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釋金剛科儀會要註解卷第四

 銷釋金剛科儀會要註解卷第四

依法出生。法法皆真。元從一法生。四生六道。情與無情。

此科昭明太子。判此一段經文為依法出生分第八。盖一切諸佛。及阿耨菩提。皆從般若經。大智理中出生。故云。依法出生也。法法皆真者。既從真如理中。流出佛果菩提。則一切有情無情。法法具真理。言諸法攬理而成。故法法皆是真理。可謂。出真理之外。無片事可得也。元從一法生者。言諸佛法身。及所證菩提。無不從此般若一理而生。故般若稱為諸佛之母。皆依般若而修。乃得成佛也。四生六道者。此釋上文。法法皆真。從一法而生之義。言四生六道。即六凡也。四聖含於其間。情與無情。即三世間也。

山河大地。體露分明。泥牛吸水。黃河徹底清。

山河大地體露分明者。呈前法法皆真之義即總含四法界也。可謂。若人欲識真空理。心內真如還徧外。情與無情共一體。處處皆同真法界也。泥牛吸水者。前文依教而說。此中教外別談。宗門以泥牛木馬表正位中事。此言泥牛吸水。顯正中有偏。從體起用。以無說中。而有說也。黃河徹底清者。此水本渾。却言能清。表偏中有正。攝用歸體。以有語中而無語。妙在體前。可謂。海底泥牛月走。岩前石虎抱兒眠。

 山河如掌平  無壞亦無成  千差與萬別
 金剛界內生

此四句。言經中一切諸佛。及阿耨菩提法。皆從此經流出所以。初二句。言無情世界。雖有山高河下之異。於般若理上無一無別。故云。如掌平也。縱山有崩裂。水有枯竭。於般若理上。亦無成壞也。後二句。呈前之義。總言十法界之相。雖有千差萬別不同。其實從一法界真心建立。故云。金剛界內生。可謂。眾生見刼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此言金剛界內。無有成壞之相也。

○依法出生分第八。

【經】須菩提於意云何(至)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註曰。此分名依法出生分。然依般若法。出生佛果菩提也。如來於此。招告當機。須菩提於意云何。佛意欲顯無為之福。先將有漏之福。問於善現。若人以滿三千世界。盡是七寶以用布施所作得之福德。其福德寧為多不。下文須菩提乃答云。甚多世尊。善現謂。大千七寶。寶多福勝。故曰甚多也。何以故者。自徵問甚多之義。是福德者。即事福也。即非福德性者。非般若福德種性。不能成就菩提。此[A1]住相布施。唯成有漏之因。只得人天福報也。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者。於世間事福。乃云多也。佛又招告須菩提言。若復有人。於此經中。此經者。指此般若人人俱有。箇箇周圓。上至諸佛。下及螻蟻。亦具此經。即妙圓覺心是也。無物堪比。有人於此經中。受持四句偈等。受者。直下承受。持者。時時行持。更為他人分別解說。其福勝彼。七寶布施之福。只得人天有漏之報。此言四句之偈。以少況多。四句功德既云無邊。況一經功德豈可思議者哉。言其因經悟性。四句現前。福等太虗。歷劫不壞。只至成佛。永無退轉。故云其福勝彼。可謂爭似無為實相門。一超直入如來地是也。古今論四句偈者不一。各[A2]見。初無定論。但依銅記云。天親菩薩昇兜率宮。請益彌勒。如何是四句偈。彌勒云。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也。何以故者。佛意自徵自釋。招告善現。何故於此經。受持四句。為人。講說。所得福德勝於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也。佛乃自答云。一切諸佛。及所證菩提等法。皆從此經出。言此經之功。極大無窮非指此一經文字語言。乃指實相般若之心也。所謂佛法者。佛於此再呼須菩提。而告之。所謂佛法者。乃指上文。所謂阿耨菩提法也。佛恐人泥著。此佛法。故云。即非佛法也。非是真實有此佛法。乃假名為佛法而[A3]。盖謂佛法本來無有。唯假此法。以開悟眾生耳。如來所說佛者。令人覺也所說法者令人悟也。若不覺不悟執取心外佛法者即非佛法也。傅大士頌曰。寶滿三千界。賷持作福田。唯成有漏業。終不離人天。持經取四句。與聖作良緣。欲入無為海。須乘般若船。

寶滿三千。財施有盡。偈宣四句。法施無窮。發生智慧光明。流出真如妙道。

寶滿三千者言財施潤眾生之身。無飢寒苦。得歡喜樂。只是人間天上之福。為有漏之果福盡墮落。依舊沉淪。故云。有盡可謂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虗空也。偈宣四句者。言法施潤眾生之心。令聞法者。心生歡喜見性明心。超凡入聖得證菩提。聽者既證菩提。說者豈不成道。故云法施無窮也。發生智慧光明者。此釋呈上文。法施無窮所以。言聞法之人。發生本有智慧光明。又能向自性中流出真如妙道。故經云。一切諸佛及阿耨菩提。皆從此經出也。

所以稱揚德勝。了達性空。徹諸佛之本源。豁一經之眼目。還見四句親切麼處。

所以稱揚者言佛告須菩提。稱揚能持四句功德。勝彼七寶布施之福。言持經得見自性。聞法乃證菩提。發生智慧光明。流出真如妙道。又能了達自性本空真心清淨。爾得洞徹十方諸佛根本之源。豁開一經之眼目。即指經中般若智為眼目也。還見四句者。此是科家徵問之辭。發明四句親切之義。此中自問。下文自答也。

 真性洞明依般若  不勞彈指證菩提

此是科家。答上親切之義也。言真性洞明者。行人果能洞達明了真性。必依般若大智修持。速證菩提。此言不勞彈指者。般若即一心也。豈心外又有菩提可證。故云。不勞彈指證菩提。可謂彈指圓成八萬門。剎那滅却三祗刼。

 徒將七寶施三千  四句親聞了上根
 無量劫來諸佛祖  從茲超出涅槃門

初句。頌財施有盡以七寶布施人天受福。還有墮落也。次句。頌法施無窮。上根之人聞四句義。心離四相證我空理。直至成佛永無退轉。故云。四句親聞了上根也。後二句。呈前法施無窮。從上佛佛祖祖。見性得道。皆因法施證入涅槃。可謂。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

