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新華嚴經合論卷第三
第貳:明依宗教別:
夫大覺出興,稱真智而自在.法身無際,等群品以同軀.任器現形.應根施教.如空谷響,應擊成音.谷響無心.亦無處所.但以隨緣而能普應。如來設教亦復如是.稱自根緣得自心之法.隨根增廣而成熟之.示無常宗而成立教.對病施藥,病痊藥除。一念之間雨無量法.稱周法界對現色身。法既無窮.宗教無盡.無前後際,普備諸根.但為眾生,自分前後。且如毗盧遮那之教,無始無終,稱性無方,無斷無絕.隨其根類,自見入胎、出家說法、始終教行、入寂涅槃。其實如來本不如是.即法華經亦說「吾從成佛已來,經無量阿僧祇劫.以性海圓智,一念即無量劫也」.如是圓智,何有前後者焉。此經云「入剎那際三昧,示現初生涅槃」.又如此經中「兜率天子,三生十地.第二生上猶從惡道中來.蒙光照身,生於兜率天上.得離垢三昧.便見如來住金剛寶地,化大菩薩.在閻浮提,始入母胎」.又法華經云「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穩」。有何前後教之差別也.但隨一期同而且異。約立先德十家之教行也.約為軌範,餘可准知:
第一、後魏菩提留支,立一音教。
第二、陳朝真諦三藏,立二教同時。
第三、後魏光統律師,立三種教。
第四、齊朝大衍法師,立四種教。
第五、護身法師,立五種教。
第六、陳朝南獄思禪師、智者等,立四教同時。
第七、唐朝海東新羅國元曉法師,造此經疏,亦立四教。
第八、唐朝吉藏法師,立三種教。
第九、梁朝光宅寺雲法師,立四教。
第十、唐朝江南印法師,立二教。
第一、後魏菩提留支立一音教者:謂一切聖教,唯是如來一言音教.但隨根異故,種種差殊.如經「一雨所潤」等.經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第二、陳朝真諦三藏立二教者.謂一、漸.二、頓︰約漸悟菩薩,大由小起.所設具有三乘之教,名為漸.即涅槃等經。若約直往頓機,大不由小起.所設教唯菩薩乘.是故名為頓.即華嚴經是。大遠法師亦同此說。
第三.後魏光統律師承習佛陀三藏立三種教者:一、漸、二頓、三圓:光師釋意:一、為根熟之輩.於一法中具足演說一切法.謂常與無常空不空等教.一切具說.更無漸次.故名為頓。
二、為上達之人分契佛境者.說於如來解脫無礙,究竟果德圓極祕密自在法門.故名圓教。於二教之上,分為三教。
第四、齊朝大衍法師立四種教者:一、因緣教:謂小乘薩婆多等部.二、假名教:謂成實論及經部等.三、不實教:謂般若說即空理,明一切不實等.四、真宗教:謂華嚴涅槃,法界真理性等。
第五、護身法師立五種教者:謂於前等四教內.真如佛性以為真教.即是涅槃經是。第五法界教.即華嚴明法界自在無礙門是。
第六、陳朝南獄思禪師、智者禪師等立四教︰
一、三藏教.亦名小乘教.如法華經云「不得親近小乘三藏學者」.智論中,小乘為三藏.大乘為摩訶衍藏。
二、通教.亦名漸教:謂大乘經中通說三乘通備三根.又如大品經中乾慧地等通三乘者是。
三、別教.亦名頓教:謂頓說大乘.經中所說法門道理,不通小乘者是也。
四、圓教.亦名祕密教:說法界自在具足圓滿,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無礙法門.華嚴法華經等是也。
