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行信證六要鈔會本(化卷)上
- Get link
- X
- Other Apps
顯淨土方便化身土文類 六
愚禿釋親鸞集
當卷大文第六,顯明化之身土。於中為四:一者題目,二者標舉,三者正釋,四者總結。
初於題目分二准上。題目之中,言「方便」者,是對真實,「化身土」者對真佛土。真化相對五、六成次。撰號如前。
至心發願之願 邪定聚機 雙樹林下往生 無量壽佛觀經之意也
至心回向之願 不定聚機 難思往生 阿彌陀經之意也
二標舉之中並舉二願。
「至心發願」是第十九之誓願也。
「邪定聚機」者:
問:今所言者淨土正機,往生極樂之行人也,何云邪聚?
答:疑端所來誠以為難。但試會之,《觀經》九品衆機之中,其下三品是正實機,而彼三品,或説「應墮地獄」,或説「應墮惡道」,斯乃為顯定業能轉奇特之益,且約遇善以前之機云邪定歟。是故下云「觀經意」也。
「雙樹林下往生」者:
問:其意如何?
答:雙樹林者,拘尸那城跋提河邊大聖釋尊入滅砌也,是則化身入滅處故,於明化土舉此處歟。
「至心廻向」第二十之本誓願也。
「不定聚機」者:
問:淨土真宗所被之機,偏願極樂必得往生,須言正定,何因謂之不定聚乎?
答:三部之中,且依《小經》,長時起行為其本意,臨終來迎為其所期。起行若懈所期難遂,對至心信樂之機,平生業成必得生邊,為示勝劣,稱之且云不定聚也。
「難思往生」者:
問:其意如何?
答:是又同對第十八願至心信樂,決定往生,難思議義為之難思,議字有無可有差別,淺深應知。
問:三種往生之名目者出《法事讚》,今所出義正為彼《讚》所明義乎?
答:三種往生謂其名目出彼《事讚》,今分別意又任彼釋,更無異論。但於其中,或約三經,或約三聚,此集料簡。愚解未覃,今集主意,配當定協其教旨歟。仰可信之。
三正釋者,自長行初至當卷末引《論語》詞。是其文也。是於一部分其三段,終正宗分當此正釋。
四總結者,同次下云「竊以」已下,是其文也。是又三段判釋之時云流通分,其文是也。
此正釋中分以為二:一自文初至「之願也」,粗標當願所起大旨。二「是以」下正引諸文。
謹顯化身土者,佛者如《無量壽佛觀經》說,真身觀佛是也。土者《觀經》淨土是也。復如《菩薩處胎經》等說,即懈慢界是也。亦如《大無量壽經》說,即疑城胎宮是也。
然濁世群萌,穢惡含識,乃出九十五種之邪道,雖入半滿、權實之法門,真者甚以難,實者甚以希,偽者甚以多,虛者甚以滋。是以釋迦牟尼佛,顯說福德藏誘引群生海,阿彌陀如來,本發誓願普化諸有海。既而有悲願,名修諸功德之願,復名臨終現前之願,復名現前導生之願,復名來迎引接之願,亦可名至心發願之願也。
初中有二,先標後釋。
「謹顯」等者是其標也,「佛者」等者是其釋也。
問:彌陀報化諸師今家異解是也。天台、淨影以下諸師立化身義,高祖大師破彼等義,引諸經文存報身義。謂其所論,本是《觀經》真身佛也。而如今者併同他家諸師謬解,忽背今師楷定正義,已云真身,何屬化身,是一大事最要法門,具預宣説,欲開疑滯,蓄其誠信。
答:寔是大要,尤可開解。解有二義:
一云,真身觀佛為報身義置而不論,但今釋意,別願酬因報身土者,身是念佛三昧教主,土又乘願所入土也。而彼真身之佛體者,先約觀門所説身故,雖有真實色身之名,若望念佛所見之身猶帶方便,依此義邊為化身歟。
二云,言「真身觀佛是也」者,此非指彼真身報佛謂之化身。指真身觀真身所共之化身也。真身本佛,約其觀門所見邊時雖屬化身,約彼念佛衆生攝取不捨益時,其實體者是報身也。今化身者,所謂《經》(觀經)云:「於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化佛。」已上 指此化佛言真身觀所説化佛,非其真身則化身也。此佛則是下九品中來迎佛也,因茲〈玄義〉引《同性》等三經之文證報身義,引《觀經》文即釋成云:「報身兼化共來授手。」已上 此釋之中,言報身者真身本佛,言兼化者彼所共之化身是也。
尋云:此義有疑,然者可謂真身觀中之化佛乎?
答:上標「謹顯化身土」者,其下釋故不重牒耳。
問:二義之中何為正乎?
答:二義並存,各以有義,所用宜在學者之意,但第二義可稱穩便。
「土者」等者:
問:所言《觀經》所説土者,十三定善所觀淨土,並九品土共化土歟?
答:總標《觀經》無分別言,是故可云共化土也。
問:共以有疑,先就定善所觀淨土,其土教主已是真身,其真實身所居之土即應真土,何化土乎?次就九品,極樂世界是彌陀佛本願所成之淨土也,言九品者,於其淨土所建立也,彌陀淨土為報土者,何言九品非報土乎?抑九品外有何淨土得報名哉?
答:彌陀本願所成之土判為報土,一家定判不及異論。但九品土報化分別,高祖大師解釋未決,諸流面面異義皆在末學料簡,是則諸師異解區故各任意樂,又就本習依彼用此。而集主意以《觀經》土判為化土,九品之土是為其攝。凡真報土唯是一種不可思議真妙土也。但亦就言九品是化聊有通局,言總意別所以然者,於九品中,上品上生之一品者是真土也,是則名號所入之土,三心具足得生土也,真化諸土皆悉攝在九品中,故總云九品。下之八品假立土也,故帶九品名言邊者是屬化土,離其名目只是一種。退謂所標之一種者,當彼上品上生土也,可分別之。凡九品中,上六品者約大小乘修善之別,下三品者約輕次重造罪之異。加之花開遲疾差降,花開已後得益不同,皆是善惡因果配立,自力修入之説相也。斯乃餘行非佛本願麁劣行故不生報土,今九品相皆是邊地化土相也。稱名念佛必生報土,此是如來本願故也。彌陀如來酬因願身,極樂淨土酬因報土,念佛三昧宿願之行,必生本願所成報土,其報土者《本論》所説二十九句莊嚴功德,第一義諦妙境界相,是其土也。《平等覺經》名土言「無量光明土」,《淨土論》説土名言「蓮華藏世界」。同論又説土相言「究竟如虛空」。是皆真實報土之相,唯稱佛名所入土也。
問:上六品者依受法異分其階位,且屬化土其義可然。下三品者共行念佛,隨而十惡、破戒、五逆造罪之機,只依一聲聞名十念,臨終遇善得生淨土,以之為奇,依之餘人皆言報土,何言化乎?
答:彼下三品既説多劫含花之相,此非正覺華化生相,是假立也。約此義意,雖修念佛,是為自力起行往生,故下上(觀經)云「聞三寶名即得往生」,已上 釋(散善義)云「法僧通念亦得去也」,已上 若約報土往生之義,多劫胎生是可假立,則云「十劫須臾不覺盡」等蓋其意也。多劫華開縱非實義,假立相者是化土也,是故約帶九品名言之義邊者可屬化也。
「復如」等者,懈慢界相如下所引。
「亦如」等者:
問:疑城、胎宮是同處歟,是別處歟?又此得名其意如何?
答:是同處也。疑惑行者所止城故謂之疑城,簡彼化生謂之胎生,則此胎生處宮殿故言之胎宮,則邊地也。《大經》下云:「汝等宜各精進求心所願。無得疑惑中悔自為過咎,生彼邊地七寶宮殿,五百歳中受諸厄也。」已上 是誡行者依疑惑咎生彼邊地宮殿失也。又同(大經)下説化生、胎生得失之相,如下所引。自「其胎生」至「失大利」,本經雖有三十餘行,處處略故有十七行。
問:今此邊地報土攝歟?
答:集主之意,判為化土,報土外也,若報土者當卷之中不可明也。
問:自餘諸家皆言邊地在報土中,是則大師定判唯報非化故也,何背彼義云化土耶?
答:諸家所立匪所是非,大師定判誰不依憑。但今唯報非化之義自他領解其意相異,今所言之唯報非化,諸師所判或云報身,或云化身,或又云通報化二身,異義萬差不一決故,不依彼等蘭菊異義,今正為顯楷定實義,偏所定判報身義也。是則指彼名號所入之土,釋云「則是酬因之身」,乃此意也。謂之唯報,謂之非化。言然非謂於彌陀佛無應化身,有化身者可有化土。三經所標,既説彼佛有其化佛,何無化土。一切諸佛皆具三身,彌陀一佛豈無隨類應現身土。
問:九品邊地共化土者,是同處歟?
答:集主之意共雖屬化未判同異,諸師之意或以邊地接三輩内,或以胎宮為九品外,依為異解同異輙以難定故耳。
問:大師釋中解此事耶?
答:宗家釋中同異不明,於宗家釋中學者各存異義者也。
問:諸師之中何師令立何義趣耶?
答:鸞師所立存各別義,故《略論》云:「又有一種往生安樂,不入三輩,謂以疑惑心修諸功德。」已上 元曉同之。謂彼釋(大經宗要)云:「生邊地者即是一類,非九品攝。」己上 法位又同。寂存同義。彼《義記》云:「受胎生者在何品中,依舊兩本,皆説在於中下品中,乃至 雖起疑惑然不誹謗,帶疑惑心修功德故,雖生彼國而生在邊地,於五百歳不能見佛聞法修行,如在胎中,無所見聞,是故説名受胎生也。」己上 興師又同舉諸師釋各破其義,遂成自義。彼《疏》(述文贊卷下)釋云:「有説,更有往生而非三輩,謂下文中疑五智人。疑惑心中修諸功德,亦信罪福少修善本願生彼土。以信不定故非前六,少修福故亦非後三,由此不入九品所攝。此亦不然,帛謙皆云中輩之人狐疑不信,雖生彼土,在其城中於五百年不見佛、不聞經、不見聖。必不可言疑智凡夫不在九品故。有説,不決曰疑,雖生彼國而在邊地,別是一類,非九品攝,是故不應妄生疑惑。此亦不然,二經所説,中下之屬所止寶城既五百年,應如此經疑智凡夫所在寶宮。亦是邊地故不爾,便違經云所居舎宅在地不能令隨意高大在虛空中,復言阿彌陀佛其大違故。有説疑佛智人即此中輩觀經中品,故帛、謙經中辨中輩云,持戒、布施、飲食、沙門、作寺、起塔後疑不信,其人暫信暫不信,續倍其善願得往生。雖生彼國不得前至無量壽佛所,遙見佛國界邊自然寶城,於五百歳不得見佛聞法,故不應非法護經中疑佛人故。此亦不然,帛、謙下輩亦在路城,於五百年不得見佛,如何疑智唯在中輩而非下耶。若言中輩疑智修因相似故雖屬中品而非下者,亦可下輩受果似中品故攝疑佛智。果雖相似不攝疑智,因雖復同何容疑智。又彼所言九品之内屬於中上理必不然,觀經中上,此經疑智、華開、見佛、聞法、獲利皆不同故。若言中上自有多種故無此過者,若不中下亦有多種故攝疑故,今即疑佛五智,中下、下下二生所攝。由此帛、謙後之二輩。皆言在城於五百年不得見佛聞法見聖故,若三輩若九品,皆無寛狹攝往生盡。」已上 同師又(述文贊卷下)釋經説胎宮云百由旬、五百由旬之義意云:「百由旬者即下輩疑佛所生之宮,五百由旬者則中輩疑智所止之宮。」已上 此師之意,三輩之内攝胎生也。
問:所出之釋皆約三輩不云九品,如何?
答:三輩九品同異之義雖有異解,《選擇集》意既存輩品開合之義,故無相違。
「而有」等者舉其願力,其願名中:
「修諸功德」約其因行,「臨終現前」約其利益。靜照所立「現前導生」其意是同。智光、御廟共立此名,但四字上又有「行者命終」一句。「來迎引接」其意又同,真源名云「聖衆來迎」,彼約所與,今約能與,能所雖異,共以來迎為其願意。「至心發願」約心願耳。
是以《大經》(卷上)願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遶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正引文中先舉願文。
「發菩」等者:
問:菩提心者安心、起行之中何耶?
