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三十五章)
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三十五章)
南懷瑾教授講述
第三十五章 盡虛空是蓮座
此明任物自真,稱之為神。不為不思、不定、不亂、不來、不去,任智遍周,利生自在,知根應現,名之為通。
再來這一段非常重要,尤其諸位學佛想走大乘路線、認識佛法是什麼東西?基本上要特別注意。《華嚴經》講到普賢境界要我們明白什麼呢?明白「任物自真,稱之為神」。「任物」,一切外境、萬物。比如我們坐在這裏,左右周圍不管什麼,一切都是物,你放任自在,心裏不起分別,內外不離,一切幻的即是真的,這是「任物自真」;用中國文字解釋這個境界,就是神的境界。明朝詩人有兩句詩,講人生做人的道理:
足根立穩千秋定,心境空時萬象現。
希望諸位年輕的同學記住這兩句古人的詩。人生的哲學、教育的最終目標,在建立一個人的人格,不要因為環境而動搖,功名富貴、有錢無錢、有地位無地位是次要的事,人格要建立。「足根立穩千秋定」,這是大定,不要以為打坐才是定。那麼,拿做功夫來講,我把它改一個字:
意根立穩千秋定,心境空時萬象現。
一個人心境、意念一空,森羅萬象與我什麼相干!這就是普賢的境界。所以說,一般認為中國哲學非常難,因為中國的文哲不分,哲學思想表現在文學意境中的非常多。當然,為了文學境界,你也可以把「心境空時萬象現」,改成「心境空時萬象虛」,學文的一定喜歡用這個字,但是不好。心境也空、萬象也空,萬象非心境所空之空,而是心空無我之翳障時,萬象自顯,便入普賢的境界。
剛才說明「任物自真,稱之為神」,像這些句子是悟道成道最重要的句子,你們要特別注意!
「不為不思」,神的境界也就是明心見性。上面告訴我們,文字是幻術,不要被幻術名詞騙去,用「神」字替換明心見性的「性」,不要認為一個「神」字不是道,這是觀念被文字的幻術所騙,這些都是名詞,透過名詞背後,你瞭解了那個東西就對了,不要被名詞綁住。所以說「任物自真,稱之為神」,這個時候,「不為不思」,無為的境界,再也不要加思維分別,那麼,這個現象就「不定不亂」,這是普賢三昧,如果有一個定的境界,意境已經被一個東西綁住了。
「不定不亂,不來不去」,這個時候是什麼境界?「任智遍周」,你自性的智慧功能普遍存在。每個人生命本有的真智慧,這個智慧能夠了知一切,萬象皆知,而都沒有動過。「任智遍周」,周遍無所不在。「利生自在」,可以自利也可以利他,這個叫做自在。
「知根應現,名之為通」。什麼叫神通?上面講個「神」,這裏講個「通」,你把「任物自真,稱之為神,知根應現,名之為通」四句連起,「神通」便解釋完了。「知根應現,名之為通」,稱那個能知之性,無所不應,此心像明鏡一樣,物來一照就有現象,物去則不留。
你的知性之根應現無方,沒有固定的,這樣就叫做通。鏡子不留一點塵渣,物來則應,過去不留。
萬法如是無出入定亂,方稱普賢的所行三業作用及座境。這個道理明白了,就曉得一切萬法本閑。禪宗祖師有一句話:「萬法本閑,唯人自鬧。」一切法本來清淨,覺得不清淨是我們自己在胡鬧,自己有分別心。無分別心——萬法本閑。
禪宗史上有一典故:唐末五代時,韓國新羅有位元曉和尚(618~686)來到中國學禪,後來回到韓國寫下著名的《起信論疏》,為一代祖師。當時交通不便,他從福建上岸,到江西一帶找師父,夜裏在亂山中行走找不到地方,只好在山裏就地打坐,口渴沒有水喝很難過,手往身邊一摸,摸到一個小瓢,再摸有水,端起就喝,啊!好清涼、好舒服,菩薩感應,給我甘露。
早晨睜開眼一看,「我的媽呀!死人的天靈蓋。」死人頭骨爛了翻過來像個小碗,接了雨水。他一看喝的不是甘露,一噁心就嘔吐出來。嘔吐什麼?「萬法本閑,唯人自鬧』,一切都是唯心自鬧,因此他悟道了。這是中韓文化史上有名的禪宗典故。
萬法如是無出入定亂,方稱普賢所行三業作用及座。
所以說「萬法本閑,唯人自鬧」。如果我們瞭解萬法如是,無出入定亂的差別,這個差別是唯心的,是心理的思想、意境、觀念不同所變出來的,所以人的觀念一固執太可怕。懂得這個,才談得上瞭解普賢菩薩所行三業的作用,普賢身口意三業怎麼樣?座位境界怎麼樣?
