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四十一章)===>>>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四十五章)

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四十一章)

 

南懷瑾教授講述

 

第四十一章  大化不曾留一人

 

注重做功夫、注重實證的特別注意與唯識有關的這一段,這個問題還沒有討論完。我們在這裏引用六祖「六七因上轉,五八果地圓」的說明,正好與這問題配合參究,而且重點在求證。像修淨土念佛的,念到「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無念怎麼念?「無念」,三際托空,過去不可得,未來不可得,當體自性空,唯心的淨土呈現了。這是第六意識的現量在因上呈現了。一切修法都是如此,必須修到三際托空。

 

三際指前面、中間、後面三段,過去已經過去,當然沒有;未來還沒有來,一來就變成現在;現在又成為過去,永遠不會停留,它是生滅法。有些人一輩子做功夫,討厭自己妄念、煩惱多,那叫「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當你覺得妄念多,妄念早跑了,你想請它吃最好的素宴留它,都留不住的。這世上什麼都留不住,人的生命也留不住,何況念頭。本來三際不停留。然而問題是,理上知道三際不留,中間托空做不到。大家求的是不讓後念上來,因此用許多方法壓住後面的念頭,不讓它起來,實際上壓也壓不住。

 

念頭這個東西,正如白居易的詩: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野草是春風吹又生,阿賴耶識的現量永遠把你的雜念呈現出來,這是阿賴耶識自性當然的功能,沒有什麼稀奇。但是你知道這個現象不留、不住,所以《金剛經》叫你「無住」,無所住,你為什麼要在中間這一段求空?住在這裏早已著了一個念。

 

古人「三際托空」這名詞用得好,手托之托。大家學佛,尤其中國人學佛,很容易搞錯,總覺得自己是中國人,哪里不懂中文?三際托空嘛!下意識認為是三際「按」空,硬把它「按」下去,你要硬求一個空,不是「按」空嗎!古人用字用得好,是我們自己讀書不留意!

 

忘我不等於無我

 

那麼,真用功,也懂得這個理,一點都不吃力,很自然的,在空性自在的境界上,你求個什麼空?空者不是你去空它,你去空它是壓它,它自然空。也不是它來空你,本空嘛。那麼,你讓它自然來去,生滅去來,一切不管。這個時候,「生滅中有不生滅性」你知道念頭來去的這個並沒有動過,它本來不動。那麼,這個本來不動慢慢澄清久了呢?「我相」忘去了,只能夠說忘去了「我相」,我的一切現象忘了,「人我」沒有忘喔!你坐在這裏打坐,雖然坐到三際托空,我相慢慢沒有,可是我還是我,尤其兩腳,酸還是照酸,麻還是照麻,真正的「人我」沒有去掉,只是在意識上的我相比較薄了。

 

所以,大家做功夫,必須要研究佛經教理,不通理,功夫一做,就走到外道路上去了。你只能說你的相、一切貪瞋疾慢疑的觀念比較薄了!不過這已經了不起了!比如脾氣壞的變柔和了;性子急的慢慢變得不急了。但是性子慢的人,更慢就完蛋了!他要轉的,你注意「轉」。慢的人反而變得靈敏了;笨的人變聰明;聰明人變笨了嗎?(眾笑)聰明人是變笨一點。聰明人思想跳得太快太急,他慢慢會柔和起來。這些都可以馬上測驗出來的。

 

所以大家問自己學佛有沒有進上升?有沒有功夫?你在這個地方特別注意自己就知道了。什麼叫學佛?我經常告訴你們,嚴格要求自己、嚴格地反省自己、管理自己就是學佛。不要求自己、不反省自己,光拿兩隻眼睛看別人,這個不合佛法、那個不對,這不是修行人……,那是入魔了!要完全徹底地反省自己,才是真實地學佛。

 

由這個因上轉,六七識在這個清淨面的現量上,慢慢轉了什麼呢?脾氣壞的變柔和了!脾氣太懦弱的變得有勇氣了!這個就是轉。一切習氣自然會轉,不要你去轉它,只要在第六意識清明現量上,這些習氣會慢慢轉。所以中國文化到唐宋以後認為:「學問之大在變化氣質」,內在氣質一變化,外在也變化了,人家一看,喲!滿面祥光(滿面紅光就不對了!也許是喝酒、也許是高血壓,修道修到滿面紅光相當嚴重,那靠不住的),怎麼樣叫祥光?祥到什麼樣子?那要有經驗的人看。外在氣質變化,身體裏面也自然轉。

 

像修道家的希望打通任督脈、奇經八脈;或者修密宗的人打通三脈七輪,拼命做功夫。其實,六七因地一轉清明,一定久了以後,沒有不轉的,甚至生死也有轉機。所謂奇經八脈、三脈七輪就是生死嘛!但是轉得很慢,有多慢呢?六七因上轉了以後,五八難了!五八要果上圓。

 

六七因上轉了以後,氣質真變化,連肉體也轉了!有許多朋友碰到這種狀況問題來了,做功夫清淨面境界都有,但是感覺到我還是凡夫境界,我沒有辦法解脫開,我還是我,原因何在?沒有證果,求果可難了!比如前五識,眼識怎麼轉?不管你修道家、天臺宗、止觀、淨土……哪一宗哪一派,都有個共同現象,大家打起坐來,閉眼垂簾,半開半閉,看見了嗎?老實講都看見,迷迷茫茫看見前面一點點,張開眼睛更看見。雖然閉眼坐了兩個鐘頭,在裏面看了兩個鐘頭,我和諸位一樣都有這個經驗。

 

所以,心理意識上儘管清明,前五識的眼識轉不了。耳朵也一樣,雖然兩條腿可以盤四個鐘頭,人來人往聽見沒有?當然聽見,不過沒管而已!如果有罵你,少罵兩句,你有點修養,馬馬虎虎可以不理。若是大罵你一頓,老子不坐了,先打一架再說,你還是聽見,耳識轉不了。鼻識更轉不了,呼吸照樣呼呀吸的。舌識也沒有轉,嘴裏口水有點甜甜的、口水太多了。身識更厲害了,腰酸背痛,兩腿發麻。沒錯!你意識清明,清明了兩個鐘頭,前五識可受罪啊!這五位兄弟陪你痛苦了兩個鐘頭。大家用功是不是這樣?良心話,一點也不假。什麼道理呢?你想把五識都轉得了話,非要證果不可!所以叫做「五八果上圓」。

 

那麼,瞭解這個理論,大家回去可以安心念佛打坐了。現在搞了半天,原來沒有證果,自然地會難過,慢慢等吧!等到因位轉了,因就是累積,比如賺錢,偷雞要把米,沒有本錢先要偷米可難了!有了一塊錢,慢慢累積變兩塊錢,兩塊變三塊。一億美金是從一塊錢來的,所有的果都從因位上慢慢來,這個就沒有辦法了,非要時間不可。所以教理告訴我們,一個凡夫從初修到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不過,禪宗、密宗講即生或即身成就。禪宗、密宗當年在教理上辯論得很激烈。禪宗說:「即生成就」,密宗叫「即身成就」,這一生帶著肉體報身也圓滿了。在教理認為不可能,非要三大阿僧祇劫不可。不過,禪宗、密宗有個理論:你怎麼知道我不是三大阿僧祇劫的最後一劫呢?這就很難說了!誰也不敢說我是最後一劫,所以教理與宗下在這裏的看法有極大的出入。

 

然而禪宗、密宗注重因上轉到果上,是不是也有劫數的問題呢?有,大家研究經典,不要被瞞過去,它不叫「三大阿僧祇劫」,它叫「時節因緣」,時節因緣不到不行,時間因緣到了就成就了。諸位懂得此理,有許多懶惰用功的人,就可以派上用場啦!許多同學這兩天被我罵得好像受罪似的跑來說:「老師你別罵了,我時節因緣沒有到,到了,頓悟了,一下就成功了!」唉!你說我有什麼辦法。

 

我們瞭解了五八是果上圓的道理,那麼,由因位轉到果上的過程呢?比方像賺錢一樣,慢慢累積、擴充,中間修持需要什麼呢?需要方便般若,各種對治的方法。各種對治的修法極重要。比如在座有很多人都有經驗,偶然用功用到心境清淨,瞎貓撞到死老鼠,很高興。一下座,這一下死老鼠吃光了,第二回腿一盤,再也不會來個清淨。什麼理由,知道嗎?你們都不在這些地方研究,這就要研究經教懂得方便般若。

 

意識在清淨面久了,停留一段時間,唯識有一句話講得很清楚:「境風起識浪」。什麼道理?不要忘了!雖然心境偶然到達意識清淨面,你前五識四大業力的肉體整個沒有轉耶!沒有轉,靜極了氣動,氣動就是風動,境風一起,識浪變了,一點都不稀奇。所以有許多同學報告,上一堂坐得好,一點雜念都沒有,清明極了!我問下一堂呢?沒有了!當然沒有了,當你碰到清明時,你知道,下一個境界來,識浪動,精神更健旺,妄念剎不住、停不掉。那麼,你懂得這個理,曉得下一幕一定是這個境界,根本就無所謂,這個時候,境風起了,識浪動了。

 

所以禪宗臨濟祖師就叫我們認得真主,為什麼?前五識生理功能爆發的氣動是「賓」,主人退回,請客人當幾天家,不過主人要看著,否則,隨便招房客進來,算不定連房子都拆掉。主人退開,坐在那裏靜靜地看它。動極必靜,下一個境界就來了。這些道理都是方便。

 

學佛用功並不難,難還是明理難!真明了理,智慧知道,每個境界來,你自己認識得很清楚,這是個什麼東西?這是老大,這是老二,這是魔,這是鬼。魔鬼你都認識了還怕什麼?魔鬼是你朋友,魔來了請坐!你愛魔哪里你去魔吧!我找個地方給你魔,很簡單!就怕你不認識,被客氣作主。中國人常講「客氣」,客氣二字從《楞嚴經》「客塵煩惱」而有客氣二字,這是唐朝至宋朝間的新名詞。客氣不是主氣,後來的演變,一個人太講禮,我們說不要客氣、不要客氣。這個東西要不要?不好意思,實際上心理要不要?要啊!「主氣」要,客氣的人說不要,這個東西就是「客塵煩惱」。

 

那麼,我們認清楚以後呢?在這個時候認識賓主,不曉得反覆多少次,看起來好像自己功夫在配合。你把理認清楚了,不斷在進步。所以古人說,修道不怕魔障,經過一番魔障,增加一分道力,道理在此。

 

好,現在我們曉得前五識、六七識是這種情形,那麼我們再回轉到《宗鏡錄》上,永明壽禪師提出的看法:

 

又如眾生八識之中,前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及第八識,俱緣現量。

 

這裏沒有講五識,讀書不要馬虎,五根,都是現量的境界,在生命範圍來講,這叫真現量。至於唯識學上說的第六識,意識的分別,現代心理學有一個很好的名稱叫「第六感」,實際上也不過是唯識學第六意識的一部分的作用,西方心理學將之抽出謂之「第六感」。對現代青年講第六感,他容易接受。你說這是唯識,他說你落伍了!千萬不能那麼講。再不然,講「第六能」,告訴他這是最新的科學,他一定去研究。

