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增訂佛祖道影(卷一) 上虛下雲老和尚重輯‧上宣下化老和尚再增訂

十三祖迦毘摩羅尊者
尊者。華氏國人。初為外道。通諸異論。有大神力。初見十二祖。作禮懺悔。祖問。汝名誰。眷屬多少。尊者曰。我名迦毗摩羅。有三千眷屬。祖曰。盡汝神力。變化若何。曰。我化巨海。極為小事。祖曰。汝化性海得否。曰。何謂性海。我未嘗知。祖曰。山河大地。皆依建立。三昧六通。由玆變現。尊者聞言。與徒眾俱求剃度。祖召五百羅漢。與授具戒。復以大法付之。得法已。遊化至西印土。轉付龍樹。即現神變。化火焚身。
贊曰
唱出多端 拍拍是令 以心印心 似鏡照鏡
竭盡玄微 頓超凡聖 正眼看來 缽盂安柄
或說偈曰
◎一九七九年二月十六日‧宣公上人作
外道歸佛續慧燈 神通變化顯威靈
深知懺悔求更進 大開圓解自融通
百千三昧性海現 八萬法門願山成
耘耕收穫勤努力 修行修行又修行
十四祖龍樹菩薩
尊者。西天竺國人。因十三祖行化至彼。龍樹出迎曰。深山孤寂。龍蟒所居。大德至尊。何枉神足。祖曰。吾非至尊。來訪賢者。龍樹默念。祖知其意。龍樹悔謝。祖即與度脫。及五百龍眾俱。授具戒。付以大法。得法已。行化至南印土。彼國之人多信福業。祖為說佛性義。眾聞。悉回初心。復於座。現身如滿月輪。眾中有迦那提婆曰。此是尊者。現佛性體相。以示我等。後付法於迦那提婆已。入月輪三昧。廣現神變。凝然示寂。
贊曰
佛性之義 非有無相 現三昧輪 珊瑚月上
是克家兒 不落趣向 揭卻雙眉 一鎚兩當
或說偈曰
◎一九七九年二月廿日‧宣公上人作
天竺十四祖傳心 龍宮尋寶取大經
法界為體無邊際 虛空是用有何痕
包羅萬物含眾妙 捲藏一密迥根塵
火宅危險休留戀 世尊樹下見明星
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
尊者。南天竺國人。初求福業。兼樂辯論。後謁龍樹祖。祖知是智人。先遣侍者。以滿缽水。置於座前。尊者見之。即以一針投之而進。欣然契會。祖即為說法。不起於座。現月輪相。唯聞其聲。不見其形。尊者語眾曰。今此瑞者。師現佛性。表說法非聲色也。祖即為剃度。付以大法。尊者得法後。行化至迦毗羅國。轉付羅睺羅多。即入奮迅三昧。放八光而歸寂焉。
贊曰
佛祖巴鼻 智者難諳 缽水投針 落二落三
月輪三昧 大地腥羶 畢竟如何 試著眼看
或說偈曰
◎一九七九年四月廿二日‧宣公上人作
滿缽清水淨無塵 一針投入浪微昏
性覺靈明原非物 智光遍照本來真
如是如是觀自在 善哉善哉悟誰人
祖師傳心昭大道 言言語語屬浮文
十六祖羅睺羅多尊者
尊者。迦毗羅國人。父名梵摩淨德。家有園樹。生耳如菌。味甚美。唯淨德與次子羅睺羅多得取而食。隨取隨長。因十五祖至其家。曰。汝年八十一。此樹不生耳。淨德聞。彌加嘆服。且曰。弟子衰老。不能事師。願捨次子。隨師出家。祖曰。昔如來記此子。當第二五百年。為大教主。今之相遇。蓋符宿因。即與剃度。執侍。後付以大法。得法已。行化至室羅筏城。轉付與僧伽難提。即安座歸寂。
贊曰
宿因既符 玄機默契 樹大法幢 彌天匝地
二千年來 斯宗綿繼 堪笑兒孫 擎叉斷臂
或說偈曰
◎一九八一年八月七日‧宣公上人作
淨德道種產奇才 園囿異樹長耳苔
尊者採摘復生菌 如來授記二五百
宿因既符玄機契 現果克證妙輪開
續佛心燈光無盡 萬劫千秋永緬懷
十七祖僧伽難提尊者
