。後俗語用「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形容走投無路,陷入絕境。如《警世通言•宋小官團圓破氈笠》︰「(宋金)情知為丈人所棄,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不覺痛切于心,放聲大哭。」(李明權)
上供 
指在諸佛、祖師聖像前,備供物、聖膳等物供養。《敕修百丈清規》卷四︰「聖僧侍者,貴有道心,齋粥二時,上供,鳴下堂椎。」後泛指人們用物品祭祖或敬神。如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快穿好袍子馬褂,給祖先上供去。」又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四九回︰「一樣一樣的菜拿上來,只擺一擺,便撤了下去,就和上供一般誰還吃得下。」(文賢)
上乘 
乘,即交通工具的意思 ,比喻能將眾生從煩惱的此岸運載到覺悟的彼岸的教法而言。上乘,梵語Mahayana的意譯。大乘的異名,亦稱「大衍」。與「小乘」相對。印度世親《攝大乘論》卷一︰「如是三藏,上乘下乘有差別故,則成三藏。」俗指上品、上等的人或事理、物品。如《花月痕》第十五回︰「采秋言道,『人之相知,貴相知心,落了言詮,已非上乘。』」(文賢)
口頭禪 
禪宗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為宗旨,提倡直截了當的「頓悟」,甚至說︰「道個佛字,拖泥帶水;道個禪字,滿面慚惶。」(《碧岩錄》第一則)禪宗還認為「開口即錯,用心即乖」,「等你開口,堪作何用!」(同上,評唱)禪宗的末流,好取現成的經語、公案、掛在口頭上,作為談助,被斥為「口頭禪」。「口頭禪」完全違背了禪宗「頓悟見性」的宗旨。後來,把口頭上經常說的一些沒有實際意義的話,也稱為「口頭禪」。如︰宋•王某《野客叢書•王先生壙銘臨終》詩︰「平生不學口頭禪,腳踏實地性虛天。」又《菜根譚》前集︰「讀書不見聖賢,為鉛槧佣;居官不愛子民,為衣冠盜;講學不尚躬行,為口頭禪。」(李明權)
口吐蓮花 
「蓮花」是佛教的象征,吉祥和清淨的標志。說法微妙,謂之「口吐蓮花」,似出于唐•張瀛《贈琴棋僧歌》︰「我嘗听師說一法,波上蓮花水中月。」然而,其源當上溯至南北朝時的佛圖澄。《晉書•藝術傳•佛圖澄》記載︰後趙國主石勒召佛圖澄,試以道術。佛圖澄便「取缽盛水,燒香之,須臾缽中生青蓮花,光色曜日」。後用「口吐蓮花」比喻口出妙語,說話有文采。如《醒世恆言•蘇小妹三難新郎》︰「少游又問訊云︰『願小姐身如藥樹,百病不生』小妹一頭走,一頭答應︰『隨道人中吐蓮花,半文無舍。』」也作「口吐珠璣」。如明•謝讜《四喜記•花亭佳偶》︰「身呈文彩,口吐珠璣,登云會上廣寒梯,攀龍定涉承明陛。」(李明權)
千差萬別 
「差別」與「平等」相對,本是佛教教義中的一個範疇。後禪宗將「差別」衍為「千差萬別」,謂天地間的萬物品類繁多,區別很大。如《景德傳燈錄•文遂》︰「僧問︰『如何是無異底事?』師曰︰『千差萬別。』」意謂「千差萬別」與「平等無異」是同一本體,「差別」即「平等」。莊子也說過︰「以不平平之,其平也不平。」也寫作「萬別千差」。如《五燈會元︰寶峰文禪師法嗣》︰「四天之下,萬別千差。一時明了,便能握金剛王寶劍,七縱八橫,受用自在,豈不快哉!」俗語中多用之。如朱自清《「海闊天空」與「古今中外」》︰「而身心所從來,又有遺傳、時代、周圍、教育等等,尤其五花八門,千差萬別。」(李明權)。
廣結善緣 
「緣起性空」是佛教的基本理論之一,認為一切事物都由「因緣假合」而成。因此,佛家很重視「緣」即事物彼此間的聯系和影響。「緣」有「塵緣」、「惡緣」和「善緣」等。佛家主張「廣結善緣」,如修習佛法、結交善友、利益眾生等,以為將來得度的因緣。「廣結善緣」亦簡稱結緣、有緣。隋•智顗《法華經文句》卷二謂︰「結緣者……過去根淺,復漏污雜,三慧不生,現世雖見佛聞法,無四悉檀益,但作未來得度因緣,此名結緣眾。」如梁簡文帝《相宮寺碑》︰「皇太子蕭緯,自昔蕃邸,便結善緣。」即指學佛。又如唐•司空圖《贈岑上人》詩︰「巡禮諸方遍,湘南頻有緣。」指與僧人結交。又如樹恆《絢爛之極歸于平談》謂︰「(弘一法師)書寫了大量作品,廣結善緣。」經上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行一切善事,都可以稱為「廣結善緣」。後來,與人往來、與物接近的機緣,亦泛稱「結緣」。如唐•白居易《醉後重贈晦叔》詩︰「豈是今投分,多疑宿結緣。」又宋•陸游《湖上》詩︰「桃李已忘疇昔分,禽魚猶結後來緣。」(李明權)
門外漢 
指外行人,是說他對某項知識或技能還沒有入門。《五燈會元•天竺證悟禪師》︰「謁護國此庵元禪師,夜語次,師舉東坡《宿燕林偈》(原偈中云︰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且曰︰『也不易到此田地。』庵曰︰『尚未見路徑,何言到耶?是門外漢耳。』師通夕不寐,乃曉鐘鳴,去其秘畜,以前偈別曰︰『東坡居士太饒舌,聲色關中欲透身,溪若是聲山是色,無山無水好愁人。』特以告此庵。庵曰︰『向汝道是門外漢。』師禮謝。」東坡欲從溪聲山色了悟真性,而不知聲色與見聞等如虛空華(花),本無所有,原是妙明真心,正如《金剛經》所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故說他是「門外漢」。至今廣泛用以稱外行人。清•袁枚《小倉山房尺牘》第一七八首︰「倘攻之曰門外漢,我聞之欣然。」(禹振聲)
習氣 
猶言習慣,系長期養成的難以改變的行為、語言和意向。如宋•蘇軾《再和潛師》詩︰「東坡習氣除未盡,時復長篇書小草。」陸游《抄書詩》︰「書生習氣重,見書喜欲狂。」「習氣」多含貶義。如謂「官僚習氣」、「流氓習氣」等。「習氣」一詞出于梵語Vasana,謂現行的煩惱歷久而形成的種種積習,包括「名言習氣」、「我執習氣」等。正如唐•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所說︰「言習氣者,心現行氣分重習所成。」習氣相續到成熟時,能招生死果報。法相宗認為︰斷除了煩惱的「種子」,伏除了煩惱的「現行」之後,還存在煩惱的「習氣」。「習氣」在煩惱中程度較輕微,但是難以斷除。隋•智顗《四教儀》卷八謂︰「十佛地者,大功德力資智慧,一念相應慧觀真諦,習氣究竟盡也。」這就是說,二乘羅漢還有「習氣」,只有佛才能完全斷除「習氣」。(李明權)
飛天夜叉 
梵語Yaksa,音譯為夜叉、藥叉等。佛經中常提到的一種勇健捷疾的食人鬼。唐•窺基《法華經玄贊》卷二指出︰「夜叉,此云勇健,飛騰空中。」故亦稱「飛天夜叉」。如《楞嚴經》卷八說︰「即為飛仙大力鬼王,飛天夜叉,地行羅剎,游于四天,所行無礙。」飛天夜叉是壁畫中常見的形象。如唐•李綽《尚書故實》謂︰「後數日,其父母見在高塔之上,梯而取之,則神如痴,久之方語,云見如壁畫飛天夜叉者,將入塔中。」又如宋•洪邁《夷堅甲志•飛天夜叉》謂︰「他日,入神祠,見壁畫飛天夜叉。」夜叉食人,亦譯為「能啖鬼」。因此,民間也有飛天夜叉吃人的傳說。明•沈德潛在《野獲編•鬼怪》中說,福建抽稅太監高信方士胡言,欲「食小兒腦千余」,「此等俱飛天夜叉化身也」。清•袁枚在《續新齊諧•飛僵》中說︰「凡僵尸久則能飛,不復藏棺中,……又久則成飛天夜叉。」實屬無稽之談。(李明權)
飛蛾投火 
多用以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唐•道世《法苑珠林》卷五五引《涅槃經》說︰「汝等今者興建是意,猶如飛蛾投于火。」宋•賾藏主輯《古尊宿語錄大隨開山神照禪師》︰「豈比飛蛾投火,自傷自壞。」後為俗語,如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二折︰「他走了,我一向尋他不著,他今日自來投到,豈不是飛蛾撲火,自討死吃的。」(寬忍)
豐干饒舌 
為佛教典故。據《宋高僧傳》卷十九載︰唐•豐干禪師原在浙江天台山國清寺舂米供僧。先天(公元712-713)中,他去京兆化緣,閭丘胤將去台州作太守,問豐干說︰「台州有何賢達?」豐干說︰「到任記謁文殊。」閭丘胤上任後到國清寺,在僧廚中見到了寒山、拾得二個僧人(傳說為文殊、普賢菩薩的化身),于是禮拜。兩個僧人笑著說「豐干饒舌」,便揚長而去。後用以比喻多嘴、嘮叨。(常正)
開士 
「菩薩」的一種意譯。《玄應音義》卷四︰「開士,謂以法開導之士也。」孔子曰︰「士志于道 。」曾參發揮師教,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依此「士」義,古代譯師遂將菩薩意譯為「開士」。前秦苻堅時對沙門(出家修行人)之有德者賜號「開士」,以後多用以指高僧。唐•李白《贈僧》詩︰「衡岳有開士,五峰秀真骨。」唐•李頎《題遠公山池》詩︰「遠公遁跡廬山嶺,開士幽民遠樹林。」唐•劉長卿《寄靈一上人初會雲門》詩︰「高僧本姓竺,開士舊名林。」(常正)
開山 
