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門修證指要 洞山宗旨 四 五位君臣頌
(一)
正中偏三更初夜月明前,莫怪相逢不相識,隱隱猶懷舊日嫌。
(二)
偏中正失曉老婆逢古鏡,分明覿面別無真,休更迷頭猶認影。
(三)
正中來無中有路隔塵埃,但能不觸當今諱,也勝前朝斷舌才。
(四)
兼中至兩刃交鋒不須避,好手猶如火裡蓮,宛然自有沖天志。
(五)
兼中到不落有無誰敢和,人人盡欲出常流,折合還歸炭裡坐。
(錄自《洞山良價禪師語錄》,《卍續藏》一一九.八八五頁)
---------------------------------------------------------------------- 禪門修證指要 洞山宗旨 五 功勳五位頌
1、聖主由來法帝堯,禦人以禮曲龍腰。有時鬧市頭邊過,到處文明賀聖朝。
(此是“君向臣不共”,是指“正中偏”。)
2、淨洗濃妝為阿誰,子規聲裡勸人歸,百花落盡啼無盡,更向亂峯深處啼。
(此是“臣奉君一色”,是指“偏中正”。)
3、枯木花開劫外春,倒騎玉象趁麒麟。而今高隱千峯外,月皎風清好日辰。
(此是“君視臣功”,是指“正中來”。)
4、眾生諸佛不相侵,山自高兮水自深。萬別千差別底事,鷓鴣啼處百花新。
(此是“臣向君共功”,是指“兼中至”。)
5、頭角纔生已不堪,擬心求佛好羞慚。迢迢空劫無人識,肯向南詢五十三。
(此是“君向臣功功”,是指“兼中到”。)
(本頌錄自《洞山良價禪師語錄》,並參考《宗門玄鑑圖》,卍續藏一一二·九三六)
------------------------------------------------------------------- 禪門修證指要 洞山宗旨 六 介紹洞山五位的思想方法
洞山良價禪師的正偏五位,實在是受了石頭希遷禪師的中所述陰陽、明暗之回互說的影響,而加以應用的,後來諸家,對於這正偏五位之說,即有了許多的解說。
其中的“正”即是二儀中的陰,表徵著靜、體、空、理、平等、絕對、本覺、真如等的意思。 “偏”是二儀中的陽,是表徵著動、用、色、事、差別、相對、不覺、生滅等的意思。故以偏正回互而建立了正中偏等五位之說,以說明法之德用的自在無礙。後來又有人依之而建立了“君臣五位”及“王子五位”等的說法。
1曹山元證禪師的君臣五位說
因有僧問五位君臣旨訣,師曰:“正位即空界,本來無物。偏位即色界,有萬象形。正中偏者,背理就事;偏中正者,舍事入理;兼帶者,冥應眾緣,不墮諸有,非染非淨,非正非偏,故曰虛玄大道,無著真宗。從上先德,推此一位,最妙最玄,當詳審明辨。”
“君為正位,臣為偏位,臣向君是偏中正,君視臣是正中偏,君臣道合是兼帶語。”
進云:“如何是君?”師曰:“妙德尊寰宇,高明朗太虛。”
雲:“如何是臣?”師曰:“靈機弘聖道,真智利羣生。”
雲:“如何是臣向君?”師曰:“不墮諸異趣,凝情望聖容。”
雲:“如何是君視臣?”師曰:“妙容雖不動,光燭本無偏。”
雲:“如何是君臣合道?”師曰:“混然無內外,和融上下平。”(錄自《撫州曹山元證禪師語錄》大正四七·五二七上)
2石霜楚圓禪師的王子(誕生)五位說