第七、唐朝海東新羅國元曉法師,造此經疏,亦立四教︰一、三乘別教:謂如四諦教,緣起等經。二、三乘通教:謂如般若教,深密經等.三、三乘分教:如瓔珞經及梵網等經.四、一乘滿教:謂如華嚴經,普賢教。釋四別如彼疏中。
第八、唐朝吉藏法師立三種教.謂三輪:一、根本法輪:即華嚴經,最初說.二、支末法輪:即三乘等,於後所說。三、攝末歸本法輪:法華經,四十年後說,迴三入一之教。
第九.梁朝光宅寺雲法師,立四教者:謂如法華經中臨門三車即為三乘.四懼道中所授大白牛車為第四乘.以臨門牛車亦同羊鹿,俱不得故。若不爾,長者宅內引諸子時,云此三車指在門外.諸子出宅,即合得車。如何出已,索本所指之車而不得故,後更索耶。故知是權,同於羊鹿也。以是大乘權教,方便說故。具釋如彼法華疏中。
第十.唐朝江南印法師,立二教︰一、釋迦經,名屈曲教.以逐機性,隨計說故。二、華嚴經,盧舍那十身等教。彼法師立二教略有四別:(一)主別:謂彼釋迦化身所說.此是舍那十身所說。(二)處別:謂彼說娑婆世界,木樹草座上所說。此經於蓮華藏世界,寶樹金座上說。(三)眾別:謂彼與聲聞及菩薩說.此唯菩薩極位同說。(四)說別:謂彼但是當方所說.此要論十方同說.一如華嚴經所說。
以上十家所釋.並依唐朝吉藏法師所集。同異各是一家.並是當世英才.智超群品.皆為統賢靈之法將.開佛日之明燈.不可是非加其名也。但知仰敬其高旨.只如思智二德,位已昇堂。雲公演法,雨華庭下.悟靈山於即汐,法眼逾明.登果位於今辰,道齊遐古.只如佛說內外中間之言,遂即入定.後有五百阿羅漢,各解此言。佛出定後.同問世尊,誰當佛意。佛言:並非我意。諸人問佛:既不當佛意,將無得罪。佛言:雖非我意.各順正理.堪為聖教.有福無罪。況此諸德所說,各有典計據。
然今唐朝藏法師,承習儼法師為門人.立教深有道理.亦可敘其旨趣︰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終教.四、頓教.五、圓教。
一、小乘教可知。
二、始教者:深密經中立第三時教同許定性二乘,俱不成佛故.今會總為一教。此說未盡大乘法理.是故立為大乘始教。
三、終教者:定性二乘無佛性者及闡提悉當成佛.猶未盡大乘至極之說,立為終教。然前始終二教,並依地位漸次修成.俱為漸教。
四、頓教者:但一念不生即名為佛.不從地位漸次而說.故立為頓教。如思益經「得諸法正性者,不從一地至一地」.楞嚴經云「初地即八地,乃至無所有」.有何等次第。又下十地品中「十地猶如空中鳥跡」.豈有差別可得.具如諸法無行經等說。
五、圓教者: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故十信滿心即攝六位,成等正覺。依普賢法界,帝網重重、主伴具足.故名圓教.如此經等說。
藏法師作如是合會。
又西域戒賢法師.遠承彌勒無著.近踵護法難陀.依深密經、瑜伽等論,立三種教:謂佛初鹿園說小乘法.雖說生空.猶未說法空真理.以非了義.即四阿含等經是。第二時中,雖依遍計所執自性說諸法空.然猶未說依他圓成唯識道理.故亦非了義.即諸部般若等教是。第三時中,方就大乘正理,具說三性、三無性等、唯識二諦.方為了義.即解深密經等。又此三位各三義釋:一、機.二、說教.三、顯理。且初唯攝聲聞.唯說小乘.唯顯生空。二、唯攝菩薩.唯說大乘.唯顯二空。三、普攝諸機.通說諸乘.具顯空有。是故前二攝機,理各有闕.故非了義。後一教無不攝故.教無不具.理無不圓.故為了義。