佛家多選擇名山創建寺院,謂之「開山」。因此稱寺院的第一代住持為「開山祖」。《佛祖統紀》卷八《擇卿傳》︰「建壽聖院,請師開山。」《續傳燈錄•龍翔士圭禪師》︰「屢遷名剎,紹興間奉詔,開山雁蕩能仁(寺)。」宋•劉克莊《送日老住九座山》詩︰「守土親為大檀越,開山留下廢砧基。」後常泛指一宗一派的創始人為「開山祖師」。宋•劉克莊《詩話》︰「歐公(歐陽修)詩如昌黎(韓愈),不當以詩論,本朝詩惟宛陵(梅堯臣)為開山祖師。」(常正)
開化 
佛經謂開導蒙昧,化惡向善為「開化」。《法華經•序品》︰「是諸八王子,妙光(佛)所開化。」《無量壽經》卷上︰「入眾言音,開化一切。」《壇經•機緣品》︰「(智)隍後禮辭,復歸河北,開化四眾。」後引申為開創教化和趨向文明之意。《宋書•顧覬之傳》︰「興建極開化,樹聲貽則,典防之興,由來尚矣。」(常正)
開花結果 
《續傳燈錄》卷三十謂︰「開花結果自馨香。」意謂通過修行之「因」而逐漸證到覺悟之「果」。後亦比喻通過努力而有收獲。如《古今小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如今方下種,還沒有發芽哩,再隔五六年,開花結果,才到你口。」亦寫作「開花結實」。如郭沫若《新繆司九神禮贊》︰「我自己沒有住在溫室里,敬謝不敏,實在迸不出芽,扎不起根,還不忙說開花結實。」(李明權)
開葷 
中國佛教徒自梁武帝之後普遍實行素食,不食葷辛,也有在規定的齋日、齋月茹素的。而茹素者改食葷辛之始,民俗謂之開葷,亦名開齋、開素。宋•王先生《野客叢書》︰「今人久茹素,而其親若鄰,設酒肴之具,以相暖熱,名曰開葷,于理合曰開素。此風已見六朝。」如唐•白居易有「月終齋滿誰開素」詩句。清•崔灝《通俗編•飲食•開葷》︰「東昏侯(蕭寶卷)喪潘妃之女,閹豎共營肴羞曰︰為天子解菜。解猶今云開葷也。」其實,佛律雖禁食酒肉葷辛,但若有病患等原因需要飲食者,也可開許。如《四分律》卷四二︰「為病比丘,許啖諸種肉,飲諸種汁漿,」又《十涌律》卷二六、《僧祇律》卷三二等則許食離見、聞、疑之三種「淨肉」。今民間稱初次嘗試新鮮事物或初次打破禁忌曰「開葷」。也有長期過艱苦生活,一朝改善伙食,增加葷菜,戲稱「開葷」的。(常正)
開悟 
《華嚴經》卷四︰「開悟一切愚暗眾生」,義為開發眾生的智慧,使之悟解佛理,較早見于《史記•商君傳》︰「吾說公以帝道,其志不開悟矣。」謂開通、領悟。佛教傳入後,「開悟」遂成為一個廣泛流行的詞。禪宗修行不拘形式,不立文字,號稱教外別傳,參禪惟以悟明心性為宗旨,若禪修有省或明心見性,謂之「開悟」。如《景德傳燈錄•簡禪師》︰「德山以手中扇子再招之,師忽開悟。」「開悟」又為「開示悟入」的省語。《法華經•方便品》說︰佛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于世」。這「一大事因緣」便是為眾生「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和「入佛知見」。表示「開悟」由淺入深的順序。又開,指「破無明」;悟,指「見實相」。意即因聞佛法而覺悟。《壇經•懺悔品》︰「一眾聞法,靡不開悟。「(無名氏)
開眼界 
「眼界」即「眼根」,為六根之一,大致相當今天所說的視覺器官,包括眼球和視神經等。因為六根屬于「十八界」中的一類,所以「眼根」亦名「眼界」。能夠維持自相,不與他相混淆,稱為「界」。眼界與色界相對,產生眼識界(視覺)。如《心經》︰「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楞嚴經》中有「開眼見明,名為見外」之句,「開眼」,猶睜眼。為佛菩薩像畫眼點睛,也稱為「開眼」或「開光」(光、光明,指眼)。如《禪林象器箋•垂說門》謂︰「凡新造佛祖神天像者,諸宗師家立地數語,作筆點勢,直點開他金剛正眼,此為開眼佛事,又名開光明。」眼不但是人身的傳神處,而且還是智慧的象征。如佛教中有慧眼、法眼、佛眼等說。在禪宗那里,「開眼」常用作開悟、覺悟的代稱。如《五燈會元》卷二十︰「汝解心已極,但欠著力開眼耳。」看到了以前未見到過的東西,開拓了視野,增長了見識,俗語謂之「開眼界」。如《中國現在記》第十一回︰「想起金山是最有名的地方,一向沒有去過,今日天氣晴明,正可前去開開眼界」。又如《新華文摘》1991年第5期︰「昆侖山口某油庫壯觀、新奇的一幕使我大開眼界。」(李明權)
井中撈月 
源出佛教的一個寓言故事據《僧律》載︰佛以諸比丘說,過去世時,伽尸國波羅奈城有五百只獼猴,一日在林中玩耍,來到一井邊,獼猴主見井水中有一月亮(影子),于是對同伴說︰「月今日死,落在井中,我們應把它撈出來,以免世間長夜暗冥。」眾猴不知如何下手。獼猴主見井水中有一樹,乃說︰「我捉樹枝,汝捉我尾,展轉相連,乃可出之。」于是眾猴展轉相捉,樹弱枝折,群猴都掉進井水里了。佛陀以此故事喻那些自以為是,分不清是非虛實,害己害人的外道邪師。以後用來比喻追求虛幻的事物,白費心機。《景德傳燈錄》卷七︰「尸利云︰『佛性猶如水中月,可見不可取。』」又作「水中撈月」,元•楊景賢《劉行首》第三折︰「恰便似沙里淘金,石中取火,水中撈月。」明•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三︰「五錢銀干什麼事?況又去與媳婦商量,多分是水中撈月了!」亦作「水中捉月」。《景德傳燈錄》卷三十引《永嘉玄覺禪師證道歌》︰「鏡里看形見不難,水中捉月爭拈得。」宋•黃庭堅《沁園春》詞︰「鏡里拈花,水中捉月,覷著無由得近伊。」(常正)
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是佛經中常見的「護法神」。諸天和龍神為八部眾的上首,故稱。天,梵語deva,包括三界的諸天(可參見「諸天」條)。中國古代把「龍」列為「四靈」之一,印度人稱「龍」為Naga(那伽),形態與中國土生的「龍」略有區別,似是摩竭魚(鯨魚)與中國龍的混合物,佛經上稱「龍力不可思議」,並有不少龍王護法和故事。如釋迦太子降生時,九龍吐水,為他灌頂。其他六部眾為︰夜叉︰勇健、輕捷,如守護佛寺山門的執金剛夜叉,毗沙門天王麾下的夜叉八大將軍。乾闥婆︰意為「尋香」,吸香氣為食,從屬于天帝釋,能凌空作樂。阿修羅︰意譯為「非天」,身大好斗。迦樓羅︰居住在四大洲大樹上的金翅鳥神,雙翅展開有三百多萬公里。緊那羅︰歌神,帝釋屬下,似人而有頭角。摩羅伽︰大蟒神,人身蛇首,樂神。《盧至長者因緣經》謂︰「爾時四眾,天龍八部,四眾圍繞,王及大眾,五體投地,為佛作禮。」幾乎每部經都有類似的場面。亦寫作「天龍神王」、「八部天龍」。如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一》︰「王斂舍利,用金作斗量,得八斛四斗,諸國王、天龍、神王,各得少許。」又如清•龔自珍《已亥雜詩》之八一︰「遙知法會靈山在,八部天龍禮我言。」(李明權)
天女散花 
典故出自《維摩詰經•觀眾生品》。維摩詰大士在丈室中「示疾」(故意顯示有病,借題發揮)說法。時丈室中有一天女。為了試探會上大眾的道行,把花瓣撒向他們。花瓣飄到菩薩眾的身上,紛紛掉落地上;而踫到弟子們身上,便緊粘不掉。天女對弟子們說︰大菩薩花不著身,是因為他們沒有「分別想」。你們還有「分別想」,因此花瓣就粘在身上了。後用「天女散花」形容大雪紛飛,也形容拋撒東西。如唐•宋之問《設齋嘆佛文》︰「龍王獻水,噴車馬之塵埃;天女散花,綴山林之草樹。」又如宋•陸游《夜大雪歌》︰「初疑天女下散花,復恐麻姑行擲米。」梅蘭芳曾據以改編為劇《天女散花》,領餃主演,名噪一時。(李明權)
天花亂墜 
傳說佛說法時,諸天感動,撒下香花作為「供養」和皈教。如《心地觀經•序分》云︰「六欲諸天來供養,天花亂墜遍虛空。」又傳說梁武帝時,云光法師講經時感動上天,香花從空中紛紛落下,後多形容講經說法,有聲有色,極其動听。亦指言談虛妄,不切實際,或用甜言密語騙人,如《紅樓夢》六十四回︰「說得天花亂墜,不由的尤老娘不肯。」又如《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憑那哥哥說得天花亂墜,只是不肯回去。」(無名氏)
天堂 
三界六道輪回中的一處,包括欲界中的六欲天,色界中的四禪十八天和無色界中的四空天,在「六道」中,「天堂」的福報最大,如壽命極長、身量極高、享受各種欲樂等。佛家認為,要生天堂,必須廣修諸善。慧琳《均善論》說︰「且要天堂以就善,曷若服義而蹈道;懼地獄以敕身,孰與從理以端心?」「天堂」雖然是與「地獄」相反的概念,但是,一旦「天福」享盡,仍不免輪回,包括墮落到「地獄」去。「不知是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佛遺教經》)後以天堂比喻美妙的境地。如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景樂寺》說︰「齋,常設女樂。歌聲繞梁,舞袖徐轉,絲管寥亮,諧妙入神……往得觀者,以為至天堂。」江南風光秀麗、物產豐庶,南宋以後更加繁華,故民諺稱「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例如元•奧敦周卿《折桂令•西湖》云︰「春曖花香,歲稔時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李明權)