①誕生王子——是國王所生嫡傅的太子,頓入一色,不借功勳自然成就天然貴胤本非功,德合乾坤育勢姓。始末一期無雜種,分宮六宅不他宗。上和下睦陰陽順,共氣運枝器量同。欲識誕生王子父,鶴騰霄漢出銀籠。
②朝生王子——在外朝,居臣位,雖不能自就君位,卻能為宰相而成君王的輔佐。外紹王族種姓,故亦名為王子。相當於偏中正,喻漸漸修學,悉當成佛。石霜楚圓的頌云:
苦學論性世莫羣,出來凡事已超倫。詩成五字三冬雪,筆落分毫四海雲。
萬卷積功彰聖代,一心忠孝輔明君。盬梅不是生知得,金榜何勞顯至勳。
③末生王子——為天子的末子,雖然久經功勳而仍不得君王之位,遠謝一切而專事內紹。此即臣向君的正中來位,喻漸次用功夫而入於一色。石霜楚圓的頌云:
久棲巖穴用功夫,草榻柴扉守志孤。十載見聞心自委,一身冬夏衣嫌無。
澄凝含笑三秋思,清苦高名上哲圖。業就巍科酬極志,比來臣相不當途。
④化生王子——雖是生於王宮的王子,仍承父王之命,居於臣位,能輔王化。即是君視臣的兼中至位,喻菩薩化度眾生之位。石霜楚圓的頌云:
傍分帝命為傅持,萬里山河布政威。紅影日輪凝下界,碧油風冷暑炎時。
高低豈廢尊卑奉,五袴蘇塗遠近知。妙印手持煙塞靜,當陽那肯露纖機。
⑤內生王子——乍生即在君位,其體與父王無異,乃統萬機,臣能輔佐,即是君臣道合的兼中到位。喻理智一如、本來成佛的奧義,石霜楚圓的頌云:
九重深密復何宣,掛敝由來顯妙傅。只奉一人天地貴,從他諸道自分權。
柴羅賬合君臣隔,黃閣簾垂禁制全。為汝方隅官屬戀,遂將黃葉止啼錢。 (錄自《永覺元賢禪師廣錄》卷二十七、卍續藏一二五·七一九——七二一,新文豐印行。)
3重離六爻與疊三變五說
根據洞山良價禪師的“寶鏡三昧歌”所稱:“重離六爻,偏正回互,疊而為三,變盡成五。如荎草味,如金剛杵。”的一段話,即為之作也黑白五種圓相,表示五位:表正中偏,表偏中正,表正中來,表兼中至,表兼中到。
此三疊五變之說是依據重離六爻而來,所謂重離六爻,便是卦,於陰爻陽爻回互疊變而成五卦,好像芷草之具五味,金剛杵之具五股,配於五方五行,而喻顯正偏之五位。
宋代的寂音慧洪禪師對於重離六爻與疊三變五的解釋是這樣的:
“離、南方之卦,火也,心之譬也。其爻六劃,回互成五卦,重疊成三卦。如,第二爻三爻四爻,又成一卦,巽也。第三爻四爻五爻,又成一卦,兌也。此之謂疊為三也。下巽上兌又成一卦,大過也。下兌上巽又成一卦,中孚也。此之謂變成五也。”(卍續藏一一一冊二二四頁)
正中來偏(兼)中至正中偏偏中正兼中到
大過中孚巽兌重離
總之,正偏五位之說,在曹洞宗旨而言,極為重要,故在《禪宗正脈》第十四之中,有大陽警玄的五位頌;《投子義青禪師語錄》卷上,有五位頌;《宏智禪師廣錄》第八,有五位頌;永覺元賢禪師的《廣錄》第二十七有洞山五位及五位答問;《三山來禪師五家宗旨纂要》卷中,有燈來禪師的釋及頌。
---------------------------------------------------------------- 禪門修證指要 洞山宗旨 七 三滲漏
洞山良價禪師對曹山本寂禪師說:
“吾在雲巖先師處,親印寶鏡三昧,事窮的要,今付於汝。”(中略)
“末法時代,人多乾慧,若要辨驗真偽,有三種滲漏:一見滲漏,謂機不離位,墮在毒海。二情滲漏,謂滯在向背,見處偏枯。三語滲漏,謂究妙失空,機昧終始。學者濁智流轉,不出此三種,子宜知之。”