又智光論師.遠承文殊龍樹.近稟提婆清辯.依般若等經、中觀等論,亦立三教︰謂佛初鹿園為諸小根說小乘法.明心境俱有。第二時中為彼中根說法相大乘.明境空心有唯識道理.以根猶劣故,未能全入平等真空.故作是說。第三時中,為上根說無相大乘.辯心境俱空、平等一味.為真了義。又此三位亦三義釋:一、攝初機者:初時唯攝二乘人機.第二時中通攝大小三機.以此宗許一分二乘不向佛果。第三時中唯攝菩薩:通於漸頓.以諸二乘悉向佛果,更無餘路故。二、約教者:初時說小乘.第二時說通.第三時唯一乘。三、約顯理者:初時破外道自然性故.說緣生法定是實有。第二時漸次破二乘故,緣生實有執.說此緣生以為假有.以彼怖畏此真空故.猶存假有而接引之。第三時就究竟大乘,說此緣生即是性空.平等一味.不礙二諦。是故法相大乘,有所得等,屬第二教.非真了義。此三教次第,如智光論師說。此乃西國法將,立教各有一途.皆詮聖教,在彼一方軌式.仰惟高旨,未可簽量。
但「通玄」自參聖教.隨己管窺以述意懷.用呈後哲.准其教旨略立十種教,總該佛日出興始終教意.何者為十:第一時說小乘純有教.第二時說般若破有明空教.第三時說解深密經,和會空有,明不空不有教.第四時說楞伽經,明契假即真教.第五時說維摩經,明即俗恆真教.第六時說法華經,明引權歸實教。第七時說涅槃經,令諸三乘捨權向實教.第八時說華嚴經,於剎那之際,通攝十世,圓融無始無終,前後通該教.第九時說共不共教.第十時說不共共教。
第一時說小乘純有教者:為諸凡夫繫著世法以為實有.隨於色塵作諸不善.以不善故墮於苦趣。還將有法曫勒彼心.以戒防護制諸不善.故名純有教。於小乘中還說無表性戒等通其大體.但隨根性用事不同.如菩薩戒亦爾.經云「若人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亦以性戒論之。又云「如是千百億,各接微塵眾,俱來至我所」者︰所謂初以化身化報引接.後以令歸法身實報。若上根者,法身事理一時.為依本故。
第二時說般若破有明空教者:既說小乘實有.令成軌範.制其身語意.得住善法.即說生空等觀.方說法空教.破彼繫著.漸向法身。
第三時說解深密經為和會空有教者:為於前空有二教和會.令邊見者不滯空有二門.為不空不有教。為二乘人滅識證寂住寂無知.為迴彼故.寄說第九阿陀那識為純淨識.五六七八等識常依彼九識以為依止。凡愚不了妄執為我.如水瀑流,不離水體.諸波浪等以水為依.五六七八識常以淨識為依故.漸迴二乘之心達識成智。何故安立九識為淨識者.為二乘人久於生死業種六七八識有怖畏故.恐彼難信.方便於生死種外別立淨識,漸漸引之.意欲使令留惑不滅.使令悲智漸得生.深密經云「如是菩薩,雖由法住.以智為依止.漸令空見,達識成智」。
第四時說楞伽經云說假即真教者:如楞伽經直為大乘根堪之者.頓說第八業種之識名為如來藏識.又云.得相者曰識.不得相曰智.又經云「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此經直於無明業種以明智門.明與無明其性不二.起信論亦此說。此教雖說無明業種成智.猶希出俗.未現同纏也。
第五時說維摩經時,明即俗恆真教者:為維摩經中,不以聲聞二乘及三乘菩薩為知法者故.是以十大弟子杜口於毗耶.彌勒光嚴息芳言於法席。此經破前四種教中,菩薩聲聞,染淨未融,常忻出俗.即以淨名身居俗士,明即俗常真.壞彼淨相,常懷染淨.故說有身為如來種,無明有愛為種等.使令三乘之眾,淨相心亡.出俗入纏,平等無礙.方明實德也。為有實宗,還現實報淨土.如佛以足指按地,所現之土是也。為三乘根劣,籍佛神通.信劣土亡,非自證故。自餘之意,前判教分宗門中已說。是故此維摩經,明即俗恆真教.故以文殊為法身.即以維摩詰,明入纏之行.即以法身為體.以行為用。此經乃令體用自相問答.為三乘樂學如如空理厭假修真,積行多生方成佛者.令歸法界性相理事因果同時。此經同別,前已判教分宗門中已說訖。
