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九章) 南懷瑾教授講述

 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九章)

 

南懷瑾教授講述

 

第九章  古鏡坦坦輪迴長

 

研究完四十二卷後,從四十三卷開始是關於唯識的討論。這是研究唯心唯識學理最重要,也是學佛最基本的地方。

 

夫唯識之旨,不出因果。正因相者,由識變故。諸法得生,以識為因。正果相者,由種識故。生諸分別法體之果及異熟等分位之果。

 

到這裏算一小節,現在再重複討論這一段,因為這一段節是研究佛學、唯心、唯識,以及學佛基本觀念——三世因果、六道輪迴,關係最重大的地方。

 

「唯識之旨,不出因果」。佛法講唯心唯識。唯心是一般總稱,實際上,佛法經常用到心、意、識三句名詞,尤其禪宗語錄記載最多。譬如禪宗大師提到參話頭,話頭怎麼參?離心、意、識參。對一般人而言,這個話當然很難懂。後世參話頭要起疑情,起疑情後又講離心、意、識參。這幾十年在臺灣大家少見,當年在大陸,問禪宗門下的老和尚,話頭究竟怎麼參?師父回答:「離心意識,參」,頭一歪就不理你了。現在同學問什麼叫「離心意識」,他早跑掉,理都不理,問下一句意思就太笨了。和尚長袖一甩,不足道也!進去了。嗨!那個滋味真難受,不過也蠻有味道。問這麼一句,被人家袖子一甩,頭一歪,進去了,這個師父才像個師父,高不可測?!

 

佛學上經常用到「識」。

 

一切唯心,這個心,不是西方哲學觀念,或我們現在所瞭解思想、腦子、情緒分別的這個心。這個心的名詞,代表宇宙萬有本體生命本來的心,為了讓大家容易瞭解起見,我們解釋為:「體」。

 

意,是現象,在唯識學分二大層,詳細分還有更多。唯識把心的作用分為八個部分,意識在第六位,前面還有識,眼有眼識、耳有耳識、鼻有鼻識、舌有舌識、身體感受有身識。比如諸位坐在這兒看著我、看著黑板,意識、眼識、耳識,注意力集中在這兒,然而你的身體感覺是否舒適?空氣冷不冷?雖然沒有注意,卻自然有反應,這就是身識。眼耳鼻舌身前五個識,加上意識六個部分,不仔細分析,好像只有一個作用;仔細分析,六個部分在剎那間同時作用,當然後面還有兩個部分(末那識、阿賴耶識)也在用,沒有覺得而已,暫時不去管它。現在討論佛學經常提的心、意、識三個東西。

 

普遍所講唯識學,以相、用為主,透過相、用來說明一切萬法唯心的作用,所以識分八識,心識者心王,心是最後的總管,在名詞上要先瞭解這個。

 

我們插一段話,年輕時皮,研究禪宗、佛學,問老和尚話頭怎麼參?「離心意識參」,離心意識還參個什麼,他這樣一甩,我們也一甩。離了心意識還要我參?還要問你啊!所以禪宗有許多密法,叫「瞞死人」,瞞是古代說法,瞞你,騙死人,有許多不瞭解的,認為話頭真難參,離心意識參,打起坐來拼命想離心意識,心意識離了就不要參話頭,既然參話頭,心意識全體在用,又想離心意識,又想參話頭,不神經分裂才怪!離心意識參是這麼一回事。那麼,古代大禪師錯了嗎?沒有錯,這是一種教育法,這個教育法提起你的疑情,引起你的懷疑。離心意識怎麼參?難道心意識以外還有一個能參的東西嗎?參的本身全體是心意識的作用,離了心意識又叫人參,離了心意識我去睡覺了,不過睡覺也是心意在作用。

 

這裏所提的唯識,不是只講這一部分,包括心意識全體。拿現在新的觀念和西方文化觀念來說,佛法所講的心,不是西方哲學或一般心理學所講的心。這個是形而上的,代表宇宙萬有全體,本體的那個心包括心物一元的作用的這個心,唯識也是這樣。

 

本體論的迷思

 

所以說「唯識之旨,不出因果」,換句話說,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的宗旨,皆是唯心的作用,是唯心、唯識所變。這個道理是什麼?佛法是有一個主要的問題要瞭解,從佛學立場講,宇宙萬有生命的來源怎麼來的?因緣所生,無主宰。說有個上帝、造物主或有個第一因創造萬物都是錯誤的。宇宙萬有生命來源無主宰,並沒有一個「它」——物件,絕無上帝、神或佛菩薩的對象來做主宰。神、玉皇大帝所以有主宰特性,是人世間權威控制一切的觀念所產生的,不要把本體論搞錯了。

 

那麼,既然無主宰,是自然的啦!說自然來的,也有一個嚴重的問題。那一切天地間的萬有,如山、石頭、太陽、月亮都是自然有的,自然有也可以說是唯物的,宇宙都是唯物變的。什麼叫心?所謂心也是物的作用。那問題就來了。