(錄自《洞山價禪師語錄》、卍續藏一一九·八八六頁)
1見滲漏
①明安云:“謂見滯在所知,若不轉位,即在一色。所言滲漏者,只是可中未盡善,須辨來踪,始得相續玄機妙用。”
②燈來雲:“謂見處滯在所知,設有妙悟,亦須吐卻,若不轉位,即坐在一色。所言者,直是語中,未能盡善,知他見有所滯也。”
“如何是見滲漏?三山來禪師云:'真具一隻眼'。又云:'放下著'。頌曰:'山重重復水重重,萬水千山一目中;若道水山常在目,行人依舊路濛濛。'”
2情慘漏
①明安云:“謂情境不圓,滯在取捨;前後偏枯,鑑覺不全。是識浪流轉,途中邊岸事,直須句句中,離二邊,不滯情境。”
②燈來雲:“謂情境不圓,滯在取捨,不能融通鑑覺,著於一邊。皆是識浪流轉,途中岸邊事。直須句句離卻二邊,不滯情境,方有出身之路。”
“如何是情滲漏?三山來禪師云:'如膠似漆。'又云:'活潑些好。'頌曰:'擔板從來見一邊,何如到處眼雙圓;滿腔系戀還須吐,一落思量使不堪。'”
3語滲漏
①明安云:“體妙失宗者,滯在語路,句失宗旨。機昧終始者,謂當機暗昧,只在語中,宗旨在圓。句句中須是有語中無語,無語中有語,始得妙旨密圓也。”
②燈來雲:“謂滯語言,句失宗旨,不能於言詮三昧下轉身。所以當機暗昧,宗旨不圓。須是通有語中無語,無語中有語,乃得妙旨圓密。”
“如何是語滲漏?三山來禪師云:'倒四顛三'。又云:'道甚麽?'頌曰:'有言須是悟無言,開口成雙落二三;況復遊揚迷妙義,堪悲堪笑口頭禪。'。”(明安語,錄自《人天眼目》卷三。燈來語,錄自《五家宗旨纂要》卷中)
----------------------------------------------------------------- 禪門修證指要 洞山宗旨 八 三路接人
“僧到夾山,山問近離甚麽處?僧云:'洞山。'山雲:'洞山有何言句?'僧云:和尚道:'我有三路接人。'夾山雲:'有何三路?'僧云:'鳥道、玄路、展手。'。”(見《人天眼目》卷三)
1、鳥道:“不開口處玄關轉,未措言時鳥道玄。此是不落語言,聲前一句。”
2、玄路:“寫成玉篆非干筆,刻出金章濁刀。此是玄音妙旨,談而不談。”
3、展手:“睒眼牙口叮嚀囑,豎拂拈槌仔細傅。此是覿面提持,隨機拈出。”(錄自《五家宗旨纂要》卷中)
鳥行於空,鳥道無踪跡;參學之人,生平受用,亦當如此。玄中之玄、主中之主、向上一路,稱為玄路;參學之人,應當走上此路。展開兩手,方便提示,迎接學者,使之直入甘露之門。洞山良價禪師接應學人的作略,大概如此。
聖嚴識洞山良價(西紀八O七——八六九),是浙江省紹興會稽人。自幼出家,二十一歲具戒於嵩山,接著參謁南泉普願、溈山靈祐、雲巖曇晟、魯祖寶雲及南源道明等,一日過水靚影而大悟,在雲岩曇晟處印可嗣法。大中(西紀八四七——八五九)末,在新豐山提撕學徒,後移住筠州洞山的普利院,盛宏法化。權開五位,善接三根。年六十三歲,端坐示寂。嗣法弟子有云居道膺、曹山本上,龍牙居遁等二十六人。
中國禪宗雖有五家七宗之多,但其傅至今天的僅有臨濟及曹洞兩派。究其原委,因素固多,而在“慶忠鐵壁機老人五宗斷”的幾句話,可能已道出若干端兒:“用臨濟而不通曹洞,則類野狐。用曹洞而不通臨濟,則落教綱。是必濟洞兼通,則云門、溈仰、法眼,在其中矣。”