 

第六識、第七識與第八阿賴耶識一樣,不大容易翻譯,只好以數字代表。第七識的譯名是「末那識」,也就是「我執」,又叫「俱生我執」,與生命同在,只要一有生命,「我」的作用就在,生命中有這麼一個意識,也叫做「數取趣」,連續性的生命永遠在抓。人生就如猴子偷玉米(包穀),永遠要抓住一個生命。「數取」,很多次地抓,「趣」,進入那個地方,向那條路上走。這就是我們的生命。所以,「末那識」包含很多意義,不管怎麼翻譯都不能概括全意,只好翻成「末那識」,它屬於心的第七個部分,這部分就是「我」。

 

年輕人大概沒有看過,猴子偷玉米的景象很有意思,有時我們故意逗它讓它摘,幫我們做工。他抓一個右腋下一挾,再抓一個左腋下一挾,再抓一個右腋下一挾……就那麼左挾右挾挾了半天,聽到人一叫,它拼命跑,以為帶走很多,其實一個也沒有帶走,這在山上看是很妙的一個鏡頭。

 

我們的生命就像猴子偷包穀一樣。現在在座的同我一樣,都抓一個「這個」,用了幾十年,也跟猴子一樣,走到民權東路的時候,把「這個」丟掉又去抓一個新的,這是第七識。

 

六、七兩個識,在一般唯識學上講,第六意識思想感覺的作用,屬於比量、非量的境界;第七識也屬於非量境界,立場不同。拿本體來講屬於非量,本來無我,他當成有一個我,本來這個身體不屬於我,暫時租來借用的,他把這個身體當成我,看得很牢,所以是非量境界,認的是假我。永明壽禪師提出「若」字,假使、假定。假使我們認為的第六識、第七識這兩個識,落在比量、非量兩個境界上,以及計算、推度、隨念分別這個現象上,那麼,它就是念念常在生滅,它本來變化無常。念念生滅是理論,歸納而言叫無常,不永恆存在,這個生了,那個滅了。

 

好,這個理論,大師講,也是「於生滅中有不生滅性」。我們不要搞錯,這裏講五根;生理的整個機能,包括每一個細胞,以及第八識,「俱緣現量」。

 

今天與某同學研究第八阿賴耶識,他建議換個現代化名詞使人比較能接受。我說就叫「生命能」好了。我們這個生命能都是現量境,即本體功能呈現出來的作用。所以修行求證,不但要把整個心理念頭轉清淨,連同此身非要轉清淨不可。這其中就有很多修持的方法。他說我們認識了這個以後:

 

得諸法之自性,不帶一切名言,又無二種計度分別、隨念分別,即現前不生滅。若六七二識落在比非二量,及具計度隨念分別,即念念常生滅,亦是於生滅中有不生滅性。已上經文,此是因闍王示疑,寄破外道斷見,有此方便,分別生滅不生滅二性。

 

永明壽禪師講到這裏,引用波斯匿王與佛辯論的問題來加以說明。

 

前五識,就是我們生命的能,現在活著劫的機器——身體,眼耳鼻舌身。第六識、第七識屬於比量非量的境界,但是沒有交待清楚。在一切生滅的境界中,它自然還有一個不生滅的境界在,不生滅的那個功能,就在生滅的作用上。

 

「已上經文」,這是永明壽禪師的話,上面所引《楞嚴經》佛與波斯匿王辯論的話,引用這些是因為波斯匿王示疑,波斯匿王過去跟著外道大師學過,具有外道斷見,認為人死如燈滅,沒有再來一個生命的道理。所謂斷見就是切斷。因此佛告訴他用眼睛看,開眼見明,閉眼見暗,明暗有代謝,能見明見暗的是不生不滅的。他說這是教育上的一個誘導法,先拿一個道理來誘導你認識這個道理。「有此方便」,因此《楞嚴經》上產生這樣一個教育的方法,分別指示出生滅的作用,現象有生滅,你能見與能聽的功能是不生滅的。

 

宗教哲學的兩種爭執

 

若不執斷常見性之人,則八識心王同一真性,皆是實相無有生滅。

 

結論來了。他說假使此人智慧特別高,不執斷見,也不執常見,斷常二見,以現代話說,就是兩種思想、觀念。拿佛學觀點看世界一切學問,譬如偏於唯物的哲學,認為人的生命根本沒有靈魂,就是機械作用,死了就沒有了,乾脆燒成灰做肥料。若說死後有來生,那你見鬼了;死後上天堂,誰看見了?那是宗教家哄人的,唯物思想多半是斷見。常見呢?死了以後躺在那裏睡覺,還是存在,睡了很久,有一天你會醒過來,接受上帝審判。認為生命永遠存在屬於常見,有許多宗教哲學屬常見。常見的人是固定的了!上帝永遠是上帝,老南就永遠是老南,老李永遠是老李,女的永遠是女的,男的永遠是男的。常見認為生命永遠是一個形態。有些哲學、有些外道是這個理論。中國有「七世夫妻」的小說著作,怎麼那麼倒楣!那個男的永遠是男的,女的永遠是女的,七世如此。歷史上說,宋徽宗詩、書、文學造詣深,是李後主變的。李後主何苦受這個罪?沒有這個事。像這一類認為生命有固定形態的,都屬於常見。

 

人類思想對生命來源的看法,大體歸納為這兩類,不屬於斷見即屬常見。無神論者即屬斷見,佛教界的同學尤其要注意,你們在佛教界少碰到,我與各個宗教有接觸,其他宗教大師問我,佛學究竟是不是無神論!我說你聽他們亂扯。外面一般學術界、哲學家也認為佛學是無神論,無神論談空嘛!尤其是佛法不承認有個主宰。所以被一般人批駁為無神論,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你們大家在宗教團體中,擇一天到晚阿彌陀佛,看不到聽不見沒有關係,在學術思想界刮起一股大風,外界已經把佛教打入無神論的範圍,這是很嚴重的。我們關起門來當皇帝,自己天大、地大、我大,我就有這樣偉大。你關起門來儘管玩,開門一看,外界對你的看法誤解太深了!

 

無神論是斷見。那麼,有神論是常見。常見與斷見在佛法的五見中都屬邪見。所以研究佛學的同學們,比如比較宗教,要把各個宗教的哲學理論搞清楚。很多哲學基本理論都屬於斷常二見。那麼,中國民間社會流行的宗教屬於多神教,也可以說是萬神教,廁所有茅神、床有床神、灶有灶神、搖籃有搖籃神,每一個都去送紅包,全都送總歸對了吧!這些都是民間的觀念,也是常見的一種,對與不對,有許多值得探討之處,在此不贅。

 

人的思想,不執斷見即執常見,總要抓一個東西。好比一個人精神好、萬事得意,絕不燒香拜佛。如果看相算命,學心理學的知道,此人有問題。心思不定,看相算命。心思定了,忙都來不及,那有時間問命!如果我是算命的,有人來找我算命,我一定說:先生什麼都好,只是最近有一點不如意,要不要算?要算,告訴你要失點小財,一定靈,給我五十塊錢算命失點小財,不應驗了嗎?這個人如果沒有問題,他便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什麼都不信。有的人說,人都靠自己,算命卜卦是迷信。一旦他受了打擊,他比誰都迷信,看到佛像,表面上跪不下來,怕人家笑,心裏早已經拜了,這是一般人的心理。

 

所以,人天生都要抓一個東西,就是執著,不執斷見就執常見。執是由第七識的我而來。真正的佛法,明心見性的本體是「非斷非常」的。注意!一般人聽到非斷非常,就認為佛學是無神論,他把「非」字,下意識下了一個斷語,認為「非」是「沒有」。佛法說不是斷也不是常,在因明方法就是「破」。

 

世界上的事,不落在斷見就落在常見。他告訴你,不是斷見也不是常見,那是個什麼見呢?他沒有講,如果他講我這個是「中見」已經不對了!中見也可以說是常見,也可以說是斷見。所以佛法有許多邏輯,其因明用得真是高明,「離四句絕百非」、「即空即有」、「非空非有」,你說這是什麼?「即空」就是空嘛!「即有」就是有,他又來個「非空非有」,你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他就是能破。

 

所以,世界上最高明的邏輯,能破(把一切不對的掃蕩)以後,就是對的,對的在哪里?你自己去看。當然一切不對的拿完後,那個就是對的了。

 

所以他說,假使一個人不執斷、常,已經明心見性了,那麼也沒有什麼八識、七識、九識,什麼識都不識。認得本體,「八識心王同一真性,皆是實相」。實相是無相,假名叫它實相,這個才是不生不滅的真性。

 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四十二章)

 

南懷瑾教授講述

 

第四十二章  龜跡能卜空有迷

 

《宗鏡錄》第四十四卷,從這裏開始,講到生滅與不生滅的道理。生滅,一切法有生有死、有斷有常,是跳動性、間隔性的。不生不滅,是講宇宙萬有形而上的本體,是永恆的,然而它不同於普通物質,不能以物質的概念來認識它,也不是我們平常意識的心。

 

這個道理在理解上並不困難,但要實證卻太難太不容易。因為一提到不生不滅、永恆存在,人的下意識觀念就會想像一個物體擺在那裏不動。

 

比如說一座大山,幾百年、幾千年好像都是那一座山。又好比一塊石頭,好像永遠沒有變動過。事實上,一座山也好、一塊石頭也好,隨時都在變化中,山不斷有塵土加上而變大,或其他原因而變小。如果把形而上的本體當成一個物體擺在那裏不動,這在佛學上犯了觀念上的錯誤,即所謂「常見」。

 

常見認為永遠存在,像許多宗教講宇宙萬有的主宰,永遠都是主宰、永遠存在。有些宗教說人死了是休息,等到世界末日來臨,人要復活接受主宰最後的審判,這種認為生命永遠存在的看法就是「常見」。

 

另一種不屬於宗教的觀念,是科學上唯物哲學的論調,即佛學所謂的「斷見」,這類論點認為人死了就沒有了,一切事情過去就是過去,昨天一件事過去了就沒有了;今天同樣的事,不是昨天那件事,是兩回事;明天的更不是今天的。「斷同」認為沒有一個永恆存在的東西,所謂「見」就是觀念,一般講到生滅的觀念,研究佛學也好、哲學也好,或者講普通做人的觀念,我們自己反省,不斷在斷見或常見中爭執,把思想攪亂了!

