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釋金剛科儀會要註解卷第八

 銷釋金剛科儀會要註解卷第八

不受不貪。知足常足。無罪亦無福。隨緣過日。切忌分訴。

昭明太子。判此一段經文。為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盖佛說以菩薩不受福德。乃三界有漏果報。則不應受。故云不受。又以所作福德。不應貪著。乃是出世無漏果報。雖受而不貪著。故云不貪。故立此名。為不受不貪也。知足常足者。既不受有漏福德。即是知足。既不貪著無漏果報。即是常足。佛告獅子吼言。少欲者。不求不取。知足者。得少之時。心不悔恨。故云。知足常足也。無罪亦無福者。明此菩薩。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所作福德。不應貪著。即無福德可受。既是無福可受。即無罪可受。以了人法二執。罪福性空也。隨緣過日者。釋呈上文。知足常足。以此菩薩。不受福德。又不貪著。只是隨緣過日。龍潭信曰。任性逍遙。隨緣放曠。盡凡情。別無聖解。所以道。飲隨緣過便休。知身倘寄若浮漚。自從識破娘生面。水牯元來却是牛。切忌分訴者。亦是釋呈。無罪亦無福。而此菩薩。既不貪著。於罪福之中。無有分別取捨之心。則所修功德。即成無漏清淨果報。故云。切忌分訴也。

千家一鉢。衲子活路。雖無一物。與眾生增福。

千家一鉢者。釋呈上文。隨緣過日之衲僧家。除三衣一鉢之外。分寸不蓄。著糞掃衣。餐腐爛食。不立烟爨。依法求乞。可謂。一鉢千家飯。孤身萬里遊。即衲子之活路也。故佛成道。至於涅槃。皆依樹下。三衣一鉢。隨緣乞食。古德云。有箇安樂法。傳從諸聖賢。但能依佛訓。何用置庄田。饑則托鉢乞。困來伸脚眠。絲毫念不起。受用福無邊。雖無一物者。美上隨緣過日之衲僧。雖是身貧無有一物。能與有情眾生。而為福田。所以淨名曰。施者。無一物可施。受者。無一物可受。而為福田。謂此真空妙道。施受與物。皆不可得。溫陵曰。普門之中。本無施受。所謂。三輪體空也。

 不覺塵緣起  貪愛轉見深  若得迴光照
 當生即不生

前二句。顯示無明最初生起之相。此屬生門也。因無明。熟習晦昧。故名不覺也。塵。即所緣之六塵。緣。即能緣之六根。以第六意識。能緣三世獨影境。故起能緣之識。塵即所緣之父母。為現量境。於六根發起六識。了別成種。無明為根。後起染著。便要貪取。因貪生愛。潤業受生。故於貪愛為生死根本。以此相續無有窮盡。故云。貪愛轉見深也。後二句。若得迴光照者。此名不受不貪。即還滅門也。顯此無明。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但能不逐六塵外境。其餘十一支。悉皆空寂。而迴光返照。本來面目。無欠無餘。故於當生。即是不生也。所以般若經。最勝天王白佛言。菩薩於無生法。而見有生。佛言。諸法無滅。是故無生。若行深般若。實知無明生十一支法。若斷無明。十一支皆盡。如人身若斷命則隨滅。邪見外道為求解脫。斷欲斷死。不知斷生也。生即無明妄念。若法無生。即無有滅。譬如有人塊擲獅子。獅逐人。而塊自滅。菩薩亦爾。但斷其生。而死自滅。若塊擲犬。犬惟逐塊。不知逐人。塊終不息。外道亦爾。不知斷生。終不離死。以菩薩。深知諸法生滅。故無生死也。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經】菩提若菩薩以滿恒河沙(至)是故說不受福德。

註曰。此分名為不受不貪也。因前分中菩薩行施。雖了福德性空。尚有所受之義。故佛告云。若菩薩。以滿恒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此述前分中菩薩。即第八分善現云。菩薩了福德性空。如來說福德多。至第十九分善現亦云。以福德無故。如來說福德多。此二布施。是菩薩功德。盖了有為布施性空故也。佛又云。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等者。顯此中菩薩。以有漏果報。則不應受無漏果報。雖受而不取著。又知一切法空。亦無我執。故獲無生法忍。所以勝前菩薩也。反顯菩薩。心有所著。所感之福。則成有漏。心若離著。即成無漏。故云。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以法中無我人。二執俱空。故獲無生法忍。所以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也。佛復再告須菩提言。何故此中菩薩。勝前菩薩。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不受有漏福報。所以勝前菩薩也。於是須菩提。復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以須菩提又疑云。菩薩既不受福報。云何能獲無生法忍也。佛答須菩提言。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意云。不受福德者。以有漏果報。則不應受無漏果報。雖受而不取著。故得法忍。故云。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也。天台智者頌曰。布施有為相。三生却被吞。七寶多行慧。那知捨六根。但離諸有欲。旋棄愛情恩。若得無貪相。應到法王門。