天魔外道 
「天魔」,居欲界天頂及色界天頂,領執世樂,故生邪見,憎嫉賢聖涅槃道法。「外道」,史料載有六師外道,經上說有九十六種外道,「至妙虛通,目之為道;心游道外,故名外道」。《楞嚴經》說︰「魔境現前,汝不能識,洗心非正,落于邪見。或汝陰魔,或復天魔,或著鬼神,或遭魑魅,心中不明,認賊為子。」「洗心非正」是說不能以正法洗心。佛教認為,凡修禪定,先須洗滌從前所有邪惡知見,如同除去毒蜜,方可貯藏甘露。一有不盡,便足以致魔。「陰魔」依身心而起,「天魔」等則是外魔入心。若能覺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可奈何。「外道」也足以成為修道的障礙。如《楞嚴經》卷一說︰「阿難因乞食次,經歷淫室,遭大幻術,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羅先梵天咒,攝入淫席,淫躬撫摩,將毀戒體。」「娑毗迦羅」譯言「金頭」或「黃發」,謂其發黃如金,為外道名,由他所傳幻咒,自言先從梵天所說,稱為先梵天咒。這是外道名。由他所傳幻咒,自言先從梵天所說,稱為先梵天咒。這是外道妨道的一個例子。後沿用以指邪門歪道。如《朱子語類•論語》︰「淳于髡是個天魔外道,本非學于孔孟之門者。」也作「邪魔外道」。見于《藥師經》卷下︰「又信世間邪魔外道、妖孽之師,妄說禍福。」沿用如《儒林外史》第一回︰「若是八股文欠講究,任你做出什麼來,都是野狐禪、邪魔外道。」(禹振聲)
無門關 
佛家常說「言語道斷」,認為語言文字有很大的局限性,單憑語言文字是無法領悟「不可思議」的真諦的。「無門」也叫做「無字門」,經中有《無字法門經》。佛家所說的「無門」,又並非簡單地否定語言文字,而是強調領悟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早期禪宗取《楞伽經》來「印心」。經中說︰「無門為法門。」禪宗亦因以自稱「無門宗」。宋代禪僧慧開著有《無門關》一書,他指出︰「且道如何是祖師關?只者(這)一個無字,乃宗門第一關也,遂目之曰禪宗無門關。」後因以「無門關」喻指難以領會的微妙之處。如郭沫若《十批判書》後記︰「尤其辯證唯物論給了我精神上的啟蒙,我從學習了使用這個鑰匙,才認真把人生和學問上的無門關參破了。」(李明權)
無風起浪 
原為禪語。唐•希運《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達摩西來,無風起浪;世尊拈花,一場敗缺。」又如《景德傳燈錄》卷二六︰「問︰如何是祖師(指達摩)西來意?師曰︰洋瀾左里,無風起浪。」意謂無端生出是非來,本是禪宗的反語,機鋒語。俗語沿用如︰明•楊柔勝《玉環記•富童譖非》︰「富童之言慣會無風起浪,如何听得?」也作「無風作浪」。如魯迅《集外集•咬嚼未始「乏味」》︰「原文云︰卻于『她』字沒有諷過。答曰,那是譯She的,並非無風作浪的。」後多轉化為「無風不起浪」,比喻事出有因,如周立波《山鄉巨變》下十三︰「老話說得好︰『無風不起浪』。在他手里,那個貨多得了工分,盛家里淑妹子出一天工,一分都撈不到手。」(李明權)
無邊 
意為廣大而無邊際,是佛家描述空間及數量概念的一個常用語。佛教認為,宇宙和生命是無邊無際的。《起信論》︰「虛空無邊,故世界無邊;世界無邊,故眾生無邊;眾生無邊,故心行差別亦復無邊。」這個詞沿用極廣。如晉•郭璞《江賦》︰「察之無象,尋之無邊。」唐•杜甫《登高》詩︰「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南宋賈似道建館舍于西湖葛嶺上,題其館名「無邊風月」。元•白挺《西湖賦》亦有「春雨為觀,香月為鄰,水竹院落,無邊風月,見天地心以志之」之語,使人有風光無限,如臨其境之感。(常正)
無盡藏 
「無盡」就是源源不斷,沒有窮盡。《維摩詰經•菩薩品》認為,「無盡」是不生不滅的「無為法」。又佛性廣大無窮、妙用無邊,謂之「無盡藏」。隋•慧遠《大乘義章》卷十四說︰「德廣難窮,名為無盡;無盡之德,包念曰藏。」此外,華嚴宗認為,生滅無常的現象世界(有為法)也是「無盡」的,叫做「無盡緣起」,如眾生無盡、世間無盡、虛空界無盡等。佛法廣大,要求修行者發願無盡、布施無盡、持戒無盡乃至博聞無盡。《維摩詰經•菩薩品》用「無盡燈」比喻菩薩化導無量眾生,「有法門名無盡燈者,譬如一燈然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後亦以「無盡藏」泛指事物之無窮盡者。如宋•蘇軾《前赤壁賦》︰「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李明權)
無佛處稱尊 
比喻在沒有高人、人才處逞強。佛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聖者」。佛誕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偈頌中也說︰「天上天下無如佛,一切無有如佛者。」佛教認為︰佛為一切眾生所敬仰,故稱「世尊」、「無上尊」。俗語如宋•黃庭堅《跋東坡書寒食詩》︰「使蘇子贍見此,應笑我于無佛處稱尊也。」(李明權)
無事不登三寶殿 
佛教有三大內容,即教主釋迦牟尼為「佛寶」,經籍教義為「法寶」,弘揚佛法的僧團為「僧寶」,合稱「三寶」。「佛」,梵語佛陀之略,意為覺者,特指釋迦牟尼。「法」,梵語達磨的音譯,泛指經、律、論三藏和戒、定、慧三學。「僧」,梵語僧伽之略,意為僧團、和合眾,即受戒出家的佛教徒。「三寶」泛稱佛教。如南陳•徐陵《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紹隆三寶,弘濟四生。」「三寶殿」即佛殿。寺門中的規矩,上佛殿時必須恭敬肅穆,進行禮拜、誦經、供養等,不得隨意在佛殿里閑逛、閑聊。俗語中有「無事不登三寶殿」,如《何典》第四回︰「我無事不登三寶殿,要問你可有一件東西?」意思是無事不來,既來便有事相求。(李明權)
無明火 
「無明」即痴味,無慧,昧于事理,系從梵語Avldya意譯而來的。隋•慧遠《大乘義章》卷四︰「言無明者,痴暗之心,體無慧明,故曰無明。」「無明」居「十二因緣」之首,謂由「無明」不覺,造種種業,結識入胎,是生死輪回的根本。《楞嚴經》卷四說︰「貪愛名為母,無明則為父。」二者相合,就產生出生命。南朝齊•蕭子良《淨住子淨行法門》說︰「將恐煩惱熾火,無由而滅;無明重暗,開了未期。」經中對「無明」有各種詳盡的分析。修行佛法的歸宿成佛,也就是要徹底破除無明。無明包括貪欲和嗔怒等。在俗文學中,亦作無明火,無明業火,一般指怒火。如《劉知遠諸宮調》第十一︰「平白以無明火,不改從前窮性氣。」元•佚名《昊天塔》第四折︰「這廝待放蒙掙,早撥起咱無明火不鄧鄧。」《水滸傳》第三回︰「心頭那一把無明業火,焰騰騰的按納不住。」也指貪欲,欲火。如元•楊景賢《劉行首》第三折︰「怎管的閑花風月自冤業,無明火未斷絕,又生出閑枝節。」(李明權)
無量 
梵文aqarimana的意譯。古代印度計算極大數目的名稱。大而不可計算。語本出《攝大乘注釋》卷八︰「不可以比類得知為無量。」《勝曼經》︰「無量義者,猶是廣大異名。」俗語中沿用其義。如夏衍《兩個座談會書面回答》︰「電影事業的前途是無量的。」(文賢)
無量壽 
無量壽極言高壽,長生不老。源出佛教《觀無量壽佛經》「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無量壽佛為阿彌陀佛的意譯。《無量壽經》中有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其中第十三願為「壽命無量願」。唐•張說《奉和同皇太子過慈恩寺》之一︰「願君無量壽,仙樂屢徘徊」。宋•周必大《二老堂詩話》米元章書無量老人詩句︰「余家有米元章書『長壽閹』三字,後題兩句『人是西方無量佛,壽如南極老人星』不知古人之詩句,或元章自作也。」(李君岡)
無始 
沒有開始。佛教認為一切事物,如眾生、生死、時間等都是沒有開始的。因果關系即建立在「無始」的理論基礎上。《攝大乘論》解釋說︰「若有始則無因,以有始則有初,初則無因;以其無始則是有因,所以明有因者,顯佛法是因緣義。」眾生由于迷惑而造業,輪回生死,也是「無始」的,稱為「無始無明」(無明即愚昧)。如《起信論》說︰「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來念念相續,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無明無始,故生死無始、眾生無始、世間無始。後道、儒諸家亦用其語。如《洞玄本行經》︰「南極尊祖化形骸于無始之胞,一劫而生,得為男。」宋•朱熹詩云︰「高人山水心,結習自無始。」(李明權)
無惡不作 
謂什麼壞事都干。做盡壞事。原作「無惡不造」,見《百喻經•詐言死馬喻》︰「世間之人亦復如是,自言善好,修行慈心,不食酒肉。然殺害眾生,加諸毒楚,妄自稱善,無惡不造。」亦專指破戒律,如犯「十惡」之類。宋•法云《翻譯名義集•釋氏眾名》︰「無羞僧︰破戒,身口不淨,無惡不作。」再舉後人引用之例,如鄭觀應《盛世危言•吏治上》︰「(今之巧宦)一事不為而無惡不作,上國計,下剝民生。」《醒世姻緣傳》七十三回︰「程大姐自到周龍皋家,倚嬌作勢,折毒孩子,打罵丫頭,無惡不作。」(李明權)
