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略講下冊 (第二十一章)

 宗鏡錄略講下冊

(第二十一章)

 

南懷瑾教授講述

 

第二十一章  動心禪天遙

 

《宗鏡錄》四十四卷對於止觀的方法,也就是佛學修證的方法,尤其是天臺宗修止觀的法門,已經整個做了一個結論。四十五卷則介紹華嚴宗的基本理論與修觀的方法,永明壽禪師引用天臺宗的佛學和《華嚴經》教理的真義,我們首先要注意!這些文字看起來容易懂,實際上卻不然!千萬不要因為文字上容易懂就輕易看過去,大凡受過教育、懂得中國文字、研究佛學或禪宗的很容易犯此通病,以為文字懂就認為懂了,問題很大。

 

上次曾引用《華嚴經》:「於色塵中入正定,於眼起定心不亂,說眼無生無有起,性空寂滅無所作」,疏釋部他講到怎麼樣從眼根、色塵入定出定,我們曾經提過用看光的方法可以入定,然後怎麼從眼神經出定,繼續又說到事與理兩方面,所謂定的原則就是「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現在再來引用一部很傑出的論——《大乘起信論》,是修淨土宗、華嚴宗、唯識宗乃至一般研究佛學的必讀之書,幾千年來認為這著作是最了不起的。不過近代以來卻有梁啟超等一批人認為這部論是偽書,其理由是:中國人造的,因為文字寫得太好了。凡文字寫得太好的書都是假書,這一派的說法非常有意思,現在不討論考據的問題。

 

如起信論云,止一切相,乃至心不可得為止,而觀因緣生滅為觀。

 

《大乘起信論》是釋迦牟尼佛過後六百年,佛教界一位了不起的大菩薩——馬鳴菩薩所作,因其出生時,全國的馬同時鳴叫,為紀念此一因緣而名之。馬鳴菩薩的文學造詣高,是印度佛教界的大文學家,他的修持更不在話下,《起信論》是一本有關修持的學術性論著;而他的文學著作,尤其是詩歌更是膾灸人口,當時流傳非常廣,全印度人民讀其詩歌、受其影響,得人生無常,十之八九都想出家、修道。國王下禁令也禁止不了,因此跟他商量不要再寫文章了,再寫這個世界就非世界了!

 

《起信論》講佛學的基本道理,他解釋什麼叫止呢?止是修定,人怎麼得定?心念怎麼止?「止一切相」,注意這句文字!青年同學特別留意!像古文這種寫法,以外文來看,會認為不合邏輯。這句話可以兩頭解釋,「止一切相」就是停止了一切現象,文字很簡單,但是中文另有解釋,止就是得定那個境界,一切相,任何方法、任何事情都可以入定,「定」是一個原則,要到什麼樣的程度才叫止呢?這是第二個解釋。大家要留意文字,因為翻譯得太好,眼睛一晃好像知道了,翻過來一看並不見得懂。

 

心專一與了不可得

 

現在解釋第二個意思:一切相、一切方法都可以入定,念佛也好、修觀想也好、參禪也好……各種方法,得定是最基本的,但是初步如何先得止?心念之流如何停止、集中在一點?譬如大家打坐希望坐到沒有妄念,我們首先要弄清楚,假定坐到沒有妄念,只是假定,況且一般人很難真做到。假定坐到沒有妄念,那不是悟道,也不是得道,正是一個止相,心念止在一個沒有妄念的現象上。一般學佛好像有個錯誤的觀念,認為沒有妄念就是得道,那真是差了十萬八千里還不止!因此,對於這一點,首先要辨清楚。

 

那麼,實際上的止呢?不一定什麼念頭沒有。譬如有念,念佛或者密宗修觀想,這是有念,你能不能止在這一念?如果不能做到止在這一念而起修,所有的功夫都是白作,不管你打坐坐得多麼好,至少臨死的時候抵不住了,抵不住身心四大分離的痛苦,就如同平常身體上一點小病痛,你不能克服就是止不了,就是你受陰的這一念沒有止,那根本沒有用,你儘管打坐坐得好,同修道學佛不相干。這個觀念首先要認清楚。

