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釋金剛科儀會要註解卷第三

 銷釋金剛科儀會要註解卷第三

法會因由。

斯謂。標舉提綱科文釋義之辭。乃依昭明太子所判。謂之法會因由分第一。言此說法之會。皆因佛入城。乞食之由也。

教起根源。

此四字。就是解釋法會由因之義也。法即教法。會即人天眾會。欲得教法興起。必須會集人天。因由。即根源也。

如是法。我佛宣。

此科。如是我聞。今言我佛宣者。當爾之時。佛將入滅。阿難請問四事云。經首當安何名。佛言。安如是我聞。是佛親口自宣說也。

舍衛國中。乞食為先。

此科。一時佛在舍衛國。與千二百五十人。入舍衛大城乞食。故云。乞食為先矣。

次第乞[A1]。本處安然結跏趺坐。終日默無言。

此科。佛入城中。次第乞食。佛心平等。不揀貧富。令人均種福田也。本處安然者。此科還至本處。飯食[A2]訖。結跏者。此科收衣鉢洗足[A3]。敷座而坐。即敷尼師壇而坐也。終日者。佛乃無言入定也。前乞食。以資色身壽命。此入定以資法身慧命。又乞食令他種福。說法令他覺悟。是利他之道。入定乃返本還源。自受法樂。是利[A4]之道也。

 金剛般若智  箇箇體如然  白雲消散盡
 明月一輪圓

起句。是法喻齊彰。乃唐梵雙舉。呈句。明般若之智。人人本具也。白雲消散者。以般若智。照破五蘊。能空四相。猶如白雲消散盡。而顯明月當空也。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姚秦者。即後秦姚氏也。三藏者。即經律論。三藏也。法師者。傳譯弘通之人也。鳩摩羅什者。略梵語。具云。鳩摩羅琰耆婆。此云童壽。謂童年。有老成之德。什者。以斯法師。深通此方文字。華梵兼舉。故稱羅什。譯者。翻梵語。成華言也。

○法會因由分第一。

【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至)洗足[A5]敷座而坐。

註曰。如是者。指法之辭也。如是之法。我從佛聞。一時者。說此般若之時也。舍衛者。即波斯匿王。所居之國也。祇樹者。祇即匿王之太子。祇陀。名也。樹是祇陀所施。故云祇樹也。給孤者。有一長者。名須達挐。常施孤獨貧窮。故云給孤獨也。園者。惟祇陀太子有園。長者欲買建寺。太子戲曰。若布金滿園。我當賣之。須達運金。布八十頃園而滿。是太子不受其金。同建精舍。請佛說法。故曰。祇樹給孤獨園也。大比丘者。言得道之深。乃菩薩阿羅漢之類也。千二百五十人者。優樓頻螺等五百人。那提三百人。伽耶二百人。舍利弗一百人。目犍連一百人。耶舍長者五十人。故云。千二百五十人俱也。爾時者。彼時也。佛為三界之尊。故為世尊。食時者。正當午前。將行乞食之時也。著衣持鉢者。著僧伽之衣。即二十五條大衣也。持鉢。而持四天王。所獻之鉢也。入城者。寺在城外。故云入也。乞食者。佛是金輪王子。尚自乞食。為欲教化眾生。捨離憍慢也。又為後世比丘。不積聚財寶也。於其城中次第乞者。如來慈悲。不擇貧富。平等普化也。還至本處者。乞食而歸也。飯食[A6]畢收衣鉢洗足者。謂收起袈裟。於鉢盂。然後洗足。以佛行則跣足。住則必洗也。敷座者。乃敷設高座而坐入定也。天台智者頌曰。法身本非食。應化亦如然。為長人天福。慈悲作福田。收衣息勞慮。洗足離塵緣。欲證三空理。加趺示入禪。

調御師。親臨舍衛。威動乾坤。阿羅漢。雲集祇園。輝騰日月。

調御者。十號之一也。親臨者。降臨赴感。有威可畏。有儀可則。即正容悟物也。梵語阿羅漢。華言殺賊。謂殺煩惱賊。即千二百五十之眾。如雲而來集於祗園。各各神通變化。光明洞達。故云輝騰日月也。

入城持鉢。良由悲愍貧窮。洗足收衣。正是宴安時節。

入城次第行乞。是佛悲愍之心。令其種福。洗足者。前入城行乞。是利他之意也。此收衣宴坐。是利[A7]之意也。故云。宴安時節也。

若向世尊。未舉[A8]前薦得。猶且不堪。開口[A9]後承當。自救不了。

此是科家。以祖師門下之機。單明向上一路。若向世尊未舉[A10]前會得。可謂。釋迦不出世。四十九年說。達磨不西來。少林有妙訣。於斯薦得。猶且不堪。若向世尊開口[A11]後承當。依文解義。紙上鑽研。思慮而知。意解而會。故云。自救不了也。

宗鏡急為提撕。早遲八刻。何故。

科家意云。我前來與諸人。提持此事。還是遲了一時也。一時者。八刻為一時。又云。晝夜十二時。總一百刻。每時八刻。還有四刻。在子午卯酉時中也。何故者。重審之辭也。重審上義。何故不堪。何故不了。又遲八刻者也。

 良馬[A12]隨鞭影去  阿難依舊世尊前

良馬者。昔外道問佛。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世尊良久。外道讚歎曰。世尊大慈大悲。開我迷雲。令我得入。乃作禮領會而去。阿難白佛言。外道得何道理。稱讚而去。佛言。如世良馬。見鞭影而行。科家引此之義答之。若向世尊未舉[A13]前。會得此理。如外道向默領悟。似良馬[A14]隨鞭影去也。若向世尊開口處。承當此理。如阿難依舊向世尊。言上尋討也。

 乞食歸來會給孤  收衣敷座正安居
 真慈洪範超三界  調御人天得自如

前二句。頌佛儀範。後二句。令人倣效。悉獲利益。真慈者。讚佛也。佛真三界之師。四生之父。若人倣效承襲乞食。說法利生。即得超出三界。調伏御化一切人天。一切有情皆成佛道。得自如也。

 西方寶號能宣演  九品蓮臺必往生
 直下相逢休外覓  何勞十萬八千程

前二句。依教而修。若能專心。持念彌陀聖號。必得往生九品蓮臺也。後二句。消歸自[A15]。莫向外求。直下相逢。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優曇云。自性彌陀無別念。佛行佛坐佛同眠。自從這裡相逢後。彈指高超八萬千。