無常 
梵語Anitya的意譯,謂世間的一切事物忽生忽滅,遷流不住。從運動變化的角度來看,稱為「剎那無常」;從相對持續的角度來看,稱為「相續無常」。《無常經》謂︰「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涅槃經》卷十四中有一首著名的偈語︰「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佛家認為世間事物都是「變易法」,有生必有死,有成必有毀,有合必有離……不存在永恆不變的東西。無常毀滅一切,稱為無常火;無常吞噬一切,稱為無常狼。人身易老易死,亦不免無常。《涅槃經•壽命品》說︰「是身無常、念念不住,猶如電光、暴瀑水、幻炎。」後亦以無常特指死亡。如《性命圭旨》亨集︰「忽一日無常到來,則懵懵然而去矣!」又據《四分律行事鈔》卷下記載,僧制,寺院西北角日落處可設「無常院」,安置臨終的病僧。(李明權)
無遮大會 
兼容並蓄而無阻止,謂之「無遮」。無遮大會是佛教舉行的一種廣結善緣,不分貴賤、僧俗、智愚、善惡都一律平等對待的大齋會。唐•玄奘《大唐西域記》謂古印度「五歲一設無遮大會。」中國的無遮大會始于梁武帝。《梁書•武帝本紀》載︰梁武帝「輿駕幸同泰寺,設四部無遮大會」。四部,指僧、尼及善男、信女。後用以泛指無所退制的公眾集會。清•黃遵憲《感事》詩︰『紅氍貼地燈耀壁,今夕大會來無遮。「(無名氏)
無緣 
佛教認為任何事物只有在具備特定的條件時,才能產生和發展,稱為「緣起」。如果不具備形成某事物的特定條件,就稱為「無緣」。據說,佛也不能度化與佛法無緣的人。此外,證悟的人已經脫離了業果的系縛,沒有攀緣外境之心,也叫「無緣」。如隋•智顗《摩訶止觀》卷一︰「常境無相,常智無緣。」由此而發為度化一切眾生的大心,稱為「無緣大慈」。後亦以「無緣」泛指沒有緣份。如唐•杜甫《清明》詩之一云︰「繡羽餃花他自得,紅顏騎竹我無緣。」緣份不足,則稱為「緣份淺」。如元•張子益《鷓鴣天》詞云︰「不念春歸離恨牽,自嘆今生緣份淺。」(李明權)
不因一事,不長一智 
禪宗用語,說明人的智慧因閱歷而增加。佛教既主張萬法唯心,也極重視實踐的驗證,宋•釋惟白《續傳燈錄》卷二︰「僧云︰『不因一事,不長一智。』」宋•悟明《聯燈會要》卷十八︰「老趙州十八以上便解破家散宅,徒為戲論,雖然如是,不因一事,不長一智。」也作「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紅樓夢》第六四回︰「俗話說︰『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我如今知道了,你又該來支問著我了。」又如洪深《電影戲劇的編劇方法》第四章︰「所謂『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一個人多一次經驗,才會多明白一個環境的意義。」(李明權)
不二法門 
獨一無二的方法和訣竅。元•方回《贈刊工程禮》詩︰「鏤金鐫石切瑤琨,深入詩家不二門。」佛法中有無數「法門」。簡單地說︰「法門」就是入道的門徑;所謂「不二法門」就是不可思議、無所分別的絕對真理。《涅槃經•獅子吼品》說︰「一者名為涅槃,二者名為生死。」可見「不二法門」也就是超越生死的涅槃境界。語本《維摩詰經•入不二法門品》︰先有三十一位菩薩,認為消除生滅、垢淨、罪福等對立面,即「不二法門」。文殊菩薩認為,「無言無說」才是「不二法門」。文殊又問維摩詰,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贊嘆︰這才「是真入不二法門」!(李明權)
不可思議 
《大智度論》指出︰「不可思議」是大乘佛教的特征。「心思路絕」,故「不可思」;「言語道斷」,故「不可議」。《五燈會元》卷十六載,光孝禪師臨終時只說了「不可思議」四個字,便合掌而逝。一般認為,「佛力」是最「不可思議」的。各部經對「不可思議」的具體內容有不同說法。例如︰《仁王經》說三種「不可思議」︰「佛不可思議,眾生身不可思議,乃至世界不可思議。」《增一阿含經》說四種「不可思議」,增加了一個「龍不可思議」。「不可思議」一詞還用于佛、法、僧三寶。如︰阿彌陀佛又稱「不可思議光如來」,《維摩詰經》又稱「不可思議解脫經」,唐代靈妙寺有僧名「不可思議」,系善無畏的弟子,曾注《大日經•法供養品》,人稱《不思議疏》。後用「不可思議」謂事物之難以理解,不可想象。如聞一多《端節的歷史教育》︰「那時的人在自然勢力的威脅之下,常疑心某種生物或無生物有著不可思議的超自然力量。」(李明權)
不知不覺 
鳩摩羅什所譯《維摩詰經•不思議品》說︰「若菩薩住是解脫者,以須彌(山名)之高廣,內(納)芥子中,無所增減,須彌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諸天,不覺不知已之所入。唯應度者,乃見須彌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議法門。」後因以用「不知不覺」形容不經意,沒有覺察到。如《野叟曝言》第三回︰「兩人不及細說,將身上衣裳略攪掉些水氣,不知不覺,天已昏黑。」又如茅盾《色盲》二︰「林白霜手里的筆,不知不覺就停下來了。」(李明權)
不即不離 
《徐霞客游記》卷三︰「急賈余勇穿其中,則其隙不即不離,僅容側身而進。」指物體若分若合。《兒女英雄傳》第二九回︰「夫妻之間……處得來天然合拍,不即不離。」指的是人際關系既不親熱也不疏遠。按「不即不離」出于《圓覺經》卷上︰「圓覺普照,寂滅無二……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不即不離」猶言不一不異,「即」謂融合,「離」謂分別。「圓覺」是真性,「眾生」是妄相,當然是有分別的,所謂「不即」;然而歸根結蒂,妄相亦是真性的顯現,二者是融合的,所謂「不離」。猶如波不就是水,但也離不了水。佛家好用否定式的表達方式,除此之外,還可舉出「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去不來」等。(李明權)
不受福德 
《金剛經》︰「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意思是說,菩薩雖然做了許多功德善事,但他不能因此貪求果報或驕傲自滿,否則反而成為修行的障礙,所以說不受(執著)福報和功德。以後引申為不會享福。《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這個女兒不受福德,卻跟一個碾玉的待詔逃走了。」(常正)
不看僧面看佛面 
僧、佛都在「三寶」之列,都是世人敬重的對象。「僧」正在修行中,而「佛」已完成修行,「覺行圓滿」。二者的階次有高下。俗語「不看僧面看佛面」,謂不看那方面的情面,也要看這方面的情面。意思是務請高抬貴手,給予幫助或寬恕。如《西游記》第三一回︰「古人云︰不看僧面看佛面。兄長既是到此,萬望救他一救。」又如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三︰「當然,朋友有困難不好袖手旁觀。最近公會方面又約我談了,不看僧面看佛面,總得給公會一個面子。」也作「不看佛面看金面」或「不看金面看佛面」。佛為金色身,「金面」也就是「佛面」。茲各舉一例。如王統照《銀龍集•站長》︰「哈!我如果是個連長,或是個把書記官,不看佛面看金面,還有這場事?」又如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自成,老表,闖王,不看金面看佛面,看在如岳叔的情面上,你抬抬手讓我過去吧!」(李明權)
木魚 
可供打擊而發聲的東西,印度人稱為Ghanta (犍槌),意為聲鳴、打木等。在寺院中,犍槌用于集眾、報時等。晉代法顯謂,他在于闐瞿摩帝大乘寺見「三千僧共犍槌食」(《佛國記》)。「木魚」應是一種中國化的犍槌。《隋書》和《唐律疏議》中提到的「木魚」是一種魚形的木質符信,作用類似于虎符。唐•司空圖《上陌梯寺懷舊僧》詩云︰「松日明金像,山風向木魚。」可見至遲在唐代,寺院中已普遍使用木魚了。原先的木魚是刻木為長條形的「直魚」,又稱「長版」或「梆」,懸于庫堂之側,用于集僧、報時。《敕修百丈清規》謂︰「木魚,齋粥之時長擊二通」,又謂「木魚,報更則隨更次第擊之」,即指「直魚」而言。稍後又產生一種刻木中空的「團魚」,唐人亦稱為「魚鼓」。相傳魚晝夜常醒。作魚形,是為警覺信眾,防止昏惰。「團魚」形制較多,用于念佛誦經時調整音節,一般為深紅色或涂金,還有龍形或雙魚形的。吃齋、敲木魚念佛的形象,民間是熟悉的。如張天翼《兒女們》︰「他瞟了那邊一眼,瞥見五姨太太敲著木魚念經。」後來,僧人亦有敲木魚報曉或化緣的。如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載︰「每日交五更,諸寺院行者打鐵牌子或木魚,循門報曉,」又如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二》︰「一日,有游僧乞食于塾外,木魚瑯瑯,自辰逮午不肯息。」明代以後,木魚又逐漸發展為戲曲、曲藝和民樂中的打擊樂器之一。(李明權)