 

現在回過來看,依據馬鳴菩薩《大乘起信論》上說:「止一切相」,假使在一切方法上達到止的境界,這當然是好事。「乃至」,進一步「心不可得為止」。剛說初步止在一個念上,不過是止的一個現象,這個現象是什麼?止在一個沒有妄想的境界,還是「有心地」。地就是地步,還在有心的程度上。悟道的人是達到「無心地」,才初步可與羅漢證果的境界相應。我們特別反覆解釋這些古文,提醒青年同學留意,不要認為自己看得懂中國字,要深入。他說,在一切相上,用任何一個方法,假使能夠達到止的程度,甚至進一步,比任何一個止的程度還要高,到達心了不可得、無心可得這個境界,才可以說是得止。這是《大乘起信論》告訴我們的。

 

第一步,「止一切相」是初步修定,也就是上面所說的「制心一處」的止,這還是有為法、有心地。第二步,由有心地達到無心地,此心了不可得,禪宗祖師喜歡用了不可得這句話。如果眼睛閉著,心裏空空洞洞,你說已經了不可得,那你正有所得,得什麼?得個「了不可得」,那個心多大啊!多大的妄念在那裏!所以,你真的達到心了不可得,能與羅漢修行的境界相應才叫止。但是進一步要自己討論,假定達到無心地境界,既然無心是萬事無知嗎?如果達到無心地,所謂證到果位是萬事無知的話,那何必學佛?那是學死人,或者學成功而變成一個木頭人麻木不仁,那何必佛?這種佛法在世界上根本是騙人,我們何必受騙!

 

理與事齊,定和慧通

 

所謂止觀雙運是止中有觀,定中有慧,在心不可得中間而「觀因緣生滅為觀」,自然而然,這個自然而然是觀,在佛學上就叫做「無師智」,亦即「自然智」,自然而來,禪宗大師常引用佛經的話:「法爾如是」,自性、本性上有這個功能,真到靜定的時候,大智慧爆發,慧力非常強,能一悟千悟,一通百通,無所不通。所以,大止大定中有靜觀,這個時候自然觀到一切萬法皆是因緣生滅,看得非常清楚,此時即是「止中有觀」,所謂止觀雙運。

 

「或以理觀對於事定。」或者在這個情形之下,對一切事理深刻地觀察透徹了,也可以得定。中國有句老話:「學問深時意氣平」,由學問或思想研究真到了家,也能得定。所以讀書、作學問要參透,鑽到底鑽通了,也可以得定證果。做功夫定到了極點也可以開悟、證果,就伯你是個半吊子!我經常跟同學講,不要弄得佛也學不好,人也做不好,兩頭落空,何苦搞這個事。基本上我強調應該先把人事研究好再來學佛,連世間的學問都搞不好還來搞這個,結果是兩邊無著落,生死兩難,進退不得,那千萬不要玩這一套,不要以為佛學很好聽,喜歡來湊熱鬧。

 

所以說「理觀對於事定」,理真正到了最高處,也達到空定的境界。

 

通禪的孔子和孟子

 

此經云,一心不動入諸禪,了境無生名般若是也,或俱通二。

 

這兩句話是《華嚴經》所說。一心不動進入到一切禪的境界,也就是說,一心不動才可以進入禪的境界。要注意這幾個字,因為這些文字很容易懂,但我特別為大家挑出容易誤會的地方,不然你一晃眼就溜過去了,認為一心不動就是禪,那錯了!一心不動才可以進入禪的境界,心不動並不是最高的境界。譬如佛法未傳入中國以前,孟子早已說過「四十而不動心」,他修養作學問到了四十歲才不動心。我們年輕時讀四書、讀孟子,那時正是五四運動後一股潮流都在反對傳統文化,有同學講笑話,同現在年輕人一樣的調皮,孟子說四十而不動心,你看梁惠王罵他:「叟,不遠千里而來……」,孟子一下發脾氣的話都出來了,早就動了心。

 