有求有苦。八風五欲交煎。無著無貪。三明六通自在。便恁麼去。水邊林下月冷風清。不恁麼去。橋斷路窮。別通消息。還委悉麼。

有求有苦者。牒經中。以恒河沙七寶。持用布施。惟求福報。雖獲福報。而報盡還入三途。故有苦也。而現世被八風五欲交煎。亦是苦也。八風者。即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也。五欲者。即財色名食睡。謂之五愛欲也。因八風五欲交煎逼迫。溺愛不明。泛濫營求也。十誦律云。盜心有九。一者乞憐狀取。二者現威儀取。三者稱善知識取。四者以法伏人取。五者設巧計取。六者以錢出息取。七者軟語取。八者不與強取。九者與而復取。皆犯盜心。必入三途。豈非苦也。無著無貪者。牒經中。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雖作無漏果報。亦不貪著。故得法忍。即不著相。乃得三明六通。不被生死所繫。得大自在也。佛告獅子吼言。著能相生癡。癡故能生愛。愛故繫縛。繫縛故受生。生故有死。死故無常也。不著相者。則不生癡。不生癡故則無有愛。無有愛故則無繫縛。無繫縛故則不受生。不受生故則無有死。無有死故則名涅槃真常也。如是則豈非三明六通自在耶。三明者。一天眼智明。三乘諸佛。於天勝妙。得彼天眼也。二宿命智明。佛於三世境界。無有不知。不同二乘也。三漏盡智明。證見道時。遠離四漏。不同二乘所證也。六通者。一神境通。震動十方。變一為多。變多為一等。此即身如意通也。二天耳通。過人天耳。如實能聞種種音聲也。三他心通。能知十方諸有情類。心心所法也。四宿命通。能知十方有情心。日年□□處。名姓死生。自他等事也。五天眼通。能見十方有情非情。色係死生。善惡等報也。六漏盡通。能知十方有情。自他漏盡不盡等也。故云。三明六通自在也。便恁麼去者。呈上之義。於無著無貪處。便恁麼去。則向水邊林下。優游自在。凡聖情忘。不可住著。此是無作無為境界。可謂。觀月色以逍遙。聽泉聲而自在。所以佛慈云。參禪之法。別無奇特。祇要命根斷絕。疑情頓脫。屏却諸緣。痛著精彩。七穿八穴。百了千當。向水邊林下長養聖胎。然後出世利生。猶未出建化玄門之事也。不恁麼去者。此是科家手眼。別行一路。於無著無貪處。更進一步。故云。不恁麼去。不守無為境界。謂之向上一路。千聖不遊。所以橋斷路窮。不容履踐也。橋者。乃江河渡人之方便也。路者乃入王城之徑路也。以喻教中進道之方。有大小乘。從初發心。至成正覺。始以五品觀行。三種資糧。四加行。各有通途。津濟之橋梁。路即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也。今科家意謂。不恁麼去者。以此理本來現成。不因修得。故不用此資糧之行。不行此菩提之路。所以橋斷路窮也。別通消息者。此理。不從千聖借。豈向萬機求。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祇要行人。於行住坐臥。出不隨應。入不居空。外不尋枝。內不住定。撤開金鎻。打破玄關也。還委悉麼者。乃科家徵問之義。我前來如此說話。你還知麼。下文伸答是也。

 老僧笑指猿啼處  更有靈踪在上方

此二句。答上橋斷路窮。別通消息之義也。言此理。既是本來現成。不假修證。所以橋斷路窮。超出方便。別有一段奇特處。今科家要人。向人境交參。猿啼之處領會。但能於聞聲見色。當人不昧。返聞自性。返見真理。即聲色上顯露真心。故云。更有靈踪在上方。所以永明曰。孤猿呌落中秋月。野客吟殘半夜燈。此境此時誰會得。白雲深處坐禪僧。

 數行梵字雲中鴈  一曲無生澗底琴
 德勝河沙渾不用  清風明月是知音

前二句。是科家。顯露無字真經。不落紙墨。故云。數行梵字。如雲中鴻鴈。次序排空。無有造作。以喻大乘圓融境界。雲騰鳥飛。塵說剎說。無不宣演此經。可謂。風柯月渚盡演真如。烟靄雲林咸宣妙法。又以一曲無生。如澗水之聲。皆為琴韻。水流風動。悉演摩訶。白雲為盖。流泉作琴也。後二句。科家意謂。此金剛般若。若有受持讀誦。為人解說者。只以四句功德。勝過恒河沙數。寶施之功德。若以無字真經。無生之曲。雲鳥飛騰。水流風動。情與無情。皆悉共演。所以受持功德雖勝。於此法界理中。渾然不用也。唯有清風明月。始是知音之者。於無情說法。無生琴韻。方堪聽受。知音賞鑒也。

 春來秋去幾時休  堪嘆眾生又白頭
 東廓郊中多古墓  北邙山下有骷髏

前二句。嘆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春去秋來。催人易老。故云堪嘆眾生又白頭。慈明禪師云。昨日作嬰孩。今朝年老。浮生夢幻身。人命久難保。天堂并地獄。皆由心所造。南山北嶺松。北嶺南山草。一雨潤無邊。根苗壯枯稿。五湖參學人。但問虗空討。死脫夏天衫。生著冬月襖。分明無事人。特地生煩惱。後二句。嘆死亡也。有子孫者。新墳古墓。無子孫者。野棄屍骸。梵天琦云。富謂無貧日。貪思有富年。由來人作鬼。枉用紙為錢。白骨深泥下。青苔古墓前。虗空猶可料。生死莫知邊。

 白侍文章世間稀  尚求兜率厭輪迴
 我今奉勸文章士  念佛西方歸去來

前二句。引古為例。侍郎姓白。名居易。乃唐時人。贈尚書左僕射。善文章。晚節向佛。施所居宅。為香山寺。自號香山居士。經月不食葷。嘗述讚曰。十方世界。天上天下。我今盡知。無如佛者。巍巍堂堂。為天人師。故我禮足。讚嘆歸依。由是會昌初。有客舟遭風。漂至一大山。有一道士曰。此蓬萊山一院。鎻鑰甚固。曰此白樂天所居。在中國未來耳。樂天聞之。為詩曰。吾學真空不學仙。恐君此語是虗傳。海山不是吾歸處。歸即須歸兜率天。嘗立願曰。吾勸一百八人。同為一志結上生會。行念慈氏名。坐想慈氏容。願當來世必生兜率。晚歲風痺。捨俸祿三十萬。命工人杜宗鏡。𦘕西方極樂世界一部。高九尺。廣丈三尺。中彌陀。左觀音。右勢至。人天瞻仰。眷屬圍遶。花鳥池樹。栴檀莊嚴。弟子居易。焚香稽首。跪於佛前發願云。願此禮念功德。回施一切眾生。一切眾生。有如我老者。如我病者。離苦得樂。斷惡修善。隨願往生青蓮華上。重說偈曰。極樂世界清淨土。無諸惡道及眾苦。願如我身老病者。同生無量壽佛所。即儼然而化。故云。尚求兜率厭輪迴也。後二句。是科家舉例。勸今文章之士。皆效白侍郎。厭世念佛。同歸西方淨土也。