 

前兩次提到釋迦牟尼佛與阿難「七處徵心」、「八還辯見」的論辯。他們拿眼睛做比方,開眼見明,閉眼見暗,能見明見暗的並沒有跟著明暗而變化,說明了能見之性真錄不變,變化、生滅的只是現象;能使你生滅的那個並沒有生滅。根據釋迦牟尼佛與阿難二人辯論的事實,開眼見明、閉眼見暗,不錯;能見明見暗的沒有變動,也不錯。然而我們可以提出一問題:這屬於現有生命活著時候的情形,假定我們這個現有生命死了,眼睛也壞了,這個時候,它這個見性怎麼樣永恆存在?理論上有,事實上求證非常困難。我們上次討論到此,現在還在這個範圍,永明壽禪師繼續引用解釋:

 

如大智度論云:當知色生時但是空生,色滅時但是空滅。

 

永明壽禪師著作《宗鏡錄》為了說明八還辯見,能見與所見、生滅與不生滅的功能,他強調一個不生滅性,因此引用比佛晚七百年的龍樹菩薩所著的《大智度論》。佛所說的記載謂之經;後世諸大菩薩的說法與文字記錄謂之論。《大智度論》屬於大般若宗,即所謂性宗,是有名的一部大論,大家念《心經》或《金剛經》,甚至於談明心見性的理論,非讀這本經典不可。我們先解釋其原文。

 

「當知」,我們應當知道。「色」,一般的瞭解是顏色,除了佛法以外,世俗中各種亂七八糟的書籍,差不多都用色代表男色或女色,指男人或女人的漂亮,這個說法太籠統狹隘。佛法所說的色有四個重點:顯色、形色、有表色、無表色。顯色指顏色,紅黃藍白黑等。形色:長短、方圓、大小。有表色:指事物的伸屈、旋轉等現象。無表色:沒有辦法表達,比如物理學所說的電子、原子分析到最後,它真有物質可以拿到嗎?沒有,但是它有這個作用,科學上叫功能,它接近於抽象,沒有形態的,甚至我們的思想觀念,也有這麼一個作用,這都屬於無表色,沒有辦法用一個實際的東西表示出來。紅黃藍赤黑、長短、方圓可以表示出來,無表色則沒有辦法表示。學科學的知道,能量可以用資料、數理表達,實際上卻很難說出一個具體的東西。

 

以上是簡單的分析,歸納起來都謂之色,嚴格分析的話還有很多。以現代觀念來說,色代表了物質的東西,很多物理學研究的物件都屬於這個色。好了,這個觀念我們瞭解了,現在再把它簡化,什麼是色?就是有一個東西,不管是具體或抽象的東西,你不要再分析什麼是東西?說東是東、西是西、南是南、北是北,那就糟了!

 

《大智度論》告訴我們,當我們知道有一個東西產生,「但是空生」,只是空生。「但書」在古文有時當否定詞,例如法律條文有「但書」規定。《大智度論》的「但是」並非「但書」之意。當知色生時,只是空的生;當知色滅時,只是空的滅。這裏有個問題,稍後討論。我們先瞭解文字。「色滅時」,外面的東西,死亡、過去、沒有了,也是空的滅。《大智度論》講這四句話,以現代觀念來說,當我們看一個東西「有」,是空的生出來,「沒有」並不是真的沒有,只是空的沒有。這樣解釋不知瞭解了嗎?似乎沒有懂!

 

剛才說這裏有個問題,一般看佛經,看到「當知色生時,但是空生,色滅時,但是空滅。」認為佛法講一切是空的,空生空滅。在座有許多初學佛者,也有不少研究佛學多年者,我們反省,當看到佛經這類說法時,把這個「空」當成什麼?我可以武斷地說(也許並不武斷),一般人下意識觀念都把「空」當成沒有,這是第一個錯誤觀念。第二個錯誤,把「空」構成一個本體,有個空擺在那裏。不管哪一種錯誤觀念,把空當成沒有,等於唯物論者的斷見;下意識有個空的觀念擺在那裏,則落於常見。研究佛學或念佛經,儘管一天到晚空啊空地念,甚至民間流傳的濟公傳,唱「天也空,地也空,生也空,死也空」,什麼都空,一邊念,一邊講對,很高興!其實你根本不空,因為你很高興,還是抓著一個東西。

 

因此,我們要進一步瞭解,佛經翻成中國文字非常困難。古代翻譯與現代不同,現代人學了八、九和年乃至十年的英文,以為自己懂了英文,或者外國人到中國學三、五年中文,就認為自己懂了中文,其實不然。文字的瞭解同語言一樣,很難!我們與最親近的父母,彼此在言語溝通上都會產生誤會,更何況又有文字語言的阻礙,想瞭解文字語言的本意太難了!因此,當初翻譯佛經,非一人之力怕為,而是集中數百人、數千人,討論數月後才確定句子,可是還是出了毛病。出什麼毛病?「當知色生時,但是空生」,對這個「空」字,我們看佛經就容易發生前述的兩個問題。

 

現在提醒青年同學研究佛學的注意,《大智度論》這四句話是講「色」與「空」的分析,換句話說,是存在與不存在之間的問題,當我們看到一粒種子從土地冒芽生長,「但是空生」,這個空不是物理世界虛空的空。佛經上對「空」字運用大致有三種觀念:有時指物理世界虛空的空;有時代表形而上、抽象的、絕對的空無;有時代表本體的無中生有,有了以後,回到無的境界,本體的空。在某一種經典、某一詞句上用法不同,理念理解就有不同。如果只以一個觀念看佛經所有的空,同時理解成沒有,那真變成閩南話「空空」了!

 

費了半天功夫,使大家一步步瞭解《大智度論》這幾句話。當我們知道物質世界的物質生起存在時,「但是空生」。比如一粒種子,發芽、抽枝、開花、結果、果落,沒有了嗎?並非沒有,因為種子還存在。「但是空滅」只是在虛空的境界中看到好像沒有,這個後面則代表另一個生命的有。這就說明色相、一切境界的生滅變化,只是現象的變化,能使色相生滅變化的那個形而上的本體沒有動過。《大智度論》與佛經的高明在何處!它只告訴你,這一切的生滅都是空花,變化無常,它使我們瞭解這個,體會求證到有一個不生不滅的實體存在。但是佛經上絕不那麼說,說一切變化生滅是空花,而就在這空花以外,有一個不生不滅的實體存在,這不是佛法。為什麼不是佛法,佛法不會那麼差勁,因為這種說法,容易使人在觀念上,走入另一個狹谷,鑽入牛角尖,認為有個東西,誘導有佛可成。

 

所以印度的因明(邏輯)除講究能立外,更重能破,各種認識上的盲點都要破除。後來禪宗的教育法也是這樣,你問一個問題,認為這樣,他說不是的;你認為那樣,他又說不是的;都把你破,四面八方都不是,「是的」在哪里?「是的」你去找!告訴你一個「是的」又變成「不是的」。這是他在教育上最高明的邏輯方法。所以能破,自然能建立一個東西。人的知識、智慧,建立一個東西,馬上被建立的東西粘住了。佛法基本上叫你不執著,因為人喜歡去抓一個東西,認為有佛可成,有道可修。「如果說這裏面進去什麼都沒有,那我進去幹什麼?用為著!」人會犯這樣錯誤的觀念。因此佛的教育法就是能破了,你去求證,這個不生滅你去找。

 

有一本書《中論》,也是龍樹菩薩著的。又叫《中觀論》,由佛法辯證空有的問題,而提出「中」,由因為空有相對落於一邊。可是,建立一個中,中也變成邊了,大家又死死抓住一個中觀。後世修行批評人家修的不對,問他修什麼?他說修中觀的,中觀對了嗎?有中就落邊了!比如一個東西有兩邊,兩邊都不對,那麼中才對嗎?有邊與中,又是相對。所以建立一個名相很難!禪宗祖師有一句話:「一句合頭語,千古繫驢橛」,一個人如果說一句很對頭的話,建立一個宗旨,完了!「千古係驢橛」,等於搭一個石椿子或木椿子。過去農業社會長途旅行,騎馬或騎驢,途中休息,怕馬跑掉,就搭個石椿或木椿拴馬,從此以後,凡是經過此處休息的人,就把馬拴在椿子上。所以,建立一個東西後,大家的觀念就向那裏頭抓。等於剛才講佛法談空,大家學佛打坐拼命找空,這在理論上多冤枉!問他:「幹什麼打坐?」「想證空性。」「那你坐在這裏幹嘛?」「求空啊!」聰明人只好對他笑一笑!這不是背道而馳嗎?空就是空,用那麼大一個力量去找一個空,結果坐了半天都不空。中觀的道理也是一樣。

 

緣非緣,物非物

 

中觀論偈云:無物從緣起,無物從緣滅,起唯諸緣起,滅唯諸緣滅。故知萬法既不從緣生,亦不非緣生。

 

這些邏輯觀念真要命!據我幾十年經驗,中國人的個性對這種用邏輯方法說明的論述,不大歡迎,因為太費腦筋。如唯識、法相不容易發達,而《金剛經》、《阿彌陀經》因簡單明瞭,很容易流傳。

 

「無物從緣起,無物從緣滅」,佛經講形而下的世界萬有的現象,皆是因緣和合而來。像我們聚在這裏也是緣起,因為諸位都是緣,很多緣湊攏,我也湊這個緣上來吹牛。換句話說,你們想找一個人亂吹,像我這樣肯吹的這個緣也很難啊!必須要有我這個緣,大家蜞在一塊聽我吹,這都是緣起。一幢房子的建築,鋼筋、水泥、砂子、木料、木工,統統是緣起和合。佛法不承認有一個萬物之主,世界上沒有一個主宰,萬物皆是因緣所生。但這個因緣怎麼來?不是自然來。如果自然來的話,泥土裏自然生出稻穀,穀子自然裂開跳進我們嘴巴,這是不可能的。必須把米磨去糠,合水、火、電鍋而煮成飯。所以,沒有一個東西不是因緣生。

 

佛法講一切都是因緣,但是到了《中論》,他叫我們進一步認識,不但沒有主宰,不是自然來,連「緣生」這個道理也是方便,沒有一樣東西真的從緣生。比如十個指頭是十個因,十指合併是一個形狀;八指合併又是一個形狀,這個形狀是從因緣來,但是只要變動一個因緣,隨時沒有,一因緣湊攏的東西,非散、非變去不可,從生滅中,我們瞭解「無物從緣起」,那麼你說沒有了嗎?沒有不是唯物論的沒有,它又有因緣所生的假像。

 

「起唯諸緣起」,一切萬有生起是靠因緣湊合而生。

 

「滅唯諸緣滅」,一個物質構成後,也不大容易滅,要一切的緣都散掉才滅,不是一下子就完了。茶杯因各種因緣物質而製成,摔破後完整的杯形雖沒有,玻璃碴子還存在,從破玻璃渣磨成粉,變成竊,還要經過許多階段,等一切緣散盡了才滅掉,這個道理很清楚。

 

「故知萬法既不從緣生,亦不非緣生。」有一年打七,提到《楞嚴經》「本非因緣非自然性」,既非因緣也非自然,有幾位大居士,年齡老大、資歷也久一點,所謂老大就是老化。當然,他們對我客氣,當面不講,背後說我講錯了,「既非因緣又非自然」那是什麼東西?人家問我,我也忙,懶得理,錯了就錯了,反正我一天到晚說錯話,已經把它說錯了嘛!沒有關係,說錯就好了嘛!後來這位問的同學緊跟著屁股後面轉,我說你怎麼那麼笨?自己不去找《楞嚴經》看看,又不是我講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我說錯了,佛也說錯了?!