答:若依導家意在起行,若安心者未發心人不可生故,隨而黑谷《選擇集》中判屬起行。所謂三輩念佛往生章中(選擇集卷上)釋云:「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者,是助行也,亦是能助也。」已上 又(選擇集卷上)云:「謂此三輩中通皆有菩提心等諸行。」已上 若依鸞師是應安心,謂《論註》(卷下)云:「三輩生中雖行者有優劣,莫不皆發無上菩提之心。」已上
問:二師之釋其義各別,可依何耶?
答:可依導家,黑谷又屬起行故也。
「修諸功德」是起行也。「菩提心」別,「諸功德」總,總別合云「發菩提心修諸功德」。
「至心發願」是安心也。
言「假令」者,有云,不現非實,故云假令。今云不爾,來迎假益,故云假令。當卷下云:「佛心光明不照攝餘行者也,假令之誓願良有由哉。假門之教,忻慕之釋,是彌明也。」己上
問:來迎是為行者所期,何云假益?
答:此有二義。一云,《法事讚》(卷上)云:「淨土莊嚴諸聖衆籠籠常在行人前。」已上 《觀經》説云:「無量壽佛化身無數,與觀世音、大勢至常來至此行人之所。」已上 又同經中説念佛益云:「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已上 〈散善義〉釋此經文云:「專念彌陀名者,即觀音、勢至常隨影護,亦如親友知識也。」已上 故佛、菩薩雖在眼前,煩惱障蔽不能得見,而命終時,時至顯現,非始來也。凡彌陀佛依有名體不二道理,稱其名號則具佛體。花座觀云「應聲即現證得往生」,蓋其義也。是故心行具足行人,臨命終時當稱佛名佛體則現,非從外來。約此義理謂之不來,但以顯現是名來迎。釋文顯説常途談耳。
二云,《法事讚》(卷下)云:「一坐無移亦不動。」《般舟讚》云:「一坐花臺未曾動。」已上 是顯真實報身相也。故言來者只且所應迷情方便,是非實義,故《涅槃》(北本卷一六、南本卷一四意)云:「我實不往彼亦不來,慈善根力見如此事。」已上 准之可思。但對心期來迎之機必可感應,若約所達至理之機不可必來,來而不來,不來而來,更無所違。莫拘偏見,深可思擇。又《群疑論》第二卷云:「問曰:金剛般若言,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維摩經言: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文殊師利言:不住亦不去,不取亦不捨。遠離六入故敬禮無所觀。准此大乘諸聖教,説佛本不來亦無有去。何因觀經説有化佛來迎隨化佛往,有來有去與前經相違?釋曰:甚深實相平等妙理,法身如來本無生滅,以佛本願無限大悲接引衆生,從真起化十方世界,如來引接三輩九品。以化即真不來不去,隨機應物有往有還。前經據化體即真説無來去,觀經據從真流化現有往還。又西方有釋言,實無有佛從彼西方而來至此授手迎接,亦無有佛引彼衆生往生淨土。但是如來慈悲本願功德種子增上緣力,令諸衆生與佛有緣念佛修福作十六觀,諸功德力以為因緣,自心變現阿彌陀佛來迎行者隨佛往。言彼佛遣來不是實遣,但是功德種子與所化生,時機正合令見化佛來迎,故言彼遣而實不遣。阿彌陀佛悲願功德,湛然常寂無去不來,衆生識心託佛本願功德勝力,自心變化有來有去,迎接行人見有往生,是自心相分,非關化也。」已上
「大衆」等者舉所與衆,《大阿彌陀經》説有菩薩、聲聞二衆。彼《經》(卷上)説云:「我即與諸菩薩、阿羅漢共飛行迎之。」已上 《平等覺》(卷一)云:「我與不可計比丘衆飛行迎之。」已上 《如來會》(莊嚴經卷上?)云:「我令無數苾蒭現前圍遶來迎彼人。」已上 下之二經只説比丘。
問:所與之衆何不同乎?
答:《大阿彌陀經》約上品生,自餘二經約中品生且説之歟,或又故説所與不定顯其來迎假令義歟。
問:何標所與,無能與耶?
答:有所與者,可有能與,理在絶言,隨而異譯經等之中皆有我字,是能與也。舉其所與必有能與彌陀佛也。
《悲華經》(卷三)大施品言:「願我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其餘無量無邊阿僧祇諸佛世界所有眾生,若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修諸善根,欲生我界者,臨終之時,我當與大眾圍遶現其人前。其人見我,即於我前得心歡喜,以見我故,離諸障閡,即便捨身來生我界。」已上
次《悲華經》,其文大同。
此願成就文者,即三輩文是也,《觀經》定散九品之文是也。
次此願下一行餘者,私御釋也。
「觀經」等者:
問:九品之行是散善也,何云定散?
答:總標定散。其二善中別舉散善之中九品,三輩九品為一機故標九品也。
又《大經》(卷上)言:「又無量壽佛,其道場樹,高四百萬里,其本周圍五十由旬,枝葉四布二十萬里。一切眾寶自然合成,以月光摩尼、持海輪寶,眾寶之王而莊嚴之。乃至 阿難,若彼國人天,見此樹者,得三法忍。一者音響忍,二者柔順忍,三者無生法忍。此皆無量壽佛威神力故,本願力故,滿足願故,明了願故,堅固願故,究竟願故。乃至 又講堂、精舍、宮殿、樓觀,皆七寶莊嚴,自然化成。復以真珠、明月摩尼、眾寶,以為交露,覆蓋其上。內外左右有諸浴池,十由旬,或二十,三十,乃至百千由旬,縱廣深淺各皆一等。八功德水湛然盈滿,清淨香潔味如甘露。」
次《大經》文,明道場樹。
問:道場樹者,既是極樂淨土道樹定是可報,何屬化耶?
答:此道場樹與佛身量不相應故諸師各作種種異解,其中,興師存佛身報,此道場樹為化土義。又玄一師設三義中初義同之。集主之意依此等義判屬化也。謂興師(述文贊卷中)云:「又無量壽佛至隨應而現者,述云,第二辨道場樹有三:此初道樹昇相也。一里三百步故四百萬里十二萬由旬。應知前菩薩小土見道場願而所成也。有説,隨彼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以佛神力故縱小道場樹不相妨礙。若爾所余宮殿不應各稱其形大小故,今則彼經佛量既他受用身故,此道樹即化土故,不相違也。二十萬里者六十千由旬,應不稱其本量故。又有云:二百萬里蓋是正也。」已上 玄一師云:「觀經所明佛約他受用門而顯殊勝,此經所明樹約變化邊,故無相違,謂,若變化身者短於樹故。二云:佛德不可思議,彼廣長身蔭於一尺樹於佛非難,況四百萬里者也。三云:此云四百萬里者佛頂已上,去佛足量,若辨佛身相稱之長,則是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有餘四百萬里也。亦可彼佛尺出於所計四百萬里。」已上 文中「高四百萬里」者,於此樹量經説不同。《寶積經》(如來會卷上)云:「若百千由旬」,而彼《寶積》(如來會卷上)願成就云「高十六由旬」,如願文者,言「百千」者是當十萬,則是一億。成就文言「高十六億由旬」者,倍其上量十萬億也。會此相違,言百千者非指十萬,只標數耳。又《悲華》(卷三)云:「縱廣正等一萬由旬」,異譯意別不須和會。
「月光」等者,摩尼珠中有其多種,月光、持海共是其攝。
「而莊嚴」下「阿難若」上言「乃至」者,自「周帀條」至「無惱患」九行是也。彼文之中猶明樹相,又明樹德。言其德者,見聞獲利,自土他土得益等也,繁故略之。
次「阿難」下列得忍別。次「此皆」下明得忍由,興師言之本願獲利就此經文所設興釋在第二卷,仍新末中粗加愚勘。依此佛力所得益故,今三法忍彼卷之中雖不被引,同註解訖。
次「乃至」者,「佛告」之下至「為第一」五行餘也。彼文之中嘆極樂世界寶樹伎樂音聲,先舉餘樂比校顯勝,後嘆極樂世界伎樂,繁故且略。
次所引之「又講堂」下是明宮殿,自文之初至云「化成」明宮殿相。
言「講堂」者是説法處,下卷(大經)説云「七寶講堂廣宣道教」則此處也。
言「精舎」者則寺名也。
「復以」以下至「蓋其上」明莊嚴相。
「真珠」等者舉能莊嚴。一義云,真珠即明月珠,今加愚案,真珠是總,明月別歟。
言「摩尼」者是別珠也,故《法華》(卷五)云:「真珠瓔珞,摩尼珠瓔珞。」已上
言「衆寶」者,言摩尼等之衆寶也。一義云,明月珠者則摩尼也,摩尼之中有明月珠,明月珠者即上所言月光摩尼。《千手經》説日精摩尼,月精摩尼,其月精者則此珠也。
「内外」以下明寶池相。
言「内外」者,今此寶池在於宮内,在於宮外,故云内外,此義見彼《平等覺經》、《大阿彌陀經》。
「或十」等者,是明浴池深廣不同。
「各皆」等者,隨池分量縱廣深淺皆同池量,十由旬者縱廣亦同,乃至池量千由旬縱廣復等。
「八功德」者,是明池水有其八功德,是故稱云八功德池。八功德者,〈定善義〉云:「一者清淨潤澤,即是色入攝;二者不臭,則是香入攝;三者輕,四者冷,五者軟,則是觸入攝;六者美,是味入攝;七者飲時調適,八者飲已無患,是法入攝。」已上 今言「清淨香潔甘露」,八德之中且舉第一、二、六德也。
問:所言講堂精舎以下何屬化土?
答:其真土相究竟如空,不可具見,不可具説,不可説之妙境界也。如此莊嚴皆是有相,為引他方凡聖類也,仍屬化相。則經文説正言「化成」,化字宜思,宮殿等然,寶池准之。
又(大經卷下)言:「其胎生者,所處宮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各於其中,受諸快樂,如忉利天上,亦皆自然。爾時慈氏菩薩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彼國人民,胎生化生?佛告慈氏:若有眾生,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不了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於此諸智疑惑不信,然猶信罪福,修習善本,願生其國,此諸眾生,生彼宮殿,壽五百歲,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是故彼國土,謂之胎生。乃至 彌勒,當知,彼化生者智慧勝故。其胎生者,皆無智慧。乃至 佛告彌勒:譬如轉輪聖王,有七寶牢獄,種種莊嚴,張設牀帳,懸諸繒幡。若諸小王子,得罪於王,輒內彼獄中,繫以金鎖。乃至 佛告彌勒:此諸眾生亦復如是,以疑惑佛智故,生彼胎宮。乃至 若此眾生,識其本罪,深自悔責,求離彼處。乃至 彌勒,當知,其有菩薩生疑惑者,為失大利。」已上抄出
次所引者同下卷文(大經)是説化生、胎生之相,顯明佛智信疑得失之誠説也。於當段中所引之上所除之文餘二十行,「佛告阿難汝起」以下是其文也,彼所除者,如來告命阿難對曰並所見等,今所引下正所説也。
「其胎」等者:
問:胎生、邊地同異如何?
答:是同處也,鸞師所造《略論》釋曰:「安樂國土謂之邊地,亦曰胎生,邊地者,言其五百歳中不見聞三寶,義同邊地之難,乃至 邊言其難,胎言其闇。」已上
「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者,見上所引興師釋也。
「爾時慈氏菩薩」以下具説胎、化二生因果。
「不了」等者《略論》委釋,宜見彼解。鸞師之意,佛智為總,次四為別。法位師意,不思議等四智,如次配大圓鏡智等之四智。元曉師意逆次配當。又憬興師以《佛地經》所説五法立為五智,所謂清淨法界以為初之佛智,大圓鏡等如次配彼不思議等之四智也。又玄一師佛智如前,以後四智逆對成事等之四也。
言「乃至」者,於此經文略有五處,或似重説讓其前文,或恐繁故除非至要。
「佛告彌勒譬如」等者,為示胎生不可樂義先説譬喩。
「此諸」等者是合譬也。
「生彼胎」者,本(大經卷下)云宮殿,今云胎宮,經異本歟,〈定善義〉中判云胎宮,言「胎生」者宮殿故有此等名。
問:生疑惑機宮中必滿五百歳耶?