 百歲光陰瞬息迴  其身畢竟化為
 誰人肯向生前悟  悟取無生歸去來

前二句。歎無常迅速。身不久留。如目睛一瞬。氣息一出。言百歲光陰。剎那便過也。其身畢竟者。此身畢竟化為塵。識心隨業牽去也。後二句。既是此身不久。終歸變滅。好向生前悟取此心。不生不滅。真常真樂。故云。悟取無生歸去來也。

善現啟請。頓起疑心。合掌問世尊。云何應住。降伏其心。

此科。昭明太子。判此一段經文。為善現啟請分第二。盖善現請佛說法。為眾決疑。故立此名也。頓起者。言善現這一啟請。即為當來有情眾生。所以頓然而起疑心。請問世尊。而為決通也。合掌者。此科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也。云何應住者。此科世尊云。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也。

佛教如是。仔細分明。氷消北岸。無花休怨春。

此科佛言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佛答。如是安住理中。如是降伏煩惱。說得仔細明白。無有藏隱。須菩提於此。領解佛意。故應云。唯然世尊。願樂欲聞也。氷消北岸者。此總科須菩提。問安住降伏。佛答如是住。如是降伏。如陽春一布。萬物生輝。氷消北岸。花發南枝也。無花休怨春者。科家意云。佛如此酬答。太煞分明。汝等後人。不悟如來所說之旨。似枯木無花。蕉芽敗種。莫怨春光。不曾與你。自恨無枝葉。莫怨太陽偏也。

 金剛般若智  莫向外邊求  空生來請問
 教起有因由

前二句。叮嚀切囑。此般若智。當人本具。莫向外求。後二句。明須菩提。這一問佛。是為當來眾生。起教之因由也。

○善現啟請分第二。

【經】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至)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註曰。長老者。以德長年老也。須菩提解空第一。於此般若。是當機人。欲發起此經。為眾請也。從座起者。請佛說法。恭敬之儀也。右膝著地者。文殊問般若經云。右是正道。左是邪道。今欲說般若正道。用正去邪也。諸佛希有者。如優曇華三萬年開金華一次。乃得一現耳。善護念者。為護念根熟菩薩。記云。根熟者。三賢[A16]上菩薩。信根成熟。永無退轉。佛即護念也。善付囑者。為付囑根未熟菩薩。記云。十信菩薩。信根未成熟故。付者。將小付大。囑者。囑大化小。如此護念付囑。即希有事也。善男女者。即未發大乘心之凡夫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即發無上正等正覺心也。云何應住降伏者。須菩提意云。雖發此心。未知修何等觀。降伏煩惱。故發此二問。一問眾生發無上心欲求般若。云何可以安住諦理。二問降伏惑心。云何可以折攝散亂。見思塵沙煩惱也。善哉者。佛深許。須菩提所問奇妙。故云善哉。是佛讚歎。須菩提能知我意。善教諸人。不起妄念也。汝今諦聽者。諦則諦審明白。汝當了達聲塵本來不生。勿逐語言。詳審而聽。應如是住者。佛答須菩提。既發菩提心。應當安住諦理。降伏惑心也。唯然者。乃須菩提領諾之辭也。聞佛所答。如是發心。如是應住。如是降伏。即便領解。故應之唯然也。如夫子云。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聞之曰。唯。即應之速而無疑也。願樂欲聞者。盖為眾生請問。而發起此教也。

昔奇哉之善現。讚希有之慈尊。悲憐濁世眾生。咨決菩提心要。

此是科家。讚美須菩提奇哉。昔日請佛說法。讚歎希有。如優曇華三萬年方始一現。故云希有也。悲憐眾生者。是他善現慈愍之心。為五濁惡世有情眾生。咨請佛決通。菩提心之總要。故云奇哉也。

可謂。一經正眼。三藏絕詮。千聖不傳。諸祖不說。

一經正眼者。即爍迦羅金剛堅固眼也。明經中須菩提。問發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佛答。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單顯菩提心。為金剛經正眼也。三藏絕詮者。似此菩提心。三藏之文。詮註不及。故云絕詮也。千聖不傳者。呈上正眼絕詮之道。可謂。向上一路。千聖不遊。如云。父母未生前。凝然一相圓。釋迦猶不會。迦葉豈能傳。

如是降伏。扁舟[A17]過洞庭湖。護念叮嚀。何啻白雲千萬里。

科家意云。此理。既是三藏絕詮之道。諸祖不傳之旨。今日世尊說個如是降伏。早是扁舟[A18]過洞庭湖。於理中去之遠矣。護念叮嚀者。科家云。如來說個護念。說個付囑。不止白雲萬里而矣。如云。聲前一句口如眉。佛祖從來總不知。

為甚麼如此。

此是科家。重審上義。因其扁舟[A19]過。白雲萬里。下文伸答。

 毗婆尸佛早留心  直至而今不得妙

言此菩提心。自過去毗婆尸佛。至釋迦牟尼佛。以心傳心。佛佛授受。西天四七。東土二三。至今不斷。謂之傳心。端的此心。有何傳受。可謂。少林九年。垂一則語。直至而今。諸方賺舉。故云。不得妙也。

 問處孤高答處深  妙圓真淨不須尋
 瞥然如是知端的  默契菩提大道心

此四句。頌經文之義也。問處孤高者。即須菩提所問。云何應住。今既發菩提心。便要修菩提行。然後成菩提道。欲修此行。未知以何諦。安住即是。又問欲修菩提行。十使煩惱妄念之心。於一剎那頃。有九百生住異滅。相續不斷。以何等法降伏妄心。如此二問。其實孤高也。答處深者。佛答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乃全體顯露。如即真如之理。是即允許之辭。三諦真如之理。三諦融通。應當稱理而修。方纔許是。世尊答此。兩個如是。其實深也。妙圓真淨者。明問處甚深。答處微妙。顯密圓融。真實清淨之道。故云。妙圓真淨也。不須尋者。指示行人。向佛答處會取。再不須別處尋求也。瞥然如是者。明須菩提。向佛兩翻答處。就知端的。默識心通。領其旨趣。即得契合菩提大道也。