尊者。室羅筏城寶莊王子也。七歲即厭世樂。願請出家。一夕。至大巖石窟。晏寂其中。十六祖至彼。見安坐入定。祖俟之。三七日。方從定起。祖問。汝身定耶。心定耶。曰。身心俱定。祖曰。身心俱定。何有出入。曰。雖有出入。不失定相。祖詰之。尊者豁然。即求度脫。祖以右手擎缽。至梵宮取香飯。與尊者同食。尊者以右手。入金剛輪際。取甘露水。以琉璃器持至。祖付以大法。後至摩提國。得伽耶舍多。即右手攀樹而化。
贊曰
棄捨王位 晏坐石窟 忽遇作家 掀翻故物
是娑羅王 當面著賊 擊碎缽盂 金河海闊
或說偈曰
◎一九八一年八月八日‧宣公上人作
七歲厭世願出家 石窟習定戒浮華
本無諸相離言說 何有葛藤落二三
師資道合同一路 蘭因絮果各千般
知音難遇仁者鮮 心燈永續古今傳
十八祖伽耶舍多尊者
尊者。摩提國人。十七祖至其國。見一童子持鑑造祖前。祖問。汝幾歲耶。曰。百歲。祖曰。汝年尚幼。何言百歲。童曰。我不會理。正百歲耳。祖曰。汝善機耶。童曰。佛言。若人生百歲。不會諸佛機。未若生一日。而得決了之。時聞風吹殿鈴聲。祖問曰。鈴鳴耶。風鳴耶。尊者曰。非風鈴鳴。我心鳴耳。祖曰。心復誰乎。答曰。俱寂靜故。祖曰。善哉。善哉。付以大法。尊者後得鳩摩羅多。即踴身虛空。現十八變。火光三昧。自焚其身。
贊曰
持鑑而來 便與撲破 非風非鈴 分明錯過
諸佛之機 是個甚麼 得僧伽黎 反遭玷污
或說偈曰
◎一九八一年八月廿一日‧宣公上人作
一歲不明百歲愚 空過光陰日月虛
非風非鈴我心動 即理即機汝自知
寂靜造化無所住 廣大精微有何疾
來去解脫離罣礙 生死真如更弗拘
十九祖鳩摩羅多尊者
尊者。大月氏國人。因十八祖至。尊者問曰。是何徒眾。祖曰。是佛弟子。彼聞佛號。心神竦然。即時閉戶。祖良久扣其門。尊者曰。此舍無人。祖曰。答無者誰。尊者聞語。知是異人。遂開關延接。祖曰。昔世尊記曰。滅後一千年。有大士出現於月氏國。紹隆玄化。今汝值我。應斯嘉運。於是出家授具。付以大法。尊者得法已。後得闍夜多。即於座上。以指爪剺面。如紅蓮開。放大光明。照曜四眾。而入寂滅。
贊曰
聞佛閉門 且信一半 此舍無人 抱臧賊漢
說法梵天 煤裏洗炭 記莂將來 慧命一線
或說偈曰
◎一九八一年八月廿二日‧宣公上人作
此舍無人有賊漢 心行處滅言語斷
答者是誰吾難解 應之非我汝宜知
千年大士出月氏 萬劫法王記日先
紅蓮開放照四眾 十九代祖化女男
二十祖闍夜多尊者
尊者。北天竺國人。聞十九祖語。頓釋所疑。祖曰。汝雖已信。而未明業從惑生。惑因識有。識依不覺。不覺依心。心本清淨。無生滅、無造作、無報應、無勝負。寂寂然、靈靈然。汝若入此法門。可與諸佛同矣。一切善惡。有為無為。皆如夢幻。尊者領旨。即求出家。受具。祖付以大法。得法已。至羅閱城。轉付婆修盤頭。即於座。奄然歸寂。
贊曰
善惡二輪 皎然不謬 影響忽聞 脫落窠臼
法無生滅 木雞啼晝 沒量大人 開眼漏逗
或說偈曰
◎一九八一年八月廿三日‧宣公上人作
頓釋所疑豁然通 陽春白雪盡消融
起惑造業受果報 破迷顯正立大功
清淨本源菩提性 靈明覺照日天中
心心相印傳佛道 古今如是總相同
二十一祖婆修盤頭尊者
尊者。羅閱城人。一食不臥。六時禮佛。為眾所歸。二十祖至彼。問其眾曰。此頭陀能修梵行。可得佛道乎。眾曰。我師精進。何故不可。祖曰。汝師與道遠矣。眾曰。尊者蘊何德行。而譏我師。祖曰。我不求道。亦不顛倒。我不禮佛。亦不輕慢。我不長坐。亦不懈怠。我不一食。亦不雜食。心無所希。名之曰道。尊者聞已。發無漏智。祖乃付法。後至那提國。得摩拏羅。即踴身高半由旬。屹然而住。四眾仰瞻虔請。復坐。跏趺而逝。