答:如經文者。处处皆説經五百歳,先可云滿,但嘉祥(大經義疏)云:「明不必一種,若能悔則出,不悔必滿五百歳。」已上
「失大利」者,不見三寶名之為失。
《如來會》(卷下)言:「佛告彌勒:若有眾生,隨於疑悔,積集善根,希求佛智、普徧智、不思議智、無等智、威德智、廣大智於自善根不能生信。以此因緣,於五百歲,住宮殿中。乃至 阿逸多,汝觀殊勝智者,彼因廣慧力故,受彼化生於導花中,結跏趺座。汝觀下劣之輩,乃至 不能修習諸功德故,無因奉事無量壽佛。是諸人等,皆為昔緣疑悔所致。乃至 佛告彌勒:如是如是,若有隨於疑悔,種諸善根,希求佛智乃至廣大智。於自善根不能生信。由聞佛名起信心故,雖生彼國,於蓮花中不得出現。彼等眾生,處華胎中,猶如園苑宮殿之想。」抄要
次《如來會》文言大同。
「汝觀殊勝智者」等者指信智人。《大經》(卷下)説言「彼化生者智慧勝故」。已上 故云殊勝智者而已。
「於導華」者,「導」異本歟?「蓮」字為正。
「下劣輩」者指疑智人,「大經」(卷下)説言「無有智慧疑惑所致。」已上 是其人也。
《大經》(卷下)言:「諸少行菩薩,及修習少功德者,不可稱計,皆當往生。」
次《大經》文,是説菩薩乘彼佛智往生文故次下引之,彼明此土他方菩薩往生,其中今説此土之中最下淺位往生文也。
「諸小行」者,是指十信外凡之位,對上説云「不退」故也,其不退者是則三賢不退位也。
問:何除上位不退菩薩之往生哉?
答:彼文在於第三卷未,故略之歟。
又(如來會卷下)言:「況餘菩薩,由少善根生彼國者,不可稱計。」已上。
次所引文,「又」者如例。
問:今之二文説信佛智往生菩薩,是化生也,於當卷説化生、化土往生之中何引之耶?
答:經文所説信疑化胎更互相對顯其勝劣,是故引之。
光明寺釋(定善義)云:「含華未出,或生邊界,或墮宮胎。」已上
次宗師釋,是地觀中解「必生彼國心得無疑」之文釋也。
「含華」等者,是明疑心往生之相,蓋雖有疑猶得往生,佛大悲故。雖得往生此是化土,非本願故。邊界、宮胎,名異處同。
言「邊界」者,是顯化土非其報土;言「宮胎」者,是顯處宮處胎之失,只是綺言示得失也。言其得者,是得往生;言其失者,非報土耳。
憬興師(述文贊卷下)云:「由疑佛智,雖生彼國,而在邊地,不被聖化事。若胎生,宜之重捨。」已上
次憬興釋,是又意同,疑佛智者雖是罪咎,生淨土者佛大悲心也,而雖得生在其邊地不被聖化,是疑惑失,信疑別故報化又異,胎生之失可重捨也。
首楞嚴院《要集》(往生要集卷下末)引感禪師釋(往生文類卷一)云:「問:菩薩處胎經第二說,西方去此閻浮提十二億那由他,有懈慢界。乃至 發意眾生,欲生阿彌陀佛國者,皆深着懈慢國土,不能前進生阿彌陀佛國。億千萬眾,時有一人,能生阿彌陀佛國云云,以此經淮難,可得生?答:群疑論引善導和尚前文,而釋此難,又自助成云:此經下文言:何以故,皆由懈慢執心不牢固。是知,雜修之者為執心不牢之人,故生懈慢國也。若不雜修專行此業,此即執心牢固,定生極樂國。乃至 又報淨土生者極少,化淨土中生者不少。故經別說,實不相違也。」已上略抄
次《要集》文,明懈慢界下卷釋也。
「處胎經」者,一部五卷,或為四卷,或為八卷,竺佛念譯。
言「乃至」者,「國土快樂作倡」以下二行餘也,彼明土相,強非要故今略其文。
「感師釋」者,彼《群疑論》七卷之内,今所引釋在彼第四,指導師釋言「前文」者,《集》次上云:「導和尚云,若能如上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若欲捨專修雜業者,百時希得一二,千時希得五三。」已上 今此釋者《往生禮讚》前序文也,《論》(群疑論)所引者取意文故其言聊異,彼釋文云:「善導禪師勸諸四衆,專修西方淨土業者,四修靡墜三業無雜,廢餘一切諸願諸行,唯願唯行西方一行,雜修之者萬不一生,專修之人千無一失。」已上
「自助成」者,則云「此經下文」以下是其釋也。
「生極樂」下又「報淨土」上言「乃至」者,《集》置此言所略之文七行餘也,彼解釋云:「妙符隨願往生經旨經言,娑婆世界人多貪濁,信正者少,習邪者多,不信正法不能專一,心亂無志,實十方淨土無差別,令諸衆生專心有在,是故讚嘆彼國土耳。諸往生者悉隨彼願無不獲果,故知雜其行墮於懈慢之邦,專其業生於安樂國,斯乃更顯淨門專行而得往生,豈是彼國難往而無生勗哉。學徒不可有不專其道也。」已上
爾者,夫按楞嚴和尚解義,念佛證據門中,第十八願者,顯開別願中之別願,《觀經》定散諸機者,勸勵極重惡人唯稱彌陀也。濁世道俗,善自思量己能也。應知。
次「爾者」下私御釋也。此自解意,專明定散諸善之業非佛願故不生報土,而説諸善是為念佛三昧方便。
「念佛證據門中第十八願」者,《要集》所明十門之中第八之門下卷明之,於彼門内出十文中第三所舉十八願也。
「顯開」等者:
問:今具文云:「四十八願中於念佛門別發一願云,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已上 彼此二文唯云別願,二重之別有何據乎?
答:念佛門者諸善之中為其別門,而於念佛其言可亙觀念並諸佛名,今顯選擇本願稱名以之為別,故有二重。《選擇集》釋其意又同,謂以當願為願王是,例如《觀經》唯言「頓教」,黑谷《觀經》講釋中云「頓中頓」也。
「觀經定散諸機」等者,同證據門第四文也。
問:《大本》三心,與《觀經》三心,一異云何?答:依釋家之意,按《無量壽佛觀經》者,有顯彰隱密義。言顯者,即顯定散諸善,開三輩、三心。然二善、三福,非報土真因。諸機三心,自利各別而非利他一心。如來異方便,忻慕淨土善根。是此經之意,即是顯義也。言彰者,彰如來弘願,演暢利他通入一心。緣達多、闍世惡逆,彰釋迦微咲素懷,因韋提別選正意,開闡彌陀大悲本願。斯乃此經隱彰義也。
次問答中問意可見。
其答之中,言「釋家」者導大師也,今就《觀經》被述自解。
「顯彰」等者:
問:於顯與彰有何別乎?
答:今釋之意,顯帶方便彰標實義,隨勘字訓,顯《廣韻》云:「呼典切,明著。」《玉篇》云:「虛典切,明也。」彰《廣韻》云:「渚良切,明也。」《玉篇》云:「諸揚切,明也。」彼此字訓雖似無異,如《宋韻》者明上云著,明明義歟,軼唯云明,是故「顯」屬分明顯示之義,「彰」字聊屬隱示義歟。分別之釋非無由耳。
言「緣達多闍世」等者如第一卷。
「彰釋迦微咲素懷」者,《經》(觀經)云:「爾時世尊即便微咲。」已上 〈序分義〉云:「此明如來以見夫人願生極樂,更請得生之行。稱佛本心又顯彌陀願意。因斯二請廣開淨土之門,非直韋提得去,有識聞之皆往,有斯益故所以如來微咲也。」已上
問:言二請者上欣淨緣之別去行思惟、正受二請是也,其二請者是在定善,其定善者非佛本願,何稱佛心為微咲由?
答:《觀經》所説定、散、弘願之三門也,而説定散為顯弘願。《選擇集》(卷下)云:「又説定散為顯念佛超過餘善,若無定散何顯念佛特秀,例如法華秀三説上,若無三説何顯法華第一,故今定散為廢而説,念佛為立而説。」已上 故請定善顯隨他教,其定善外佛開散善應散動機,其散機中猶有不堪廢惡修善,佛為其機説念佛行。依是義故初所微咲。雖約定機,佛之本懷遂在念佛。今此解釋顯此義也。
「因韋提」者,別所求意,經文及以〈序分義〉釋如第一卷鈔中所出,可見彼文。
是以《經》(觀經)言「教我觀於清淨業處」。言「清淨業處」者,則是本願成就報土也。言「教我思惟」者,即方便也。言「教我正受」者,即金剛真心也。言「諦觀彼國淨業成」者,應觀知本願成就盡十方無礙光如來也。言「廣說眾譬」,則十三觀是也。
「教我」等者:
問:今此文者欣淨緣下通所求也,未關西方何云本願成就土耶?
答:元自所言此一段者,今師聖人己心領解,隱彰意也。通別所求十方、西方轉入教義更非可濫,故今所指雖亙十方,遂其所尅志在西方,故從本意釋之無過,暫遊心於常途所談教門之外,可信深意徹到趣也。
「教我思惟」等者:
問:窺大師釋,思惟則是觀前方便,正受則是約觀成位。而今料簡於釋思惟,雖云方便不云定前,其意不詳,又解正受何云「金剛真心也」耶?
答:此義乃又隱彰意也。先釋思惟,不言觀前不分深淺,只顯定善為方便義。如來方便答請隨他之教故也。次以正受配真心意,定、散、弘願次第轉入《觀經》密意,此乃散動根機,定善不堪之時行彼散善,於其散善廢惡修善難成之時,終歸念佛正得往生見佛之益,故就落居如此釋之。
「諦觀彼國淨業」等者:
問:〈序分義〉釋解此文云:「正明凡惑障深心多散動,若不頓捨攀緣,淨境無由得現,此即正教安心住行,若依此法名為淨業成也。」已上 如此釋者,如所教之心行觀修名淨業成,是約能觀而今相違有二,何者,一先約所觀,二縱為所觀云彼國故可為依報,何約正報?
答:疑難一往似有其理,但〈序分〉釋且就觀門論業成故,依此方法如説修觀名浄業成,故約能觀道理宜然。但有能觀定有所觀,今就所觀所設料簡其義不違。隨而彼釋既云淨境無由得現,故以觀成境現為詮。而其觀法實難成故,遂乘弘願見佛往生可實益故,以其義邊有此自解,是故約其所觀無咎。次所觀中可有主伴,故先約主。即今釋中既云「淨境」,淨境之中廣含二報,是故諸師多存此義,謂淨影(觀經義疏卷本)云:「汝觀彼國勸觀依果,淨業成者勸觀正報。諸佛菩薩及與三品往生人等名淨業者。」已上 又龍興云:「諦觀彼國淨業成者,如其次第觀二清淨,謂器世間清淨,衆生世間清淨。」已上 又元照(觀經義疏卷中)云:「淨業成者總目彼土依正二報。」已上 今之所述旁非無據,所言淨境真實報土,其教主者是盡十方無礙光佛,故云爾也。
「言廣」等者:
問:今以定善名為衆譬有何證乎,意又如何?
答:〈序分義〉中不釋此事,但淨影(觀經義疏卷本)云:「以此方日水等相,並以此方佛菩薩像,類度彼方,名為衆譬。」已上 又元照(觀經義疏卷中)云:「極樂境界衆生未識,以物比擬,故云衆譬。」已上 此外諸師各雖設釋大概無異,故不悉舉。其證如斯,義意粗見此等解釋。
言「汝是凡夫心想羸劣」,則是彰為惡人往生機也。
「汝是凡夫心想」等者,〈序分義〉云:「韋提實是菩薩假示凡身,我等罪人無由比及,為斷此疑故言汝是凡夫也。」已上 《般舟讚》云:「韋提即是女人相,貪瞋具足凡夫位。」已上 縱雖大權,今約凡教發起本意,以謂凡夫為淨教致,故有此釋。
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則是定散諸善顯為方便之教也。
「諸佛如來有異」等者:
問:〈玄義分〉云:「日想、水想、冰想、乃至十三觀已來盡名異方便。」已上 如今釋者異方便言,偏在定善,何言定散為方便乎?