(《五家宗旨纂要》卷首)
(一)
正中偏三更初夜月明前,莫怪相逢不相識,隱隱猶懷舊日嫌。
(二)
偏中正失曉老婆逢古鏡,分明覿面別無真,休更迷頭猶認影。
(三)
正中來無中有路隔塵埃,但能不觸當今諱,也勝前朝斷舌才。
(四)
兼中至兩刃交鋒不須避,好手猶如火裡蓮,宛然自有沖天志。
(五)
兼中到不落有無誰敢和,人人盡欲出常流,折合還歸炭裡坐。
(錄自《洞山良價禪師語錄》,《卍續藏》一一九.八八五頁)
---------------------------------------------------------------------- 禪門修證指要 洞山宗旨 五 功勳五位頌
1、聖主由來法帝堯,禦人以禮曲龍腰。有時鬧市頭邊過,到處文明賀聖朝。
(此是“君向臣不共”,是指“正中偏”。)
2、淨洗濃妝為阿誰,子規聲裡勸人歸,百花落盡啼無盡,更向亂峯深處啼。
(此是“臣奉君一色”,是指“偏中正”。)
3、枯木花開劫外春,倒騎玉象趁麒麟。而今高隱千峯外,月皎風清好日辰。
(此是“君視臣功”,是指“正中來”。)
4、眾生諸佛不相侵,山自高兮水自深。萬別千差別底事,鷓鴣啼處百花新。
(此是“臣向君共功”,是指“兼中至”。)
5、頭角纔生已不堪,擬心求佛好羞慚。迢迢空劫無人識,肯向南詢五十三。
(此是“君向臣功功”,是指“兼中到”。)
(本頌錄自《洞山良價禪師語錄》,並參考《宗門玄鑑圖》,卍續藏一一二·九三六)
------------------------------------------------------------------- 禪門修證指要 洞山宗旨 六 介紹洞山五位的思想方法
洞山良價禪師的正偏五位,實在是受了石頭希遷禪師的中所述陰陽、明暗之回互說的影響,而加以應用的,後來諸家,對於這正偏五位之說,即有了許多的解說。
其中的“正”即是二儀中的陰,表徵著靜、體、空、理、平等、絕對、本覺、真如等的意思。 “偏”是二儀中的陽,是表徵著動、用、色、事、差別、相對、不覺、生滅等的意思。故以偏正回互而建立了正中偏等五位之說,以說明法之德用的自在無礙。後來又有人依之而建立了“君臣五位”及“王子五位”等的說法。
1曹山元證禪師的君臣五位說
因有僧問五位君臣旨訣,師曰:“正位即空界,本來無物。偏位即色界,有萬象形。正中偏者,背理就事;偏中正者,舍事入理;兼帶者,冥應眾緣,不墮諸有,非染非淨,非正非偏,故曰虛玄大道,無著真宗。從上先德,推此一位,最妙最玄,當詳審明辨。”
“君為正位,臣為偏位,臣向君是偏中正,君視臣是正中偏,君臣道合是兼帶語。”
進云:“如何是君?”師曰:“妙德尊寰宇,高明朗太虛。”
雲:“如何是臣?”師曰:“靈機弘聖道,真智利羣生。”
雲:“如何是臣向君?”師曰:“不墮諸異趣,凝情望聖容。”
雲:“如何是君視臣?”師曰:“妙容雖不動,光燭本無偏。”
雲:“如何是君臣合道?”師曰:“混然無內外,和融上下平。”(錄自《撫州曹山元證禪師語錄》大正四七·五二七上)
2石霜楚圓禪師的王子(誕生)五位說
①誕生王子——是國王所生嫡傅的太子,頓入一色,不借功勳自然成就天然貴胤本非功,德合乾坤育勢姓。始末一期無雜種,分宮六宅不他宗。上和下睦陰陽順,共氣運枝器量同。欲識誕生王子父,鶴騰霄漢出銀籠。