五十三參 
比喻虛心求教,不辭辛苦。語出佛典。《華嚴經•入法界品》說︰善財童子最初從文殊菩薩處發菩提心,次第南行,先後向菩薩、佛母、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天神、地神、主夜神、王者、城主、長者、居士、童子、天女、童女、外道、婆羅門等五十三位善知識參訪請教,並依教奉行,終于獲證善果。這個故事在民間流傳甚廣,善財童子因此成為佛教虛心求法,廣學多聞的典範。如明•高濂《玉簪記•鬧會》︰「這壁廂是什麼菩薩?這是五十三參形容改。」(常正)
五百世冤家 
謂犯殺業重罪者,在許多生輪回中冤冤相報,結成無休無止的冤家。「五百」,泛指極多。多指結冤極深的冤家對頭。《經律異相》卷四六十六引《出鈔曇婆娑經》謂︰「嘗聞有一女人,為餓鬼所持,即從咒術而向鬼言︰『何以惱他女人?』鬼答言︰『此女人是我怨家,五百世中常殺我,我亦五百世中斷其命。若彼能舍舊怨心,我亦舍。』」俗語中也用以指緣份極深的有情人。如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一︰「(張生)與那五百年前疾憎的冤家,正打個照面兒。」俗語中昵稱情人為「俏冤家」。如元•關漢卿《一半兒•題情》曲︰「罵你個俏冤家,一半兒難當一半兒耍。」(李明權)
五百羅漢 
我們常常可以在許多名山大寺是見到五百羅漢的形象,或雕塑、或繪畫,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充滿佛教特色和異邦風貌。羅漢是梵語「阿羅漢」的略稱,是小乘聖者的果位。關于五百羅漢,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是參加第一次結集或第四次結集的五百比丘。二是常隨釋迦听法傳道的五百弟子。《十誦律》卷四︰「今日世尊與五百羅漢入首波城。」《法苑珠林•奢彌跋諺佛緣》︰「過去久遠九十一劫,有婆羅門名延如達,好學廣博,常教五百豪族童子,今五百羅漢是。」不過諸經典均未說明具體的名字事跡。在佛經中,「五百」往往作為眾多的約數,未必有具體的指稱。《大明續藏經》收有南宋高道素所錄《江陰軍乾明院五百羅漢名號碑》一卷,列舉第一羅漢阿若憍陳如到第五百羅漢願事眾。今佛寺中所塑五百羅漢像,多依之列名。關于五百羅漢的民間傳說不少,亦常見之于文藝作品中。如《西游記》第五八回︰「如來見他走時,即下令大眾動手,早有四菩薩、八金剛、五百阿羅(漢)、三千揭諦、比丘僧、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觀音、木叉一齊圍繞。」(常正)
五體投地 
玄奘法師在《大唐西域記》中介紹說,西域致敬的儀式分為九等,「五體投地」是最恭敬的禮拜方式。「五體」又稱「五輪」,指雙肘、雙膝和額頂。「五體投地」就是「五輪至地而作禮」(《地持論》)。其過程是︰正立合十,屈膝屈肘至地,翻掌,頂禮。「五體投地」致敬的對象一般是佛菩薩。如《佛般泥洹經》卷下︰「太子五體投地,稽首佛足。」又如《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經》︰「如是三稱三寶,三稱觀世音菩薩名,五體投地,向于西方。」也用禮拜寺塔。如《十住毗婆沙論•入寺品》︰「是在家菩薩若入佛寺,初欲入時,于寺門外五體投地。」還用以禮拜王者等。如《梁書•諸夷傳•天竺國》︰「今以此國群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歸屬,五體投地,歸誠大王,」今以「五體投地」比喻傾倒、佩服至極。如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一︰「同征友萬柘坡光泰,精于五、七古,程魚門讀之,五體投地。」又如魯迅《而已集•新時代的放債法》︰「因為他是天才而且革命家,許多女性都渴仰到五體投地。」(李明權)
長生豬 
佛教把「殺生」列為第一重戒,主張以慈悲的精神保護、拯救人和一切動物的生命,謂之「護生」。「護生」被認為是功德無量的。釋迦牟尼在前世,曾有「舍身飼虎」的壯舉。過去,有些寺院中豢養「長生豬」、「長生牛」,以示佛門慈悲之意,好生之德。《太平廣記》卷一百引唐•牛肅《紀聞》︰「唐開元十八年,京菩提寺有長生豬,體柔肥碩,在寺十余年,其歲豬死,僧焚之,火既燼,灰中得舍利百余粒。」又如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載︰一豬見鄰翁「輒嗔目狂吼,奔突欲噬」。鄰翁怒極,打算買下這頭豬殺了吃,忽然猛省︰這大概就是佛門所說的「夙冤」吧!鄰翁便以高價買下這頭豬,再把它送到寺院中作為「長生豬」。後來,鄰翁再去見這頭豬,豬竟俯首貼耳,作親昵狀。此外又有「長生牛」。宋•洪邁《夷堅丙志•長生牛》謂,宋代紹興年間曾下令禁屠,將牛牽入佛寺作「長生牛」,養數年方死。(李明權)
長齋 
佛教戒律中規定中午12時以後進食為非時食,稱遵守過午不食戒者為持齋,長時如此則謂之持長齋,在我國,持戒者多伴隨著吃素(不食葷腥),故民間多謂終年素食者曰吃長齋。《般舟三昧經》︰「一食長齋」。《南史》︰「劉精信釋氏,衣粗布,禮佛長齋。」唐•杜甫《飲中八仙歌》︰「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成語「長齋繡佛」喻信佛虔誠,即出于此。(常正)
比丘 
比丘,梵語bhiksu的音譯,一般意譯為「乞士」,俗稱「和尚」。佛家指年滿二十歲,受過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比丘的具足戒共有二百五十條。《大智度論》卷三列舉了比丘的五種意譯︰乞士、破煩惱、出家人、淨持戒、怖魔。其中乞士是最常見的意譯。隋•吉藏《法華義疏》卷一說︰「比丘名為乞士,上從如來乞法以練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資身。」比丘是佛的弟子,當然要從佛乞法,但為什麼要向俗人乞食呢?原因是︰比丘出家學法,一般不作治生產業,乞食不但可以省事修道,而且可以破除驕慢之心。《金剛經》載︰「(佛)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釋迦牟尼出家時,淨飯王派憍陳如等五名親信隨侍。釋迦成道以後,這五人在鹿野苑听法出家,是最早的比丘。(李明權)
比丘尼 
《魏書•釋老志》謂︰「比丘為行乞,婦人道者曰比丘尼。」比丘是梵語bhiksuni的音譯,意為「乞士女」,佛家指年滿二十歲,受過具足戒的女性出家人。比丘尼的具足戒比比丘要多,有三百四十八戒,通常舉其大數,號稱五百戒。釋迦牟尼成道後,在弟子阿難的請求下,允許佛的姨媽大愛道出家,大愛道成了最早的比丘尼。南朝梁•寶唱著《比丘尼傳》四卷,收六十五人。比丘尼俗稱尼姑,也有稱為尼師、師姑的。關于「比丘尼」的意義,可以參閱「比丘」條。(李明權)
見地 
俗稱「見解」或「見識」。如說某人對某物的見解好、理解深刻,就說「見地甚高」、「別有見地」等等。如鄭振鐸《漩渦》︰「他一點兒見地也沒有,只是照書直講。」《續傳燈錄》卷三十五︰「工夫穩實,見地明白。」宋•張《南湖集》卷一有詩云︰「寥寥千百年,所得僅三四。此言或是痴,的確有見地。」「見地」一詞,較早見于《大智度論》卷七八。其中說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有共同的「十地」,(十個修行證悟的階次),其中第四地就是見地。天台宗的四教(藏、通、別、圓),將三乘共有的十地判為通教。《大智度論》中的見地,即修行者于此位中,以出世間智(無漏智)能斷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見惑,得見真、俗二諦之理,故名見地。所謂見惑,就是不正確的推測和計度而產生的迷情(如「我見」等),斷除此迷情,即能證得預流(預入于聖人之流)的果位。(無名氏)
見怪不怪,其怪自敗 
謂見到似乎是怪異的現象,不大驚小怪,安然不動,自然無事。本見于禪宗典籍。如《五燈會元•泐潭英禪師法嗣》︰「見怪不怪,其怪自壞。」後俗語中多用作「見怪不怪,其怪自敗。」如《紅樓夢》第九四回︰「賈政道︰『見怪不怪,其怪自敗。』不用砍他,隨他去就是了。」亦省為「見怪不怪「。如徐興業《金甌缺》第八章︰「兄弟在東京住上三年,把稜角都磨平了,那時是見怪不怪,自然心平氣和了。」(李明權)
見兔放鷹 
鷹隼是一種猛禽,動作迅疾,搏兔準確而有力。禪宗用以比喻對機說法,機鋒敏捷,體現出「頓悟」的特色。《五燈會元》卷十六謂︰「護聖不似老胡,拖泥帶水,只是見兔放鷹,遇發箭。」後俗語中用「見兔放鷹」比喻見到眼前的利益,就貪婪地競相爭逐。如《石點頭•侯官縣烈女殲仇》︰「當今世情,何人不趨炎附勢,見兔放鷹,誰肯結交窮秀才?」(李明權)
見聞 