 阿彌陀佛元無相  遍界明明不覆藏
 文潞尚然修淨土  東坡猶願往西方

前二句。明阿彌陀佛。不住有為。不住無為。故云無相。遍界明明者。言彌陀法身。周遍法界。無有覆藏也。後二句者。引古勸今也。文潞公姓文。諱彥愽。守洛陽。甞致齋。往龍華寺。瞻禮聖像。忽見像毀墮地。略不加敬。但瞻視而出。傍有僧曰。何不作禮。曰像毀矣。吾何禮乎。僧曰。先德道。譬如官路土。人取以為像。智者知是土。凡人謂像生。後乃於行時。還將像填路。像本不生滅。路亦無新故。公聞之有省。盖悟無生之生。幻相宛然。生之無生。真性湛然。無生法忍。自然契矣。由是慕道專念彌陀。期生淨土。晨香夜坐。未甞少廢。每發願曰。願我常精進。勤修一切善。願我了心宗。廣度諸含識。每見一切人。則勸念佛。誓結十萬人緣。同生淨土也。如如居士讚曰。知君膽氣大如天。要結西方十萬緣。不為一身求活計。大家齊上渡頭船。東坡者。姓蘇。名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宋元祐初。除翰林。遷內翰。初參東林總禪師。與論無情話有省。遂献投機偈曰。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公謫黃州。又謫惠州。仍被命遷儋州。南行之日。擕阿彌陀佛像一軸。人問何故事。答曰。往生西方公據也。時作者咸曰。東坡篤信無疑。實淨土之果人也。母夫人程氏歿。以簪珥遺物。命工胡錫。畫彌陀像。自製贊曰。佛以大圓覺。充滿十方界。我以顛倒想。出沒生死中。云何以一念。得往生淨土。我造無始業。本從一念生。既從一念生。還從一念滅。生滅滅盡處。則我與佛同。如投水海中。如風中鼓橐。雖有大聖智。亦不能分別。願我先父母。及一切眾生。在在為西方。所遇皆極樂。人人無量壽。無去亦無來。然先生云。既以一念生。還從一念滅。生滅滅盡處。則我與佛同。此同金剛三昧經云。因緣所生義。是義滅非生。滅諸生滅義。是義非生滅。然東坡四句。與經符合。可謂冥契佛心者矣。

 纔出胞胎又入胎  聖人觀此慟悲哀
 幻身究竟無香潔  打破畫瓶歸去來

纔出胞胎者。五母子經云。時一沙彌。七歲出家得道。自識宿命。而笑曰。故我一身。令五母悲惱。為第一母子時。鄰家亦生小兒。與我同年。然我命短。母見隣子即悲惱。為第二母子時。天命早亡。母若見人乳兒。即為悲惱。為第三母子時。十歲而亡。母見人兒類我食時。即為悲惱。為第四母子時。少年先死。母見同輩娶妻。即為悲惱。為第五母子時。七歲出家。我母憶念。即為悲惱。故云。纔出胞胎又入胎也。聖人悲哀者。見六道眾生。妄念不止。輪迴不息。故慟悲哀也。幻身究竟者。因幻化而成。有七種不淨。一種子不淨。此婬慾身。從無明貪愛。煩惱為種子。二愛生不淨。此身從父母。赤白滴和合。托識其中。三住處不淨。此身處母胎。生臟之下。熟臟之上。四食噉不淨。在母胎中。唯食母血。五初生不淨。此身產時。與血俱出。臭穢狼籍。六舉體不淨。此身薄皮之內。膿血徧一切處。七究竟不淨。此身死後。肨脹爛壞。骨肉縱橫。狐狼食噉也。今言此身。從生至究竟。無有香潔。所以大覺璉云。屎尿渠膿血聚。筭來有甚風流處。九孔常流不淨坑。六門盡是狼籍鋪。打破畫瓶者。昔有一初果人。托陰有昏。不知宿命。後納一妻。房事無休。夫出遠行。素供一僧。忽來。問主在否。曰。不在。僧欲迴。婦留齋。向僧具訴上事。僧曰。但向他道。汝須陀洹人。太甚貪之。如此三說。夫聞之宿命即通。遂乃愧乎。從此止息。晏坐不臥。妻却怒恨曰。厭汝頻繁。孰言止息。夫言汝不知道。我知道了。妻每問此。夫必此答。妻會父母共問此。夫亦如此答。夫以畵瓶。令妻抱持云。汝若能知此中何物。吾便依汝。妻遂愛惜如寶。一時偶失足撲落地。渾身糞穢。妻甚嫌惡。夫曰。吾識破汝。亦如畫瓶。其妻省悟。遂捨紅塵。歸向佛道。故云。打破畫瓶歸去來也。

大乘正宗。指示叮嚀。空生意分明。如是應住降伏其心。

此科昭明太子。判此一段經文。為大乘正宗分第三。此經以菩提心。是大乘中之正宗。盖佛教菩薩六度。令一切眾生滅度。故立此名。指示叮嚀者。言佛重重切囑之義。前分言應如是住。如是降伏。此又言應如是降伏其心。故云叮嚀也。空生意分明者。言須菩提蒙佛叮嚀。其意開廓分明。以大乘菩薩。六度圓修。三觀一體。普令含識。皆證菩提涅槃也。如是應住者。此科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此中不言安住。單言降伏者。既是降伏妄心。必然安住大乘。即是真心者也。

四生六道。無我無人。誰歸滅度。拈來却在心。

此科經中。所有一切眾生之類也。四生者。即胎卵濕化也。六道者。即天。人。阿修羅。地獄。鬼。畜生也。無我無人者。此科如是滅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科主意云。既四生六道。無我人等四相。即是不顛倒心。誰歸滅度。了生佛一如。即是常心。故云。拈來却在心。即第一義心也。故慈氏頌云。廣大第一常。其心不顛倒。是也。

 獨坐寂寥寥  平地起波濤  風來波浪起
 水漲見船高

前二句。言大乘正宗。所顯涅槃妙心。生佛具足。本無滅度。故世尊前來。收衣宴坐。故云獨坐寂寥寥也。平地起波濤者。因善現啟請。世尊應機而詶云。菩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即是平地起波濤也。風來波浪起者。科家意云。波浪因風而起。此大乘正宗涅槃妙心。因問而有說也。故云。水漲見船高也。