第六時說法華經明引權歸實教者:為羅漢隨空會寂.緣覺會十二緣生法,皆無體性.以明六根識及名色心境三事自性無生。如是二人皆心識滅,三界業滅,智慈不生.又為析法明空,以空破惑,樂生淨土及留惑潤生菩薩.並不了一切眾生無明諸惑,皆從一切如來根本性清淨普光明無中邊智之所生.皆有淨土穢土、自佛他佛,忻厭等諸邪見.不稱真理.引此三根令歸本智.故即以妙法蓮華.令知無明生死性本唯智體.性自無染.但迷悟不同.無有二性。以蓮華像之.引彼三根令歸本故.是故法華經云「明世間相常住」.一如判教分宗中已說。
第七時說涅槃經,令諸三乘捨權向實教者:為餘三乘教中,為責慢故、為不信故,說有無性有情畢竟不得成佛.令起信進修行。於此經中,明一切有情皆有佛性如佛無異.但為無明覆故不見。前為三權.末後是實.是三乘中修假真如及空教三祇之滿極,是見性之初門.於中佛與迦葉菩薩問答,亦和會初成正覺時,為大菩薩說法界法門時道理故.更有餘同別意,前已判教分宗門中已說。涅槃經是三乘中,捨權就實,相盡見性之門.法華即是捨權就實智,法界緣起理事性相之門。二部之經,俱是三乘中第六時教.但為化相門中說時前後.故分涅槃經為第七時教.然其智境,無有次第古今時也。
第八說華嚴經時,於剎那際通攝三世及十世圓融教者:如經說云「入剎那際三昧、降神受生、八相成道、入涅槃,總不移時」.為依本性理智,本無時故.非權依本也.故名為入。非是本法性中,而有出入三昧。以化儀軌則施方便言.不可無言滯其化跡.令諸群品都無所歸.是故諸明人莫隨其言,言佛世尊一人入剎那際三昧。諸佛世尊常於法身智海,與眾生數等諸三昧門,應眾生見本無出入.應如是知如來三昧出入之相。此經教門無始無終.是佛實報果德,性相圓周。若求其頭尾長短,始終路絕.該括諸教諸行,世間境界,一切行解.依本總作一時一際法門,本如是故。該彼三世諸時為一際一剎那時教.猶如眾流皆歸海故。出此法外,別生情量,總是權門,非究竟說.如此法門佛不出世亦無涅槃.為依本法非情教故。依本法者即無出入.依權學者,即說出世入般涅槃。從初發心十住之首.以三昧力頓印三界.三世一際.諸法一味.解脫涅槃常寂滅味.更無始終.因果一際.諸性一性.諸智一智.諸相一相.諸行一行.三世一念、一念三世、乃至十世.如是等法,自在無礙。此經法門,無始無終.名為常轉法輪.是故此經教門,依本安立,以備大根。依本一際,不立始終.為非虛妄見故.入一總得餘.為法一際故。不同權學見未盡故.入餘總得一.為法界體無礙故.如圓珠無方.如明鏡頓照.如虛空無隔.如響無依.如影不礙.如化人所生。此法門者,是該括始終一際,圓滿無礙、無成無壞、無出無沒,常轉法輪。若人了得此法門者.佛智、自然智、無師智,之所現前。為此法無出沒故.還以自然無出沒智而自能得之.非情計思量之所能得也。一切權教法門總在其中一時而說.為諸權教不出法界無三世故.各依自見無量差殊。此一乘教,是始成正覺時說.若依情,是最初成佛時說.若依智,無始無終說。
