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門修證指要 《禪關策進》錄要 七 鐵山璦禪師普說

 禪門修證指要 《禪關策進》錄要 七 鐵山璦禪師普說

  1

  山僧十三歲知有佛法,十八出家,二十二為僧。先到石霜,記得祥庵主,教:“時時觀見鼻頭白”遂得清淨。

  後有僧自雪巖來,寫得岩看。我做工夫,卻不曾從這裡過。因到雪巖,依彼所說做工夫,單提“無”字。至第四夜,通身汗流,十分清爽。繼得歸堂,不與人說話,專一坐禪。

後見妙高峯,教:“十二時中,莫令有間。四更起來,便摸索話頭,頓在面前,略覺困睡,便起身下地,也是話頭,行時步步不離話頭,開單、展缽、拈匙、放筯、隨眾等事,總不離話頭。日間夜間,亦復如是,打成片段,未有不發明者。”依峯開示做工夫,果得成片。

三月二十日,岩上堂雲:“兄弟有久在蒲團上瞌睡,須下地走一遭,冷水盥漱洗開兩眼,再上蒲團,豎起脊梁,壁立萬仞,單提話頭。如是用功七日,決定悟去,此是山僧四十年前已用之工。”某即依彼所說,便覺工夫異常。第二日兩眼欲閉而不能閉。第三日此身如在虛空中行。第四日曾不知有世間事,其夜倚欄杆少立,泯然無知,檢點話頭又不打失,轉身上蒲團,忽覺從頭至足,如劈破髑髏相似,如萬丈井底被提在空中相似。此時無著歡喜處。舉似岩,岩雲:“未在!更去做工夫。”求得法語,末後雲:“紹隆佛祖向上事,腦後依前欠一槌。”心下道:“如何又欠一槌?”不信此語,又似有疑,終不能決。

  每日堆堆坐禪,將及半載,一日因頭痛煎藥,遇覺赤鼻,問:“哪吒太子拆骨還父,拆肉還母。”話記得,被悟知客問,不能對。忽然打破這疑團。

  後到蒙山,山問:“參禪到甚麽處是畢工處?”遂不知頭。山教“再做定力工夫,洗盪塵習。”每遇入室下語,只道“欠在!”一日晡時坐至更盡,以定力挨拶,直造幽微。出定見山,說此境已,山問:“那個是你本來面目?”正欲下語,山便閉門。自此工夫日有妙處,蓋以離岩太早,不曾做得細密工夫,幸運本色宗匠,乃得到此。元來,工夫做得緊峭,則時時有悟入,步步有剝落。一日見壁上三祖雲:“歸根得旨,隨照失宗。”又剝了一層。山雲:“個事如剝珠相似,愈剝愈光,愈明愈淨;剝一剝,勝他幾生工夫也。”但下語,猶只道“欠在!”

一日定中忽觸著“欠”字,身心豁然,徹骨徹髓,如積雪卒然開霽,忍俊不禁,跳下地來,擒住山雲:“我欠少個甚麽?”山打三掌,某禮三拜。山雲:“鐵山這著子,幾年?今日方了。”

  2

  暫時話頭不在,如同死人,一切境界逼迫臨身,但將話頭與之抵當。時時檢點話頭,動中靜中,得力不得力。又定中不可忘卻話頭,忘話頭則成邪定。不得將心待悟。不得文字上取解會。不得些少覺觸,以為了事。但教如痴如呆去,佛法世法,打成一片。施為舉措,只是尋常。惟改舊時行履處。古云:“大道從來不屬言,擬談玄妙隔天洲,直須能所俱忘卻,始可飢餐困則眠。”
-------------------------------------------------------
 禪門修證指要 《禪關策進》錄要 八 天目中峯本禪師示眾

  1

  看話頭做工夫,最是立腳穩當,悟處親切。縱此生不悟,但信心不退不隔一生兩生,更無不獲開悟者。

  2

或三十年二十年,未即開悟,不須別求方便,但心不異緣,意絕諸妄孜孜不捨,只向所參話上立定腳步頭,拼取生與同生,死與同死,誰管:三生五生十生百生,若不徹悟,決定不休。有此正因,不患大事之不了明也。

  3

病中做工夫,也不要你精進勇猛,也不要你撐眉怒目,但要你心如木石,意若死灰,將四大幻身,撇向他主世界之外,由他病也得,活也得,死也得,有人看也得,無人看也得,香鮮也得,臭爛也得,醫得健來活到一百二十歲也得,如或便死,被宿業牽入鑊湯爐炭裡了得。如是境界中都不動搖,但切切將個沒滋味話頭,各藥爐邊枕頭上,默默諮參,不得放捨。

  雲棲評曰:此老千言萬語,只教人看話頭,做真實工夫,以期正悟。諄切透快,千載而下,如耳提面命。具存全書,自應徧覽。
------------------------------------------------------------------
禪門修證指要 《禪關策進》錄要 九 智徹禪師淨土玄門