○大乘正宗分第三。

【經】佛告須菩提諸菩薩(至)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註曰。此言大乘正宗者。以九類生。悉入涅槃。故為此經之宗也。佛於此。招告當機。菩薩如是降伏其心者。言降伏見思二惑。塵沙煩惱之妄心也。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者。一切者。是總標也。眾生者。是別列九類眾生也。凡有生者。皆謂之眾生。上至諸天。下自蠢動。不免乎有生。故云。一切眾生也。眾生雖無數無邊。不過九種。下文所言是也。若卵生者。如大而金翅鳥。細而蟣虱是也。若胎生者。如大而獅象。中而人者。小而猫鼠是也。若濕生者。如魚鼈黿鼉。以至水中極細虫是也。若化生者。經云。如上而天人。下而地獄。中而人間。米麥果實等。所生之虫皆是也。上四者。謂欲界眾生也。若有色者。色謂色身。謂初禪天。至四禪天。諸天人但有色身。而無男女之形。[A20]絕情欲矣。此之謂色界也。若無色者。謂無色界諸天人也。此在四禪天之上。唯有靈識。而無色身。故名無色界也。若有想者。此謂有想天。諸天人也。以天人唯有想念。不復有色身故也。自此以上。皆謂之無色界也。若無想者。此謂無想天。諸天人也。在有想天之上。此天人。一念寂然不動。故名無想天也。若非有想。若非無想者。此謂非想非非想天諸天人也。此天。又在無想天之上。其天人。一念寂然不動。故云非有想。然不似木石。而不能有想。故云非無想。此天。於三界諸天。為極高。其壽為極長。不止八萬劫而[A21]。我皆令入涅槃者。我者佛自謂也。如來指示。三界九地眾生。各有涅槃妙心。令自悟入無餘涅槃。而滅度者。言滅盡習氣。度生死海。同證圓滿清淨涅槃也。如是滅度。乃至實無眾生得滅度者。言九類生。雖業果不同。無非自業緣而生。故實無此眾生也。此菩薩發心化之。而得涅槃。實無一眾生入涅槃者。以本無眾生故也。言第一義中無生可度。即真常心也。若見可度。即生滅心也。良由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何生可度。可謂。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也。何以故者。明上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所以也。若菩薩有我相等者。是佛招告當機。如菩薩。心存四相。未能直下頓空。即非菩薩。以有能所故。同於眾生者哉。

涅槃清淨。盡令含識歸依。四相俱忘。實無眾生滅度。如斯了悟。便能脫死超生。其或未然。依舊迷封滯殻會麼。

涅槃者。即圓滿清淨。真常湛寂之理也。佛令菩薩。應如是降伏其心。運以慈力。令一切九類含識之眾生。悉令歸向涅槃。故云我皆令入涅槃也。四相者。即我人眾生壽者。即四顛倒也。今以大乘。離四相四顛倒。故云。四相俱忘也。四相既無。無生可度。無佛可成。何滅度之有哉。可謂隨順眾緣無罣礙。涅槃生死等虗花也。如斯了悟者。科家意云。行人如此了悟我人等四相。無涅槃滅度之執。豁然大悟。便能超出二種生死。證大涅槃也。其或未然者。其或於此四相。不能了達。依舊被無明之所封蔀。生死胎殻之所纏縛也。會麼者。審察也。如上所言。會麼不會也。

 生死涅槃本平等  妄心盡處即菩提

此二句。是伸答上義也。果能會得真常之道。生死涅槃。元無異體。菩提妄想。悉是假名。可謂。癡愛成解脫真源。貪嗔運菩提大用。妄想興而涅槃現。塵勞起而佛道成也。

 頂門具眼辨來端  眾類何曾入涅槃
 絕後再甦無一物  了知生死不相干

此四句。頌經中之義也。頂門具眼者。言。佛具爍迦羅金剛正眼。能照一切諸法。皆悉空寂。以空寂故。諸法平等。能辨善現來[1]例端由。世尊付囑諸菩薩。護念諸菩薩。應如是住。如是降伏。此是辨來端之義也。眾類何曾者。世尊又於此理上。指出一條活路云。菩薩應如是降伏。所有一切眾生。令入涅槃。又云。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故云。眾類何曾入涅槃。絕後再甦者。此明實無眾生得滅度者。謂之絕後再甦。無有一物。無涅槃可入。無生死可出。方是了知生死不相干之地。可謂。撒手到家人不識。更無一物献尊堂也。

 七重寶樹人人有  九品蓮花處處開
 不涉一程親見佛  圓音時聽悟心懷

此四句。言唯心淨土。本性彌陀也。七重寶樹。九品蓮花者。即極樂世界之境也。人人有。處處開。乃直指蓮而不遠。只在當人也。不涉一程者。此明自性彌陀不離方寸。唯心淨土豈向外求也。圓音時聽者。不但只是見佛。又能時時聽法。可謂。松風澗水琅琅語。盡是潮音與梵音。此無情說法之義也。

 擲却閻浮似草鞋  更無一物可開懷
 靈明一點輝千古  超日月光歸去來

此四句頌。歎世勸人也。閻浮草鞋者。言眾生貪著五欲等種種之樂。如一隻破草鞋相似。最為鄙賤。五欲之中。無有一物。可作開懷為樂之法也。靈明一點者。此這一點靈明。輝天鑑地。耀古騰今。全超威音之前。獨步劫空之後。可作開懷之法。明超日月之光。故云。超日月光歸去來者也。

妙行無住。日月分明。本體離根塵。四維上下。朗耀無窮。

此科昭明太子。判此一段經文。為妙行無住分第四。言菩薩所行之行。於一切法。心無住著。故云妙行。不即不離。故曰無住也。日月分明者。呈上妙行無住。[A22]達三輪體空。謂施者受者。及所施物。悉皆如空。如此指示。似日月光。甚是分明也。本體離根塵者。此之妙行。不住六塵。不著六根。內外根塵。皆悉空寂。故云。本體離根塵也。四維上下者。此科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所施之福。稱理而周。猶如虗空。四維上下。朗然明耀。無窮無盡。不可思量者矣。

世尊指教。一一分明。空生信受。鶯來處處春。

此科世尊指教。即指教菩薩。無住相布施。但應如所教住。當依佛教。行無所住。必得悟入。故云。一一分明也。空生信受者。即領荷之辭。菩薩既不住相布施。不著六塵。其福猶如虗空。法法皆為布施。塵塵盡是菩提。故喻如鶯來處處皆春。那裏不是發生之處。所以云。色自色兮聲自聲。新鶯啼處柳烟輕。門門有路通京國。三島橫斜海月明也。

 摩訶般若宗  性相體皆同  四生并六道
 盡在默然中

摩訶般若者。指此大般若智為宗也。性相者。即性相二宗。於此般若事理雖殊。同一法界真心。故云體皆同也。四生并六道者。明四生六道。從一法界真心變現。而有十法界之異也。故云。盡在默然。心體之內也。