指人的感覺作用和認識能力。佛教認為,人有「六識」。「見」是眼識的作用,「聞」是耳識的作用,「覺」是鼻識、舌識和身識的作用,「知」是意識的作用。見《大智度論》卷四十。又如《佛報恩經講經文》︰「防惡人,看險路,見聞覺知必嫉妒。」至于「見聞」一詞,更為習見。通常指見到和听到的,猶言耳聞目睹。如清•方朝《藐姑山》詩︰「日月愁關鎖,風雷亂見聞。」亦指知識與經驗。如《老殘游記》第十回︰「我們從小讀詩,題目里就有《箜篌引》,卻不知道是這個樣子,請先生彈兩聲,以廣見聞,如何?」在佛經上,「見聞」一般專指見佛聞法,如《法華經•序品》有「見聞若斯」之語。(李明權)
見閻王 
閻王,又作閻羅王、焰王等。佛經中有《閻羅王五天使者經》一卷,宋•慧簡譯。閻王的來歷,據《法苑珠林》載︰「閻羅王者,昔為沙國王,常與維陀如生王戰,兵力不敵,因主誓為地獄之主。」他手下的十八名大臣也都很氣憤,便共同對國王發誓說︰「後當奉助,治此罪人」。據說那十八人後來就成了十八層地獄的主持者,以佛教還有冥土十王之說,閻羅王位居第五。民間傳說閻王掌管生死簿和人壽的長短。後來人們把「見閻王」指死入冥界。如《五燈會元》中淨曇有偈說︰「五十六年成話,今朝死去見閻王。」也泛指死,如說︰「要你見閻王「,意思是要置別人于死地。(無名氏)
牛頭不對馬面 
系從地獄鬼卒「牛頭馬面」衍化而成,其意義謂毫不相干,對不上號。源于《景德傳燈錄》卷十九︰「驢唇馬嘴夸我解問。」又例如《文明小史》第二四回︰「盡其所有寫上,都是牛頭不對馬面。」亦作「牛頭不對馬嘴」。如《警世通言•蘇知縣羅衫重合》︰「皂隸兜臉打一啐,罵道︰『見鬼,大爺自姓高,是江西人,牛頭不對馬嘴!』」又如鄧拓《燕山夜話•不吃羊肉吃菜羹》︰「有人背誦了幾篇祭文,背得爛熟。到了考試的時候,題目是祝壽的。他居然生搬硬套地把祭文抄上去,弄得牛頭不對馬嘴。」(李明權)
牛頭馬面 
佛教指陰間的鬼卒。《楞嚴經》卷八︰「牛頭獄卒,馬頭羅剎,手執槍,驅入城門。」俗語本此而易為「牛頭馬面」。《景德傳燈錄•隴州國清院奉禪師》︰「釋迦是牛頭獄卒,祖師是馬面阿傍。」(阿傍為獄卒名。)敦煌變文《大目乾連冥間救母》︰「目連行前至一地獄……獄中數萬余人總是牛頭馬面。」後多用來比喻凶狠丑惡的人,也作「牛首馬面」。如明•趙弼《續東窗事犯傳》︰「階下侍立五十余眾,有牛首馬面、長喙朱發者,猙獰可畏。」(常正)
牛鬼蛇神 
牛鬼,傳說為地獄中的牛頭鬼卒,又稱阿傍。或連稱為牛頭阿傍。《楞嚴經》卷八謂︰「亡者神識見大鐵城,火蛇火狗,虎狼獅子,牛頭獄卒,馬頭羅剎。」又《五句辛經》謂︰「獄卒名阿傍,牛頭人手,兩腳牛蹄,力壯排山。」蛇神,即佛教所說「天龍八部」之一的大蟒神摩羅迦,相傳它是人身蛇首的樂神,護衛佛法,後在俗語中衍為「牛鬼蛇神」一詞,最早見于唐代杜牧對同時代詩人李賀的評價︰「鯨鰲擲,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虛荒誕幻也。」(《李長吉歌詩序》)比喻詩文、作品的虛幻怪誕。又如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四︰「牛鬼蛇神,紛然滿紙,不復可以寓目矣。」也比喻歪門邪道、陰暗丑惡的東西。如《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至于外省班作幕的,真真叫牛鬼蛇神,無般不有,這都是我領教過的。」(李明權)
手忙腳亂 
《五燈會元•三聖然禪師法嗣•鎮州大悲和尚》中,大悲和尚有這樣一段禪語對話。問︰「如何是大悲境?」答︰「千眼都來一只手。」問︰「如何是境中人?」答︰「手忙腳亂。」後用以形容遇事慌張,不知所措。宋•陳亮《壬寅答朱元晦秘書書》︰「秘書不可不早為婺州地,臨期不知所委,徒自手忙腳亂耳。」《水滸傳》第二十五回中,西門慶和潘金蓮害死了武大以後,正在尋歡作樂,「听得武松歸了,嚇得手忙腳亂」。(李君岡)
手續 
「手續」一詞當與密教有關,多見密宗儀軌的鈔本。密法的修持,最重視「次第(猶言程序)。每一種修持方法,都有加行、正行、後行,這就是「次第」。藏傳密法還用「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光明次第」、「大圓滿次第」,標明修持的階梯,密乘強調「漸修」,必須循序漸進,不得躐等,次第極嚴,違反這種次第,謂之「違三昧耶(猶違戒)」。在每一個「次第」中,動作次序,謂為「手續」。如密法抄本中常有「其手續更問」一類字句。可以這麼說,小次第即「手續」,而大手續即「次第」。「續」有繼續、相斷之義。密法修持重視「三密相應」。其中「身密」即結手印。手印中的後續動作,亦名「手續」。可見「手續」確與密宗儀軌的傳承有關,然而在經綸方面的出處和依據,尚待查考。密宗在唐代傳入中國。不久,即由日本留學僧空海和最澄分別將密法帶回日本。形成空海(弘法大師)所傳「東密」和最澄(傳教大師)所傳「台密」兩大系統。「手續」一詞,當隨密法的流行而普及的。今查各類日語辭典,均收有「手」(即手續)一詞。「手續」在中國古籍中查無用例,應是近代從日語中轉化而來的,《中華大字典》「手續」條說︰「手續,日本謂行事之次敘也。如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均謂手續法。我國近作『程序』。」這就是「手續」的語詞義。例如巴金《新生•五月二十六日》︰「為什麼不用逮捕的手續,卻用這綁票的行為?」(吳明)
化身 
為了方便地度化眾生,佛、菩薩應化變現出各類眾生的形象,佛、菩薩三身(法身、報身、化身)之一。隋•慧遠《大乘義章》卷十九︰「佛隨眾生現種種形,或人或天,或龍或鬼,如是一切,同世色像,不為佛形,名為化身。」五代梁時奉化岳林寺布袋和尚名契此,臨終說偈曰︰「彌勒真彌勒,分身百千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于是人們遂稱布袋和尚為彌勒菩薩的化身。明太祖朱元璋曾令全國寺廟供彌勒像,其造型亦即布袋和尚的形像,影響至今。現稱事物之非原本者,也叫化身。元•鮮子樞《題趙模拓本蘭亭後》詩︰「蘭亭化身千百億,貞觀趙模推第一。」(常正)
化緣 
本來是指佛、菩薩、高僧等在世間示現的教化因緣。釋迦牟尼與我們這個世界和眾生「有緣」,一生教化不懈,就是他的「化緣」。又如唐•白居易《上弘和尚石塔碑序》說「隨順化緣,故坐甘露壇而誓眾,主盟者二十年。」這是高僧的化緣。俗亦稱僧侶乞食為化緣。如宋•洪邁《夷堅志》卷一謂︰「元暉,近村王大子也,即作僧,為街坊化緣。」原來,佛門僧侶比丘,意為乞士,也就是以乞食為生的人。佛教戒律謂︰僧侶為了維持生命而乞食,便是「淨命自居」,可以「省事修道」,「破一切驕慢」。僧侶募化乞食,廣結佛緣,故稱化緣。推而廣之,為了佛事而舉辦的一切募化活動,也叫化緣。(李明權)
分身 
佛教認為,佛菩薩具有神通方便之力,能分身十方世界示現種種之相,普度眾生。《法華經•見寶塔品》︰「我分身無量諸佛」(可參見「化身」條)。後引申為用兵如神或一身分兼數事。宋•陶《清異錄•官志•分身將》︰「梁將葛從周,忠義驍勇,每臨陣,東西南北,忽焉如神,晉人稱為分身將。」宋•蘇軾《次韻黃魯直書伯時畫王摩詰》詩︰「前身陶彭澤,後身韋蘇州,欲覓王右丞,還向五字求,詩人與畫手,蘭菊芳春秋,又恐兩皆是,分身來入流。」今俗稱事繁不能兼顧為「不能分身」或「分身無術」。(常正)
公案 
本意是官府斷案的公文案牘。禪宗認為歷代宗門祖師典範性的言行可以判別學人的是非迷悟,故亦稱公案。明•株宏《正訛集》指出︰「公案者,公府之案牘也,所以剖斷是非。而諸祖問答機緣,亦只為剖斷生死,故以名之。」禪宗自稱「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然而從唐代始,禪門各宗就傳誦著許多祖師言行和內省經驗,後來陸續記載在各類語錄和燈錄中。如風幡、立雪、柏樹子、西來意、拈花微笑、當頭棒喝等,均燴炙人口。「公案」被視為禪門傳法的「血脈」,祖師「直指」的法門。其作用在于對機開示,打破情識之網,進而悟入「無分別智」。正如宋•圓悟《碧岩錄》第九八則評唱指出︰「古人事不獲已,對機垂示,後人喚作公案因緣。」禪宗的公案號稱有千七百則。如果僅在字面上兜來兜去,不去悟入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那未公案便成糾纏的葛藤了。「公案翻騰舊葛藤」(元•耶律楚材《和裴子法韻》詩),這是不足為訓的。公案不但有一針見血的機鋒和理趣,而且還有詼諧活潑的語言和簡潔生動的情節,對話本和公案小說的發展有其影響。此外,公案在俗語中亦指一樁事件或糾葛,如謂︰了卻一樁公案。(李明權)
文字因緣 
作為本體的「實相」,是沒有文字的。然而,不憑藉文字,便無以詮釋「實相」。比如說,花草不等于春天;而沒有花草,也就感覺不到春天了。禪宗所說的「不立文字」,並不是摒棄一切文字,而是不執著文字,要因文字而悟「實相」。通過讀經、印經、作文、寫字等同佛法結下善緣,均可稱為「文字因緣「。《居土傳》卷十九記載,白居易曾說︰「願以文字因緣,回向實地。希于來世,贊嘆佛乘,勸轉法輪。」後因以稱詩文等往來而結下的緣分、友誼。如清•馮桂芬《皖水迎師記》︰「越三年,謁公金陵,猶縱言及之曰︰『厥後東南事,不出君一書。』亦一段文字緣也。」(李明權)