盡虛空是蓮座
如十地菩薩座體,但言滿三千大千世界之量,此普賢座量,量等虛空,一切法界大蓮華藏故,明知十地菩薩智量猶隔。
我們看畫像,普賢菩薩的座位上有座蓮花在大象背上,《華嚴經》上說普賢菩薩的座位有多大?佛經上說普賢菩薩的座位「量等虛空」,虛空有多大,他的座位就有多大!到今天為止,太空科學、天文學如此發達,不敢說虛空有多大!只瞭解到宇宙是無限地擴張,現在科學名詞稱這個宇宙為無限擴張的宇宙,拿佛學道理來說就是無量無邊,沒有辦法摸到它的邊際。
那麼,普賢菩薩的座位等虛空,周遍法界。我的菩薩!您千萬站住,不要坐下,如果坐下,我們沒得站的地方,都被他蓋住了!所以佛經上說阿彌陀佛的舌頭是廣長舌相。成了佛都有三十二相,舌頭又寬又長!多長多寬?阿彌陀佛一講話,舌頭吐出來量等三千大千世界。阿彌陀佛您千萬不要說話,一說話我們衣服都曬不幹了!三千大千世界都被他遮住了!如果從這個角度看佛法,你怎麼辦?
普賢菩薩座位量等虛空,是個大蓮花藏。《華嚴經》看這個宇宙是一朵蓮花,不是植物園的蓮花,八瓣、六瓣不算數,是一千片花瓣的千葉蓮花,且重重無盡,「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每一花瓣上生出蓮葉,有一千葉。每一葉上又生出一朵蓮花,又是一千朵,這個宇宙是那麼地層層疊疊,一體相連,發牽一髮而動全身,所以叫「華藏世界」。
所以佛法的宇宙觀實在同現在的科學宇宙有關,科學不瞭解這一點,如果瞭解應該有新的發現。佛法這個觀念屬於科學中的什麼?學科學的青年注意,不要太落伍,這個屬於理論科學,理論科學是科技整合的基礎科學,把物理、化學、太空、電子等等學科全部歸納起來,理論科學接近於哲學,可以說是一種科學哲學。
普賢菩薩的座位,量等虛空,「一切法界大蓮花藏故」,這是講什麼道理呢?剛剛講若真有這麼一個座還真是可怕,我們沒有地方坐了!當然我們也很高興能坐在普賢菩薩的位下。這是要我們明白一個道理,經典上所謂「座」,是立足點,也可說是一個座標,你要把這個開發智慧的「大目標」認清楚。如何認法?
「明知十地菩薩智量猶隔」。普賢菩薩的境界、座位那麼大!凡夫看不見,即使到達十地菩薩,其智慧也是有限,不能等同普賢菩薩。普賢與文殊二位菩薩在佛學上稱「等妙二覺」,文殊是等覺,其智慧與佛一樣;普賢是妙覺,他的行,起妙有的作用。天臺宗有空假中三觀,凡夫境界叫假觀。菩薩境界叫幻觀;大菩薩境界叫妙觀。凡夫是假有;菩薩是幻有;大菩薩境界是妙有,真空生妙有。那麼,它的差別在哪里?智慧的成就。所以說普賢菩薩的座位那麼大,是因為他的大智慧;反之,心量沒普賢之大,也就不可能達到大智慧的成就。
以此來升此位如許乖宜,入出如許不可說三昧之門,猶有寂用有限障,未得十地果位,後普賢菩薩大自在故。
普賢菩薩的境界有那麼大,因此以普眼菩薩的境界看不見。普眼菩薩想爬到這個境界坐一坐,看看座位放在哪里都找不到!你說座位放在哪里?我們把東西放在哪里最找不到?把鑰匙放在口袋裏,結果東南西北到處拼命找,啊哈!原來在口袋,我們都有過這個經驗,如果連這個經驗都沒有,這輩子好像白做人了!