 慧燈不滅魔難入  智鏡常明夢不侵
 堪嘆浮生瞌睡漢  從他萬劫恣昏沉

前二句。警行人以智慧。破內外惑也。言慧燈不滅者以法相宗中。因位名慧。言慧能揀擇。故於地位中。善能揀擇。大小性相邪正真妄諸法一一揀擇分明。以慧治內惑。以燈能破外暗。使外魔不能入。內魔不能侵。可謂慧燈不滅也。智鏡常明者。法相宗中果位名智。以智能決定。故法身本智。如大圓鏡。內外洞明。無不照徹。故云。智鏡常明。幻妄之夢不侵也。後二句。讚歎一切眾生。不悟本有智慧。被無明煩惱盖。覆。終日冥冥不覺不知。故云瞌睡漢也從他萬劫者既不明此智慧。從劫至劫。生死永沉。往來六道。流轉無窮。何止萬劫而[A4]哉。故云。從他萬劫恣昏沉也。

 頭髮焦然乾竹釵  兩肩擔水又擔柴
 一生貧賤多辛苦  厭惡女身歸去來

此四句。行容女人身為苦器。盖有三監。五障。不得自在。又有如此。貧窮下賤。逼迫身心。何不早念彌陀。捨此貧窮困苦之身生於淨土極樂之界。此娑婆世界不但女人有如此苦。盡三界二十五有六道眾生天有五衰之苦。人有八苦交煎。何啻兩肩擔水擔柴之苦耶。若生西方永離八苦。無諸惡道。但受諸樂。直至成佛。永無退轉者矣。

一相無相。本自如然。不在口宣傳。五果四向。誰後誰先。

此科昭明太子。判此一段經文。名為一相無相分第九。盖四果人。雖有差別不同。同證一實相之理。實相者。無相也。本自如然者。本來自具真如妙理也。不在口宣傳者。其實此真如妙理。口欲談而詞喪。心欲緣而慮忘。理圓言偏言生理喪也。五果四向者。即五不還果也。是第三果阿那含人。居五淨居天。斷惑有五種那含果也。四向者。即第四果人。離四向證四果也。誰後誰先者。言五果四向人。有利鈍不同斷惑出三界。利根者。先斷先證。鈍根者。後斷後證也。

絲毫不掛。萬法周圓。圓明彌滿。無心照大千。

此論前來五果四句。有先後。有利鈍。斷惑出三界證四果差別不同也。今言絲毫不掛。似最上頓宗。了萬法本空。真心本淨。無惑可斷無果可證。故云萬法周圓。似真如徧於萬法故法法周備。圓滿具足也。圓明彌滿者。此喻本有真心靈光獨耀。如中秋月。普照十方。可謂。一點靈明通宇宙。那分西竺與曹溪。

 五果并四向  本體元無相  兩目不相似
 鼻孔都一樣

五果者。即五種那含果也。四向者。即四果阿羅漢向。向者。往也。將往四果出三界也。本體元無相者。雖五果四向差別不同。以真如本體理上。元來無相也。兩目不相似者。呈前五果四向。從凡至聖。修證階級各各不同。如人兩目。左右必不相似。一般也。鼻孔一樣者。言所悟真理。實然不異。故云。鼻孔都一樣也。

○一相無相分第九。

【經】須菩提於意云何(至)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註曰。此分之義。敘得果之疑因也。從上無為法。不可取說而來論云。向說無為法不可取說。云何聲聞各取自果。如證而說也。此下顯斷疑之義。盖四果雖差別不同。同證一實相理。故云。一相無相也。梵語須陀洹。華言入流。佛於此招告當機。須菩提。於意云何。佛恐四種羅漢。不知以無念為宗。尚萌所得之念。故設問告之云。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意云。汝能作。得果得道之念不。須菩提答之云。不也。言不作。得果之念也。須菩提復向佛說。須陀洹人所得之實。故稱世尊。何以故者。乃徵問之辭。以何意故。名須陀洹。此人名為入流。言得入聖人之流斷三界八十八使見惑。離四趣生。證初果位。故云入流也。而無所入者。言此人。心無所得之念。不入六塵境界。斷除人我執著之相。以無取心。契無得理。故名須陀洹也。傅大士頌曰。捨凡初入聖煩惱漸輕微。斷除人我執。剏始證無為。緣塵及身見。今者乃知非。七返人天後。趣寂不知歸。

【經】須菩提於意云何(至)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梵語斯陀含。此云一來。即第二果阿羅漢也。佛於此招告當機。須菩提於意云何。佛恐於所得果上心有所得之念。故設問告之於汝心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佛意云。汝能作。得果得道之念不。須菩提答之云。不也。言我不作。得果之念。須菩提復向佛說。斯陀含人所得之實。故再稱世尊。何以故者。徵問義。以何意。故名斯陀含。此斯陀含者。名一往來。盖以欲界有九品思惑。前六品[A5]斷。後三品未斷。更須於欲界。一往天上受生。一來人間受生。不復再來人間也。而實無往來者此人證無為果時。而心無所得。不見有往來之相。故名斯陀含也。

【經】須菩提於意云何(至)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梵語阿那含。此云不來。即第三果阿羅漢也。佛於此招告當機。須菩提於意云何。佛恐此人。於所得所證。心有執取之念。故設問告之云。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佛意云。汝能作得果得道之念不。須菩提答之云。不也。意云。我不作所得之念。須菩提得向佛言。阿那含人。所得之實。故稱世尊。何以故者。自徵問義。以何意。故名阿那含。此阿那含名為不來。盖此人。於欲界思惑[A6]斷。更不來欲界受生。故名不來也。而實無不來者。此人[A7]人法俱空。心無所得。而實無不來之相。故名阿那含也。

【經】須菩提於意云何(至)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梵語阿羅漢華言殺賊。名含三義。其一殺煩惱惑使。其二後報不來。其三應受人天供養。又名無學。以三界內見思煩惱[A8]盡。究竟真理。無法可學。故名無學。即第四果阿羅漢也。佛於此招告當機須菩提於意云何。此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佛恐此人。心有所得之念。故問云。汝能作。得道得果之念不。須菩提答之云。不也。意云我不作得道之念。須菩提復向世尊說。無所得之實。故再稱世尊。何以故者。自徵問義。以何意故名阿羅漢。此阿羅漢。實無有法。名阿羅漢。此人自初果。至四果。皆因證此無為之體。實無有法可取可捨。既無取捨。境智俱亡。豈有得果之心。我心既空。無得道念。故名阿羅漢。須菩提又稱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意云。若阿羅漢。於道有得。於法有取。作得道之念。有所得之心。即我相未除。是凡夫。行則著我人眾生壽者也。

【經】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至)我是離欲阿羅漢。

此言須菩提。再稱世尊云。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者。乃是善現明佛先許。我得無諍三昧。言無諍者。一念不生。諸法無諍也。梵語三昧。此云正定。離諸邪定故也。人中第一者。言得此無諍。精妙之處。於諸弟子中。最為第一也。然善現所證之果。不過無學。而世尊獨稱第一者。以無諍故也。第一離欲者。以三界煩惱貪心。即名為欲。以善現微細四相。皆以滅盡。愛染不生。故云。離欲阿羅漢也。世尊我不作是念者。須菩提復向佛說。無所得之念。故再稱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得道果者。以須菩提。外不取離欲之名。內不執所得之果也。