方丈 
佛教原用以指禪寺的長老或住持所居之處。如《維摩詰經》載,身為菩薩的維摩詰居士,其臥室一丈見方,但能廣容大眾。禪寺比附此說,故名。至唐代,懷海(720-814)建立住持制度後,方丈專指住持的居室,並用為一般寺院內主持僧的尊稱。《景德傳燈錄》卷六載懷海所制《禪門規式》︰「既為化主,即處于方丈,同淨名(即維摩詰譯名)之室,非私寢之室也。」《西游記》第四四回︰「打掃干淨方丈,安寢一宿。」以後道教全真派亦采用此名,指道院的主持人和他居住的靜室。(常正)
方便 
梵語paya的意譯,猶言善巧、權宜,是利益他人、化度眾生的智慧和方式,「方便」與「真實」相對而言,亦即隨時設教、隨機應變的「權智」。語本《法華經•方便品》佛謂︰「吾從成佛以來,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所執。」經疏對方便的解釋很多,如謂「理正曰方,言巧稱便」;「眾生所緣之域曰方,如來適化之法稱便」。方便是導向真實之法。如唐•白居易《僧院花》詩︰「細看便是《華嚴》偈,方便風開智慧花。」後因以泛指機會,便利。如唐•韓《偶見》詩︰「小疊紅箋書恨字,與奴方便寄卿卿。」天台宗認為,《法華經》的要義是「開權顯實」。隋•智顗師謂︰「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法華經文句》卷三)凡用善方式說法,亦謂之「開方便門」。《景德傳燈錄》卷二一︰「海眾云臻,請師開方便門,亦真實相。」後來稱提供機會便利為「大開方便之門」。如明•馮維敏《僧尼共犯》第四折︰「誰想巡捕老爺大開方便之門,放俺回俗,便成配偶。」(李明權)
六根清淨 
「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種器官,眼根與色境相對,能生眼識,乃至意根與法境相對,能生意識。由能生之義而稱之為「根」。《法華經•功德品》說,菩薩消除眼等六根無始以來罪垢,以無量功德莊嚴,使之清淨潔白。由此清淨功德而六根各發「無礙妙用」。清淨眼根「見于三千大千世界內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亦見其中一切眾生及業因緣果報生處,悉見悉知」。乃至清淨意根「聞一偈一句,通達無量無邊之義」。且得六根互用自在,「于六根中悉能具足見色、聞聲、辨香、別味、覺觸、知法」。又《大智度論》卷十一說︰「布施時六根清淨,善欲心生;善欲心生故,內心清淨……得一心故,實智慧生,如是等諸善法悉皆得。」後借用表示內心清淨,不受外境干擾。如《水滸傳》第四回︰「寸草不留,六根清淨,與汝剃了,免得爭竟。」又有「耳根清淨」,形容不受嘈雜聲或是非之語的干擾,安靜自在。《水滸傳》第七回「智深也乘著酒興,都到外面看時,果然綠楊樹上一個老鴉巢。眾人道︰『把梯子上去拆了,也得耳根清淨。』」元•李文蔚《燕青搏魚》第一折︰「我出的這門來,燕順也離了家中,可也耳根清淨。」(禹振聲)
六賊戲彌陀 
「六賊」比喻色、聲、香、味、觸、法六種塵境,「六賊」以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為媒介擾亂人心,使人失去智慧、定力 等「善法」。正如《涅槃經》卷二三所說︰「六大賊者,即外六塵。菩薩摩訶薩觀此六塵如六大賊。何以故?能劫一切諸善法故。」眾生常在「無明」(愚痴)黑暗中,故六賊得以 乘黑暗而劫掠眾生性中的善法。彌陀,即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昔為法藏比丘時,曾發四十八願,其中有「住正定聚願」、「住定見佛願」等(見《無量壽經》),可見其定力之深。再者,依恃「彌陀願力」修習淨土宗者,須一心不亂地念佛。這些都是民間比較熟悉的。因此,俗有「六賊戲彌陀」之說,謂彌陀定力深厚,外境六賊不能擾動其心。比喻某人不受外境干擾。亦用為調侃語,《古今小說》第二七卷︰「七八個老嫗、丫環扯耳朵、拽胳膊,好似六賊戲彌陀一般。」(李明權)
六道輪回 
輪回,梵語Samsara,又譯為輪轉、流轉。輪回的原始思想產生于古印度婆羅門教,而佛教則發展了這一理論,謂「輪回」的主體是虛妄的「執持識」,「輪回」的動力是「業感」,「輪回」的結束是「解脫」。佛教認為,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即在「六道」中輪回,循環往復,如車輪旋轉不息,造善業得樂報,如天、人二道,造惡業得苦報,如地獄、餓鬼、畜生等「惡道」。正如《觀佛三昧經》卷六所說︰「輪回六趣,如旋火輪。」「六趣」即「六道」,是生死輪回的六個去處︰地獄、餓鬼、畜生、天、人、修羅。俗語中常用「六道輪回」。如元•李壽卿《度抑翠》第一折︰「我著你脫離生死,免卻六道輪回。」又如元•無名氏《藍采和》第一折︰「則你那六道輪回怎脫免,使不的你九伯風顛。」反映出生死輪回、因果報應之說在民間影響之大。(李明權)
火中生蓮 
比喻雖身處煩惱中而能得到解脫,達到清涼境界。源出佛教《維摩詰經•佛道品》︰「火中生蓮華,是可謂稀有,在欲而行禪,稀有亦如是。」謂火中生蓮是難得的,在有欲的世間行禪亦是難得的。俗語中常比喻稀有難得的事物。唐•羅虯《比紅兒》詩之三五︰「常笑世人語虛誕,今朝自見火中蓮。」宋•蘇軾《陸蓮庵》詩︰「陸地生花安足怪,而今更有火中蓮。」(李君岡)
火宅 
典出《法華經•譬喻品》︰有一大富翁,家宅廣大,而唯有一門,忽然火起,諸子在宅中游戲,全然不覺。富翁心急,對諸子說︰門外有羊車、鹿車和牛車,可以游戲,你們快出來吧!于是,諸子爭先恐後地奔出火宅,上車而去。經上用這個譬喻說明如來「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濟眾生。」佛教以火宅比喻眾苦充滿的「三界」(欲界、色界和無色界,即眾生生死輪回之處)。如《心地觀經•序品》謂︰「了達三界如火宅,八苦充滿難可出。」八苦,指眾生八種基本的苦難︰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和五陰盛苦。唐•白居易《贈曇禪師》詩︰「欲知火宅焚燒苦,方寸如今化作灰。」即用此佛教典故。火宅亦特指煩惱牽纏的俗世家室。如明•妙葉《念佛直指》︰「如俗在家,火宅方煎。」民間亦貶稱私畜妻室的破戒僧人為火宅僧。詩中亦用火宅比喻荒年亂世。如清•魏源《北岳五台看雪行》詩︰「各號清涼奠震旦,欲易火宅為寧坤。」(李明權)
火燒眉毛 
源于《五燈會元》卷十六︰僧問︰「如何是急切一句?」蔣山法泉禪師答︰「火燒眉毛。」《心地觀經》卷五指出︰「精勤修習,未當暫舍,如救頭燃。」謂佛教徒欲求出離生死苦海,當以急迫之心精進修持,不容懈怠。火燒眉毛之意與此相似。情勢緊迫,必須立即設法去解決眼前的因境,俗謂之「火燒眉毛,且顧眼前」。如《鏡花緣》第三五回︰「小弟此番揭榜雖覺孟浪,但因要救舅兄,不得已做了個『火燒眉毛,且顧眼前』之計,實是無可奈何。」也指缺乏長遠的眼光,只圖眼前的利益,得過且過。如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八章︰「(他)何去何從,沒有了主意,背著手,踱幾步,咳!火燒眉毛顧眼前嘛。」(李明權)
火葬 
古印度四種葬法(水葬、火葬、土葬、鳥葬)之一。梵語名荼毗或維,譯為焚燒。《涅槃經》下︰「爾時如來,以大悲力,從心胸中,火踴棺外,漸漸荼毗,經于七日。」我國古代基本用土葬,佛教傳入後則火葬漸行。清•顧炎武《日知錄•體制•火葬》︰「火葬之俗,盛行于江南,自宋時已有之。」宋•洪邁《容齋隨筆•續筆》卷十三︰「民俗火葬,自釋氏火化之說起,于是死而焚尸者所在皆然。」于此可見佛教對民俗影響之大。又作「火化」。宋•洪邁《夷堅丙志•趙縮手》︰「據榻趺坐,傍人怪其不言,就視,已卒矣……越三日火化,其骨鉤聯如鎖子云。」車若水《腳氣集》︰「今貧民無地可葬,又被他說火化上天,葬禮亦被奪了。」我國長期受儒家文化影響,因此對火葬之俗總的來說是排斥的,甚至是禁止的。宋太祖建隆三年曾下詔禁之,明、清兩代亦懸為厲禁。近代受西方各國影響,人們的看法才有較大的轉變,現在更成為我國大力提倡的主要葬法。(常正)
認賊為子 
認盜賊作兒子。如《圓覺經》卷下︰「譬如有人,認賊為子,其家財寶終不成就。」佛家用以譬喻人本性昏昧,以妄見為真覺。又如《楞嚴經》卷一︰「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于今生,認賊為子,失汝無常,故受輪轉。」後亦泛指顛倒是非,混淆黑白。宋•朱熹《答陳同甫書》︰「今不講此而遽欲大其目,平其心,以斷千故之是非,宜其指鐵為金,認賊為子,而不自知其非也。」(常正)
心心相印 
