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道方便(一)入道安心要方便門 抄略

 入道方便(一)抄略

  1

  為有緣根熟者,說我此法。要依《楞伽經》,諸佛心第一;又依《文殊說般若經》,一行三昧,好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 《文殊說般若經》雲:“文殊師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系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如法界緣,不退不壞,不思議,無礙無相。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閒,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悉具無量功德無量辯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

  夫身心方寸,舉足不足,常在道場。施為舉動,皆是菩提。 《普賢觀經》雲:“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是名第一懺。拼除三毒心、攀緣心、覺觀心。念佛心心相續,忽然澄寂,更無所緣念。 《大品經》雲:“無所念者,是名念佛。”何等名無所念?即念佛心名無所念。離心無別有佛,離佛無別有心;

  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佛。所以者何?識無形,佛無形,佛無相貌。若也知此道理,即是安心。

  常憶念佛,攀緣不起,則泯然無相,平等不二。入此位中,憶佛心謝,更不須徵,即看此等心,即是如來真實法性之身,亦名正法,亦名佛性,亦名諸法實性、實際,亦名淨土,亦名菩提、金剛三昧、本覺等,亦名涅槃界、般若等。名雖無量,皆同一體。

  亦無能觀所觀之意,如是等心,要令清淨,常現在前,一切諸緣不能幹亂。何以故?一切諸事皆是如來一法身故。住是心中,諸結煩惱自然除滅。於一塵中,具無量世界,無量世界集一毛端。於其本事如故,不相妨礙。 《華嚴經》雲:“有一經卷,在微塵中,見三千大世界事。”

  略舉安心,不可具盡。其中善巧,出自方寸。

  2

  略為後生疑者,假為一問:

  如來法身若此者,何故復有相好之身,現世說法?

  信曰:正以如來法性之身,清淨圓滿,一切像類,悉於中現。而法性身,無心起作,如玻璃鏡,懸在高堂,一切像悉於中現,鏡亦無心,能現種種。經云:“如來現世說法者,眾生妄想故。”今行者若修心盡淨,則知如來常不說法,說是乃為具足多聞。聞者一切相也。是以經云:“眾生根有無量故,所以說法無量,說法無量故,羲亦無量羲。無量羲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則無相也。名為實相。則泯然清淨是也。斯之誠言,則為證也。 (中略)

  何者是禪師?

  信曰:不為靜亂所惱者,即是好禪。用心人常住於止,心則沈沒;久住於觀,心則散亂。 《法華經》雲:“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

  云何能得悟解法相,心得明淨?

信曰: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亦不計念、亦不思惟、亦不觀行、亦不散亂,直任運,亦不令去,亦不令住,獨一清淨究竟處,心自明淨。或可諦看,心即得明淨,心如明鏡。或可一年,心更明淨。或可三五年心更明淨。或可因人為說,即得悟解。或可永不須說,得解經道。眾生心性,譬如寶珠沒水,不濁珠隱,水清珠顯。為謗三寶,破和合僧,諸見煩惱所污,貪瞋顛倒所染,眾生不悟,心性本來常清淨。故有學者取悟不同,有如此差別。 (中略)

  3

又古時智敏禪師訓曰:“學道之法,必須解行相扶,行知心之根源,及諸體用,見理分明無惑,然後功業可成。一解千從,一迷萬惑。”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此非虛方。

  《無量壽經》(案實為《觀無量壽經》)。雲:“諸佛法身,入一切心想,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當知佛即是心,心外更無別佛也。

  略而言之,凡有五種:

  一者,知心體——體性清淨,體與佛同。

  二者,知心用——用生法寶,起作恆上,萬惑皆如。

  三者,常覺不停——覺心在前,覺法無相。

  四者,常觀身空寂——內外通同,入身於法界之中。

  五者,守一不移——動靜常住,能令學者明見佛性,早入定門。

  諸經觀法,備有多種,傅大師所說,獨舉守一不移,先當修身審觀,以身為本。 (中略)

