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三昧寶王論卷中
念現在佛專注一境門第八
也。又恐心散難檢,今欲一以貫之,專西方念 一佛,踐不退地,祛有漏心,乘扁舟於黃金之 池,禮彌陀於白玉之殿,以通三世,希沾九品, 不亦可乎?」
問:「念未來佛即眾生是,已聞玄義,事廣理幽《釋華嚴經論》,〈易行行品〉云:『菩薩道有難行行, 如陸地乘舟也;有易行行,如水路乘舟也。』阿 彌陀佛本願之力,若人聞名稱念,自歸彼國, 如舟得水,又遇便風,一舉千里,不亦易哉?則 釋迦如來父王眷屬,六萬釋種,皆生極樂土, 蓋佛與此界眾生緣深也,專注一境,圓通三 世,不亦良哉?」
對曰:「《十住婆沙論》并龍樹菩薩造然稱念自歸,往生彼國者,有為虛偽,風多浪 鼓,曷若不馳想於外,但攝心於內,協無為之 旨乎?」
問曰:「專注一境,圓通三世,誠哉!雖實,取之則慧心不朗。經云:『厭離有為功德, 是為魔業;樂著無為功德,亦為魔業。』子今厭 樂交爭,得不入於魔骨也?又若聖賢攝心謂 之內;凡夫馳想謂之外。苟以馳外為亂,住內 為定,復是內外所馳,非所以念佛三昧攝心 之意也。《注維摩經》羅什法師云:『外國有一女, 身體金色。有長者子,名達暮多羅,以千兩金, 邀入竹林,同載而去。文殊於道中,變身為白 衣士身,著寶衣,衣甚嚴好,女人見之,貪心內 發。文殊言:「汝欲得衣者,當發菩提心。」女 曰:「何等為菩提心?」文殊言:「汝身是。」問曰:「云 何是?」答曰:「菩提性空,汝身亦空,是故。」此女 曾於迦葉佛所,多植善本,廣修智慧,聞是說 已,即得無生法忍。得是忍已,而將示欲之過, 還與長者子入林。既入林已,自現身死胮脹 爛臭。長者子見已,甚大怖畏,往詣佛所,佛為 說法,亦得法忍。』大覺未成,未暇閑任,故名為 忍。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女身空,佛身空, 未始異也。菩提之義,豈得異乎?夫如是則一 切有為即無為矣!一切內外非內外矣!然在 有而未甞有,有而常無,居無而未甞無,無而 恒有,何患之於佛有相心有念哉?」
對曰:「有為雖偽,捨之則道業不成;無為此生他生一念十念門第九
鏡焉。人生在世,石火電火,失念蹉跎,悔無所 及。修道之人,尚不親心,況親於身,尚不親於 身,況身外歟?常恐出息不還,屬於後世, 狂風飄蓬,茫茫何之?願示一念、十念之門,此 生、他生之計。」
問曰:「易行、難行之談,身即菩提之觀,其旨二乘乃澄神虛無、耽空怖相,不念眾生,故無 淨土;而大乘有之。按《悲華經》云:『阿彌陀佛,昔 為轉輪王,名無諍念,七寶千子,悉皆具足。因 寶海大臣為善知識,於寶藏佛所發菩提心, 取於西方極樂淨土,則諸經中知名諸佛、菩 薩、聲聞等,皆昔之千子也。其長太子,名不瞬, 觀世音也;次子名摩尼,大勢至也;次子名王 眾,文殊師利也;次子名能伽奴,即金剛智慧 光明菩薩;次子名無畏,即蓮華尊如來;次子 名菴婆羅,即虛空光明菩薩;次子名善臂,即 師子香菩薩;次子名泯圖,即普賢也;次子名 蜜蘇,即阿閦佛也。蜜蘇王子,一自發心已來, 行時步步,心心數法,常念諸佛,今登正覺, 生妙樂剎焉。』吾謂經行廣陌,從步幽林,則不 異蜜蘇之見。若鳴珂入伏,動珮翰天,肅肅羽 儀,駸駸車馬,安得不用心於步步之間哉?今 則例之,亦不移於前操矣!夫含齒戴髮,死生 交際,未有無出、入息焉。又一息不還,即屬後 世者,亦誠如所問。世上之人,多以寶玉、水精、 金剛、菩提木槵,為數珠矣;吾則以出、入息為 念珠焉。稱佛名號,隨之於息,有大恃怙,安懼 於息不還,屬後世者哉?余行、住、坐、臥常用此 珠,縱今昏寐含佛而寢,覺即續之,必於夢 中得見彼佛,如鑽燧煙飛火之前相。夢之不 已,三昧成焉,面覩玉毫,親蒙授記,則萬無一 失也。子宜勉之。」
