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講記(三)
四祖大師的念佛禪,既有圓融的理論體係,也有可供操作的實踐方法;既有見地方麵的內容,又有功夫方麵的內容。依此修行,一定會有所成就。
四祖大師告訴我們,這個法門是“為有緣根熟者說”,是為有緣的人、根基成熟了的人說此法門。說到這裏,大家可能會覺得:“這個要求太高了,恐怕我沒有份吧?”其實緣也好,根也好,都有一個培養、培植的過程,它不是靜止的,而是動態的。沒有緣可以結緣,根沒有熟可以通過修行善法使它盡快成熟。所以我經常提倡,修學佛法的人要“廣結人緣、廣結善緣、廣結法緣、廣結佛緣”。結緣就有緣,每個人對此法門都有緣。因為你有人緣、善緣、法緣、佛緣,所以能夠來到四祖道場參加這次禪七法會,聽到這個殊勝的法門,這就說明你的善根成熟了,能夠修此法門。
人們往往說修禪宗很危險,要上根利智。那麽請問:修哪個法門不危險?修哪個法門不要善根利智?所謂“中國難生,佛法難聞”,“中國難生今已生,佛法難聞今已聞”,那就算是有善根,就算是上根利智。千萬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總認為自己根機淺。“丈夫自有衝天誌,不向他人行處行。”每個人隻要有這樣的誌向,就是上根利智。所以說有誌者事竟成,立大誌就能成大器。修行的最終目標是“佛道無上誓願成”,我們從一開始就要向最高的目標看齊,向最高的目標去努力,這樣就會事半功倍。善根或者根機從本質上來說,人人平等,沒有高下之分。正像六祖所說的:“人有南北之分,佛性沒有南北,獦獠身與和尚身雖然不同,佛性有何差別?”要知此事沒有僧俗之別、男女之分,不存在誰的善根深、誰的緣分好,就看我們能不能下大決心、立大誌向,有衝天大誌,就能展翅高飛。有修行的決心,有突破的誌向,就能一超直入如來地。
見地上講是如此,落實到功夫上,還是要踏踏實實去做,一丁點毛病都不要放過。有學人問趙州和尚:“老和尚啊!你一百多歲了,還有幾顆牙呢?” 趙州和尚說:“我隻有一顆牙齒。”學人說:“那您吃飯怎麽辦呢?”趙州和尚說:“我粒粒咬著。”一顆牙齒,每一粒米到口裏他都能咬著。這是什麽意思呢?這是說的功夫上的話。就是說他的功夫已經很純熟了,但是在保任的過程中,他還是一點也不放過,“粒粒咬著”,沒有一念雜念,沒有一念是心有二用,念念無二,念念無念,念念無求,靈明獨照,與佛境界無二無別。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達到每一粒米都不放過,粒粒咬著,那是什麽境界?那就是一心不亂,那就是一心專注的功夫。
“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舍諸亂意,不取相貌,係心一佛,專稱名字。”
這幾句話把修“一行三昧”的要領和方法講得非常具體。要修一行三昧,“應處空閑”,應該在一個人煙稀少的地方,一個寂靜、安樂、沒有噪音、沒有幹擾的地方,或在道場,或在靜室。最初進入一行三昧的修行,從外在環境來說,“應處空閑”;從修行心態上講,必須“舍諸亂意”,不能有妄想。亂意就是妄想雜念。種種追求,想東想西,想這個佛那個佛,今天想見這個明天想見那個,統統都是亂意,都是妄想。既然來修一行三昧,就要以無所求的心,專一的心,係念一佛。“人到無求品自高”,做人如此,學佛更是如此,“法到無求方究竟。”有求皆苦,有求都是妄想,有求就有限。有求所得到的不過一點點,無求即能得到一切。不管你怎麽求都隻是那麽一點點。你求到西方,還有幾方怎麽辦呢?去不了;你要見一佛一菩薩,無量諸佛菩薩,被你拋在腦後了。
“不取相貌”就是不著相。不著一切相,不取一切相。好的相、壞的相、善的相、惡的相、佛的相、法的相,一切相都不要去取,都不要去執著。取就是執著的意思。有人就問:“不取一切相,又要去念佛,那不是矛盾嗎?”大家要記住:所謂“取”僅僅是指的執著,不等於說“念佛就是執著,不念佛就不是執著”。不是這樣的。如果你在執著,念佛是執著,不念同樣也是執著。念佛的時候心裏沒有執著,那就是正念;念佛的時候心裏有執著就是邪念;見到了佛、見到了菩薩,不執著,就是善的境界;一執著,邪魔外道就有可能乘虛而入,使你心頭一片迷茫,不知何去何從。佛教修行最究竟的地方,就是“不著相”三個字。一切相皆有,一切相皆不執著。
《楞嚴經》講五十種陰魔。陰就是色、受、想、行、識五陰,每一陰有十種魔,一共有五十種陰魔。按照《楞嚴經》的描述,每一種魔現前的時候,魔王有很大的神通,所見景象非常美妙。平常人一看見的話,那簡直不得了,那就好像馬上自己就要成佛一樣。特別是突破了“色陰”以後,進入到受、想、行、識四陰的區域,會遇到更多的奇異現象,往往會有些小神通。吟詩作對,張口就來;講經說法,滔滔不絕;記憶超人,倒背如流……但是佛告訴我們:這些境界,都是無始以來的善惡業緣現前。如果你不執著,它是好事;你一執著,就有天魔進入心腑,你的成就就到此為止。你不執著,把淺層次的境界舍掉,就能進入更高的層次。比如上樓梯,如果總是停留在第一步,不往上邁,能到達頂層嗎?肯定到達不了,一定要上一步、舍一步,舍一步、上一步。這就是禪修用功方法中的“行舍”。
這裏特別要注意的就是“係心一佛”。所謂“係”,就是要把注意力和念佛的那一念牢牢地捆綁在一起,使注意力和念佛的那一念沒有一時一刻的分開。“係”就是捆綁的意思。怎麽樣“係心一佛”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專門念某一位佛的名號,心無二念。我的修行方法有六個字:“專注、清明、綿密”。專注就是係心一處、心無二念。有“專注”才能入定;有“清明”才能證慧;有“綿密”,用功沒有間斷,才能不斷進步。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