  又常觀自身,空淨,如影,可見不可得,智從影中生,畢竟無處所,不動而應物,變化無有窮。空中生六根,六根亦空寂。所對六塵境,了知是夢幻。如眼見物時,眼中無有物。如鏡照面像,了了極分明。空中現形影,鏡中無一物。當知人面不來入鏡中,鏡亦不往入人面。如此委曲,知鏡之與面,從本已來,不出不入,不來不去,即是如來之羲。 (中略)如此觀察知,是為觀空寂。 (中略)

  守一不移者,以此空淨眼,住意看一物,無間晝夜時,專精常不動。其心欲馳散,爭手還攝來。如繩繫鳥足,欲飛還掣取,終日看不已,泯然心逢定(中略)

  4

  若初學者坐禪時,於一靜處,直觀身心,四大五陰,(中略)從本以空寂,不生不滅,平等無二。從本以來無所有,究竟寂滅。從本以來清淨解脫。不問晝夜,行住坐臥,常作此觀。即知自身,猶水中月,如鏡中像,如熱時炎,如空欲響。 (中略)依此行者,無不得入無生正理。

  復次,若心緣異境,覺起進即觀起處,畢竟不起。此心緣生時,不從十方來,去亦無所止。常觀攀緣、覺觀、妄識、思想、雜念,亂心不起,即得麤住。若得住心,更無緣慮,即隨分寂定,亦得隨分息諸煩惱。 (中略)

  5

  初學坐禪看心,獨坐一處,先端身正坐,寬衣解帶,放身縱體,自按摩七八翻。令腹中嗌氣出盡,即滔然得性清虛恬淨,身心調適,然安心神,則窈窈冥冥,氣息清冷,徐徐斂心,神道清利,心地明淨,觀察分明,內外空淨,即心性寂滅。如其寂滅,則聖心顯矣。性雖無形,志節恆在然,幽靈不竭,常存朗然,是名佛性。見佛性者,永離生死,名出世人。是故《維摩經》雲:“豁然還得本心。”信其言也。悟佛性者,名菩薩人,亦名悟道人,亦名識理人,亦名得性人。 (中略)

  凡捨身之法,先定空空心,使心境寂淨,鑄想玄寂,令心不移。心性寂定,即斷攀緣,窈窈冥冥,凝淨心虛,則幾泊恬乎,泯然氣盡,住清淨法身,不受後有。若起心失念,不免受生也。此是前定心境,法應如是,此是作法。法本無法,始名為法,法則無作。夫無作之法,真實法也。 (中略)(錄自《楞伽師資記》大正八五·一二八六——一二八九)
--------------------------------------------------------------------
禪門修證指要 入道方便(二)方寸論

  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一切戒門、定門、慧門,神通變化,悉自具足,不離汝心。一切煩惱業障,本來空寂,一切因果皆如夢幻。無三界可出,無菩提可求,人與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虛曠,絕思絕慮。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無闕少,與佛何殊,更無別法。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觀行,亦莫澄心,莫起貪瞋,莫懷悉慮,蕩蕩無礙.任意縱橫,不作諸善,不作諸惡,行住坐臥,觸目遇緣,總是佛之妙用。快樂無尤,故名為佛。

  (法融)師(問)曰:心既具足,何者是佛,何者是心?

  祖(答)曰:非心不問佛,問佛非不心。

  (法融)師(問)曰:既不許觀行,於境起時,如何對治?

  祖(答)曰: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心若不強名,妄情從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徧知。汝但隨心自在,無復對治,即名常住法身,無有變易。吾受璨大師教法門,今付於汝。 (錄自《景德傅燈錄》卷四、大正五一·二二七上—中)

對嚴識四祖道信(信紀五八O——六五一)在中國禪宗史上,是一位很重要的人物,他繼承了他以前的各種禪觀思想,包括小乘、大乘乃至智頭等的思想,卻未將天台宗那樣的禪觀組織接受下來,反而依《楞伽經》的“佛心”及《文殊說般若經》的一行三昧,主張“念佛心是佛”。又由於道信在江南游學時,受到大小品般若經弘傅的影響,也有教大眾念摩訶般若波羅蜜而退賊的傅說。因此,初祖達摩以四卷《楞伽經》印心,六祖慧能以《金剛經》印心的中間,四祖道信是一位承先啟後而將這兩種傾向同時提起的人。

