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新續藏第 63 冊 No. 1222 修禪要訣
昔者世高法護譯出禪經。僧光曇猷等並依教修心。後什公入關。僧叡請出禪法要以來。往往有其人矣。達磨西來。僧稠東起以後。斯風大振。至唐中葉。金智無畏等三藏傳祕密禪。別為流派。今斯所傳。義兼顯密。法辨華梵。實為要訣。先得數本校以藏篋。朱盈居士有信之人也。謀余刻以弘通。余曰。彌天有謂曰。禪思守玄。鍊微入寂。在取何道。猶[古*見]于掌。墮癈斯要而希見證。不亦難乎。然則入佛道要門。盖莫過焉。今子舉之。誰不隨喜乎。於是乎序。
天明四年甲辰之冬 播磨沙門 智暉 撰
No.
1222
修禪要訣
于時大唐儀鳳二年丁丑歲也。
答。據此實亦可矜。但可有問隨說耳。
答。經亦廣云修禪。若據佛本不滅。何論之久近也。西方現今坐得四禪八定者。其數極多。不可勝計。若言不合。其事如何。三慧之中禪是修慧。今時豈可但學聞思不許修也。此言偏據極。非通說。雖引佛經。其間非無邪正。且於聖教偏舉一文以蔽多義者。此當魔說耳。深可察之。深可察之。
答曰。不也。禪是六度之第五。亦是三學中定學。安得不脩。亦既有人因食噎死。豈即不食耶。其失心者。只是不善方法耳。若解方便。千萬無失。幸勿疑怖。決定須修。北天竺有一僧。每習多聞而不學定。彼時讀誦經。忽有天來掩其口而語曰。汝聞思足矣。何不習禪以之驗之。縱修餘行而不學定者。於佛法中未為全得。
問。性多散亂者。學定何由可得。
答。獼猴尚能坐禪。況乃人而不得也。學定難者。只為前生未曾習耳。今復不學。於未來何可得。豈令彌歷長久而不得耶。更期何時。經曰。聞思尚如門外。禪行始似入門。修禪下至一念。福尚無量。豈一生殊可不學也。未能全學者。幸可兼修。講說之人。雖復廣議禪法。且如說食而未入口。至於禪行。始如飽飡美食也。昔有國王聞禪之益。雖理國務兼復習禪。況出家之人落髮屏緣息心無事而不少學。豈是人哉。
問。學禪但唯坐耶。
問。且四威儀中坐法云何。
答。結跏端坐。結跏法。以左脚壓右右壓左俱得。若結跏未便。半跏亦得。半跏法唯是右壓左。其兩手各仰舒。掌亦右壓左。並不得左壓右也。乃須閉目合口。舌跓上齶。或可跓齒。其閉目合口等並不宜令急。乃至萬事皆貴舒縱。不用拘急。閉目未慣者。時任稍開。坐久少似疲倦。輒改威儀。勿令生苦。他皆准此。
問。坐禪時倚物。身或俯仰等。任性坐得不。
問。謹聞坐矣。行法云何。
答。行即經行也。宜依平坦之地。自二十步以來。四十五步以上。於中經行。經行時覆左手。以大指屈著掌中。以餘四指把大指作拳然。覆右手。把左手腕。即端坐少時。攝心令住。謂住鼻端等也。乃行。行勿太急太緩。行只接心。行至界畔即逐日迴身。還向來處。住立少時。如前復行。行時即開目。住即輒閉。如是久行稍倦。即休經行。唯在晝。夜不行也。
問。多人同處經行得不。
答。稍須相離。令近不得。
答。烏萇國有佛經行處。及彌勒菩薩經行處。並彫石以為界畔。今猶宛然。見者皆遙禮。無敢踐其所。菩薩行處。人或入中。然欲度其脩短。或延或促。竟無有能定其步數。諸國屢亦有斯迹耳。經行之事。蓋是尋常。今古顯然。無宜致惑。吁哉小事。此地猶迷。
問。遶塔行道與經行何別。
問。此方有逆日行道稱為右旋者。未知是不。
問。謹聞行矣。住法云何。
問。謹聞住矣。臥法云何。
問。諸威儀中所有軌則。並是印法耶。
問。如上威儀修禪之法。依何乘耶。
答。依摩訶衍。
問。用四威儀修禪之法。小乘外道豈可無乎。
問。外道及與三乘皆有禪定。息心遣境。未審何殊。
問。將欲學禪。以何方便為先。
問。創初學禪。即觀無相得不。
問。漸次云何。
問。鼻端云何。
答。想於鼻端如一滴垂露。住心觀此。