 

誰知道佛有時講因緣所生,為什麼在這些經典上,又把因緣的理論推翻了?因為講因緣所生,是指現象界而言,形而下萬有的存在與生滅都是緣生緣滅。形而上的本體,不是因緣能生,也不是因緣能滅,所以叫「不生不滅」。所以說「本非因緣非自然性」,很自然的道理。可是這些老大,腦子一下子轉不過來,教育上很痛苦。孟子說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樂也;我說人生有三苦,得天下笨才而教育之,一苦也。

 

龜跡能卜空有迷

 

萬法既不從緣生,不是因緣能生萬法,這句話已經令人摸不著頭腦,跟著又說「亦不非緣生」。佛經的說法,能建能離,建立一個東西,馬上就掃掉,所以禪宗有一個比方:「靈龜掃跡」。通靈的烏龜在地上爬,爬過的地方留下印子,烏龜尾巴立即把印子掃掉,使你找不到。等於高明的小偷戴上手套、套上塑膠襪,偷完東西後,連手印都不留。

 

因緣不能生法,如果因緣能生法,生出應該永遠存在,但是生出馬上就不存在,所以說「既不從緣生」,說了「既不從緣生」,馬上又說不對,「亦不非緣生」,也不能說不是緣生,也是緣生,即生即滅,即滅即生,不知講些什麼?其實已經把形而上的道理講得很清楚了。

 

那麼,永明壽禪師已經引用了兩段經文,一段是《大智度論》,一段是《中觀論》的偈,說明生滅與不生滅的理由,還沒有說完。

 

又不空亦不生,空亦不生。

 

諸位做功夫,求證佛法的人更要注意了!永明壽禪師告訴我們「不空亦不生」,真正的形而上、至性的本體不是空。那麼,不是空就是有嗎?也不是有。「生而不生」、「空而不空」、「有而非有」。有,不是世俗的有一個東西。有,硬是有,大家看到有;我說現在這裏有一枝筆,大家看到沒有筆,可是在觀念裏有,這個觀念是空的。所以不空也不生。雖然生出萬有,生而不生等於沒有生。

 

第二句話更要注意!「空亦不生」,如果有一個空的存在,生出一個空來,那不對的。學佛修道的人,打坐修了半天,「唔!今天很有進步,坐到空了。」那應該說:「恭喜你,你像生小孩生出一個空了。」你看這不是犯了錯誤!既然空,怎麼還有個境界?空也不生,連空也沒有,空也空。

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四十三章)

 

南懷瑾教授講述

 

第四十三章  身是泡沫心同海

 

何者?若一切法是不空者,即無有生,以無自性空故,方能隨緣成諸幻有;若一切法是空者,亦無有生,以無自體故,無有生相,既無有生,亦無有滅。

 

要解釋這些理論很麻煩,這些理論都是高度的邏輯思考論辯,透過智慧的正思惟,瞭解本體的道理,真正瞭解透徹、明心見性了,就見道了,不是眼睛見到,而是心眼開明、豁然開朗。因為理就是事,事也就是功夫。換言之,理就是學問;學問就是功夫,功夫也就是學問。

 

現在繼續申訴理由。「何者」,什麼理由?

 

「若一切法是不空者,即無有生」,一個實在的東西就不能化生其他的東西,由於它是空靈的,不是死的,所以能化生一切。

 

「以無自性空故」,因為任何東西都無自性,這句話是嚴重的問題。唯識學經常提到「無自性」,一般研究佛學的就搞錯了!認為禪宗或其他般若經典,講「自性」都是錯的。佛經講「無自性」,怎麼又有一個「自性」呢?這是中國文字古代翻譯辭彙不夠的毛病。「無自性」是說一切法沒有自己永恆存在的性能或性質。譬如毛巾無自性,它是由於因緣而生,當毛巾製成成品那一天,就是毀壞的開始,毛巾沒有固定的自性,不可能在幾萬億年以後還是毛巾,它一定要變去。所以說一切法本身沒有自性,沒有自己永遠存在的性質。「無自性」指的是這種無自性,與明心見性的「自性」——見性不見性的詞不相干。可是後世許多著作把不相干的關係,一看到「無自性」就扯到「見性」上了!如果要扯的話,光拿一個性字就有得扯呢!此即說明,研究佛學要有絕對智慧的頭腦,而且絕對要注重邏輯推理的清楚。當然,讀佛經更要非常淵博,三藏十二部融通後,還要正思惟、去參透。

 

空與有的奧秘

 

所以說:「一切法以無自性空故,方能隨緣成諸幻有」,譬如毛巾因沒有固定的性質,才能隨緣,隨什麼緣?現在有人需要一條帶子救命,找不到帶子,用剪刀把毛巾裁成幾段結成帶子,這條毛巾不叫毛巾,而叫帶子,它隨緣成諸幻有,這條帶子是假借毛巾、剪刀、人工剪接等因緣變化而成。諸法如此,人也如此,為什麼?無有生。當嬰兒一出娘胎「哇」一聲,大家高興地說好,男孩子,實際上好嗎?今天第一天生,換言之,今天就開始死亡,明天死一點,後天又死一點,如果活一百年,剛好死一百歲,最後由有歸到沒有,它無自性,不能永恆存在。

 

我們這個生命存在,也是隨緣成諸幻有。我們一般人的緣是什麼?每天白米飯、麵包、青菜、蘿蔔、牛肉、豆腐、魚加進去,然後新陳代謝,維繫此生。有些人頭髮變化一點花樣,嘴巴抹點口紅,再換些衣服,幻有成這麼一個人。把外緣一脫,像我,再把皮、肉一剝,就變成白骨,一副骷髏。一切法成諸幻有。

 

那麼,照上面所說,一切法就空了嗎?本來沒有,何有空來?

 

「一切法是空者,亦無有生」,空就是空的嘛,永遠不會變出個什麼來!我們到殯儀館天天看到哭哭啼啼地抬進去,再過兩天,婦產科醫院一個一個抱出來。空,就不會再生;卻又再生。「以無自體故,無有生相」,因為它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自體存在,萬有只是一種虛幻的現象而已!所以叫「無有生相」,生而不生,生了以後沒有了!開天闢地到現在,我們講五千年歷史太少了,不曉得幾百萬億年,生了多少人。它不存在。現在生到我們這一代,我們在這裏也在做客人,做了幾十年再見了!不過走得沒那麼痛快,一把眼淚、一把鼻涕,還捨不得再見,最後哦……幾聲歎息!拉倒!本來沒有,「無有生相」。

 

「既無有生,亦無有滅」,一切本來無生,生而不生。所以死亡、滅,也是不滅,生生不已!中國文化從生生不已這一頭看,永遠看到它是生出來的。我常講,只有中國文化從生生不已的立場看生命,它永遠站在婦產科醫院門口看;其他的文化,尤其是宗教性文化,永遠站在殯儀館門口看,可憐啊!悲痛啊!完了啊!站在婦產科門口看,有什麼可憐!又出來一個,男的、女的,忙得很。這兩者所站立場不同,看法兩樣。實際上,從這兩頭看的都落邊見。形而上本體是中觀,既非生又非有,能生能有,反正就是亂忙一氣。那個本來無生也無有,比方像天空一樣,太陽落下叫夜晚,傷心人看到夜色非常悲哀,高興的人看到夜景很美。夜晚與白天,只是兩種不同的現象,與虛空不相干。夜晚是虛空,白天也是虛空。

 

如論偈云,果不空不生,果不空不滅,以果不空故,不生亦不滅,果空故不生,果空故不滅,以果是空故,不生亦不滅,但隨心現,畢竟無生。

 

後世悟道證道的大師著論說,「果」,果位,修行證果難,學佛修行要求證果,得到成果。比如念佛的人,南無阿彌陀佛,後世叫淨土宗,實則念佛包括十方三世諸佛。後世所講淨土宗念阿彌陀佛,現生活著有成果,必須念到一心不亂,念而無念,無念而念。至於死後,起碼要能往生西方,其中階級很多。西方極樂世界九品九生。那麼,生西方就算得果位嗎?也算一個果,蘋果是果、芒果也是果、庵摩羅果也是果,西瓜是果、南瓜是果、冬瓜也是果。真正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證果,要八地以上不退轉,甚至阿彌陀佛也是果,最後花開見佛,自己與阿彌陀佛一樣成佛,證得大果。拿淨土宗來講,學佛要求成果,當然做人也求成果,例如讀書求學,畢業拿張文憑,辛苦多年不過一張紙,這個成果叫可惜憐哉!果也是虛空,但是虛空又是真的。果是不生不滅的,證到了不生不滅那個果,你就就了!學佛的目的如此。因為果不空,不是什麼都沒有,它的存在不是那生生滅滅的現象,所以不生也不滅。

 

「果不空,不生」,反面理論,佛法的果的本身就是空,因為空,所以不生也不滅,所以叫「果空故,不生;果空故,不滅」。

 

「以果是空故」,因為果本身的體就是空,這個空不是虛空的空,虛空也有形相,眼睛所見太空有形相。佛法所講形而上的空,無形相可得,不生也不滅。講了半天理論,最後怎麼辦?假使現在釋迦牟尼佛在這裏,我們跟他老人家說:老師啊!您說的理我都懂,那您叫我怎麼辦呢?說了半天都是您說的對,四面八方,我怎麼說怎麼不對,都給您駁完了,怎麼求證呢?

