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國菩提達摩禪師論...<藏外佛教文獻:第 10-11 輯完成初步簡單標記,第 12 輯進行中。>
天竺國菩提達摩禪師論
〔題解〕
《天竺國菩提達摩禪師論》,又名《達摩禪師論》,中國僧人假託禪宗初祖菩提達摩所撰典籍,著者不詳,一卷。
已知在敦煌遺書中存有兩號:伯2039號(首尾完整)與北新1254號(首殘尾全),文字略有差異。在《藏外佛教文獻》第一輯中,已綜合兩號錄為全本。考慮到古代佛典在傳抄中頗有增衍嬗變,形成異本的情況,在此將兩號分別錄文,以供參考。詳情請參見《藏外佛教文獻》第一輯《天竺國菩提達摩禪師論》題解。
錄文一以伯2039號為底本,無校本。個別地方據北新1254號校勘。錄文二以北新1254號為底本,無校本,個別地方以伯2039號校勘。
〔錄文一〕
禪門之法,如經論所說,乃有多義,非直一名。一名禪定門,亦名制心門,亦名照心門,亦名覺心門,亦名察心門,亦名正[2]心門,亦名知心門,亦名了心門,亦名達心門,亦名徵心門,亦名息心門,亦名定心門,亦名悟心門,亦名住心門,亦名安心門。
何名「安心門」者?由常看守心故,熟看諸[1]境種種相貌,一切境界,悉知不從外來。迷是自心變作,知境界唯是自心作,此觀自然,漸合唯識觀智。唯識者,遮詮為義。遮卻雜染虛妄之法,詮取[2]真如佛性者。不去不來,不生不滅,不取不捨,不垢不淨,無為無染無著[3],自性清淨湛然,常名為唯識觀智。故言「亦名安心門」。此出《唯識論》。
言「悟心門」者,由久看,心不起動,即自心體,即與道合。心虛空寂,無礙為道。故言「悟心門」。
言「息心門」者,由常看守心故,息妄緣念,歸真寂定,故言「息心門」。
言「徵心門」者,由常看守心故,即見心、心數法攀緣妄想,卻徵緣心,虛妄不可得。故云「徵心門」。
言「達心門」者,由常看守心故,漸達自心本性清淨,不為一切煩惱之垢之所染污,猶如虛空。故云「達心門」。
言「了心門」者,由常看守心,了自己心無障礙,靈通迅速,如體常住不動,畢竟寂滅,即涅槃相。故云「了心門」。
言「知心門」者,由常看守心故,知去來,知心生時,知心滅時。復常知過去心已滅不可得,未來心未至不可得,現在心無住不可得。由常看守心故,知心去、來、生、滅悉常善。故云「知心門」。
言「察心門」者,由常看守心[2]故,察煩惱賊,六根之中六個頭首大賊。六賊者,眼愛美色,耳貪好聲,鼻貪美香,舌貪美味,身貪滑觸,意內貪塵弊、聲、香、味、觸也。若貪著生愛,即為所燒。是故智者察六塵賊,不令得入。譬如關令守門,端坐專察,門中有人來去,悉須察慮,不得一人輒盜來去。察心亦爾[3]。所言「察」者,即是覺察之義。覺察心口善惡等念,悉無有偏。若有善,即隨生有滅;有惡念,總守覺察,挫制斷除。常自察慮身心過失,故云「察心門」。
言「覺心門」者,由常看守心故,即覺自心體性真如,無色無形[4],非常非斷,非內非外,亦非中間,離諸色相,不出不沒,不來不去,不生不滅,非垢非淨,亦非方圓、大小、長短,離有離無,畢竟空寂。此是自家真如本性清淨心,不可得以言說分別顯示。《維摩經》云:「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5]心亦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與佛同體,與法相應。自[6]體無為,即合僧義,即是僧寶。動成物執,即為法義,即是法寶。常覺,即為佛義[1],即是佛寶。覺照見心中三寶,復覺道在身中,若心內覺,不久見佛[2];若著相外求,累劫彌遠,去道轉遙。《華嚴經》云:「自歸依佛,自歸依法、僧,」此是心中一體三寶。《維摩經》云:「若自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3]觀。」[4]謂自觀身心,得禪[5]定解脫道,故名正觀。邪觀者,謂身心之外,別取境界,惑見諸佛、菩薩、青、黃、赤、白、光明等事,並是相心妄見,與道違。故名邪觀。又言覺心者,是覺悟之心[6],覺[7]悟自心,即是真佛。《無量壽觀經》云:「是心是佛。」《念佛三昧經》云:「念佛[8]祇是念心,求心祇是求佛。」所以者何?心識無體相。《維摩經》云:「煩惱即是菩提。」謂覺煩惱性空,無有處所,名為菩提。[9]故名「覺心門」。
言「制心門」者,心[12]為身主,成敗之事,皆由自心,造惡並是心作,善即天堂所近,惡即地獄所收,不離生死。大士發心,善惡俱斷,降伏自心,入無生正觀。《遺教經》云:「制心一處,無事不辨[1]。」故名「制心門」。
達摩禪師論一卷
〔錄文完〕
顯示版權資訊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