第九共不共教者:為說諸大乘經,人天三乘同聞,得益各別.又華嚴經於一毛量處及以一塵中,諸佛轉法輪,眾生解差別.又經云「菩薩在一小眾生身中成等正覺、轉法輪,度無量眾生.其此小眾生,不知不覺」。此乃常與眾生共,及以大小乘共在佛海中,身之與心本無差別.然見佛不見佛、聞法不聞法、解脫知見、大小及苦樂,各各不同.是故名為共不共教。又經云「入剎那際三昧,示現從兜率天,降神母胎、出現、轉法輪、入涅槃」:此乃於無時之中,諸眾生等,自得時分,見初中後.於一音法內,自得天人小乘大乘佛乘.自得道果,各各不同.見佛住劫、壽命長短,各自差別。而實如來,性無造作,無生無滅。然以無作法性,無垢白淨之智,自體清淨.與一切眾生,本來體同.故稱眾生應見應聞,不違彼念。為法性智本無造作者.以法性智自在故.能稱彼念,令無失時。如是與佛、共法、共智、共時、共身、共心、共乘。以知見解脫,各各不共.故言共不共教。亦如五百聲聞,共在華嚴會,而如聾如盲,是其事也。
第十時說不共共教者:如華嚴經中,十方雲集諸來菩薩,及佛國土所從來方,不同各別.所共同聲說法總同.聞法獲益能同能別。又於會中天龍八部、人非人等,各各差殊.同得聞毗盧遮那果德法門.具同具別自在。諸餘三乘,亦有如是不共共教.准例可知。
如是十教,總是如來於本法界,一剎那際、一時一聲、頓印如響.隨諸眾生自分根力,頓漸不同。是故於今以圓數故,略分十種教門.用彰進修解行差別。如上十時教門.總是如來無三世智海,一時說故.由根聞故.大小及時分差別,自根而生。
第參、明教義差別:
夫三界大雄應真寂寞.身心性相都無所為.然以性起大悲,稱法同體.從無作智隨緣教生.一雨普滋.任生各異.或名同而義別.或言別而義同.或理事兩乖.或體用相徹.或初或漸.或頓或圓。法不自施.依根教立.根羸則法劣.器廣則道圓.稱物所宜.大小隨見。或同言而解別.或異語而齊知.當類所堪.應時施設。或樂門前之駕.廢遊露地之乘。且約最上之徒及以漸漸之眾.麤陳十法.義理差殊.使得始學之流,不以滯權而妨實者也。
其十門者:第一、佛日出興教主別.第二、光明表法現相別.第三、問答所詮主伴別.第四、所示因圓果滿別.第五、地位所行行相別.第六、重令善財證法別.第七、明六菩薩來眾別.第八、明所施法門理事別.第九、與諸三乘得果別.第十、所付法藏流通別。
第一、佛日出興教主別者:此教即以毗盧遮那為教主也︰梵云「毗」者,種種.「盧遮那」云光明遍照.又毗之云遍.以大智種種光明照諸眾生根機.此即以法身悲智為名.不同權教以姓為號。「牟尼」者,此云寂默.但且讚法體無說.不言智悲.但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不具無邊相海故.又是剃除鬚髮,非是頂著華冠佛故.是同三乘出俗者故.不同此教即俗即真,無出入故.如毗盧遮那如來.大約且以九十七種大人之相.頂上華冠,具足嚴好.三十二種寶王.化無量種種莊嚴.手著鐶釧.頸串瓔珞.廣如經說.一一相中,及以隨好,皆無盡相。
第二、光明表法現相別者:除如來十身相海品中,九十七種相中所放光明.亦除夜摩天等所放光明.但且直論表法光明,始終有十.一一皆表因果次第,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位。其中行相,無有雜亂.不同餘教,化佛放光.或放多光.或放一光,而無十.或全身悉放,而無次.或放果光,而無因.或放因光,而無果。如法華經直放眉間毫相果光,而無足輪下信位因光.如大品經中,佛放足輪下光,及全身一時盡放光明.一時普攝三乘因果.直從下向上以放光明。以成漸次,從凡向聖,多劫積修,行滿之後,方成果德。不同此經中放光.從果成因、以因成果.因果一體,不壞進修:
一、先放齒間十種光明.莊嚴法界一切道場︰為初登正覺,十方告眾使令咸集.如經廣明.此為莊嚴告眾雲集光故。
二、放眉間果光入足輪中:以果成因,起信之首。
三、然後還從足輪下放出所入果光.用照金色世界.不動智佛。還是果佛.亦是根本金剛智體。文殊師利.即是初心,及究竟成果已來,所覺根本法身,成智之母。以彼眉間果光入足輪中.即是以果成因。還以足輪下所入果光復出照金色世界不動智佛.即是用因成果.用果成因.因果頓示。用成初信之門.即以智首等十首菩薩,用成信位.其位行相,後當廣明。
四、又說十住品時.昇須彌頂上.如來於足指端放光.以明發足之始,見道之初.以三昧力,住法之頂.從前信位,入真實證。「須彌山」者,明因止而慧明.以入十住聖位之中要定,方能真證慧明也.故十住位菩薩,下名共同,皆名為慧。
五、如來昇夜摩天上.放足趺上光.以明用成行位。此天離地際.故說十行位也.表依空起行用也.表法以明先證法身根本智慧,始行萬行。
六、昇兜率天宮品中.如來膝上放光.說十迴向︰表此天處欲界之中,理事無礙,故名迴向。初發心住時理事無礙.非獨此處方有迴向。但以次第名言,法須安立.然實體中,一一位中皆具足也。「膝」者:明屈伸迴旋自在故。說迴向義也.表真俗自在故.生死涅槃自在,成智悲故也。
七、他化自在天中.放眉間毫相果德光明.說十地位也。為十地菩薩,因果位終故.還像此天依他起化,無自心化故.表十地菩薩,但為眾生所須教化,自無業化.又於欲界之際即無欲故.還同四禪及出三界之法門故。異彼小乘,修生涅槃,出三界惑故.又異權教菩薩,於第四禪中,成十地故。又從兜率天,超過化樂天,至他化自在天者.表十地法位,遍法界故。不須次第.上界四禪亦在其會.不來而到.不往而至,不動而見故。上下諸天皆處其中.十方世界悉在毛孔.但以表法階降如是.實無上下彼此往來。十一地普賢佛華三昧會.在第三禪天說.來文未足。
八、如來普光明殿.說如來出現品.放眉間毫光灌文殊頂.明前他化天上十地果終.第三禪中等覺位畢。設法已成.陳施本教行相規模.規模既終,因果圓備。設教既畢,後方出現.未說法門,何名出現。又世主妙嚴品中.始成正覺出現.起自信心.修行五位.五位既成,佛果自現。後出現品中.既明自己證修果終.自己稱法所見出現。又明從初始終,於佛法界體上,安諸地位次第之門.於始於終,長明出現.本來一際無前無後。放光灌文殊之頂.以果光灌果法.以文殊是佛法身根本智.欲令文殊普賢菩薩共相問答.結會五位,始終因果,體用徹故.文殊菩薩知而故問.經云「誰為佛長子.我今當問誰」.於是如來放口中光,灌普賢口。
九、如來口中放光灌普賢口:「口中光者」是佛教光.欲令普賢以差別智說佛出現果德法門.文殊因佛放光,始知問法之處。夫聖智本自相知.今以佛法印成,用成後則。此乃九度放光.以成一部經之始終法則.結會以前五位因果體用之門。此之三人,始終不相離故.以明如來是文殊普賢二人之果。
十、復更於給園之內.更放眉間毫相果光.明以上五位因果已成.還將果法用利眾生.故入法界品中,令人天凡夫、六千比丘、五百優婆塞、五百優婆夷、五百童男女等,皆令於此法門得道成佛。更餘廣意,後當更明。
從此以上十度放光.於中表意各有分劑。此經放光具足,表德圓滿故.具足其十皆周法界。不同化佛所放光明.說一部經時.或一度放光.或即全身。未曾有如此經中,圓周始終,一一成備德,具其十也。但言說十,備德無盡。十為圓數故也。
大方廣佛新華嚴經合論卷第三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