那麼,什麼叫「四十而不動心」?孔子講自己的修養是:「十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你們六歲讀幼稚園,孔子十五歲才立志讀書。「三十而立」是說身體不大好,三十歲才站得起來嗎?不是的,這是講做人到三十歲而立定了宗旨,非向這條路上走不可,等於佛家講發願。十五歲志於學,經過十五年的猶疑、痛苦、煎熬、煩惱、矛盾,到了三十歲將中年階段,才確定人生該走這條路。再加上十年修養、讀書,「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歲再不動心,沒有懷疑了!「五十而知天命」,然後到了五十歲才入門,悟道了。「六十而耳順」,耳朵順了,兩隻耳朵又不是驢子,哪有不順的?難道六十歲以前耳朵不好,到了六十歲才掏通?不是的。到了六十歲,善惡是非化得平了,真到了禪宗所謂的重關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最後七十歲才算到了家。這是孔子對他一生的報告。

 

他也是講四十而不動心,四十歲是很重要的一個階段,不管男女,孔子說後生可畏,年輕人不要輕視自己啊!「安之來者之不如今」?你哪里曉得將來的人不比我們高明!但是孔子也說「四十、五十而無間也」,到了中年沒有成就,什麼搞頭都沒有,一切念頭無用了,這個人衰下去了,淘汰了。這個中年關頭很重要,所以古人有句話:

 

人到中年萬事休,月逢十五光明少。

 

一年有十二個十五,但是大半看不到真的圓月;人到中年差不多了,後來我們把它改成「人到中年飯自兜」,添飯都要靠自己添了,年輕時有父母添。這是講到不動心所引出來的閒話,卻說明一心不動並不是悟道,那是調理自己心性的一個方法的一種成果、一種現象的一點。能夠做到一心不動,進一步才可以進入禪的境界,不要認為一心不動就是禪,那錯了!

 

「一心不動入諸禪」就是講定,與剛才所說「止」的道理一樣。那麼進一步呢?定中有觀,在這個境界上一心不動,在定中,自然智的智慧發起。「了境無生」,這就難了!定是一個境界;亂也是一種境界;被人打一拳昏過去,昏是一種境界;喝醉了,醉也是一種境界;喜怒哀樂都有各種不同的境界,你真到了一心不動,一念不生,也只是個境界而已!這是定的境。在這個時候發動自性的智慧,了了境,無生,生而不生,一切境界都是無常的、變動的。你說定,定不會變動嗎?定也隨時在變動。譬如現在在坐大眾跟我一沒有入定,你在打坐,你以為坐中是靜嗎?坐中是大動哦!它隨時隨地在變化,一層一層鬆懈,靜、靜、靜,慢慢進入最靜的境界,也是最大的一個行動。拿宇宙的法則來講,這個宇宙沒有靜止過。

 

有人說中國文化吃虧,與西方文化比較,中國文化主張靜,西方文化主張動。我說根本不通,中國文化哪一本書是主張靜的?中國文化從《易經》來就闡明宇宙是不斷在動的,所謂靜止,是相對、緩慢的動。地球動得很快,但是我們感覺不到。譬如坐在汽車、飛機上,如不向外看,你感覺不出其速度之快,反覺安詳,動得最大時,你反而感覺到是靜。由這個理由,諸位要瞭解,你以為打坐在靜嗎?打坐的確在動,這個動、靜之間的道理非常深刻,不是簡單幾句話所能瞭解。

 

宇宙萬象發生之秘

 

那麼,在這個時候,定靜也是一個境、也是無常,你現在入定就有定,你不入定就沒有定,它不是永恆不變的,不是諸法皆是無常,而它本來無生,生而不生。我們看田野中的草尤其清楚,唐人詩:「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草每天的發生,也都過去,過去又不斷生長,它生而不生,永遠沒有回頭,也永遠沒有斷絕過,就是在這麼一個變化無常的狀態進行。所以你在定中了境無生。他用一個中文「了」而不是用「知」境無生,這個「了」字也可以解釋為瞭解、知道了,但是也可以進一步解釋,比瞭解還要進一層:完了。此話怎講?用台語講就是清潔溜溜。「了境無生」,生而不生,無生並不是死個東西,也等於《易經》說的,生生不已謂之無生。生而不生,不生而生,懂得了,就是般若。定中悟出來的,能夠了境無生的,這個智慧不叫智慧,叫般若,表明佛法之智的殊勝。「是也」,這兩個字是永明壽禪師自己加上的:就是這個道理。

 

「或俱通二」,或者有些人智慧特別高,修持上的功夫到了家;學問智慧也到了家,兩頭通。那麼,真是了不起!