 

他說,不是的,不是自然來的;無主宰非自然,一切萬有是因緣所生,所以叫「緣起性空」。「無主宰,非自然」,這兩個觀念在學理上是非常深的。大家千萬注意,這個觀念道理沒有搞清楚,都偏差到唯物思想範圍去了。對一切否定,這在哲學上又產生了一個什麼嚴重的問題呢?現在整個人類文化史上出現這個大問題,有些哲學家或宗教哲學家認為佛教理論不承認有主宰、不承認有一神能創造萬物,是無神論。換言之,無神論者、唯物論者是同一路線,唯物哲學也否認有一個主宰,也是絕對無神論者。研究佛學的同學,尤其是出家研究佛學的同學,你們局限在廟子的佛學中,沒有接觸到外界,當然不知道,對廟子外的世界不瞭解,這個問題有如此嚴重。

 

所以有一批學者,乃至法師們非常反對真常唯心論、一味提倡性空緣起,其論調與著作不知不覺走上無神論。佛法是無神論嗎?不是的。大家要注意!人類今天的戰爭、苦惱全是思想問題,現在人類文化思想問題造成這個困擾,與無神論的思想有很大的關連。學佛法的人沒搞清楚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在我是經常嚇得一身汗。這些人怎麼搞的?研究佛學的人,竟陷在這個錯誤中而不知,多嚴重啊!不過,好在一般盲目的多,不知道也就算了;一知道的,看了就發抖。因為人類文化最高的領導思想,這個一錯,就不得了。

 

那麼,我們曉得佛法雖然講無主宰、非自然,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然而一般只著重性空,不曉得緣起,緣起就是妙有。

 

講一這裏,有一個更嚴重的問題,我們不管人只對事而言,研究佛學的大師們認為這些禪宗是真常唯心論、外道;真常唯心論,意思是有神論者,他們認為是錯的(當然像對《宗鏡錄》這些東西,他們沒有明確提出來,他們也沒有這個學問和本事提出來)。換句話說,他們是完全主張無神論者。這還不說(這個學理恐怕有許多同學不清楚,我只提一下),這幾年對《楞嚴經》批駁得不得了。所以,真常唯心論,被搞佛法、挑佛法擔子的人批得一塌糊塗,而不知道《楞嚴經》更進一步連離因緣、離自然都批掉了。你們翻開《楞嚴經》看看,經上說萬有生命的來源既非因緣也非自然性,更嚴重。《楞嚴經》說既非因緣也非自然性,但是就是有個東西,這個東西不能叫它神,也不能稱它為主宰,勉強叫它為「心」,是個代號。那麼中國禪宗什麼都不講,就講「這個」。「這個」很難講明,你叫它佛也可以,宇宙萬有來源有這麼一個作用。所以《楞嚴經》「非因緣非自然性」的批判,比「無主宰非自然」還要更進一層。

 

曾經有一次在佛光山打七,我也提到這個問題,當時也有幾位居士在背後大加反對,說老師講錯了,怎麼講非因緣非自然?有人告訴我,我笑笑,沒有時間管他們。我說你叫他去看《楞嚴經》,「非因緣非自然,」又不是我講的,是佛說的,什麼理由?要好學深思啊!為什麼「非因緣非自然」?這些都要注意。

 

佛法講宇宙萬有的創造。譬如我們講到因果,中國一般民間的觀念,認為因果是有一個主宰的,什麼主宰?人死了之後去見閻王,閻王坐在那裏審判,你不能扯謊,他那裏有個測謊器叫「秦鏡高懸」,秦朝留下來的,一扯謊鏡子就看出來了。如果再審判不了,十殿閻王有十級審判,比我們法院嚴格。

 

十殿閻王,剛開始第一殿是包公,現在陰間司法行政部把他調了,為什麼?因為包公判案太嚴厲,每個鬼來差不多都下地獄,覺得不大好,地藏王菩薩講人情,如果讓包公管第一殿,世界上沒有一個鬼,不被他關起來,現在好了,地藏王菩薩循情把包公調到十殿管最後一級審判,最後一級也審不了的,去見地藏王菩薩。

 

地藏王閉著眼睛坐在那裏念佛,他的座下有一隻小狗樣四不像的怪獸,壞人一起來,哪個對、哪個不對、有說謊、沒說謊,一碰他,別再辯了,在這裏沒得理由。大案子最後由地藏菩薩決定了,呈報玉皇大帝,大官司要等玉皇大法官審判,玉皇大帝如果審判不了,不曉得要找誰了,可以說從東漢以後一直到現在,中國人這一套民間因果報應,是有主宰,絕對有主宰。比如做壞事殺了人,臨死時就看到此人來索命。《三國演義》提到曹操臨死前看到鬼魂來索命,有無此事?真有因果報應啊!我就曉得有位朋友,活著迷迷糊糊幾十年當中,經常看到有人向他索命。