【經】世尊我若作是念(至)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此明須菩提恐大眾不知去所得心。是以啟咨世尊。至於再四。我者。即須菩提自稱也。我若作是念。我是得道得果阿羅漢。世尊則不說我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梵語阿蘭那。此云無諍。我若作是念。世尊則不應。記我無諍之行。最為第一。以我須菩提實無所行。盖以心無所得。離三界欲。證四果法。得無諍三昧。方受須菩提名。所以佛許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傅大士頌曰。無生即無滅。無我復無人。永除煩惱障。長辭後有身。境亡心亦滅。無復起貪瞋。無悲空有智。翛然獨任真。

人天往返。諸漏未除。道果雙忘。無諍第一。超凡入聖。從頭勘證將來。轉位回機。透底盡令徹去。委悉麼。

人天往返者。言初果人。七生天上。七生人間斷三界八十八使見惑盡方證初果。言二果人。一生天上。一生人間。斷欲界五趣雜居地中。前六品思惑盡。方證二果。言三果人。一往天上。斷欲界後三品思惑盡。方出欲界再不來欲界受生。方證三果。居五不還天。斷後八地中。七十二品思惑盡。方出三界。故云。人天往返也。諸漏未除者。言六根發識。六塵牽引。皆為漏也。凡夫漏於有為。二乘漏於無為菩薩漏於中道。今正言初果。二果三果及四果。阿羅漢。雖斷三界內。見思二惑得出三界。[A9]是漏在界外。尚滯偏空。墮於無為。故云。諸漏未除也道果雙忘者。言阿羅漢。[A10]斷見思二惑。證無為理。遣去得道得果之執。方稱無諍第一之行。故云。道果雙忘。無諍第一也。可謂。迷悟到頭俱莫戀。眼中金屑無難留。超凡入聖者。言初果至於四果。無諍三昧。阿蘭那行。謂之從頭勘驗次第。皆是斷惑證果而來也。轉位回機者。此科家拈情意云阿羅漢雖是從凡入聖得證無為。住在二乘。心泯智。捨有趣無。精進研窮。滅受想定。須要轉去二乘之位。回滯小乘之機。於此發菩提心修菩薩行。謂之轉位回機。將前滯小之意盡令透底徹去纖毫不存可謂。眼中撥盡黃余屑。觸處縱橫鳥道玄。還委悉麼者。乃科家審問之辭。要人著眼也。似我如上所說。汝諸人會麼。下文伸答是也。

 勿謂無心云是道  無心猶隔一重關

此二句。是同安察禪師。頌心印偈中。末後兩句。科家引來比無心之義。言初果不入六塵。不著聖流無心也。二果不著往來之相。無心也。三果不著不來之相。無心也。四果不著有無之相。無心也。涅槃經云。阿羅漢[A11]離子縛。以因中為子。即八十一品思惑。故得無心也。無心猶隔者。此阿羅漢果縛猶存。執涅槃果。有苦依身在。有說涅槃之苦。依著法身故隔一重關也。故大論云。二乘雖破三毒煩惱。不了了盡。如香在器中。香雖去而餘氣猶存。若乳母衣。久故垢著。以淳水洗淨。雖無有垢。而垢氣猶存。此喻二乘。既有餘習。故謂之隔關也。

 果位聲聞獨善身  寂然常定本非真
 回心頓入如來海  倒駕慈航逆渡人

前二句。行容二乘行相。如獐獨跳。不顧本羣。唯能自利。不能利人。所以獨善其身也。雖是寂然常在定中。非是大乘真實之道。無餘涅槃。故云非真也。後二句。指示大乘真實之道。謂二乘人。回小向大。發菩提心。行菩薩行。回二乘人趣寂之心。頓入如來妙覺果海也。從妙覺海。倒駕慈航逆流而出。即返入塵勞。分身九界。興慈運悲。廣利有情。故云。逆渡人也。

 樓頭畫皷五更闌  爭柰眾生被眼瞞
 不見性天光燦燦  但於夜後黑漫漫

此四句。明大地眾生從晝至夜。只貪世事。不明真性。眼被色牽。耳隨聲轉。鼻舌身意亦復如是。闌者盡也。言五更之闌。謂五更將盡而天明也。眾生被眼瞞者。言眾生。盡此一夜。只貪睡眠。及至日間。又被色轉。不知日用見聞。皆是當人自性。所以被眼瞞也。後二句。謂被眼瞞之義。不見性天者。言世人。只知貪眠見色。被物所迷。不知見色即是見心。聞聲即是聞性。所以不見性天之道也。但於夜後者。既不明性天之道。只管向外馳求。迷頭認影。如處長夜夢寐莫曉。故云。夜後黑者矣。

 極樂國中真快樂  永無八難及三災
 常聞天樂空中響  敢勸眾生歸去來

此四句。歎西方境勝。令人歸向也。初句。言生西方人。蓮華化生。思衣得衣。思食得食。無生死苦。無憂悲苦。故曰快樂。可謂稱身瓔珞隨心現。盈器酥酡逐念來也。次句。言彼國眾生。無諸眾苦。即八難三灾也。八難者。一地獄難。二餓鬼難。三傍生難。四盲聾瘖瘂難。五世智辯聦難。六佛前佛後難。七北拘盧洲難。八無想天難。故云八難也。三灾者。大三灾。即水火風也。小三灾。即刀兵疫病饑饉也。淨土無有此苦。故云。永無八難三灾也。三句。言彼佛國土常作天樂。又云。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A12]。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故云。天樂空中響也。四句結頌。乃是科家慈心太切。既是淨土如此之樂。娑婆如此之苦。我今普勸汝等眾生。急早念佛。同歸淨土。優曇頌曰。老來死至怎生醫。樂土風光誰得知。到者同名無量壽。因從此界念阿彌。故云。敢勸眾生歸去來也。

莊嚴淨土。錦上添花。徒勞任算沙。然燈昔日。授記無差。

此科昭明太子。判此一段經文。為莊嚴淨土分第十。盖菩薩以清淨心。不住六塵。均修萬行。莊嚴法身淨土。故名莊嚴淨土也。錦上添花者。言此法身淨土。人人本有。如錦相似。菩薩復假萬行莊嚴。如錦上添花。乃是稱性莊嚴淨土也。徒勞任筭沙者。此是科家。與人拈情。恐人向莊嚴處認著。既是法性本有淨土。何假莊嚴。故云。徒勞任算沙也。然燈昔日者。如佛問須菩提。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須菩提答云。於法實無所得。佛言。如是如是。以實無有法可得。是故然燈於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科家意謂。似此實無有法可得。方是於理。無有差錯也。可謂。分明不受然燈記。自有靈光耀古今。