 

業隨心現

 

「但隨心現,畢竟無生」一切唯心,此即《楞嚴經》佛所提出幾句重要的話。研究科學、哲學或各種宗教的要注意!《楞嚴經》第四卷中間,講物質世界構成與精神世界關聯,也就是心物一元論的地方,有幾句話:

 

「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佛在《楞嚴經》所說的這幾句話,正好說明「但隨心現,畢竟無生」。這是佛法「唯心」的基本道理。這個「心」不是西方哲學所講唯心的心。西方哲學所翻譯的唯心,是把意識思想的心當成本體的心。佛法「畢竟唯心」,是本體形而上的那個東西。例如《楞嚴經》所言「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比方一個空空洞洞的房間,沒有任何人、物,每個進來的人都有不同的觀念。某人進來說可以放電影,某人進來說可以打跆拳,畫家一進來說可以擺兩張桌子畫畫,我們這一班人說,這地方好,可以打坐,有人說念佛好,各人不同,隨一切眾生的心。同樣一個空間,隨個人觀念、需要不同而有不同作用。等於一塊布,不做抹布做襯衫,頭痛的正好做包頭。一切東西隨眾生的心,這個心講的是現有意識的心,不是本體的心。「應」,感應,就是現代科學的話,電感交流。「知」,知道,每個人知識範圍的力量有多大就有多大。等於方才比方的這個房間,有人進來說太大了,隔成三間就好了,一間當睡房,一間當書房,一間當客廳。有人說太小了,隔兩間就夠用了,我要擺一套什麼東西。每個人心量不同,認識有別,此謂「循業發現」。由於個人心念業力不同,立場不同,觀點就兩樣。你看某人難看得很,有人看卻漂亮極了。到百貨公司一看就懂得佛法,買成衣的人東挑西挑,這一件不好,那一件不好,結果不好的都選走了。「循業發現」。等於鄉下人喜歡拜拜,買豬肉拜豬頭,肉攤最後只剩下一個臭豬頭,我小時候看到這個場面,跟老闆熟,問老闆豬頭賣得出去嗎?他說少爺你不要擔心,等一下就賣出去,我問怎麼呢?他說臭豬頭有爛鼻子的菩薩吃,他聞不到臭味的!哈,我那時聽了好好笑,臭豬頭有爛鼻子的菩薩吃,拿去拜拜,不曉得哪個菩薩的鼻子是爛的?這個道理簡單明瞭,就是「循業發現」。

 

所以,有些青年男女同學說不結婚,要修道,我聽了只好笑!這叫沒有碰到冤家,碰到冤家自己都昏了頭,老師在後面叫回來打坐,他說等一等,過二十年再回來,好多朋友跟我講過,我告訴他,好吧,我會等你,因為我想不死慢慢等,這就叫「循業發現」。

 

大家注意這幾句話:「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在古書莊子只用一句話就把這幾句話的意思表達完了!、

 

「萬竅怒號」。颱風本身沒有聲音,碰到東西才發出聲音,觸物大則音大,觸物小則音小,風本身無聲。不過有人說曠野有聲音,非也!因曠野有泥沙灰塵,積聚多即發出聲音,真空地帶沒有風當然沒有聲音。所以莊子說「萬竅怒號」,竅即有洞之處,這些聲音從哪里來?「閑即自取」。大洞接受風力大,聲音大。小洞本身力量小,發出的聲音就小。莊子早悟此理,都是自己的搞的毛病。一切眾生煩惱哪里來?大家打坐不是要去煩惱嗎?修道打坐最怕妄想煩惱,妄想是你去除得掉的嗎?妄想我給你,你去得掉,佛給你,你也去得掉,任何人給你妄想,你都去得掉,為什麼妄想去不掉?因為你自己找的,自找煩惱,自己給自己去掉,所以統統是「閑即自取」。聽到颱風來嚇死了!仿佛天地發脾氣,哪有個上帝、如來在發脾氣?都是「閑即自取」,此即《楞嚴經》所言「循業發現」,業力全是個人自己所造。

 

接著他又引用《楞嚴經》。

 

如首楞嚴經云,佛言,善男子,我常說言,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

 

這一節很重要!大家想求真正的佛法,《楞嚴經》這一段都說完了!不管你修淨土、密宗、止觀、參禪……都在其內了!佛在這裏講「心物一元」的道理,上面引用了那麼多,現在引用《楞嚴經》。

 

佛說,善男子,我常常告訴你們「色心諸緣」。「色」是物質,「心」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心。以現代話講,我們這個身體、心理、思想、感情等等作用,以及物質世界的作用,就是「色心諸緣」。

 

「及心所使」,所使,使者使用,在佛學上也叫心所。由我們意識這個心所使的心。我們思想、知覺、感覺的習慣、習氣,佛學名詞叫「結使」,像打了結一樣堅固。譬如有人愛發脾氣,有些人愛小心眼、愛多心,有些人愛自卑,有些人愛貢高我慢、狂妄自大,這是每一個人心理、結使的習氣。結使就是習氣,習氣結使的作用就叫業,業是一股力量。愛發脾氣的人,看這個也不對、看那個也不對,自己有時思想,何苦嘛?心裏理智那麼想,脾氣照發不誤,因他的習氣、結使形成一股力量,業力循業發現。

 

佛說,我常常告訴你們,「色心」,物質世界乃至心理思想,諸緣一切、心理意識等等所發生結使的作用,「諸所緣法」,乃至世界,一切精神世界、物理世界,皆是唯心所現。剛才講過「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都是本體心的功能所呈現。換言之,我們這個物質世界,是這個欲界眾生共同的心理、觀念這股業力所形成的。

 

這麼說還不大清楚,比方這裏二十多年不到三十年的時間,高樓林立。當年來此,到處一片荒田,為什麼會變成今天的情景?二十年前建三層樓還要但心地震、颱風,哪敢建高樓!現在再蓋三層的樓,人家說這個傢伙落伍、神經。你看物質世界的變化,是一切眾生共同心理唯心所造成,大家認為這樣才對,恢復到以前不對,此即心理結使共同的業力所造成。這是地層表面的世界。那麼,我們心理、精神背面那個功能,因為欲界中的芸芸眾生共同業力而構成這個地球,這一層就更深了!研究起來包含的學問就太大太大了!所以佛說這一切是唯心所現。

 

失心自欺

 

接下來佛吩咐:

 

「汝身」,你要知道你的身體。「汝心」,你的腦子哪些會思想、有知覺、有感覺、有妄想的那個心。

 

身跟心看起來好像是兩個東西,實際上是一個。五個指頭實際上根根就是一隻手。所以你的身體、心理作用,統統是一個真心的作用。我們把那個心另給一個名叫真心,而把感覺、知覺、想的心叫假心。

 

「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你的身心就是真心(本體心)變出來的。這幾個字翻譯成中文,個個字都有作用。

 

「妙」,不可思議。

 

「明」,永遠是光明、明白的。

 

「真」,真實不變的。

 

「精」,不能當成精華、精神、精蟲的精。此精無法言喻,好得很!

 

「真精妙心」這個心的作用之大,有神通、有智慧,我們大家都有。

 

我們現在這個生命存在,有身體、有思想,不算什麼!都是「真精妙心」中所呈現的東西而已!

 

佛吩咐我們要認識清楚。這麼一來,我們仔細一想,上當了!怎麼上當!大家閉眼打坐,坐在那裏又念佛、又轉圈子、又練呼吸、又聽聲音……,在黑桶子裏亂搞。佛告訴我們「這一桶」以及你心裏與腦子裏的思想,不過是一個大本體心裏的一點東西,是大本體的心的功能所變現。

 

所以佛罵我們:

 

云何汝等遺失本妙圓妙明心寶明妙性,認悟中迷,晦昧為空,空晦昧中,結暗為色,色雜妄想,想相為身,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

 

這一段佛把我們罵得很厲害,如果變成白話,當時他一定瞪著眼睛辟裏叭啦一連串罵下來,整個就是一句:「你們都是昏頭」。他怎麼說?

 

首先,我們的身心不過是本性本體功能所呈現的一點。

 

「云何汝等遺失」,為什麼你們那麼笨!把自己本來妙不可思議,又圓又妙又明的本心丟掉!佛用各種好話來讚歎這個本心,又是寶貝、又是光明、又妙不可思議。這個本心你們掉了!

 

「認悟中迷」,一切眾生本來開悟,哪里還另外有個開悟!結果自己自找煩惱,本來開悟不明白。「悟中迷」,個個是佛,現在變成凡夫,就是悟了以後的迷。

 

「晦昧為空」,這一句話形容得好極了!一提到空,下意識觀念就呈現一個虛空,黑洞洞的,早晨或晚上的天空灰濛濛的,「晦昧為空」,念頭清淨,證得空了,很舒服!這個時候很對!都空了!其實都在「晦昧為空」。

 

晦者看不清楚,昧者黑黑的莫名其妙。禪宗祖師罵人兩隻眼睛一閉掉入黑漆桶,像關在黑暗的房間裏一樣。許多人把這個當成空,然後閉起眼睛在裏面搞鬼。所以我經常問你們在這裏幹什麼?兩腿一盤,鎖眉閉眼,端起肩,好像在那裏修行的樣子!實際上在幹什麼?「晦昧為空」,在空空洞洞、黑黑暗暗、莫名其妙當中「結暗為色」,然後覺得氣動了,任督二脈通了!實際上哪有什麼氣什麼鬼!「結暗為色」,在黑暗中配合下意識幻想的境界,造出黑暗、閉著眼睛,看到亮光。老師啊!我已經發現光,什麼光?黃光?白光?還不是「結暗為色」!那是什麼?告訴你,坐久了,身體裏的血液仍在周流,呼吸還在循環,四大還在動,心念想靜,四大在動,動與靜摩擦久了而發光。好多人說這是菩薩的光,你問我,我說是啊!你相信觀音菩薩?這叫「結暗為色」,也叫「色雜妄想」。把生理上色法的變化加上自己下意識的妄想,看到影子,喲!老師啊!不好也!包他要進精神病院。都在那裏自己搞鬼,佛經罵你「色雜妄想」,在四大的色法上,加雜上你下意識的妄想。

 

「想相為身」,下意識妄想的念頭,「相」生出了生理變化許多現象,然後感覺身體任督二脈、奇經八脈通了,結果檢查這裏瘤、那裏癌,通吧!通個什麼?「想相為身」。

 

因此「聚緣內搖」,打起坐來在那裏,佛用「聚緣內搖」罵透了這一班用功的人,耳朵不向外聽,聽自己裏頭,喲!震動、打雷。心臟本來就呼咚呼咚,靜的地方就聽到。再不然眼睛閉了個把鐘頭,偶然發亮,動一下就放光,這很容易嘛!你現在揉兩下閉起來也放光,這有什麼!此皆 「聚緣內搖」,就像賣棉花糖的搖啊搖。我們坐在這裏打坐,,外表看是在那裏打坐,實際上妄念沒有斷,坐在那裏 「聚緣內搖」。

 

「趣外奔逸」,,「趣」就是跑步,人是坐在那裏,心裏想外面,有時想我坐了半天還沒有得菩提,不如回到山上找師父,再不然找個茅棚,就這樣坐在那裏「趣外」。「奔逸」,向外面跑。

 

「昏擾擾相」,鎖眉閉眼打坐,裏面是昏沉沉的,昏君一個。

 

「以為心性」,認為自己在那裏修明心見性。還有些人告訴我已經開悟了!我說你早「誤」了!

 

你看佛一連串罵下來罵得好吧!每一句話的份量都很重,罵得好極了!「昏擾擾相,以為心性」,這是我們一般眾生的現象。

 

「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一般眾生,閉起眼睛認為自己清清淨淨很有進步,飯也吃得較少,實際上肚子餓了,沒得力氣打妄想。吃飽了營養好,活力大,妄想多,餓昏了以為自己有進步,清淨了!然後說心定了!「一迷為心」,自己迷惑了這個心。有許多朋友年紀輕輕跑到山上修行數個月,下來跟我講,老師啊!現在想回到那個境界不容易啦!我問怎麼講?他說那個時候感覺一天都是定,心清淨,現在不清淨。當然,到都市中營養又好,事情又忙。那個時候一天到晚,「晦昧為空」,自己在那裏頭搞,「決定惑為色身之內」,自己迷惑了還當究竟。我看天下人,憑我做人數十年經驗,可以下一個結論:人最大的本事是欺騙自己。欺騙人誰都騙不了,尤其現在的時代,一個個高明得很!人第一等的本事就是會欺騙自己,有時候自己一個人坐在那裏會笑起來!我很了不起,懂了很多。這就是人的可憐!