答:經文説言異方便者,正指定善,故釋十三,是故釋云「方便由序」。言方便者十三定善,言由序者示觀緣也,但大師釋異方便言雖約定善,再往論之可通十六,故《般舟讚》述此義云:「定散倶廻入寶國,即是如來異方便。」已上 《玄義》釋者任經顯説,《般舟讚》者探佛密意,今家依彼《生讚》釋也。
言「以佛力故見彼國土」,斯乃顯他力之意也。
「以佛力故見彼」等者,釋(序分義)云:「此明夫人領解佛意,如上光臺所見,謂是己能向見,世尊開示,始知是佛方便之恩。」已上 彼約釋迦此存彌陀,彼被見土此在往生,准據示之故云顯意。
言「若佛滅後諸眾生等」,即是未來眾生顯為往生正機也。
「若佛滅後諸衆」等者,釋(序分義)云:「正明夫人悲心為物同己往生,永逝娑婆長遊安樂。」已上 又(序分義)云:「此明夫人舉出苦機,此等罪業極深又不見佛,不蒙加備云何見於彼國也。」已上 如來大悲本被未來,故於往生為正機也。
言「若有合者名為麁想」,是顯定觀難成也。
「若有合者名為」等者,像觀意也。
問:當觀釋(定善義)云:「從令與修多羅合,下至見極樂世界已來,辨觀邪正之相。」已上 何為定觀難成證耶?
答:辨邪正者意在難成,修觀之人未必悉應合修多羅,若不合者即妄想也,難成之義其意可知。
言「於現身中得念佛三昧」,即是顯定觀成就之益以獲念佛三昧為觀益,即以觀門為方便之教也。
「於現身中得念」等者,是又像觀之結文也。
問:今所言之念佛三昧,觀稱之中指何法乎?
答:念佛三昧兼亙觀稱,觀念三昧約真身觀觀成之位,稱念三昧即同觀念所詮之法,念佛衆生攝取不捨之益是也。彼觀所詮攝取不捨,是為彌陀願意宗旨,集主聖人深達其義有此釋也。
尋云:當文釋(定善義)云:「正明尅念修觀現蒙利益。」已上 尅念等者是指當觀,現蒙等者指下真身,只就觀門所釋之也,何約稱念?
答:於云現蒙利益之言有其重重,初修像觀次得真觀,得真觀後歸攝取益,蒙其攝取在稱念故廣引三經成為稱益,今釋專顯經極致也。
言「發三種心即便往生」。又言「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依此等文,就三輩有三種三心,復有二種往生。
「發三種心即便」等者,明信心人必得往生,其往生者是報土也。
「復有」等者,定、散諸機,世、戒行人,復有往生,但化土也。
「依此」等者,明於三輩各有三心。即上所言復有三種衆生往生是也。
良知,此乃此經有顯彰隱密之義。二經三心,將談一異,應善思量也。《大經》、《觀經》依顯義異,依彰義一也。可知。
「良知」已下至云「可知」,是辨兩經所説三心,依顯與彰有異同也。
爾者,光明寺和尚(玄義分)云:「然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回此二行,求願往生也。言弘願者,如大經說。」
「爾者」等者,引證成義,所引釋者序題門釋。
問:為成三心一異之義今引此釋,其意云何?
答:教主世尊開定散門,彌陀如來顯其弘願,而言弘願引《大經》説,當知《觀經》所説之義只是定散,雖説三心未必念佛他力安心,廣亙定散自力安心,約其意趣,兩經是異,又所言之別意弘願正在《觀經》第七觀之住立三尊,約此義邊兩經是一,故所引也。
又(玄義分)云:「今此觀經,即以觀佛三昧為宗,亦以念佛三昧為宗。一心回願,往生淨土為體。言教之大少者,問曰:此經二藏之中何藏攝,二教之中何教收?答曰:今此觀經,菩薩藏收,頓教攝。」
「又云今此觀經」等者宗旨門釋。
言「觀佛」者真身觀意,是則攝心觀想彼佛相好光明及依正等。
言「念佛」者,於同觀意選取稱名,是則歸入念佛衆生攝取不捨本願宗源。
問:觀佛、念佛一法異名,故念佛名通觀與稱,是諸經論之通例也,何為兩宗?
答:此是淨土不共妙談,如彼諸教通途談者正助未別,今分觀稱,稱名正業順佛本願,觀行助業非佛本願,就立此門有兩三昧。
問:於觀佛者,觀若成者即可見佛,故稱三昧其義可然。於念佛者散稱之行不得見佛,何稱三昧?
答:縱雖散稱,繫心一境聲聲連注,功行積累得念佛定,可得見佛,〈觀念門〉云「口稱三昧」蓋此義也。又現身不得念佛定人,臨命終時必可見佛,約當得益豫名三昧,是則因中説果義也。
「宗」者,妙樂大師釋(法華玄義釋籤卷二)云:「宗猶尊也,國無二主。」已上 又度律師以三義解,所謂獨尊、綩攝、歸趣之義是也。
問:宗為主者何有二宗?
答。若依釋迦定散要門真身觀佛為其宗旨,觀佛三昧為宗是也;若依彌陀別意弘願念佛衆生攝取不捨為其宗旨,念佛三昧為宗是也。而依流通付屬之意,念佛為立而説,定散為廢而説。若依此義遂歸念佛三昧一宗,故獨尊義無所違諍。是則又約隱顯義宜得其意,若依顯義有兩三昧,若依隱義唯一宗也。
「一心」等者,是明其體。此有二義:一云,一心廻願是約觀佛往生淨土是約念佛;二云,共顯念佛之體,觀佛三昧遂可廢故不立體也。
「言教」等者,明其教相。
言「二藏」者三乘教也,聲聞藏者是小乘教,以緣覺乘攝此藏也,斷道同故,菩薩藏者是大乘教,異二乘故。此二藏名本出《智論》,專三論宗用此名目,宗家大師又依用之,龍樹菩薩為高祖故。
言「二教」者,於菩薩藏所分別也。
又(玄義分)云:「又言如是者,即此指法,定散兩門也。是即定辭,機行必益。此明如來所說言無錯謬,故名如是。又言如者,如眾生意也,隨心所樂,佛即度之。機教相應,復稱為是。故言如是。又言如是者,欲明如來所說。說漸如漸,說頓如頓,說相如相,說空如空,說人法如人法,說天法如天法,說小如小,說大如大,說凡如凡,說聖如聖,說因如因,說果如果,說苦如苦,說樂如樂,說遠如遠,說近如近,說同如同,說別如別,說淨如淨,說穢如穢,說一切法千差萬別。如來觀知,歷歷了然,隨心起行,各益不同。業果法然,眾無錯失,又稱為是。故言如是。」
次所引文〈序分義〉釋,釋「如是」句有三重釋,悉被引之,初約定散,在文分明。
言「定辭」下別釋,云言無錯謬,蓋其意也。
「機行」等者,釋名門(玄義分)云:「定散隨機義不零落,能令修趣之者,必籍教行之緣因,乘願往生,證彼無為之法樂。」已上 是又可有隱顯之義:依顯説者,定散之機各修己行,預其利益;依隱説者,定散之機各乘佛願得往生益,是宗旨也。
次約弘願。「如衆」等者,以稱名行為佛本願,如衆生意令生淨土故,〈定善義〉解雜想觀神通如意之文有二,其一釋云:「如衆生意,隨彼心念皆應度之。」已上 則其意也。
後約諸教,此釋中有十雙二十重,其文可見。
又(序分義)云:「從欲生彼國者下,至名為淨業已來,正明勸修三福之行。此明一切眾生機有二種:一者定,二者散。若依定行,即攝生不盡。是以如來方便,顯開三福,以應散動根機。」
次所引文顯行緣釋(序分義)。
「機有」等者,定散雖為所修之行,望佛本願意在專稱,故其定散只是機分,是故二機共歸佛願可得往生,故云衆生機有二種:一者定、二者散也。
「顯開」等者,此釋就云「若依定行則攝生不盡,是以如來方便顯開三福,以應散動根機」,竊伺宗旨,此次可言,於散動機亦有二種:善人、惡人,若依三福攝生不盡,故佛顯開弘願一行,應其惡機;於其惡機亦有二種:長命、短命,上盡一形、七日、一日乃至十念皆是以應長命之類,乃至一念聞名往生應短命機,是佛大悲不漏衆機之深要也。
又(散善義)云:「又真實有二種,一者自利真實,二者利他真實。言自利真實者,復有二種:一者真實心中,制捨自他諸惡及穢國等,行住坐臥,想同一切菩薩制捨諸惡,我亦如是也。二者真實心中,懃修自他凡聖等善。真實心中口業,讚嘆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又真實心中口業,毀厭三界、六道等自他依正二報苦惡之事,亦讚嘆一切眾生三業所為善。若非善業者,敬而遠之,亦不隨喜也。又真實心中身業,合掌禮敬四事等供養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又真實心中身業,輕慢厭捨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報。又真實心中意業,思想觀察憶念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如現目前。又真實心中意業,輕賤厭捨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報。乃至 又決定深信釋迦佛,說此觀經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證贊彼佛依正二報,使人忻慕。乃至 又深心深信者,決定建立自心,順教修行,永除疑錯,不為一切別解、別行、異學、異見、異執之所退失傾動也。乃至 次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種,一者正行,二者雜行。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專讀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若禮,即一心專禮彼佛。若口稱,即一心專稱彼佛。若讚嘆供養,即一心專讚嘆供養。是名為正。又就此正中,復有二種:一者,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若依禮誦等,即名為助業。除此正助二行,已外自餘諸善,悉名雜行。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也。若行後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回向得生,眾名疎雜之行也。故名深心。三者回向發願心,言回向發願心者,過去及以今生身口意業所修世、出世善根,及隨喜他一切凡聖身口意業所修世、出世善根,以此自他所修善根,悉皆真實深信心中回向,願生彼國。故名回向發願心也。」
次所引文三心釋(散善義)也。
問:此三心釋第三卷初既引用之,何重戴哉?
答:彼此所引互有除取,即第三卷雖戴自利利他標釋,不引細釋,是故今具引之等也。但雖不引其本文詞,為知前後,私聊解之,載在彼卷。所謂總約捨惡修善,別約三業明其欣厭。又就善惡解真實義,是大意也。是即諸機自力心也,因茲名之自利真實。於彼利他真實心者,先雖標之不釋其相,蓋是如來利他之心,即上釋中言「凡所施為趣求」之義趣是也。
言「乃至」者,除至誠心之中所言「不善三業必須」以下並深心中機法二種信心之釋七行餘也。彼第三卷引用之故今略之耳。
「又決定深信釋迦佛」等者:
問:此釋同在第三,略一段文,何強引用此一文耶?
答:除彼取此不必一准。但非無由,機法二種之信心者真實信心,暫約定散二種之機雖宣説之遂同如來利他三信,今《觀經》中所説定散正是非彼報土所生真因,以此義故當卷引之表為化土生因者歟。
次「乃至」者,「又決定深信彌陀經」以下至云「往生之大益也」二十行也,是又同為第三卷之所引故也。
次「又深心深信者」下二行餘者第三卷中所引殘之解釋初也,故今引之。
次「乃至」者,四重難破以下至「就人立信也」五十七行有餘是也,四重難答雖不可除,第三卷中略初三重及四重初,中間以下簡要文言六十行餘引用既訖,是故大概讓前略耳。
言次「就行立信」者下至「名為正」六行餘者第三卷中除故引之。
又「就此正中」下至言「悉名雜行」明往生行相文,彼卷中雖引之,「若修前」下至言「雖可廻向得生」明二行得失文彼卷除故今具引之,委舉二行為令識知其得失也。
「三者廻向發願」等者,於此心中有三重釋,今所引者是其初重廻因向果自力心也,是故當卷故被引之。下之二重廻思向道廻入向利,第三卷中既引之訖,彼二重約他力故也。
又(序分義)云:「定善示觀緣。」
又(序分義)云:「散善顯行緣。」
又(散善義)云:「淨土之要難逢。」抄出
次言「又云定善」等者〈序分義〉文,即七緣中第六、第七兩緣名也。
問云:何故略出二緣名乎?
答:前所引之三心之中,第三之心所云「隨喜過去今生一切凡聖三業所修世出世間善根」等者是定散也。是故散善為佛自開,顯往生行,定善答韋提請示往生觀。此定散機各歸他力得往生益,今表名題蓋其意歟。
問:如本書者,顯行在前示觀居後,今何前後?