 

緣的道理和三昧的事功

 

此經云,禪定持心常一緣,智慧了境同三昧是也。或二俱泯。

 

《華嚴經》提出一個道理。我們修禪定時,要保持心境在一緣上。禪定與禪宗有差別,禪定偏重於功夫,由四禪八定到達聲聞、緣覺、菩薩大定,乃至到如來正定的境界,都是屬於禪定。禪定是個總名,禪定三昧種類非常多,普通的禪定就是能夠持心,要注意!我們講修持、修行,就是保持你那個心境常常在一緣上,這個緣字就是拴住,拿一樣東西,立一個目標,拿一條繩子拴著沿繩面走,緣者沿也,勾住、抓住的意思。

 

譬如讀《孟子》「緣木而求魚」,靠木頭爬上去叫緣木,抓住一個東西,緣就是把握住。「心緣一境」,你念要把握住。「心緣一境」,你心念要把握住一個東西,等於走路拿拐杖。譬如修淨土的人,抓一句佛號,就是一個緣,此心念念在一句阿彌陀佛上,就是心緣一境。又如修密宗念咒子的人,或作某種觀想的,他心裏隨時隨地在這一緣上,而平常照樣做人做事,照樣吃飯、走路、做生意,可是這個意境始終在心裏所要緣的那個緣上。那個現象叫修止,並非說修止修定,人就不要走路、不要動了,一天到晚坐在那裏學死。定是你的心境、意境永遠保持在定中,外形的變化不管,你去當運動員也可以,跳舞、跑步也可以,可是意境始終在制心一緣。

 

所以,禪定是持心法門,永遠持著這個心。假定大家打坐的時候心境很好,其實並不好,坐在那裏像水上按葫蘆一樣很吃力,心中妄念紛飛。然後偶爾與妄想的境界不同,因此錯覺以為自己坐得很好,實際上是自欺的話。不過有一點好處,身體血液下降一些,心臟速度、腦波速度跳慢一點,心理上淨化一點而已!因此說好啊!好啊!自欺欺人。所以持心沒有持好,不能能專心於一緣,永遠不能得定,就是說,你能不能做到行、住、坐、臥都心住一緣。

 

假使禪定持心得一緣,得到這個境界才是真正的止。那麼,在定中自然有慧。「智慧了境同三昧,這個時候,定中所發的智慧了了一切境界,定也是境界,此時自然的智慧瞭解了,境界瞭解了,定慧等持。注意「同三昧」,同真正的有所成就、有三昧境界的人,差不多相同了,並不是說你已經證到了三昧,而是有相同之處。這些地方是重點,稍不注意一個字就解釋錯了!

 

辨別幾種定慧類型

 

「或二俱泯」,再進一步,有些高度智慧的人,有時候也不求定,也不求慧,兩樣空了。「泯」,不作死亡、斷滅或枯槁解釋,它是活潑、充滿滿的,因為連定慧的束縛、限制也沒有。或者定慧兩種都不用,或者定慧等持,同樣到達這個境界。

 

定非散,或即觀之定,但名為定,如觀心性,名上定是也。或即定之觀,但名為觀,如以無分別智觀,名般若是也。或說雙運,謂即寂之照是也。

 

這段完全是佛法的因明,也就是普通所講的邏輯分析,分析得非常細,其實分析到最終還是分析每一個人自己修持的心理行為,要你反省、觀察自己的心理狀況。

 

他說,再進一步是「非定非散」,這是最高境界了,很難!沒有入定,跟普通人一樣,但普通人在散亂中,他卻沒有散亂。當然這個境界很難體會,姑妄言之姑妄聽之,真到達這個境界就是大菩薩修持,不是定,但也不是散亂,這就是所謂自然智。