  被集於《楞伽師資記》第五篇的,是研究並介紹道信禪思想的最佳資料。從其所引經典名稱內容之廣,可以看出他是一位禪教並重的大師。例如除了上述的《楞伽經》、《文殊說般若經》、尚有《普賢觀經》、《大品般若經》、《法華經》、《華嚴經》、《涅槃經》、《金剛經》、《觀無量壽經》、《維摩經》、《遺教經》、《法句經》等,乃至強用老莊而批評老莊,說“莊子猶滯一也”,及“老子滯於精識也”。可見他是以道家的“守一”及“窈窈冥冥”為坐禪的入門方便,同時又指出了入門之後,必須揚棄老莊的滯執。莊子說“天地一指,萬物一馬”,是滯於一;老子的“窈兮冥兮,其中有精”,是表示“外雖亡相,內尚存心”,這都不是究竟,但其受到老莊的影響到很顯然。

  達摩的二入四行,是偏重於行入的四種行,理入部分的敘述卻不夠多。在道信的之中,則彌補了達摩所述的不足,偏重於理入方法的介紹,為後世的修行者鋪了從悟理而進禪門的大路。但其雖說“離心無別有佛,離佛無別有心。”,“大道虛曠,絕思絕慮”,尚未發揮“不立文字”的禪風,並且可說,他的主要修行方法,仍是止觀的範圍。

從道信的思想體係而論,他說:一旦進入“泯然無相,平等不二。”的位置,那便是“真實法性之身”,也名為正法、佛性、實性、實際、淨土、本覺、涅槃界、般若等。又說:由“直觀身心”、“不生不滅,平等無二”即可入於“無生”法忍的“正理”。可知他是立足於性宗的立場而接受空宗的思想,這正好是天台宗及後世禪宗的態度。

  當然,他的所表示的,例如講“方寸”、“本來空寂”、“平等”,均與相同。 “莫作觀行,亦莫澄心。”則較“常住於止,心則沈沒;久住於觀,心則散亂。”的說法,更接近於六祖以後的禪宗。至於“不作諸善,不作諸惡。”則與《壇論》所說“不思善,不思惡”的態度相接了。

  顯然地,四祖這兩篇文字,均係後人依據傅誦而作成的記錄。從文字結構盾,比較清晰,文段很長,約有三千五六百字,頗有段落不清、文羲支離之感。可是《楞伽師資記》撰成於七二O年頃,距道信去世(六五一)不過七十年,所以成文的年代較古。 《景德傅燈錄》法融條中收有道信的,《景德錄》則成於宋真宗景德年間(西紀一OO四——一OO七)。在《景德錄》中並沒有這個題目,乃是一段語錄的傅抄。本書根據四祖重視方寸,所以藉作文題。

四祖道信的傅記資料,可以參看《續高僧傅》卷二十附編《傅法寶記》(本正八五)、《歷代法寶記》(大正五一)、《景德傅燈錄》卷三(大正五一)等。他的俗家姓司馬,原籍河內(河南省沁陽縣),後遷到蔪州的廣濟縣。七歲出家,五年後到岏公山(安徽省潛山縣西北)從三祖僧璨學禪法十年,在道信二十一歲頃,三祖去了羅浮山,道信便度其獨自修行的生活。到了大業年間(六O五——六一七),道信才為政府承認出家,住到吉州(江西省吉安縣),逢盜賊轉城七十馀日,道信勸大眾念“摩訶般若”,賊才散退。接著在江西的廬山大林寺一住十年,這段時期,使他接觸到了般若及天台宗的禪法。所以他大約在三十歲左右時,即已受到佛教界的尊敬了。後來到了黃梅的雙峯山,一住就是三十馀年,諸州學者,無遠不至。 《歷代法寶記》說唐太宗曾四次勅召道信入京,道信均以“辭老不去”,甚至寧可被來使斬頭而去,此心終不去。此為後代禪宗大德不近王臣一個榜樣。同時也將以往的禪師獨自生活於巖壑的風格,轉變成了集合數百人共住一個道場的風氣。此為後來百丈開創業林作了預備工作。