因風吹火。末後拈華。誰人會得。迦葉便笑他。

此科因然燈授記。而言無法可得。故云因風吹火。所以世尊末後拈華。倣傚成風也。誰人會得者。此言世尊。既因然燈授記。無法可得。所以末後拈華。誰人會得。唯有迦葉破顏微笑。會得無說無傳。本有之道。所以便笑他也。

 莊嚴生淨土  金粟眼中沙  初生全泄漏
 末後又拈華

前二句。拈情也。莊嚴生淨土者。前來有為教中。菩薩以六度萬行。為莊嚴法身淨土。佛恐須菩提。執著實有莊嚴。故問云。菩薩莊嚴佛土不。此須菩提。即以大乘理答之云。莊嚴淨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此明自性之土。不在莊嚴。自性無相。量等虗空。如何莊嚴也。佛又云。菩薩生清淨心。不著六塵。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方是莊嚴淨土。科家意云。須菩提。雖然稱理莊嚴。還有此莊嚴之念。所以云。金屑雖貴。落眼成塵。故云。金粟眼中沙也。初生全泄漏者。此是科家。把住世尊之義。言真淨界中。本無諸佛出世。今生梵宮。[A13]是漏泄真機。謂初生時。周行七步。目顧四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天下。唯吾獨尊。古德云。指天指地語朗朗。送語傳言出畫堂。使者尚能多意氣。主人應是不尋常。此貶傳言送語。漏泄真機。故云。初生泄漏也。末後拈華者。言佛住世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即是應機而說。至理本來無言。所以末後拈華。迦葉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付囑迦葉。汝善流布。勿令斷絕。此明拈華。雖顯無言之道。爭柰付囑。[A14]落第二門頭。豈非漏泄也。

○莊嚴淨土分第十。

【經】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至)於法實無所得。

註曰。此分之名。為莊嚴淨土分者。以菩薩修六度萬行。布施戒定慧等。一切善法。皆名莊嚴。外不染六塵。內無我人相。不著斷滅。故名淨土也。時佛於此招告當機。須菩提於意云何。於汝心意如何。又云。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此乃佛恐須菩提。疑佛因中。昔受然燈之記。於法實有佛果菩提所得。故興此問也。須菩提向佛答云。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意云。於般若真空理上。實無所得之法也。傅大士頌曰。昔時成善慧。今日號能仁。看緣緣是妄。識體體非真。法性非因果。如理不從因。謂得然燈記。寧知是舊身。

【經】須菩提於意云何(至)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佛於此招告當機。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佛意。恐須菩提起疑。前來既言法不可取。云何諸菩薩。以修六度萬行。取莊嚴淨土耶。故佛問之。汝謂菩薩修行六度莊嚴。欲取佛淨土不。須菩提自答云。不也世尊。意云。不取相莊嚴。佛土。故稱世尊也。何以故者。乃是自徵之義。以何意故。菩薩不取相莊嚴佛土。又答云。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須菩提意云。此莊嚴佛土者。謂菩薩修六度萬行。造寺寫經。布施供養。此是著相有為莊嚴。故云。即非莊嚴也。若菩薩。心常清淨。不向外求。任運隨緣。一無所得。行住坐臥。於道相應。故云。是名莊嚴佛土也。傅大士頌曰。掃除心意地。名為淨土因。無論福與智。先且離貪瞋。莊嚴絕能所。無我亦無人。斷常俱不染。頴脫出囂塵。

【經】是故須菩提諸菩薩(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是故者。乃結上起下之辭也。以前文云。菩薩於法實無所得。又不取相莊嚴佛土。以是之故。佛再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佛意勸勉菩薩。應當如是。生真如無染清淨之心也。下文。顯生清淨心。所以不應住色者。即不住六塵境。是生清淨心也。應無所住者。即不住六塵。不住善惡。不住凡聖。不住生死涅槃等也。而生其心者。即是諸佛清淨心體。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盡十方世界。獨露此一箇真心也。

【經】須菩提譬如有人(至)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梵語須彌盧。此云妙高。以此山四寶所成。曰妙。獨出眾山。曰高。又名山王者。謂在眾山之中。故稱王也。佛以此為喻。故招告須菩提言。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佛意。以人身高大。如須彌山。實無此理。謂之非喻而喻。比況真性無相。色褁太虗。雖須彌山。不足比其高大。故託大身。所以為問。故云。是身為大不。須菩提答之云甚大。以須菩提。深悟佛義。遂有甚大之對。故再稱世尊也。何以故者。乃自徵之義。以何意故。名之為大。又恐大眾未曉。重為辯之曰。佛說非身是名大身。言非身者。即法身也。真心也。以謂法身。心量廣大。等虗空界。無形無相無可比類。方名大身。傅大士頌曰。須彌高且大。將喻法王身。七寶齊圍遶。六度次相隣。四色成山相。慈悲作佛因。有形終不大。無相乃為真。

如來續焰然燈。實無可得之法。菩薩莊嚴佛土。應無所住之心。諸妄消亡。一真清淨。

如來續。焰者。即釋迦因中為善慧仙人。献華於然燈佛。證無所得法。然燈佛授記云。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曰釋迦。故云。續焰然燈。實無所得之法也。菩薩莊嚴者。菩薩以無所住心。不住六塵。生清淨心。莊嚴法身淨土也。諸妄消亡者。即不染六塵。諸妄消亡。唯顯一真清淨無染之道也。

昔究法華妙旨。親感普賢誨言。清淨身心。安居求實。冥符奧義。豁悟前因。直得心法兩忘。根塵俱泯。且道莊嚴箇什麼。

此是科家。舉自證驗他也。言我昔究法華妙旨。至八百身功德處經云。得清淨身。如淨瑠璃。眾生喜見。其身淨故。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生時死時。上下好醜。生善處惡處。悉於中現。於此有疑。然後作觀思惟。親感普賢菩薩誨語云。汝有身心在。未得身根清淨。科主於是。清淨身心。安居靜室。復起觀智以求實相。忽然有省。冥符經中奧義也。豁悟前因者。即科主自悟前世之因也。心法兩忘者。此明豁悟前因所以也。直得心忘四相。法忘二執。內根不生。外塵自泯也。可謂。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痕垢盡時光始現。心法雙忘性即真也。且道莊嚴者。乃科主徵問之義。竟云。既是心法兩忘。又莊嚴箇什麼。可謂。虗空無面目。何用巧粧眉也。