②朝生王子——在外朝,居臣位,雖不能自就君位,卻能為宰相而成君王的輔佐。外紹王族種姓,故亦名為王子。相當於偏中正,喻漸漸修學,悉當成佛。石霜楚圓的頌云:
苦學論性世莫羣,出來凡事已超倫。詩成五字三冬雪,筆落分毫四海雲。
萬卷積功彰聖代,一心忠孝輔明君。盬梅不是生知得,金榜何勞顯至勳。
③末生王子——為天子的末子,雖然久經功勳而仍不得君王之位,遠謝一切而專事內紹。此即臣向君的正中來位,喻漸次用功夫而入於一色。石霜楚圓的頌云:
久棲巖穴用功夫,草榻柴扉守志孤。十載見聞心自委,一身冬夏衣嫌無。
澄凝含笑三秋思,清苦高名上哲圖。業就巍科酬極志,比來臣相不當途。
④化生王子——雖是生於王宮的王子,仍承父王之命,居於臣位,能輔王化。即是君視臣的兼中至位,喻菩薩化度眾生之位。石霜楚圓的頌云:
傍分帝命為傅持,萬里山河布政威。紅影日輪凝下界,碧油風冷暑炎時。
高低豈廢尊卑奉,五袴蘇塗遠近知。妙印手持煙塞靜,當陽那肯露纖機。
⑤內生王子——乍生即在君位,其體與父王無異,乃統萬機,臣能輔佐,即是君臣道合的兼中到位。喻理智一如、本來成佛的奧義,石霜楚圓的頌云:
九重深密復何宣,掛敝由來顯妙傅。只奉一人天地貴,從他諸道自分權。
柴羅賬合君臣隔,黃閣簾垂禁制全。為汝方隅官屬戀,遂將黃葉止啼錢。 (錄自《永覺元賢禪師廣錄》卷二十七、卍續藏一二五·七一九——七二一,新文豐印行。)
3重離六爻與疊三變五說
根據洞山良價禪師的“寶鏡三昧歌”所稱:“重離六爻,偏正回互,疊而為三,變盡成五。如荎草味,如金剛杵。”的一段話,即為之作也黑白五種圓相,表示五位:表正中偏,表偏中正,表正中來,表兼中至,表兼中到。
此三疊五變之說是依據重離六爻而來,所謂重離六爻,便是卦,於陰爻陽爻回互疊變而成五卦,好像芷草之具五味,金剛杵之具五股,配於五方五行,而喻顯正偏之五位。
宋代的寂音慧洪禪師對於重離六爻與疊三變五的解釋是這樣的:
“離、南方之卦,火也,心之譬也。其爻六劃,回互成五卦,重疊成三卦。如,第二爻三爻四爻,又成一卦,巽也。第三爻四爻五爻,又成一卦,兌也。此之謂疊為三也。下巽上兌又成一卦,大過也。下兌上巽又成一卦,中孚也。此之謂變成五也。”(卍續藏一一一冊二二四頁)
正中來偏(兼)中至正中偏偏中正兼中到
大過中孚巽兌重離
總之,正偏五位之說,在曹洞宗旨而言,極為重要,故在《禪宗正脈》第十四之中,有大陽警玄的五位頌;《投子義青禪師語錄》卷上,有五位頌;《宏智禪師廣錄》第八,有五位頌;永覺元賢禪師的《廣錄》第二十七有洞山五位及五位答問;《三山來禪師五家宗旨纂要》卷中,有燈來禪師的釋及頌。
---------------------------------------------------------------- 禪門修證指要 洞山宗旨 七 三滲漏
洞山良價禪師對曹山本寂禪師說:
“吾在雲巖先師處,親印寶鏡三昧,事窮的要,今付於汝。”(中略)
“末法時代,人多乾慧,若要辨驗真偽,有三種滲漏:一見滲漏,謂機不離位,墮在毒海。二情滲漏,謂滯在向背,見處偏枯。三語滲漏,謂究妙失空,機昧終始。學者濁智流轉,不出此三種,子宜知之。”
(錄自《洞山價禪師語錄》、卍續藏一一九·八八六頁)
1見滲漏