 

身是泡沫心同海

 

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無差別,如來說為可憐愍者。

 

他說可憐啊!釋迦牟尼佛把我們人的可憐形容得淋漓盡致!但是他老人家慈悲,告訴我們真話。眾生「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由這個身體為單位開始放大,外洎無量無邊的山、河、大地,整個地球,地球不算數,整個太陽、月亮、無量大的宇宙,不過是我們本體裏的一點東西而已!一點什麼東西?

 

他說為什麼我們用功不上路不能證得菩提?可憐啊!兩腿一盤閉起眼睛就在裏頭搗鬼。他叫我們放開、放掉、放掉,整個宇宙不過是我們本心本性的一個水泡而已!可是這一切眾生「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與本體相比,總合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一切海洋,也不過是一小池而已!《華嚴經》把本體稱為「華嚴性海」,海是形容詞,本性無量大,結果一切眾生把無量大本性的性海丟提了,只認水面上一個小水泡。我們這個身體只是水面上一個浮漚,在大海上一個水泡算什麼東西?可是我們看得很牢,你不要碰我這個水泡,碰我揍你,我這個水泡多重要,你的水泡不重要。而且把自己這一點小水泡當成宇宙,站在那裏,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然後合個掌,你們都要拜我,我最大!好可憐!

 

所以佛說「汝等即是迷中倍人」,我們個個本來是佛,自己認不清大的,專看小的,迷掉了!現在你們在迷中又來打坐,在迷中找,迷中加迷,加倍地迷。

 

「如我垂手,等無差別」,就像我的手自然垂下、舉起都是我的手。佛問阿難垂下的叫什麼?舉起的叫什麼?拿起放下都是我的手。但是顛倒眾生就是這樣,隨便我手一指,你就迷糊了!

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四十四章)

 

南懷瑾教授講述

 

第四十四章  夢醒夢還真

 

上次《宗鏡錄》正式介紹到《楞嚴經》「七處徵心」,講到明心見性的最高原理。佛的說法是,心物一元的心性之體,涵蓋乾坤、包括整個宇宙。「宇宙」是科學上的名詞,在觀念上可以說是無量無邊的;但也可以說是有量有邊的,因為三千大千世界的宇宙觀念還是有限量的。此處是借用宇宙一詞來說明無量無邊的大宇宙,不過是本體心中的一點浮塵而已!

 

隨時反照——境惑不牽

 

所以,我們不需要閉眼打坐,守著屍體般的身體,在那裏做許多幻想,而把這個認為是自己的心性,大的不認,反倒看牢小的。比如,麵粉是麥磨成的,在麥尚未變成麵粉以前,它的能既無形像又不拘於一處,結果我們沒有從這個立場去想,就把一個饅頭當成麵粉或麥子,而且坐在饅頭當中,自己覺得是蓋天蓋地,不知天高地厚,洋洋得意。釋迦牟尼佛提示到這裏,最後他說了一句話:「如來說為可憐憫者」,一切眾生認不清這個原理是最可憐的。

 

如上所說,見性周遍湛然似鏡常明,如空不動,萬像自分出沒,一性未曾往還。

 

《楞嚴經》上佛明白地告訴我們這個道理,一切眾生的能見之性無所不在,周遍圓滿如大圓鏡一樣,永遠是清淨、光明的。好比在高山頂上或飛機上看太空一樣,萬里無雲。

 

「如空不動」,這句話是比喻,像虛空一樣不動。大家看佛經,往往在這個地方上當,虛空在動,整個宇宙都在輪轉,不過動得太大,眼睛的感覺能達的範圍好像不動。讀經典讀到此處要特別留意!比如翻譯「真如」,往往把真如當成死板的東西,「如空不動」,「如」是借用詞,告訴我們這是個比喻,不要上當。

 

「萬像自分出沒,一性未曾往還」,萬有的現象出沒,即生死、生滅,好像這一下生、那一下死了。所謂百千萬念在一瞬之間,它只是時間、空間中的萬象變化。萬象的本身無自性,它自己分別出沒、生滅,至於能生萬象的自性並沒有離開。生固然不帶來,死也沒有散滅,它是如如不動在那裏。永明壽禪師要我們體會這一點。

 

但隨生滅之緣,遺此妙明之性,是以一切祖教,皆指見性識心,不從生因之所生,唯從了因之所了。

 

把萬象之體與用分辨清楚以後,他以告訴我們,一切萬有之起用依他起,「隨生滅之緣」,生滅是輪轉不停,所以叫輪迴,永遠不停地變化。佛學對因緣是言其現象,在中國文化《易經》的觀念叫變化,萬物皆是變化。他說我們被生死迷惑,跟著生死的現象跑,忘記回來找自己,因此拋棄妙明的本性。

 

「是以一切祖教,皆指見性識心」,所以一切祖師教育的方法,只是指出要我們如何見自己生命本來的本性,認清楚此心起心動念的作用。那麼,如何叫悟道、成道、了道呢?以教理言,兩句話:

 

不從生因之所生,唯從了因之所了。

 

在座學佛修道做功夫的要特別注意這兩句話。一般人坐下來做功夫,下意識都是求「生因之所生」。比如有些朋友這兩天多用了點功,有時多坐一點,好像又多生出一個道了。

 

我們在璀上總認為多用點功夫,道就來了,此謂「生因之所生」,如果真如自性能修得成功,那就跟世間的房子一樣,蓋好要修,不修就壞,那怎能叫不生不滅、不增不減呢?那豈不是有增有減!所以此是現象界之事,做功夫今日做得好、明日做得不好,是境界變化、是生滅,而能使你做好與做不好的那個本體沒有動過,那個本體不是「從生因之所生」,只是「從了因之所了」,一切完了,一切了了,了不是沒有,講個了字早已不了!換言之,所謂一切空,不是你去空它。你說你坐得很好,心境很空,那是意識、境界,是假空,你那個意識是「生因之所生」,非「了因之所了」,自性本空。千千萬萬記住「不從生因之所生,唯從了因之所了。」

 

相粗易辯,性密難明,隨轉處而莫知,在照時而方了。

 

現在講到「了因之所了」。要怎麼樣去了它呢?注意哦!

 

「相粗易辯」,相是外在境界的現象,「相」是現象、境界,是很粗的,一般人學佛修道喜歡被現象所騙。比如昨天有位朋友來辭行,他說在國外講這個東西非常困難,他現在六、七十歲,看了幾十年,多數人學這個東西有兩個目的:一是想身體健康,求長生不老;二嘴裏說求真理,不要神通,結果只要一玩神通就高興,個個在追求神通,這都是在「生因」、「相粗」這方面走,因為「相粗易辯」,容易搞得清楚。

 

「性密難明」,明心見性,了因了道,這形而上的本性是怎麼樣?是非常奧秘的,但不是秘密,人的智慧不夠,也懶得去推究它,搞了半天頭大不搞了!所以說「性密難明」。

 

「隨轉處而莫知」,一般人跟著現象轉。例如普通人一天到晚跟著自己的思想、情緒轉,或者今天有點感冒,身體不舒服,脾氣大,佛法也變成大脾氣。你講他,他說怎麼不好,金剛怒目也是佛法。他是跟著轉處而莫知,隨境而轉。有時候肚子餓一點,胃腸消化系統清理了一點,精神也舒服一點,心境很清淨,頓覺大有進步,菩薩加被,再不然是功夫用得好。這些都是跟著現象而轉,自己沒有智慧搞不清楚,一般人也懶得用智慧,只要境界好、現象好就認為是道了,等到一生病,上了氧氣,境界全垮,跟著氧氣去轉了,雙淚悲啼,一下掉在害怕中,前路茫茫,此皆隨境而轉。

 

那麼,怎麼去了呢?

 

「在照時而方了」,隨時反照自己,也就是反省自己。我經常跟大家講,隨時要反省自己的境界,是生理影響還是心理影響?有時生理幫忙,影響你這兩天精神愉快、飽滿,然後覺得自己儼然有道之士。其實那是那兩天生理比較健康一點,使得心境好一點。有時心理上偶然瞎貓撞到死老鼠,撞到一點道理,影響生理也輕鬆一點,如此而已!並非真見道。所以,學佛要隨時反照自己,「在照時而方了」。《心經》講到用功的關鍵,「觀自在菩薩」,告訴你「照見五蘊皆空」,是智慧的朗照,不是把兩隻眼睛閉起來,拼命往裏面照,照到五蘊皆空,你在那裏很吃力地玩,玩累了以後照樣起煩惱,這不是照。

 

如今不見者,皆被三惑心牽,六塵境換,不知境元是我,翻成主被客迷,但能隨流得性之時,自然無惑。

 

永明壽禪師寫這本《宗鏡錄》時是在宋朝,那時同現在一樣,一般人為何不能明心見性成道呢?

 

「皆被三惑心牽,六塵境換」,統統被貪瞋癡三毒的心理作用牽著跑,雖然用功修道,沒有反省自己為什麼搞這個玩意?或者年輕人好奇,好奇屬貪瞋癡的癡,愚癡;有些人對這個世界恨透了跑來修道,這屬瞋;有些人為神通、長生不老修道,貪。我們要反省自己的動機,究竟為什麼?要檢查清楚,這就是照。

 

他說現在一般人為何不能明心見性成道?在動機上,其來因就不正,「皆被三惑心牽」。

 

其次被「六塵境換」,有些人坐得好好的,功夫境界,看到光,那不是跟張開眼睛看電燈光一樣嗎?那是境,是外相,都被外面的境界轉變了自己,換言之,都在著相中,被現實的現象所牽引。

 

在理上不透徹,「不知境元是我」,一切境界都是你變的。譬如曾有位同學很誠懇謙虛討論這一件事,因為他知道,現在打坐境界都有,比方念頭轉一下,轉到菩薩界馬上見到菩薩,如果菩薩相是黑的,他知道這個很嚴重。也就是說,生理有障礙,會發生這種現象;或者在心理方面,有無始以來憤怒的心情,或很不好的心理形成,憤怒過重,自我過多,就發生這類境界。

 

有些人打起坐來看到紅光,當心你身體內部有炎症;看到綠光那更要留意有大問題。這些紅光、綠光、黑光……等等都是生理內部反應,我常常告訴大家不要稀奇這些。看到光,以為自己有眼通、神通,我看到很多人,這個也有通,那個也有通,最後都通到沒有了,通到某一個地方,死亡了!當然每一個人都要死亡,但被迷惑死亡太可怕了!何必去玩這個東西!