威儀寂靜。塔丈心路。不用巧分訴。行住坐臥。無盡無餘。

此科昭明太子。判此一段經文。為威儀寂靜分。言威儀者。即行住坐臥。四威儀中。是佛應身也。寂靜者。即佛法身也。以如來法身。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立此名也。塔丈心路者。釋呈上義。或塔丈二字。恐書者悞之。應作曷仗。然有疑惑者。謂如來。昔行菩薩道時。不受福報。云何至果有去來相。使諸眾生供養獲福。如此疑惑。正是心路意識分別。故佛告之云。如來威儀應用。示有動作。而法身之體。如如不動。故云寂靜。盖如來法應之身。隱顯度生。非三乘聖賢。而可測量。故云。曷仗心路。可謂。非思量處。識情難測。真如法界。無自無他也。不用巧分訴者。既法身之理。在威儀之中。豈仗心路測量。不用分別去來之相。故云。不用巧分訴也。行住坐臥。無盡無餘者。以行住坐臥。釋下威儀也。無盡無餘者。釋上寂靜也。以法身之理。既不仗心路分別。於四威儀中。無欠無餘。可謂。放去虗空包不住。收來不見一毫踪。無邊妙用神通事。盡在尋常動用中。

無所從來。亦無所去。若人會得。全不費工夫。

無所從來。亦無所去者。此科佛謂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此明法身無去來之相也。若人會得者。總結前來如此說話。若是行人。會得法身。無去無來。只在威儀動靜之中彰顯。其實省力。可謂。即石名山真省力。離波求水實應難。盖離色身外無法身。離法身外無色身。永嘉云。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故云。全不費工夫也。

 人人具四大  我見萬法空  行住并坐臥
 來去與真同

初句。明一切眾生。各有身相。乃是地水火風四大。以受想行識五蘊。假合而成。與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應身。四大名同。故云。人人具四大。次句。明如來雖具四大。有行住坐臥。與眾生應用不同。故云。我見萬法空。我見者。即執著義。以能見者是我。所見者是萬法。能見之我既無。所見萬法自空。人法既空。法身寂靜也。末二句。明如來。既了萬法皆空。證法身理。雖有應身相好。但為度生而現。故於行住坐臥。四威儀中。或來或去。無不與真皆同。若明此旨。洞達其源。方知動靜施為。經行坐臥。頭頭合道。念念歸宗。那裏不是平等一真法界。故云。來去與真同也。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

【經】須菩提若有人言(至)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註曰。此分。佛乃招告須菩提。以三稱如來者。皆顯法身真性佛也。佛云。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者。意云。若以來去坐臥。行容法身者。則是有相。故不解如來所說義也。以真佛無相。常住寂滅。本無來去動靜。可以行容。今佛。現有來去坐臥者。乃如來應身。為化眾生故。所以慈氏云。是福德應報。為化諸眾生。自然如是業。諸佛現十方。故也。何以故者。佛自徵問。何故不解我所說義乎。乃自答云。我所謂如來者。顯法性真佛也。以真佛無相。亦無來去。法身普徧。如如不動。偈云。去來化身佛。如如常不動。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也。放光般若經云。如者。一無有二。以謂法性空故。如來者。法空義也。以法空故。而無有來。亦無有去。智者禪師頌曰。如來何所來。修因幾劫功。斷除人我見。方用達真宗。見相不求相。身空法亦空。往來無所著。來去盡皆通。

坐臥經行。本自無來無去。威儀不動。寂然非靜非搖。

初一節文。牒經義也。如來應身。有來去之相。為化眾生。其法身無為。本無來去。所以肇法師云。解極會如。體無方所。明即應之真也。從真界起。水月頓呈。明即真之應也。次一節文。亦牒經義。威儀者。顯應身。若來若去。若坐若臥。即俗諦也。不動者。顯法身。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即真諦也。寂然非動非搖者。雙遮二邊。顯中道者也。

要解如來。所說義否。

此一句。是科家著力為人處。審問行人。解佛深義。而下文答出也。

 隨緣赴感靡不周  而恒處此菩提座

此二句。答上問義也。此文出華嚴經。如來現相品。一切勝音菩薩。而說頌曰。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如來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恒處此菩提座。科家。借後二句。顯如來應身。隨緣赴感。無處不周。其法身寂然。未離本座。可謂。處一座而十方俱現。演一音而沙界齊聞也。

 巍巍不動法中王  那有獼猴跳六窓
 笑指真空無面目  連雲推月下千江

前二句。頌經義也。明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顯法身不動。那逐根塵。故喻獼猴不跳六窓也。今言法中王者。起信論云。法身者。自體有大智慧光明。徧照法界。真實識知。自性清淨心。常樂我淨。清涼不變。自在不動。是明如來法身。於諸法中得大自在。故名法中王。行人若悟此理。六根門頭。放光動地。獼猴安然。六窓閴寂也。後二句。科家直指。法身無相。至理無形。有何面目。古德云。通身無向背。徧界絕形踪。科家末後。盡力提持。所以連雲推月。齊下千江。境智不分。人法一體。可謂。混淪無內外。和融上下平。

 蘆花影裏一骷髏  半臥黃沙半土丘
 骷髏有心頭氣  爭名奪利幾時休

初二句。嘆人死屍骸送於郊外。骷髏遍地縱橫。日炙風吹。狼籍穢惡。醜不可觀。盡大地人。悉皆如此。所謂。昔時要笑紅顏。翻成燼。今日荒園白骨。變作泥推也。末二句。歎此骷髏。今朝如此零落。昔年三寸氣在。自恃豪強。爭名奪利。無有休息。丹霞先生詩云。自待烟霞物外求。何須谷口傲扁舟。三皇社稷今何在。五帝山河總是休。無限豪傑埋土塚。幾多文武臥荒丘。在生祇管爭名利。更不回頭向早修。

 漢末殘唐甚苦哉  人心上下極相乖
 貪婪虗偽那堪說  亂世如麻歸去來

此四句。科家歎時世澆薄。人心乖戾。言漢末者。即吳魏劉三國。後有五胡。及十六國。各霸為王也。殘唐者。有十國十王。皆偽之主。今言甚苦哉者。悲夫。時者澆漓之世。人者浮薄之流。所謂貪婪虗偽。不可稱說。乃是科主痛切之言。故深嗟之。末句。亂世如麻者。言說主多則亂。兵戈遍地。男罷耕鋤。女罷機織。率土之民。十亡八九。古詩云。世亂兵荒殺氣紛。美人抱子入宮門。寧干壯士揮戈手。不負男兒結髮恩。玉貌花顏何處是。形骸血跡至今存。吾來傷感前朝事。為吊禾川烈女魂。歸去來者。科家意云。似此世亂如麻。不如念佛歸去。早離穢土。徑達淨。若是五逆十惡之人。臨命終時。勸令念佛。承佛願力。生於下品。華中受樂猶若天宮。故乃相勸。亂世如麻歸去來也。