 彈指圓成八萬門  剎那滅却三祇劫

此二句。以顯大乘圓頓境界。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於一念之間。頓成佛道。不經三阿僧祇劫而修。當下圓成八萬法門佛事。可謂。爭似無為實相門。一超直入如來地矣。

 正法眼中無所得  涅槃心外謾莊嚴
 六座空寂無人會  推倒須彌浸玉蟾

前二句。頌如來受記然燈。以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佛佛授受。祖祖相傳。不立文字。名為教外別傳。雖有傳而無法可傳。雖有授而無法可受。故云。正法眼中無所得也。既是正法眼中。無有所得之法。即今涅槃心外。謾說莊嚴淨土也。此言即心之道。心外無法。可謂。有燈堪照世。無法可傳人也。後二句。牒經文義。經云。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既是不住六塵。却是六塵空寂。顯出涅槃妙心。爭柰無人領會。如推倒須彌相似。玉蟾即月之別名。以日月遶須彌行。故有晝夜之隔。今言推倒須彌。日月同處。不分晝夜。亘古常明。既是天上之月常明。水中玉蟾亦常浸也。境喻六塵。既是空寂。涅槃妙心常顯。即心即境。寂照不分。故云。推倒須彌浸玉蟾也。

 百歲光陰一剎那  凌晨淨口念彌陀
 看經讀誦無休歇  必免當來過奈河

此四句。歎時光易度。剎那不停。何不念佛看經。禮佛行道。堅持一念之真。勿逐六根之妄。必免當來不墮三途。可謂。誦一卷經通身慶快。念千聲佛滿口光明。

 造論弘經大辯才  馬鳴龍樹及天台
 圭峰乃至清涼老  總勸西方歸去來

造論弘經者。即馬鳴龍樹。各造諸部之論。弘大乘經也。天台。圭峰。清涼。弘宣大乘諸部經典也。皆具戒定慧。有大辯才也。馬鳴菩薩。依楞伽經。勝鬘經。密嚴等經。而造起信論。佛性論。寶性論。以弘諸大乘經。而起信論中。其末結歸曰。復次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於此娑婆世界。自謂不能常值諸佛。懼謂信心難可成就。意恐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緣。隨願得生他方佛土。常見於佛。永離惡道。大論云。此菩薩道成劫。號大光明佛。今乃助化。示居八地。父名盧伽。母名瞿耶。又名功德日菩薩也。龍樹菩薩。乃依八部般若及諸空宗經典。而造大智度論一百卷。中論四卷。十二門論一卷。亦弘大乘經也。入楞伽經。佛告。大慧汝當知。善遊涅槃後。未來世當有。持於我法者。南天國土中。大明德比丘。厥號為龍樹。能破有無宗。世間中顯我。無上大法寶。得初歡喜地。往生安樂國。後造大智度論。中云。佛是無上法王。諸大菩薩為法王臣。諸臣所尊者。唯佛法王。是故菩薩。應當念佛也。後曇鸞法師。一夕室中。見梵僧謂曰。吾龍樹也。居淨土久矣。以汝同志。故來相見。鸞曰。何以見教。樹曰。[A15]去不可及。未來未可追。現在今何在。白駒難以回。言訖不見。曇集眾念佛而終也。天台智者大師。製造法華玄義二十卷。涅槃疏。金光明疏。天台止觀。及四教儀。淨土十疑。[A16]攝二門。師於新昌大石像前告滅。弟子請問生方。曰吾諸善友。皆從觀音而來迎我。及夜見有佛至。臨終說諸法門。令唱無量壽經。及觀經題目。[1]及顧大眾合掌讚曰。四十八願。莊嚴淨土。華池寶樹。易往[2]罪人。火車相[3]視。一念改悔尚得往生。況戒定慧熏修。聖行道力。實不唐捐。言訖稱三寶名。安然而滅。後有僧求知生方。乃夢觀音金容數丈。智者從後而告僧曰。汝心有疑。決不得生。故知智者。[A17]生西方决矣。信不誣哉。圭峯。釋經造疏鈔。亦勉入念佛。求生西方。清涼國師。製造華嚴疏鈔。百有餘卷。普賢菩薩。教善財發十大願。清涼曰。若有行人。於此大願。受持讀誦。是人命終。一切諸根。悉皆壞散。一切親眷。悉皆捨離。一切威勢。悉皆是失。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A18]即見阿彌陀佛。生蓮華中。蒙佛授記。言於十方世界。以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不久當坐菩提道場。成等正覺。拔彼眾生。得生彼國。總十有四頌。皆勸念佛往生淨土也。

無為福勝。四句堪誇。如塵比數沙。住相布施。凡聖皆差。

無為福勝者。此科[A19]明太子。判此一段經文。為無為福勝分第十一。以持經功德。顯般若智能出生佛果菩提之法。故名無為得福勝也。四句堪誇者。以持經四句功德。勝前七寶布施功德。故云堪誇也。如塵比數沙者。此科如恒河中。所有沙數寧為多不。須菩提答言甚多。以此喻有為布施福多也。住相布施者。此科佛說以沙數七寶。布施於人。得福雖多。乃是住相有為人天之福。未出有為。福盡墮落不免輪迴。故云凡聖差也。

無來無去。月照簾下。無根樹子。常開四季華。

此科若人於此經中。受持四句偈。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之福。以持經見性成佛永無退轉。所以無來無去無生無滅。此顯般若真空無為之道。如月當天。光通玉戶。千江普應。一月無虧。故云。無來無去。月照簾下。可謂。家家門掩蟾蜍月。處處鸎啼楊柳風也。無根樹子者。此明般若真智。無形無相。如無根樹子。常開四季之華。可謂。枯木花開。漏出先天境界。冷。衝開鼻祖玄關也。