 

現在帶領大家到西方看看。西方文化有主宰,你的善惡逃不出上帝那裏的登記,死後不過讓你休息一陣子,等到世界末日復活,靈魂到上帝前受審判。

 

印度主宰更多,像我們一樣,供眾神,有馬頭明王、牛頭明王啦!等於我們民間養馬養牛的地方有各種神。印度的宗教哲學有一神教、多神教,比我們更複雜。佛法本來不主張神教,但佛法也吸收了多神教,各種菩薩、各種神,一概都拜。我常講,我們中國文化最好了,憲法規定宗教信仰自由,幾千年來這個民族文化的宗教信仰自由,所以任何教來都可以,是好人,請上座,泡好茶。現在是五教教主排排座、吃果果,凡是好人都好。過去是三教同源,現在有五教同源論。這些屬於宗教哲學的問題,暫時不管,因果是這樣來,都有主宰。

 

然而佛法說無主宰。果報,沒有個閻王、上帝主宰你,那是自然啦?又非自然。為什麼?一切唯自己心識所變。唯心的,絕對的唯心,不是唯物的,換句話說,絕對的反唯物,因果絕對的存在,唯心的。所以說「唯識之旨,不出因果;因果相者,由識變故」,一切正因的現象是識變,怎麼變呢?下面原文討論很多,暫時不說。

 

第一難信之法

 

「諸法得生,以識為因。」法包括一切事、一切物,在學理上綜合言之稱法。千萬注意,不要看到一個法字,以為是手裏拿個牛角嗚嗚地吹,或搖個鈴子,畫張符叫做法,那就糟了,那叫魔術,不是法。法者,一切事、一切物,萬有的總代名詞,精神的、物理的都概括在內。「諸法得生」,萬有一切事物的產生;「以識為因」,唯識所變、唯心所造的。萬有包括中東石油、包括四大洋海水,都是唯心變的,你看佛法講這個。

 

年輕時碰到某所大學老一輩心理系系主任,在他家裏吃飯,一起談到這個問題。他說他研究心理學很久,相信佛學,也最欣賞佛學。「你們專修佛學,我很贊成,可是有一點我問你,是不是一切唯心?」「對啊!」我還記得在他家客廳的景象,他一邊講一邊把桌上的東西拿走。「萬法都是心造,你造個東西出來給我看,不能,有問題。科學嘛!要求證據,能,你給我造出來。」他是認真的,真心在研究這個問題,他不是唯物論者,絕對相信唯心,而且相信佛法最高。「你叫我求證,如何求證進去?」這是科學家的佛學研究。

 

但是,學宗教的說科學家腦子笨,你不要輕易取笑。絕對的學佛的,你拿證據來。一切唯心,兩腿一盤在這入定,坐它一天不動做得到?做不到不是一切唯心。是一切唯腿,不可以嘛!腿麻了坐不住。你說腿麻了還坐得住,心裏不想坐,又如何?你說腦神經的關係,但是除了腦神經以外還有什麼?這個問題很大,所以要注意。

 

三世唯心

 

「正果相者,由種識故。」他說一切現象,譬如房間的現象,坐那麼多人看著黑板,看得見的現象、作用,這是因,以識為因。正果呢?今天晚上大家湊攏來坐在這裏的現象,是後面有個力量,因為我們要共同研究佛學,所以我自己不揣冒昧,臉也不紅站在這裏亂吹,諸位則坐在這裏看這個傢伙吹得究竟如何。為了一個研究佛法的因,想求得瞭解佛法、如何修證的目的,這個是因果的果,所以構成今天的相、現象。

 

換言之,我們今天坐在這裏共同研究《宗鏡錄》,由《宗鏡錄》的理懂了佛法,並懂得如何修證成佛、成聖,這是果。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是因,未來由此理達到成佛是果,所以說正果的相,由種識故。唯識有所謂種子識,以物質世間植物稻、麥、水果來比方心的作用,心識含藏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種子。近一點說,現在坐在這裏想一想昨天的事,一定想得起來。把昨天當過去、當前生;明天準備怎麼辦事當然想得起來,把明天當未來、當來生;現在坐在這裏當今生。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種子,腦子念頭一動一切都出來了。一下想明天的事,一下想昨天的事,一下想現在的事,都是這個心識在起作用。

 

昨天你在街上跟人打了一架的事已經過去了,可是今天越想越難過,昨天這個人講了我一句話,現在想想不舒服。昨天的事過去了,它過去的種子還留在心裏頭。過去的種子生出現在的作用叫現行,起現行的作用。所以人的一生都是前生的業果,像我的長相是個瘦子,瘦得像竹竿一樣,長不滿三尺,重不滿半斤的樣子,是前生的業果;有些人長得又大又胖又壯,走不動,也是過去的種子帶來現在的現行。現在的行為變成未來的種子。種什麼因,得什麼果,一切唯心,無主宰,誰都做不了你的主宰。