念佛一聲,或三五七聲,默默返問:“這一聲佛從何處起?”又問:“這念佛的是誰?”有疑只管疑去,若問處不親,疑情不切,再舉個:“畢竟這念佛的是誰?”於前一問,少問少疑,只向“念佛是誰?”諦審諦問。
------------------------------------------------------------
 禪門修證指要 《禪關策進》錄要 十 師子峯天如則禪師普說

  1

  佛祖運大慈悲,或教你參禪,或教你念佛,令汝掃除妄念認取本來面目,做個灑灑落落大解脫漢。而今不獲靈驗者,有二種病:

  第一、不遇真善知識指示。第二、不能痛將生死大事為念,悠悠漾漾,不覺打在無事甲裡。第三、於世間虛名浮利,照不破放不下。妄緣惡習上,坐下斷擺不脫,境風扇動處,不覺和身輥入業海中,東飄西泊去。

真正道流,豈肯恁麽?當信祖師道:“雜念紛飛如何下手,一個話頭如鐵掃箒,轉掃轉多,轉多轉掃,掃不得拼命掃,忽然發破太虛空,萬別千差一路通。”諸禪德努力,今生須了卻,莫教永劫受馀殃。

  2

  又有自疑念佛與參禪不同,不知參禪只圖識心見性,念佛者悟自性彌陀,唯心淨土,豈有二理。
-------------------------------------------------------------------------
禪門修證指要 《禪關策進》錄要 十一 汝州香山無聞聰禪師普說

  山僧初見獨翁和尚,令參“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後同雲峯、月山等六人,立願互相究竟。次見淮西教無,能令提“無”字。次到長蘆,結伴煉磨。

後遇淮上敬兄,問云:“你六七年有甚見地。”某答:“每日只是心下無一物。”敬雲:“你這一絡索,甚處出來?”某心裡似知不知,不敢開口。敬見我做處無省發,乃云:“你定中工夫不失,動處便失。”某被說著,心驚,便問:“畢竟明此大事,應作麽生?”敬雲:“你不聞川老子道:'要知端的意,北斗面南看。'”說了便去。

某被一問,直得行不知行,坐不知坐,五七日間,不提“無”字,倒只看“要知端的意,北斗面南看。”忽到淨頭寮,在一木上與眾同坐,只是疑情不解,有飯食頃,頓覺心中空亮輕清,見情想破裂,如剝皮相似,目前人物,一切不見,猶如虛空,半昧省來,通身汗流,便悟得“北斗面南看。”遂見敬,下語作頌,都無滯礙。尚有向上一路,不得灑落。

  後入香巖山中過夏,被蚊子咬兩手不定,因念古人為法忘軀,何怖蚊子?盡情放下,咬定牙關,揑定拳頭,單提“無”字,忍之又忍。不覺身心歸寂,如一座屋,倒卻四壁,體若虛空,無一物可當情。辰時一坐,未時出定,自知佛法不誤人,自是工夫不到。然雖見解明白,尚有微細隱密,妄想未盡。又入光州山中習定六年,陸安山中又住六年,光州山中又住三年,方得穎脫。
-------------------------------------------------------------------
 禪門修證指要 《禪關策進》錄要 十二 大乘山普岩斷岸和尚示眾

  萬法歸一,一歸何處,不得不看話頭、守空靜而坐,不得念話頭無疑而坐。如有昏散,不用起念排遣,快便舉起話頭,抖擻身心,猛著精采。更不然,下地經行,覺昏散去,再上蒲團,忽爾不自舉,不疑自疑,行不知行,坐不知坐,惟有參情,孤孤回回,歷歷明明,是名斷煩惱處,亦名我喪處。

  雖然如是,未為究竟,再加鞭策,看個“一歸何處?”到這裡提撕話頭,無節次了也。惟有疑有,忘即舉之,直至返照心盡,是名法亡,始到無心處也。

莫是究竟麽?古云:“莫謂無心雲是道,無心猶隔一重關。”忽地遇聲遇色,磕頭著撞著,大笑一聲,轉身過來,便好道:“懷州牛吃禾,益州馬腹脹。”
----------------------------------------------------------------

 禪門修證指要 《禪關策進》錄要 十三 高麗普濟禪師答李相國書


  既曾於“無”字話提撕,不必改參也。況舉起別話頭是,曾參“無”字,必於“無”字,必於“無”字有小熟因地。切莫移動,切莫改參,但認二六時中,四威儀內,舉起話頭,莫待幾時悟不悟,亦莫管有滋味,亦莫管得力不後(疑“得”)力。拶到心思不及,意慮不行,即是諸佛諸祖放身命處。
--------------------------------------------------------
禪門修證指要 《禪關策進》錄要 十四 古音琴禪師示眾

  坐中所見善惡,皆由坐時不起觀察,不正思惟,但只瞑目靜坐,心不清採,意順境順,半夢半醒,或貪著靜境為樂,致見種種境界。夫正因做工夫者,當睡便睡一覺,一醒便起,抖擻精神,挪挲眼目,咬住牙根,揑緊拳頭,直看話頭,落在何處。切莫隨昏隨沈,絲毫外境不可採著。