○妙行無住分第四。

【經】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至)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註曰。此分大意。言菩薩行施。於法不生執著。謂之妙行。於五塵等法。其心不住。謂之無住也。復次者。此乃敘經。明佛再說也。亦乃連前起後之辭耳。於法應無所住者。此明菩薩行布施之時。皆應無住。不見我為能施人。不見他為受施者。不見中間有物可施。三輪體空。謂之無相布施也。何以故者。此徵問之義。佛答須菩提。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又云。東方虗空可思量不者。佛乃引喻證法也。四方四隅上下。總為十方。佛問十方虗空。可思量不。須菩提答。不可思量。佛所以借此虗空無邊。喻所行布施稱理而周。故所獲功德。亦不可思量也。佛又云。菩薩但應如所教住者。此誡勸菩薩。當如佛所教。而安住於大乘也。傅大士頌曰。若論無相施。功德極難量。行悲濟貧乏果報不須望。凡夫情行劣。初且略稱揚。欲知檀狀貌。如空遍十方。

住相布施。猶日月之有窮。不著六塵。若虗空之無際。自他俱利。福德難量。

科家意云。布施有二種。有拙施。有巧施。此住相布施。人天受福。福盡還墜三途。以有為之法。必有窮盡。如日月有出有沒。故云有窮也。謂之拙施。可謂。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虗空也。不著六塵者。此明不住六塵之相。謂之巧施。若十方虗空無有邊際。不住相布施亦無邊際也。自他俱利者。此明菩薩無住明布施。心無取著是自利。亦是理觀也。能行布施。廣濟貧乏。是利他。亦是事觀也。二事兼行。故云。福德難量也。

豁然運用靈通。廓爾縱橫自在。且道還有住著處麼。

運用靈通者。明菩薩。運用施度。通於五度。即戒。忍。進。禪。智。故云靈通。外則不著六塵內。觀六度圓修。故云。廓爾縱橫自在也。且道者。科家徵問前義。上來既是如此。這裡還有住著處麼。到頭霜夜月。任運落前溪。

 妙體本來無處所  通身何更有蹤由

此二句。答前無住所也。妙體者。明此真心之體。[A23]絕色相之形。謂之體妙。從本[A24]來元無處所。有名呼不得。無位可安排。通身者。明法身無相。徧界絕蹤。可謂通身無向背。徧界不曾藏。傅大士曰。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凋。

 運心檀度契真常  福等虗空不可量
 無影樹頭花爛熳  從他採献法中王

此四句。頌經義也。初句。明菩薩行施。以般若大智。運一檀度。攝後五度。智度論云。一念之中能行六般若波羅蜜。故云。契真常也。福等虗空者。果能六度圓修。三諦齊運。如空性無際。施福無邊。故云。不可量也。無影樹者。無影樹。喻真諦。花爛熳。喻俗諦也。採献法王者。行人果能真俗併用。此是大乘圓修之法。從他採献般若法王。可謂。法中王。最高勝。恒沙諸佛同共證者哉。

 步步頭頭皆是道  彌陀元不住西方
 法身徧滿三千界  化佛權為十二光

此四句。是科家指示行人。斯道不可心外別求。步步踏著實地頭頭頂掛虗空。皆是其道也。彌陀者。此明自性彌陀。不在西方可。謂一句彌陀有悟由西方不向外邊求。頭頭盡是歸家路。了了方知不用修。法身偏滿者。此理徧滿世界。總是一箇法身。何勞妄起知見。分別淨穢也。化佛者解難釋疑。有難云。既是一箇法身。如何又有十二光佛名號。故答意云。雖有十二光佛不同。亦是化佛權為也。十二光佛者。無量壽佛。無量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炎王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月光佛。總是一佛。所化也。

 道過邙山古墓排  淮陰功業事堪哀
 貧富貴賤皆如夢  夢覺來時歸去來

此四句偈。嘆貴賤如夢也。道過邙山者北邙山在河南洛陽。皆前代天下官員。命終皆葬於此。新墳舊塚。遍地排列。行人路過此山。嗟而自嘆。似淮陰侯韓信。功高天下。位至王侯。當得常在世間。永享榮華則可。何故今朝亦葬於此。惟伴一堆土塚而矣。故云事堪哀也。後二句。總嘆意云。不獨韓信一人如此。就是貧者。上無片瓦根椽盖覆。下無卓錐之地容身。富者。家有四海之地寶有千庫之盈。貴者。三公之位。萬鍾之祿賤者。使作傭賃。奉侍尊長。雖貴賤差別不同。總是一個無常大夢也歸去來者。乃科家誡勉。令人向夢中醒悟覺世浮花。放下萬緣單提一念。觀想彌陀。同登淨土。故云歸去來。

如理實見。分明說破。空生意如何。

此科昭明太子。判此一段經文。為如理實見分第五。此言不以身相見佛者。此名稱理之見。理本無見。以無見之見。名為實見也。分明說破者。言佛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是佛分明說破了矣。不曾隱藏也。空生意如何者。此科佛問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言前分中。說無住相布施。是成佛之因。恐善現執著疑佛果是有為身相。故佛問云。可以三十二相身。見如來法身不。不者。乃不定之辭也。

地水火風。四大和合。雲來雲去。本更無他。漚生漚滅。元非一與多。

此科須菩提。答佛之義。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虗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此言須菩提。悟佛問義。故答。不可以身相見如來。科家意云。身相者。地水火風。和合而成。故喻如雲去雲來。漚生漚滅。即是凡所有相。皆是虗妄也本更無他者。言法身無相。元非一叉非異。不墮於諸數。即是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也可謂。雲去雲來天本淨。華開華謝樹常存。

 如如真妙理  湛湛自然觀  圓明真實見
 隨處得安然

言如如者。即事即理。故稱之為如如也。真妙理者。即法身無妄之理矣。亦本覺真心。即般若實相也。湛湛自然觀者。喻法身非相。湛寂凝然。萬境雖殊。真心無異。故云。自然觀也。圓明真實見者。行人若能於佛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虗妄。若見諸相非相。若能於此。真實見得此理。所以處處即得安然。可謂。婬房酒肆尋彌勒。滿目青黃更是誰。一切世法無非佛法。一切煩惱總是菩提也。