 

其實那些境界「境元是我」,都是因為心理與生理互相蹭磨而來。譬如靜坐,心裏想靜,但是身體內血液的循環、氣機的變化、心肝脾肺腎的毛病照樣在。心裏靜,而身體內部本能有變化,血液流動,甚至流得更好,因為平常用心,血液被思想障礙;不大用思想時,血液流得更順暢,當它通過身體某一部分時,或者腦細胞、腦神經,或心臟某部分有毛病,血液像水管的水流到該處,通一下通一下,心裏意識感覺此外摩擦而發光。

 

還有些人覺得神妙,沒有點香,卻聞到香味,這些在宗教的教育上也有好處,可以鼓勵人。「唔!很好,了不起!你好好去修,菩薩有感應」。實際上香味何處來?人體內部有香、有臭,以醫學道理來講,如果人體不太有病,當然沒有一個人是絕對健康的,真健康的遺體不臭,是香的。口水也是香的,因為張口接觸空氣中的細菌而變臭。汗也不一定臭,與空氣中的細菌接觸而發臭。所以人體內部,像胃、脾臟慢慢修養好了,到了某一段時間,反聞到內部香氣。人體本來很香。所以,如果講人體臭,也滿髒的,並不高明,其中道理很多。

 

我們費了那麼大的勁說明「境元是我」,一切境界都是我自己的變化。

 

剛剛講過,一般人學佛用功,喜歡被境界欺騙,境界一來,認為自己有道,好啊!清淨啊!好好保留。下午再來,掉了!東西掉了去找回來就是,可是並不簡單!大家學佛修道都有此經驗,不要自己被自己騙了!那都是瞎貓撞到死老鼠,喲!這是道!不是的。但是在教育方法的誘導上可以用,我們告訴他對啊!好啊!努力下去,那是教育上的誘導,慢慢把你哄進來,再跑兩步、跑三步……那等於驢子吃胡蘿蔔。在北方趕驢子長途跑路,驢子喜歡吃紅蘿蔔,趕驢人就用竿子把紅蘿蔔吊在驢子前面。這是教育的誘導法,不要被境界騙走。

 

如果被境界所騙呢?

 

「翻成主被客迷」,主觀的被客觀的轟跑了,把客觀的境界當成主觀的,大家都是在這樣瞎搞。那麼,要如何呢?

 

「但能隨流得性之時,自然無惑」,順其人性而之天性,順其天之性,而之諸佛自性,一切眾生的自性,順流明心見性的時候,徹底地大徹大悟,才算是大智慧的成就沒有迷惑了!否則都在迷惑中,修道被道迷惑。

 

密顯本不分

 

復有云,般若唯以心神契會,以心傳心方成密付,不可以言跡事相而求者,此是為未入人顯宗破執,恐取相背心,情求意解,故有是說。

 

也許有人講,大智慧的成就「悟道」唯以「心神契會」。以中文形容悟道,中國先輩、鳩摩羅什等的著作怎麼說?

 

「心神契會」。中文的神字有好幾種解釋,以哲學解釋就是本性、明心見性的「性」。心與神「契」,所謂契,是一點也不差,完全合攏。心與神二者妙會、融會,沒有一點缺陷、缺漏,所以古人說得道時「以心體心」,只有心傳心。心與心怎麼傳?不用嘴巴。有個榜樣,釋迦牟尼佛拈花示眾,迦葉尊者破顏而笑,長相莊嚴,臉破了還得了!這是說把臉鬆開一下,那裏沒有講話,彼此心裏瞭解,此謂以心傳心。他說古人悟道時,「以心傳心方成密付」,這個就是秘訣,道家等有些外道師父傳道,六耳不同偉,即三人不同偉,兩個徒弟在一起就不偉,這叫以心傳心,真不曉得講些什麼鬼話?真正的密,顯教也是密,佛經這些就是密,都告訴我們心是那麼在!說了半天,我們還是認得那麼小,明明白白告訴我們,我們悟不到,這是無上的大秘密,所以說「以心傳心方成密付」。

 

「不可以言跡事相而求者」,你怎麼寫此文字講說佛法?

 

「此是為未入人顯宗破執」,這些文字是為沒有悟道、初學佛者,姑且表達佛法的宗旨是什麼。破除他的執著,恐怕他把現象、境界當成佛法,違背了心性之體。

 

「情求意解,故有是說」,因為一般初學佛者,乃至求學,都在「情求意解」,感情化地,不是理性化地追求一個東西,而且一聽到道,想盡辦法把他想通。想得通的是意解,不是證道,此仍是意識境界,佛法變成思想的範圍。一般人學佛都犯了「情求意解」的錯誤。那麼,宗教徒們,宗教徒是指廣義的,佛教、道教、天主教,包括我的「睡覺」。人問我信什麼教?我說什麼教都不信,我信我的「睡覺」。宗教牽涉到情緒,你的教、我的教……,然後在那裏生煩惱,宗教徒煩惱多,為什麼?情感化。情感化太恐怖。任何宗教,廣義地說,是智慧地求真理,不是鬧情緒,尤其佛法,是無上智慧成就。可是一般人犯的毛病是「情求意解」。為了這些普通人「故有是說」,需要解釋得很清楚。

 

若融會而論,則隨緣體妙,即相恒真。且如正見相時,是誰見相,以六塵鈍故,名不自立,相不自施。

 

真的悟了道的人,那就不然了;或者沒有悟道,能把學理融會貫通,那也不同,那就達到「隨緣體妙」的境相,乃至不看佛經佛法就懂了,對一切人事一看就懂了。譬如宋代無名比丘尼參禪幾十年,怎麼都悟不了,突然悟道後寫了首偈子:

 

竟日尋春不見其,芒鞋踏破嶺頭雲。

歸來手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就是這個道理,看到梅花也可以悟道,但是不一定要看梅花,看到狗屎也會悟道。「隨緣體妙」,跟著一切外緣,哪里都可悟道。

 

「即相恒真」,真明白悟了道的人,假的也就是真的。數十年前紅學流行,一般年輕同學見面,不隨口念出兩句《紅樓夢》的詞句,好像現在不講兩句英文不時髦的味道一樣,比如:「假做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物質世界一切萬事萬象,你說是假的嗎?等於做夢;你說夢是假的嗎?夢中清楚得很!叫醒了才知是夢,才覺是假。要注意!我們現在活著,瞪著眼睛做夢,算不定有一天不做這個夢了,那幾十年在那個世界上做夢,還夢到有個傢伙在樓上亂吹,你們覺得那是自己以前在做夢,蠻好玩!然而究竟林是假夢、醒是真醒嗎?很難講,假假真真,假外是真,真處亦假。

 

「且如正見相時,是誰見相,以六塵鈍故,名不自立,相不自施。」現在,我們要體會了!此是哲學中的科學。「正見相時」,我們現在張開眼睛,我見的相,跟你們見的不同。我看到滿堂菩薩,男女老幼在我前面;你們相反,看到有一個瘋子穿著長袍,不今不古、不老不少、不男不女、不高不矮,站在那裏亂說一頓。你們看的相和我看的相不同,「正見相時」。注意第二句話:「是誰見相?」眼睛瞪著,心裏回轉,誰在看?眼睛看到了嗎?把意識拿掉,想到後面,眼睛看不到了,睜開眼都看不到。所以我說這是哲學中的科學,做實驗的。

 

「正相見時」,你要找一下是誰見相?比如有些同學是張著眼睛睡覺,其中有一位外交官,當年在大學時,一位女同學準備嫁給他,帶他來看我。那位同學一直看我,談話兩個鐘頭沒有眨過眼睛,走之後我又找女同學和她的父親談。我跟她父親說,你那位女婿樣子看起來蠻有前途,奇怪他的眼睛……?

 

哈!老師您發現啦!我說我很注意他的眼睛,我素來認為自己的眼睛很有定力,看到東西不動,那是功夫,難道他的「夫功」比我好嗎?我是功夫,他是「夫功」嘍!那女同學說:「老師!他連睡覺都不眨眼睛。」

 

怪不得小說上寫張飛是開著眼睛睡覺的,真有這種人!這種人很好,當他要睡覺,觀念一拿,眼睛還是張著,睡覺「照相機」從來不關的。你們把照相機後面的意識拿掉看看,當我們見相之時,要找一下自己,這就是真功夫哦!這就是學佛。那麼永明壽禪師告訴我們,閉起眼睛看不大好找,閉起眼睛再向後找,永遠在黑漆桶中,找不到的。接著講理由:

 

「以六塵鈍故,名不自立」,什麼叫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也就是光、聲音、氣味,法即是思想、感情、情緒。即物質世界與吾人關聯的、相對的,大概歸納為六種與我們有密切關係的作用,佛學名詞叫六塵。換了名詞,以現代觀念言,物質世界,與我們生理、心理一切相關的作用,大概歸納為六種。

 

我們生命的工具就叫六根,佛學的說法是眼、耳、鼻、舌、身、意,以現代語言來說,叫視覺、聽覺、嗅覺、味覺、感覺、思想。如果你跟學佛久的人這麼說,他說你不懂佛學。

 

六根本身是物質、物理的變化,沒有靈性,很遲鈍。譬如光的本身沒有思想、沒有靈性,它只是功能作用。人是利的,很鋒利,一看到光,感想就來了,此光柔和不柔和,再添點綠的,氣氛就更好了!如果把燈一關,這個道場點一千支蠟燭,那才有點青燈古剎的味道,這就是人的根利。

 

他說「六塵鈍故,名不自立」,光不會說自己的名字叫「老光」,它沒有建立一個名詞;聲音也不會說它的名字叫「老聲」,它只是個作用而已!沒有思想、沒有觀念,它本身無有性,因此說「六塵鈍故,名不自立。」

 

「相不自施」,另一個理由,光不自動,多半是物理作用,再不然是人為的。現在燈開著是亮的,關了變黑暗,黑暗也是相。光的本身不自施,即不起作用,作用是人為地施,設施。施即現在所說的設計,所以說「名不自立,相不自施。」

 

以六根利故,強自建立,而為緣對。

 

「以六根利故」,我們的六根反應非常利,因為人有智慧。「強自建立,而為緣對」,剛才我叫大家看兩方面,看的相不同,學佛用功夫就是這樣用,不一定盤腿,你碰到一切,馬上反省一下,或者看到一個人非常生氣,你把自己生氣的觀念拿掉,心裏的思想拿掉後,你瞪著眼睛看看,看不見人,無所謂生氣不生氣了!所以一切唯心造。

 

由於人勉強建立這些現象,「而為緣對」,因此產生因緣相對,這個因緣產生也是唯心所造,自心在那裏冤枉地造作,冤枉生氣,我相信大家都有經驗。有一次有位同學氣另一個同學,氣了三天,忍不住告訴我對方罵他。我說:沒有啊!這個同學我保證不會罵你的!我問:他怎麼罵你?他說:他罵我是混蛋!我問生氣的同學那天有沒有戴眼鏡?他想了想說:好像沒有。我說:我記得那天你一早起來沒戴眼睛,你進來,人家在拿掃把打貓!嘴裏念著:「你這個混蛋」,你剛剛跑進來,以為在罵你。他說:這樣啊!白氣了三天,氣得幾乎要吐血。人都是「強自建立,而為緣對」,一切都是唯心自己造的。

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四十五章)

 

南懷瑾教授講述

 

第四十五章  天地一耳聽無盡

 

若能了境本寂,識自無生,則入平等真空,方稱究竟見性耳。故云見性周遍,非汝而誰。

 

前面徹底告訴我們「不從生因之所生,皆從了因之所了」的道理,所以假如能了境本寂,徹底地「了」了,了怎麼了?無法解釋,了就是了。真的此心一了,了了一切境界的本身本來清淨,換句話說,我們對境起念的這個本身也本來清淨。我們及一切境(外物)都是本自清淨,所以古人說「萬法本閑,唯人自鬧」,意指一切法本來都是清淨的。鬧就是亂,一切的亂象都是人為的。因此了境本來就是清淨,不要你去空它,認識了自己起心動念一切處本自無生,生而不生。

 

舉個例子來說:自從母胎出生以來,我們思想感情的念頭生生滅滅不知有多少次,其實生過了就消失,本自無生。幾十年如一日,我們儘管長大了,變老了,但是和當年孩提時的童心是一樣的。只是一般人怕人家笑他不懂事,所以添加了一些修飾,反而使生活變得更複雜、更麻煩。體會了我們生命各種情緒的生滅變化,用過了就沒有,生而不生,本來如此。所以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了境本寂,識自無生」,這八個字是學佛法的要點,假如智慧的理解及修養的功夫能切實進入這個情況,在佛經的學理上稱之為「平等真空」。「方稱究竟見性」,可以說是明心見性了,見了佛性。雖然這些道理都懂了,假如心仍在發狂,還是生生不已,還在生滅中,那就不是本來清淨,本自無生了。

 

「故云見性周遍,非汝而誰」,這是引用《楞嚴經》的原文,佛告阿難:所以說能見之性無所不在,這就是你的本性呀!