①明安云:“謂見滯在所知,若不轉位,即在一色。所言滲漏者,只是可中未盡善,須辨來踪,始得相續玄機妙用。”
②燈來雲:“謂見處滯在所知,設有妙悟,亦須吐卻,若不轉位,即坐在一色。所言者,直是語中,未能盡善,知他見有所滯也。”
“如何是見滲漏?三山來禪師云:'真具一隻眼'。又云:'放下著'。頌曰:'山重重復水重重,萬水千山一目中;若道水山常在目,行人依舊路濛濛。'”
2情慘漏
①明安云:“謂情境不圓,滯在取捨;前後偏枯,鑑覺不全。是識浪流轉,途中邊岸事,直須句句中,離二邊,不滯情境。”
②燈來雲:“謂情境不圓,滯在取捨,不能融通鑑覺,著於一邊。皆是識浪流轉,途中岸邊事。直須句句離卻二邊,不滯情境,方有出身之路。”
“如何是情滲漏?三山來禪師云:'如膠似漆。'又云:'活潑些好。'頌曰:'擔板從來見一邊,何如到處眼雙圓;滿腔系戀還須吐,一落思量使不堪。'”
3語滲漏
①明安云:“體妙失宗者,滯在語路,句失宗旨。機昧終始者,謂當機暗昧,只在語中,宗旨在圓。句句中須是有語中無語,無語中有語,始得妙旨密圓也。”
②燈來雲:“謂滯語言,句失宗旨,不能於言詮三昧下轉身。所以當機暗昧,宗旨不圓。須是通有語中無語,無語中有語,乃得妙旨圓密。”
“如何是語滲漏?三山來禪師云:'倒四顛三'。又云:'道甚麽?'頌曰:'有言須是悟無言,開口成雙落二三;況復遊揚迷妙義,堪悲堪笑口頭禪。'。”(明安語,錄自《人天眼目》卷三。燈來語,錄自《五家宗旨纂要》卷中)
----------------------------------------------------------------- 禪門修證指要 洞山宗旨 八 三路接人
“僧到夾山,山問近離甚麽處?僧云:'洞山。'山雲:'洞山有何言句?'僧云:和尚道:'我有三路接人。'夾山雲:'有何三路?'僧云:'鳥道、玄路、展手。'。”(見《人天眼目》卷三)
1、鳥道:“不開口處玄關轉,未措言時鳥道玄。此是不落語言,聲前一句。”
2、玄路:“寫成玉篆非干筆,刻出金章濁刀。此是玄音妙旨,談而不談。”
3、展手:“睒眼牙口叮嚀囑,豎拂拈槌仔細傅。此是覿面提持,隨機拈出。”(錄自《五家宗旨纂要》卷中)
鳥行於空,鳥道無踪跡;參學之人,生平受用,亦當如此。玄中之玄、主中之主、向上一路,稱為玄路;參學之人,應當走上此路。展開兩手,方便提示,迎接學者,使之直入甘露之門。洞山良價禪師接應學人的作略,大概如此。
聖嚴識洞山良價(西紀八O七——八六九),是浙江省紹興會稽人。自幼出家,二十一歲具戒於嵩山,接著參謁南泉普願、溈山靈祐、雲巖曇晟、魯祖寶雲及南源道明等,一日過水靚影而大悟,在雲岩曇晟處印可嗣法。大中(西紀八四七——八五九)末,在新豐山提撕學徒,後移住筠州洞山的普利院,盛宏法化。權開五位,善接三根。年六十三歲,端坐示寂。嗣法弟子有云居道膺、曹山本上,龍牙居遁等二十六人。
中國禪宗雖有五家七宗之多,但其傅至今天的僅有臨濟及曹洞兩派。究其原委,因素固多,而在“慶忠鐵壁機老人五宗斷”的幾句話,可能已道出若干端兒:“用臨濟而不通曹洞,則類野狐。用曹洞而不通臨濟,則落教綱。是必濟洞兼通,則云門、溈仰、法眼,在其中矣。”
(《五家宗旨纂要》卷首)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