世界上最妙的事,東西找不到不是在外面,而是在裏面。譬如我們都曉得學佛要明心見性,這有什麼難!凡是一個人活著一定有個心,有個性,可是你就是見不到,等於騎牛覓牛。找自己的東西最難!所以普眼菩薩找普賢菩薩的境界,永遠找不到。
「如許乖宜」,「如許」是中國古文的形容詞,意即「無限」,等於現代白話「很多」,不要把「如許」解釋成「好像許可」。「乖」是錯誤;「宜」是合適,總而言之,不值自己心量的境界,像普眼菩薩拿眼睛去找,怎麼都不對,反正就是不合適。
「入出如許不可說三昧之門,猶有寂用有限障」,這樣無限量的普賢境界,普眼菩薩為什麼出出入入各種三昧都找不到?普眼是「照見五蘊皆空」,照見法界是空的,可是「妙有」卻看不見,「有」的這一面不懂,所以他只曉得寂用。只知「空」的一面,是偏差、有限、有障礙的,沒有認得十地果位,因普眼菩薩比警賢菩薩差了一點。
後普賢善薩大自在故。普眼始終跟在普賢後面,普賢站在哪里看不見,因為普眼向外追求.換言之,他講了半天,經典文字那麼細膩的描述,普眼始終找個到普賢,因為他向外馳求,不能回轉來找自己。諸位要注意這些不只是理論。現在是講教理,亦即經教,經教用故事表達也好,用理論表達也好,它的目的是使你瞭解自己。
夢想成真
故三求普賢,三重升進。卻生想念,方始現身。
特別注意這一段,尤其是老前輩的朋友!他說這位普眼菩薩找普賢菩薩找了三次沒有找到,不但普賢菩薩人在哪里找不到,他的蓮花寶座、白象在哪里都不知道,連影子都沒有。
「三重升進」,一層一層深入去找,找不到,最後沒有辦法,只好合掌懇切祈求普賢菩薩慈悲現身。普眼菩薩最後走這個路子。
「卻生想念,方始現身」,普眼念頭一動,佛經和《莊子》一樣,多半是寓言故事,可以演電影、電視。昨天有位報館社長打電話給我,告訴接電話的同學叫我一定要去看「釋迦牟尼佛」這部電影,這位同學說老師閉關不想去看,但他自己一定要看。結果他說糟得一蹋糊塗,簡直是糟蹋佛教,所以又跑來一定要我去看看。
我說這個東西沒什麼糟蹋不糟蹋的,拿現有人世間的藝術文化表達形而上的聖賢境界,本來就非常困難,況且一股商業電影還有它生意上的考慮。現在要找一位釋迦牟尼佛的演員還真找不到,不是面孔沒有,而是面孔那種氣質找不到。中國文化講五百年出一個英雄,三百年出一個戲子,不容易!一個電影明星的成就是有他的氣質的,好的電影明星,一身細胞都是戲,只要那麼一動,戲就出來了!天生聖人,到哪里找?