 

一間圓通千萬門

 

聞性者,即今聞性具三真實。文殊簡出,現證可知。觀音入門,圓通立驗。非從行得,不墮有為,豈假功成,本來如是。首楞嚴經偈云:譬如人靜居,十方俱擊鼓。十處一時聞,此則圓真實。目非觀障外,口鼻亦復然。身以合方知,心念紛無緒。隔垣聽音響,遐邇俱可聞。五根所不齊,是則通真實。音聲性動靜,聞中為有無。無聲號無聞,非實聞無性。聲無既無滅,聲有亦非生。生滅二圓離,是則常真實。

 

這一節引用了《楞嚴經》上說明修行觀音法門的殊勝處。「聞性者」,前面從眼根下手,這裏則從耳根入門。「即今聞性具三真實」,耳朵能聽聲音的功能具備了三種真實法門。「文殊簡出,現證可知」,楞嚴會上二十五種圓通法門,文殊菩薩一一做了評判,特別推薦最適合這個世界眾生的是觀音菩薩的修行法門。「觀音入門,圓通立驗」,觀音菩薩從耳根來修持的法門,很容易進入圓滿而無所不通達的自性境界。「非從行得,不墮有為」,此法門不同於一般靠點點滴滴的善行,積功累德而成的有為法,它乃是清淨無為之道。「豈假功成,本來如是」假就是藉的意思,此觀音法門不但不是靠有為的用功而成就的,而且很現成,個個都能修到。

 

「首楞嚴經偈云」,這裏引用楞嚴會上文殊菩薩稱讚觀音法門的偈頌。「譬如人靜居,十方俱擊鼓。十處一時聞,此則圓真實。」例如一個人很寧靜地待在某一處,此時十方八面一起敲鼓的話,他能同時聽到這些鼓聲,這證明了我們聽聞的能力是圓滿而真實的。「目非觀障外,口鼻亦復然」我們的眼睛只有正前方的東西才能看得清楚,左右兩側面就不太清楚了,至於背後根本不知道有什麼東西存在。而且前方一旦遇到障礙物就看不過去,不能看到障礙物後面的東西,嘴巴和鼻子也同眼睛一樣,受到許多的限制。「身以合方知,心念紛無緒」,身體要接觸到才有感覺,有距離就不行。至於我們的思想心猿意馬,把握不住。

 

「隔垣聽音響,遐邇俱可聞。五根所不齊,是則通真實」,雖然隔著一道牆,遠近的聲音依然聽得到。其他眼、鼻、舌、身、意五根,則各有缺陷。只有耳根最好,不會受到阻隔及距離的限制,所以是通真實。

 

「音聲性動靜,聞中為有無」,聲響叫動,無聲響叫靜。相對於能聞的功能而言,聽到聲響稱為有,聽不到聲響稱為無。「無聲號無聞,非實聞無性」,雖然有時聽不到聲響,然而能聞的本性卻永遠存在。「聲無既無滅,聲有亦非生。生滅二圓離,是則常真實。」有聽到是生,沒有聽到是滅。換句話說,有聽到是動相,沒有聽到是靜相,把動靜二相拿開了,能聞的本性還是擺在那裏,它永遠不變,所以叫常真實。上面引用《楞嚴經》的原文說明聞性具有圓、通、常三真實性。

 

釋曰:此是直說,如今一切眾生,日用現行聞性三真實之理。一圓真實,二通真實,三常真實。一圓真實者,以聞性遍一切處。十方聲塵,應時無有前後,以同時周遍一一皆不出自性。如水起波,波不離水。以聲處全聞,聞外無法。即是本聞,自具圓通之性。非待證聖,方有斯事。故法華經偈云:父母所生耳,清淨無瑕穢。以此常耳聞,三千世界聲。又云:持是法華者,雖未得天耳。但用所生耳,功德已如是。

 

「釋曰」,從這裏開始是永明壽禪師說明觀音法門的殊勝。「此是直說」,觀音菩薩用耳根聞、思、修而證果,只有這個法門是直截了當的。「如今一切眾生,日用現行聞性三真實之理。一圓真實。二通真實。三常真實。」就是一般凡夫,日常生活中一天到晚誰不用到耳朵。現代科技昌明,噪音特別多,是噪音的圓真實、通真實、常真實。因此之故,身心不得安寧。如果真懂了觀音法門的修持要領,第一,耳朵就不再受到噪音的影響,耳朵不會聾;第二,無論是如何恐怖的聲音都不會怕;第三,就是整個地球爆炸了,心念也不會動。

 

「一圓真實者,以聞性遍一切處」,所謂圓真實者,因為我們能聞之性無處不在。「十方聲塵,應時無有前後」十方八面的音聲一響,立刻同時聽到。「以同時周遍一一皆不出自性,如水起波,波不離水」,能聽聞十方有聲響,是依自性而起的作用,就好像水上起了波浪一般,波浪本是水變的,所以波不離水。「以聲處全聞,聞外無法」。由此可知,聲音來它完全聽得到,除了能聽的聞性之外沒有第二個東西了。「即是本聞,自具圓通之性」,以人來講,能聞之性的本身具備了圓通的功能。「非待證聖,方有斯事」,並不是要等做功夫證到聖人的果位了才有這個本事。

 

「故法華經偈云:父母所生耳,清淨無瑕穢。」佛在法華會上說,父母所生給我們的耳朵,自性生來本自清淨而沒有雜質。「以此常耳聞,三千世界聲」,如果人的心能夠寧靜下來,所能定力功夫訓練好了,就憑父母所生的肉耳,就能聽到三千大千世界中的一切音聲。

 

「又云:持是法華者,雖未得天耳,但用所生耳,功德已如是。」真依《法華經》來修持佛法而進入法華境界的人,雖然尚未得到天耳通,就憑我們現有的耳朵就有那麼大的功力,可以聽到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音聲。換句話說,可見我們的生命原本具有這個功能。但是這個生命無限的功能一輩子都沒有發起來過,只有靠修佛、打坐靜定到極點的境界,與生俱來的功能才會復活起來。

 

二通真實者,且眼根見性雖即洞然,能觀前而不觀後。鼻舌身等三根,皆以合中知,因能所而生起。若意知根,所緣不定,念念遷移,故五根所不齊,唯耳根圓通無礙。聽響之際,任隔礙而遠近俱聞。妙應之時,無揀擇而大小咸備。故高城和尚歌云:應耳時,若幽谷,大小音聲無不足,十方鐘鼓一時鳴,靈光運運常相續。則處凡身而不減,居聖體而非增。常現常通,塵勞不能匿其神彩;非間非斷,天魔不能挫其威光。不壞緣生之耳根,圓具一靈之妙性。

 

這一段是永明壽禪師說明耳根聞性具通真實的部分,內容大部分我們在前頭已解說了,就不再贅述,請大家自己看。至於高城和尚則是宋代以前的禪師。

 

萬法如谷響

 

三常真實者,音聲性動靜者,動靜是音聲之體,性於聞中似有似無。若無聲時號無聞,非實聞無性。以聞性常在,若聞性隨聲塵滅,則前聲滅時,後聲不合更聞。故知聲塵自無,聞性非滅。聲塵自有,聞性非生。又非唯聞性無生。返觀聲塵,亦無生滅。以從緣而起,自體全無。如華嚴論云:一切諸法,猶如谷響。

 

我們選重要部分再做一次說明。「以聞性常在」,耳朵聽到外來的聲響時叫動,沒有聽到時叫靜。無論是否聽到外來的聲響,聞性的功能常在。「若聞性隨聲塵滅,則前聲滅時,後聲不合更聞。」假如我們認為外來的聲響沒有了,耳朵聽聞的功能也就消失了。那麼在前面聲響消失後,我們就不應該會聽到後來的聲響。這就說明了我們耳朵聽覺的功能是永恆的存在。「故知聲塵自無,聞性非滅」,由此,我們應該能瞭解,聲音來了耳朵反應就聽見了;聲音沒有了,耳朵還是聽見了,聽見沒有聲音的境界。所以聲塵本身沒有自性,而我們能聽聲音的功能——聞性,並沒有隨著聲音的生滅而起變化。「聲塵自有,聞性非生」,聲音的本身沒有自性,生是自有,滅是自滅;而耳朵能聽的功能則生而不生,應而不應。

 

「又非唯聞性無生」,再說並非能聽的聞性本身不起作用。「返觀聲塵,亦無生滅。以從緣而起,自體全無。」我們進一步地來觀察聲音的本身,聲音從有到無本身並無生滅,只是能量的轉換而已。這個原理現代的物理科學探討得很清楚。聲音的產生是由因緣和合而有,因此它沒有裨的本體存在宇宙間。「如華嚴論云:一切諸法,猶如谷響」,由音聲的道理推而廣之,來看宇宙萬有一切現象的產生都和聲音一樣。好像深山的幽谷中循環振盪而起的回音,雖然有現象,有作用,但是卻沒有真實的本體存在。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rung Luan(3)

橫川法語----橫川法語是源信大師所說的話

善導大師全集

毗尼日用切要---寶華山弘戒比丘 讀體 彚集

禪門修證指要...Thien Tong Tu Chung Chi Yeu

《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講記(一)作者:淨慧老和尚.

Trung Luan(4)

2732梁朝傅大士頌金剛經

六祖壇經箋註

中觀四百論廣釋 總論--- 中觀四百論廣釋 聖天菩薩 造頌 法尊法師 譯頌 索達吉堪布 著疏