心者,佛心;印者,印可、印定。謂不立文字,不依言語,直以心印心,故曰「心印」。以此佛的心直印于眾生之心,謂之以心傳心,以心印心。意在開示迷途,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祖庭事苑》卷八︰「心印者,達摩西來,不立文字,單傳心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黃檗禪師傳心法要》卷上︰「自如來付法迦葉以來,以心印心,心心不異……若能契悟者,便至佛地矣。」《金石萃編•圭峰定慧禪師碑》︰「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證知光明受用而已。」後多用以指彼此思想感情完全投合,如清•袁枚《小倉山房尺牘》第一五五首︰「路隔千里,不約而同,真可謂文章有神,心心相印矣。」又指彼此會意,如《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九回︰「撫台看了,彼此心心相印,斷無駁回之理。」(禹振聲)
心地 
以大地來比喻心,謂心如大地,能產生世間、出世間和善惡等法。《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八︰「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沉淪。眾生之心猶如大地,五谷五果從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惡五趣,有學無學,獨覺、菩薩及于如來,以此因緣,三界唯心,心名為地。」又《大日經疏》卷三︰「如世人舉趾動足皆依于地,菩薩亦如是依心起行,故名此心為地。」總之,心地有三義︰一是心萬法之本,能生諸法。二是修行者依心而修行。三是身口意三業中,心業最勝。後宋儒也指心性存養為心地,《朱子語類輯略•持守》︰「自古聖賢皆以心地為本。」今用以表示多種意義︰一、指人的用心、存心或居心,如「心地善良」、「心地坦白」、「心地單純」等。二、指心胸、器量,如「心地狹窄」、「心地寬闊」等。「心田」與「心地」相類似。如《五燈會元•溈山靈佑禪師》︰「今時人但直下體取不會底,正是汝心,正是汝佛。若向外得一知一解,將為禪道,且沒交涉。名運糞入,不名運糞出,污汝心田,所以道『不是道』。」又如南朝梁•簡文帝《上大法頌表》︰「澤雨無偏,心田受潤。」後見于詩文中運用,如唐•白居易《狂吟》︰「性海澄平少浪,心田灑掃淨無塵。」(禹振聲)
心花怒放 
佛教以清淨的本心譬為蓮花,故名「心花」。《圓覺經》︰「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惡念,即能成就正覺,心花發明,照十方剎。」唐譯《華嚴經》卷六六︰「又如滿月出現虛空,令可化者心花開敷。」南朝梁•簡文帝《又請御講啟》︰「俾茲含生,凡厥率土,心花成樹,共轉六塵。」後來多用「心花怒放」比喻心情開朗愉快。怒放︰盛開。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六四回︰「平中丞此時喜得心花怒放,連說︰『難為他了,難為他了。』」(常正)
心病難醫 
佛家認為,「四百四病」(一切眾病)皆以「心病」為主。「心病」就是妄想煩惱之類。正如《翻譯名義集》卷七所說︰「由心識上緣故,令四大不調……由心憶想,鼓作四大,故有病生。」「心病難醫」出于禪語,見《景德傳燈錄》卷二九︰「若與空王為弟子,莫教心病最難醫。」後轉化為「心病還須心上醫」,謂思想意識上的病很難用藥物去治愈。如元•吳昌齡《張天師》第二折︰「這的是心病,還從心上醫。」又如《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司戶不遂其願,成了相思之病,自古說得好︰心病還須心上醫。眼見得不是盼奴來,醫藥怎得見效?」(李明權)
心眼 
佛教指觀察了悟事物之心,心之洞察如眼之明見,故稱「心眼」。如《觀無量壽經》︰「爾時大王雖在幽閉,心眼無障,遙見世尊。」後成為一個多義詞。或指存心,心思。如唐•李德裕《慎獨論》︰「為德者尚不可以有心眼,況為惡者乎?」又如•劉天迪《齊天樂》詞︰「甚新雨情懷,故園心眼,明日西江,斜陽帆影轉。」亦指胸懷、心地。如老舍《四世同堂》三十︰「她的心眼兒向來是大方的。」又如梁斌《播火記》四︰「模樣尚在其次,要緊的是心眼好,脾氣正直,將來能頂門過日子。」(李明權)
心領神會 
不必明言,心中已完全明白、徹底領會,謂之「心領神會」。出于禪語,原作「心融神會」,見《續燈錄》卷九︰「入室扣請,心融神會。」原來,禪宗反對執著語言文字,主張內心的證明,所謂「單傳心印,開示迷途,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碧岩錄》第一則)。不假文字而「心融神會」,這就是禪宗參悟的關鍵。後在詩文中運用,如元•吳海《送傅德謙還臨川序》︰「讀書有德,冥然感于中,心領神會,端坐若失。」又如劉心武《班主任》四︰「謝惠敏對他們的『教誨』並不能心領神會,因為她沒有絲毫的政治投機心理,她單純而真誠。」(李明權)
心量 
指胸懷、心胸。在佛教中指心對外境的攀緣、度量。佛的真實證到的心量,能克服主客體對立,遠離能緣、所緣而住于無心。《壇經•般若品》︰「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後在俗語中淡去了度量之意,泛指心胸之廣狹。元•汪元亨《朝天子•歸隱》曲︰「塵土衣冠,江湖心量,出皇家麟鳳網。」續範亭《洛陽別定安》詩︰「豈愛風塵苦,男兒重膽肝,一載如一日,使我心量寬。」(無名氏)
心猿意馬 
心神散亂,把握不定,俗謂之「心猿意馬」。《大日經•住心品》分析六十種心相,其中之一為「猿猴心」,謂躁動散亂之心如猿猴攀緣不定,不能專注一境。「意」則猶如奔馬,追逐外物,故稱「意馬」。佛經上關于「心」和「意」的論述很多,簡言之,「心 」是精神現象的總稱,能變現物質現象。「心」在佛學上有真妄之別。「心猿意馬」之「心」顯然是指「妄心」。就「心」的生滅流變而言,稱為「意」。佛家把「心猿意馬」視為入定修道的障礙。如唐代玄奘法師上唐太宗表文謂︰「願托慮于禪門,澄想于定心,制情猿之逸躁,系意馬之奔馳。」最早把 「心猿」和「意馬」連用的例子是唐代《維摩詰經變文》︰「卓定深沉莫測量,心猿意馬罷顛狂。」又如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俺從今把心猿意馬緊牢栓,將繁華不掛眼。」(李明權)
心境 
《楞伽經》卷二說︰「自心現境界。」就是說,天地萬物,一切境界,都是「心」的變現。《華嚴經》把「心」比喻為「能畫諸世間」的「畫師」。「心」相當于一切精神現象。就「集起」而言,謂之「心」;就「思量」而言,謂之「意」;就「分別」而言 ,謂之「識」。「境」相當于一切物質現象,即「六塵幻影」︰色、聲、香、味、觸、法。「心」或「意」不能孤立地存在,必然同時生起,善于「觀心」者,要「心境雙忘」。如唐•希運《傳心法要》就︰「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雙忘,乃是真法。」又如唐•張說《清遠江峽山寺》詩︰「靜默將何貴,惟應心境同。」後用「心境」指心意、心情 。如《紅樓夢》第三三回︰「這琪官隨機應答,謹慎老成,甚合我老人家的心境。」又如蔣光慈《少年漂泊者》十四︰「可是當時我的心境真是痛苦極了!」(李明權)
勸化 
宣傳教義,勸導人改邪歸正,謂之「勸化」。《增一阿含經》︰「寬仁博識,善能勸化。」《俱舍論》︰「勸化合修十善道。」「十善業」即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語、不綺語、不貪、不嗔和正見。《宋書•夷蠻傳》載釋慧琳《均善論》︰「務勸化之業,結師黨之勢,苦節以要厲精之譽,護德以展陵競之情。」又有化緣、募化之義。如《釋氏要覽》引《罪福決疑經》︰「僧尼白衣,或自財,或勸化得財,擬作佛像。」後俗語引申為勸勉化導,如《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回︰」回來給他一個事情,也好勸化勸化別人。」(無名氏)
以毒攻毒 
這是我國傳統醫學中的一個醫療手段,謂以帶毒性的藥來治療惡性疾病。禪師用以比喻對方使用過的手段來制服對方,或以其錯誤邏輯克服其妄想。如宋•釋正受《普燈錄》︰「以機奪機,以毒攻毒。」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從「別字」說開去》︰「對于這些打著古文旗子的敵軍,是用古書作『法寶』,這才打退的,以毒攻毒,反而證明了反對白話者自己不識字,不通文。」(常正)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rung Luan(3)

橫川法語----橫川法語是源信大師所說的話

善導大師全集

毗尼日用切要---寶華山弘戒比丘 讀體 彚集

禪門修證指要...Thien Tong Tu Chung Chi Yeu

《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講記(一)作者:淨慧老和尚.

Trung Luan(4)

六祖壇經箋註

2732梁朝傅大士頌金剛經

中觀四百論廣釋 總論--- 中觀四百論廣釋 聖天菩薩 造頌 法尊法師 譯頌 索達吉堪布 著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