一合相理。不在分別。處處任宣說。九年面壁。斬釘截鐵。

此科昭明太子。判此一段經文。為一合相理分。以須菩提答佛。若是徵塵眾實有者。若世界實有者。此二節文。以顯界塵無性。以喻法應。無有一異之性。以顯圓融一合相理。故立斯名也。不在分別者。上所謂。一合相理。塵界一異。不可分別。故須菩提答云。非微塵。非世界。非一合相者。名為一合相。遣除一合相理。故云。不在分別也。處處任宣說者。以一合相理。豈有言說。世俗諦中。為化眾生故。有分別言說。所以處處任宣說也。九年面壁者。此一節。釋呈上文。不在分別。言謂達磨九年面壁。大有逕挺。不近人情。不涉言詮。單明真性。直顯第一義諦。實具斬釘截銕之手段。

神光三拜。花開時節。分明點破。秤錘原是鐵。

此一節。呈前不在分別之義。昔達磨初祖。在少林面壁。一日謂門人曰。時將至矣。吾欲返西竺。汝各言所得。時道副云。如我所見。不執文字相。不離文字相。而為道用。祖曰。汝得吾皮也。尼總持云。如我所見。如慶喜見阿閦佛國。一見更不在見。祖曰。汝得吾肉也。道育云。四大本空。五蘊非有。而我見處。無一法可得。祖曰。汝得吾骨也。慧可禮拜。依位而立。祖曰。汝得吾髓也。復曰。昔如來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付與迦葉。展轉至吾。今付與汝。偈曰。吾本來茲土。傳法度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今科家言。神光三拜。領言外旨。是他時節因緣。正與一合相理。無二無別也。分明點破者。此節。呈前達磨面壁。神光三拜。分明顯露不言之道。恰似秤錘。原來是鐵也。

 三千界微塵  俱來一念心  如來一合相
 推倒大虗空

前二句。牒經之義也。以三千界微塵者。舉能喻之界塵。兼所喻之法應也。長水謂。界塵法應。皆是我法所緣之境。此境俱不離能緣一念之心。所以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故云俱來一念心也。如來一合相者。此二句。亦牒經義。結歸圓融不二之理。既云一合相理。即是不見虗空。唯見真如。所謂。除真心外。無片事可得。故云。推倒太虗空也。

○一合相理分第三十。

【經】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至)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註曰。此一分文義。因前來二十九分中。應身有去來是異。法身無去來是一。佛恐善現有一異之見。故此分中設喻問之。先舉世界微塵一異斷疑。次舉言說我法離見。且初釋文。總有三科。一操界塵一異。以顯無性。二釋微塵。以喻應身無有異性。三釋世界。以喻法身無有一性。今且先標塵界為喻。故佛問云。以三千界碎為微塵。是微塵眾寧為多否。此喻界塵一異。以顯無性。今言世界者。喻法身也。微塵者。喻應身也。世界是一也。微塵是異也。碎界為塵。界無一性。以喻從法起應。法無一性。即異破一也。聚塵為界塵無異性。以喻應空。即法應無異性。即一破異也。此互破者。雙遮顯中。即非一非異也。故偈云。去來化身佛。法身常不動。於是法界中。非一亦非異。

【經】何以故若是微塵眾(至)則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

此節經義。即第二科。釋微塵。喻應身無異性也。何以故者。徵前甚多微塵之義。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此言佛不說者。意顯塵體本空。故以喻如來應身。雖具足相好。而體實非真。故偈曰。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是也。所以者何者。徵釋前文界塵也。佛說微塵眾者。牒前佛說。碎為微塵也。若知碎世界作微塵。微塵全是世界。則塵無實性。故云。則非微塵也。以離性計而說微塵。故曰。是名微塵也。

【經】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至)則非世界是名世界。

此節經義。言如來所說三千世界者。牒前以三千世界也。若知合塵為世界。世界全是微塵。則世界無實性。故曰。則非世界也。以離性計而說世界。故曰。是名世界也。所以塵無別塵。全界為塵。以喻應無別應。全法起應也。界無別界。聚塵成界。以喻法無別法。全應即法。此是雙照顯中道也。

【經】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此節經義。即第三科。釋世界以喻法身。無一性也。何以故者。徵前世界也。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此以一合相理。返顯世界非是實有。則知一合相理。乃是界塵法應。圓融無礙之理。明矣。故偈云。世界作微塵。此喻是彼義也。如來說一合相者。以界塵法應。皆具足名相。即俗諦也。則非一合相者。以界塵法應。雖具名相。其性本空。即真諦也。是名一合相者。以法身。能一能異。非一非異。圓融無礙。即中諦也。

【經】須菩提一合相者(至)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此節經義。言一合相理。不可說者。意云。若言法身是一。恐聞者定執為一。則不可說。若說應身是異。而聞者便執為異。則不可說。若謂法身非一。聞之者又執為非一。則不可說。若言應身非異。而聞者又執為非異。則不可說。此一合相理。亦不可思議。但凡夫不了。自生貪著耳。傅大士頌曰。界塵何一異。報應亦同然。非因亦非果。誰後復誰先。事中通一合。理上兩俱捐。欲達無生路。應當識本源。

以世界碎如微塵。慈尊喻巧於玄要。立權名談其實相。凡夫意絕於貪求。

初一節。牒經義。明如來設教。為化眾生說種種法。恐諸眾生。未得通曉圓融之道。故引種種譬喻。令人易解。今此經中。以界塵喻法應者。故云巧也。所以聚塵成界。碎界為塵。喻全法起應。全應即法。巧之甚也。玄要者。玄妙總要也。然此一喻。總該世出世之八義也。能喻界塵。有非一非異能一能異之四義。法應亦有非一非異。能一能異之四義。如此八義。一喻明矣。豈非玄妙總要者乎。次一節。亦牒經義。明佛說四十九年法。有三乘五教。正眼觀來。都是權也。只是談其一乘實相。真空實際之中。道箇能一能異。非一非異者。皆世數而矣。真空之中。皆無此說。淨名曰。法身無為。不墮諸數。使諸凡夫。悉知如來法應之身。尚是權立之假名。而實不可得。況我凡夫色身識心。及所有諸法。豈是實乎。故使凡夫貪著之心。自然息矣。