  由於道宣的《續高僧傅》未曾明白地指出道信接法於三祖僧璨,以致近世學者間有人懷疑道信的傅承。其實這是不必置疑的,因為僧璨傅道信,是五祖弘忍門下所公認的。弘忍在世時,一定已有所傅,這才能成立禪宗傅承的系譜。禪與密,極端重視傅承,而且也無法假冒、不許假冒,有德的禪師也不可能假冒。這一點為印順博士所極力強調的。 (參見《中國禪宗史》四六及四七頁)
-------------------------------------------------------------------
禪門修證指要 心銘

  心性不生,何須知見。本無一法,誰論熏煉。往返無端,追尋不見。一切莫作,明寂自現。前際如空,知處迷宗。分明照境,隨照冥蒙。一心有滯,諸法不通。去來自爾,胡假推窮。生無生相,生照一同。欲得心淨,無心用功,縱橫無照,最為微妙。知法無知,無知知要。將心守靜,猶未離病。生死忘懷,即是本性。至理無詮,非解非纏。靈通應物,常在目前。目前無物,無物宛然。不勞智鑑,體自虛玄。念起念滅,前後無別。後念不生,前念自絕。三世無物,無心無佛。眾生無心,依無心出。分別凡聖,煩惱轉盛。計較乖常,求真背正。雙泯對治,湛然明淨。不須功巧,守嬰兒行。惺惺了知,見綱轉彌。寂寂無見,暗室不移。惺惺無妄,寂寂明亮。萬象真常,森羅一相。去來坐立,一切莫執。決定無方,誰為出入。無合無散,不遲不疾。明寂自然,不可言及。心無異心,不斷貪婬。性空自離,任運浮沈。非清非濁,非淺非深。本來非古,見在非今。見在無住,見在本心。本來不存,本來即今。菩提本有,無須用守。煩惱本無,無須用除。靈知自照,萬法歸如。無歸無受,絕觀忘守。四德不生,三身本有。六根對境,分別非識。一心無妄,萬緣調查。心性本齊,同居不攜。無心順物,隨處幽棲。覺由不覺,即覺無覺。得失兩邊,誰論好惡。一切有為,本無造作。知心不心,無病無藥。迷時舍事,悟罷非異。本無可取,今何用棄。謂有魔興,言空象備。莫滅凡情,唯教息意。意無心滅,心無行絕。不用證空,自然明徹。滅盡生死,冥心入理。開目見相,心隨境起。心外無境,境外無心。將心滅境,彼此由侵。心寂境如,不遣不拘。境隨心滅,心隨境無。兩處不生,寂靜虛明。菩提影現,心水常清。德性如愚,不立親疏。寵辱不變,不擇所居。諸緣頓息,一切不憶。永日如夜,永夜如日。外似頑囂,內心虛真。對境不動,有力大人。無人無見,無見常現。通達一切,未嘗不遍。思維轉昏,迷亂精魂。將心止動,轉止轉奔。萬法無所,只有一門。不入不出,非靜非喧。聲聞緣覺,智不能論。實無一物,妙智獨存。本際虛衝,非心所窮。正覺無覺,真空不空。三世諸佛,皆乘此宗。此宗毫末,沙界含容。一切莫顧,安心無處。無處安心,虛明自露。寂靜不生,放曠縱橫。所作無滯,去住皆平。慧日寂寂,定光明明。照無相苑,朗涅磐城。諸緣忘畢,詮神定質。不起法座,安眠虛室。樂道恬然,優游真實。無為無得,依無自出。四等六度,同一乘路。心若不生,法無差互。知生無生,現前常住。智者方知,非言詮悟。

  (《景德傅燈錄》卷三十,大正五一·四五七中——四五八上)