 

閻王不能干涉你,上帝也無法干擾你,一切是自我,這個真我也就是釋迦牟尼佛生下來,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而說兩句話:「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釋迦牟尼佛講「唯我獨尊」,不是講他的「我」,他告訴我們大家,人世間就是你,唯心。這也同中國文化一樣,講天地人三才,上是天、下是地,人在中間頂天立地,唯我獨尊,人的生命價值有這樣高。佛生下來的兩句話跟你講完了,誰都做不了你的主。

 

種子起現行,現行生種子,互為因果。因果是自心、自體所變,所以說「正果相者,由種識故。」

 

「生諸分別法體之果及異熟等分位之果。」一切唯心,因果是由此心的轉變,生出一切分別,這個分別指心理作用、現狀,我們心理第六意識在分別。譬如聽了一句話,對這句話懂或不懂、對或不對,起了分別心的作用。一切分別法體之果,由諸法的體,形而上的本體造成種種差別現象。

 

「異熟」,是唯識學的專有名詞。在學理上、人的本位上,一般把在座的諸位叫人類,我們人類是個種類,假使在座中有隻猴子,它看我們是怪物,猴子是一類。廣言之,人類也好,猴類也好,狗類也好,動植物等等都叫「眾生」,眾生這個觀念是佛法翻譯的名詞,它出自《莊子》的「群生」,佛教幾千年用慣了眾生這個名詞。「眾生」是依中國文化習慣,方便的翻譯;到了唐朝玄奘法師不滿意,但是也沒辦法。後世翻成「異熟」,異熟就是眾生,以中國文化言,眾生固然翻譯的不大忠實,可是在觀念上很清楚,大家一看就懂,如果講我們都是異熟,我才不幹呢!我還讓你別放到蒸籠裏蒸熟?我寧可當「眾生」,不當「異熟」。

 

什麼叫異熟?就是果報,一切萬有、生命、人生的道理等等,是種子生現行,在種子識中,過去的因,出生現在的果,現在的行為構成未來的因。那麼,種子識中,現在的因是未來的報。譬如大家今天晚上到三點才睡,包你明天上午頭昏腦脹,就得那樣的果,不要上帝跟你算帳,我都知道,如果今晚不來上課,八點就睡覺,包你半夜三、四點就醒來。種什麼因,得什麼果。一切果報是很明顯的現象。

 

果報之來,構成生命,前後清楚,但是我們現在自己的果報搞不清楚。我們這一生,同樣是人,或同是女性、同是男性、同樣的年齡,受同樣的教育,出自同樣的家庭,同一父母,一輩子的遭遇卻統統不同,為什麼?異熟,作用不同;怎樣來的?果報來的。所以佛說:「欲知前世事」,我們要瞭解自己前生做了些什麼事,「今生受者是」,從這一輩子遭遇的環境,就曉得自己做了些什麼。同樣的道理,「欲知來生事,今生做者是。」

 

有因有果 不要昧卻

 

前兩天講個笑話,大家看濟公和尚傳,宋朝有位太后信佛,夜裏夢到杭州廟子有個大徹大悟的聖僧。太后形容夢中和尚的樣子,要問她來生做什麼,廟子當家不敢說,這個和尚一天到晚瘋瘋顛顛,衣服破爛不堪,怎麼見皇太后?結果濟顛和尚不曉得從哪里鑽出來了,皇太后一看就知道是他,他在皇太后面前笑一笑,裏面沒穿褲子,翻個跟頭就逃走了。這還得了!如果皇太后發了脾氣,廟子裏的和尚都沒命。皇太后說:「我懂了,聖僧已經答覆我了,就是來生要變男的,因為這生做了很多好事。」濟顛用「現身說法」,翻個跟頭就是來生翻個身。管他是小說、真事,小說寫的很好玩,這說明因果現象。等於我們幾個同學討論,「你的前生是女的。」「以何為證據?」「你看看,一出來這樣的扭兩下,又進去了。」這是比方啦!講笑話。因果的道理一切唯識、唯自己的變。

 

但是因果不是你打我一拳,我踢你兩腿,不一定,所以叫「異熟」,異世而熟、異地而熟。今天做了壞事,種了惡因,並不一定明天受果報,也許三十年後,也許來生受果報,這個為什麼不能定?用電腦計算,它是因緣生法。戒律方面有個偈子:

 

縱經千百劫,所做業不亡。

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這個果報是異熟的果報,所以構成一切眾生的現象是異熟果報。佛法不是講唯物思想的空,我們所做的善業、惡業,永遠不會掉,不會亡失。「縱經千百劫」,你今天講了一句話,乃至對他瞪一眼,這麼一個因,既便經過百千萬億劫,只要因緣湊合,果報還自受,因此叫「異熟」。戒律上經常提到這個偈子(不是戒本,戒條本子上看不到),這個來由是某人犯了罪,問佛為什麼犯這種錯誤,佛才說出這首偈子。