與麼會得。返本還源。背塵合覺。不與麼會。慈同諸佛。悲合眾生。總不與麼。

此是科家。誡勉行人也。始一節文。謂與麼會得者。意云。法應之身。既屬名數。尚不可得。況我色身識心。及所緣諸法。皆即虗妄實不可得。故使凡夫意絕貪求。自然返本還源。背塵合覺也。次一節文。謂不與麼會者。乃科家拈情。要行人不在返本還源背塵合覺處著脚。須要入纏垂手。和光同塵也。正同觀音大士。初獲圓通。得二種殊勝。一者上與諸佛。同一慈力。二者下與眾生。同一悲仰。而入十法界。現三十二應。說法利生也。總不與麼者。斯一節文。是科家將上二法。一齊掃除。與麼不與麼。總拈向一邊。直顯頓宗即心之道。上不見諸佛可成。下不見眾生可度。而向下伸答是也。

 巨靈擡手無多子  分破華山千萬重

此二句。答上總不與麼之義也。謂不住一真法界。諸佛眾生了無所有。如巨靈神大用現前。以斧劈開華嶽也。言巨靈者。乃太華山之神。巨靈即乃名也。因母昔有染緣之業。受罪於斯山底。巨靈欲救母罪。力所不能。後入華山西。恭禮鏡月峰光照禪師處。拜告曰。吾母受罪於此山未出。今欲請師求救。師即書一唵字。與神斧上。於是持斧于山頂。用斧一劈。山即兩開。其母承斯總持神呪之力。即生忉利天。巨靈求道三年。立化於華山之頂。後為金剛密跡大神也。所以云。劈開華嶽連天色。放出黃河至海聲。

 一段生涯六不收  從前萬法盡非儔
 輕輕劈破三千界  直得恒河水逆流

前二句。謂一段生涯。指般若真空而言也。六不收者。此理以六根。六塵六識。收他不得。即我空之義也。從前萬法者。科家意謂。此般若真空。就是從前第二分中。至此三十分。以文字總持。雖說無量玄妙之法。到此行容不出。比類不及。故云非儔。即法空之義也。後二句。牒經義。以法身之妙用。輕輕劈破。三千世界碎為微塵。直得塵塵即毗盧境界。法法具常住真心。所以法應不分。界塵無礙。同歸圓融廣大之理也。直得黃河水逆流者。既是碎界作塵。聚塵成界。以喻法身即應。全應即法。直得大地平沉。虗空粉碎。心外無法。獨顯真空。故云。水逆流也。

 九曲黃河直指君  分明全不涉途程
 不知白日青天裏  開眼許多迷路人

始二句。明昔有僧問石霜圓曰。如何是南源境。霜云。黃河九曲。水出崑崙。僧又問曰。如何是境中人。霜云。流水人不顧。斫手望扶桑。乃科家。引古人。以九曲黃河直指於君。分明說出水之源頭。出自崑崙。此喻世尊大慈。雖設種種言教。方便譬喻。如黃河九曲。大意直指般若真源。澤機潤物。故不涉途程。當央顯露也。末二句。科家嗟嘆。錯過者多。明世尊。雖是分明直指。般若真源。長安大道。爭奈眾生不能履踐。如白日青天。開眼迷路也。

 東晉遠公曾結社  遺民房翥總奇才
 淵明入會多耽飲  今晚休盃歸去來

此四句。科家誡人。識破幻境。同歸淨土也。東晉遠公者。師諱慧遠。鴈門樓煩人。今河東代州是也。姓賈氏。生於石趙。二十四歲。聽道安法師。講般若經。大悟。於孝武帝大元九年。至廬山。以杖卓地曰。有泉則住。起杖水隨杖出。遂居之。所居之處有潭。一日忽水涸。遂成平地。無何雷電風雨。天地陡暗。山川震動。久而暗霽。其地四方平坦潔淨。並無草木。又一日如前。雷電風雨俱作。次日忽見。棟梁椽柱斧鑿皆淨。成規矩。積而成𧂐。師與江東太守。奏準建寺畢。請題曰東林寺。殿名神運。於中立彌陀像。建白蓮社。共集十八大賢。同脩淨業。師三十年。跡不下山。初十一年間。三覩聖像。而不令人知。後十九年七月晦夕從定起。忽見阿彌陀佛身滿虗空。圓光之中有諸化佛。觀音勢至。侍立左右。佛言我以本願力故。來安慰汝。汝七日後當生我國。又見佛陀耶舍慧持曇順。在佛之側。前揖曰。師志在吾前。何來之遲也。既知時至。謂其徒曰。吾始居此。三覩聖像。今復再見。吾生淨土決矣。於義熈十二年八月六日示眾曰。遺屍於松林下。言訖而逝。晉時劉程之。字仲思。號遺民。彭城人。楚莊王之後。妙善老莊。通百氏。少孤。事母以孝聞。自負其志。不干時俗。初解褐為參軍。謝安劉裕嘉其賢。相推薦。皆力辭。性好佛理。乃與雷次宗。周續之。宗炳。張銓。畢之等。同來廬山。遠公謂曰。諸君之來。豈宜忘淨土之遊乎。程之。乃鑱石為誓文。以志其事。遂於西林澗北。別立禪房。養道安貧。精研玄理。兼持禁戒。宗張等。咸仰嘆之。甞貽書關中。與什肇揚確經義。著念佛三昧詩。以見專誦坐禪之意。始涉半載。即於定中。見佛光照地。皆作金色。居十五年。於正念佛中。見阿彌陀佛。玉毫光照垂手慰接。程之曰。安得如來。為我摩頂。覆我以衣。俄爾。佛為摩頂。引袈裟以披之。他日念佛。又見人入七寶池。蓮華青白。其水湛湛。有人。項有圓光。胸出卍字。指池水曰。八功德水。汝可飲之。程之。飲水甘美。及覺異香發於毛孔。乃自謂曰。吾淨土之緣至矣。復請僧轉法華經。近數百遍。後時廬阜。請僧畢集。程之。對像焚香再拜。祝之曰。我以釋迦遺教。知有阿彌陀佛。此香先當供養釋迦牟尼如來。次供阿彌陀佛。復以妙法蓮華經。所以得生淨土。由此經功德。願令一切有情。俱生淨土。即與眾別。臥床上面西。合掌而化矣。