 

或者「即觀之定」,在智慧觀照的境界中就有定,這種現象的成分偏於定。「但名為定」就叫它為觀中的定,譬如參禪的人走觀心法門、觀念頭的路線,由觀心性、觀理而進入這個境界,可是它的重點偏於定,所以也叫定。由觀心性、觀理而入定的,「名上定是也」,所走的路線比較高一點,,好比坐直升機。

 

修持法門因人的性向、根器不同而有差別。還有一種「或即定之觀,但名為觀」,有些人性向偏重功夫入定,在定中啟發了自己的智慧,這個也可稱它為觀。「如以無分別智觀」,此乃等於在不分別一切法中自然而觀,叫般若,不是普通的觀,而是永遠在定中,無分別的觀,雖然能夠觀一切理、通一切智,卻是沒有妄念。這個「無分別」是反映第六意識無分別,到達七、八兩識所起的作用,不屬於分別、無分別的界線。那麼這種情形偏向慧觀的成分多,因此叫它觀,這種觀在佛學名詞上謂之修般若,以智慧為依歸。

 

「或說雙運」,還有一種人,止觀雙運,他的性向根器是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定慧等持。這種根器特殊的,可以多頭同時到達。

 

「謂即寂之照是也」,所謂「雙運」的心性是隨時住在涅槃寂滅的境界中。「寂」超過定的境界,有個「定」還忙得很呢!忙什麼?忙著入定。到達了涅槃自性寂滅,非定非散,無處而不寂滅,到處是清淨,那麼這個時候的清淨不是死寂的,它是生機活潑潑,充滿愉悅、快樂的,所以寂中有照,「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寂中有照,自然的「寂之照」才可以說到達止觀雙運的境界。

 

所以局見之者,隨矚一文互相非撥。偏修之者,隨入一門,皆有克證,然非圓暢。今此經文巧顯無礙,略分五對。

 

作者永明壽禪師發出最大的感歎!我們看到佛教界、佛學界修行的,古今中外天下烏鴉一般黑,這在宋朝初年也與現在一樣。他說有些智慧不夠、心念狹窄局限於自己偏狹的觀念,自己從哪個法門入手,或者看了某本書,就先入為主認為自己所學才是究竟,別人搞別的就仇恨,結果互相排斥、批駁別人的不對。這是講見地的錯誤,也就是講心性主觀成見的錯誤。

 

「偏修之者,隨入一門,皆有克證,然非圓暢」。剛才提到華嚴境界,華嚴是圓頓之教,上上根器一悟通悟;中下之智先開一門,再慢慢開多門,一步一步來。修行的方法也是一樣,有些人全修,什麼都會;有些人偏修,而偏修的人多。「偏修之者,隨入一門,皆有克證」,偏修的人隨便選擇一個法門都有好處,修好了,要承認他也有克期證果的證驗。但是如果把自已的智慧見解陷入修持一門的心得經驗中,那就走入小路了。

 

總而言之,有些人從學識入手,有些人從修持入手,有所偏差的,永明壽禪師歸納為四個字:「然非圓暢」,都沒有到達學佛圓滿自在暢通的程度,換言之,就是不通。

 

「今此經文巧顯無礙,略分五對」。現在《華嚴經》所講的修證的境界,是事理合一、極圓頓的境界,經文內容呈現高超巧妙、事理無礙的意境。那麼歸納起來分成五對,即正反相對有五。到此暫時停住,下次繼續講。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rung Luan(3)

橫川法語----橫川法語是源信大師所說的話

善導大師全集

毗尼日用切要---寶華山弘戒比丘 讀體 彚集

禪門修證指要...Thien Tong Tu Chung Chi Yeu

《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講記(一)作者:淨慧老和尚.

Trung Luan(4)

2732梁朝傅大士頌金剛經

六祖壇經箋註

中觀四百論廣釋 總論--- 中觀四百論廣釋 聖天菩薩 造頌 法尊法師 譯頌 索達吉堪布 著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