 四句絕堪誇  河沙數漸多  算來無一法
 靜處娑婆訶

前二句。牒持經功德最勝。故云。四句絕堪誇也。若人能持四句之功德。勝過恒河沙布施之福德。故云。河沙數漸多也。後二句。科家恐人。聞四句福勝。於此執著。故與拈情。雖四句功德。勝過七寶布施之功。若以真空理上筭來。無有一法可得。不如有人。於寂靜處。受持一婆婆訶功德。速到彼岸也。梵語娑婆訶。此云速疾到彼岸矣。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經】須菩提如恒河中(至)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註曰。此分經文。佛欲顯無為福勝。故先以恒河沙數等恒河。問之云。須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恒河。乃至寧為多不。此恒河者。正云殑伽河。此翻云從天堂來。周圍四十里。佛多近此。以取為喻。盖因眾人而所常見。故取為譬喻也。然佛以此恒河沙數等恒河。問於須菩提寧為多不。欲使先悟此沙之多數。然後以持經之四句。比之猶多。故乃問之也。須菩提領解佛義。答云甚多。世尊。[A20]諸恒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意云。以恒河中沙數。一沙即為一河。是諸河中。各有其沙。河尚無數。何況其沙也。佛乃復告當機。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男子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三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佛乃重顯無為之福。勝有為之福也。前第八分中。以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之福問之。此分。以恒河沙數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之福。問之云。得福多不。佛意。重顯持經是無為福。倍倍轉勝也。須菩提答之云。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男子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佛意。受持此經四句之偈。即自見性。得證菩提。又為他人。講演解說。教人見性。成無上道。永出輪迴。高超三界。所以勝過前來。以恒河沙數七寶布施之福。盖謂有相福德。未出三界也。智者頌曰。恒河數甚多。沙數更難量。舉沙齊七寶。能持布施漿。有相皆為幻。徒言智慧強。若論四句偈。此福永為長。

滿積恒沙七寶。周回布施三千。福德分明。因果不昧。能宣四句之偈。勝前萬倍之功。用真智以照愚。如急流而勇退。且道。退後如何。

前四句。牒經文之義也。以滿積恒河沙世界七寶。布施於人。此但受人天之福。未出有漏。修有漏因感有漏果。故乃福德分明。因果不昧。先標喻文。後以法合也。後四句。顯受持此經於人宣說四句之偈功德。勝前七寶布施功德。萬倍之多也。用真智者。此行容持經功德勝之所以。此言持經。以顯真智。當人自性也。照破愚惑。如明來暗。智起惑亡。故云照愚也。如急流勇退者。喻眾生心內。雜思妄惑。如急流之水相似。若是行人。大智現前。妄惑勇退也。且道退後者。此是科家自徵問義。向下伸答是也。

 象踏恒沙徹底過  大千沙界百雜碎

此二句。答上問之義也。教中有兔馬象。三獸渡河之喻。兔喻聲聞。浮水而過。馬喻緣覺。入水而過。象喻菩薩。徹恒河底而過。河喻真空之理。三人雖悟一理。見有深淺。此金剛經。窮諸法底蘊。若大乘菩薩。用真智以照愚。如急流而勇退。直得諸法皆空。大千粉碎。可謂。一人發真歸源。十方虗空悉皆消殞也。

 重增七寶滿恒沙  如棄甜桃覓苦瓜
 豁悟真空元不壞  百千三昧總虗花

此四句。總是拈情也。前二句。以世界七寶。布施於人。是有為福。不能見性。如棄甜桃覓苦瓜相似。後二句。直指本源。若是行人。受持此經。悟真空理。元來不壞。此真空者。即實相真空。不同斷滅之空。即指色相之上當體全空。故云真空也。此理無成無壞。故云不壞也。傅大士頌曰。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凋。若能悟此一段真空。就是百千三昧。也是空中之花。三昧只為遣有。今既悟真空。一切有為事法決定無有也。可謂大千沙界海中漚。一切聖賢如電拂。

 百歲光陰撚指間  奔馳不定片時閑
 煩君點撿形骸看  多少英雄去不還

起句。歎光陰迅速。如撚指間便過也。二句。歎每日奔波不定。無有片時之閑也。後二句。令人省會。向[A21]形骸之上。檢點看。多少英雄一去不還也。傅大士頌曰。精魄隨陰路。游魂入死關。只聞千萬去。未見一人還。寶馬空嘶立。庭花永絕攀。早求無上道。應免四方山。

 勢至悲光絕點埃  塵塵剎剎現如來
 真心量與觀音等  接引眾生歸去來

前二句。頌二菩薩。光明各照千佛世界。其中人民。有急難恐怖。官詞苦楚。一切惡事逼迫。一心歸命。光照之處悉皆解脫也。勢至者。言菩薩有大勢力。拔濟眾生。但有稱名禮拜。菩薩即至其前。故云勢至也。絕點埃者。讚菩薩悲光熾盛之極。一切眾生肉眼。仗菩薩光。即得徹見十方世界。塵中之剎。剎中有佛。於眾生說法也。古德云。高超淨土捨娑婆。一步歸來快樂多。常寂光中都坐斷。塵塵剎剎是彌陀。後二句。美此菩薩。心量行願。與觀世音菩薩。無二無別。隨逐彌陀化主。接引眾生。同歸淨土也。

尊重正教。誰敢輕慢。塔廟在身邊。人人本有。箇箇皆然。

此科[A22]明太子。判此一段經文。為尊重正教分第十二。以此經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有弟子。持誦此經。即為三寶俱在。感得天人供養尊重持經之人。故云尊重正教也。誰敢輕慢者。此言三寶既在。天人尚重。誰敢輕而不信。慢而不敬也。塔廟在身邊者。乃科家。分明指出此塔。在人身邊。不可遠尋也。故經云。隨說此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脩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言其般若之智。是佛法身舍利。故云塔廟在身邊也。人人本有者。言此塔廟。既在當人身邊。人人本具。不從外得。故云本有。不假修成。本來自然。故云。箇箇皆然者耳。

金剛寶藏。體自周圓。若還信受。拈來自檢看。

此是科家。分明指示。上云。塔廟在身。人人本有。今乃教人。受持此個金剛寶藏。周徧法界。圓褁十方。頭頭顯現。法法全彰。眼見耳聞。無非寶藏。故云。體自周圓也。若還信受等者。科家意云。我今如此分明指示。汝若信受此法。爾試拈來自家檢點看。是也不是者哉。

 起坐皆尊重  常親塔廟前  如如元不動
 處處得安然

前二句。牒經文義。云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如佛塔廟。若是有人。受持此經。於四威儀中。常自尊重保守。如親在塔廟之前相似。塔廟者。唐梵兼舉。梵語塔波。唐言廟塚。又云。藏佛舍利。謂之塔。供佛形像。謂之廟也。後二句消歸於理。而得自在。若是行人。不隨境轉。其心如如不動。於四威儀中。安然自在也。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經】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至)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註曰。此分經文。名尊重正教分。以般若是諸佛母。能出生佛果菩提。一切諸法。但能持誦四句之偈。乃感天人尊重供養。故云。尊重正教也。佛於是再呼須菩提云。此經隨其所在之處。若有人受持讀誦為人演說。乃至一四句偈。則其功德利益。甚深廣大。當知此處。感得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即為有佛。以般若是如來法身舍利。經云。佛告藥王言。若經卷所住之處。皆應起七寶塔。極令高廣嚴飾。不須復安舍利。此中[A23]有如來全身。若有人得見此塔。禮拜供養。當知是人。皆近阿耨菩提是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者。上云。持四句之功。如佛真身。舍利寶塔。在於此處。何況有人。盡能具足受持讀誦此經全文。當知此人。即能成就無上佛果菩提第一希有之法也。若是經典所在之處者。佛意云。此般若經典。即法寶也。則為有佛。即佛寶也。尊重弟子。即僧寶也。故云。經典所在之處。即三寶共居也。尊重弟子者。又因經勝。故當尊重。學居師後。故稱弟。解從師生。故稱子也。傅大士頌曰。恒沙為比量。分為六種多。持經取四句。七寶詎能過。法門遊歷處。供養感修羅。經中稱最勝。尊重似佛陀。