答:序分説相,夫人之意先依當機雖請定善,如來為攝一切諸機,先開散善,後示定善,正宗説相,先應請問,後顯自開。今就正宗説相次第,前後如此。
次一句者〈散善義〉奥後序文也。
「淨土要」者,有其二意:一要門義,即定散也。二要法義,即念佛也。如《事讚》(卷下)云「故使如來選要法」也,即真要義是為本意。
又(禮讚)云:「如觀經說,先具三心必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所謂身業禮拜彼佛,口業讚嘆稱揚彼佛,意業專念觀察彼佛。凡起三業,必須真實故,名至誠心。乃至 三者回向發願心,所作一切善根,悉皆回願往生,故名回向發願心,具此三心必得生也,若少一心即不得生。如觀經具說,應知。乃至 又菩薩已勉生死,所作善法回求佛果,即是自利。教化眾生盡未來際,即是利他。然今時眾生,悉為煩惱繫縛,未勉惡道生死等苦。隨緣起行,一切善根具速回,願往生阿彌陀佛國。到彼國已,更無所畏。如上四修,自然任運,自利、利他無不具足。應知。」
次所引文,《往生禮讚》前序文也。三心之釋粗同疏釋,故不別解。
言「乃至」者深心釋也:
問:此中何略深心釋乎?
答:深心之釋第二卷中載智昇釋,既以引之,故今略之。
次「乃至」者所明五念、四修文也。
又「菩薩」下至「足應知」明四修法之結文也。上正所明彼四修法之文意云:「一者恭敬修,恭敬禮拜彼佛及彼一切聖衆等。二者無餘修,專稱彼佛名,專念專想禮讚彼佛及聖衆等,不雜餘業。三者無間修,相續恭敬、禮拜、稱名、讚嘆、憶念、觀察、廻向發願,心心相續不以餘業來間,又不以貪瞋煩惱來間,隨犯隨懺,不隔念隔時隔日,常使清淨。四者長時修,畢命為期誓不中止。」已上取意
問:四修法者論藏等論深位菩薩所修法也。謂《倶舎論》二十七云:「一無餘修,福德、智慧二種資糧修無遺故。二長時修,經三大劫阿僧祗耶修無倦故。三無間修,精勤勇猛刹那刹那修無廢故。四尊重修,恭敬所學,無所顧惜,修無慢故。」已上。此論文與宗家釋義相違非一。無餘修者,彼約福智資糧圓滿無遺餘義,此約一行無雜餘義。長時修者,彼約三大阿僧祇劫長遠之義,此約ー生畢命之期,何相違乎?
答:論説雖然就今修行隨義轉用,即今所引「已勉」等者顧彼論説所設釋也。
「所作善法」已下三句約自利行,此中含容無餘、無間、尊重三修。
「教化衆生」已下三句就利他行約長時修。
「然今」等者,彼大菩薩四修之行,今時煩惱繋縛凡夫修行分絶,只發廻願往生之心,明於一生一行分具四修義也。
「到彼」以下明論藏等所説四修於彼淨土自然任運具足益也。
又(禮讚)云:「若欲捨專修雜業者,百時希得一二,千時希得五三。何以故?乃由雜緣亂動失正念故,與佛本願不相應故,與教相違故,不順佛語故。係念不相續故,憶想間斷故,回願不慇重真實故,貪瞋諸見煩惱來間斷故,無有慚愧懺悔心故,懺悔有三品,乃至 上、中、下。上品懺悔者,身毛孔中血流,眼中血出者,名上品懺悔。中品懺悔者,徧身熱汗從毛孔出,眼中血流者,名中品懺悔。下品懺悔者,徧身徹熱,眼中淚出者,名下品懺悔。此等三品,雖有差別,是久種解脫分善根人。致使今生敬法重人不惜身命,乃至小罪若懺即能徹心髓,能如此懺者,不問久近所有重障皆頓滅盡。若不如此,縱使日夜十二時,急走終是無益。差不作者,應知,雖不能流淚流血等,但能真心徹到者,即與上同。」已上
「又云若欲捨專」等者,判雜修失之解釋也。
問:本書文中具舉專、雜二修得失,今之所引略失出得,有何意耶?
答:第二卷中引判得文,當卷之中引判失釋,兩處相照令知之也。就中雜修化土因故此卷引之。
「乃由雜緣亂動」等者舉十三失,於中初四翻對四得可知其義,如第二卷新本鈔解。第五以下自此四中開出,應知。
問:第五之失云「係念」等,第六之失云「憶想」等,有何差別?
答:「係念」等者是約初心,「憶想」等者約後心也。
問:今所出失是至第九,不載第十以下之失,有何由乎?
答:無別由歟。云專修得既出四種,仍雜修失不出四種,是故四失十三之失只開合異。以之言之,四失之外廣略引用須隨時歟。雖然猶強求其由者非無其要,謂第九失就云無有慚愧、懺悔,出興釋文明懺悔相,示其懺悔不關煩惱賊害劣機,終顯真心徹到勝利,其徹到心即至誠心,即顯三心發得義也。是大要故為次前後懺悔文義,略自下失引具懺悔之釋文耳。
言「乃至」者,自前序終至「六時」下所引文前省略故也。
「上中下」下分別釋也,三品懺悔其意可見。
「久種」等者,為出離故菩提心上所修之善云「解脱分善根」者也。
「能如」等者,顯聖人等如法懺悔。
「若不」等者,是顯薄地底下之類自力懺悔難成義也。如此下機雖不能修三品懺悔,真心徹到其功全同上所言之三品隨分如法懺悔,是故今云與上同也。
又(觀念法門)云:「總不論照攝餘雜業行者。」
次所引文,「又云總不論照」等者,《觀念法門》護念緣釋,是明彌陀攝取心光攝念佛人不亙餘也。具文載在第三卷未,仍於其下粗註解畢。
又(法事讚卷下)云:「如來出現於五濁,隨宜方便化群萌。或說多聞而得度,或說少解證三明,或教福慧雙除障,或教禪念坐思量。種種法門皆解脫。」
次所引文,「又云如來出現」等者,《法事讚》(卷下)釋,此讚略標一代説教,遂勸念佛為其出要。
「如來」等者,是依「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等之經文。
「隨宜」等者對機意也。
「或説多聞」。指聲聞教。
「或説少解」約緣覺教,已上小乘。
「或教福慧」指菩薩教,此是大乘,加前二乘即為三乘。若依圓宗於菩薩乘又攝大小,有三藏教菩薩故也。
言「福慧」者,六度之中前五是福,後一慧也。
「或教禪念」約佛心宗,故此中含大小、權實、教内教外一代意也。
「種種」等者,即許隨分得度之益,是就根性利者之類且所論也。於彼鈍根無智機者難得其益,為之所設稱名行也,是故結云「無過念佛往西方」也。
問:所云結句誠宗旨也,但今除之失要須耶?
答:一代化儀,聖道、淨土轉入教旨,利根、鈍根潤益次第,念佛往生終窮極談,文意分明。而除一句故標其由,萬善諸行化土業因,是故廣引上之諸句「種種」已下至「往西方」。末後二句於下別載。
問:於下所載同是當卷二十願下所引之也,彼願即亦諸行願也,何為別乎?
答:雖為植諸德本之願,又説聞其名號故也。
又(般舟讚)云:「萬劫修功實難續,一時煩惱百千間,若待娑婆證法忍,六道恒沙劫未期,門門不同名漸教,萬劫苦行證無生,畢命為期專念佛,須臾命斷佛迎將。一食之時尚有間,如何萬劫不貪瞋,貪瞋障受人天路,三惡、四趣內安身。」抄要
次所引文,「又云」等者《般舟讚》釋。
「萬劫」等者,是明十信一萬劫之修行長遠煩惱間隔修功難續,是依《瓔珞》所説漸教明此義相,為令引入《觀經》所説之頓教也。
「門門」等者,所引今文中間有五十句二十五行,除彼等偈如此被引,漸教難行修習説相、義趣隣故今引次之,即云「修功」又云「苦行」,其功相同,云證法忍云「證無生」,其益又同。而上文云「六道恒沙劫未期」示難行不堪,今此讚云「須臾命斷佛迎將」。勸易行頓益,上下相扶令勸入也。
「一食」等者,或云一念,猶為短時。
「貪瞋」等者,貪瞋是因,為能障路;人天是果,為所障報。言其生因五戒、十善,而依貪瞋障彼戒善,是故不受人天善果,只徒安身三惡、四趣,今示此義鈔大要耳。
又(般舟讚)云:「定散俱回入寶國,即是如來異方便,韋提即是女人相,貪瞋具足凡夫位。」已上
次所引文,「又云定散倶廻」等者,上於料簡《觀經》序分「汝是凡夫」等句之下出今定散倶廻之文,又於解了「諸佛如來」等句之下載今「韋提即是」之釋各加愚解,可見當卷新本鈔也。
《論註》(卷上)曰:「有二種功德相。一者從有漏心生不順法性。所謂凡夫人天諸善,人天果報,若因若果,皆是顛倒,皆是虛偽,故名不實功德。」已上
次所引文,《論註》釋者,上卷所解本論真實功德相文之註釋也。今引不實功德之文翻對所顯真實功德之釋,具在第二卷中。
《安樂集》(卷上)云:「引大集經月藏分言:我末法時中億億眾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當今末法,是五濁惡世,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
次所引者《安樂集》文,上卷釋也,十二門内,大文第三有四番釋,其第三番亦有五番,今所引者第五番也。
「大集」等者,《大集》一部三十卷外有日藏分及月藏分各一十卷,故云「大集月藏分」也。
「我末法」者,是明滅後三時之中於末法時聖道修行難得證也。
問:本經之中未勘此文,如何?
答:取意文也。此集上卷,大文第一明教興由,約時機下所載文也。謂彼經中具顯五箇五百年間法住及以隱没之相,明説初三五百年中如次戒、定及慧堅固,第四五百造寺堅固,第五五百闘諍堅固白法隱没之文意也。此正文言當卷之奥重引此集有此文也。
問:起行修道無簡別言,可亙淨土何限聖道?
答:聖道修行在戒、定、慧,是策自力,淨土得道歸功他力,故綽公意深達聖道修入方軌設此釋也。
問:聖道之教末法之中修行得果非無其證,何云「未有一人」等乎?
答:今釋之意,少是屬無約多分歟,不遮末法少分又有諸教證也。
「當今」等者,綽公釋也。
問:依綽公傳,大宋貞觀一十九年乙已入滅,年八十四,佛滅時代雖有異説,且據一説,佛滅已來至彼乙已,一千一百九十三年,然者正像各千年内像法半也,何云「末法」?
答:今所問者是依正像各千年説,此是一義;今存正法五百年説,如此釋也。
問:如前答者不遮聖道少有修證云云。而今釋云「唯有一門」,唯言遮餘何矛盾乎?