答曰:「夫淨土之會,功業之大者, 又問:「一念、十念往生淨土,正也。如佛所說,謗佛、毀經,打僧、罵尊,五逆、四 重,皆一念惡[A1]業成,墮無間獄猶如箭射。今之 念佛生于淨土,亦一念善業成即登極樂。猶 如屈臂,前一念五陰滅,後一念五陰生,如蠟 印印泥,印壞文成,尚不須兩念,豈要至十念 哉?打僧、罵尊,雖非正逆,是五逆之類也。又 一念者,如經云:『愛酪沙彌,生一念愛心,後生 酪中作蟲。』又大薩婆長者妻,坐對明鏡,自愛 其身,海風破船,生故屍中作蟲,嬉戲往來,不 離其所。斯皆一念,非十念也。又《大無量壽經》 明一念念佛皆得往生。《觀經》十念,良有以也。 蓋為遘疾尫羸力微心劣故,須十稱彌陀以 助其念;若心盛不昧,一念生焉,亦猶栽植絲 髮,其茂百圍也。」
對曰:「但一念往生,住不退地,此為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門第十
陀,存想於極樂之國;近念諸佛,興敬於未 來之尊。此皆自外而求,豈曰是心是佛耶?」
問曰:「經明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何用遠稱彌曰:「子問非也。子但引經,不知經之所趣。經者, 《觀無量壽經》也,正明念阿彌陀之文矣。『以念 佛故,佛從想生』,故云是心是佛。安得竊取彌 陀之觀,反噬彌陀之心者哉?若爾,都不念佛, 而言是心是佛者,亦應都不想惡,而言是心 是惡耶?彼既不然,此亦焉可?況彼極樂之國, 彌陀至尊,十萬億之須彌山王,不與眼根為 障礙,恒河沙之光明相好,由佛願力而想成, 屈臂即得往生,寧計彼方之遠近也?」
對心是佛,敬聞其理也。然此經所明十六妙觀, 韋提得之,則氷日可想,金山晃然,魔光、佛光, 自觀、他觀,邪正混雜,若為澄渟?願一一示 之,令念佛人離師獨坐心安若海也。」
問曰:「是「氷想者,為琉璃地之張本也;日想者,作白毫 光之由漸也。依想而現,曰自、曰正;不依想現, 則曰他、曰邪。本則想白毫,白毫不現,而未想 紺目,紺目現,此乖其本心,豈不邪也?況諸想 歟?又魔光乃有影耀眼,佛光乃無影耀眼,故 《楞伽》偈云:
對曰:「『佛地名最勝, 清淨妙莊嚴,
照耀如盛火, 光明悉遍至,
熾焰不壞目, 周輪化三有。』」
心澄渟清淨;光之偽也,令念佛人心躁動恍 惚。故《涅槃經》云:『澄渟清淨,即真解脫。真解 脫者,即是如來。』明矣!」
答:「又光之真也,令念佛人身 又問曰:「至人無思,而今尼經》云:『超過有結,應發欲心,想無欲事。』今則 例之,欲修念佛,應發想心,想無想事。故《方等 賢護經》云:『惡欲想女,夢見於女;善欲想佛,夢 見於佛。』吾謂二想名同,善、惡天隔,不可聞想, 一概厭之。若苟厭之,雖不毀經、不謗佛,則必 生於無想天宮矣!若固執無想而噬想佛者, 則名謗法,以謗法故,遽入十方無擇之囹圄, 未知出日,豈有天宮之望乎?縱令得生,名外 道天,非解脫路。《涅槃經》云:『隨聞毒鼓,遠近俱 死。』此亦如是,隨其撥想,遠近俱墮。經所謂: 『或時離地一尺、二尺,往返遊行。』斯之謂矣!豈 同於三界之流轉焉?豈同於九品往生焉?況 覆舟、載舟,水也;因倒、因起,地也。想妄即眾生, 想真即諸佛,離想之外,更用何焉?」