 

自受不是誰作你的主宰,無主宰非自然。「生諸分別法體之果及異熟等分位之果」,什麼叫「異熟分位」?例如在座的,很明顯有四種異熟分位:男人、女人、老的、少的,其實詳細分還很多。譬如有人活二百歲才死,有人活二、三歲就死,有人變成中國人,有人變成外國人,這些都是業力上的異熟分位。

 

這一節答案還沒有完。這些都是答覆第一個問題「緣生」的,因果是緣生;反過來說,因果既是緣生,緣生就性空嘛!性空怎麼有因果呢?「大乘圓頓,識智俱亡」,大乘佛法講空嘛!無所謂唯心唯識,離心意識了嘛!般若心無所謂知,既然是空的,怎麼還有因緣生法,怎麼還有因果呢?現在就從這個問題開始答覆,我們把它分成兩節,現在接下去看:

 

所以上至諸佛,下及眾生,皆因果所收。何得撥無,墮諸邪網?

 

所以說一切唯心,無主宰非自然,上至一切佛,下到一切眾生,站在因果的立場,可以說沒有跳出這個因果。他之所以成佛,是他多生累劫種了成佛之因,這生得成佛之果;我們這生不能成佛,是因我們種了不能成佛之因,得未能成佛之果,不過我們現在開始種因,慢慢修這個果。

 

所以說:「上至諸佛,下及眾生,皆因果所收。何得撥無,墮諸邪網?」你怎麼認為佛法講空就是沒有因果呢?「撥無」,撥開,丟開。如果認為佛法說空而把因果整個空了,是「墮諸邪網」。邪網用得好極了。被邪見網住了,解脫不了。偏見也可以說是偏見之網,把你控制住了,你告訴他這樣、那樣,他總是在網子裏轉,有時碰到那些人討論佛法,頭大了,只好向他投降,「都是你的對。」一句話就好了,因為他被網住了,我們不要再鑽進去。

 

道不盡的因果

 

只為一切外道,不達緣生,唯執自然,撥無因果;二乘眇目,但證偏空,滅智灰身,遠離因果。

 

「一切外道」,所謂外道者,心外求法,與一切唯心原則違背的謂之外道。外道並不一定是罵人的話,不要搞錯,它指的是一個內外界線的範圍。外道認為萬物的發生都是自然來的。學哲學的要問:「自然怎麼來的?」種子來的。「那種子怎麼來的?」「種子就是種子,是自然來的。」這是自然外道,只到自然這裏為止。

 

那麼,相反的呢?種子是有個大神造的。在很多民族的創世傳說中,不同名稱的大神創造了人類,以基督文化來說,這個大神就叫上帝。那就要問上帝:「上帝怎麼來的?上帝有沒有媽媽?上帝媽媽怎麼來的?上帝的外婆怎麼來的?」問題很多,這就牽涉到哲學上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世上究竟先有男先有女的問題。據說西方極樂世界無男女相,一律都是蓮花化生,不從媽媽肚子生,那又是一套理論。拿因果道理研究,問題重重無盡,佛法基礎在這裏,要注意!

 

「不達緣生」,之理,不曉得一切法是因緣所生,他們只執著是自然的,沒有什麼因果。唯物主義思想和很多哲學思想都是如此,認為人死如燈滅。這是個大問題,凡是這一類思想都是「撥無因果」,認為不是因果來的。

 

「二乘」,指小乘聲聞、緣覺這些聖人,到了羅漢境界少了一隻眼睛,一隻眼睛看不見了,就是中國禪宗講的「擔板漢」,一個人背著一塊板子走路,只看到一面,另一面被板子檔住了。「但證偏空,滅智灰身,遠離因果」,二乘聖人,認為只要證到空就完了。

 

講到這裏,有一個問題很嚴重。現代佛教有一位大師,比虛雲老和尚年輕一點,已經圓寂了,他的著作幾乎都落在這境界裏,可是很多人恭維得不得了。當年我們在雲南碰面,雲南昆明最的飯店叫商務飯店,飯店前站著衛士。這位和尚披著頭髮,像個女的,拄根拐杖,戴副眼鏡,穿個西裝皮鞋、和尚褲子,一切都很怪。這位大師來看我,卻被士兵擋住,我在樓上看見,親自把他接進來,談這個問題。在他的見解中,認為一證了空、一進了涅槃就不來了。我說這個不得了,流到偏空外道之見,然後引經據典把他駁得一塌糊塗。可是現在我發現,他留下來的著作還是非常嚴重,甚至認為永嘉大師的證道歌也是偽造的。你看!文化思想的力量之大,後果堪憂。講到因果,雖然他是我的朋友,我還是很替他擔心,千生萬劫不曉得哪一天再碰到他,會變成什麼?這個很嚴重,思想以文字寫出流傳,一偏差便耽誤了眾生的慧命。