  聖嚴識牛頭法融(西紀五九四——六五七),是禪宗四禪道信的弟子,他與黃梅東山法門的五祖弘忍並峙,在牛頭山開創牛頭宗。據《續高僧傅》卷二十六記載,他隨三論宗的炅法師出家之時,已徧通經史,出家後,先探空宗的幽頤,宴默於空林二十年,唐貞觀十七年(西紀六四三)住於建康的牛頭山幽棲寺之北岩下,以其慈善感應,蛇、虎、羣鹿等禽獸來馴,乃至集於手上而食。當時牛頭山的佛窟寺,藏有七藏經書,佛經、道書、佛經史、俗經史、醫方圖符等,法融經八載,探尋內外諸學,素養大豐。還隱幽棲寺。又據《景德傅燈錄》卷八所記,在貞觀年間,道信入山,見法融,端坐自若,未曾稍顧,道信問他:“在此作甚麽?”他答:“觀心。”道信又問:“觀是何人?心是何物?”法融無對,便起作禮,請說心要。道信即為他說了。但在道宣的《續高僧傅》中並未記載道信付法給法融的事,在現存資料中,最早提及此事的,是李華所撰的(全唐文卷三二O)。這位徑山大師是鶴林玄素,天寶十一年(西紀七五二)圓寂,離法融示寂(西紀六五六)已一百零四年。不過法融為道信的別傅,為後代所公認。

  後法融的弘化與修行來說,是一位禪教並重的大師,尤其更重於憚悟的學者。到了五十歲時,始在幽棲寺的北岩下,別立禪室。跟從他學禪的有一百多人,後來增加到三百多眾。經常為大眾講《法華經》等。五十九歲時(西紀六五二)受當地宰官的禮請,在建初寺講《大品經》,聽眾千馀人。在他去世前一年,再度受請出山,到建初寺講經。

  他的著作有、、《淨名經私記》、《華嚴經私記》、《法華經名相》等。現存僧璨的與法融的相對照,可產為姐妹篇,思想相近,所說的問題相近,類似的句子也少。而更為精煉一些,因此,有人以為,是後人依所作的精治本,至於以之為僧璨所作,只是馬祖派下的傅說。至於,永明延壽的《宗鏡錄》卷九十七(大正四八·九四一頁)引錄了一段,又在敦煌發現了三種抄本,卻未見《宗鏡錄》所引用的那段文字,那是在傅抄流通中的變化,此論為法融所作,應當沒有疑問。
----------------------------------------------------------------------------
 禪門修證指要 《修心要論》節錄

  1

  《十地經云》:“眾生身中有金剛佛性,猶如日輪,體明圓滿,廣大無邊”,只為五陰重雲所覆,如瓶內燈光不能照輝。譬如世間雲務,八方俱起,天下陰暗,日豈爛也,何故無光?光元不壞,只為雲霧所覆。一切眾生清淨之性,亦復如是,只為攀緣妄念煩惱諸見重雲所覆。但能凝然守心,妄念不生,涅槃法自然顯現,故知自心本來清淨。

  2

  行知法要,守心第一。此守心者,乃是涅槃之根本,入道之要門,十二部經之宗,三世諸佛之祖。 (中略)

  涅槃者,體是寂滅,無為安樂。我心既是真心,妄想則斷;妄想斷故,則具正念;正念具故,寂照智生;寂照智生故,窮達法性;窮達法性故,則得涅槃。故知守本真心,是涅槃之根本。

  乃至舉一手爪,畫佛形像,或造恒沙功德者,只是佛為教導無智慧眾生,作當來勝報之業,及見佛之因。若願自早成佛者,會是守本真心。三世諸佛無量無邊,若有一人不守真心得成佛者,無有是處。故經云:“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故知守本真心,是入道之要門也。 (中略)