○如理實見分第五。

【經】須菩提於意云何(至)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註曰。此分經義。明稱理真實。而見法身也。因前分中。以無相布施求成佛之因。恐善現起疑。執佛果有為身相。認為法身。佛乃呼須菩提。而問之云。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法身。不。須菩提悟佛問義故答云不也。又白世尊云。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須菩提意云。色身即有相。法身即無相。今言身相者。即地水火風。假合而成也。法身者。即無形段相貌。故答云。不可以身相見也。何以故者。徵問前義。言須菩提自問。何故不可以身相見如來。乃自答云。如來所說身相。非是真實。應緣而現。故云即非身相。謂無有真實身相也。佛告者。是佛招告須菩提。印可之義。不但如來身相是虗妄。乃至十法界諸相皆然。故云。凡所有相。皆是虗妄。若見諸相者。佛恐須菩提。聞說虗妄。離相別求真佛。故云。若見諸相非相。了相體本空。即見如來可謂。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無一物。本元自性天真佛傅大士曰。如來舉身相。為順世間情。恐人生斷見。權且立虗名。假言三十二。八十也空聲。有身非覺體無相乃真形。

金身顯煥。巍巍海上孤峰。妙相莊嚴。皎皎星中圓月。

此科。可以身相。見如來之義也。讚佛相好。微妙莊嚴。可謂。身色如金山。端嚴甚微妙。如淨瑠璃中。內現真金相。者矣。

然雖如是。畢竟非真。經云。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

此科。凡所有相。皆是虗妄之義也。科家意云。然雖金身顯煥如此。是應化之身。約法身上。畢竟非真也。真非真恐迷者。此言凡夫。錯認八識為真理。楞嚴經云。陀那微細識習氣成瀑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論云。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只恐分別執為我。溫陵曰。梵語陀那華言執持。謂執持根身種子。起現行故。即第八阿賴耶也。含藏種子為習氣。積生識浪為瀑流。湛由是分。結由是起也若以為真。恐迷妄習而自誤。以為非真。恐迷自性而外求。故權小教中。不開演也。

且道。意在於何。

此是科家。徵問之義也。既云身相非真畢竟如何即是。下文伸答。顯露而矣。

 一月普現一切水  一切水月一月攝

此二句。真妄不分。心境一體也。意云色身不離法身。法身不離色身也。一月普現者。言一月喻法身。一切水喻萬境。故法身遍在一切境上。優曇頌曰。境智如如絕證修。更無間事滯心頭。情盡見除消息斷。一輪明月掛中秋。所以道。以一統萬。一月普現一切水。會萬歸一。一切水月一月攝。

 報化非真了妄緣  法身清淨廣無邊
 千江有水千江月  萬里無雲萬里天

此四句。頌經義。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虗妄。故云。報化非真也。問云。既報化非真。何必用耶。答云。雖分報化元一法身也。因機有妄緣分別。故有報化之應若了妄緣。元一清淨法身。何有分別之說也。千江有水千江月者。呈初一句。機喻千江。月喻法身有水此月皆現。實非天上真月。故云。報化非真了妄緣也。萬里無雲者呈第二句。法身清淨廣無邊也。

 人命無常呼吸間  眼觀紅日落西山
 寶山歷盡空回首  一失人身萬劫難

前二句。嘆人命不久留。時不可待。後二句。引喻勉人。不可錯過也。人命無常者。如朝存夕亡。剎那異世。故喻如紅日落山。須臾便沒。寶山歷盡者言人從無。量劫。得個人身。如須彌山。輥芥投針相似。今此身。喻如一座寶山。有人於此寶山中。若取寸草焚向爐中。烟氣到處土木瓦石。樓臺殿閣悉作黃金。因名為寶山。既是經過遊歷此山。不可空手而歸。若不取一草一葉歸家。可謂癡人矣。喻人不以此身。修戒定慧。不但空迴。又恐一失人身。萬劫難復者也。

 稽首彌陀真聖主  身乘七寶紫金臺
 四十八願常無間  攝受眾生歸去來

前二句言能禮之機起觀。觀所禮之佛。故稽首而禮。佛身相好寶座莊嚴。佛身乘七寶金臺。一一觀想分明瞻禮。此名俗諦禮也。後二句。言四十八願者佛因中。曾發此願攝受眾生。佛為能攝。機為所攝。以佛因中發願。故果上不捨因門。願云。若有眾生稱我名號。禮我形像。不生我國者我決不成佛。故云。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也。

正信希有。一念無差。心外休取法。心若取法。凡聖皆差。

此科昭明太子。判此一段經文。為正信希有分第六。盖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信解受持此經者。名為希有也。一念無差者。若能於一切法不信。唯信般若。名為正信。名為希有。故云。一念無差也。心外休取法者。此言三界唯心。萬法為識。性宗云。出真心外。無片事可得。又云。未達境唯心。起種種分別。達境唯心[A25]。分別即不生。若能如此。豈肯心外求法也心若取法者。言四聖六凡。各有取著之執故雖一理。所證有差。若無取著。有何差別。此明若心取相。則著我人。若取法相。亦著我人。故云。凡聖皆差也。

心若無念。却被雲霞。圓明一點。春來樹樹華。

此科。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行人。若執著非法相。一向執空都無一法。名為無事界。成斷滅空無。乃無想天之種類。故云。即被雲霞也。可謂不見一法存無見。大似浮雲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還似太虗生閃電。圓明一點者。此科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之文。言。行人到此。[A26]破人法二執。證二空之理。不生偏見。雙眼圓明圓則無不包容。明則無不照徹。若識得此一點圓明之心。如春普至大地生輝。故云。圓明一點。春來樹樹華也。

 邪心俱蕩盡  正信勿生疑  念念無差別
 處處發真機

邪心蕩盡者。即前第四分中。菩薩行施不著六塵。第五分中。無相見法身佛。故名邪心俱蕩盡也。正信者。即此第六分中。唯信般若。名為正信。於前無住布施。無相見佛。心不生疑。故云勿生疑也。念念無差者。行人[A27]證人法二空。心無四相。凡聖無差。故乃念念無差。處處真機發現矣。

○正信希有分第六。

【經】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至)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註曰。此分之名。為正信希有分。以須菩提。聞前無住行施。即是因深無相見佛。即是果深。既談因果。切恐如來滅後。末法惡世之中。迷鈍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心生疑惑不能生信。故發此問。望佛決疑。令生實信者哉。

【經】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至)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註曰。莫作是說者。言佛恐壞末世眾生。實信之心。故且告之。以莫作是說。我滅度後後五百歲。即二千五百年後。當末法惡世之時。若有人。修戒定慧三學者。於此般若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也。

【經】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至)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註曰。當知是人者。即指末世眾生能信此法。不於一佛二佛等。種諸善根。必於無量諸佛所。種諸善根也。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信者言此眾生聞是大乘般若章句。一念生淨信者。信此般若能除煩惱。能成出世功德。如來以五眼六通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無量福德。何以故者徵審前義。是諸眾生。無復我相等者。此人[A28]離四相人執。證人空理也。無法相亦無非法相者。此人[A29]破法執。證法空理也。既證人法二空。方於般若生信者焉。