贊曰
無漏智通 白日說夢 玉蘊荊山 珠含老蚌
光透重重 賢者不重 繼起慧燈 天驚地動
或說偈曰
◎一九八一年八月廿九日‧宣公上人作
一食不臥真精進 萬慮皆空大導師
我則不求除顛倒 汝應破執離狂傲
勤修無漏道種智 捨棄有為功德超
如是心印傳祖意 西天東土步步高
二十二祖摩拏羅尊者
尊者。那提國常自在王之子也。年三十。會婆修祖至彼國。王問祖曰。羅閱城土與此何異。祖曰。彼土曾有三佛出世。今王國有二師化導。王曰。二師者誰。祖曰。佛記第二五百年。有二神力大士。出家繼聖。即王之次子摩拏羅。是其一也。吾雖德薄。敢當其一。王曰。誠如尊者所言。當捨此子作沙門。祖曰。善哉大王。能遵佛旨。即與薙落授具。付以大法。尊者得法後。付鶴勒那。即跏趺奄化。
贊曰
王宮誕生 不居尊貴 聞師指示 頓明宿慧
泡影非真 施大無畏 體露堂堂 千花萬卉
或說偈曰
◎一九八一年九月五日‧宣公上人作
乘大願船度五濁 不畏艱苦入娑婆
託跡王宮常自在 寄寓客舍祖印說
佛昔授記摩拏是 我今來訪大頭陀
誠哉言也吾當捨 廣開法筵設無遮
二十三祖鶴勒那尊者
尊者。月氏國人。年二十二出家。常有鶴眾相隨。尊者問二十二祖曰。以何方便。令彼解脫。祖曰。我有無上法寶。汝當聽受。化未來際。而說偈曰。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亦無憂。時鶴眾聞偈。飛鳴而去。尊者既得法。行化至中印土。轉付師子。即現十八變而歸寂。
贊曰
法說龍宮 道服羽族 指歸其源 頂門亞目
得師子兒 唱還鄉曲 月氏國中 信香薰馥
或說偈曰
◎一九八一年九月六日‧宣公上人作
天地造物頗稀奇 鶴隨尊者警愚迷
心為境轉非自在 性被雲遮障菩提
苦海無邊回頭岸 蓮邦有路舉足及
自古成功全憑忍 勇猛精進莫狐疑
二十四祖師子尊者
尊者。中印土人。問二十三祖曰。我欲求道。當用何心。祖曰。汝欲求道。無所用心。曰。既無用心。誰作佛事。祖曰。汝若有用。即非功德。汝若無作。即是佛事。因付以大法。遊化至罽賓國。轉付法與婆舍斯多。後王秉劍至尊者所。問曰。師得蘊空否。曰。已得蘊空。王曰。離生死否。曰。已離生死。王曰。既離生死。可施我頭。曰。我身非有。何吝於頭。王即揮刃。斷尊者首。白乳湧高數尺。王之右臂旋亦墮地。
贊曰
無心可用 大用現前 廓通佛理 捨盡第筌
按劍引頸 海口難宣 蘆花白雪 秋水長天
或說偈曰
◎一九八一年九月七日‧宣公上人作
師子尊者志非凡 求法問道願心堅
應無所住離諸相 如有功能即落邊
五蘊皆空破迷執 萬緣放下了真詮
王劍斬頭白乳現 右臂墮地始服甘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rung Luan(3)

橫川法語----橫川法語是源信大師所說的話

善導大師全集

毗尼日用切要---寶華山弘戒比丘 讀體 彚集

禪門修證指要...Thien Tong Tu Chung Chi Yeu

《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講記(一)作者:淨慧老和尚.

Trung Luan(4)

六祖壇經箋註

2732梁朝傅大士頌金剛經

中觀四百論廣釋 總論--- 中觀四百論廣釋 聖天菩薩 造頌 法尊法師 譯頌 索達吉堪布 著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