慈愍三根。隨說乃人天敬仰。受持四句。皆應如塔廟尊崇。常行無念之心。實為希有之法。如何是最上第一句。

此文。牒經中之義也。佛說此般若經。以慈愍之心。隨三種根器。說三乘教法。又隨說者。若有行人。隨其所在之處。解說此經。或受持讀誦。[A24]以四句。乃感天人敬仰。如塔廟尊崇。似佛與大弟子。現在之說也。常行無念之心者。若是行人。常行無念。即心離四相。境絕六塵。以無著之心。讀誦講演。實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微妙之法也。最上第一者。乃是科家徵問之義。經云。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故問云。如何為第一句。下文。伸答而顯露也。

 非但我今獨達了  恒沙諸佛體皆同

此二句。答上之辭也。科家。以永嘉證道之文。比此中第一句之義。此理非但我今獨自達了。至於恒沙諸佛。所證一體皆同也。此乃分明指示。果能如是之人。親證實到此理。方得如是受用。可謂。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

 說處隨宜不滯空  勸持四句為流通
 天龍覆護尊如塔  功德無邊讚莫窮

此四句。牒經之義也。經云。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科家意云。若是行人。隨其所在之處。隨順機宜。觀根逗教。而說四句之偈。令聞法者。不滯偏空。直取中道佛果菩提。復勸行人。受持四句。流通無盡也。天龍覆護者。若有人。受持四句流通之處。感得天龍覆護尊敬供養。如佛塔廟。功德無邊。讚揚無有窮盡也。

 百歲光陰老盡人  青山綠水至如今
 開眸認取來生路  莫學愚頑錯用心

前二句。歎人生百歲。七十者希。言百歲光陰。為人壽老盡之處。此歎人壽不長。命不久留也。唯有青山綠水。古今長在。純陽云。惟有兩般長不改。青山依舊水長流。開眸認取來生路者。科家勉人。山水雖長。劫盡崩枯。唯有本來真性。萬古常存。無去無來。無生無滅。故云。開眸認取來生路也。又叮嚀云。莫學愚頑錯用心。意云。莫學愚癡之人。迷而不省。頑而不信。只管錯用心機。廣置田園。多修宅舍。古德云。眼視仙庄境色幽。前人田土後人收。後人收得休歡喜。還有收人在後頭。若如此省悟。必不錯用其心也。

 念佛臨終見寶臺  寶旛寶盖滿空排
 彌陀勢至觀音等  合掌相隨歸去來

此四句。明念佛之人。有此效驗。若是行人。從初發心念佛。直至臨終更不退志。乃見七寶金臺自至。又有寶旛寶盖滿空排布。彌陀勢至觀音三聖。垂光接引此念佛人。合掌相隨。同歸淨土。

如法受持。誰敢謾他。須菩提。意如何。我今為汝。一一言破。

此科昭明太子。判此一段經文。為如法受持分第十三。以須菩提。雖聞前來種種深義。而未知經名何等。云何受持流布。故乃請問經名。佛答。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汝當奉持。又恐於般若上。而生執著。故云。即非般若。以顯法性本空。不可取著。復於般若。無有所說。方為如法受持也。誰敢謾他者。科家意云。既是法無所說。般若非名。如此受持者。誰敢謾他也。須菩提意如何者。此分經文。佛問須菩提。總有三箇於意云何之問。初問。如來有所說法不。二問。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三問。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下文伸出所以也。我我為汝一一言破者。此明佛以三次。問於意云何。乃告須菩提云。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故云。一一言破也。

白雲散處。月照禪河。文殊不遠。休巡山土坡。

上二句。科經文云。須菩提。不以三十二相。見如來法身。故云。白雲散處也。月照禪河者。既不著相見法身。即是真空實相。無相可觀。如月照禪河。光水一體也。下二句。科經中。以恒河沙身命布施。不如受持此經四句偈等。其福甚多。今云。文殊不遠者。以文殊表智。喻此經。四句偈。即是當人本有真智。能趣菩提無漏果也。故杜順祖師。送弟子遊五臺山偈曰。遊子漫波波。臺山禮土坡。文殊只這是。何更覓彌陀。故云。文殊不遠。休巡山土坡也。

 如法謹受持  福勝等須彌  白雲消散盡
 明月始光輝

前二句。頌經文之義也。如法者。科家意云。若是行人。不執般若之名。不著有法可說。方是如法受持。稱理而修。其福勝過須彌山之高廣。以持經是無為福。能成勝果。故云。福勝等須彌也。後二句。以白雲消散盡。喻經文云。不著有法可說。不著有世界微塵。不著三十二相。故如白雲消散盡也。明月始光輝者。既於一切法。不生執著。獨顯實相真理。如明月當空。性天朗耀。故云。明月始光輝也。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經】爾時須菩提白佛言(至)世尊如來無所說。

註曰。此分經文。名如法受持也。以須菩提。既聞此經。實為希有之法。未知此經。以何為名。所以白佛。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受持流布。佛乃答之云。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如是答者。佛意謂前所問答。種種義理。不過安住降伏。能斷能空。總是金剛般若波羅蜜之義。一經大體。一題盡矣。此約俗諦之說。故有此名也。以是名字。汝當奉持。佛乃叮嚀。尊奉行持也。所以者何者。佛自徵問。以何所以也。佛又呼須菩提云。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意云。我所說者。對機之談。如來恐人生斷滅見。不得[A25]而強安其名也。可謂恐人生斷見。權且立虗名。若約真諦之義。妙明本性。湛若太虗。體既尚無。何名之有。故云。即非般若波羅蜜也。佛於是。再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佛恐須菩提。聞佛說此經名。疑法有說。故乃問云。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即會佛義。答云。如來無所說。意云。佛雖有說。隨順俗諦。故有是說。若約真諦。實無所說。是名真說。故云。無所說也。故下經云。若有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是也。傅大士頌曰。名中無有義。義上復無名。金剛喻真智。能破惡堅貞。若別波羅岸。入理出迷情。智人心自覺。愚者外求聲。