 

因此「二乘眇目」,證了空以後「滅智」,不求深入,不求大般若成就;「灰身」,不是灰心,譬如白骨觀修成,念頭一動,三昧真火一起,身體嘩一下就化掉,不用耗費一點能源。所以大阿羅漢口吐三昧真火,鼻子一吸氣,火光不起即化,這是功夫,可以做到的。「滅智灰身」後認為「遠離因果」,可以不來。小乘經典上常有大阿羅漢的四句偈:「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皆辦,不受後有」,這一生是最後一站,修行功夫到家了,清淨梵行並非說善行,梵者代表清淨,修清淨的目的已達到,並不是講道行已立!「所作皆辦」,這一生所做的事,帳也還完了;「不受後有」,再也不來了。

 

放心,這個話他自己瞎說,他不能不來,大阿羅漢、二乘聖人入定八萬四千劫非動不可,就像睡覺一樣?睡十夜還是會醒。醒來以後怎麼辦?一動念,因果又來了,動則得咎。所以說「二乘眇目,但證偏空」,落在偏空;「滅智灰身,遠離因果」,也是錯的。換句話說,二乘聖人的思想,「幾乎」與唯物哲學的「撥無因果」思想相同。你看佛法做學問的偏差有這樣嚴重,大家要特別注意。

 

世間業繫,無聞凡夫,五欲火燒,執著因果,盡成狂解,不體圓常,皆背法界緣起之門,悉昧般若無生之旨。

 

第一層批判一切外道的觀念,外道包括一切心外求法的宗教、哲學思想等。第二層包括聲聞、緣覺聖人等等。第三層講「世間業繫,無聞凡夫」。凡夫二字在開始的中文意思就是平凡、一般,現在全成了專稱。人生在世遭遇各有不同,世間業力繫結使你不得解脫,所以叫「世間業繫,無聞凡夫」,智慧不夠。「無聞」是智慧、智慧不聞而明,雖然讀了點也聽到了點,但「現許不聞」、「聽而不聽」。我經常答覆他多「無聞」的人,他問問題,我答了,沒有等我答覆完,他的問題又來了,這是他沒有聽進去,「無聞」。

 

「世間業繫,無聞凡夫」,一天到晚被五欲火燒,在世間受煎熬,執著因果。有許多人太相信因果,有時我要朋友改變,他說:「沒有辦法,我的命啊!」認命也是執著因果。

 

算命算什麼?人家問我:「有沒有算命這門學問?」我說:「有。」「那成佛算得到嗎?」「算得到。」因為算命是算因果的定業,看你前生在什麼規格中,那個規格是大致的,不是詳細的。如果一點一滴都知道,那我請問最高明的算命的人,算我明天第一個念頭想什麼?如果他算得出來,你儘管皈依他,他已經是佛了。最高明的算命可以說出過去是什麼,未來他一點辦法都沒有。算命算定業,可是並非完全不可轉。有謂佛不可轉定業,不然哦!在某一個時間,佛的方便可以轉,不是不可以轉。世間凡夫為什麼轉不了因果?我們的命為什麼自己變不了?說我沒辦法,沒有這回事。

 

譬如今天有位六、七十歲朋友來看我,功夫做得非常好,一打坐半天一天的,氣脈也通了。我問他:「怎麼樣?」「身上長了一個包子一樣的東西,也不痛,一摸裏頭呼嚕呼嚕響。」我說,「去看病去!」他說:「死了都不看,醫生一定說我長瘤!長癌了!然後通個管子,弄半天被他搞死了,我才不給他玩哩!」我說:「那去看中醫啊!」他說:「中醫一定弄熬水的藥、解毒的藥,吃了半天苦死了。」又接著說:「我來讓老師看看怎麼樣?」我說:「沒有怎麼樣。你不是修定做白骨觀觀得很好嗎?」「對啊!」我說:「你不會觀太陽照鈷六十?」「嘿!我知道了!回去照鈷六十,下次一定好。」我說:「你這麼大年紀,為這個事那麼擔心做什麼?」這就是在五欲火燒當中執著因果。

 

這是沒有跳出三界外,還在五行中。算命講金木水火土就是五欲色受想行識、色聲香味觸,眼睛要好的看、耳朵要好的聽,環境要舒服、思想要自由,這些都是五欲。五欲火燒因此「執著因果,盡成狂解」,都是狂人。他不曉得在生命因果之中,無主宰非自然有個東西叫做道、叫做如來,叫做真如,也叫做圓常之體,也等於中國南北朝有位彌勒菩薩化身的傅大士的偈子:

 

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

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凋。

 