答:聖道修行少分得道,淨土修行全分獲益,皆蒙佛加不一而虛,故云唯也。
又(安樂集卷下)云:「未滿一萬劫已來,恒未勉火宅,顛倒墜墮故,各用功至重獲報偽也。」已上
次「又云」者,同(安樂集)下卷文,大門第七有兩番内二番釋也。上具文云:「第二段中明此彼修道用功輕重而獲報真偽者,若欲發心歸西者,單用少時禮觀念等,隨壽長短,臨命終時光臺迎接迅至彼方位階不退,是故大經云,十方人天來生我國,若不畢至滅度更有退轉者不取正覺,此方多時具修施、戒、忍、進、定、慧。」已上 又下依經具述横截五惡趣義,其大意云「若得往生彌陀淨刹,娑婆五道一時頓捨故名横截」之文等也。依繁略之。
然今據《大本》(大經)超發真實方便之願,亦《觀經》顯彰方便真實之教,《小本》(小經)唯開真門無方便之善。是以三經真實,選擇本願為宗也。復三經方便,即是修諸善根,為要也。
「然今」以下至「之願也」四丁半餘百十二行私御釋也。於中為三:
一自文之始至云「一異之義答竟」,就三經意委明信心一異之義,又判諸機心行往生差別相等。
二次下問答,又就三經明隱顯義,終成三經一心之義。
三「夫濁世」下,為引所標第二十願,先粗叙願(顯)意,又出願名。初段之中,自初至云「是也」二十一行餘者,粗亙三經述自解義,一流深義難及短解,有志與智之後弟等,且稟師傳,且加料簡可領解耳。
依此按方便之願,有假有真,亦有行有信。願者即是臨終現前之願也。行者即是修諸功德之善也。信者即是至心發願欲生之心也。依此願之行信,顯開淨土之要門方便權假。從此要門,出正、助、雜三行。就此正助中有專修有雜修。就機有二種,一者定機,二者散機也。又有二種三心,亦有二種往生。二種三心者,一者定三心,二者散三心。定散心者,即自利各別心也。二種往生者,一者即往生,二者便往生。便往生者,即是胎生邊地雙樹林下往生也。即往生者,即是報土化生也。亦此經有真實,斯乃開金剛真心,欲顯攝取不捨。然者濁世能化釋迦善逝,宣說至心信樂之願心,報土真因信樂為正故也。是以《大經》言信樂,如來誓願疑蓋無雜故言信也。《觀經》說深心,對諸機淺信故言深也。《小本》言一心,二行無雜故言一也。復就一心有深有淺。深者利他真實之心是也,淺者定散自利之心是也。
依宗師意,云「依心起於勝行,門餘八萬四千,漸頓則各稱所宜,隨緣者則皆蒙解脫。」(玄義分)然常沒凡愚,定心難修,息慮凝心故。散心難行,廢惡修善故。是以立相住心尚難成故,言「縱盡千年壽,法眼未曾開。」(定善義)何況無相離念,誠難獲。故言「如來懸知末代罪濁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況離相而求事者,如似無術通人,居空立舍也。」(定善義)言門餘者,門者即八萬四千假門也,餘者則本願一乘海也。
凡就一代教,於此界中入聖得果,名聖道門,云難行道。就此門中,有大、小,漸、頓,一乘、二乘、三乘,權、實,顯、密,竪出、竪超。則是自力,利他教化地,方便權門之道路也。於安養淨剎入聖證果,名淨土門,云易行道。就此門中,有橫出、橫超,假、真,漸、頓,助、正、雜行,雜修、專修也。正者五種正行也。助者除名號已外五種是也。雜行者,除正助已外悉名雜行。此乃橫出漸教,定散三福,三輩九品,自力假門也。橫超者,憶念本願離自力之心,是名橫超他力也。斯即專中之專,頓中之頓,真中之真,乘中之一乘,斯乃真宗也。已顯真實行之中畢。
夫雜行、雜修,其言一而其意惟異,於雜之言,攝入萬行。對五正行,有五種雜行。雜言,人、天、菩薩等解行雜故曰雜。自本非往生因種,廻心回向之善,故曰淨土之雜行也。復就雜行,有專行,有專心,復有雜行,有雜心。專行者,專修一善,故曰專行。專心者,專回向故曰專心。雜行雜心者,諸善兼行故曰雜行,定散心雜故曰雜心也。亦就正助,有專修有雜修。就此雜修,有專心有雜心。就專修有二種,一者唯稱佛名,二者有五專。就此行業,有專心有雜心。五專者,一專禮,二專讀,三專觀,四專稱,五專讚嘆,是名五專修。專修其言一而其意惟異。即是定專修復散專修也。專心者,專五正行而無二心故曰專心。即是定專心,復是散專心也。雜修者,助正兼行故曰雜修。雜心者,定散心雜故曰雜心也。應知。
凡於淨土一切諸行,綽和尚云萬行,導和尚稱雜行,感禪師云諸行。信和尚依感師,空聖人依導和尚也,據經家披師釋,雜行之中雜行雜心,雜行專心,專行雜心,亦正行之中專修專心,專修雜心,雜修雜心此皆邊地胎宮懈慢界業因。故雖生極樂,不見三寶,佛心光明不照攝餘雜業行者也。假令之誓願,良有由哉。假門之教,忻慕之釋,是彌明也。二經之三心,依顯之義異也,依彰之義一也。三心一異之義,答竟。
「然常没」下又借大師釋義之言,粗辨定散難成之義。
「息慮」、「廢惡」序題門意。
「立相住心」像觀意也。
「縱盡」等者華座觀釋。
「無相離念」以下又是像觀意也。
「言門餘」者,據上所引序題門釋,竪出、竪超、横出、横超,是等名義在第三本,是故愚解載彼下畢。
「已顯真實行之中」者:
問:指第二卷何釋文乎?
答:彼卷終舉念佛諸善比校對論,初出四十八對已來終至於云「他力真宗之正意也」二丁有餘殊嘆淨土超勝至德,指彼等歟。
「復就」等者:
又問:或云「專行」,或云「雜心」,又云「五專」,此等名目出何典耶?
答:強無本據,有所對故以義名之。既云雜行可有專行,對專雜故。已云專心可有雜心,所對同前。又云雜行可有雜心,對心行故。合五種時盍言五專,今師處處被用如此之名目等,最以為巧。《愚禿鈔》(卷下)中云「七深信」云「六決定」,又(卷下)云「六即、三印、三無、三隨順」等,蓋一轍也。
又問:《大本》、《觀經》三心,與《小本》一心,一異云何?答:今就方便真門誓願,有行有信,亦有真實有方便。願者,即植諸德本之願是也。行者此有二種,一者善本,二者德本也。信者,即至心回向欲生之心是也。二十願也 就機有定有散。往生者此難思往生是也。佛者即化身。土者即疑城胎宮是也。淮知《觀經》,此經亦應有顯彰隱密之義。言顯者,經家嫌貶一切諸行少善,開示善本德本真門,勵自利一心,勸難思往生。是以《經》(襄陽石碑經)說「多善根多功德多福德因緣」,《釋》(法事讚卷下)云「九品俱回得不退」,或(法事讚卷下意)云「無過念佛往西方,三念五念佛來迎。」此是此經示顯義也,此乃真門中之方便也。
第二段中「此經應有顯彰」等者,此經是指《小經》,其顯説者只憑善本德本功能,不措心於利他願力勵自力心,約此分齊。其隱説者難信之法,是則願力不思議法,信心為本,是為甚難,諸佛證誠其意在斯,故約顯説,或引此經「多善根」文,或引「無過念佛」解釋,前除此句為載此也,口稱自力之行門者二十願分説聞名故因茲今引此文等也。
言彰者彰真實難信之法。斯乃光闡不可思議願海,欲令歸無礙大信心海。良勸既恒沙勸,信亦恒沙信,故言甚難也。《釋》(法事讚卷下)云「直為彌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斯是開隱彰義也。《經》(小經)言「執持」,亦言「一心」。執言彰心堅牢而不移轉也,持言名不散不失也。一之言者名無二之言也,心之言者名真實也。斯經,大乘修多羅中之無問自說經也。爾者,如來所以興出於世,恒沙諸佛證護正意,唯在斯也。
「言彰者」下約隱説意,所引之文,所述之義深可思擇。
是以四依弘經大士,三朝淨土宗師,開真宗念佛,導濁世邪偽。三經大綱,雖有顯彰隱密之義,彰信心為能入。故經始稱如是。如是之義則善信相也。今按三經,皆以金剛真心為最要。真心即是大信心。大信心希有最勝真妙清淨。何以故,大信心海甚以叵入,從佛力發起故。真實樂邦甚以易往,籍願力即生故。今將談一心一異義,當此意也。三經一心之義,答竟。
「是以」以下結其三經一致之旨,又彰信為能入之要。
「大信心海甚以」等者:
問:由佛力故令發起者何叵入乎?
答:得他力信甚難故也,若得他力真實信者甚應易往。
「真實」以下,下句之意顯此義也。
夫濁世道俗,應速入圓修至德真門,願難思往生。就真門之方便,有善本,有德本。復有定專心,復有散專心,復有定散雜心。雜心者,大小凡聖,一切善惡,各以助正間雜心稱念名號。良教者頓而根者漸機,行者專而心者間雜,故曰雜心也。定散之專心者,以信罪福心,願求本願力,是名自力之專心也。善本者如來嘉名。此嘉名者,萬善圓備,一切善法之本,故曰善本也。德本者如來德號。此德號者,一聲稱念,至德成滿,眾禍皆轉,十方三世德號之本,故曰德本也。然則釋迦牟尼佛,開演功德藏,勸化十方濁世。阿彌陀如來本發果遂之誓此果遂之願者廿願 悲引諸有群生海。既而有悲願,名植諸德本之願,復名係念定生之願,復名不果遂者之願,亦可名至心回向之願也。
第三段者就二十願述其大意,又出得名,大意可見。
言得名者,植諸德本、不果遂者、至心回向共就經文有此願名,係念定生真源名之,黒谷據此。
是以《大經》(卷上)願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係念我國,植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
次引文中,所引願者第二十也,當願意者偏憑善本德本功力,不信佛智難思他力,雖然終依係念之因令果遂也。
問:言「果遂」者,御廟、黑谷共判三生果遂之義,今師同乎?
答:三生之義不可違害。
問:當願之益為化土者所果遂者,可為報土往生益歟?
答:一生聞名、一生化生、一生報土,如此得意果遂之益可報土耳。《大經》下云:「若此衆生識其本罪,深自悔責求離彼處,即得如意往詣無量壽佛所。」已上,指彼往詣佛所之時云果遂也。
問:彼轉生者不改其生,何三生乎?
答:雖不改生,離三種障,得三種益,義當轉生,例如變易生死是也。
又(大經卷下)言:「於此諸智疑惑不信,然猶信罪福,修習善本願生其國。此諸眾生,生彼宮殿。」
次「又言」者同(大經)下卷文,是説衆生疑惑佛智信罪福者受胎生也。此下所引就果遂益出説名號之利諸文。
又(大經卷下)言:「若人無善本,不得聞此經,清淨有戒者,乃獲聞正法。」已上
次「又言」者三十偈(大經卷下)文。
《無量壽如來會》(卷上)言:「若我成佛,無量國中所有眾生,聞說我名,以己善根,回向極樂,若不生者不取菩提。」已上
次所引者《如來會》文,以不果遂説「不生」者,所言果遂即往生故。
《平等覺經》(卷二)言:
非有是功德人 不得聞是經名 唯有清淨戒者 乃還聞斯正法
惡憍慢蔽懈怠 難以信於此法 宿世時見佛者 樂聽聞世尊教
人之命希可得 佛在世甚難值 有信慧不可致 若聞見精進求
已上。
次《覺經》文,五言、六言字數雖異,文言、義趣大同《大經》三十偈矣。
《觀經》言:「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已上
次《觀經》文,至經流通付屬佛名之佛語也。
《阿彌陀經》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已上
次《小經》文,至「生彼國」説少善根不生之義,「聞説」已下所説名號執持益也。
光明寺和尚(定善義)云:「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校也。是故諸經中,處處廣讚念佛功能。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又如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又十方恒沙諸佛證成不虛也。又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此例非一也。廣顯念佛三昧竟。」
次所引等者宗家解釋,總有九段。初〈定善義〉。解經念佛攝取文釋,標三經意,其文可見。
又(散善義)云:「又決定深信彌陀經中,十方恒沙諸佛,證勸一切凡夫決定得生。乃至 諸佛言行不相違失。縱令釋迦,指勸一切凡夫盡此一身專念專修,捨命已後定生彼國者,即十方諸佛悉皆同贊同勸同證。何以故,同體大悲故。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一切佛化即是一佛所化,即彌陀經中說。乃至 又勸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次下文云:十方各有恆河沙等諸佛,同贊釋迦,能於五濁惡時、惡世界、惡眾生、惡煩惱、惡邪無信盛時,指贊彌陀名號,勸勵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即其證也。又十方佛等,恐畏眾生不信釋迦一佛所說,即共同心同時,各出舌相徧覆三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皆應信是釋迦所說、所讚、所證。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是故一佛所說,一切佛同證成其事也。此名就人立信也。」抄要
次所引文,「又云決定深信」等者,〈散善義〉釋,就三經意釋深信中,依《彌陀經》解釋以下取要被引,第三卷本由具被載三心之釋有此文故,其所引下粗加註畢,仍不重解。
問:第三引之,何重引耶?