【經】須菩提於意云何(至)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註曰。佛於此再告當機須菩提云。於汝心意如何。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問之。須菩提領解佛義。答云。甚多。故稱世尊也。佛又呼須菩提言。諸微塵等。此一節大意。由前來。以滿恒河沙數。三千世界七寶布施得福而來。謂前寶施得福雖多。不離性執貪等。煩惱染因。有為福報。未出有漏。故佛以大千世界微塵為喻。塵界乃無情之物。無記所攝。不生貪等煩惱染因。返顯前來寶施。是煩惱染因。以能成就煩惱果報。況持說此經。是遠離煩惱因。能趣菩提果。而豈不勝耶。又云。非微塵非世界者。以非貪等煩惱。塵界染因也。是名微塵是名世界者。乃是無記微塵世界也。以無記猶無情。謂不起善惡等情念也。佛又告須菩提言。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意云。以我色身三十二相。見如來法身不。須菩提即會佛義。答云。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意云。寶施感者。三十二相即應身佛也。持經所感者。即無相法身佛也。故云。不可以相見如來也。何以故者。佛自徵問。以何意故。不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佛自答云。如來說三十二相。者是如來應身也。即是非相者。是如來法身也。是名三十二相者。以應身即是法身。以法身全是應身。亦不妨說三十二相也。此言寶施之福。縱能成佛。但是應身之相。不及受持演說功德。能成無相法身也。佛又呼須菩提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者。此言前文。以七寶布施為外財也。今乃以身命布施。為內財也。縱捨身命布施。而不見佛性。於理無益也。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者。此顯持經。倍勝財施之福。能見性成佛。證無為果。出生一切菩提法也。傅大士頌曰。施命如沙數。人天業轉深。既掩菩提相。能障涅槃心。猿猴探水月。蘭𦿆拾花針。愛河浮更沒。苦海出還沉。又頌曰。經中稱四句。應當不離身。愚人看似夢。智者見唯真。法性無前後。無中非故新。蘊空無實相。憑何見有人。

大覺尊。本來不立一字。而直指人心。須菩提。無端特請標名。而強生枝節。縱使析微塵如世界。無相可求。施身命等河沙。無法可說。且道。奉持箇什麼。咄。

此節之文。明佛出世。只是於人傳心。本來不立一字。昔佛將入涅槃時。文殊請佛再轉法輪。佛言。吾四十九年。未道著一字。以佛言雖有說。正顯無說。甞云。始從鹿野苑。終至提河。於其二中間。未曾說一字。故云。不立一字。直指人心也。須菩提無端者。乃科家顯手眼把住說話。意云。言如來無所說法。而今無端。却又請標名題。所以強生枝節。如鉢盂上安柄。可謂虗空無面目。何用巧粧眉也。縱使析微塵如世界者。乃牒經類釋也。即佛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以類下句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故云。如世界也。無相可求者。以世界之相。即眾塵所積之相。今云。析一微塵。為七分極微塵。又析一極微塵。為七分極鄰虗塵。以鄰虗塵。實虗空性。更不可析。以同虗空故。既同虗空了不可得。豈能成就世界耶。既不能成就世界。故云。無塵相可求也。施身命等河沙者。科家意云。經中施河沙身命。不如說四句法。直饒你施身命等河沙。求其說法亦不可得。此言。至理超名相之階。真智出思議之外。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云。無法可說也。且道奉持者。科家令人審察。若是有相有說。可言一箇奉持。既云無相可求。無法可說。且道如何奉持耶。可謂。直饒眼似流星。未免口如楄檐也。

 金剛寶劒倚天寒  外道邪魔俱腦裂

此二句。所顯無受持之義也。科家以金剛王寶劒。喻般若智。此智之外。更無片事可得。除一心之外。更無有法。可傳可受也。如寶劒光寒。羣魔膽碎。所謂大丈夫。秉慧劒。般若鋒兮金剛焰。非但空摧外道心。早曾落却天魔膽。是也。

 箇裏本無元字脚  空中誰敢強安名
 等閒點出金剛眼  照破魔王八萬城

前二句。頌經中之義也。言般若無名。真空無相。所以科家。當陽顯示。不隱絲毫。故云箇裏本無一字。所說真空理上。誰敢安名。可謂。有名呼不得。無位可安排也。後二句。若是行人。於般若真智。直下會得。如等閒點出金剛正眼。此金剛眼。即當人本有之智眼。斯眼若開。能破一切眾生。八萬四千塵勞煩惱之惑。故心經云。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所以照破魔王八萬城也。

 百歲光陰不自驚  老來何物作前程
 只憑經卷三千藏  莫把虗華過一生

前二句。歎人生在世。只有百歲光陰。從朝至暮。惟貪名利。不肯自驚。光陰有限。世數無多。一旦老來。欲將何物。而作前程路費。如行路客。先辨資粮。不遭飢餓之苦。喻人修道。必免三途之難。古德云。三分光陰二早過。靈臺一點不揩磨。貪生逐日區區去。喚不回頭爭柰何。似此之人。亦是前程未辨也。後二句。頌辨前程所以。要令行人。向日用間。不可唐喪光陰。虗延歲月。須是精勤六念。謹守一心。誦三藏之玄文。究五乘之奧義。故云。只憑經卷三千藏也。莫把虗華過一生者。乃科家誡勉行人。莫認三界虗華。以為實有。可惜一生空過。後悔難追。可謂。迷誦千經只是少。悟來一念也須多。故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般若現前無罣礙  橫身宇宙莫疑猜
 虗空拶破難藏覆  大道分明歸去來

初二句。明三界之法。從一般若出生。今云。般若現前。諸法悉空。即是般若。故云無有𦊱碍。可謂。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也。橫身宇宙者。言此般若既無罣礙。所以橫身宇宙。充滿太虗。可謂竪窮三際。橫遍十方。故云。莫疑猜也。後二句。言般若大用現前。將十方虗空。悉皆消殞也。大道分明者。謂般若現前。山河大地。明暗色空。無纖毫可得。古人云。浮生易過休空過。大道難明要講明。故云。大道分明歸去來也。

銷釋金剛科儀會要註解卷第四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rung Luan(3)

橫川法語----橫川法語是源信大師所說的話

善導大師全集

毗尼日用切要---寶華山弘戒比丘 讀體 彚集

禪門修證指要...Thien Tong Tu Chung Chi Yeu

《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講記(一)作者:淨慧老和尚.

Trung Luan(4)

六祖壇經箋註

2732梁朝傅大士頌金剛經

中觀四百論廣釋 總論--- 中觀四百論廣釋 聖天菩薩 造頌 法尊法師 譯頌 索達吉堪布 著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