問。此想成已。復何所觀。
答。次想臍中如沙裏細泉。此想若成。或見光明及腹中諸事。次觀頂上狀如甕口。直下貫身徹於下地中也。既此想已。次觀頂上想已觀頂上去頂四指。令心住此。從是以後。身漸自在。次乃得入無相等觀。從淺至深。狀若登梯之漸也。
問。亦有從想鼻端超越。即得無相觀不。
問。如聖教說。初入道者先教五停心等。今何不爾。
問。其有持戒及破戒者。並得學禪不。
問。聖教云。尸羅清淨三昧現前。破戒之人何得修定。
問。以何法修。令心速定。
答。速求定者反是懈怠。慎勿求速。但能離念。息諸攀緣。非求非不求。得定若不得。但勿計念者。是大精進也。烏萇國有一僧。久坐不能得定。遂癈業。忽有天化為人來其前。磨一鐵鎚。僧問何用。答曰欲以作針。僧曰何由可成。天曰不休即成。僧遂體悟。還復習禪。因得道果。後復住滅定。住滅定故。迄今猶在。但以離念為勤。得定何慮不速乎。
問。定中有何相耶。
答。定相極多。且舉三五。或頭似丈夫之狀。或覺身上多諸垢穢膩。此等是有障之相。即宜改易威儀。或且休止。或覺身上如蟲蟻行。或復如雲及白疊等從背上起並。勿怪亦勿手髑。或如滴油從頭面下。或見所坐處明。此等並是定前相也。或久坐立。身有勞倦。傍聞彈指聲或觸門等聲者。即直出定。或𥨊息等。此是諸天善神。善知人勞倦。來相警耳。或覺身有輕舉而亦樂者。是神足前相。或輕舉而苦者。是風大增也。或身上有處熱者。是火光定相。或見一室明者。是初禪之前相。或聞奇妙香氣世間無比者。此是定成之相。如是等類不可具述。但覺如是違順等相。皆勿取著以生憂喜。但緣本境安靜其心。
問。將從定出。時節等云何。
答。初學定者。先作要期。或若干時。或鳴鐘。或一時一更等。當須出定。如是期已。然後入禪。必須然也。其有入定或經劫數或一二七日等者。並隨其心有此脩短耳。欲出定時。先從心動。心動已。即氣脉漸通。然後徐徐動身而起。故經云。世尊從禪安詳而起。
問。若有魔事。云何遣除。
答。但解四威儀中易脫而修。即無魔事。慎勿勉強以自生苦。道從樂生。不同外道受諸苦法。解此消息。魔事自除。猶不除者。即宜捨置或讀誦經論。乃至入諸市肆遊目放心。魔事必遣。但有禪病。宜依經教以禪法治。非但針藥等所能療耳。
問。坐禪有預防魔事法不。
答。凡欲學禪。先起悲願。我今修定。必取菩提。廣利群物。唯願三寶諸天神等。宜衛其身。使無災障。每斯誓已。然後習禪。然於禪堂內四壁邊上。多畵聖僧形像。並作結跏坐禪定狀。其聖僧像稍宜大作。仍以花香供養。近下復畵諸凡僧像。稍宜小作。大小如人。亦作禪狀。然後於中學禪。可得預防魔事。
問。佛堂中坐禪得不。
問。多人同處坐禪得不。
問。坐禪須被受持袈裟不。
答。裸得無在。
問。學禪者。一切時常攝念耶。
問。定心名止。止中即有觀不。
問。坐禪人兼得持經講說等不。
問。有禪業者。命終之際能排惡趣不。
答。如極邊險。不持弓矢逢賊必危。身亦如是。既處無常。不預修禪。臨終必亂心捨命。多生惡趣。定心自在。臨終無顛倒。無顛倒故隨心受生善所。即此生中尚期果證。何況臨終不排惡趣乎。亦有一生學禪而不能得。臨欲捨命而始得者。其人死之後。顏色不變。身體柔輭。是其相也。禪師屢云。聞思學者適猶習於良方。至於修慧始如服於妙藥。雖有多聞施戒等行。猶不安禪者。尚未得名修道人也。又云禪定者。乃陶冶麤鄙。澡練神明。味道之輩特宜存習。但恂暫逢玄匠。略問如前。迫以短時。不遑周詳備。更詳金牒。參而用焉。
修禪要訣一卷
承保三年六月二十二日於光明書寫畢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63 冊 No. 1222 修禪要訣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