答:第三廣引,當卷略引,又於兩卷互有除取,非無異也。
「得生」之下言「乃至」者,「又深心(信)」下四重難中至第四云「推驗明知」二十丁半餘所除是也,但所除内至「大益也」十八丁餘第三卷本引之故除。
「又深心」下四十餘行彼卷同除,但此文云「諸佛言行不相違失縱令」十字,彼卷除之此卷引之。
「經中説」下言「乃至」者,所云「釋迦讚嘆極樂種種莊嚴」十字是也。
又(散善義)云:「然望佛願意者,唯勸正念稱名。往生義疾不同雜散之業。如此經及諸部中,處處廣嘆,勸令稱名將為要益也。應知。」
次所引文「又云然望佛願」等者,〈散善義〉釋,解下上品「稱佛名故我來迎汝」之文釋也。其上文云:「所聞化讚但述稱佛之功我來迎汝,不論聞經之事。」已上
「雜散業」者,聞經題者是雜行也,又飡受心令浮散故名雜散業。稱名業者是正業也,攝散住心故不同也。
「如此」等者,此有三義:一云,指三部經,謂「此經」者即是《觀經》,「及諸部」者即指大、小二部經也。二云,指一代教,「如此經」者是指三部,「諸部中」者廣指諸經。三云,廣以一代諸大乘經,今収淨土三部意也。
又(散善義)云:「從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已下,正明付囑彌陀名號,流通於遐代。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次所引者同(散善義)流通釋,解上所引付屬阿難佛語釋也。
又(法事讚卷下)云:「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又(法事讚卷下)云:「劫欲盡時五濁盛,眾生邪見甚難信,專專指授歸西路,為他破壞還如故。曠劫已來常如此,非是今生始自悟,正由不遇好強緣,致使輪回難得度。」
又(法事讚卷下)云:「種種法門皆解脫,無過念佛往西方。上盡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來迎。直為彌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次所引文,三段共是《事讚》下釋,其中初解經少善不生意讚,次兩偈者是明五濁劫末衆生邪見難信,意在勸發堅固信心永絶輪廻。後一偈半,或載一句,或載二句,處處引之。諸教、念佛對比勝劣簡要文也。
又(般舟讚)云:「一切如來設方便,亦同今日釋迦尊,隨機說法皆蒙益,各得悟解入真門。乃至 佛教多門八萬四,正為眾生機不同,欲覓安身常住處,先求要行入真門。」
次兩偈者《般舟讚》文,初文「一切如來」等者,是明諸佛道同之義。「隨機」等者,是明諸教一分利益,根性利者皆蒙益也。「各得」等者,明彼諸教終入真門為其益也。
言「乃至」者,「門門不同八萬四」下九行是也。
次一偈内初之二句第三卷末略雖引之,今於當卷全引一偈。「佛教」等者,是又正明一代説教普應諸機,下根修行若不成者不可輙得常住之果,故勸可入西方門也。
又(禮讚)云:「爾比日自見聞諸方道俗,解行不同專修有異。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已上
次所引文,「又云」等者,《禮讚》序釋,結前專、雜二修得失釋也。
「千中」等者:
問:前許一、二、三、五往生,今何相違?
答:與奪意也,與許少分,奪云無一。又依教意,於化土生且許一、二、三、五往生,而自力道化益猶難,故所見聞現在得益未得其證,故云千中無其一也。
元照律師《彌陀經義疏》云:「如來欲明持名功勝,先貶餘善為少善根。所謂布施、持戒、立寺、造像、禮誦、坐禪、懺念、苦行、一切福業,若無正信,回向願求,皆為少善。非往生因。若依此經執持名號,決定往生。即知,稱名是多善根多福德也。昔作此解,人尚遲疑。近得襄陽石碑經本文,理冥符,始懷深信。彼云:「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一心不亂,專稱名號。以稱名故,
次元照釋(彌陀經義疏),文意易見,但就碑經:
問:《選擇集》中(卷下)勘載龍舒《淨土文》云:「自一心不亂而下云,專持名號,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今世傳本脱此二十一字。」已上 今所用者以持為稱,又「多功德」三字加增,又福德上有「多」一字,字數增減相違云何?
答:試出二義。一《經》(小經)説「不可思議功德」,《論》(淨土論)判「真實功德相」,故言雖略之義必可在,故云功德。既是無上大利功德,大通多勝,故曰為多善根福德,皆悉圓備,故福德上加「多」字歟。二於石碑本有異本歟,持稱兩字即由此耳。
孤山《疏》(小經義疏)云:「執持名號者,執謂執受,持謂住持。信力故執受在心,念力故住持不忘。」已上
次所用文「孤山疏」者智圓法師《小經疏》也。
「執持」等者,《智度論》(卷五六)云:「信力故受,念力故持。」已上 寂師《大經義記》下釋受持義云:「受者作心領納故,持者得記不忘故。」已上 此等之釋其意皆同。
《大本》(大經卷下)言:「如來興世難值難見,諸佛經道難得難聞,菩薩勝法諸波羅蜜,得聞亦難,遇善知識聞法能行此亦為難。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是故我法如是作,如是說,如是教,應當信順如法修行」已上
次「大本」者,《大經》下卷流通文也。「佛語彌勒其有」已下為流通中有四段内,第一嘆經勸學有五,於其五中今所引者四、五兩段。
自所引初但正自上「佛語彌勒」 至云「之難無過此難」,四舉難勸信。
「故我法」下至云「信順如法修行」,五結勸修行。
第四舉難勸信之中又分為二:自文之初至「亦為難」是先約總,「若聞」已下次約別也。
約總之中依淨影意:
「難値」等者,生當佛時名之為値,目覩稱見,此皆難也。
「難得」等者,手得經卷名之為得,耳聽曰聞,亦可領誦目之為得,耳飡稱聞,此等皆難。
「菩薩」等者,「菩薩勝」下明其行法聞之甚難。
「遇善知識能行亦難」明修行難。
約別之中:
「難中」等者約對前三。今所言者除見佛難 明此經中修學最難,餘義餘法處處宜説,開顯淨土教人往生獨此一經為是最難。已上遠意
就此釋意私有所解,所謂初中至「聞亦難」廣約一代,正為之總。於其文中「如來」等者於佛在世約其佛寶,「諸佛」已下於其滅後是約法寶,「菩薩」等者是約僧寶。「遇善」等者是雖屬總帶別意歟,是則此文存淨教意,其中今約起行之邊。「若聞」已下別中之別,謂約安心得此信心難中難也。結此信行下説「信順如法修行」,且依一流口傳宗旨,且就一分短慮領解聊以記之,他不可與,述愚意耳。
第五結勸修行文中:
「是故」等者,淨影師(大經義疏卷下)云:「言我法者,舉此經法;如是作者,此經宣説彌陀如來修願修行,得身得土名如是作;如是説者,如來為衆宣説名如是説;如是教者,如來上來教人往生名如是教。」已上 義寂師云:「如是作者,謂神通輪令彼發心故;如是説者,謂記説輪知心而説故;如是教者,謂教誡輪教授教誡故。」已上
《涅槃經》(北本卷三五、南本卷三二)言:「如經中說,一切梵行因善知識,一切梵行因雖無量,說善知識則已攝盡。如我所說,一切惡行邪見,一切惡行因雖無量,若說邪見則已攝盡。或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信心為因,是菩提因雖復無量,若說信心則已攝盡。」
次《涅槃經》文,是上《大經》就説知識信心勝德,雖為他經竊會上文,即如上來處處述之。彌陀名號涅槃義故付其内證被得合之,今師已證有由者也。此經所引有其三段:
「如經中」者是初讚説善知識德並信心益。
又(北本卷三六、南本卷三二)言:「善男子,信有二種,一者信,二者求。如是之人,雖復有信不能推求,是故名為信不具足。信復有二種,一從聞生,二從思生。是人信心,從聞而生不從思生,是故名為信不具足。復有二種,一信有道,二信得者。是人信心,唯信有道,都不信有得道之人,是名為信不具足。復有二種,一者信正,二者信邪。言有因果有佛、法、僧,是名信正。言無因果三寶性異,信諸邪語富闌那等,是名信邪。是人雖信佛、法、僧寶,不信三寶同一性相。雖信因果,不信得者。是故名為信不具足。是人成就不具足信。乃至 善男子,有四善事,獲得惡果。何等為四?一者為勝他故讀誦經典,二者為利養故受持禁戒,三者為他屬故而行布施,四者為非想、非非想處故繫念思惟。是四善事得惡果報。若人修習如是四事,是名沒沒已還出,出已還沒。何故名沒,樂三有故。何故名出,以見明故。明者即是聞戒、施、定。何以故還出沒,增長邪見生憍慢故。是故我於經中說偈:若有眾生樂諸有,為有造作善惡業,是人迷失涅槃道,是名蹔出還復沒。行於黑闇生死海,雖得解脫雜煩惱,是人還受惡果報,是名蹔出還復沒。如來則有二種涅槃,一者有為,二者無為。有為涅槃無常,樂我淨無為涅槃,有常人深信是二種戒俱有因果,是故名為戒,戒不具足,是人不具信戒二事,所樂多聞亦不具足。云何名為聞不具足?如來所說十二部經,唯信六部未信六部,是故名為聞不具足。雖復受持是六部經,不能讀誦為他解說無所利益,是故名為聞不具足。又復受是六部經已,為論議故,為勝他故,為利養故,為諸有故,持讀誦說,是故名為聞不具足。」略抄
「又言」之下,次説信不具足之相,令知信相,又「又言」下,後説譬喩又嘆知識。初段可見。
第二段中言「是名没没已」等者,彼經第三十二卷云:「如恒河邊有七種人,恐畏冦賊則入河中。第一人者入水即沉。第二人者雖没還出,出已復没。第三人者没已即出,出更不没。第四人者入已便没,没已還出,出已即住遍觀四方。第五人者入已即沉,沉已還出,出已即住,住已觀方,觀已即去。第六人者入已即去,淺處即住觀賊近遠。第七人者既至彼岸登上大山,無復恐怖,離諸怨賊,受大快樂。」已上 此是譬喩。合譬意者,第一闡提,第二造惡,第三内凡,第四四果,第五支佛,第六菩薩,第七佛也。此中今出第二人也。
「云何名為聞不」等者:
問:此所引文全載以在第三卷末,何重引耶?
答:彼所引者其文非多,今一具文所引是多,廣略為異。又第三卷以聞具足欲顯信心,當卷之中以不具足欲顯不信,兩處所引非無異耳。
又(北本卷二五、南本卷二三)言:「善男子,第一真實善知識者,所謂菩薩、諸佛。世尊,何以故,常以三種善調御故。何等為三:一者畢竟軟語,二者畢竟呵責,三者軟語呵責。以是義故,菩薩諸佛即是真實善知識也。復次善男子,佛及菩薩為大醫故名善知識。何以故,知病知藥,應病授藥故。譬如良醫善八種術。先觀病相,相有三種。何等為三,謂風、熱、水。風病之人授之蘇油,熱病之人授之石蜜,水病之人授之薑湯。以知病根,授藥得差,故名良醫。佛及菩薩亦復如是。知諸凡夫病有三種:一者貪欲,二者瞋恚,三者愚癡。貪欲病者教觀骨相,瞋恚病者觀慈悲相,愚癡病者觀十二緣相。以是義故,諸佛菩薩名善知識。善男子,譬如船師善度人故名大船師。諸佛菩薩亦復如是,度諸眾生生死大海。以是義故名善知識。」抄出。
第三段中「第一真實善知」等者:
問:已以諸佛並諸菩薩為善知識,雖傳淨教凡夫知識難關其分,更不可有仰信義歟?