我們回轉來看普眼菩薩後來為什麼找到普賢菩薩?注意一句話:「卻生想念,方始現身」,老前輩用功的同學注意上面有一句:「猶有寂用有限障」,他偏於「空」的那面去了!求普賢呈現都找不到。「卻生想念」,由真空中生妙有,性空中生緣起,「方始現身」,當下就是。你以為「當下空」才是,「當下有」的這一面也是。光認識這一頭,這一念過了,當下空了的就是,那只落在空的一邊。反過來要當下起念,有用這一念就是它,知道真空妙有。所以他告訴你「卻生想念,方始現身」。
及說十三昧境界之事,意責彼十地猶有求於出世間,生死境界未得等於十方任用自在。
佛經上這樣說,普眼菩薩一起念求普賢菩薩現身,普賢就站在普眼面前。普眼即懇求他什麼是你普賢的境界?《華嚴經》說,普賢菩薩當時就告訴普眼十種三昧境界之事,普賢十大願。普賢有十種行願,十種三昧境界。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這段經典在表達什麼意義?永明壽禪師告訴我們,「意責彼十地猶有求於出世間」,普賢菩薩告訴我們,十地以前的菩薩,沒有到達大徹大悟成佛的境界,心中還有所求、有所差別。求什麼?出世間才是佛法,還有世間、出世間、生滅、生死不同的分別;實際上出世入世、生與死一樣,涅槃與生死,平等平等。責彼十地菩薩還有求於出世間生死的境界,未能得到平等境界,於十方任用自在。
大菩薩境界無所謂入世、出世,不出也不入叫「平等境界」。如果還有出世與入世的差別,即非平等境界,佛學名詞叫「非平等的智量」,還沒到平等智,還在差別心中。到達智慧平等無差別時,則「十方任用自在」,天上人間、六道輪迴任意寄居,所以地藏王菩薩可以在地獄中度眾生,提婆達多可以在地獄中受三禪之樂,大菩薩是這個境界。
以此如來教令卻生想念,去彼十地中染習出世淨心故,此明十地緣真俗出世餘習氣惑故。
所以普眼菩薩看不見普賢菩薩在哪里,佛告訴他錯了!偏向於清淨中去找普賢菩薩找不到的,既然叫普賢,即無所不在,淨土中有,穢土中也有;善法中有他,惡法中他更在度人,他是乘大願的,如同一樣,無所不入。
「以此如來教今卻生想念」,你不要偏於空,偏於空找不到,你在念頭起處去找,就找到普賢了。念頭起處一切皆是幻有。那麼,偏於空還是十地以前的境界,由真空起妙有,由法空起緣起的時候,才超出十地。
十地菩薩的習氣被什麼所染汙?被清淨心所染汙、被出世的思想所染汙。大菩薩如果偏向於清淨、便被清淨的觀念所染汙,永遠達不到究竟,你只能肥皂,不能做墨汁,那有什麼用!水可以做清潔劑,也可以做墨汁,它無定性,那就是平等。所以說「去彼十地中染習出世淨心故」。
「此明十地緣真俗出世餘習氣惑故」。永明壽禪師很細心地為我們引用《華嚴經》這一段經典,引用了原文的道理,又加上評論,使我們瞭解《華嚴經》這一段的境界是什麼?這就叫我們明白十地菩薩在性中生緣起,緣什麼?
「真俗出世餘習氣惑」,出世入世、出家在家、清淨與不清淨的煩惱沒有了,連最後剩餘這一點習氣的力量都拿掉了,非常自在,可以出世也可以入世,即山世即入世,無所謂出與入。哪里有個出?哪里有個入?
已上意明治十地菩薩,緣真俗二習未亡,寂亂二習未盡,於諸三昧有出入習故,未得常入生死,猶如虛空無作者。
永明壽禪師的結論告訴我們《華嚴經》這一段經文的原意。經典都是教理,教理的原意叫我們明白「治十地菩薩緣真俗二習未亡」,治即修治、修行,十地以前的菩薩還有在家出家、入世出世的觀念。難怪平常有些人有這個觀念,不怪他,因為他不到家,不到家有這個清淨的方便,到家以後,「道」無所謂出入.「寂亂二習未盡」,十地菩薩以前的境界,寂、亂二習未盡,還有貪圖清淨、怕亂的習氣存在,清淨地方蓮花穩坐;把蓮花抬到菜市場鬧亂的地方他就完了,蓮花變成藕,花瓣一瓣一辯掉下來。
「於諸三昧有出入習故」,十地菩薩境界還有出定入定的觀念在,打起坐來入定很舒服;放了腳好討厭,又來搗亂,餘習未斷。
不見世間過,多逢菩薩來
「未得常入生死猶如虛空無作者」,因此,十地以前的菩薩不敢在生死輪迴中翻翻滾滾,你叫他涅槃了再來變人,於苦難的世界中度眾生。「對不起!等到下次太平了再來。」太平眾生好做(度),苦難中難度。除了超十地菩薩盡一切願力,最苦難的地方他都來了。你說沒有看到,如果他告訴你:「我是菩薩」,那非菩薩地,菩薩何必要你知道!