【經】何以故是諸眾生(至)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此文返釋前義。前來人法二空。即能生信。此即未離人法。不能生信也。若心取相等者。心起妄念。執著四相。即是人執也。若取法相。非法相者。執心外有法。故著四相。即是法執也。此人於般若章句。必不生信也。

【經】是故不應取法(至)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註曰。是故者。總結上義。以是之故不應取法。是遣法執之情。不應取非法是遣空執之情。有無俱遣。語默兩忘。信心清淨也。以是義故者乃指上文。所言之義也。佛常謂。汝等比丘。當知我之說法。如船筏之譬喻。未得渡河須借船筏。既渡之後竟當捨却。汝等比丘亦復如是。未悟真性須借佛法。既悟之後佛法當捨。佛法向當捨去。何況凡夫。外道之法。猶當捨去也傅大士頌曰。渡河須用筏。到岸不須船。人法知無我。悟理豈勞詮。中流乃被溺。誰論在二邊。有無如取一。即被汙心田。

因勝果勝。信心明了無疑。人空法空。真性本來平等。直饒名相雙泯。取捨兩忘。要且猶存筏見。咦。

因勝者。即前四分中無住行施。不著六塵也。果勝者。即前五分中。無相見佛也。信心明了者。即此六分中。信此因勝果勝。於般若章句。明了無疑也。人空者。即無四相人執也。法空者。即無不取法相等。之法執也。真性平等者。行人若能。於一切諸法不著。可謂。了達諸法實性本來平等。也名相雙泯者。人執有人空名相。法執有法空名相。此二雙泯也。取捨兩忘者。取於善法。捨於非法。此二兩忘也。要且猶存筏見者科家意謂。佛說。我之說法。如筏之喻。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佛雖能所兩遣猶有遣遣之情尚存。故云。猶存筏見也。咦。此是科家。當人不讓之義。此喝掃踪滅跡。掃去世尊筏見可謂。眼中撥去黃屑。觸處縱橫鳥道玄也。

 彈指[A30]超生死海  何須更覓渡人舟

此二句。答上文之辭也。言世尊說法。如筏之喻渡人。科家把住猶存筏見。此答出不存之意。故云。彈[A31]超生死海。何須更覓渡人舟。此是不涉修證。不立階級。不施一功成就楞嚴之夫定。不披一字。徧覽普眼之真經。四句之義頓融。百非之路杳絕也。

 善根成熟信無疑  取相求玄轉背馳
 一念頓超空劫外  元來不許老胡知

前二句。依經。解義也。言此眾生。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薰習成熟。今聞此經信解受持。而心無疑惑也。取相求玄者。若是善根不具。取著人空之名相。法空之名相。執著四相。而欲求玄妙之理。轉求轉遠。轉逾背馳也。後二句。以衲僧巴鼻一念頓超空劫那畔。無佛無祖。那個道理。不可心思不可言議。故云。不許老胡知。可謂發迦不出世。四十九年說。達磨不西來。少林有妙訣。

 頻伽尚能知歸向  孔猶聞得化生
 時節因緣休蹉過  樓頭畫鼓恰初更

前二句。指出異類尚能念佛。往生淨土也。宋元祐間。長沙郡人養鸜鵒鳥。俗呼為八八兒。偶見僧念阿彌陀佛。隨口稱念。旦暮不絕。因與僧久之鳥亡。僧具棺葬。俄葬之處。見青蓮華一枝。掘出。其根從鳥舌根中生出。頌曰。有一靈禽八八兒解隨僧口念阿彌。死埋平地蓮花發。我輩為人豈不知。樂土本無三惡道。禽聲渾是佛宣流當機未盡眾生界。啼斷春風卒未休。又頌。鸚鵡頻伽繞樹鳴。妙音和雅正堪聞。殷勤不斷緣何事。曲為勞生昧[A32]靈。後二句。勸人不可蹉過時光也。懈怠耕者經云。有一耕夫見佛行過。心中雖喜不去禮佛。或謂何不禮佛。乃曰。耕田未竟。種又未下。若要見佛須待閒暇。佛告阿難。佛難值遇。懈怠如此。斯人[A33]蹉過六佛不得度者。非但今日也。科家意云。有等不精進人。正與此耕夫一般。善人勸云。何不念佛便推托云。因衣食故。終日忙忙未暇念佛。科家道。縱汝晝忙夜豈忙乎。故云。樓頭畫鼓恰初更。此時閒靜。正好念佛。若不肯念。只是懶惰。豈非蹉過者哉。

 勢至觀音悲滿懷  寶瓶楊柳灑三灾
 誓隨淨土彌陀主  接引眾生歸去來

此四句菩薩悲心。勸修淨土也。大勢至菩薩。乃於恒河沙劫前有佛名超日月光佛。彼佛教我念佛三昧。以念佛心。得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也。觀世音菩薩者。於無數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觀世。音如來。我於彼時。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忽然超越世出世間。今我身成三十二應。入諸國土教化眾生。彼佛授我。觀世音號也。悲滿懷者。此二菩薩。以四無量盈滿其懷。普化懷生也。寶瓶楊柳者。是二菩薩之器用也三灾者有大小不同。大三災者。至一大劫盡火燒初禪。水渰二禪。風刮三禪也。小三災者。至一小劫盡。刀兵疫病饑饉也。菩薩以不思議神力。能以柳頭一滴之水。徧洒三灾。故云。紫竹嵒阿。觀世音九蓮池畔現童真。楊枝一點天甘露。散作山河大地春。又云。慧日破諸暗。能伏灾風火後二句。菩薩本願也。悲華經云。彌陀於恒河沙劫前。有轉輪王。名無諍念王。有大臣。名曰寶海而生一子。出家成道。號寶。藏佛入定放光照十方國。光中現無量淨穢國土。王見是[A34]發願云。願我成佛時。國中無三惡道。皆真金色。種種莊嚴。佛告王言。汝於西方過一恒河沙阿僧祇劫。是時世界轉名安樂汝當作佛。號無量壽如來。第一太子不眴號觀世音。第二太子尼摩。號大勢至。是以二大菩薩。皆承往昔誓願。依隨彌陀聖[1]至。而接引眾生。往生淨土。菩薩受記經云。德藏菩薩句佛言。觀世音。大勢至。二大士。於何國土。成等正覺。佛言。阿彌陀佛。正法滅後。觀世音成等正覺。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彼佛國土。號曰。眾寶善集莊嚴。入涅槃後。得大勢。即於其國成等正覺。號善住功德寶王如來。劫國教化。皆悉無二。此三聖同垂金臂。接引眾生。皆生淨土者矣。