答:尅體言之,其本可在佛與菩薩,但慥相承如來教意令傳来者,又即可為善知識也,諸教相承皆以如此,彼等不必佛菩薩等何限淨教,就中《觀經》中下已下四品知識皆是凡夫末代劣機,遇其知識可得往生是佛意也。
《華嚴經》(唐譯卷七七)言:「汝念善知識,生我如父母,養我如乳母,增長菩提分。如醫療眾疾,如天灑甘露,如日示正道,如月轉淨輪。」
又(唐譯華嚴經卷六○)言:「如來大慈悲,出現於世間,普為諸眾生,轉無上法輪。如來無數劫,勤苦為眾生,云何諸世間,能報大師恩。」已上。
次《華嚴經》文,又有二段。初文總説善知識義,次又別説如來大恩。言「大師」者,即是釋迦牟尼佛也。
光明寺和尚(般舟讚)云:「唯恨眾生疑不疑,淨土對面不相忤,莫論彌陀攝不攝,意在專心回不回。 或噵從今至佛果,長劫讚佛報慈恩,不蒙彌陀弘誓力,何時何劫出娑婆。 何期今日至寶國,實是娑婆本師力,若非本師知識勸,彌陀淨土云何入,得生淨土報慈恩。」
次大師釋,此有四段。初之三偈及一句者《般舟讚》文,初偈之中:
「莫論」等者,誡疑礙心勸不疑心,不疑心者即信心也。
「淨土」等者,日中禮(往生禮讚)云「行者傾心常對目」者乃此意也。
「忤」者,《玉篇》云:「五故切,逆也。」《廣韻》云:「宜故切,逆也。」
「莫論」等者,明佛引接(攝)與不引接(攝)由其廻心與不廻心。
次一偈者此非其次,其中間隔七十九行,「讚佛」等者讚彌陀恩,次下句云「不蒙」等,彌陀故也。
次一偈者中隔一句,言「本師」者是讚釋迦,前後相並嘆二尊也。
次一句即同次也,生淨土者本師力也,得生乃又報佛恩也。
又(禮讚)云:「佛世甚難值,人有信慧難,遇聞希有法,此復最為難。 自信教人信,難中轉更難,大悲弘弘字:智昇法師懺儀文也 普化,真成報佛恩。」
第二段文,「佛世」之下此八句者初夜禮(往生禮讚)也。
「佛世」等者,《經》(大經卷下)説「如來興世」等意。
「人有」等者,《經》(大經卷下)説「聞法能行」等意。
「自信」等者,《經》(大經卷下)説「若聞斯經」等意。
「大悲」等者,總結上來聞法能行信樂受持之勝益也。
「傳」字與「弘」各依一本,共不乖歟,傳即傳通,弘弘通也。
又(法事讚卷下)云:「歸去來,他鄉不可停,從佛歸本家,還本國,一切行願自然成。悲喜交流,深自度,不因釋迦佛開悟,彌陀名願何時聞,荷佛慈恩實難報。」
第三段文,「歸去」等者,第三卷末所引用之《疏》〈定善義〉水觀之讚蓋一轍也,彼(定善義)云「魔鄉」,此(法事讚卷下)云「他鄉」,一字雖殊大意是同。
「歸家」等者,日中禮(往生禮讚)云「努力翻迷還本家」也,今此鈔本云「歸本家」,流布本無「本」之一字,是異本歟?云「本家」者宛如《禮讚》云「本國」也。縱無「本」字本家義也。
「一切」等者,十地願行自然成也。「悲喜」等者唱讚偈也,是又頂載二世尊恩述難報志,今此一偈雖為別段不云「又云」,仍屬前段。
又(法事讚卷下)云:「十方六道,同此輪回無際,偱偱沈愛波而沈苦海。佛道人身難得今已得,淨土難聞今已聞,信心難發今已發。」已上
第四段初「十方」等者,同(法事讚)後序文,先述生死輪廻無際,然後述於難得人身、難聞淨土、難發信心,忽得、忽聞、忽發而已。
真知,專修而雜心者,不獲大慶喜心。故宗師,(禮讚意)云「無念報彼佛恩,雖作業行心生輕慢,常與名利相應故,人我自覆不親近同行善知識故,樂近雜緣自彰障他往生正行故。」悲哉,垢障凡愚,自從無際已來,助正間雜,定散心雜故,出離無其期。自度流轉輪回,超過微塵劫,叵歸佛願力,叵入大信海。良可傷嗟,深可悲歎。凡大小聖人,一切善人,以本願嘉號為己善根故,不能生信,不了佛智,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無入報土也。是以愚禿釋鸞,仰論主解義,依宗師勸化,久出萬行諸善之假門永離雙樹林下之往生,回入善本德本真門偏發難思往生之心。然今特出方便真門轉入選擇願海,速離難思往生心欲遂難思議往生,果遂之誓良有由哉。爰久入願海深知佛恩,為報謝至德,摭真宗簡要恒常稱念不可思議德海。彌喜愛斯,特頂戴斯也。
「真知」以下私御釋也。
「無念」等者,《禮讚》前序判雜修失之解釋也。十三失内初之九失於當卷始既舉之訖,今所引者彼失餘殘第十以下四失是也。
「悲哉」等者,集主被述悲情意也。
「大小」等者,本願嘉號,蓋是如來不可思議他力功德,而准諸善為已善根故不生信,是故不入真報土也。釋意如斯。
「久出」等者,萬行諸善是聖道意,雙樹林下是約《觀經》,十九願意;善本徳本是約《小經》,二十願意,乃是難思往生心也。選擇願海是《大經》意,即難思議往生是也。
「果遂」等者,如此展轉從假入真,出方便門入真實門,即果遂願之所成也,是偏今師不共別意,人不知之可仰信也。
信知,聖道諸教,為在世正法,而全非像末法滅之時機,已失時乖機也。淨土真宗者,在世正法,像末法滅,濁惡群萌,齊悲引也。是以據經家披師釋,辨說人差別者,凡諸經起說不過五種:一者佛說,二者聖弟子說,三者天仙說,四者鬼神說,五者變化說。爾者四種所說不足信用,斯三經者則大聖自說也。
「信知」以下明聖道教其利是短,淨土真宗其益長也。
「據經家披師釋」等者,《觀經玄義》説人門釋,立此門者是為簡異餘人諸説,唯以佛説令依憑也。於此釋文,「辨説」等者先標章門。「凡諸」以下總舉五種起説不同,所言五種本出《大論》。《論》第二云:「一者佛自口説,二者佛弟子説,三者仙人説,四者諸天説,五者變化説。」已上 論與今釋開合異也,論開仙天以為兩説不立鬼神,是則仙者雖有内外,共是人類,天者六欲及以四禪是皆天道,人天異故開為二種不立鬼神,諸天皆兼八部鬼神,是故攝天不別立之,釋合天仙,共備五通德相似故,不別立之別立鬼神。諸經之中正有其説,謂如《法華》十羅刹女,《藥師》十二神將等也,故別立之。論説、釋義各有其由。
「爾者」以下一行餘者,聖人私結正明不依四種權説,唯可依用佛自口説三經説也。
問:説人門釋有其三段,初先總舉五種起説,今之所引是初段也。次明今經為佛自説,所謂下云「今此觀經是佛自説」八字是也。後「問曰」下問答料簡明其説處所為等也。第三問答縱雖存略,第二文段尤可引之。初舉五説為明其中今經正是為佛説也,而略其文似忘所詮,其意如何?
答:如此引文廣略隨時,依略彼文私被加詞正述釋意。此有二意,一彼釋雖言是佛自説,不言四種不足信用,但雖不言其意顯然,故探釋意如此被釋,非無由歟。二彼釋只云「今此觀經」不亙三經,故以佛説為通三經私有此釋,是非自由三部同標佛説故也。
《大論》(卷九)釋四依云:「欲入涅槃時,語諸比丘:從今日,應依法不依人,應依義不依語,應依智不依識,應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依法者,法有十二部,應隨此法,不應隨人。依義者,義中無諍好惡、罪福、虛實,故語已得義,義非語也。如人以指指月以示教我,看視指而不視月。人語言,我以指指月令汝知之,汝何看指而不視月?此亦如是,語為義指,語非義也。以此故,不應依語。依智者,智能籌量分別善惡,識常求樂,不入正要,是故言不應依識。依了義經者,有一切智人,佛第一,一切諸經書中佛法第一,一切眾中比丘僧第一。無佛世眾生,佛為此重罪不種見佛善根人。」已上
次《大論》(卷九)文四依之釋其意顯著,不能委述。
依義之下「如人」等者,以指譬語,以月喩義,玄悟之賓直爾看月不見指也。
依了義下「有一」等者,了、不了義,諸經異説諸宗所談,領解雖區,今教之宗唯以佛説為了義經,此論灼然。《大經》下云:「如來智慧海深廣無涯底,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了。」已上 彌陀五智深奥之理,三乘、五乘非其境界,是故今談菩薩等説不足信用,以此義故,了義經名被佛説也。深心釋(散善義)云:「除佛已還智行未滿,在其學地,由有正習二障未除,果願未圓,此等凡聖縱使測量諸佛教意未能決了,雖有平章要須請佛證為定也。」已上
「一切衆中比丘」等者:
問:除佛已還皆非所信,如今釋者可用之耶?
答:所信用之佛自口説了義經者約所説理,今「比丘僧第一」等者,無佛世時約其形體所判之也。
爾者,末代道俗,善可知四依修法也。
然據正真教意披古德傳說,顯開聖道、淨土真假,教誡邪偽異執外教,勘決如來涅槃之時代,開示正像末法旨際。
「爾者」以下又私御釋,結知四依可修法行,又明淨教相應末法五濁之機慥可得道,廣引大文被勸人也。
是以玄忠寺綽和尚(安樂集卷下)云:「然修道之身,相續不絕,逕一萬劫,始證不退位。當今凡夫,現名信想輕毛,亦曰假名,亦名不定聚,亦名外凡夫,未出火宅。何以得知?據菩薩瓔珞經,具辯入道行位,法爾故名難行道。」
次綽公釋,《安樂集》文所引有四。初「然修道之身」等者,下卷之文,大文第五有四料簡,其中一汎明修道延促文也。
「逕一」等者,是指十信外凡退位。
「證不退」者,是三賢位内凡不退。
「當今」等者,信外常没凡夫類也。
又(安樂集卷上)云:「有明教興所由,約時被機,勸歸淨土者,若機教時乖,難修難入。正法念經云:行者一心求道時,常當觀察時方便。若不得時無方便,是名為失,不名利。何者,如攢濕木以求火,火不可得,非時故,若折乾薪以覓水,水不可得,無智故。大集月藏經云:佛滅度後,第一五百年,我諸弟子學慧得堅固。第二五百年,學定得堅固。第三五百年,學多聞讀誦得堅固。第四五百年,造立塔寺修福懺悔得堅固。第五五百年,白法隱滯多有諍訟,微有善法得堅固。計今時眾生,即當佛去世後第四五百年,正是懺悔修福應稱佛名號時者。一念稱阿彌陀佛,即能除却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一念既爾,況修常念,即是恒懺悔人也。」
第二「有明教興」等者,上卷大文第一初文。
「勸歸」等者,「淨土」之下「若機」之上有「若教赴時機易修易悟」九字,又「難入」之下「正法念」上有「是故」二字,是等之字依非至要,各被除歟。所引經文其意可見。
次《月藏》文,此集為證聖道難證引此經時,云「我末法時中」等文,依今經説取意文也。
「計今」以下綽公私釋,此釋之上又引同經明佛出世有四種法化度衆生:一者説經,二者光明,三者神通,四者名號,引此經意其後結云「今時」等也。
「即當」等者,綽公在世依為第四五百年中,如此釋也。
又(安樂集卷下)云:「辨經住滅者,謂釋迦牟尼佛一代,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眾生滅盡,諸經悉滅。如來悲哀痛燒眾生,特留此經止住百年。」
第三下卷第六大門有三番中第三段也。
言「此經」者即是《大經》,《大經》即是念佛,《選擇集》(卷上)云:「此經止往者即念佛止住也。」已上 蓋此義也。
又(安樂集卷上)云:「大集經云:我末法時中億億眾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當今末法是五濁惡世,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已上。
次《大集》文,大文第三小科載之,當卷之初雖引此文,各依至要不憚重引被載之歟。
爾者,穢惡濁世群生,不知末代旨際,毀僧尼威儀。今時道俗,思量己分。
「爾者」以下私御釋也。
按三時教者,勘如來般涅槃時代,當周第五主穆王五十一年壬申。從其壬申,至我元仁元年甲申,二千一百八十三歲也。又依《賢劫經》、《仁王經》、《涅槃》等說,已以入末法六百八十三歲也。
「至我」等者,下所被引《末法燈明記》兩説内《周異記》意,佛涅槃後至我延曆二十年辛巳一千七百五十歳也。就之勘之,自同二十一年壬午至於元仁元年甲申,四百二十三箇年也,仍佛涅槃至件甲申二千一百七十三年。而云八十,其八之字書生誤歟,宜云七也。
「已以」等者,且依正法五百年説。若依此説,欽明天皇治十五年貴樂二年壬申之曆始入末法,自其壬申至此元仁元年甲申,六百七十三箇年也,而云八十,其八之字誤又同前,宜云七也。
若依正法千年説者,後冷泉院御宇永承七年壬辰始入末法,自彼壬辰至此元仁元年甲申,一百七十三箇年也。以次撿之,自彼元仁甲申翌年嘉禄元年乙酉之曆,今至延文五年庚子,一百三十六筒年也,故佛涅槃迄於當年庚子,二千三百九箇年也。
- Get link
- X
- Other Apps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