所以我經常看到世上很多都是菩薩再來,但是他不一定講一句佛話,很多是再來人也,越是多災多難的地方,菩薩心腸的人越多,你不要看他只有一點行為、一點好事,這就是菩薩。
菩薩並沒有什麼稀奇,你不要以為騎在獅子大象上坐朵蓮花就是菩薩,那有時變成馬戲團了。菩薩就在人世間,就在苦難中間,到處都有,你慢慢去找,你看每一個人都是菩薩,你就變菩薩了,很簡單,普賢就是這麼賢。
如果你覺得這個人不對、不懂道、不學佛,不是菩薩;這個人吃葷不是菩薩,你就變成「薩菩」了。你看每個人都有一點長處,忘記了他的缺點,只看到這一點就是菩薩的長處,世界上遍滿菩薩,眾生心理就太平了!學佛的人應該學這個心境,學這個行為。
可惜一般學佛的人,專門拿一把聖賢的尺放在手中,看到人就量,某個人這裏不對,那裏不好,差一點、太長了,都不是。最後量量自己,長也不夠長,短也不夠短,那就糟了!千萬要學普賢菩薩的行,看一切世界眾生個個是佛,個個是菩薩。這就是儒家「恭敬」的道理,能夠敬一切人,自己才能夠達到至真至正的境界,也就是佛法普賢的道理。
十地菩薩沒有到達普賢的境界,「故未得常入生死猶如虛空無作者」,這句話是講普賢菩薩境界像虛空一樣,做了等於沒有做。昨天下雨、今天晴,下雨並沒有把虛空打濕;晴天也沒有把虛空曬乾,它永遠是虛空。明天颱風來也沒有把虛空吹跑;後天颱風過後,它也沒有覺得颱風很討厭,它還是那個樣子。心如虛空,一切所作用,作無所作,過去了就不留。那麼,當起用、起有的時候皆是幻有,幻有本來無住,一定要成為過去。譬如說老子就曉得: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最強烈的颱風中心不到一天就過了;夏天的大雷雨最多下一、二個時辰。同樣的道理,一切境界是無住的,很快過去,虛空還是虛空。「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是它妙有的作用,你不要認為這個是壞現象!偏於空的人,把「起有」當作是壞境界,菩薩境界「緣起一定性空、性空知道緣起」,不即不離。
眾生體是佛體
而常普遍,非限量所收,一切眾生及以境界,以之為體。普賢之智,猶如虛空,一切眾生以為生體,有諸眾生自迷智者,名為無明。
瞭解這些道理,曉得普賢菩薩境界、自己自性境界無所不存在,不是我們知識的限量所能達得到,因為知識限量是妄念境界;放棄妄念境界,你一體會它就到了!一切眾生以及一切境界,都是以普賢這本性為體,普賢代表無所不在。
「普賢之智,猶如虛空」。普賢的智慧猶如虛空。
「一切眾生以為生體」。一切眾生依什麼為生?依虛空般的普賢而生。
「有諸眾生自迷智者,名為無明」。一切眾生自己迷掉了,不是別人把你迷掉,是自己迷失,迷掉的境界叫「無明」。
普賢早現你我心中
普賢菩薩隨彼迷事,十方世界對現色身,以智無體,猶如虛空,非造作性,無有去來,非生非滅,但以等虛空之智海,於一切眾生處啟迷。智無體相,能隨等法界虛空界之大用故。
所謂普賢菩薩就是這個作用,眾生的迷是自己迷,普賢菩薩就在眾生迷的當中點醒你,十方世界同現在這個色身。「以智無體」,智慧是什麼東西?智慧不是什麼東西!智慧無體,你明白了本來是虛空就是智慧的體,這體「非造作性」,不是你們打坐修來的,本來有的,也無去也無來,不生也不滅,你只要以心量放大,等於虛空的智海,在一切眾生迷處,也就是自己心裏迷掉的地方觀照,無所謂迷,無所謂悟。智無體相,大家求智慧,什麼是智慧?「空」就是真的智慧,智無體也無相。
一切相、一切用就是它的體,這個體在哪里見?就在一切相一切用上見普賢菩薩。
豈將十地之位諸菩薩,以出入三昧有所推求,云何得見?
一切不及普賢菩薩程度的,總拿一個有所得的心,去推測普賢菩薩的境界,他哪里見得到!講了半天「普賢」,由菩薩名詞瞭解到什麼?大家自己可以體會,「賢」就是現出來,現成在我們心中,你自己找一下就找到普賢的境界。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