晉時房翥。暴死入冥府見王。王曰。據汝薄中。曾勸一人念佛。得生淨土。君承斯福。亦令得生淨土。翥曰。尚誦金剛經萬卷。併禮五臺。故未欲往生。王曰。誦經禮拜。故為好事。不如且生淨土。翥良久。王知其志不可奪。乃放還人間。所謂。三軍可奪其帥也。匹夫不可奪其志也。

晉時陶潛。字淵明。事如前引。居士居柴桑時。與廬山相近。同陸脩靜。常來訪遠公。遠愛其曠達。招之入社。潛性嗜酒。謂若許飲則住。遠許之。潛入山。久而無酒。攢眉而去。曾著搜神記。多載佛靈驗事也。

知見不生。返照還源。本性離言詮。見聞覺知。無正無偏。無垢無淨。無缺無圓。

此科昭明太子。判此一段經文。為知見不生分。盖須菩提下以四相見佛乃許之。於一切法。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故立斯名。為知見不生也。返照還源者。此明奢摩陀。定也。以定力故。能除人法二執。雙顯人法二空理。故云。返照還源也。本性離言詮者。此明毗婆舍那。慧也。以慧力故。能開演藏乘。說出種種法門。導利羣生。雖演諸法。了文性空。得真解脫。故云。本性離言詮也。見聞覺知等者。明三摩鉢提。即中道觀也。前文。單明定慧。此中。定慧雙融。見聞者。即如是見。乃慧也。覺知者。即如是知。乃定也。總言見聞覺知者。雙照顯中道也。無正無偏等者。雙遮顯中道也。今科家。教令行人不可偏局。尋常日用之中。於見聞覺知處。不可執著根塵境上。不可離了根塵而別有性。所以無正。即不住寂寂之中。無偏。即不住惺惺之上。無垢。即不隨掉舉。無淨。即不沉無記。無缺無圓者。出三諦之外。三觀圓融也。無缺。即三觀一心。三諦一境也。無圓。即一體圓融無礙。三諦歷然。乃是一乘深入之法門也。

靈光浩浩。杲日正當天。

此二句。法喻雙明。三諦圓融之處也。乃至釋迦出世。達磨西來。都顯此一段靈光。如杲日麗天。無處不照。所以玄沙云。盡大地情與無情。森羅萬象。一切諸法。悉在我這光明裏。自在受用。故云。靈光浩浩。杲日正當天也。

 知見度眾生  眾生亦復盲  如來非法相
 方到涅槃城

上二句。牒經義。謂地前菩薩。加行方便位中。有能所分別。知見度生。非菩薩著相。則所度眾生亦著四相也。如云。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斯言能度菩薩既有四相。所度眾生亦有四相。故云眾生亦復盲也。下二句。亦牒經義。明如來。斷分別見。不著法相。謂非法相者。不生法相也。此非法相。即勝諦中。不容他物。離性離相。不屬因緣。乃寂滅坦實之體。故云方到涅槃城也。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經】須菩提若人言佛說(至)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註曰。此分經文。明離我法二見。因前三十分中。界塵法應皆是我法所緣之境。令知不實。今破能緣我法見心。見心乃是凡夫。所起虗妄分別。茲今拈却令忘分別。即入聖位也。且初離我見者。有真我之見。有妄我之見。妄我之見者。乃虗妄分別。眾生見也。真我之見者。遠離執著。即如來見也。既離執著。示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者。此不見中。而示有見也。在迷眾生。以為如來實有四見。故云。不解如來所說義也。是故佛以四見審問善現。是人解我所說義否。善現。解佛問義。答云。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也。何以故者。善現自徵前義。是人何故。不解如來所說義。以善現。既解如來所說之義。即知四見。皆非虗妄分別。是真我之見。故云。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也。長水曰。佛說我見等。非寶我人等見。是假名我人等見。眾生不解。謂之實有也。

【經】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至)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上文。離我見。此文。却離法見。亦是總結降伏。安住正行也。前第二分中。善現初問發菩提心者。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如來答。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故今結云。發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見信解。此結前應如是住大乘知見也。不生法相者。即不於諸法取著。此結前降伏其妄心也。此明如來說。要令眾生發菩提心。修行契理。是故善現。聞佛所說之法。即解其義。故佛叮嚀發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見信解。不生法相也。須菩提所言法相等者。佛乃招告善現。重徵上義。謂所言法相者。知見信解。皆是法相。既有法相數量之名。即屬俗諦也。如來說即非法相者。以三方便中。無分別之心。故云。即非法相。即真諦也。是名法相者。以三方便中。分別心空。入無分別之理。非俗非真。離性離相。故云。是名法相。即中道諦也。

若著知見信解。難契如來妙義。悟無我人壽命。還同陽焰空花。楞嚴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祇如法相不生時。還信解麼。

若著知見信解等者。此一節。謂發菩提心者。於一切法。取著知見信解。則有分別。既有分別。則成法見。既有法見。則不能證無分別之理。所以難契如來妙義也。本科中言。若著見聞覺知。恐謄刻者。悞矣。悟無我人壽命等者。此一節。明善現悟佛問義。世尊雖說我人等四見。是如來真我也。非同凡夫。實有妄我也。既非凡夫我見。則知佛之示現假名我也。如同陽焰空花。皆不可得也。楞嚴云。知見等者。此引經文。釋呈上義。若著知見信解。難契如來妙義。此明法見存。而迷理也。知見無見等者。亦呈上文。悟無我人壽命。還同陽焰空花。此明我見空。而不實也。祇如法相不生等者。乃是科家手眼。徵問行人。明前發菩提心人。於一切法上。不起分別之念。佛印云。如是知見信解。即今法相不生。還信解麼。科家要人。於知見信解。無分別之智。此三皆空。且道還信解麼。下文出其所以也。