如來於一切經中,說一切罪福、一切因緣果報,或引一切河大地草木等種種雜物,起無量無邊譬喻,或現無量神通種種變化者,只是佛為教導無智慧眾生,有種種欲心,心行萬差,是故如來隨其心門引入一乘。我既體知眾生佛性,本來清淨,如雲底日。但了然守本真心,妄念雲盡,慧日即現。何須更多學知見,所生(生)死苦,一切羲理及三世之事。 (中略)《涅槃經》雲:“知佛不說法者,是名具足多聞。”故知守本真心,是十二部經之宗也。

  三世諸佛,皆從心性中生,先守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滅,後得成佛。故知守本真心,是三世諸佛之祖也。

  3

  若有初心學禪者,依《觀無量壽經》,端坐正念,閉目合口,心前平視,隨意近遠,作一日想,守真心,念念莫住。即善調氣息,莫使乍麤乍細,則令人成病苦。

夜坐禪時,或見一切善惡境界,或入青黃赤白等諸三昧,或見身出大光明,或見如來身相,或見種種變化,但知攝心莫著,並皆是空,妄想而見也。經云:“十方國土,皆如虛空,三界虛幻,唯是一心作。”

  若不得定,不見一切境界者,亦不須怪。但於行住坐臥中,常了然守本真心,會是妄念不生,我所心滅,一切萬法不出自心。 (中略)若能知識本心,念念磨煉莫住者,即自見佛性也。 (中略)若了此心源者,一切心羲自現,一切願具足,一切行滿,一切皆辦,不受後有。會是妄念不生,我所心滅,捨此身已,定得無生不可思議。 (中略)好好自安自靜,善調諸根,就視心源,恆令照燎清淨,勿令無記心生。 (中略)諸攝心人,為緣外境,麤心小息,內煉真心,心未清淨時,於行住坐臥中,恆懲意看心,猶未能了了清淨獨照心源,是名無記心也。

  4

  但能著破衣,餐粗食,了然守本真心,佯癡不解語,最省氣力而能有功,是大精進人也。世間迷人,不解此理,於無明心中,多涉艱辛,廣修相善,望得解脫,乃歸生死。

  若了然失正念,而度眾生者,是有力菩薩。

  分明語汝等,守心第一。若不勤守者,甚癡人也。

  會是信心具足,志願成就,緩緩靜心。更重教汝,好自閑靜身心,一切無所攀緣,端坐正念,善調氣息,懲其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好好如如穩看,看熟則了見此心識流動,猶如水流、陽焰,曄曄不住。

  既見此識時,唯是不內、不外,緩緩如如穩看,看熟則反覆消融,虛凝湛住,其此流動之識,颯然自滅。滅此識者,乃是滅十地菩薩眾中障惑。此識滅已,其心即虛,凝寂淡泊,皎潔泰然。吾更不能說其形狀。妝若欲得者,取《涅槃經》第三卷中,及《維摩經》第三卷,緩緩尋思,細心搜檢熟看。 (錄自大正四八·三七七——三七九)

聖嚴識五祖弘忍(西紀六O二——六七五)的傅記資料,最早的是《傅法寶記》及《楞伽師資記》(大正八五),其次是《神會語錄》 (石井光雄藏本)與《歷代法寶記》(大正五一)。還有《宋高僧傅》卷八(大正五O)及《景德傅燈錄》卷三(大正五一)等。

  弘忍是黃梅人(今之湖北省黃梅縣),原籍潯陽(今之江西省九江縣),俗姓周。他十二歲(《傅法寶記》)——一說七歲(《楞伽師資記》)即開始奉事道信禪師。他經道信小了二十三歲。 《歷代法寶記》說:弘忍身長八尺,容貌與常人絕殊,一直親近道信達三十年之久,承受雙峯山的禪法。道信去世後,弘忍又在雙峯山之東的憑茂山建寺,住山西十馀年,唐高崇詔其入京,堅辭不赴。接引四方的學者,而被稱為東山法門。 (大正五一·一八二)《楞伽師資記》對於弘忍的記載是:“大師俗姓周,其先潯陽人,貫黃梅縣也。父早棄背,養母教障,七歲奉事道信禪師。自出家,處幽居寺,住度弘?,懷抱貞純。緘口於是非之場,融心於色空之境。役力以申供養,法侶資其足焉,調心唯務渾儀,師獨明其觀照。四儀皆是道場,三業咸為佛事,蓋靜亂之無二,語默之恆一。時四方請益,九眾師橫,虛往實歸,月逾千計。生不矚文而羲符玄旨。時荊州神秀禪師,伏膺高軌,親受會囑。玄賾以咸亨元年(西紀六七O)至雙峯山恭承教誨,也奉驅馳,道尾五年。”又說:“如吾一生,教人無數,好者並亡,後傅吾道者,只可十耳。我與神秀論《楞伽經》,率理通快,必多利益;資州智詵、白松山劉主簿,兼有文性;莘州惠藏、隨州玄約,憶不見這;嵩山老安深有道行;潞州法如、韶州惠能、揚州高麗僧智德,此並堪為人師,但一方人物;越州羲方,仍便講說。”