對曰:「不謬也!如《大威德陀羅已竟,理何在耶?如《般舟三昧經》云:『心起想即 癡,無想即涅槃。』今之用想,不亦然乎?」
問曰:「事解「不也!若存所想之佛、能想之心,或避想佛,則 以惡取空為無想者,則癡之甚也!吾今了佛 皆從想生,無佛、無想,何癡之有?此乃觀空三 昧,非邪見也。子又問:『理何在者?』夫至人冥 真體寂,虛空其懷,雖復萬法並照,而心未甞 有,則真智無緣,故無念為名;俗智有緣,故念 想以生。又想不異空,空不異想,名第一義中 道之理也,此顯法身矣;空即是想,名俗諦之 理也,恒沙萬德,皆依俗諦,此顯報身矣;想即 是空,名真諦之理也,破二十五有,得二十五 三昧,常空常化,和光利物,此顯化身矣。是則 以三觀,觀三諦、證三德、成三身,乃至十種三 法,有何不可?而欲擯於清淨之想,取無想之 想耶?塞於禪定門,而取成佛之閾耶?《楞伽》、《密 嚴經》皆曰:『寧起有見如須彌』者,謂信有因 果,存想念佛,生極樂淨國,故云寧起有也。 『不起空見如芥子』者,謂撥無因果,謗于念佛, 生阿鼻地獄,故云不起空也。吁可畏者,其在 茲焉!」
對曰:高聲念佛,面向西方門第十一
無上深妙禪定,令繼想白毫兼稱佛號,以祈 勝定,既契之後,心佛兩忘,信有之矣!但默念 泉澄,即三昧自至,亦何必聲喧里巷,響震山 林,然後為道哉?」
問曰:「想即無想,謹聞之矣!然《方等經》中,修試為明之。何者?夫辟散之要,要存於聲,聲之 不厲,心竊竊然,飄飄然無定;聲之厲也,拔茅 連茹乘策,其後畢命一對,長謝百憂,其義 一也。近而取之,聲光所及,萬禍氷消,功德叢 林,千山松茂,其義二也。遠而說之,金容熒 煌以散彩,寶華浙瀝而雨空,若指諸掌,皆聲 致焉,其義三也。如牽木石,重而不前,洪音發 號,飄然輕舉,其義四也。與魔軍相戰,旗鼓相 望,用聲律於戎軒,以定破於強敵,其義五也。 具斯眾義,復何厭哉!未若喧靜兩全,止觀雙 運,叶夫佛意,不亦可乎?定慧若均,則兼忘心 佛誠如所問矣。故廬山〈遠公念佛三昧序〉曰: 『功高易進,念佛為先。』察夫玄音之扣心,聽則 塵累每銷,滯情融朗,非天下之至妙,其孰能 與於此歟?言明證者,未若《華嚴經》偈云:
對曰:「誠如所問,聲亦無爽,「『寧受無量苦, 得聞佛音聲,
不受一切樂, 而不聞佛名。』
問曰:「謹聞教矣,理在何焉?」
理。如說癡人見觀世音有十一面,即設難云: 『何不安十二面耶?』及隨其語,又設難云:『何不 安十一面耶?』子欲將東難西,其義若此。猶迷 未醒者,即以此身,令其安置,不背一方,則其 自悟矣。如其不悟,誠不可化,但可悲矣!又《勝 天王經.二行品》明如來八十種好,中有一隨 好光明功德,名一切向,不背他矣。然佛不可 背,常面向於一切眾生,非如冤讎不欲相見, 慈之至矣,是其義也。智者大師,爰自撫塵之 歲,終于耳順,臥便合掌,坐必面西。大漸之 際,令讀四十八願,九品往生,光明滿山,天樂 遞奏,生于淨土。面西之義,不亦弘哉?」
對曰:「亦有其 問曰:曰:「梵云般舟,此云現前,謂思惟不已,佛現定 中。凡九十日常行道者,助般舟之緣,非正釋 其義也。」
對析。然近代已來,誰得登于安養之國?既無相 報,焉知所詣?望為明之。」