 大千世界海中漚  一切聖賢如電拂

此二句。明法相不生之義也。依報。正報。了不可得。此明人境。如漚如電。誰起知見分別。所謂百千世界猶如空華亂起亂滅。故云。大千沙界海中漚也。一切聖賢者。上明法見空。此明人見不存。於實相中。非唯三賢十聖皆空。縱是佛之境界亦空。故云。一切聖賢如電拂也。

 法空非我道非親  樹倒藤枯笑轉新
 風掃止啼黃葉盡  千林全體露天真

首句。牒經義。即經中一離法見也。然有三種發菩提心者。不分別也。二於一切法。亦不分別也。三於方便門。知見信解。故離於法見。即法空也。非我者。即第一義。離我見也。此之我見。即能緣我法之見心。此之見心。乃是所起分別之念。此念亦空。故云。非我也。道非親者。即經中不生法相。此法不生。是無分別之理。此理亦遣。故云非親。乃破執情也。次句。引宗證明。此世尊道。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於樹倒藤枯。笑轉新一般也。昔疎山。到溈山便問。承師之言。有句無句。如藤倚樹。忽然樹倒藤枯。句歸何處。溈山呵呵大笑。疎山曰。某甲四千里。賣布單來參和尚。何得相弄。溈喚侍者。取錢還這上座。遂囑云。向後有獨眼龍。為子點破去在。後到明昭。舉前話。昭云。溈山可謂。頭正尾正。祇是不遇知音。疎便問。樹倒藤枯。句歸何處。昭云。更使溈山笑轉新。疎於言下有省。乃云。溈山元來笑裏有刀也。末二句。明佛說三藏十二部。諸祖千七百葛藤。盡是止啼黃葉。為化眾生。暫止其妄念。及到理極玄微之處。皆用不著。所以世尊祇得拈花。迦葉祇得微笑。今此經中。謂發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見信解。不生法相。正是風掃止啼黃葉盡處。千林全體獨露天真。可謂。皮膚脫落盡。唯有一真實。

 朝日忙忙暮日忙  眾生何不早思量
 人如春夢終須短  命若風燈豈久長

前二句。嗟嘆世事無窮。奔忙不定。勸人省悟。急早修行也。後二句。喻人命不能長久。今日雖安。明朝未保。如春夢而短。似風燈無常。故石屋詩云。風檣來往塞官塘。站馬如飛日夜忙。冐寵貪榮謀仕宦。爭名奪利作經商。人間富貴一時樂。地獄辛酸萬劫長。古往今來無藥治。如何不早去修行。春夢短者。如黃粱一夢。古云。珊瑚枕上片時間。遊盡江南數千里。

 淨土緣生稱本懷  一靈更不墮胞胎
 法身解脫俱齊等  瞥地回頭歸去來

初句。謂淨土所生之緣。隨心所欲。九品池中。即得稱心而生。既生。欲往十方國土供佛。隨心即往。或衣或食。即得隨心而至。故曰。稱本懷也。淨土詩云。一朵蓮含一聖胎。一生功就一華開。稱身瓔珞隨心現。盈器酥酡逐念來。金殿有光吞日月。玉樓無地著塵埃。法王為我談真諦。直得虗空笑滿腮。次句。言此土眾生。所生之緣。有三緣會合。十月懷胎。種種之苦。不得隨心。所以科家誡勉行人。一靈真性。直往蓮胎托質。休更入母胞胎也。末二句。謂此土行人。果能生在淨土。即得三德俱備。故云。法身解脫俱齊等。與佛無殊。既是如斯妙處。此土眾生。何不瞥然急早回頭。萬緣一齊放下。晝夜專念南無阿彌陀佛。歸淨土去也。

應化非真。如露如電。有為法。不牢堅。住相布施。果報人天。

此科昭明太子。判此一段經文。為應化非真分。盖不取於相。又一切有為。如夢如幻。故立此名。為應化非真也。如露如電者。明佛現應化之身。示同生滅。亦屬有為無常之法。虗假不實。故以六喻而譬之。如露者。以喻妄身。念念遷。生滅無常。似草上之露。日出則晞也。如電者。以喻現在所念之法。剎那不住。猶如電光。既屬有為。豈有牢堅。了此不堅。方證真常也。住相布施者。此明經中。以滿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持用布施。盖是有為果報。只在人間天上受福而也。

持經四句。入聖超凡。頻頻轉念。金剛體最堅。

上二句。明持經。即無為福而得成佛。謂四句者。即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以此經。即化身佛所說。盖化身佛說法。離言說相。而無取著。弘經行人亦能離著。故功德無量。所以入聖超凡。故演說之福。勝彼無量阿僧祇布施也。下二句。乃科家誡勉後學。但凡持誦。須要以圓融妙觀。專住一心。觀三諦理。不可循行數墨。轉益見知。其猶春禽晝啼。秋蟲夜鳴。風氣所使。終無意謂也。今言頻頻轉念者。要人孜孜切切。正念不忘。一念萬年。萬年一念。斯一念非紙墨文字。而可詮註。乃無字真經。金剛妙體。水火難壞。故云最堅也。昔東印土國王。請二十七祖般若多羅齋。王問云。何不看經。祖曰。貧道入息不居陰界。出息不涉眾緣。常轉如是經。百千萬億卷。此即頻頻轉念之意也。玄沙亦云。仁者在甚麼處。汝今欲得出他五蘊身田。但識汝秘密金剛體。古人道。圓成正徧。徧周沙界。乃至大地山河。十方國土。明暗色空等。無非是汝金剛體也。