  聖嚴評曰此語錄中所云:“抖擻精神,挪挲眼目,咬住牙根,揑緊拳頭,直看話頭”等語,可能不適合用於所有的學人。抖擻精神參話頭,當然是對的,如果將眼睛、牙齒、拳頭都緊張起來用工夫,恐怕會引起生理上的病障,故我常教學人“身體要松,精神要緊。”工夫始易成片。
-----------------------------------------------------
禪門修證指要 《禪關策進》錄要 十五 般若和尚示眾

  或話頭綿密,無有間斷,不知有身,謂之人忘法未忘。

有到此,忘其本身,忽然記得,如在夢中跌下萬仞洪崖,只顧救命,遂成瘋癲,到此須是緊提放頭,忽然連話頭都忘,謂之人法雙忘,驀地冷灰豆爆,始知“張公吃酒李公醉。”正好來般若門下吃棒。

  何以故?更須打破諸祖重關,遍參知識,得知一切淺深,卻向下邊林下,保養聖胎,直待龍天推出,方可出來扶揚宗教,普度羣生。

聖嚴識雲棲袾宏蓮池大師(西紀一五三五——一六一五),是浙江省杭州仁和人,字佛慧,號蓮池,十七歲舉諸生,二十七歲喪父,三十二歲喪母,乃決意出家。參訪廬山復融,教他勿圖名利,一心辦道,老實持戒念佛。又訪笑岩德寶,卻說:“咄!你三千里外求我開示,我有甚麽開示?”便辭向東昌,在途中聞樵樓鼓聲,忽然大悟。偈曰:“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擲戟渾如夢,魔佛空爭是與非。”

  隆慶五年(一五七一)入杭州的雲栖山,卜廢寺而居。山中多虎。以誦瑜伽焰口而滅虎患。時逢大旱,大師持木魚巡繞田間,稱念佛號,即甘霖隨至,居民感德,修復廢寺。常精修念佛三昧,教化遠近,衲子來者日眾,廢寺遂成叢林。他一生致力於戒殺放生,提倡參究念佛,禪淨雙修。傅受了徧融的華嚴教理,德寶的禪宗心法,而以淨土法門為其指歸。

  他的著述極多,《禪關策進》一書,是其重要者之一,共分兩集,前集分兩門:①諸祖法語節要,②諸祖苦功節略。後集只有一門,為諸經引證節略。前集的諸祖法語,共收三十九位祖師語錄,本書僅錄其中的十五位,以其修證的層次分明其指示修證的方法簡明實用者,為選取的原則。也可以說這原是蓮池大師的心願,他在序文中說:“予初出家,得一帙於坊間,曰:《禪門佛祖綱目》,中所載多古尊宿自敘其參學時,始之難入,中之做工夫,經歷勞苦次第,與終之廓爾禪悟。心愛之,慕之,願學焉。既爾此書於他處更不再見!乃續閱《五燈》諸語錄雜傅,無論緇素,但實參實悟者,併入前帙,刪繁取要,果之成編,易名曰:《禪關策進》。居則置案,行則攜囊,一覽之則心志激勵,神采煥發,勢自鞭逼前進。”

  此書被收於卍續藏經一一四冊。對於近世日本的禪宗,此書的影響力亦極大。今人張澄基居士用英文寫的一本書The Practice of Zen(禪的修行)中,也介紹了此書所收的無聞、雪巖、蒙山、高峯等四則故事。
---------------------------------------------------------------
觀心銘·初心修悟法要 一 觀心銘

  觀身非身,鏡像水月。觀心無相,光明皎潔。一念不生,虛靈寂照。圓同太虛,具含眾妙。不出不入,無狀無貌。百千方便,總歸一竅。不依形氣,形氣窒礙。莫認妄想,妄想生怪。諦觀此心,空洞無物。瞥爾情生,便覺恍惚。急處迴光,著力一照。雲散晴空,白日朗耀。內心不起,外境不生。但凡有相,不是本真。念起即覺,覺即照破。境來便掃,掃即放過。善惡之境,隨心轉變。凡聖之形,應念而現。持咒觀心,如磨鏡藥。塵垢若除,此亦不著。廣大神通,自心全具。淨土天宮,逍遙任意。不用求真,心本是佛。熟處若生,生處自熟。二六時中,頭頭盡妙。觸處不迷,是名心要。 (錄自《憨山大師構遊集》卷三十六)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rung Luan(3)

橫川法語----橫川法語是源信大師所說的話

善導大師全集

毗尼日用切要---寶華山弘戒比丘 讀體 彚集

禪門修證指要...Thien Tong Tu Chung Chi Yeu

《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講記(一)作者:淨慧老和尚.

Trung Luan(4)

六祖壇經箋註

2732梁朝傅大士頌金剛經

中觀四百論廣釋 總論--- 中觀四百論廣釋 聖天菩薩 造頌 法尊法師 譯頌 索達吉堪布 著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