問曰:「淨土妙門,般舟之義,具聞剖師為其首唱。遠公從佛陀跋陀羅三藏授念 佛三昧,與弟慧持、高僧慧永,朝賢貴士、隱逸 清信:宗炳、張野、劉遺民、雷次宗、周續之、謝 靈運、闕公則等一百二十三人,鑿山為銘,誓 生淨土。劉遺民著文大略云:『推交臂之灒淪, 悟無常之期,切審三報之相,催知險趣之難 拔,如其同志諸賢,所以夕惕霄勤,仰思攸濟 者也。然後妙觀大義,啟心正照,識以悟新,形 由化革。藉芙蓉於中流,蔭瓊柯以詠言,飄雲 衣於八極,泛香風以窮年。體忘安而彌穆,心 超樂以自怡,臨三塗而緬謝,傲天宮以長辭, 紹眾靈以繼軌,捐大息以為期。究茲道也,豈 不弘哉!』遠公製〈念佛三昧序〉六:『夫稱三昧者 何?思專想寂之謂也,思專則志一不移,想寂 則氣虛神朗,氣虛則智恬其照,神朗則無幽 不徹,斯二乃是自然之玄符,會一而致用也。 又諸三昧,其名甚眾,功高易進,念佛為先,若 以匹夫眾定之所緣故,不得語其優劣,居可 知也。』謝靈運〈淨土詠〉云:『法藏長王宮,懷道出 國城,願言四十八,弘誓拯群生。淨土一何妙, 來者皆菁英,頹年安可寄?乘化必晨征。』子問: 『未見往生相報』者,有晉朝闕公則,願生而來 報,後同誓友人在東京白馬寺,其夜為公則 追忌轉經,于時林殿皆作金色,空中有聲曰: 『我是闕公則也!所祈往生極樂寶國,今已果 矣,故來相報。』言訖不現,支道林讚曰:
對曰:「晉朝廬山遠法「『大哉闕公! 歆虛納靈, 神化西域,
跡驗東京。 徘徊霄虛, 流響耀形,
豈欽一贊, 示以匪冥。』
「又虞孝敬讚曰:
夢覺一心以明三昧門第十二
切法如夢者,未知所念之佛、所生淨土,亦如 夢否?若非其夢,則佛在心外;若是其夢,則佛 在夢中。如夢中得金,覺無所獲,誠恐虛念於 三身,終歸於一妄。請為辨之。」
問曰:「闕公往生,金光相報,敬諾之矣。佛說一何以知然?若修念佛三昧之人,如夢得金,覺 無所獲者,則同於妄也。究竟因念佛而生淨 土,豈曰妄哉?如習天眼法,先想珠、火等光, 想之不已,實發天眼。孰曰妄焉?豈同夢金,畢 竟無有。莫以遠事近見,舉夢為喻。不得將念 佛往生,全同於夢明矣!又《華嚴經》云:『心、佛與 眾生,是三無差別。』心迷也如夢,則九法界眾 生是矣;心悟也如覺,則一法界即諸佛是也。 迷、悟祇在於一心,夢、覺曾無於兩轍。經所謂: 『了妄本自真,則見盧舍那。』縱是夢妄,亦何 爽焉?唯心察之,匪石其志。」
對曰:「非妄也!念三身佛破三種障門第十三
問曰:「佛有三身,如何憶念?願示方便,令無月之體,報身者如月之光,化佛者如月之影。 萬水之內皆有月焉,此月為多、為一[A2]耶。不可 言一,萬水之月常差矣!不可言多,虛空之月, 常一也!如梵書伊字、摩醯三目,縱橫並別,皆 不可議也!經云:『或現小身,丈六、八尺』者,皆眾 生心水中佛也。佛尚無形,豈有二哉?淨國、穢 土亦自彼耳。若欲將念三身、破三種障,今試 明之爾。佛身之生,從止觀生,止觀不均,其障 必起。念佛之人,修止心沈,昏闇障起,而障 化身佛。又須以觀心策之,念白毫光,破昏闇 障也。修觀心浮,無惡不造,而障報身佛。還 修於止,止一切惡。念諸佛昔因恒沙功德, 智慧圓滿,酬因曰報,破惡念障也。若二邊 障動,詭狀殊形,萬相紛綸,兩賊強軟,障法身 佛也。以中道第一義空,破之偈曰:
對曰:「夫佛之三身,法、報、化也。法身者如「『無色無形相, 無根無住處,
不生不滅故, 敬禮無所觀。』
清淨寶月,破逼惱障也。應病與藥,不其然歟!(此是天台智者大師所解,披尋未廣,實未曾見諸師有斯妙釋也。止觀意前已略辨俟,在口釋非文字能徵也)。 我既化人,人亦化物,物我俱成,三昧彌興, 眾生無盡,三昧不絕也。」
「所觀之理,如毘嵐猛風吹散重雲,顯明法身之意也。廣如《安樂集》、《天台十疑論》、咸法師《釋 群疑論》、《往生傳》、稠禪師《法寶義論》所解,亦如 飛錫先撰《無上深妙禪門傳集法寶》一卷廣 明也。
已上六門,盡是念現在阿彌陀佛,以通三世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