無得無說。誰為安名。空生意分明。如來所說。無始無終。

無得無說者。此科[A35]明太子。判此一段經文。為無得無說分第七。盖以須菩提答佛之問。無有定法得阿耨菩提。無有定法可說。故名無得無說也。誰為安名者。此科。佛問菩提有得耶。佛法有說耶。須菩提領解佛意。即安箇名。為無得無說也。空生意分明者。此科。佛問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此問。佛恐須菩提起疑云。前說無相見佛。如何樹下成道也。無法可說。何故四十九年說法也。故發此問。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得菩提。無有定法可說。此是空生意分明處也。如來所說無始無終者。此科。佛問有得有說。正顯無得無說之理。故云。無始無終也。意云。通三際而無始無終。括十方而無邊無際。乃清淨法身無為之理也。

雲生晚谷。月照長空。千法萬法。皆從一法生。

此乃分明指出。無得無說之理。如雲生晚谷堪對暮雲歸未合。遠山無限碧層層。長空雲掃。明月獨輝也。千法萬法皆從一法者。此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之。義言四聖六凡。十法界差別之法。皆從一無為理而生。可謂千途盡向於彼生萬法皆從於此出。洞千古之淵源。造萬像之模則。

 取捨皆難得  無心體自然  本來常寂寂
 無說亦無傳

此四句。明經中無得無說之理。故佛說得阿耨菩提。則有取有捨。所以難得也。無心者。言須菩提。答佛之問。無菩提可得。無佛法可說故云無心體自然也後二句。歎美之辭其實菩提之道。本來寂寂。無說無傳。也可。謂有口說不。得無言心自明。

○無得無說分第七。

【經】須菩提於意云何(至)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註曰。此分之義。妨疑而問。向說不可以身相見佛。恐須菩提起疑云。既非身。相見佛。云何釋迦樹下得道。諸會說法耶。此分佛順疑以問之。言菩提有得。而意顯無得也。言佛法有說。而意顯無說也。故名無得無說分。佛問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者。言空生領解佛旨。乃云第一義中。無有定實之法可得。無有定實之法可說柰以根器有利鈍。學性有淺深。隨機設教。對病用藥。但不執著自契中道。豈有定法可說也。何以故者。徵問前義也。如來所說菩提之法。皆不可取。即無得也。不可說。即無說也。非法者。此法為眾生而設。非有真實之法。故云非法也然亦假此法。開悟眾生。又不可全謂之非法。故云非是非法也。總釋上文。無定法之義也。所以者何者。此乃釋呈上文。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也。意謂。一切賢聖所證者。即不可取。不可說。無為之理也。而有差別者。盖於無為法。得之淺者。則為賢人。若須陀洹之類是也。於無為法。得之深者。則為聖人。若佛與菩薩是也。此所以有差別也。傅大士頌曰。菩提離言說。從來無得人。須依一空理。當證法王身。有心俱是妄。無執乃名真。若悟非非法。逍遙出六塵。

得亦非。說亦非。能仁機輪電掣。取不可。捨不可。空生舌本瀾翻。且道無為法。為甚麼有差別。

此文。言菩提之道。得也。不是。說也不是無有定法今世尊。說箇菩提有得。正顯無得。說個佛法有說正顯無說。可謂。世尊說法之機輪。如長空電掣相似。東湧西沒。無有定止也。須菩提言。如來所說法。不可取。不可說。可謂舌本瀾翻。如海口鼓浪。航舌駕流相似。所以舌上起風雷。眉間藏血刃也。且道無為者。此是科家出手眼。令人詳審。既是一無為理。如何又有差別也。

 萬古碧潭空界月  再三撈漉始應知

此二句。答上問辭。明無為中。有差別所以。如萬古碧潭空界月相似。月印澄潭光水不分。看時似有。取之則無。愚者不知水中撈取。枉費工夫徒勞無益。以喻無為中。差別之道。理事難分。心境不二。欲言其有不見其形。欲言其無聖以之靈也。可謂。昭昭於心目之間。相不可覩。晃晃於色塵之內。理不可分也。

 雲捲秋空月印潭  寒光無際與誰談
 豁開透地通天眼  大道分明不用參

前二句。言一色晴空。明月獨朗。喻菩提之道。無得無說。如心月孤圓。光吞萬像。光非照境。境亦非存也。後二句。指示行人。正[A36]麼時。祇須著眼不可錯過。若於此境此時。豁開通天正眼。豈非大道分明。無得無說。不用參詳也。故寒山云。吾心似秋月。碧潭光皎潔。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

 西方勝境無明暗  不比人間夜半深
 五鼓分明當子位  一輪正滿對天心

前二句。言西方境界勝妙。無有晝夜明暗。以菩薩之人。各有身光。故不屬明暗也。不比此娑婆國土人間。有晝有夜也。後二句。行容無明無暗。不比人間所以。夜六時都與子時一般。晝六時都與午時一般。故云當子位也。一輪正滿者。言晝夜常明。無有明暗也。對天心者。即午時者矣。

 休插龍釵與鳳釵  莫將胭粉汙唇腮
 法身清淨元無垢  體露堂堂歸去來

此四句。單誡女人情好莊飾不知法身本淨也。初二句。言龍釵鳳釵。頭上之莊飾。脂粉面門之莊飾。意云。如此莊飾。雖是美好。要且不常辰莊午變。少狀則老也。可謂玉帶暫時華。金釵非久飾。張翁與鄭婆。一去無消息。後二句。指出法身本淨。不假莊飾。亦無老少。不遷不變。不更不改。描之不成。畫之不就。本來現成。法身清淨。元無垢染。萬刼不壞。千古常存。故云。體露堂堂歸去來也。

銷釋金剛科儀會要註解卷第三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rung Luan(3)

橫川法語----橫川法語是源信大師所說的話

善導大師全集

毗尼日用切要---寶華山弘戒比丘 讀體 彚集

禪門修證指要...Thien Tong Tu Chung Chi Yeu

《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講記(一)作者:淨慧老和尚.

Trung Luan(4)

六祖壇經箋註

2732梁朝傅大士頌金剛經

中觀四百論廣釋 總論--- 中觀四百論廣釋 聖天菩薩 造頌 法尊法師 譯頌 索達吉堪布 著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