 演說四句偈  六度為初  縱橫無罣礙
 般若自如如

初一句。即是為人宣演解說。一切有為法等。四句之偈也。次句。言六度者。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布施度慳貪。以持戒度破戒。以忍辱度嗔恚。以精進度懈怠。以禪定度散亂。以智慧度愚癡。故云六度也。為初者。以布施為五度之首。布施有二種。一財施。二法施。今科家言。為人演說四句偈等。即法施。故云。為五度之初也。末二句。科家意。要為人演說四句偈。以為法施。欲令行人。均脩萬行。成就四心。六度圓融縱橫無礙。了一切法體空。不可得者。獨顯般若如如理也。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經】須菩提若有人(至)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註曰。此分之義。由前十七分中。佛告善現。發菩提心者。無能度所度之念。至二十六分。二十七分。重誡執著。相好俱空。則成斷滅。及二十八分。但以相好修福德故。而不取著即證法身。謂有漏不受。無漏受而不著也。二十九分。應身有去來。法身無去來。乃至三十分。如來以碎界作塵。喻法應二身。能一能異。非一非異。三十一分。於一切法不生法相。故此分經文。而有三節。初節。以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此是假喻校量。二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乃至其福勝彼。此明持說福勝。三節。從云何為人演說等。此釋福勝所以也。前以七寶布施。但得有漏因果。人天受福而。福盡還墜。此以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四句偈等。直下明了般若真智。即得見性成佛。復兼受持讀誦。為人演說。亦令見性。所以功德轉勝。又況此經。乃是化佛所說。以為經教之主。受持演說。是弘經之人。所弘之經。既是化佛。稱性所說離言說相。故功德無量。弘經之人。亦能離言說相。所以其福勝彼也。云何為人演說者。佛自問云。如何為人演說。乃自答云。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意云。為人演說。若能不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則稱真理不取於相。唯顯真如故。此即心如境如。故曰如如。盖以心境皆真。如是法身不動也。何以故者。佛自徵起上文。何故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佛恐或者疑云。既言為人演說。則諸佛如來。常在世間。為眾生說法。何故言如來入般涅槃耶。以涅槃。即是不動無為之義。今涅槃寂靜。與說法喧動。動靜相返。云何兩存。恐有此疑。故說偈以釋其疑也。此偈謂一切有為法者。即一切世間。依正。染淨。生滅之法。以佛生人中。示同生滅。亦屬有為無常之法。無常之法虗假不實。故以夢幻泡影露電六喻而喻之。既知無常虗假不實。無非真常之道也。應作如是觀者。觀即般若妙智。盖般若具空假中三觀也。以斯妙智。觀一切有為法。有依正染淨等。無量差別。此即假觀。觀俗諦也。以斯妙智。觀一切有為法。皆生滅無常。如夢幻泡影露電。此即空觀。觀真諦也。以斯妙智。觀一切有為法。即真即俗。非空非有。此即中觀。觀第一義諦也。能如此觀一切有為法。具足圓融三觀三諦者。以能觀既是妙智。即一心三觀也。所觀無非妙境。即一境三諦也。能達此義。而如來法身。常在世間。豈有滅也。言入滅者。乃應身耳。故舉喻以顯無常。令人易曉。故曰。應作如是觀也。亦云一經始末。皆稱如是者。始云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中間節節云如是。主此又云如是觀者。論乃釋云。妙智正觀。故知妙智。實一經之宗也。從第三分至此。正宗分竟。

【經】佛說是經長老須菩提(至)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此節經文。即流通分也。流通者如水之不壅塞。喻流通般若。利益羣生。使聞經而出離苦海。令聽法而必證菩提。天親偈曰。佛說希有總持法。不可稱量深句義。從尊者聞及廣說。回此福德施羣生。經初但言與大比丘眾。今經末。兼言四眾八部。顯前說經之始。此八部亦在會也。聞佛所說皆大歡喜者。文殊請問經云。歡喜奉行有三種義。一說者清淨。不為取著利養所染故。二所說法清淨。以如實知法體。說理如理。說事如事故。三得果清淨。起信解行。得無漏果故。三種既皆清淨。孰不歡喜奉行者哉。傅大士頌曰。如星翳燈幻。皆為喻無常。漏識修因果。誰言得久長。危脆同泡露。如雲影電光。饒經八萬劫。終是落空亡。

施七寶滿僧祇。福有求而即妄。持此經演四句。德雖勝而非真。晏坐水月道場。成就空華佛事。度幻化之含識。證寂滅之菩提。凡情聖解俱空。生死涅槃如夢。

初節。施七寶等者。牒經中喻以七寶布施。惟在人天受福。即屬有求而即是妄。未離有為。故須遣也。二節。持此經等者。乃是科家拈情。以受持演說四句之偈。福德雖勝。而福德非真。以執著無為。亦須遣矣。所以云。真不立。妄本空。有無俱遣不空空。是也。宴坐水月道場等者。此文。呈前非真之義。指示行人。以般若真空之中。受持演說皆是不真。所以宴坐道場。即同水中之月。持經演說。成就佛事。猶如空裏之華。總言不實之義也。永明壽云。建立水月道場。莊嚴性空世界。羅列幻化供具。禮拜影現法會。施為谷嚮度門。修習空華萬行。是也。度幻化之含識等者。此文亦呈前非真之義。以為人演說。只要度脫眾生。既是幻化不實。云何度之。所證菩提既是寂滅。寂滅理中無取證故。佛告清淨慧言。於實相中。實無菩薩。及與眾生。何以故。菩薩眾生皆是幻化。幻化滅故。無取證者。永明壽曰。常遊如幻法門。出入無礙觀門。降伏鏡像魔軍。大作夢中佛事。廣度如化含識。同證寂滅菩提也。凡情聖解俱空等者。乃是科家手眼。拈人執情。我前來如此說話。將凡情聖解。俱要拈了。以生死涅槃猶如夢事。所以封慧上堂曰。未陞座前。大地人成佛畢。更有何法可說。更有何生可利。況菩提煩惱本自寂然。生死涅槃猶如作夢。施設門庭。誑惑初機。方便門開。羅紋結角。於衲僧面前。皆成幻惑。且道衲僧有甚長處。卓杖一下曰。孤根自有擎天勢。不比尋常曲彔枝。真如元云。凡見聖見。春雲掣電。真說妄說。空華水月。翻憶長髭見石頭。解道紅爐一點雪。

銷釋金剛科儀會要註解卷第八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rung Luan(3)

橫川法語----橫川法語是源信大師所說的話

善導大師全集

毗尼日用切要---寶華山弘戒比丘 讀體 彚集

禪門修證指要...Thien Tong Tu Chung Chi Yeu

《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講記(一)作者:淨慧老和尚.

Trung Luan(4)

六祖壇經箋註

2732梁朝傅大士頌金剛經

中觀四百論廣釋 總論--- 中觀四百論廣釋 聖天菩薩 造頌 法尊法師 譯頌 索達吉堪布 著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