就是這個東西。這句話本來出自老子,這個「物」也不要解釋錯了,不是物質的物。很多中國哲學著作認為老子是絕對唯物的,真是冤枉了老子,我看了真替他們擔心。老子有很多地方提到物,像「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像。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以及「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幾千年前所講的物,其意不是現在物質的物。這個「物」代表什麼?你想想看,那個地方有個什麼「東西」,「東西」是現代人講法,你也懂,我也懂。不過,幾百年後這句話變了,不用「東西」,後代考據現在的人所講的「東西」是什麼?東:東方;西:西方。那時,東方與西方,東西文化交流。考古學家有可能這樣註解的一塌糊塗。

 

孔子周遊列國沒有到過楚國,為什麼?據說他到了湖北邊境,在漢口渡江時,車子壞了過不去。孔子叫子路想辦法借點工具修車,子路在漢水邊看見有個女人在洗衣服,孔子的學生當然都有禮貌,「請問大嫂……」女人回頭問:「幹什麼?」「我子路想向大嫂借樣東西用用。」這女人說:「好!你等著。」也不問他要什麼,回頭拿了一把斧頭、幾根釘子、幾根木頭給子路。子路一看嚇住了!她怎麼知道?「請問大嫂我還沒講要什麼,你怎麼知道?」「東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一定要木頭、斧頭、釘子啊!」子路一聽不敢想,「對了!」趕緊回來向夫子報告。孔子說:「楚國不要去了。楚國的女人都是哲學家,學問通,五行都明白,車子修好回去了。」所以孔子不敢到楚國。有時跟兩湖的朋友講笑話:「你們楚國厲害,連孔子都不敢來。」

 

我們現代語言講「什麼東西」,幾千年以後考證可能也會認為是五行。老子說的物不是物質,為什麼幾千年後硬說他是唯物思想,奇怪!那傅大士也是唯物思想?這個物等於我們現在所講的「東西」,禪宗講「這個」,「這個」就是「那個」,「那個」就是「這個」,講不清楚只好用這個代號。「不體圓常」,常是這個,但莫執常。

 

因為凡夫不知道緣起性空的道理,「皆背法界緣起之門」,不曉得這個功能,一切果報、三世因果、六道輪迴,自己那個道體本性。法界是個名稱,法界非物質非精神,超越物質、精神世界。緣起即《華嚴經》說的一句話:「一切皆是緣生」。同時,凡夫「悉昧」,完全忘記了,不知道般若大智慧心性的本體,本來「生而無生」之旨。

 

這便牽涉到不昧因果、不落因果、不住因果的重要課題,禪宗最有名的公案:百丈禪師說法的公案,再向大家提一下:

 

百丈禪師每天上堂,上堂即說法,現在講上課。老和尚規定每天下午上課,這是佛的制度,佛在世時都在下午說法,大約現在的下午三、四點。《金剛經》說,佛化緣、吃飯、泥巴沾在腳上,回來洗腳,並不是步步蓮花,如果步步蓮花出去化緣,那個佛就不稀奇啦!他是普通人,腳也踩在泥巴上,回去還是洗缽、洗足、敷座而坐,自己把座位擺好,衣服一拉坐上去,《金剛經》描寫的佛多平實啊!別的經步步蓮花、頂上放光,一出來要把人嚇死了!佛每天飯後打坐,大約二點多出定說法,後來成為佛教規矩,上堂說法多半在這個時候。

 

百丈禪師每天上堂,一位白髮、白眉、白鬍子老人家在旁邊聽了好幾年。百丈說法,在家、出家聽的人很多,也沒管他。有一天老和尚興致來了,大概這位老人家最後走,百丈問:「你好像聽了好幾年,有什麼心得?」老人家跪下來說:「師父啊!我不是人,我是狐狸精、狐仙。」據說動物修道要先變成人身,變人身要經過好幾個轉折,很可憐!他說:「五百世前我是個和尚,人家問我一句法: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否?(換句話說,跳得出因果否?)我當時答覆說:大修行人不落因果。這句話錯了,我也不曉得錯在哪裡,可是所得的果報就變狐仙、野狐精,(所以後世罵人「野狐禪」,由此而來)解脫不了畜牲道的果報,求老和尚慈悲給我解脫。」百丈笑了,他說:「這樣啊!你問我。」老人家問:「師父啊!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否?」百丈答:「不昧因果。」此即《宗鏡錄》所言:「上至諸佛,下及眾生,皆因果所收。」可是不能困在因果裏。但是受不受果報?受,大徹大悟乃至成佛也要受。

 

佛經上講佛有一天坐在地上說法,地上忽然長出一根刺刺到腳心(釋迦牟尼佛是印度人,光腳的,不像我們出家人穿襪子把腳包得好好的),他跳起來移開腳,刺跟著長,佛就用神通跳到空中,刺也跟著長到空中,一直刺到腳流血,沒事了。佛的弟子就問怎麼回事,佛說是果報,過去那一生做了某一件事,雖然現在成佛,果報轉輕,但是應該流血還它,所以這次要流血。流血也同耶穌釘在十字架上流紅血一樣會痛,到了四禪定的人,血流出來是奶油色的不痛。佛也不昧因果。

 