  《楞伽師資記》是玄賾的弟子淨覺所集,他把神秀推為五祖門下的第一位上足,惠能雖也名列十人之中,卻許為“但一方人物”。這應該是北宗禪的態度。南宗的《壇經》及《神會語錄》便表明了惠能是弘忍之下的唯一心傅。

由《楞伽師資記》對弘忍的介紹說:“其忍大師,蕭然靜坐,不出文記,口說玄理,默授與人。”以及:“生不矚文,而羲符玄旨。”看來,五祖並無著作傅世。現存於大正藏經卷四十八及卍續藏經卷一一O的,也標明,此連敦煌發現的本子,有好幾種,或作,或作。而在大正藏及卍續藏本,不知何時何故標題為。事實上的開頭,就是的十二個字。所以本書仍用為其標題。這是後人所集弘忍的語錄,故在其文中也明白地記著:“弟子上來集此論者,直以信心,依文取羲。”之語(大正四八·三七九)

《楞伽師資記》又說:“在人間,有《禪法》一本,雲是忍禪師說者,謬言也。”(大正八五·一二八九)也許就是指的這部,因在《楞伽師資記》所錄惠可的的一段,幾乎與的第一大文段大部相同。不論怎樣的敦煌本子,也說是“蘄州忍和上”的,乃是一部中國早期禪宗的修行指導書。內容很長,約有三千字,是以答問方式,大致連接,卻不是整體,是編集而非一氣撰成,則顯而易見。本書中僅節錄其重要而對初機修證有指導作用者,大約是全文的一半。雖然在其文首已有警告:“願善知識,如有寫者,用心無令脫錯,恐誤後人。”還是不得已而作了節錄,有心者,可請尋其原本。

從所引經論,實在不能說弘忍是一位“生不矚文”的人,所見經名有《十地經》、《金剛經》、《心王經》、《維摩經》、 《遺教經》(引經云:“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涅槃經》、《法華經》、《觀無量壽經》、《華巖經》(引經云:“三界虛幻唯是一心作”),另有論云:“了然守心則妄念不起”,未詳何論。

  若以《楞伽經》與《金剛經》並列的觀點看,北宗禪重《楞伽》,所以《楞伽師資記》特別提到弘忍與神秀“論楞枷經”。那末雖也著要“真心”“真如”“自性”,卻未見引用《楞伽經》,而其“守本真心,勝念他佛。”的思想,是根據《金剛經》的觀點: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大正四八·三七七)此與四祖道信所說“繫心一佛,專稱名字。”(大正八五·一二八六)的觀點不同。然其教人“凝然守心”、“懲意看心”、“好自閑靜身心”的說法,又與《壇經》的觀點不同,《壇經》不贊成教人“看心觀靜”,而謂:“心若住法,名為自縛。”(大正四八·三五三)。可知這部,乃是從傅統的禪觀方法,過渡到純粹南宗禪的指導書。其不主張稱名念佛,卻又運用淨土法門之中《觀無量壽經》的“日觀”法。此對初入禪門的人,有大用處。
-------------------------------------------------------------------------------
 禪門修證指要 《六祖壇經》錄要 一 般若