那麼,這個老人家一問,百丈一答,哦!悟了,他要求百丈禪師第二天帶領弟子、帶著袈裟到後山洞找他的肉體,不要把他當畜牲看待,而要把他當老和尚死了那麼燒化。百丈第二天帶領全體弟子,果然在後山洞看到一隻小牛般大的狐狸,也不管它五百世野狐身的果報,披上袈裟,還是把它當成老和尚燒化了。

 

禪宗這個故事包含了多少意義,大家以中國文化、佛法的角度研究看看!所以我們知識份子要特別注意!迷惑後代種了這種因還了得?如果講因果,害的是眾生的慧命!精神文化的壽命被斷,那不得了的!所以「一字之差,五百世野狐身」就是指這個公案。大家喜歡寫文章、寫書的小心啊!好多人說我寫了很多書,我說:「著作等身,罪業等身」,不只這一生,只要你有身,罪業就跟著來,所以不能亂寫,千萬注意!

 

「悉昧般若無生之旨」,不昧因果的昧字,一般凡夫都「昧」去了。我們講昧良心是這個昧,一般白話錯寫成沒有的沒。黑影遮住了,「悉昧般若無生之旨」,就是這個道理,忘記了因果生而不生、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的道理,所以談空不是那麼簡單。空而不空,不空而空,後來演變出答即不答,不答即答的笑話,不必講了。

 

因果與般若

 

今所論因果者,唯以實相為因,還用實相為果。但了平等一心故,終不作前後同時之見。若能如是信入一心,皆成圓因妙果。

 

永明壽禪師寫這本書,集中了佛教經律論的精華。他說我現在所講的因果以實相為因。實相無相,實相是什麼?前面講「般若無生之旨」,我們始終不把般若翻成中文,中文意思是智慧,實際上智慧二字的含義不足以代表般若,般若有三重、五重意義:第一重意義是實相般若;第二重是境界般若;第三重是文字般若;第四重是眷屬般若;第五重是方便般若。古德對般若有幾個不同的歸類,觀照般若也包括在內。

 

換句話說,真有智慧的人一動,原則上五個意義都出來了,五、五二十五,變化百千萬億,這叫般若智慧。實相,明心見性,悟道是證得實相之體,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是實相般若。同時般若也可有境界,一般人打坐,喲!我還在空的境界裏,又想把境界空掉?他忘記了般若(智慧)到了,是有境界,有你的意境,為什麼要把意境空掉?經常有人以為入定是什麼都不知道,那你去學死,不要學入定,對佛學都沒有搞通。定修得好自然有文字,文字並不一定是詩文作得好,而是真善美,那個美的境界就出來了。心境寬了,布施持戒,對人一切慈愛都來了,這些都是它的眷屬,附帶的都來了,方便般若,講話等方法多得很,自然出來了。

 

般若包括五般若或三般若、二般若幾種的分類。因果以實相為因,用文字答覆,實相是空相,就是禪宗六祖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至於六祖師兄神秀說的偈子「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也對,那是觀照般若,不完全錯。六祖認為他錯了,是說同實相般若不相干。六祖「本來無一物」就是空而不空。

 

講禪學的人一提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拿六祖的偈子打人,對不對呢?六祖只講了一面,你不要被他瞞過去。那個時候他是講這一面,但是只悟一半,沒有大悟,是偏空之果,後來大悟還有偈子。後來的黃龍死心禪師悟道作了首偈子幽默六祖:

 

六祖當年不丈夫,請人書壁已糊塗。

分明有偈言無物,卻受他家衣缽盂。

 

自己不會寫字請人代筆,不是講「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嗎?文字是有物嘛!結果還接受人家的衣缽,還分明是有物嘛!一語雙關,很妙!

 

講實相的道理,「實相為因,還用實相為果。」這中間告訴我們,真的了了,「平等一心故,終不作前後同時之見。」沒有時間、空間的分別觀念,不是唯物思想的斷見,絕對的空靈,我們只好加個字:空靈了。這個是平等一心,所以真到了明心見性的境界,看一切眾生沒有不慈愛的、沒有怨親不平等的。「終不作前後同時之見」,因果同時、先因後果的觀念都錯了,你們研究佛學教理的,對這個理要多研究龍樹菩薩的《中論》,非前後際,非同時。他說,假使有人真相信、真瞭解絕對唯心的道理,那包你成佛——「皆成圓因妙果。」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rung Luan(3)

橫川法語----橫川法語是源信大師所說的話

善導大師全集

毗尼日用切要---寶華山弘戒比丘 讀體 彚集

禪門修證指要...Thien Tong Tu Chung Chi Yeu

《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講記(一)作者:淨慧老和尚.

Trung Luan(4)

2732梁朝傅大士頌金剛經

六祖壇經箋註

中觀四百論廣釋 總論--- 中觀四百論廣釋 聖天菩薩 造頌 法尊法師 譯頌 索達吉堪布 著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