  次日,韋使君請益,師升座告大眾曰:

  總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復雲:

  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為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諦聽,吾為汝說。

  善知識!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口但說空,萬劫不得見性,終無有益。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何名摩訶?摩訶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亦非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瞋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諸佛剎土,盡同虛空;世人妙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

  善知識!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

  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可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

  善知識!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捨,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故曰摩訶。

  善知識!迷人口說,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此一輩人,不可與語,為邪見故。善知識!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

  善知識!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我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終日說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稱國王,終不可得,非吾弟子。

  善知識!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見般若,口說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說空,不識真空。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何名波羅蜜?此是西國語,唐言到彼岸,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

  善知識!迷人口念,當念之時,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如此修行,定成佛道,變三毒為戒定慧。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何以故?為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若無塵勞,智慧常現,不離自性。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誑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成佛道。

  善知識!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須修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經》,即得見性。當知此經功德無量無邊,經中分明贊歡,莫能具說。此法門是最上乘,為大智人說,為上根人說;小根小智人聞,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天龍下雨於閻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棗葉;若雨大海,不增不減。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聞說《金剛經》,心開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觀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從天有,元是龍能興致,令一切眾生,一切草木,有情無情,悉皆蒙潤;百川眾流,卻入大海,合為一體。眾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復如是。

  善知識!小根之人,聞此頓教,猶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長。小根之人,亦復如是;元有般若之智,與大智人更無差別,因何聞法不自開悟?緣邪見障重,煩惱根深,猶如大雲覆蓋於日,不得風吹,日光不現。般若之智,亦無大小,為一切眾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見修行覓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開悟頓教,不執外修,但於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

  善知識!內外不住,去來自由,能除執心,通達無礙,能修此行,與般若經本無差別。

  善知識!一切修多羅,及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經,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無世人,一切萬法,本自不有,故知萬法,本自人興,一切經書,因人說有。緣其人中,有愚有智;愚為小人,智為大人;愚者問於智人,智者與愚人說法;愚人忽然悟解心開,即與智人無別。

  善知識!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菩薩戒經》雲:“我本元自性清淨,若識自心見性,皆成佛道。”《淨名經》雲:“即時豁然,還得本心。”

  善知識!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是以將此教法流行,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若逢不悟,須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識,有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識能發起故。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若自悟才,不假外求;若一向執謂須他善知識,望得解脫者,無有是處。何以故?自心內有知識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徧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若百物不思,常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善知識!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

  善知識!後代得吾法者,將此頓教法門,於同見同行,發願受持,如事佛故。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然須傅授,從上以來,默傅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見同行,在別法中,不得傅付。損彼前人,究竟無益,恐愚人不解,謗此法門,百劫千生,斷佛種性。

  善知識!吾有一無相頌,各須誦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記吾言,亦無有益。聽吾頌曰:

  說通及心通,如日處虛空;唯傅見性法,出世破邪宗。法即無頓漸,迷悟有遲疾;只此見性門,愚人不可悉。說即雖萬般,合理還歸一;煩惱暗宅中,常須生慧日。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邪正俱不用,清淨至無馀。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淨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已過,與道即相當。色類自有道,各不相妨惱;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欲得見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無道心,闇行不見道;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逢有過。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欲擬化他人,自須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現。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正見名出世,邪見是世間;邪正盡打卻,菩提性宛然。此頌是頓教,亦中大法般;迷聞經累劫,悟則剎那間。師復曰:今於大梵寺,說此頓教,普願法界眾生,言下見性成佛。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rung Luan(3)

橫川法語----橫川法語是源信大師所說的話

善導大師全集

毗尼日用切要---寶華山弘戒比丘 讀體 彚集

禪門修證指要...Thien Tong Tu Chung Chi Yeu

《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講記(一)作者:淨慧老和尚.

Trung Luan(4)

2732梁朝傅大士頌金剛經

六祖壇經箋註

中觀四百論廣釋 總論--- 中觀四百論廣釋 聖天菩薩 造頌 法尊法師 譯頌 索達吉堪布 著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